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蜡香满园(宝宝)-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突然他想起一事,赶紧对叶问准说,“叶先生,其实前段时间起,小子祖父的腿已经比前段时间好一些了,偶尔在天气晴朗的时候,还能站一会儿。可见他的腿还是能好的啊。”
“啊?”叶问准有些惊异,转身便又抓住了陈御史的手,开始仔细地把起脉来。
“不用再把了,不能走就不能走吧,反正我也是黄土埋到了嘴边上的人了。”陈御史呵呵笑道,“我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这辈子过得有滋有味,皇帝也骂过,高官也参过,就是现在就死,也是值得的,何况只是腿不能走路。”
“别说话!”叶问准突然喝道。他正在专心体会这脉象中的变化呢,听见人说话,那就烦躁得很的。
饶是陈大人一辈子威风,被叶问准喝了这一声,也老老实实地安静了下来,让他认真把脉,连呼吸都不由自主地放轻了些。
把了半天,叶问准才放下了陈御史的手腕,一边摸着胡须,一边沉思起来。
“你这寒邪入体,按理说已经几十年了,早已经稳固得不能再稳固了……可是刚才我仔细一把,果真有了松动的痕迹。奇怪有奇怪,这实在是太奇怪了,到底是什么东西有这样效果?陈大人,最近可是有服过什么药方?”叶问准又向陈御史讨要药方了。叶问准最大的爱好,便是收集药方,他甚至有心想学医圣的,专门编本医书出来,只是……收集还不太够罢了。所以只要逮到机会,他就跟人要药方。
“我前段时间中了毒,药方倒是服一大堆,可是不知道是哪个有用……”陈御史也糊涂了,转头向孙子道,“你去将我那些药方全部翻找出来,给叶先生送过来。”
陈世谦赶紧去了书房,寻找前段时间那一大堆所谓名医给爷爷开的一大堆药方。
其实他心中早已经有了数,既然爷爷和自己都是这些日子开始好转……那就不应该是这些药起的作用,他开始有些肯定,是那个岷江春的酒的作用了。虽然他当时的实验,断了岷江春,身体也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但也许这个东西与药不同呢?
陈世谦还突然就想了起来,当时阿喜第一次来家里拜访,非得要给爷爷倒杯茶,爷爷当时喝了,好像腿就有了些感觉。
可惜当时很快爷爷就感觉腿部不适,那时间太短了,让他们都以为,那只是爷爷的一个错觉……现在想起来,一定是阿喜有什么东西,能够减轻爷爷的病症……
而这次,她又拿出了一瓶药来,治好了多少名医都束手无策的爷爷中的那个怪毒……
他又想起,他以前曾经派人调查过王家,有个很不可靠的消息称,王家的大女儿阿喜,曾经在山里遇过仙人。他记得当时,哂然一笑。仙人?这种事情怎么能当真?
现在这个国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相信这些神仙之道,为什么?还不是因为这个帝国的皇帝,带头相信这些虚无飘渺的东西,以为修炼可以成仙,让他可以长生不死,永远的当皇帝……这才让全国的风气也变得差了起来,人人盼望成仙,而不思进取。
成仙?从秦始皇的时候,就开始奢望找到仙人,得到仙药,可是结果呢?如果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仙人的话,那一定早早就被先前的那些皇帝们找到了,还用得着等到这时候?
那时候,他就是这样笃定的。
但现在,他却又有些不敢肯定起来。阿喜拿来这瓶药,说是在山里遇到了蓝道行送她的……她一个乡下姑娘,连府城都从未去过,哪里会知道什么蓝道行?蓝道行又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名人。
如果阿喜说是陶仲文,陈世谦可能还会怀疑,因为拜皇上的福,现在天下不知道陶仲文真没有几个人了,很多人家还供了陶天师的香炉,天天上香,求保佑……但是一个还从未出名的人,被千里之外一个小姑娘说出来,应该是见过面的,应该不是胡诌的。
蓝道行一直在京城占卜算命,用以维持生活……他好像听人说起过,这人算得还挺准的。也许,这个人是真的有些真本事?山人所说的,阿喜遇过的仙人,就是蓝道行?
