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良人养成记-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吧,无关于容貌,正如林修远念了半生的余氏一样,也是因为性子。不过,可怜的是沈洛川,看上的是她这点,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她嫁给杨允之。小柔则幸运的有了馒头和情感。
  林夫人回道林家后,对林文萱道:“萱儿,你舅舅不会从今科进士中为你寻亲事了。娘现在就开始给你想看一些吧,你爹那随他了。”
  林文萱道:“娘,我月份小,还有一年多才及笄呢,女儿的婚事不急。你和爹的事才急。连祖母都劝过你了,你还打算就和我爹一直这么分开住吗?”
  林夫人道:“是啊,你祖母也劝过你爹了,有用吗?你爹如今心死了,娘也死心了,不这样,还能怎样?娘一定会为找一个,心中有你的夫君,不会让你步娘的后尘的。沈洛川你就不用想了。”
  林文萱不服道:“为什么?他求了那样的圣旨,不就是想找个自己中意的吗?我怎么就不能想了呢?”
  林夫人道:“萱儿,真的不必想了。第一,那沈洛川乃是沈家人,那个王姑娘是他的义妹,沈家必然不会娶你过门。第二,沈洛川可是求了皇上,让他婚嫁自由的。你怎么可能被他看上?不是说机会,是性情。他一看就不是一般的人,你只是个普通人而已。”
  林文萱虽然没说话,那表情很明显,林夫人认真的说道:“别不服气,你确实很普通。对于那些出色的男子来说,比如你爹吧,他一直惦记着王姑娘的娘,绝不是因为那个女子的容貌,而是她的性情。这样的喜欢,才能是一生的喜欢。若有人只因你的容貌而看上你,那又能持续看上你几年?”
  林文萱忍不住道:“我不仅容貌,我的琴,家世,文采都不差。”
  林夫人道:“你所说的这些,除了让你有了大小姐脾气之外,还有什么?王姑娘聪慧过人,沈姑娘爽朗大方,你有什么?拿走你的家世,容貌,才情,你还剩下什么?若你还执迷不悟,娘也不劝你了。你的亲事直接由娘来决定。”
  林文萱觉得自己娘的话不能全听。就比如现在,她娘只会和她爹分居,而不是去争取。劝都劝不来,要是她,定不会允许自己的夫君这样对待自己。

  ☆、第五十章 我是有银子的人

  五月二十,沈洛尘寅时未到就起来梳洗,看着喜娘给沈洛尘开面时,沈洛尘忍耐的表情,小柔心里一颤,这情景让她想起小时候,她爸拔猪毛的情景。
  忍不住道:“我脸挺干净的,到时候就不用这步骤了吧。”
  喜娘笑道:“没到二姑娘呢,二姑娘急什么。不过,二姑娘这肤质,老身这么些年还是第一次见,的确是好。肤色好,还透着光泽,很细腻。”
  小柔美滋滋道;“那是,我可是个不挑食的人。”
  喜娘道:“这和吃东西有什么关系?”
  小柔不语,沈洛尘明白。小柔平时的理论是,吃的东西全了,营养才均衡。再加上心情好,睡眠足,皮肤自然而然就好了。保持好心情这点,小柔让沈洛尘叹为观止。天塌下来的事,她担心过后也就算了。比如说王素云的事,小柔也就难过了小半天,而后振作起来,想法设法的打听贤亲王,贤亲王妃,以及想办法让王素云过的更好。其实她不知道的是,小柔最神的是,连穿越这种事,想起来就哭会,哭完就完了,只要哭的时候没哭死就行。
  喜娘的手很巧,轻轻掩盖了沈洛尘略显大的鼻子。今日沈洛尘的桃花眼风采显露无疑,魅惑至极。梳的是朝天髻,沈洛尘的脸型是有似方正的感觉,只在下巴处略尖,这个发型蛮好看的,就是头上的钗冠有点沉。重十八两的,现在的一斤多点。这东西顶一天,脑袋表示没问题,脖子表示压力很大。看沈洛尘出嫁这架势,就知道成亲绝对是个体力活。
  待三次催妆后,沈洛尘盖上了销金的红盖头,由喜娘陪伴去了正房,接下来,小柔就看不到了。院子里的大小丫头们,都被准许去看了,然后回来报告给她听。其实她也想跟着去的,还是忍了,反正过不了几天,她就知道具体的过程了。
  无聊的她,开始想着自己成亲时的情景了。是个女的,都会期待吧?忽然想到王素云,为什么她就这么倒霉呢。算了,这么好的日子,不想这种不开心的事了。今天允之哥哥也很忙吧?据说他们那前十,加上杨允之在内,有六个在京城,今天都会来给七皇子助势。小柔觉得这是白搭。
  的确是白搭,一群武将,沈家拦门的那可是今科状元和探花那。最后还多亏了一个十二岁的小男孩,八皇子未来的小舅子,萧舒墨。
  待迎亲队伍走后,小柔打算去陪陪沈夫人的。顺着打开的窗户,见到沈泽荣也在,就止住了脚步,没让丫鬟去通报。
  屋内沈夫人流着泪道:“都是你,非听和尚言,坚持不给尘儿寻户门当户对的亲事。现在你如愿了,我这心怎么放的下?给尘儿如老爷这般的夫婿不是更好吗?”
