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圣贤养成系统-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肤比较粗糙,与柴绍这种因练武导致皮肤粗糙的汉子不同,他们的身形看起来都比较瘦弱。
  衣服倒是很得体,只是面料看起来过于新,再有他们挪动身体时小心翼翼地样子,想来是怕弄脏这样平日穿不得的好衣服。综上观察,这些人在倭国的生活并不好。李晋江内心暗喜,如此一来便更好运作了。
  明明很生气还要用力保持微笑,说的就是现在的苏我入鹿。昨日将这些人弄来的时候已经很晚,仅有一上午时间给他们清洗身体换上新衣外加培训仪态,现在看来即便外在装扮好了也去不掉他们身上的畏缩气质。
  看了看处在兴奋中的李晋江还有瞧新鲜的唐使们,苏我入鹿松口气,好在对方没细心去观察这些。见李晋江想搭话又有些腼腆的样子,苏我入鹿赶紧给双方介绍一下,而后对倭国小说家们隐晦使了个眼色,“我就是提供的个地方给大家聊天,众位可千万别顾及我,小我虽对小说感兴趣却不甚了解。”
  连番接触下来,若不是早知道一些苏我入鹿的底细,光看他面上的和善样子得以为此人多好相处呢。不用想就知道,这些人必然接受了萝卜加大棒,想来任务就是给自己灌酒了。李晋江听苏我入鹿吹嘘完在座的小说家们多么知名,他赶紧兴奋说道:“太好了,我来倭国就是想跟这样的人物交流!咱们聊聊各自的喜好,我先抛砖引玉。”随后,李晋江开始讲起《牡丹花下死》的故事。
  一个小年轻听完故事后激动说道:“这个故事太新奇了,难怪李郎君能名满大唐!能识得您这样的人物真是我三生修来的福气,容我敬您酒!”说完,连干了三碗酒。
  李晋江表现出一副欣喜地样子,毫不犹豫对着小年轻的方向干了三碗酒。苏我入鹿见此,隐晦向小年轻投去赞扬的眼神。其他人也不甘示弱,“方才沉浸在故事中竟忘记自己身处何所!这个故事太感人了,我也敬您!”这位说完又是三碗。
  再这么轮下去有点儿太显眼,一个中年人说道:“李郎君写的故事太好了,可否再讲一个?”
  “咳,既然你们喜欢,我就继续献丑了。”李晋江表现出一副沾沾自喜又极力控制的作态,他挺直身子开始讲路上编造的凄惨故事,只是暂时将背景换成了大唐。
  毫无意外,讲完又得到一番夸赞和灌酒。唐使这边很郁闷,他们一点儿都不想听那些专门忽悠娘子们的故事,但是又不得不配合着赞扬。也只有瞧瞧李晋江被频繁灌酒才能得到点儿心理安慰。
  几轮下来见李晋江快喝迷糊了,一个随从急急跑进来,这个是后招。苏我入鹿见他着急地样子,赶紧问道:“怎么如此莽撞,可是出什么事情了?”
  “那边专门瞧人容貌的侍卫都说头疼,他们说看太多张脸现在已经分辨不出人的长相了,天皇那边不知道该如何回禀才好!”
  “哎呀,这可怎么办!此事非同小可,不如换人继续看吧!”
  随从再答,“已经换了好几批人都是这种情况,由于好多人长得太像,大家都不愿意去分辨了。”
  苏我入鹿满面为难,“唐使们,这该怎么办呢?”
  柴绍脑筋移动就知道他们是想将自己和赵德言调走,然后好问陵墓图纸的事情。如今这个机会刚刚好,柴绍眼珠一转,很配合得拍案而起,“你们是什么意思,既然很多人长得像为什么又不看了?休要欺瞒我,谁来带路,我要亲自去了!!”
  赵德言接话,“柴将军说得没错,什么事情都没有这件事儿来的重要,我也要去看看!”
  随后又有很多人跟着响应,只有李晋江坐那不动弹,“我正聊得开心呢,要去你们去吧!”
