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快穿之崩坏剧情拯救计划-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央仔细打量了下小达子的神色,看他强自镇定,却仍免不了露出几分忧虑,就知道傅听雪果真是病了,还不是什么小病,想来看病的大夫也不知被迁怒宰了多少。
顾央不顾小达子隐隐的阻拦之意,径直抬步往屋内走,暗红的斗篷鼓起又落下,她边走边问道,“你家大人如何了?”
进屋便见傅听雪面色苍白躺在床上,呼吸急促,竟像是昏厥过去的模样,屋内四角立着严阵以待的侍卫,顾央上前一步,伸手去探他的额头,却被小达子迅速上前拦了下来,“娘娘!”俨然是怕她对傅听雪不利的模样。
顾央甩开他的手,冷笑道,“怎么?还怕哀家现下就送你们主子归西?连哀家也敢拦,是连你剩下的手也不想要了?”
小达子跪下道,“娘娘恕罪。”
顾央冷淡地瞥了他一眼,手放上傅听雪的额头,感到温度确实偏高,但普通的风寒也不会让这一府人紧张成这样。
“如实回答哀家,傅听雪到底如何了?”
小达子也不知顾央是何目的,咬牙答道,“回娘娘的话,主子自宫中回府后不久,便腹痛难忍,不久便气息不畅昏厥过去,身上还出了犹如鞭痕的痕迹,方才连高热都发起来了,那些庸医还个个不知缘由。”
闻言,顾央立刻掀开被子扯掉傅听雪的衣领,果然看见脖颈处起了一条条红肿的印子,延伸至衣下掩盖处,这一条条印子出现在傅听雪雪白的肌肤上,显得格外狰狞,她皱了皱眉,“采苓,拿着哀家的腰牌去将张老太医请过来。”
采苓领命而去,小达子自然知道张老太医是宫中德高望重的老御医,曾被先帝授予“神医圣手”的牌匾,当即便觉得有了希望,磕头道,“谢娘娘,多谢娘娘!”
顾央懒得去想他是真心还是假意,她自己心中清楚,就算请来了张老太医,也不一定有办法,因为傅听雪所患之“病”,并非普通的病症,而是过敏。若这是个现代世界,送到医院吃药打针就是,可这是在古代世界,不确定因素太大,医学体系全然不同,只盼张老太医有法子解决。
等待张老太医赶来之前,顾央只能吩咐人取来冰水,以锦帕浸湿后给傅听雪敷在额上,先想法子将高热降下来。
所有人千盼万盼,总算是将张老太医盼来了。
老太医见要看诊的是傅听雪,也不见讶异之色,先是上前诊了脉,又仔仔细细看了看傅听雪身上红肿的印子,对仍跪在地上的小达子道,“傅督主此前可是食了什么东西?”
小达子试探着看向顾央。
顾央坐在傅听雪床边,淡淡道,“哀家先前赐了傅卿一碗山药炖鸡汤,听老太医的意思,是这鸡汤不对?”
张老太医摆了摆手,“可否给老臣看看那鸡汤?”
这鸡汤顾央早有吩咐,采薇当即便从身后婢女手上端过,置在桌上,道,“这鸡汤是由枸杞、百合、香覃、猪骨熬制,捞出猪骨后以山药鸡肉炖煮而成,滋味极好,连娘娘都是要每日喝上一碗的。”
老太医看了看汤碗,又问道,“这其中可有傅督主此前未食用过之物?”
小达子思索片刻,“大抵是。。。。。。香覃?”
“这就对了,”老太医抚着胡子道,“老夫平生倒是遇到过像傅督主这般的病患,食过某些特定之物便会呕吐发热,气息不畅,身生红点红斑,瘙痒难忍,不过傅督主却是病情严重些的,”他在桌边提笔写下几行字,“老夫这里有一药方,能对督主的病情有所缓解,只是结果如何,还得看傅督主自己的造化了。”
小达子连忙拿了方子去抓药,只盼能快些煎好汤药让傅听雪喝下,让他免受病痛之苦。
这时,傅听雪也迷迷糊糊醒过来,只是到底身上极为不适,神色也较平日里疲恹许多,他瞧见坐在床边的顾央,一愣,迟钝的大脑半晌才反应过来,“。。。。。。娘娘?”