  的确,沈泽荣算是女子的良人。婚前虽然也是有通房的,成亲前打发了。他本是妾生的,知道和正妻生的区别,他要更努力才能出头,他不想自己吃过的苦,让自己儿子也经历,婚后,沈夫人头胎就是儿子,他也就没了子嗣之忧,就未曾再纳妾。
  他不觉得送女儿入皇家有什么不对,人总是要往上争一争的不是?如果说高攀的话,他当年一个庶出的,仅仅是有可能有前途的人,沈夫人的家世也高不到哪去。他只有一儿一女,女儿出嫁,他也不好受。红着眼睛对沈夫人道:“都是我的错,你别哭了。”
  小柔知道自己不需要进去了,眼前的画面很温馨。不管是哭还是笑,都有那么个人陪着你,这样的生活足矣。
  三朝回门之日,裕亲王和沈洛尘一起回来的。沈洛尘一身亲王正妃华服,头顶一品亲王妃的钗冠。很直白的告诉你,她有品阶了。包括沈夫人在内,都得给她行礼了。
  国礼后,沈洛尘眼角都带笑的脸,让沈夫人放心的和她闲聊着。沈洛尘抽对小柔耳语道:“我家王爷说,他现在还没到杨允之那种眼里只有你一个的境界,不过,他说会努力的。”恩,这的确是最动听的情话,尤其是从一个王爷口中说出的。怪不得沈洛尘如此高兴,一颗少女的心,能被如此对待,连小柔替她高兴。杨允之说过,七皇子虽然玩世不恭,但是重诺。
  小柔其他的嫁妆,地和宅子已经买好了,还有一些大件的家具,都是沈夫人和余掌柜的买办的。沈家前后一共拿了七千贯钱。
  五月二十七,王安石终于赶了过来。带来了的让人目瞪口呆的嫁妆,最醒目的是一个极其精致的玉屏风,怪不得他回来的慢呢,这一路保护好这个玉屏风得多费劲那。
  沈夫人惊道:“这个屏风绝对的有价无市!”而见到那一车布锦的时候,却道了一声,“怪了”。小柔忙问“怎么了?”
  沈夫人道:“江浙一带的布匹产量高,销往南方各地,但是质地不如河东路的。你娘给你整的布匹,只有十匹左右的云锦宋锦蜀锦,其他的都是不知名的,但是质地也是极好的。尤其是那两匹丝质品,就是你娘给你准备的嫁衣那层外衣的布匹,看着像单州的薄缣,但绝对不是。”
  噢,还有这回事啊。江南竟然只追求数量不求质量。不过,也没错,她能理解。尤其是现代,有钱人家的衣服,基本都是因为过时而不穿的,不是因为穿坏了。
  她现在很想打开信来看看,到底这些突来的嫁妆哪里来的。别的不知道,她娘送来的嫁衣,绣工竟然比汴绣还出色,绝对不是出自余氏的手。嫁衣里子应该是云锦,外罩一层如烟般的薄纱。嫁衣上绣的不是流行的大红牡丹,但是巧夺天工,跟真的一般。沈夫人说,还是牡丹的好,这花瓣太小了,无富贵之象。但是她还是选了娘送来的那件。
  因为那些小花,是茉莉。她一直很在自家院子种上一株,初一那年,妈妈终于在墙角种了上一株,她最后一次回家的时候,正好是茉莉花开的季节,那当初小小的一株,已经爬满了木架,满院的香气,沁人心脾。
  沈夫人还道:“除了那玉屏风有价无市外,还有个玉枕也是难得的。另外各式梳子,琉璃台,茶具,那两对花瓶等等,也都是名贵的东西。跟这些精致的小东西比,我给你买的那些大家具就没法看了。这下你的嫁妆起码有三万贯了,加上聘礼,你和杨允之成亲后就比我们这些攒了好多年钱的老人还富有了。”
  小柔手里捏着余氏给她的那一沓厚厚的信,道:“母亲哪里老了,母亲的钱还不是因为贴给我和姐姐了。不过我娘哪来的这么多钱了?而且,怎么突然给我加嫁妆了?我来京城的时候,跟我讲只有一万贯多点的嫁妆啊。”
  沈夫人这才想起,没跟小柔说呢,于是道:“是杨家下聘时,下了两万贯,比预期多了一万,我写信快马加鞭的告诉你娘的,我添了两千贯,剩下的让你娘想办法了。忘记告诉你这事了,其实告诉你也没用,你也没钱。”
  小柔道:“谁说我没钱的?母亲,我敢保证,我手里的信大部分是我娘在跟我抱怨的话,你看看她得气成什么样,才能写这么厚的一沓!肯定连当年我非让她买田地的事都翻出来。”
  沈夫人愣了,问道:“你能有什么钱?又能有多少?”
