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圣贤养成系统-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墨家二长老接话,“或者从人物行动中看出不同,可是也没有,这些图就是很自然的记录一个画面。”
  姜涛最后说出让墨家人集体惊讶的话,“王县公、房二郎还有我,我们三个分别从各方面占卜关于龟壳的事情,一无所获!”
  不说房遗爱,王珏可是以占卜入世,姜涛的本事虽没验证但是王珏能引荐也是认可,这三个人多次从不同角度占卜居然啥消息都没得到?!大家集体懵圈中,还是留给圣上研究吧。
  作者有话要说:
  第274章 达成所愿
  “你说什么?王县公上早朝?!”
  小内侍缩了缩脖,轻声说道:“不止她,还有孟巨子也来了,另外带着从涟水县相识的姜郎君。”
  姜涛的身份李世民早就知道,按他想王珏回来修整一番并打探些消息后肯定会来见自己,由于有很多需要交流的内容都要避着旁人,故此肯定是在书房私下见面。
  对王珏和孟襄这样的人来说都很不耐烦上朝,除非有事情要在朝堂上说,比如突厥战以及程咬金寻宝归来那次。现在没出现这些大事,就算因为姜涛也没必要上朝,尤其姜涛平民身份被带着也尴尬。
  已经到早朝时间,李世民边疑惑思索着边往大殿走。怎么总觉得右眼皮跳呢,俗话说左眼跳财右眼跳灾,必须要小心些。王寡妇每每有反常举动咱都是被算计的那个,比如给他弟子李晋江要爵位。想到此处,李世民脚步一顿,不会因为李晋江跟使团走一趟又来要爵位吧?!
  李总有点踌躇,今天似乎没什么大事儿,要不要旷工一天呢。刚想开口说自己身体抱恙,小内侍跑进殿大喊声:“圣上驾到!!!”
  给李总气得呀,这家伙一顿饭得吃多少练这么大嗓门。平日让他们干点什么一个个笨的要死,现在可好,都会抢答了。狠狠瞪了小内侍一眼,李世民无法,只得进入大殿。
  殿内气氛倒是很和谐,瞧着李世民进来,大家赶紧归位。不用想,刚才定是王珏在跟许久不见的友人寒暄。见大家都眼巴巴看着自己,李世民又恐吓似的瞪了一眼小内侍。不让你说的时候可劲喊,该说话反倒没音了呢。
  李世民刚才那一眼差点没把小内侍吓尿,强忍着才没在大家面前小解,哪还记得其它。这会儿被李世民一瞪,小内侍一激灵,“有事起奏没事退朝!!!!!!”
  这一嗓门出来好悬没把年龄大的吓出心脏病!
  没人吱声,大家很默契瞅瞅小内侍又看向李世民,最后视线汇聚在王珏和孟襄身上。
  王珏勾起一抹笑,“微臣有事上奏!”
  “咳,王县公难得上朝,可是遇到什么困难了?若不是太强人所难的事情,朕倒愿意帮帮忙。”李世民面上摆着关切,‘强人所难’四个字却加了重音。
  通过李世民进殿前的交流,知道点内里情况的人面面相觑,圣上又想哪去了?!只有长孙无忌猜出原因,妹夫进殿后往他这边隐晦瞅了好几眼,别以为咱不知道。不就怕咱给女婿要爵位嘛,做人这么小气难怪总是走霉运。
  王珏愣了一下后扩大笑容,“微臣今日上朝有两件事情。第一件,之前说过得到的龟壳都给圣上送来,东西就在殿外放着呢。微臣没用,尚未研究出这些东西是何用处。这样的东西自然该交给朝廷,只是,微臣不知道他们的用途,若之后有什么问题不会怪微臣吧?”