  一番争执,最后决定留下几人同李晋江继续在苏我入鹿家里做客,其余人都去瞧瞧已经找出的人。苏我入鹿亲自将人送到门口,嘴上说着招待不周的话,心里则乐翻了天。
  他回厅后没有显得太急切,而是跟着大家一起讨论小说,并且频频给留下的唐人劝酒。就在他想问图纸的时候,一个不速之客来了,随从说天皇遛弯路过他家过来坐坐。
  苏我入鹿僵硬着笑脸赶紧又亲自出门迎,这次屋内的人都跟去了。因为天皇的到来,刚才做的那些面子工程又来了一遍。没一会儿,接连有倭国权贵遛弯到此处拜访。李晋江内心暗笑,这可就有趣儿了,感情倭国上层都有个饭后满大街遛弯的习惯呢。
  入座后,大家都加入热情讨论小说,瞧着李晋江数碗酒下肚已经开始醉酒犯困,苏我入鹿赶紧捉住机会问道:“昨日听说陵墓的事情,我就想着不能委屈了天皇。李兄弟,咱们可否打个商量,那个图纸我们不外传,能不能画一份给我们呢?”
  李晋江闻言迷糊着挠挠头,“老师说了,不能轻易传给外人。然而,我又实在想告诉你们,这可怎么办呢?”
  苏我入鹿出了个馊主意,“昨日听闻唐皇喜欢黄金,不若郎君就说用图纸换了黄金如何?”
  卧槽,正中某人下怀。李晋江强忍着大笑的冲动,迷茫问道:“若老师问我黄金在哪怎么办?”
  舒明天皇兴奋着说道:“哎呀,这个还不好说!咱们再是友人,我们也不好白要郎君的东西,黄金自然由我们来出!”
  “我这个消息得卖大价钱,不然回去肯定会被老师骂。不行不行,咱们是好朋友,不能让你们出几十万两黄金那么多!”
  几十万两黄金?!
  想想可以成仙的路途用这个价钱来买反而划算,众人硬着头皮承诺道:“怎么不行,郎君若不收下,就是不拿我们当朋友!”
  “成,拿笔墨来!”听李晋江喊完这句话,一早就备好的文房四宝嗖嗖被仆从送上。见李晋江又要画图,剩下的唐使们赶紧装着要阻止,结果都被李晋江给推开了。
  待李晋江画完图纸又给大家细细讲解何处该放何种物品,以及放多少怎么放才合适这些细节问题,屋内的讨论又回到方才的话题上。天皇连着听李晋江讲悲剧故事,忍不住问道:“唐人的生活不是挺好嘛,为何郎君讲得都是这样的故事?”
  李晋江闻言嘿嘿一笑,满脸神秘地说道:“这你们就不懂了!虽然两国文化略有不同,但是你们细细回忆一下,能被人们长远流传的是不是大多都为悲剧故事?比起圆满和幸福,人们总是难以忘记那些不如意的,也总是去同情比自己凄惨的人,故此我才喜好讲悲剧故事,这就是我成名的小窍门。”
  天皇闻言颔首赞同,“听你一说,我想想竟真的是这么会事儿。我们倭国也有很多悲剧故事,让他们也来讲讲。”够要面子的,连这种事情都想炫耀一下。
  那些写话本的倭国人看着天皇和权贵们接连到来,紧张的同时也觉得这是个好机遇。天皇话落,大家都开始说着自己编造的故事。无论好与不好,李晋江都能捉住故事中的闪光点大加赞扬,这让天皇再次觉得很有面子。
  虽然是这样,正经事儿办完他也不想一直听悲剧故事,故此他突然惊讶问道:“为何只有他们几人在这,剩下的唐使都哪去了?”
  “方才有人说画像找人的事情遇到苦难,他们过去瞅瞅。”
  “哎呀,全因你们小说讲得太好,我竟将这个事情忘记了。”说完开始跟众人道别,谁也不好阻拦人家办正事儿吧。
  其余倭国贵族都暗骂天皇跑得快,然而他们都想着要跟李晋江打好关系,只能留下来继续听他们没完没了地讲悲剧,没完没了地比较哪个故事惨得动人。
  而天皇,他离去可不只是因为要从悲剧中解脱出来。
  先回到居所将陵墓图藏好,沐浴更衣后又让人去请赵德言过来。没错,经过一夜的考虑,他打算冒险使使坏。
  被找来的赵德言和柴绍带着笑脸入门,赵德言又开始忽悠,“天皇说得真没错,方才我二人过去瞧了瞧,真的好些人都跟画像很相似,怪道侍卫们看得头晕呢。”
  “哎,昨夜没怎么合眼,如今算是真放心了。”柴绍感叹完问道:“对了,天皇招我们有何事?”
  舒明天皇先请二人入座,而后也对画像的事情总结,“我觉得那两国人培养忍者就是专挑他们本国内有我倭国特征长相的人,还好咱们没因毒计坏了关系,想想都后怕。”而后转移话题,“昨天光担心画像的事情了,我是想问问你们说的王县公被冤枉事件是怎么回事儿。”
  作者有话要说:  “明明很生气还要用力保持微笑”大家看了不起的挑战吗?