他面容虚弱,眉目间带着一丝病气,这样撑着身子侧首看过来,神情里几分茫然,在顾央看来竟有几分可爱。
第四十四章 太后&九千岁(十一)
“醒了?”顾央抬手碰了碰他脸侧,“小达子已去煎药了; 你且忍一忍; 先将这水喝了。”说罢已倒了一杯白水递到傅听雪唇边,言语之间像是在哄孩子般。
傅听雪病得身子不舒服; 头脑混沌; 虽在顾央面前仍有几分顾忌,脾气还是大起来; 偏过头不愿喝,想伸手去抓身上红肿的印子,被顾央一把按住了手。
“不许抓; ”顾央语气强硬,见傅听雪深黑的眸子似有几分无辜的委屈; 又稍稍放柔了语调,“阿雪乖,挠破了你该更难受了,等你喝了药再睡一觉,便能大好了。”
手举在他唇边; 而他不言不语; 只垂着纤长的睫羽; 在眼底打下淡淡阴影。
房内的气氛将尽凝滞所有人都提心吊胆地看着太后举着不动的手臂; 生怕她一个不快便要怪罪下来,虽说如今局势不至于降罪傅督主,但一个迁怒,就是要了他们这些下人的小命。
好在太后并不恼怒; 她伸出另一只手抚了抚傅听雪身后披散的墨色长发,温声道,“喝罢。”
傅听雪抬眸看了顾央一眼,狭长凤眼中像是蒙了一层缥缈的雾气,狠厉之气都少了几分,按着顾央说的乖乖将茶盏中的水饮尽了。
顾央又陆陆续续喂给傅听雪几杯水,小达子才将煎好的汤药端了过来。她姿态自然地将小达子手中的药碗接过,确认是用冰水降到了适宜的温度,才递到傅听雪手中。
傅听雪喝了药觉得困顿,便又躺下睡过去了,张老太医还差人取来了独门药膏,嘱咐侍从要涂抹在红肿之处,再三叮嘱忌口,这才返回宫中去了。
那药膏被装在精巧的玉瓶里,色泽玉白晶莹,闻着便有一股草药清香,小达子拿了药瓶,便想要将顾央请出去,好为自家主子上药,不想却听得顾央道,“将那药膏搁在桌上,你们都出去。”
“这。。。。。。”小达子迟疑。
“怎么,”顾央先是替傅听雪掖了掖被角,随即不咸不淡道,“哀家还使唤不动你们了?”
“奴才不敢,奴才不敢,”小达子连连谢罪,打眼色让屋内的人都退出去,自己最后带上了门也不离开,就守在门口,仔细着屋内的动静,预备有什么不对就带着人冲进去。
顾央带来的采薇、采苓也照着顾央的吩咐退了出来,安安分分立在门边,当然,那些随时跟随着顾央的暗卫,无人知道他们究竟藏身何处,傅府内的人只能时时警惕。
房内的人都退了个干净,顾央便开始动作了,她取了搁在桌上的药瓶,稍稍拉起被子,露出傅听雪穿着雪白中衣的小半个身子,要将他身上一条条红肿的痕迹看得清晰。顾央将药瓶内的药膏倒出,一点点在红印上抹匀,傅听雪在睡梦中蹙起眉,显得极不安稳。
将所有红肿之处抹好,顾央将药瓶放回原处,推开卧房的门走了出去,她在小达子身边站定,“照顾好你家主子,药膏按太医吩咐涂好,记住了么?”
这本就是小达子分内之事,但由顾央提起倒像是要听命于她似的,偏又不能反驳,他只得憋屈道,“娘娘放心,奴才定会照顾好主子。”
顾央淡淡颔首,如她来时般,带着人悄无声息地走了,除了双方心腹,无人知道太后曾亲自出宫到傅府上去过。
小达子赔着笑送走了一尊大佛,转身便连忙进到傅听雪卧房里,想要看看主子情况如何,却见傅听雪已靠在了床头,除去面容些微虚弱,神色清明,拿还有半分方才的模样。
他立马上前劝道,“主子您身子还未大好,还是躺下休息罢。”
闻言,傅听雪黑沉沉的眸子看了他一眼,片刻,漫不经心地点了点头。
。。。。。。
傅听雪身怀武功,身子底子好,又有张老太医的药方,四五日过后便痊愈了,满朝原以为傅听雪这一病,即使不丢了命,也定会再也爬不起来,哪想到太后一党没有任何动作,小皇帝还赐下许多药材,传旨让“傅爱卿”好好休养。