  卧槽,说得太直白了!很多了解李世民为人的人瞬间恍悟,怪道一直对上朝没兴趣的王县公来了,若龟壳真有什么问题到时候可就说不清了,现在是想让咱们这些人一起当人证呢。
  关于龟壳,李世民和他的小团队没少研究。他们都觉得看图内容不如将东西拿到手,谁知道龟壳本身有没有玄机,没准上面的画就是故意转移人注意力呢。本来几个大爷大叔很兴奋,都说好了如果有宝藏给什么赏赐,如今就等着王珏将她手上的两个龟壳送来。
  本来看她这么上道大家都很开心,然而听到后面的话却让很多人心脏一揪。未知的东西可以让人充满幻想,同样也能引起恐惧。平日只想着宝藏,听王珏这么一说很多人都想着会不会是什么邪术,毕竟用龟壳做些什么古来有之。
  由于涟水县命案以及使团的人看到李晋江得到箱子,现在所有大唐上层都知道龟壳的事情。与李世民一样,他们都想到宝藏,尤其那些遗憾没得到和氏璧的世家更是在犹豫要不要插一脚,听王珏这么说他们更踌躇起来。
  首位上坐着的李世民脸憋得通红,王珏当众提出他肯定不能模棱两可忽悠过去。想着自己虽然总是倒霉但亦总是能逃过并得到好处,自认是天赐之主的某人一咬牙说道:“朕的为人王县公还不知道嘛,怎么会无故迁怒大臣。说说,那第二件事情是什么?”
  好多人砸吧嘴,这是为了龟壳的秘密豁出去了。瞧着李世民狼似的样子,那些动心思的人都有点歇菜,圣上这么豁出去若咱跟着做手脚肯定不是赔点钱降降职位就能了事的,还是憋着吧。
  王珏好似没注意到李世民的大红脸一般,她瞅了眼姜涛说道:“想必圣上已经听闻此人身份,微臣今日是来引荐人才的。”
  还好,不是给李晋江要爵位就成!人才谁不想要,昨日已经听大儿子说过姜涛在涟水县的作为以及他跟着去高句丽和百济后如何发挥作用,这样的大才者李世民自然要收入麾下。当然,关于民间传闻出世得送大礼的事情很让李总郁闷,虽然他心里是这么期待,但是被人看透并且因为没好礼物不敢上门真弄得挺尴尬。
  既然大儿子早就放消息出去扭转谣言内容,李总决定不去记住这个让他颜面受挫的事情。露出一个大灰狼诱拐小白兔的笑容,李世民对姜涛说道:“王县公早在信中提过姜郎君,太子也很推崇先生,您可愿入朝为朕做事?”
  “因为圣上,我们这些人才能再次走于阳光下。圣上的大恩没齿难忘,草民自然愿意为圣上效犬马之劳。”姜涛面上全是感激,将内心里的一分表现出十分来。
  王珏翻白眼,这哪里是小白兔,完全是喜洋洋。
  其余人有点无奈,不会又是一个赵德言吧?!
  是不是,试探一下就知道了,房玄龄抚须笑道:“恭喜圣上又得良才!不知姜郎君擅长什么,想到何处任职?”
  重点来了,所有人都进入状态。姓姜的最好别想抢俺们饭碗,不然俺们定然要想对策收拾他。
  姜涛把昨日在墨家说的话又说出,之后补充道:“主要草民闲散惯了,若要像众位大臣一样整日劳累往后没准要想办法偷懒,不如给个闲职到用得着草民的时候随时召唤。”
  算你小子识相!文官们集体松口气,看来这小子是想跟武将混。与王珏想得一样,姜涛出现后这些入得了朝堂的人早就开始调查他,对于这样有本事又不跟他们争抢功劳的人自然人人都想要。
  随后,武将大战再次开始。
  程咬金一拍巴掌,“姜郎君一路跟我儿子相处甚好,我比你年长一些,往后就跟哥哥混吧。”
  秦琼立刻呛声:“程咬金你不要脸,就你这样成日惹祸的人谁跟你混谁倒霉!”