  第236章 出使倭国(六)
  听天皇问起这个事情,赵德言和柴绍一人一句,将董家的事情给讲出来。当然,这个事儿到他们口中已经免去儒家找典籍和百家出世的关键部分,只说了因为维护弟子两家结怨,而后王珏又想用董家立威,以及搜查董家的时候发现巫蛊。
  这样一来,故事到舒明天皇耳中,王珏就变成一个心胸狭窄好记仇的人,只是恶整敌对方的时候恰巧对方也不干净罢了。天皇琢磨着,得给王县公单独备一份礼才好,对方心眼实在太小,可不能因为这点小事被记恨上。
  赵德言心里爽爽哒,他被追债事情弄得焦头烂额,可算逮到机会回敬一下了,不过很遗憾对方不知道这个事情。柴绍则有些紧张,他顺着赵德言说是因为不想让天皇知道大唐内部的事情。若说来,王县公这个人某些时候确实很记仇,只希望自己今日这番话别被她知道吧。
  稍微思考,天皇还是决定按昨晚的计划行事。将赵德言交给他的木盒拿过来,舒明天皇故作为难地说道:“有件事情,我想了想还是要单独跟你们说。盒内的刺青图案我认得,这个是苏我家族特有的标志。只是不知道又是一场陷害事件,还是那个董家人接触过苏我家族。便是接触过,他们也未必是要对大唐不利,毕竟我们离得远不知道董家在大唐是什么情况。苏我世家在我国的地位非常特殊,还是由本皇细细打探清楚再着人告诉你们,如何?”
  赵德言觉得,舒明天皇应该是想用这件事情当筹码来跟苏我入鹿谈判。柴绍觉着吧,舒明天皇是想玩借刀杀人的伎俩,让唐人帮他们除掉苏我世家这个大障碍。两人都知道对倭国的具体计划,自然不能在现今就解决掉苏我世家。
  “我觉得没准是董家人想贴上苏我家族,然后利用他们对王县公不利。天皇放心,我们圣上是十分聪慧的人,他不会因此事误会的。”
  听赵德言说完,柴绍赞同着点头,“我们来倭国,天皇和苏我家的人都非常热情,这样的朋友怎么可能联合仇敌害我们呢。天皇不用紧张,咱们虽然才接触两日,但我们已经感觉到倭国上下想与大唐交好的决心,定不会因为宵小的伎俩破坏咱们之间的关系。”
  舒明天皇故作焦虑的表情僵硬在脸上,之前还庆幸大唐派来一堆草包和一个直肠子武将,如今却在暗恨他俩怎么实在到如此地步。人家都咬定事情准是误会了,他若再纠缠着说苏我家族别有用心,那么无意外过于暴露自己的目的了。
  他只能安慰自己,俩人这么想也算好事。毕竟刺青的事情几乎满倭国的人都知道,若让他们从旁人口中得知,没准事情又要返回到原点。已经反复过一次,若唐人再折腾,他的心脏肯定承受不了这个刺激。还是往后再找机会利用他们吧,反正两方已经牵上线了,没有机会他也可以自己创造机会。
  想到此处,舒明天皇露出一个真心的微笑,“太好了,我还怕不知道该如何解释呢。两位来使说得不错,倭国上下无论是本皇还是百姓们都想跟大唐交好,劳烦两位务必要将这句话传达给李家哥哥。”
  我去,还李家哥哥,你李哥做梦都想着等你死了好挖坟呢!
