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田园秀色:美夫山泉有点甜-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箫大龙尴尬挠头,“其实大伯就是想让你帮我做几顿饭,就中午一顿。不过你放心,我给你工钱。我拿菜园子也有菜,你就去我家里做饭就好。我一天给你五文,你看如何?”
锦瑟笑了笑,抿嘴后道:“大伯你太见外了,都是一家人,就三文吧。”
箫大龙笑了笑,点头道:“好,那就这么说定了。”
有箫大龙帮忙,锦瑟这二亩田地也就用了两日的时间,玉米全部都收回了家里。晚上没事的时候,她就坐在院子里一边撕玉米叶,一边给锦云讲神话故事。锦云喜欢听四大名著,尤其是西游记,光是那三打白骨精都讲了好几次。
第三日天色刚刚亮起,对面的箫大龙家门口就听到了闹哄哄的一群人说话,锦瑟给弟弟盖好了被子,穿衣出来。这才恍然,今日大伯请了村民们下田割稻子呢。
王家大嫂见她出来,犹豫了片刻才上去问个好。
“妹子刚刚起来?身上的伤口都好了吗?”她问。
这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锦瑟都将这事情给忘记了,她怎么又提起了?锦瑟淡淡应了一声,指着他们道:“你们都过早了?我大伯还在摸什么呢?”
“你大伯还在收拾碗呢,我听你大伯说这几日的午餐都是你来做?呵呵,那真是太好了,说的我们干活都有劲儿了。”
锦瑟笑了笑,没有搭话。反到是她走进了几分,小声道:“妹子,你别怪嫂子多嘴,嫂子提醒你一句,那曾家虽然没落了,可这田地是人家的呀,若是哪天这案子翻了,曾家可是会来人闹的。还有,箫大伯现在没儿没女,你和锦云就是他的孩子,这以后的钱财作物,可都是你家锦云的呢。”
锦瑟冷笑着上下将她看看,她一个现代人还不懂这些?
箫家就是锦云一个根儿,那箫大龙还有不疼之理?前些日子沈家来人慰问,也说了曾家的事情,定是没有了翻身的机会,要不然以他大伯那胆儿小的模样,敢动那十几亩田地?
“王嫂子想的可真多,快去吧,大家都等你呢。”她扬起头看了那一群人。
王嫂子笑着点头,扭着身子看起来很高兴。以为自己很聪明,跟锦瑟说了这么些话,锦瑟就该感激她一样。
早饭后,她依旧和锦云坐在院子里撕玉米,玉米叶子只剩下两片,她玉米两两拴在一起,靠在窗子边的屋檐下,横了三根粗壮打竹子,锦瑟就将那些玉米挂在上面,放不下的就放在屋檐下,地上铺了一层厚厚的稻草,防止潮湿。
接近晌午,她才拉着锦云去了箫大龙家。箫大龙将钥匙放在她手里,自从那案子过后,她来箫家的次数也就多了起来,自己的亲大伯,对她和锦云真心实意的好,那为什么不亲近亲近呢?
先不说箫大龙以后还娶不娶,就算是娶了妻子,生了儿子,他能说不认她和锦云两个孩子?
厨房里收拾的干干净净,菜也都清洗好了,鸡鸭鱼肉都有。锦瑟早上看着有六个人,就做了四个菜一个汤。
饭好后就带着锦云回去了。进屋后锦云疑惑道:“姐,我们为什么不在大伯家里吃饭?我也想吃那些菜。”
“你想吃我在家里给你做,那些都是给劳动者吃的,咱们在家里吃的自在。”她说。
她忽然想起上次做的皮蛋,数了数日子也有半个月了,于是笑道:“咱们腌制的皮蛋应该可以吃了,你去拿一个来我瞧瞧看。”
锦云欢喜地拿来了一枚,锦瑟将上面的东西洗了去,然后摇晃了下微笑道:“成了。”
她将皮蛋拨开,露出了那剔透的但来,锦云惊愕的‘哇’了一声,笑道:“好漂亮,鸡蛋还可以做成这样?”