  小柔道:“几千两银子还是有的,在玉溪的时候,我没少跟我娘要钱,过年过节的,比如过年我要一百两,我生辰时,起码五十两,十岁生辰我就要了一百两。再加上我随三哥他们出去玩的时候,基本一文钱都没花,但是该和我娘要的钱,我肯定还是要的。母亲要是跟我说了,我肯定都拿出来了,凑不到两万,也差不了很多的。”
  沈夫人道:“银子又不怎么流通,而且只能在汇丰钱庄一家出银票,连朝廷开设的钱庄都没有银票。你攒这么多银子干嘛?”

  ☆、第五十一章 深夜私语时

  第五十一章深夜私语时
  小柔道:“私房钱啊,以备不时之需,比如母亲要是告诉我缺钱的事,我不就能拿出来用了吗?至于为什么攒银子嘛,这些银子都是我娘十年前存的,那时候是以七百八十文换的一两银子,现在反过来,一两银子可以到九百文了。若是担心汇丰钱庄赖账,那就把银子放家中,也会被盗一个样的。”
  她觉得将来肯定是银子会值钱的,起码得到一两银子一千文再说。要是有金票,她照样换,显然不肯能,千年之后,金子都是稀罕物。想到这,小柔不禁琢磨,以后是不是得俗气点,对别人说自己喜欢黄金首饰?其实她不懂玉,要不是沈夫人说那玉屏风难得,她还真瞧不出来,只会觉得弄来这么大一块玉,很不容易。
  沈夫人深觉无奈,这母女两个,长的都是如花似玉,怎么都掉钱眼里呢?余氏一个女子靠自己给女儿整了两、三万贯嫁妆,都够让她诧异的了,而小柔这样子,一旦做起生意来,绝对不比余氏差。
  果然不出小柔所料,余氏在信中表示,对杨家突加聘礼的行为十分不满,然后把这份不满加注到小柔身上。跟她抱怨整整三张纸,虽说毛笔字占地大,但是能写出三张不带重样的抱怨话,可见余氏的气愤。
  最后感叹,现在是运气好,遇到了有钱的姨妈。要不她得为了嫁个女儿,把所有铺子全部卖掉,然后再从头赚钱!她就压根没干过这事好吗?从开始,哪怕她爹娘都去世,她独自随田小蝶来玉溪的时候,她还是有六七千贯身家的。
  信中更大篇幅的是,鉴于自己荒废了多年的商业才能,她认为小柔也不差,只是总老想着田地,宣讲了开铺子经商的好处,鼓动小柔自己去赚钱,并称,玉溪的那间小铺子的收益,她
  答应给小柔就会给,不过,以后她再赚多少钱都不再额外给小柔了。如果需要借钱经商,到是可以给,要钱绝对不给。余氏希望以此来激励小柔去挣钱,她深深的认为女儿这么些年也让她给养废了,现在绝对需要拿鞭子抽一抽,鼓励一下。
  小柔当然知道经商最挣钱啦。这可是农业为基础的社会,买田地怎么了?她要那么多钱干嘛?稳定就好。不给就不给,她应该不会太缺钱才是。她以前怎么没发现自己的娘有挣钱的乐趣?难道被新认识的亲戚给传染了?不过,任何时代,钱都不是万能的,没钱确是万万不能的,比如她的嫁妆。何况大恒的商人地位还是提高了一点,起码能跟“农”一阶层了。经商也没什么。不过,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姨外祖母,大概是这个称呼吧,对她来说,关系够远的了,靠谱吗?不过,就算被骗,她和她娘都不吃亏。
  余氏只是告诉她遇到自己的姨妈,没讲姨妈和她外祖母娘家是哪里,所以她不知。
  这日,因沈洛尘已经出嫁,小柔院中只有小柔自己,王安石来找了小柔说事。王安石对小柔道:“妹妹,皇上已经给了我差事,淮南东路节度判官公事,中秋后到任,任职地点是扬州。爹和母亲给我定了日子,让我八月初十成亲。你三朝回门过后,我就再启程回江宁,而后由江宁去扬州赴任。”
  小柔道:“扬州好啊,下次我去扬州就有地方可以住了。那沈洛川和沈洛风去哪里?”