几月来朝局诡异的变动令某些老油条也看不清了,便秉承着一贯的做为,当个安安静静的鹌鹑,到底是小命更重要。
立冬过后,天气愈发寒冷,长乐宫里烧起了炭火,顾央也不爱出门,整日里靠在炉边,懒懒不愿动弹。司马沂不想她一个待着无趣,每日都来陪着说一会儿话,有时司马玉身子尚可,也会过来请安,顾央只觉得自己过得越来越像个老人了,谈话之间,免不了感叹。
“母后正当韶华,哪里有半分老态,是儿臣不孝,没能让母后解乏,不若过两日天色好些的时候,让些朝廷命妇入宫来陪陪您?”司马沂提议道。
顾央摆了摆手,她穿着暗红牡丹绣纹上袄,下着一件藏蓝的下裙,长发松松挽着,如寻常官宦家的母亲般亲和,“有什么好陪的,左右不过那些家长里短的闲话,倒不如教哀家清净清净。”
“母后既不喜欢,便不教那些人来陪,往后玉儿来陪您。”接话的是司马玉,她小小的身子裹在粉色的裙里,脖子上一圈雪白的绒毛,看着可怜又可爱。
“还是哀家的好玉儿贴心。”顾央摸了摸她的小手,“不过你身子不好,如今天冷,好好待在殿内,有事儿就吩咐给嬷嬷去做。”
司马玉乖巧地点了点头,软软的小手取了桌上的糕点要喂给母后。
顾央笑了,当真就着她的手吃了糕点,这是司马玉从自己宫中带来的,还未验过毒,采薇见了,有些许担忧。
顾央看明了她的神色,不在意道,“哀家的女儿喂哀家一块糕点有何不可,不打紧。”
三人又说了会话,司马沂与司马玉便告退了,司马沂身为一国君主,又正值年幼,课业良多,而司马玉身子骨弱,让顾央赶回去歇息了。
这两人走了,偌大的长乐宫又寂静下来,瞧起来空荡荡的。
顾央倚在窗边看着外边荒凉的景色,回过神来便看见了不知何时过来的傅听雪,相比起他们这些毫无武功的人,他穿的便显得单薄了,一身深墨色的锦袍,腰系暗金蟒纹腰带,衣袍上的凶兽踏火焚风,仿佛下一刻便要跃然而出。
顾央将他上上下下打量一遍,复又回过头去,轻轻叹道,“从前未曾发觉,如今却觉得这深宫里,着实冷清了。”
傅听雪却不去接她的话,他沉默地看着她的背影,半晌,忽然道,“臣来时,瞧见了颇受娘娘宠爱的怀瑾琴师。”他刻意咬重了颇受宠爱几个字。
顾央闻言却忍不住笑了,她回首去看他,极美的眉目之间都是笑意,“阿雪,你这是醋了?”
傅听雪挑了挑眉,狭长的眼尾似有潋滟流光,他上前几步,弯下腰与顾央对视,鼻尖蹭着鼻尖,亲昵的错觉,“娘娘觉得,凭着臣这副模样,需要醋么?”
他深深的眼眸里映出顾央的影子,看着那影子渐渐变大了,顾央侧过头在他唇上轻啄一下,笑出声来,“我的阿雪自然是不需要醋的。”说着便要起身。
傅听雪一怔,回过神来便拉住她的手臂微微一带,坐在了她方才坐着的位置,借力让顾央坐在他怀里,他稍稍低头蹭蹭她颈侧,“娘娘有臣还不够么?”
顾央也不挣扎,顺着他的力道枕在他肩上,抬手安抚般地摸了摸他的侧脸,“你的府上,不是也养着姬妾么,现在倒是来找哀家讨说法了。”
她这么一说,傅听雪才想起来自己府上似乎还真养着这么一群闲人。他自然对女色没什么太大的兴趣,但禁不住有人想着法子要讨好,又是送美人,又是送珠宝,又是送银子,那其中也不乏居心叵测的探子,他也不怎么在意,就当解闷的玩物养在府上了,高兴地时候愿意耐着性子捧一捧,不高兴了,也就拖出去随意处置了。
只是近来发生的事情太多,他没什么心思去后院,就把这些女人都给忘了,现下被顾央提出来,也不好再借着这个由头讨好处。
“那些胭脂俗粉哪里比得上娘娘,”他面色不见任何不自在,还坦然地舔了舔顾央露在外边的脖颈,半是讨好半是诱惑,“自从上了娘娘的床,臣便只念着娘娘了。”
顾央似笑非笑,“哀家竟不知,傅督主还是这般长情之人?”