“对呀,这个就叫皮蛋,那樟树里面含碱很多,也就成了这样了,给你尝尝看好不好吃。”她掰开给了锦云一小半喂给他嘴里。
那气味虽然有些刺鼻子,可闻起来又很香。他欢喜地叫着,“好香好香。”
“吃什么呢,这么开心。”
锦瑟回头,起身喊道:“许大娘来了,快坐。”
“我呀闲来无事,就来你这里串门子。哎,你手里这是什么?”许大娘指着她那皮蛋问。
“这个叫皮蛋,大娘你尝尝看好不好吃。”
许大娘自己弄了一小块放入嘴里,起初有点不适应那个味道,可咀嚼了两下,眸子亮了起来,点头道:“这个东西很好吃呀,是用鸡蛋做的?怎么做的,你跟我说说,我回去了也试一试。”
锦瑟还没开口,锦云笑道:“这可是姐姐的独家秘方,不能外传的。做一枚可要收一文钱的,是不是姐姐?”
锦瑟尴尬的抚摸他的脑袋,“你这孩子,大娘别听他胡说,不过你要做的话,我可以帮你做,就是这工序有点麻烦。”
“那有什么问题,我回去给你拿二十个鸡蛋来,你什么时候有空闲,什么时候来做。”
锦瑟扶额,待她走后锦云不乐意了,扯了扯她衣袖,“姐,咱们可以去集市上专门给百姓做皮蛋呀,这可千万不能把方子给别人说了。”
“好,姐姐都听你的。”她确实要多存点银子了,这要是搁在现代,锦云这般大小的孩子都要去上学了。也不知道县里那些私塾有没有好一点的夫子,回头去打听打听。
许大娘还真拿来的二十个鸡蛋来,不过她倒也很乐意帮忙。许家帮了自己那么多忙,这点忙都不帮的话,就显得有些忘恩负义了。
“那大娘,等我闲了就给你做,做好了亲自给你送过去,在跟你说一些该注意的事情。”她说。
“好好好。”许大娘高兴的又做了一会儿,准备要回家煮饭的时候却见那群村民回来,这才想到箫大龙请了大家帮忙,回头看向锦瑟,“你帮你大伯给他们煮了午饭?”
锦瑟点头,看过去笑道:“大伯这几年手头上也宽裕了点,这十几亩的粮食到时候卖的话也能卖个几十两银子吧,所以就让我帮忙做几顿饭,然后给我三文钱。”
许君弈似乎听到了极大的笑话,摆手道:“几十两?看来这像是头一年种地的,这几年产量一直很低,能收个十五两就很不错了。”
十五两?
锦瑟转眼一想,那倒也是。古代那有什么肥料和杀虫剂呢,这粮食的产量提不起来,也是应该的。
“我糊涂了,让大娘笑话了。”
她呵呵一笑,听许大娘跟着笑道:“这大龙跟着你呀,也是越来越会做生意了,我觉得这是个好事情,好了,大娘不跟你说了,我得回去给你村长大伯做饭了。”
可她没走两步又回头笑道:“还有,君弈和青竹二人已经到了京城了,今早来了信儿让我们别担心了。”
锦瑟愣了一霎,点头笑道:“平安到达就好。”
许大娘见她也没有多少什么,便转身回去。
锦云嘟着嘴扭头道:“君弈哥哥怎么不给咱们捎信呢?就算君弈哥哥不给,那青竹哥哥也不会不给呀。”
锦瑟垂下眸子睨他一眼,弯腰将那鸡蛋提进屋子,“我们这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怎么可能给你来信儿?你就别想了。那京城是个繁华的地带,多少人去了之后就不想回来了,哪里还能惦记着村里的人事。”
“是这样吗?”锦云听着她话有酸溜溜的,沉默了好一会儿又道:“将我以后长大了,也要去考官,然后把姐姐一并接入京城去居住。”
这话将锦瑟给逗笑了,她抚摸了锦云的头,微笑道:“你有这份心就好了,走咱们去做饭。”
她还没进厨房,就听外面箫大龙喊。她又折回去站在门口应声道:“大伯,怎么了?”
