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良人养成记-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不知道的是,杨允之得知生父没死时,都没高兴成这样!
杨允之回去后,轻笑道:“装了半日没脑子的武夫,不过,收获颇丰啊!”
待小柔听过他讲述的事情经过后,问道:“你几时学的变脸?”
杨允之笑道:“自然是跟你学的。”
“胡说!我才不是这样的人。我绝对不会为了达成某事去骗人,你也不怕郭大人日后知道你骗他会更加愤怒!”
杨允之把张牙舞爪的小柔拉回自己怀里,安抚道:“我知道你不骗人。我学的是你变脸的功夫。你啊,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只有在亲近之人面前才会展露本性。”
小柔不禁奇怪的问道:“做人本不就应该如此吗?”很久以前,她就是被这么教大的。在她看来,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如同演戏一般,演员自己得先入戏。
“是该如此,只是做到的没几人罢了。你不用担心郭大人会愤怒的事,展露给外人看的,永远是标准的武夫杨允之。”
☆、第一百一十九章 天命盛宴
小柔和杨允之在杭州又呆了几日,直到小柔又教会宋家的一批工匠后,杨允之和小柔才和吕嘉问夫妇辞别,返回江宁。吕嘉问在杨允之的建议下,捐了个小官,当然,跟户部挂钩。
从北面大营挑出来的,预备配合地方的百人中级将领,现下只余三十人。因沈洛川保证京西路和京东路定没问题,遂一人未留。淮南路只留了十人,江南路二十人,两浙路留了四十人。只从这数字就可以看出,虽然和郭鹏打成协议,但杨允之并不放心。
其实杨允之也十分肉疼。剩下的三十人,恐怕不够荆湖路和成都府路分的。看来,沈洛川的预测是对的,成都府路,这一次无法修建商道。一来,南边是贤亲王的地盘,二来他们实在能力有限。不过,就目前的情形看,若是荆湖路也没问题,那么大恒半壁江山军用商道将完成。
七月二十七日落时分,杨允之和小柔才赶至江宁城门处,遇到王安石夫妇。原因无他,王益七月二十九的生辰,且今年乃天命之年,遂王安石告假五日,赶回江宁为王益庆贺生辰。
杨氏夫妇和王安石夫妇到家时,王家还有宾客未归。前院情形如何小柔不知道,只从后院妇人不要钱的可劲夸赞她和三嫂,就知道前院定也差不了多少。望着笑语言言、从容贵气的余氏,小柔从未有过的满足感产生。娘如今财富地位,夫君儿女,无一不有。
待人散去后。小柔抱着儿子腻在余氏身旁,撒娇道:“娘,女儿看你如今什么都不缺,唯有我们兄妹几个安好。你也就满足了吧?我和三嫂就不送你贺礼了,反正送了估计也不入您老的眼。”
“娘再多都是娘的。你自小过生辰时,娘都没少于白银百两,这是你为你父亲过的第一个生辰。太少了,娘可不依!”
小柔也不推脱,命云依拿来字画。余氏展开一看,惊得站了起来。“这是晏相亲笔所书?”
“自然。娘再看看另外一幅。”
余氏忙打开另外一幅,顿时目瞪口呆。阎立本的真品!这些东西,不是有钱就可以买到的。商人地位不过是近几十年才略有好转,宋家都缺少这类东西。王益本是普通百姓之家,如何会有这样的东西?她不禁感慨道:“杨家不愧是百年大家!”
小柔笑道:“娘糊涂了吧。杨家是武人之家,哪有几个有如此闲情逸致的?字是途径应天府时跟晏相求的。那画。是你女儿我。用建造吊车的法子,跟洛阳望月山庄人换来的。”他们途径应天府的时候,拜见了沈洛川的二师兄。望月山庄的“户部”掌权人。小柔本意是白教,只是人家也不算白收。得知王益寿辰将至,送上一些礼品,其他的让小柔给昧下了,只拿出阎立本的真迹。
吴氏不待余氏开口,尽管跟小柔送的礼相比,寒酸的紧,她仍大方的送上自己的贺礼。银寿星,四季衣裳各两套。
余氏拿起衣裳满赞了一番,惹得小柔吃醋不已,嘟着嘴道:“娘,你也太偏心了。怎么没见你夸赞女儿几句!”
余氏哼道:“你来江宁,不过是顺道罢了,礼物更是顺道求来的。你三嫂给的东西,少说要话费半个月时间,他们是特意从扬州赶来的。你说,娘不夸她,还能夸你不成!”