他那副样子,若是想扮个仙人,倒真是很容易就能混过去的,确实有些仙风道骨的样子。
不知道阿喜到底给蓝道行帮过什么忙,才让蓝道行这样帮她,送她这样疗效神奇的治伤药——虽然这个药当时他认做了金创药,可是用了之后,他可以确定,不是金创药,金创药哪里有这样神奇的效果?如果金创药还能解毒,那江湖上的解毒丸,还能卖得出去?
还有她添加到岷江春里面的所谓秘方……到底是什么?能让岷江春酒有这样神奇的效果,应该也是蓝道行告诉她的吧?不然一个乡下姑娘,怎么可能知道这些东西?
陈世谦并不想知道答案,这是人家的秘密,他也不是非知道不可。他现在更想知道的是,那个蓝道行……几个月前真的来过松潘吗?如果真来过,那就真的证明,这个药是他赠给阿喜的。如果能将他拉到这边,再帮他入宫的话,应该对清流,还是会有很大的帮助吧……毕竟,他是真正的有些本领,而不像陶仲文,完完全全的一个骗子,只是哄着皇上高兴。
只可惜皇上为了他的长生大梦,宁愿上当,也不愿意真正睁开眼睛看看事实。(未完待续)
第120 回购岷江春
如果蓝道行能够入宫,那陶仲文应该很快就会下台……到了那个时候,再让他在皇帝跟前多进几言,也许可以拉下严篙来……告老前没能拉下严篙,是爷爷人生里最大的失败,回家还念叨了多少回。
如果能够借助蓝道行的手实现,又有何不可?对付严篙那样的人,真的要讲究君子之风的话,那就太迂腐了。严篙深得帝心,要将他拉下来,只能依靠一个更得帝心之人。可是陶仲文却是倒向严家的,要靠他帮忙,那不异于做梦……但一个在陶仲文手下没有得到好处的蓝道行,借文官的手进了宫的话……只要得了皇帝欢心,肯定会肯帮他们的。
陈世谦一边翻找着药方,一面在心底拿定了主意。
他将药方送到了叶问准的手里,叶问准赶紧接过,也顾不上跟陈御史聊天了,赶紧地翻看起来。可是越看,他的眉头就皱得越紧:这是怎么回事?这些药方虽多,可是一个个都是清心解毒的,药效有强有弱,但是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没有消湿去风的!怎么可能会对陈大人的病情有帮助呢?
“这是些什么垃圾!”叶问准翻看完毕,没看到一个让他眼前一亮的药方,顿时毫不客气地将手中的这叠纸往地上一抛,“解毒都解不好!你家都请的些什么庸医!”
陈世谦暗暗脸红,只好恭敬地回答道:“前段时间。祖父因受刺中毒,家中无法可想之下。将省里但凡有一点点名气的医生都请了一遍,但大部分都不敢开方。这些,还是敢开方的几位名医开的方子。”
“什么名医!欺世盗名之辈!一个毒都解不好!”叶问准还是气哼哼的,“开不好就不开,还多少有些自知之明,明明治不好,还开一些乱七八糟的方子。结果服了什么用也没有……这叫什么事?这不是耽误病人吗?”
如果没有阿喜带过来的药,您能不能治好也是二话呢。陈世谦心中腹诽道,请来的那些名医里,有几个名气也是不逊于叶问准的。不过这些人爱护羽毛。根本就不肯开方。那些开方的,倒正如叶问准所说,是那种名气不大不小的,也是想赌一把,如果刚好将陈大人治好了呢?那他们就一炮打响了。如果没治好的话……那么多名医都不敢开方,他们治不好有什么稀奇的?
“这些都不是!陈大人,最近你还服过什么方子……或是其它的什么东西?”叶问准问陈御史。
陈御史一愣,抬头看了孙子一眼,却见孙子正轻轻地向他摇着头。
孙子不想他告诉叶医生?陈御史略微一沉吟,便有了决定。
做为一个在政坛奋斗了大半辈子的老油条了。陈御史当然不会是个一根肠子通到底的直性人。看到孙子给他做的暗示,陈御史便装出一副迷糊的样子来:“吃过什么?最近没有吃过什么奇怪的东西啊,我一辈子都是这样吃的,饮食习惯没有改过啊……不过,我和孙子以前都是住在京城的,回家乡的时间不长,会不会是家乡的水土养人,所以我和孙子都好了些呢?”