“娘娘不信臣?”分明没说半句实话,这时候却还有脸皮来装作委屈。
顾央懒得去管他心思真假,一手从他衣侧探进去,惑然笑道,“那哀家可要好好感受傅卿的情谊。”
此后自是一室春宵,暖意一片。
第四十五章 太后&九千岁(十二)
腊月过后,便进入了小皇帝登基后的元年; 年号由朝臣商议内阁议定交由小皇帝审阅; 定为太平。
后世史书载,“太平元年春; 平州骤发鼠疫; 疫起乡间,延及市镇; 一家有病者,则元不立殒,其左右数十家即迁延避之; 然卒不能免也,于是疫气流行; 道多病亡者,麻布裹尸,恶臭熏天,比户皆空,百姓流离。”
平州知州禀报瘟疫的折子递上来时; 距平州鼠疫初始已过了一月了。平常鼠疫也不过死些老鼠; 顶了天也死个把人; 这知州也就没放在心上; 让下头人去处理了,哪想到,这鼠疫扩散极广,一时间平州附属的村里就要好几个村全村都染上了鼠疫; 不过五六日的时间便死绝了,平州知州这才慌乱,将奏折递上了京城,他也知这是自己玩忽职守,心神忧惧之下,竟悬梁自尽了,留下了平州这个烂摊子。
朝堂之上,许久不出声的太后勃然大怒,朝廷众臣噤若寒蝉,心里也暗暗埋怨起一死了之的平州知州来,自己死了倒干净,还保全了妻子儿女,结果受迁怒的却是他们这些朝廷命官,着实令人恼怒。
顾央看着台阶底下一个个朝臣缩着脑袋,冷笑道,“怎么,这么大事情,平州两村人口死绝,多少百姓流离失所,你们一个个都是瞎子聋子,直到这奏折摆在了案台上才知道出了事?”
盛怒之下,诛心之言,此刻无人敢吭声去直面太后的怒火。
顾央深知此时的大锦是多么鱼龙混杂,官场黑暗,行贿受贿,官官相护,一心为民的清官几乎没有。但在其位谋其职,为了能让司马沂在皇位上坐稳,此次瘟疫必须处理,且必须处理得好,否则民怨丛生,一切都难以挽回了。
“分理平州的刺史何在?”顾央双手交叠端坐于金玉垂帘之后,偌大的朝堂只余下她冷意深重的声音。
大臣列位之中走出一个身着绯色官服中年男人,战战兢兢跪倒在朝堂中央,“臣,吕连山拜见陛下,娘娘,求陛下娘娘开恩,求娘娘恕罪?”
“恕罪?”顾央不冷不热地反问道,“你何罪之有?”
“臣、臣……”吕连山伏在地上,冷汗都要下来了,此时说什么都是错,只恨不得回到过去将一月前的自己狠狠打一顿。
“吕大人说不出,小达子,你来替他说。”氛围冷凝之下,傅听雪悠悠开口,在一群朝臣里显得格外怡然自得。
小达子应了是,先是装模作样地朝吕连山行了个礼,尖细的声音如唱曲般说道,“二月十四,吕大人于府上大摆筵席,宾朋满座,主宾尽欢;二月十六,吕大人与孙刘两位大人去了春香楼,要了一间香阁三间上房,还找来了花魁作陪;二月二十一,吕大人……”
“你、你住口!”吕连山羞愤欲死,任谁的隐密之事被这般当堂公诸于众都会恼羞成怒,做馆都讲求面上清风霁月,傅听雪这一作派,分明就是当众剥他的皮。
“听吕卿的意思,方才的那些都与你无关?”顾央淡淡道。
傅听雪已将他的事情都查得清清楚楚,事到如此,还有什么可辩驳的,吕连山只能咬牙道,“臣知罪,求陛下饶恕臣一回,让臣将功补过。”
他这话说得巧妙,不求身为太后的顾央,只求司马沂饶他,只要司马沂有一丝不满顾央,定会将他保下,就算顾央再恼怒,起码命是保住了。
顾央将他的小心思看得透彻,但也并未开口。她虽然占着太后的名头,但也不过是个配角,没必要为了一个无关紧要的人伤了小皇帝的脸面,影响了母子情分。
司马沂看了一眼垂帘后顾央隐隐约约的影子,眼神冷淡地落在吕连山身上,“你想如何将功折罪?”
吕连山认为他已经意动,连忙道,“臣愿亲往平州治灾!”
“然后继续待在你的居所里寻欢作乐,花着朕给你的赈灾银两,弃朕的百姓于水火而不顾?”