吴氏道:“娘,不管哪样,都是我们为人子女的心意。妹妹嫁的远,也不是她愿意的。”
小柔顺着杆子爬了上去。“就是就是。我那婆家,还是娘你找的呢。”又对吴氏道:“嫂子,我认识华法寺的主持,明日带你去求子。”
余氏哭笑不得,骂道:“你这丫头胡扯什么呢!华法寺几时管求子的事了?我都不急了,你急什么!再说了,明日家里客人定然不少,你们得留下帮忙。”
“女子也是子。天上神明大都认识,让佛爷帮忙带个话就是了。我也要去,求个女儿去。我们家若不是有我在,得失去多少颜色那。”
余氏见吴氏艳羡的看着小柔,知道她羡慕什么。伤感道:“老三媳妇,你不必羡慕你妹妹。她自从出嫁,都快三年了,这是第一次归家。你生霖儿时,亲家母还去了扬州。你妹妹生子时,我刚生完孩子。尽管如此,我都告诉自己,同时官宦人家,说不定明日就能在某个地方相见。”
一番话,小柔同样红了眼圈。她和杨允之赶时间,王益寿宴过后就会离开江宁。与余氏再见之日,不知是何年何月了。
吴氏忙道:“娘误会了。儿媳羡慕的是,妹妹和娘如此这般亲近。儿媳和母亲,就不曾这般亲密过。吴家不是世家,可挂着个清贫的书香门第,吴家的人,活的很辛苦。不曾像娘和妹妹这般恣意,儿媳能嫁到王家,是儿媳飞福分。”她说的是实话。
余氏红着眼笑道:“那是因为你妹妹太猴了!”又向小柔喝道:“明日哪都不能去!在家老实的呆着。”
小柔只得应允。沈洛川的二师兄本让她去望月山庄一次,她此行实在抽不出空。谁知,沈洛川二师兄又让她带话给江宁法华寺的主持——玄机禅师。现在只得晚间和杨允之说一下,让他跑腿了。
人生就是如此,总有擦肩而过之事。
七月二十九这日,江南路节度使薛明渠派人送上贺礼,其他人则韩知府带头,贵且富的梁定侯府世子,江宁九成官吏都来了。沈泽荣也着人送了礼过来,刚被杨允之忽悠一番的郭鹏也意思意思的送上贺礼。郭鹏知道此事,理所当然!杨允之离开杭州时就讲了,要赶回去给岳父祝寿。郭鹏不过吩咐管家一声,这事不劳他上心,只需花点小钱,就能让杨允之记住他的情义,稳赚不赔。
辰时,来了个小柔认为的了不起的大人物!
你当时谁!原来欧阳修是也。欧阳修时任宣州知州,应江南路节度使之邀,前来商讨商道修筑一事。江南路的知府知州都来江宁了,但是这日登门的,却只有他一个。原因无他,只因王安石。
王安石成亲时,欧阳修人也在江宁,暂住知府后衙。听韩知府大赞王安石,又要来王安石所作诗词,确实不凡,遂随了份贺礼。王安石怎会错过如此结交的大好时机?第二日就登门拜访。两年来,两人一直有书信联系,切磋诗词,因此,王安石几乎把欧阳修视为恩师。
因此,其他知州都离去时,他多留了几日,打算和王安石见上一面,他又比王益年小,遂前来祝寿,也不为过。
王安石见欧阳修过来,自然是极高兴的。忙给杨允之介绍,并道:“先生,我妹妹仰慕先生已久!”
杨允之看着有些高兴过头的王安石,轻咳道:“三哥,小柔是女眷。今日来客过多,三哥先去招呼其他宾客,欧阳大人这边由允之相陪即可。”
王安石这才回神,杨允之说的在理,他是做儿子的,理应招待客人,只得一步三回头的离去。
杨允之陪笑道:“允之第一次见三哥如此模样。”这话说的要多假有多假,他和王安石就没见过几次面。
欧阳修抚了抚青须道:“允之见外了。王安石不止一次的和我提过,杨夫人十分喜欢我的诗词。以杨夫人的文采,我的诗词能被她所喜,此乃我之幸。”欧阳修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王安石告诉他小柔所剽的辛弃疾的大作!