呃?叶问准没想到陈御史会给他这样一个答案,微微愣了下。
陈世谦向爷爷竖起了大拇指。所谓姜还是老的辣啊。爷爷一出马,就知有没有。随口一说,倒是合情合理,更重要的是,时间也对得上啊!他们确实才从京里回家乡没多久,王家就找来了。
叶问准已经陷入了疯魔状态之中,两眼发直,在那里一个人喃喃自语着,手指还不停地比划着。
爷爷,这人是怎么了?陈世谦用眼睛问着爷爷。
不要理他,随他去。陈御史也用眼神回答他。
好一阵,叶问准才从他那吓人的疯魔状态中恢复过来,满脸兴奋地对陈御史说:“我刚才想过了,你说的很有道理!京城气候与咱们这里很不一样,而且您和您孙子的病,病因都是在京中时起的,病根也在那里……所以换一个环境,很有可能就会得到改善……”
“不过嘛……”叶问准的声音又低了下来,“环境毕竟影响不大,所以虽然病情会得到改善,但要完全好起来,却是不可能的。这样吧,我给你们各开个方子,你们先服用看看,应该会让病好得更快。如果有什么不妥,就派人送再去叫我。”他马上就提笔,写起方子来。
送走叶先生后,陈御史问孙子:“你刚才为什么不让我说实话?”
陈世谦向爷爷解释道:“我仔细想了想,有效的应该是王家酿的那个岷江春酒。可是这个酒,现在已经停产了,咱们家现在存有一千多坛,只怕是用不了多久的,但江家与武家都还有些……所以要仔细这个消息传出去,至少在咱家收够自己家够用的酒前,这个消息是不能传出去的。”
“再让王家接着酿不就好了?”陈御史道。
陈世谦摇摇头,慢慢地说:“我觉得……这个酒不能再酿了,这样才能将这个消息保住不传出去。反正现在四家剩下的酒如果全部集中,是绝对够我们家用的了,但要是继续酿,咱家就不能保证能将所有酒都垄断了,酒流传开了,这件事情肯定会被有心人察觉,到时候,这样效果好的酒,咱们陈家,可就没有办法保住了……可能手里头这些,都会让人夺走。”
陈御史沉默半晌,才说:“你想得很对。如果这个酒真如你想的那般有用的话,那咱们是得将这个消息保护好不让它传出去,如果你的身体能够好些,那将来就能够考虑科考走仕途了……对咱们陈家而言。这不是一件小事,同样。对很多人而言,这也不会是一件小事。那些人若是知道了,只怕是会千方百计的阻止……这酒一共卖出去了多少?”
“大概有万多坛吧。”陈世谦显然知道得也不是很清楚。这事,陈家是完全交给了武氏商行去办的。
“全收回来!”陈御史沉声说,“将江家与武家现在剩下的这酒全部收回来,另外,让他们俩家再将卖出去的也全部收回来!”陈御史到底是积年的官宦。老断得多,马上就做了一个很重要的决定来。
“这个……”陈世谦有些为难。这都卖出去了,还怎么收得回来啊?
“想想办法。”陈御史说完,觉得有些累了。躺了下来,闭上眼睛,说,“好好想想,肯定有办法的。”他身体还没有完全好透,今天一口气说了这么久的话,实在是有些累了。
“是。”陈世谦说,悄悄退了出去。
要将已经卖出去的东西再收回来……岷江春当时上市,因为口味极佳,加上价格便宜。一下子就将招牌打响……如果不是那场突如其来的价格阻击战,估计现在川省这个价位的酒市已经被它霸占了……
但现在,陈世谦却开始感激那个不知名的人来。如果不是他,现在他要将卖出去的酒全部收回,估计难度会更大吧?流传得越广,秘密被人知道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可惜了阿喜那个小丫头,有这样神奇的宝贝却似乎完全不知道一样,她还真以为是酿酒的秘方吧?
不过,就算她知道。又能如何?王家太穷了,如果只是死死捂在手里,不拿出来换些钱,又有什么用处?不过是守着金碗讨饭吃罢了。他家用这个配方,狠狠卖了一把酒,算的也不算少了,前段时间不是还听说,又买地了吗?