  王安石道:“沈洛川暂领国子监博士一职,将参加明年的学士院招试。他年少在应天书院读书时,晏相在应天任职,深得晏相喜爱。”
  晏相,小柔知道,晏殊是也。这么说来,沈洛川有更大的靠山喽?
  王安石又道:“沈洛风领了尉氏知县。”
  这个地,小柔知道,三合镇就是尉氏县下面的小镇。好地啊。转头对王安石道:“三哥也不错,古来状元那么多,不是每个状元都能封公的,为官还是要看政绩的,不管在哪里,三哥记得我们当年在川蜀所见所闻即可,能为百姓做些事,才是最重要的。”
  王安石笑道:“看妹妹说的,我能不明白这些?”
  小柔道:“我这不是看沈家兄弟的官差都不错嘛,怕你心里不得劲。”
  王安石道:“在今科进士中,我这差遣是除了一甲之外最好的了。别担心我了,到是你,我觉得沈洛川不差,你既然连他都看不上,我那未来妹夫,想必有他过人之处。虽说他只是刚到那种高门中生活的,就我在京城这些日子见到的大家子弟,都不怎么好相与。”
  小柔暗道,那是你不会与人相处。。。。嘴上却道:“三哥就更需要放心了,我在那大宅子里不会呆很久的。”
  六月初三,杨家催嫁,送来催妆花髻和销金盖头。
  六月初五,小柔出嫁的添箱之日。林夫人随林老夫人一起来的,送上蝶恋花的步摇两只,金耳环两对,金簪两只,八两金手镯两对,金戒指六只。虽然过于贵重,沈夫人还是收了。
  添箱的东西,小柔只拿了林家给的东西。大多数人来添箱,本就是冲沈家送的礼,况且,沈家对她帮助很多了,比如花了五千贯钱,在内城边上买了坐五间三进的宅子,余妈妈说这种宅子,十几年前八千贯都不见得能买得下来。
  沈洛尘今日未归王府,王素云也在。三个人叽叽喳喳的聊着时,沈夫人进来了,赶走了沈洛尘和王素云。沈洛尘临走前,还附赠一记暧昧的眼神。
  房内,小柔不解道:“母亲何事?姐姐刚才的眼神很怪异。”
  沈夫人笑道:“这孩子成亲了也没个正行,你别理她,不是她想的那样。”沈夫人是开心的,女儿能保持在娘家的性情,就证明裕亲王待她极好。
  沈夫人搂过小柔道:“好孩子,本来今夜得跟你讲下圆房的事,可你们暂时不圆房,我也就不跟你说了。跟你说说你入杨家后该怎么做吧,我要跟你说的,也只是自己的观点,做不得准。你是个聪明的,到时再自己判断吧。”
  小柔打起精神听课。
  现在杨老夫人姓崔,虽是继室,她嫁进杨家时无婆婆在世,大姑子已经出嫁,夫君袭爵,她进门三个月就有了身孕,头胎生的儿子,可谓顺风顺水。后来杨家变故时,才知道夫君这些年,明知她待前妻所生嫡长子不好,却不言语。并认为这是对儿子的考验,只背地里再亲自教导儿子。可以说是为了杨泗睿费尽心思。后来她自己生的儿子,一个考到三十岁,仍没有考中进士,就因制荫了个散官。另一个儿子非要去武营,结果十五那年转北武营时,被拒之门外。再加上杨泗睿娶了庞太师之女,袭了爵,她就歇了点心思。不过,她的亲孙子杨应之现在在国子监读书,据说不错。
  因此,沈夫人认为,杨老夫人会善待田小蝶,不见得会善待她。所以建议小柔进门后,先装傻充愣,敛了锋芒。先看看众人的反应,这个众人还包括杨二夫人李氏,已经掌管杨家内宅十年的女人。这种有爵位的武人世家,沈夫人进京这两年接触的也不多,不过,在什么都不清楚的情况下,多用心,不出头就不会有大错。

  ☆、第五十二章 出嫁

  写本章时,写的十分辛苦,我头脑中不自觉的显现的是卢遗玉大婚时的场面,于是自己就写不下去了。我家大叔见状,问我,除了新唐遗玉,你就是最好的了吗?我讲不是,他就接着问,那你纠结什么。是啊,我纠结什么呢,我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写好我自己的书就是了,不用太把别人当标准。在此,十分感谢大叔,虽然我总不听他的话。