“陛下?!”吕连山愕然抬首。
司马沂冷冷道,“高祖设刺史一职,本是为了使民情上达圣听,而你却蔽朕耳,蒙朕听,如今还巧言令色,你既做不好,便不要再做了。来人,把他给朕拖下去,赐他截舌割耳,眼睛也一并取去。”
吕连山不敢置信地看向上首,他原以为皇帝年幼,这件事本已十拿九稳,也笃定皇帝与太后之间有龃龉,哪想到皇帝不仅不打算救他,还赐了这样的刑罚,他受了这些刑,即使依旧留着一条命,也不过是苟活于世上,一时之间也觉得生无可恋。
他环顾一周姿态冷漠之人,苦笑三声,磕头叩首道,“臣自知罪无可恕,愿以死谢罪。”语毕,起身撞向了身旁的堂柱,血溅三尺。
这柱子不知撞死过多少劝谏老臣、热血臣子,多少无颜苟活的罪臣,也不差他这一个,最后也不过是由草席裹出。
司马沂这一下子,完全镇住了原以为他年幼可欺的大臣们,原本这朝中不可轻易招惹的是太后与九千岁,如今小皇帝也不能得罪了,他使的手段看起来就颇得太后娘娘真传。
处理了吕连山,司马沂问道,“平州治疫一事,众爱卿以为该由谁去最为合适?”
这一问可就为难了惜命的大臣们,大范围的鼠疫可是大事,君不见都已有两个村的人都死绝了么,这差事办好了自然是好,办坏了,丢的就不只是官职,还有命,命一没了,可就真什么都没了,于是都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商讨良久,终于有内阁阁臣出来说话了,“启禀陛下,老臣以为,此事由傅督主前去,再为适合不过了。平州为傅督主家乡,比起臣等,傅督主更熟悉平州局势,再者,东厂势力庞大,人员众多,也更易处理治疫一事。”
老狐狸。
顾央把玩着手上的金玉甲套,在心中轻嗤一声,说得冠冕堂皇,不过是自己不愿跳下火坑,还想推进去一个。
司马沂没有即刻做决定,而是问道,“母后以为如何?”
傅听雪似笑非笑,与所有人一样,一同看向那个看不清身形的影子,他当然知道如今站在这里的,没有一个不想要去死,不过他很想知道的是,这位表现得一切为了大锦,一切为了黎明百姓的太后娘娘究竟怎么想。
而顾央此刻也在看着傅听雪,二人的视线似乎亦隔着垂帘对上了。
如果这只是一个普通的攻略任务,顾央绝对会毫不犹豫地阻止傅听雪前往平州,但这不是,她清楚地知道,自己最终要做的,是削弱傅听雪手中实权,使东厂为司马沂所掌控,使大锦王朝绵延下去。
而要削弱傅听雪手中的权力,就必须让傅听雪远离京城,让他在势力换洗之时鞭长莫及,现在是唯一的机会,继续等下去,只会让傅党的势力重振,继而一发不可收拾。
良久,傅听雪听到那曾与之玩笑低语的嗓音道,“傅卿是先帝倚仗的重臣,是我大锦栋梁,哀家信他。”
他笑了。
“臣,定不负陛下娘娘厚望。”
第四十六章 太后&九千岁(十三)
散朝过后,九千岁将亲自前往平州治疫的消息便传遍了京城上下; 傅听雪回到府上; 小达子便忍不住道,“平州凶险; 主子为何要去那等地方犯险?即便太后她。。。。。。”
傅听雪睨他一眼; 手上拿着个外皮鲜红的苹婆果,道; “你觉得本座倾心于太后,她让本座去平州,本座便要去平州?”
小达子被戳破了心思; 一张白脸涨红了,连连否认道; “奴才自不是这个意思,主子您英明神武,哪里会做这种事。”
“哦?”傅听雪眯起眼眸看他,见他神色间躲躲闪闪,索性一个苹婆果砸了过去; 笑骂道; “本尊还不清楚你心里有什么九九。”
小达子诶哟一声; 顺着被砸的力道在地上滚了一圈; 又将落在地上的苹婆果捡起来用袖子擦净捧在手里,讨饶道,“奴才知罪,奴才知罪; 求主子饶过奴才这一回罢!”
傅听雪冷哼一声,又从果盘里取了个石榴,小达子立马上前掏出一方丝帕垫在一旁,用来给他吐籽,丝毫不在意这丝帕的价值够寻常人家一个月的饭钱,他一面看着傅听雪剥石榴,一面说道,“依主子的意思,您是不打算去平州了?”
“去,为何不去?”傅听雪漫不经心道,“本座可不敢违抗皇命,那可是要掉脑袋的,”语气含着几分讥嘲,“太后和皇帝不过是想把本座放得远远的,好在京城换掉本座的势力,本座倚仗着这皇权活命,自然他们想要本座做什么便做什么,只不过换了明的还有暗的,便是一时合了他们的意又如何?”他勾起一个笑来,却无人觉得他愉悦,只仿佛瞧见了无底的深渊。
不多时,命傅听雪暂代刺史之权的圣旨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