杨允之尴尬的说道:“欧阳大人,允之与诗词之上,几乎一窍不通。”
欧阳修忙道:“无碍。术业有专攻,允之武略不错。此番修筑商用军道之法,实在是妙急。不仅可以改善北面大营厢兵的生活,予当地百姓也是有极大的益处。倘若范公有允之这般才难之人相助,想来也不会败北,含恨而终了。”
杨允之又是脸色一红,不好意思道:“大人误会了。允之是那跑腿之人,这法子,是上一科状元沈洛川之计。”
欧阳修见状敛色道:“杨允之!任福将军教你的就是这些!你是有人相助,但是,一路南下,哪个节度使不是你亲自拜见的?倘若你真是庸才,他们如何肯助你一臂之力?”
杨允之闻言,眼圈微红,低头片刻,语带哽咽道:“大人也认识任将军?”
欧阳修惆怅道:“自然。范公因那一役丢官,最终抑郁而亡。而同样那一役,任福将军丧命,韩相却被家族保住,调回京城,不过三年变升任宰相。而我,同样被贬。这知州,是我又努力了五年换来的。”
顿了顿道:“允之,任福将军是太过于刚直。但是你也不需要改的如此之大,人,总是要有自己所坚持的东西。”
杨允之闻言,抬头坚定看着欧阳修道:“允之知。用内人的话,允之只是以弯曲实现刚直。守护住边疆,就是允之的直。允之总有一日会反攻西夏,为任福将军报仇!在这之前,国之昌盛,是首要。还望大人全力支持北面大营修筑军用商道!”
欧阳修满意的点点头。忽道:“允之,可否让杨夫人与我这个糟老头子见上一见?”
这话说的很是夸张。欧阳修此时三十几岁罢了!
☆、第一百二十章 惊鸿一瞥
这日晚间,小柔头枕着杨允之的胳膊问道:“欧阳修是个什么样的人?是那种放浪形骸之外的人吗?”
杨允之闻言一窒。想到白日里欧阳修的请求,他冷哼道:“你在我怀里,问别的男人如何?”
小柔顺手拍了他一下,娇嗔道:“瞎说什么呢!欧阳修是个男的不错,在我看来,他只是个人,不分男女。我最为羡慕的是竹林七贤那种恣意洒脱的人生,可惜他们早已作古。欧阳修应该是比较接近他们的一个人。”《醉翁亭记》,那是一个酣畅淋漓啊!被贬之时,还能有心境做得如此佳作,她欣赏至极。可以说,她本性很大程度就想做这样的一个人。不管什么时候,遇到任何挫折,她都希望自己能乐观的面对。
可是,她这么说,杨允之更是介怀。“我不准你见他!”欧阳修虽然已过而立之年,长相略逊于自己。但是这个年纪的人,有他所不具有的中年人魅力,他自己都不得不承认。
小柔笑道:“你想什么呢!我怎么有机会见到他?要不,干嘛问你他是什么样的人。我要是能见到,我不就自己去看了吗?”在江南这一亩三分地上,她绝对没机会见到的。能跟同龄的王安石相交,那也是挂着兄妹的名号;跟晏殊喝茶聊天,那是因为对方已经是花甲之年的老人了。
杨允之随意打发道:“他长相不及我,比三哥强上两分罢了。文采这事。说了我也不懂,就没他聊这方面的事。明日还要赶路,赶紧睡吧。”说着,强把小柔搂回怀里,轻拍着她,以让她安然入睡。
小柔舒适安心之余,把欧阳修这个,于自己生活无关的人。抛诸脑后。
第二日小柔瞪用过早膳后,余氏领着下人已经把行礼打点的差不多了。小柔让余氏赶紧吃点,余氏道:“不急,待你们走后,娘有多少东西吃不得。不差这会,娘还得看看,别落下什么东西。特别是给元初的东西,你可得给他收拾好了。用不上一年,那些东西他都可以玩了。这要是能常见面。娘用得着现在就给他吗!”说话间,余氏抹了两次眼泪。
小柔也不好受,她一开口。眼泪就控制不住的往下掉。还是余氏强打精神。又检查了一番马车。又开始嘱咐小柔:“眼下已经有了元初,不着急再生第二个。隔的太近了,带着很累的。像你六弟和七弟这样差三四岁最好。娘发现你更娇气了,想来是允之惯的你。娘也说他了,让他以后不可如此纵容你!你自己也要注意些,娘觉得你还不如小时候懂事。”
絮絮叨叨间。一切都已打点妥当,小柔一家三口也行至二门处。余氏最后抱着熟睡的杨元初贴了下自己的脸,还小声嘱咐着:“元初,你可不能把外祖母给忘了噢,外祖母给你很多好东西呢!”