  **************************************************
  迷迷糊糊中,小柔被红依叫了起来,然后梳妆打扮。开脸她也开了,不过,没沈洛尘那么遭罪。妆扮过后,喜娘道:“二姑娘这容貌真是好,未见过比二姑娘更娇媚的新娘子了。”
  小柔随口道:“是妈妈手艺好。”这也是实话。
  杨家的催妆,有鉴于裕亲王成亲的经验,直接撇弃诗词这一思路。领了同年从武营中回家的男儿,京城不够,把周边的也都喊了来。三百六十身高相近,年龄十八岁,全是大红色劲装的儿郎,组成方阵,每个方阵六六三十六人,一共是十个方阵。阵前是同样红装的杨允之,与其他人不同的是,他头带新郎的冠盖。每次催妆,三百余人同时喊道:“新妇人,催出来!”,如同一个人发出来的一般,场面震撼。
  附近几条街都能听的清清楚楚,震耳欲聋的这一句话。小柔在房内也听到了,这个和沈洛尘出嫁时不一样呢,到是给了她几分当初军训时的感觉。小柔笑了,这样的婚礼蛮好玩的。
  沈洛尘则笑道:“你的允之哥哥看来是吸取教训了,他们这些武人学人家文人文叨叨的弄什么催妆诗,反而有些不论不类,不如索性按武人的形式风格来,反而别出心裁。”
  应门诗时,由萧舒墨应对。结果没用上,王安石听从沈洛川的意思,直接隔着门对杨允之道:“不用作应门诗,只需说出今后待我妹妹即可。”
  门外一行人愣住,都看向杨允之,杨允之答道:“允之今日不会踢轿。”不会踢轿,那就表示不会要求小柔对他百依百顺,杨允之反而打小,不自觉的就宠着小柔。
  沈洛川直到去年才明白,小柔再怎么聪明和独立,也喜欢这种男人对女人的“宠”,而他与小柔初识时,曾一度强迫于小柔,小柔反而更加叛逆的远离他。现在他的所作所为,才是对小柔的宠,这样,即使小柔嫁了别人,那他在她心中也会有一席之地。想到这他向王安石示意。
  王安石意会后,命人打开大门。沈洛川是守门三人中的决策者,依礼,却该是王安石发话。
  杨允之进门后,见到同样红衣的王安石,沈洛川,沈洛风三人矗立在道旁,努力忽视沈洛川,上前和王安石搭话。他和三舅哥不熟,当然得努力套近乎。
  后面一群少男们有点失望,新娘的哥哥长相如此普通,新娘能漂亮到哪去?他们老大长的多俊啊。杨允之是北方人眼中的俊挺,沈家兄弟都是南方人的俊秀。在这三人的衬托下,王安石确实就普通了。其实王安石不丑的说,只是美的不明显罢了。
  这厢,小柔盖上盖头后,由杨家跟来的全福人领着去了正房。正房内,杨允之已经等候在那了。两人对沈泽荣夫妇行礼拜别之后,在正堂门前,小柔由王安石背上花轿。
  一路上颠簸,一个时辰左右才到了杨公府。杨公府在皇城西侧,而沈家在内城东侧。皇宫外围三里内室皇城,三里至十里内是内城,十里至二十里则是外城。
  待花轿停稳后,杨允之接过弓箭,射了三箭后,依诺没有踢轿,而是亲自掀开轿帘,伸手去扶小柔出轿。小柔看着伸进来的手,知道这是杨允之而非全福人,虽不合规矩,但此刻只能由他扶了出来。杨允之接过全福人递来的红绸,一端放进来小柔的手中,然后低声在小柔耳边道:“小柔注意脚下,跨火盆了。”跨过火盆后,由全福人扶着,随杨允之一起往前走,步行了大概了得有十分钟才停了下来。小柔心道,看来杨公府不小。
  接着先是随两位赞者的口令祭拜祖宗上香。转过身去,听见“跪”时,待小柔跪下,又听“一拜天地。”俯身磕头。听“起”后,站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