“你怎么不在家里吃饭呢?快去吃饭吧。”
锦瑟摇头,“那是给你们做的,你们快点吃吧,吃完后休息片刻再去田里忙吧。”
箫大龙见她不肯去,无奈点头,“那大伯就回去了。”
“去吧。”
锦瑟洗了两个皮蛋,准备来一个凉拌皮蛋,然后又炒了个醋溜大白菜,姐弟两人吃也很开心。
下午的时候,锦瑟瞧着阳光明媚,背上了竹楼带着锦云去了山里。捡了不少地蕨皮,还有一些没毒的蘑菇。他们的目的不是去捡这些的,她去山里去割樟树的,趁着阳光好,多晒一些,等冬麦种下去就去集市上给人家做一些皮蛋卖。
锦云手里也提了个小箩筐,里面装了不少蘑菇和地蕨皮,锦瑟背着竹篓,拉着锦云哼唱着山路十八弯从半山腰下去。歌声传入了山下的田里,帮着箫大龙收割的几位大婶们抬头看了看。
“哎,这不是锦瑟那丫头唱的吗,看来伤势好的差不多了。”
“好了,好了,早上我询问过了。”
王家嫂子笑呵呵说,旁边那赵大嫂眼睛微一斜,撇嘴道:“多好的姑娘呀,瞧被你们王家给害的。”
“唉唉,赵大嫂子,你这话可不能这么说啊。”
两家嫂子就这么争论起来,几个婶子跟着说说笑笑,打了个岔子,两人就没在争论什么了。待两人心情都平和下来,年长点的婶子语重心长道:“不是我说你们两个年轻媳妇,这事情都过去了一个多月了,就不要再提了,这对锦瑟那丫头也不好,以后你二人可别说这等话了。”
两个嫂子这才点头,又低头弯腰的割稻子。
锦瑟将村民们扔在稻场里那些大豆壳全部都捡了回去,不过捡的时候也询问了下,人家如果不要了,就拿回去晒在院子里。自己就坐在院子里拿着框子,剥着玉米粒。然后还有教锦云学着念三字经。
手掌的大鱼际处磨出了好好几个水泡,但是她还剥了一箩筐玉米粒,晒在院子里。箫大伯田里的庄稼都收割回都堆在了稻场里,他将村民的工钱的给结算了,当天晚上就拿了十几文给了锦瑟。
锦瑟拿在手里笑道:“那大伯,我就拿着了。”
“拿着吧,拿着吧。你不计前嫌帮助大伯,大伯高兴还来不及呢。虽然没有沈家给的多,还希望你别介意。”
锦瑟自然不会介意,人要知道将自己摆在一个什么位置上去。就好比得了一枚普通的玉石,你拿着去石头店里,它就是一个烂石头的价格,你若拿去玉石店里,价格也就不一样了。
“那就谢谢大伯了。”她手了钱放在自己的兜里。
------题外话------
终于上架,各种票票、打赏多少不嫌弃。么么你们
73。糟心的事
翌日晌午,门前那一竹篮煮玉米晒了好几日,她收了起来,小声嘀咕道:“也不知到谁家有石磨。”
“石磨?”锦云听了扭头问道:“姐,要石磨做什么?我们要磨什么吗?”
她应了一声,“我要把这一篮子玉米磨成玉米面,到时候给你煮玉米粥吃。”
“好吃吗?”他舔了嘴巴。
“瞧吧你给馋的,这东西自然好吃了。”她站起来身子,见箫大龙在院子里用牛拉着石磙反复的轧着地上的水稻,她扭头道:“云儿你在家里,我去问问大伯看看谁家有石磨。”
“好。”
锦瑟站在院子里大喊了一声,箫大龙才停了下来,满头发汗走过来,气息微喘,道:“怎么了丫头?”
“大伯,我就是来问问你,你知道谁家有石磨,我想磨点玉米面。”她说。
“石磨?”箫大龙思索着,忽然道:“哦,你赵大哥家里就有,不知道他家里现在有没有人,现在都在地里忙着,要不我帮你去问问?”
锦瑟摆手,他都忙不过来了,怎么好意思让他去?
“不用了大伯,你快忙着吧,趁着天好,赶紧将谷子打出来的。我自己去看看吧。”她说这转身就跑开了。
回家后,她将房门关上,拉着锦云去了赵兄弟家。
他们家里种植了花生,人家谷子收了,玉米也收了,就剩下一点花生,再下一场雨,就可以将小麦给种上了,这会儿正在家里摘花生呢。
老二瞧她来了,忙起身喊道:“哎呀锦瑟妹子来了,真是稀客。秀儿快去搬椅子来。”
赵大叔和大婶都看着她笑呵呵,并未起身。叫秀儿的七岁丫头,是赵老大的女儿。锦瑟问好之后左右看看才说道:“叔、婶子,我大伯说了您家里有石磨,所以我就来来问问看,能不能借来用一用。”
赵大婶子斜眼笑道:“我当什么呢,就是不就是石墨吗,你这丫头也太羞涩了。老二,你先别摘了,帮忙锦瑟妹子去弄一下。”
“好嘞。”
锦瑟起身道:“谢谢婶子。”
锦云跟着说道:“谢谢叔叔婶婶,还有哥哥嫂子。”
“真是个乖巧的孩子,快跟着姐姐一起去吧。”赵婶子说。
赵老二带着她姐弟去草房看了石磨。这种石磨在二十一世纪很少有了,除非是在古老点的村里还能见着,一般的乡村里都已经看不到了。赵老二将上面的灰尘清扫了,他询问道:“妹子是要磨什么东西?”