杨允之眼看如此不是办法。接过儿子后对余氏道:“岳母请放心,允之得空会带小柔回来的。岳父他也要述职了。说不定可以去北方任职呢。七弟稍大些,岳母也可以带着七弟去大同看看我们。您看,元初比七弟还小两个月,如此折腾了三四个月了,也没什么问题。”
余氏忙道:“快打住。小孩子都耐不得夸!我知道了,时辰不早了,你们上车吧。”
小柔一步三回头的上了马车,要不是杨允之拽着她,她都想奔回去了。马车渐渐远去,直到出了院子,再也看不见余氏的身影。小柔才放下帘子,头抵在杨允之的肩膀上。
杨允之一手抱着熟睡的儿子,一手拥住娇妻。虽然小柔没出声,但是他衣衫处打湿的那一片,足以证明她有多么的难受。他别无他法,只能耐心的哄着,劝着,说那些不知道何时能兑现的承诺。
刚出了城门,马车突然停了下来。木合的声音响起:“爷,宣州知府欧阳大人的车驾停在路边,邀爷一起上路。”
小柔抬头望着杨允之,哑声道:“他跟咱们一路?”
“嗯,我们从江南路转道去江陵府,和欧阳大人是可以同行几日。”江陵府,荆湖路节度使所在地。
小柔忙接过孩子,说道:“那你去陪他吧,孩子我来带。”
杨允之也不废话,出了马车,翻身上了自己的马,往欧阳修那方向而去。
“欧阳大人可是担心这一路不安稳?”杨允之先声夺人。
欧阳修不甚在意道:“不是。虽说不过三日路程,有人相伴,好过自己一人无聊上路。王安石昨日告诉我,允之一家也是今日上路,我就在此等了片刻。允之不介意你我同行几日吧?”他只是想看杨夫人一眼罢了,虽说有些过分,对长期居住在大同的他们来说,应该不那么过分才是。
他之所以有这个执念,不过是因为王安石某次说:“倘若先生再年轻十岁,和我妹妹倒是才子佳人一对,这世间恐怕唯有沈洛川之风姿能盖过先生。”欧阳修日后虽然不止一次的想过,倘若没听过这话那该多好。虽然这么想,但是,他至死不悔!
杨允之面无表情的说道:“欧阳大人倘若不嫌允之苦闷,那允之陪大人几日。”欧阳修有股沈洛川那种文人气息,再加上小柔昨晚的话,他深深的认定,小柔会把欧阳修看的比沈洛川还重。
其实,他猜错了。小柔只是把欧阳修当成一个明星那般来看待,只限于远观,能见就见,见不了不妨碍她继续幻想。小柔甚至,不愿去破坏这样的幻想。因此,很多明星都不是外表展露的那样。同样,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杨允之越是这般隐藏,欧阳修更加好奇。这几日,得空总是和小柔说上几句。虽然见不到真容,那甜甜的嗓音,说出来的那些连他都拍案的话,让他更是好奇不已。小柔因他的存在,多少也淡化了一些离愁。杨允之见小柔情绪稍好一些,遂只得忍耐这几日。
这一日夜间,在宣州城外的小镇上留宿时,小柔给杨元初喂奶时,觉得杨元初身上有些烫。忙喊来随行的大夫,大夫检查过后,只道是天气炎热之故,没给开药,只是建议给孩子洗温水澡。
洗澡过后,杨元初体温降了下来,小柔也就放了大半的心。谁知,半夜杨元初又开始哭闹起来。小柔抱过孩子一摸,杨元初身上好烫!杨允之喊来大夫,再来查看。
大夫反复查验半天,最后道:“老朽先去开个降温的方子。小少爷应该是要长牙了,却又长不出来,加上暑热,体内热气过重,才引发的热寒。”杨元初服药后半个时辰,体温才慢慢降下去。
第二日,欧阳修得知杨元初得了热寒之症,找上杨允之道:“允之,驿站还是不如宅子宽敞凉爽。趁着此刻天气凉爽,行一个时辰即可到达宣州城内,让令郎在宣州城内稍作休息再赶路不迟。”
杨允之没反对。这一日,杨元初都没再发烧。夜间,杨允之同小柔商议,明日早点出发,太阳升起来后就休息,到日落时再行一至两个时辰,赶在城门关之前入城即可。这几日要行的路程,他已经看过了,每日只行三四个时辰,就可以到下一个小镇。
小柔不禁问道:“我们只剩下荆湖路一个地方罢了,现下才八月份,时间还很充裕,我们定然可以在年前赶回大同的。你到底为何这么急?”