  两人跟天皇来回恭维一番,而后称方才饮酒过多又接着来查看相貌,实在是有些累得慌。双方有礼告别,两人回到倭国人给安排的住处,等了许久李晋江他们才回来。由于不能讨论问题,大家都憋着炫耀的**回房休息去了。
  临行前朝廷给安排的事儿已经做完大半,剩下的时间里大家都欣然接受各贵族的热情邀请,他们成日被倭国食物和僵尸舞围绕着。如此委屈是为剩下的一个任务,收集倭国各势力情报。同来的侍卫们被赵德言以在朋友家完全不用守卫为由,给打发出去上街玩耍。
  都是有公职的人,玩耍个屁,那些人都是上街收集民间情报的。当然,顺便也要销售一下李总带来的货品。
  期间,李晋江脱离过几次组织,他带着几个能忽悠的小子多次宴请倭国小说家。就在临行前的最后一次宴请,瞧着小说家们情绪都不太高,李晋江想想便知道原因。他们能受到好待遇完全是因为自己,他们怕等咱离开倭国又回到原来的生活。
  通过言语间不着痕迹的打听,李晋江得知在他没邀请的时候,这些小说家也会被很多贵族叫到府上讲故事。除去古代娱乐少的这个外在因素,倭国贵族的行为源于一种微妙的心里。唐使们口中的大唐,人人都喜欢看话本,这是一种持久的流行。
  对于比自己强很多人的人,只要不是特别有损己方利益或者明显违法的事情,很多人都会盲目去跟风模仿。因此原本没太在意话本的贵族们,竟将听故事慢慢演变成平城京的新风潮。所谓上有所好下必效行,想来这种流行很快就会蔓延至全倭国。
  然而,大部分小说家都是生活在倭国底层的人,眼界所限使得他们不能跳框架看清局势,故此才为自己的未来担忧。他们也不想想,就冲着不知道李晋江何时再来,再想起曾经结识过的同好,倭国上层的聪明人也不能差他们一口饭吃。
  然而,他们的焦虑对想得人情顺便完成大任务的李晋江来说,却是个很好的施展机会。
  见大家情绪不高,李晋江故作理解地说道:“哎,我明日就要走了,下次再相逢不知要等到何时!临行前,兄弟有个不情之请,还望大家考虑一二。”
  李晋江的发言将很多人从走神中拉回来,一个小年轻好奇着接话问道:“说什么请不请,自己兄弟何必客套。”小年轻内心很自豪,前些日子他还是被人笑话的说书先生,生活更是连基本的温饱都做不到,转眼几天竟跟大唐来的尊贵人物称兄道弟起来,想想都跟做梦一样。
  “兄弟爽快,那我就厚颜说了。之前跟你说过我办报纸的事情,是这么回事儿,我想将你们的作品带回去发表到报纸上。你们看,这个费用按我们的规矩来成吗?”
  小年轻爽快说道:“嗨,这点儿小事情何必特意打招呼。还提费用做什么,你拿去用就是了!”
  其他人也纷纷出言,都说李晋江跟他们太外道了。嘴上说得爽快,其实心里都在滴血,原来人家唐人写小说还给钱的,竟不似他们这样要靠人按意愿来打赏。钱当然想要,只是想到恐怖的苏我世家,没人敢真的应承,还是命最重要。
  李晋江闻言不似往常的爽朗,而是满面诧异地说道:“什么?拿回去随便用?!不行不行,我们大唐小说界十分讲究规矩,若让人知道我居然白拿人家的故事不给钱,那往后可真是没法儿混了。大家都是才华横溢的人,你们同意我在大唐发表作品已经很够朋友,关于费用可不能推辞,不然就是没拿我当朋友!”
  屋内的倭国小说家们又开始口头推辞,实则已经开心死了。人家说不收钱就是陷他于不义,那么我们收钱的理由很充足嘛,完全不用担心被贵族们责怪了。而后,所有人都好奇李晋江准备给多少钱,只是没人好意思也没人敢开口询问罢了。
  李晋江曾经也是普通平民,他很懂得在场人的心思,这下可以上重头戏了。
  “关于故事费用的问题,我们大唐都是按字数和故事精彩程度来分段给稿费。另外,如果有故事特别受百姓欢迎的,事后还有一笔丰厚的感谢费。由于倭国和大唐距离比较远,我本人不可能每次都来收稿,故此打算让往来的商队定期帮忙运送。然而,商队的人又没有才华去分辨什么故事该给什么价钱,故此我想了一个好办法。不如你们写出故事后就开始在倭国传播,商队的人到倭国后去民间打听百姓们对各个故事的评价,然后再根据评价情况定费用如何?”