“我想磨点玉米面,你家有筛子吗?”她问。
“有,等会儿我给你拿。你要磨玉米面?玉米都是收了之后卖去榨油了吗?还能磨面?”
锦瑟想着村里整日不是大米就是面疙瘩,连那面条都很少吃,她笑道:“可以煮玉米粥吃的,可能你们都没有做过吧,可以磨一点吃吃看。”
赵老二帮助她将那一篮子玉米提了到了家里,还嫌弃她的力气小,就帮着一起磨。秀儿还拿了来了桔子给锦云吃,两个孩子在院子里捉蛐蛐玩着、笑着。
“君弈走了这么久了,妹子有没有想他呀?”
赵老二忽然这么一问,锦瑟猝不及防的愣住,面色刷的一下红了,莫不是许君弈走的时候还叮嘱了赵老二,让他以后帮着点自己?
“我想他做什么?又不能当饭吃。”她抬起眼皮睨了赵老二一眼继续忙着自己手上的事情。
赵老二嬉笑道:“昨天许大娘在我家里,还说起了你呢。君弈不是前几天给家里捎信了吗?信中好似说起了你们的事情。我就听许大娘和我娘小声嘀咕着,等你再大点了,收了给君弈当小的呢。你应该知道许村长是什么人吧?”
锦瑟眉头一蹙,不置信地看到他,“你是说,许君弈在信上给许大娘说以后要纳我为小的?”
赵老二凝眉,想了想又不太确定的点点头,“好像是这样的呢。村长的老家是咱们村的,也就是君弈的爷爷奶奶。后来村长当上了大官,在京城里待了五年,就辞官回家了,之后就再也没有过问朝廷的事情。这些年君弈一直都在京城,据说在那边可是横着走的,所以村里人都明白,他以后的正妻肯定是京城官家的小姐,或者是天子的公主也说不定。”
锦瑟冷哼一声,做小妾,门都没有!
她明面上没有怎么恼火,可这心里定然恼了。
“赵二哥,我想大家都误会了,我可从来都没有说要给许君弈做小的。这空穴来风的,真是让我很尴尬。”
赵老二有些不信,上下盯了一会儿,小声问道:“你真的没有什么想法?许家可是咱们村里的大人物了。那君弈今年都十六了,方圆十里的屯里,多少姑娘觊觎着呢,两年前还有不少人来说媒呢,许大娘直接说了,他们家君弈,将来娶的可是皇亲国戚。”
锦瑟面色微寒,嘲笑道:“那也跟我没有什么关系,他爱娶谁娶呀,我还真没什么想法。就算是有,那也不会是他的。赵二哥你今天不说,怕是整个村子里都要误会了。下次在遇见这样胡说八道的人,你可要帮我说说。”
赵二哥哪里懂这个,应声笑道:“好嘞,你说没有就没有吧。不过我也还是觉得,能当上正房就不错了,小妾什么的,咱们村里也没有见过,都是那些大户人家才有的事情。”
他见锦瑟不搭话,以为她生气了,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然后道:“妹子,你心里可别不舒服,总之你又没有那么想着去巴结那许家,也没有必要生气。”
锦瑟彻底恼了,她扭头看着他,声色大了点,“这等事情怎么能随便乱说?我一个姑娘家,说出去还怎么嫁人?”
“唉吆我的妹子,你小点声,这若是给我娘知道了,肯定又怪我多嘴了。”赵老二‘嘘’了一声,扭头看了赵婶子方向,见他们正摘花生说说笑笑的,哪里听了他们的声音。
锦瑟心里烦闷,一口气堵在心窝里很不舒服。她强忍着怒意,将那一箩筐玉米磨成了十斤面粉,又用了筛子将颗粒比较大的碎渣给筛出来,带回家喂鸡吃。
她生气归生气,可走的时候还喊道:“赵二哥要不给你家里留上两碗,晚上煮玉米粥?”