杨允之压抑着心里的躁动,道:“我总觉得心里不安。大同,像是有什么事要发生的那般。”
小柔安抚道:“你想多了。你自十二岁去了武营后,唯一跟打仗不相关的日子,大概就是等待成亲那段了。想来,你那会也没空想打仗的事。现在连儿子都有了,就不喜陪着我了是吧?你不是说陪我到处去玩吗?这也是另一种方式的游玩那。我们该乐在其中!你总是惦记着大同的事做什么!”
于是两人又等了一日,杨元初依然没有再次发烧,杨允之就向欧阳修辞行,言明明日清晨就要离开。欧阳修虽然未能得偿所愿,也无可奈何。
天刚蒙蒙亮,杨允之一行人就准备好车马,预备出发。欧阳修望着等车的纤细,却风韵十足的女子身影,暗叹一口气,此生无缘得见了。
意外瞬间发生,小柔蹬上马车的瞬间,马儿突然倒地,小柔顺势滑落。杨允之刹那间飞身接住了小柔下跌的身子,虽然只是一瞬间,却吓的他差点没了呼吸。小柔若是落地,不摔伤,也会被马踩到!
毫无障碍的把小柔拥在怀里后,才意识到,杨允之才发现小柔的帷帽已然掉落。侧目而视,果然见到呆若木鸡的众人,包括欧阳修在内。
那道倩影落下的那一幕,欧阳修也是吓了一跳。只是,那般惊吓,不及那惊鸿的一瞥。王安石尚未达到弱冠之年,杨夫人乃是妹妹,自然不足二十。那张绝世容颜上,仿若十五六岁的少女,却带着几分少妇的韵味。受惊后的她,如同小鹿般的眼神,依偎在杨允之怀里的瞬间,欧阳修同样想拥她入怀,细细安慰!
杨允之把小柔拥在怀里,扬声道:“银翘!”银翘连忙递上新的帷帽。扶着小柔先行回房,奶娘抱着杨元初紧随其后。
☆、第一百二十一章 战事再起
ps:
果断的让女主王安柔替悠悠实现,悠悠在现代不能实现的愿望!嫩们可以猜猜,是啥愿望~~~
小柔在房内刚刚稳定了情绪,就见杨允之脸色凝重的走了进来。她心有余悸的问道:“怎么了?我好像听到一阵马蹄声。”
杨允之旁若无人的把她拥在怀里,一众丫鬟见状,退了下去。
杨允之抱了良久后才低声道:“大同那边传来八百里加急,大辽再次南侵,我需要赶回去。”他近日心绪不宁,起初以为这个欧阳修要捣乱,他前日随口说担心大同,没想到一语成谶。
小柔体会不得他的心情,却听出了他言谈间的不对劲,挣出他的怀抱,急切的问道:“你?那我和元初呢?”
小柔慌乱,不赞同,无助的眼神,让杨允之无法说出让她返回江宁的话。他承诺,两人不会分离的,但这一次十分凶险。大辽这次南下,就无任何道义可言。偷袭过界后,直接绕道村庄,杀戮百姓践踏良田。万一……让小柔留下,起码可以保她们母子平安。
杨允之用力的吻上了他心心念念的人,良久后放开她道:“你带着元初先回江宁,待战事定,我会去接你们。”
“不带我们一起回去?”他这副生离死别的模样,引起了她的不安。
“恩。”杨允之心里默默的补充着,这样,对你们更好。
小柔甩去了眼中的泪水,昂首坚定道:“我先不回江宁。剩下的人归我。我来替你去荆湖路。”
杨允之语噎,顿了顿苦笑道:“我怎么觉得把你带在身边才能放心呢。”
小柔闻言泪眼带笑,欣喜道:“那我们一起回大同。若你着急的话,就先走,我和元初后面跟着。”
杨允之却直接拒绝:“不行。你和元初回江宁,要不,去京城也可。”
小柔黯然的回到杨允之的怀中,轻声道。“很危险是吗?”
“与往常战事不同。”
两人相拥良久。直到门外马蹄声急。杨允之恋恋不舍的放开小柔,定定的对小柔说道:“等我。”
小柔红着眼睛,同样回望着他。“若是我们母子俩留下你就能安心,那我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