  本来以为只是一锤子买卖,没想到李晋江竟然提出一个长期的合作方式,并且细心注意到可能存在的问题而相处好的解决方式,实在太够朋友了。这样一来,只要李晋江给的费用不是太低,再有他们往常的收入,算起来以后大家都能吃饱饭了。屋里大部分人都开始愧疚起来,这么好的朋友居然被他们忽悠着灌酒说出秘密。
  如此忽悠着人家成日传播悲剧故事似乎不太好,李晋江的心里也在愧疚。两方嘿嘿一笑,都不由得别开眼神,太羞愧了。为了减少内心的愧疚,李晋江赶紧让侍卫们抬箱子出来,箱子里装的都是李晋江欲给他们的黄金。
  侍卫们很开心能临时离开一下,什么大唐小说家地位非常高,什么大唐小说界的费用定制。若不是因为定力尚可,他们早就忍不住爆笑,李郎君说起谎来居然这么缜密。李晋江口中的完善体制,都是他平日做梦幻想出来的……
  算算时间,他们在倭国已经待了一个月,该办的事情全部完成,是时候返程了。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天皇连着一种贵族们不舍得在渡口给大唐使团送行。之前对方要走,被他们劝着多留了一些日子,这次是没法儿再劝了。
  想到只挖出一些大唐的儒家典籍故事,天皇看了看再次要踏上大唐土地的倭国使者们,一切就靠你们了。那些人都很想哭,他们过去必然是空手而归,王县公指定不放心他们才会嘱咐姓赵的再将他们都带回去。
  这期间,王熙然四人也已经跟倭国人混熟,他们也跟着眼巴巴地送同胞离开,想着自己不知道还要在此处多久,心情都不是那么美好。
  赵德言和柴绍带着手下们,带着大笔黄金和收集来的情报,在众送行者的注视下缓缓乘船离开。
  第237章 不太对劲
  从南山出来的时候有四人,如今却只有自己一人跟着队伍归唐,想到离别时武照噘嘴眼巴巴地看着他,李晋江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儿。因为这个,完成任务的兴奋心情也降低了。
  大家都明白李晋江因何不开怀,由于南山师徒都有点儿爱记仇,船上众人不敢太在他面前显露即将归家的喜悦。其实他们的内心也有点小郁闷,算算时间得贞观五年的四月才能到长安,此时已经临近新年,他们却飘荡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谁不想归家过年呢。
  一方面担忧留在倭国的同门,一方面也是想念南山的亲友,李晋江为了沉淀思绪每天都学着武照和周齐在船头钓鱼。本来还愁两个供应食物的主力没跟回来,瞅瞅李晋江从早在船头坐到晚,没一会儿就钓满一桶鱼,大家乐得轮流帮他换桶。
  所谓乐极生悲,就在负责钓鱼的士兵因为李晋江的勤快偷了几天懒后,有一日他们帮李晋江换桶的时候惊讶发现他在雕刻石头鱼。石头鱼这个东西给大家留下的阴影太大,士兵们赶紧将发现报告给赵德言和柴绍。
  俩人听后很是头疼,虽然李晋江也习武,但是在大家的印象中他的武艺跟周齐实在没法比。当日是周齐和武照两个人合力制服大鱼,现在只有李晋江一个,感觉上实在不靠谱,俩人赶紧过去制止这个作妖行为。
  有些人就是天生反骨,为了不引起某人内里的执拗性子,赵德言和柴绍路上商量一番如何劝阻。来到甲板,两人装么着在遛弯,而后很自然溜到李晋江身旁。
  赵德言看了一会儿,假装好奇地问道:“李郎君这是在做什么呐,石头雕刻吗?能不能帮我刻个小像?!”
  柴绍也装着感兴趣地接话:“我也想要一个,不知?”
  认真投入的李晋江突然被打断,好悬没割到手。他无奈抬起头,“我打算也刻两条小鱼当诱饵,看能不能再捕到大鱼。不瞒两位,倭国能带回当礼物的东西太少,我准备将大鱼晒成干回去做礼物。”
  “大鱼?!上次是武照和周齐两个人才制服,如今只有李郎君一人,我觉得这个事情颇为危险,要不咱还是别钓了。”不从武力上说事儿,而是从人数,想来不会引起什么反感吧。
  柴绍赞扬地看了一眼赵德言,不愧是在鸿胪寺任职的,很懂得如何说话嘛。他也赶紧插言,“是这么个道理,咱们已经顺利完成任务,若路上让大船有损恐怕不太好。”所谓举一反三,柴绍也找到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下手。
  李晋江停下手中的动作想了想,而后说道:“上次两位师兄捕鱼的时候我在另一艘船上看过,其实他们完全不用两个人一起行动就能拿住大鱼,我一个人弄应该不成问题,这不柴将军也在嘛。若说带礼物这个事情,往日随意给老师和师兄们带点,他们也会很开心。可是,我临行的时候惹老师和岳父不开心,故此想准备个特别一些的礼物。”
  所谓临行惹人的事情,他俩都有听说,想想李郎君的考虑也是有些原因。方才李晋江还提到自己,柴绍肯定不会承认自己不如两个女娃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