不过可惜的是,她不知道,那蓝道行是个什么样的人。太可惜了,如果他家能早早知道这个酒的妙用的话,哪里还用费这样多的事情……
不过有道是千金难买早知道。陈世谦定下心神,大声吩咐下人,赶紧将武氏商行的老板与江家的家长叫到家中来,有要事想商。
两家家长接到信,赶紧将手中的活计都放下,紧赶慢赶地过来。
武氏族长是个体型肥胖面色和蔼的老者,与身型瘦削面容严肃的江家家长坐在一起,相映成趣。
陈世谦也顾不上客套话了,反正都是自己人,他很快速地将自己要办的事情说了一遍。
武氏族长武庆春与江家家长江平潮有些发愣地看着面前的年轻人,他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将已经卖出去的岷江春全部收回来?怎么收啊?一家一户上门讨要?怎么可能!哪家也丢不起这个人啊!再说了,卖了那么多人家,当时也没有谁专门登记过是哪些人家买了的……现在怎么可能收回来啊?
这事也太难了些吧?何况,为什么啊?为什么要这样做啊?
“我知道这事有些难,但小子在这里拜托两位了,这事很重要,还请务必在最短时间内做好。”陈世谦很认真地向两个老者说。
江平潮迟疑了一下,说道:“不是小人不愿意,实在是……前几个月生意还好的时候,卖出去的岷江春,没有两万坛也有一万五千坛……就算扣掉那些人家喝完了的,剩下的应该还有万把坛,这么多酒,那么多人家,怎么可能都收得回来?”
武庆春小心翼翼地看着陈世谦的眼色,说:“小公子,如果真是喜欢那个酒的话,现在武家酒仓里还有处一千多坛,不如今天下午就给您送过来?”
“那是自然。”陈世谦很自然地说。
江平潮与武庆春两人轻轻对视了一眼,心中都起了疑惑:为什么陈家突然非得将酒都收回来?而且是都收到他家?这酒里面难道有什么秘密?可不就是个酒嘛,就算比普通酒味道好点,也不用做得这样夸张吧?
“可是,小人真不知道,这卖出去的酒,如何收得回来?”武庆春很苦恼,陈家小公子可是给他出了一个大难题啊。
“不能收的话,让买酒的人退回来怎么样?”陈世谦盘算了一阵,问眼前两个做生意的内行。
让买家退货?两人没想到陈世谦能出个这样的主意,点点头,又摇摇头:“这怎么可能?这个酒味道好得很,怎么会有人想退呢?”
“想个办法就是。如果有人要退,就出200文一坛的价钱收,有多少就收多少。”陈世谦嘱咐道。(未完待续)
第121章 人命官司
两人无法,只好答应。回到家中,第一件事情就是吩咐下人,将酒仓里的酒都给陈家送去……但是想到陈家对这个酒的重视,又都多了一个心眼,悄悄地留下了百十坛……反正陈家也不会知道的。就算知道了,也拿他们没有办法。总不能忙一场,留点自己喝都不行吧?
只是,这个酒里面,到底有什么秘密呢?两家家长都陷入了沉思中。
第二天一大早,府城就出了一桩奇事。几个披麻戴孝的人,由一个一身白布的年轻妇人领着,身边还带着一个全身孝的五六岁小男孩和一个全身孝的十来岁小女孩,后面那些人还抬着一具尸体,一路哭一路闹一路行着,一直走到了以前的“岷江春酒行”门口。
去年年末的时候,岷江春酒突然在府城里红火起来,卖得那是相当的不错。又赶上快过年,很多有钱人家都大量采购,以备过年时使用。但是没料到过年的那几天,酒市突然风云变色,全省酒价大降,直将岷江春压得喘不过气来,到了年后,终于支撑不住,全部关门大吉了。
府城里不少人都议论纷纷,说是这岷江春酒的老板得罪了人,所以人家才要不计成本,也要将它打死才算的。
但全省的老百姓,也都从这件事里面得到了实惠……到现在,岷江春酒行关门都已经快半个月了,全省的酒市,价格也还没有完全恢复过来,老百姓喝酒,比以前省钱多了,不由得也多打了一些。
只是以现在的酒价,各商家只不过也是勉强维持,所以酒市仍然相当低靡,这岷江春行的门面都关门半个月了,也没有新的老板来将其包下。就这样闲在这里。
但没想到,现在竟然出了这样的热闹事……这死掉的人,跟岷江春有关系吗?