赵老二还不是想着和煮米粥一样,却又听她说道:“这个和煮米粥有点区别的。”
赵老二一听怕毁了玉米面,摆手道:“算了算了,这东西在你手上那都是好东西,我们家里没有人会煮的,你还是拿回去吧。”
锦瑟只好抱着十斤玉米面回去。
晚上就给锦云煮了玉米粥,她将锅里的粥盛的了汤碗里,锅里面还剩下了一点,就炕成了锅巴,黄橙橙的锅巴,上面又淋了点菜籽油和盐,吃起来咯吱咯吱响。
锦云喝了一碗粥,还吃了锅巴。
锦瑟手里拿着锅巴站在门口瞧箫大龙还在忙碌着,于是进屋去盛了一碗饭,拿了一大块锅巴朝他院子里走去。
“大伯还在忙呢,快吃点吧。”她喊道。
箫大龙有些受宠若惊,停下了手里的活看过去,“这怎么好意思呢……”
“哎呀大伯,这可是姐姐和赵二哥磨了一下午的玉米面,晚上就煮来吃了,还有锅巴,也很香很脆呢。大伯你快来尝尝。”锦云喊道。
箫大龙也就没有客气,做过去端起了碗大口大口吃掉,满足的笑道:“好吃,这个锅巴也很香,头一次吃这种。做起来费力吗?”
锦瑟摇头,简单跟他说了下,他点头道,“以前你娘的手艺就很好,想不到你的手艺也不亚于她的,若是日后开个小餐馆,肯定是要发财了。”
“呵呵,就是要开餐馆也需要资金啊,不过我也没有那个想法。”她笑了笑。
箫大龙吃完之后,她就帮忙将那稻草拿开,地上都是被石磙碾掉的稻谷,她就帮忙扫了起来,然后装入了那麻袋里面,等那稻穗全部都碾下来后,再晒一晒,起风的时候,让风把那灰尘和细小的稻草全部都扬走,剩下的谷子就可以装起来,留一下一些种子和吃的,其他的就可以卖掉了。
现在锦瑟每天晚上都会剥一点玉米粒,然后就凉在院子里。那天晚上忽然起了风,锦云已经睡下来,她起来将玉米给收进了屋子里,却看到箫大龙院子里的灯火亮着,她忽然想起来他家院子里还有十几袋子的稻谷需要趁着风将那灰尘给扬了。于是她提了一个破灯笼去敲了箫大龙的院门。
“谁呀?”
“锦瑟。大伯趁着西北风好将谷子扬一扬装起来。”
箫大龙将门打开,感激道:“真是太谢谢你了。”
“眼看这天儿就要下雨了,赶紧去收粮食吧。”她将灯放在避风的地上,然后拿了袋子出来出来,去将那点玉米给收了。箫大龙就开始扬着谷子,等他快速的扬完之后,锦瑟也将拿玉米装在袋子里。
他就和锦瑟一起装着谷子。
好在老天有眼,起初只是星星点点的,等他们收完之后,才噼里啪啦的下了起来。箫大龙从屋子里给她拿了一把油纸伞,反正是比她家里的要好多了,冒着雨提着灯跑回了家里。
有雨伞遮挡可还是免不了被淋湿了半边身子,她将衣衫脱了,换了干的衣服,瞧着天还没亮又去睡了。
这雨下了两天,雨水也算是充足了,等晴后就可以种麦子了。
箫大龙又给她种了两亩地,家里没有牛,她只能等大家都种的差不多了,请个人来帮忙。
箫大龙这次是主动帮忙,大家都将玉米秆砍回来当柴烧,她却将那玉米杆子都给砍成几节扔在了地里,等着牛耕田的时候再给埋在土里,当时箫大龙就觉得诧异,询问后她笑道:“大伯这个你就不懂了吧?这个秸秆之类的作物埋在土壤里会被恶化成为肥料,还有那咸丰草和五节芒都是化肥,可以直接割了铺在这个表面上就可以种植了。”
“真的?”箫大龙欣喜道:“你这丫头怎么懂的这么多?那咸丰草和五节芒都是随处可见,也不见有人去割,若是真是这样的话,那我明天就去割一点。”
“自然是真的。”
其实她不认识什么咸丰草和五节芒,都是以前在外婆家里,外婆曾经提起过她还是姑娘的时候,父母亲种地都是没有化肥的,就用咸丰草和五节芒来充当化肥。
“那我明日就去割一点试试。”他说。
锦瑟尴尬地挠头,眉梢动了动道:“其实我不认识它们,就知道他们有这个功效。”
“我认识,明日大伯带你去割草。”
“好。”
那四亩田地一日就翻新好了,她顺势就将小麦的种子撒在地里。第二日时,她就跟着箫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