到了岷江春酒行的门前,这些人便不再走了。而是全体跪在了这店门前,那个白衣妇人,便搂着两个孩子,向着围观的人开始哭诉起来。
原来,这户人家家境一般,但丈夫嗜爱喝酒,但一般喝的都是最便宜的那种粮食酒。可是年后因为各种原因导致酒价暴跌。所以这家男主人就动了心,想着自己一辈子没有喝过一回好酒,现在有了这样的好机会,不如打斤好酒回家尝尝……不然,要是涨价了,他可就喝不起了。
于是到了这家岷江春酒行买了坛酒回家,还一直舍不得喝。直到前几天,他多得了些工钱。心里一时高兴,就拿出那酒来喝了几杯……没想到的是,当天晚上就发作了。请了郎中来,却说是中毒,没得救了,也不肯开药就走了。第二天天还没有亮,男人就这样走了……
所以这家人就认定是岷江春酒有毒,不然怎么一喝,人就死了呢?
这个消息在人群里一传播开,顿时人群都炸了,这酒竟然喝死了人!这还了得!
有喝过这酒的,不管是多久以前喝过的。当时有没有觉得有事的,顿时都觉得肚子似乎隐隐地疼了起来;有家中还有存货的,不由得心中也惴惴起来:这酒能喝死人!难怪生意做不下去了呢!家里还买了好些,这可如何是好?
人群里乱糟糟的,再加上人群里还有某些有心人的起哄,顿时好些人往家跑。抱着的、小车推着的,全是岷江春,都直奔这岷江春酒行而来了。
已经关门大吉的岷江春酒行外面,岷江春的酒越堆越多,许多人都是面带愤怒,大声地在店面外面叫喊,让老板开门,让老板退钱。
有隔壁的店老板被打扰了生意,终于忍不住出来了,出来劝说道:“这家店都关门好长时间了,里面的人早就走完了。你们再闹也没有用啊。”人家根本就不在这里,闹事又有什么用呢?
“那我们怎么办?我们买的酒能喝死人的!”有人便指着还跪在店门前的那些身穿孝服的人道,“瞧瞧多可怜!这们一家子,孩子还这么小,这顶梁柱不在了,这家不得垮了啊?”
那老板也同情地叹了口气,说:“作孽啊,吃的东西怎么能这样做啊?也不怕天打五雷哄呢!”
“老板,你知道不知道这老板家住哪里的,我们去他家堵他去!不说别的,这死人的人家,总得赔偿吧!不然这家人可怎么活!”有一个人便在人群里大声喊道。
“对,赔偿!去他家!”别的人便也激动起来,“去他家退酒钱!”
真不该当初贪便宜买这个酒的,便宜无好货啊,太真不过了。
这老板面露为难之色:“这店家住哪……我不太清楚……不过我知道,这个酒行是属于江氏商行的。江氏商行在另一条街上,还有家杂货铺,也许你们可以去那里找找,看他们知道不知道?”
于是一群人,夹着哭哭啼啼的那家人,一起到了这个店老板指给他们的杂货铺。
杂货铺里面一下子涌进了几十号人,还有几十号人都挤在店门口,将整个店完全堵住,一时间杂货店的掌柜和众伙计都被眼前的场景吓着了:这么多人,一个个都扛着酒坛子,眼红耳赤地站他店里看着他们,嚷着,就好像他们是仇人一样,还有几个穿孝服的正在哭……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大家静静!大家静静!”杂货店的孙掌柜赶紧站到了店中间的桌子上,大声地吆喝下来。眼前乱了套了,如果不早点控制住局面,也不知道会发生点什么?也许这些人里会有人趁机砸店、趁乱抢劫?这里人这样多,到时候连是谁都找不到。
“赔我夫君命来!”店里的人群安静下来,那妇人的声音又细又尖,便一下子凸显了起来,她拉长着声音,哭唱起来,“我可怜的夫君啊……一碗酒就要了你的命了啊……你丢下我跟孩子,让我们怎么活啊……老母亲在家,眼睛都哭瞎了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