  平日程咬金和秦琼关系最好,抢人的时候反而两人先干上了,什么说好做一辈子的兄弟完全是忽悠人。瞅着有资格抢人的都在嗷嗷叫,难得侯君集一声都没出。他觉得吧,姜郎君虽然要往他们这边靠拢但怎么说也是文化人,人家肯定看不上大声嚷嚷的那些。
  侯君集悄悄整理一下仪容,调整站姿摆威武造型,待姜涛与他对视时作高深莫测状冲对方微微一笑。他打算做一个威武安静的美男子跟那些傻瓜区分开,到时再第一时间上门拜访,想来王县公也会说些好话,这人不就弄来了嘛。
  在姜涛眼里,除了一群没文化的大汉在嗷嗷叫,还有一个丑八怪挺胸脯冲他皮笑肉不笑。侯君集确实如愿引起人家注意,姜涛一直琢磨自己什么时候得罪的这位。
  已经下狠心得到龟壳,李世民自然不愿意继续耗时间,待会儿还要跟王珏单独聊聊呢。将嚷嚷的汉子们瞪退,李世民冲着孟襄问道:“孟巨子今日上朝有什么事情?”
  “微臣许久未见圣上,听说友人要上朝便厚颜结伴而来。”
  说得好听,不就是来看热闹嘛。大家都不信,只有李世民相信自己魅力太大都让臣子想念了。想想关于造船的事情墨家一直全力帮忙,李世民一开口便是一堆夸赞话。
  给姜涛在长安赐个宅子,又吩咐他想去谁那任职跟众位将军商量就成,之后毫无意外赶紧宣布退朝。王珏和孟襄这样没有义气的人,见姜涛被武将们围住假装看不到,二人边聊天边往李世民的书房走,仿佛真的没看到姜涛求救的眼神。
  来到书房,李世民已经喝着茶等在那。二人先是毫无保留的说了自己对龟壳图案的看法,之后王珏开始问不能在朝堂说的事情,“圣上,关于涟水县凶杀案的事情您怎么看?”
  王珏问得委婉,其实就是问准备怎么对李家。之前借机抹黑她名声是一件事情,这次又不知道为什么跑黄文任职的地方弄商队,李家的行为怎么那么诡异。
  “还在查,已经有眉目了,朕正在监视一些人。你放心,以后李家不会再对你们做什么,朕已经想好怎么保全宗族并让他们收起爪子。”
  瞧李世民满脸自信,王珏也就没再说什么,毕竟李家是真的经商凑巧去涟水县还是有所图谋,她并没有证据。由于对李世民的了解,越是亲近的人这样无脑惹事越会被收拾的很惨,王珏一点没觉得他是找借口要放过李家。
  “那就好,微臣就想着安静过日子。之前约了孔师他们吃饭,若圣上没有事情微臣便告退了。”
  “去吧去吧,孔师他们肯定想念你了。”赶紧走,朕要研究龟壳呢。
  早朝前已经跟孔颖达等文官约好下朝后大家去客栈吃饭联络一下感情,既然选在客栈自然是没准备说什么重要事情,大家都理解为王珏刚回来请关系近些的人聚一下。至于为什么没选在南山,肯定是不想让大家一来一回折腾。
  其实,王珏是有另一番打算,不然肯定提前约个日子准备好丰盛美食招待友人。
  王珏和孟襄没在李世民的书房待多会儿,他们到客栈时刚好相约的人换完常服凑齐。大家很默契聊了些趣事,王珏也说着行路时的风土人情。除了哄起气氛聊天,从来都是喝酒随意的王珏居然跟孟襄配合着给人灌酒。
  似孔颖达和虞世南这样年龄大的肯定是随意,今日的主要目标是苏亶。不能让人看出是针对苏亶,这样一来王珏和孟襄都没少喝,最后终于灌倒一片。
  要出城刚好顺路经过苏亶家,王珏和孟襄很自然地跟扶着苏亶的仆从一起离开。咱们关系那么好,到人家门口肯定要进去看看吧。孟襄以不放心苏亶为理由继续跟进送到内院,这样一来无人招待的王珏因为性别原因毫无意外等来苏亶的妻女。
  看到苏大娘子那一刻王珏深吸一口气,见到正主一切都好办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275章 真热闹
  话说王珏带队去邻居那作妖,他们离开的时候倒没什么,待他们到达涟水县时事情才爆发。也是赶巧,由于高句丽、百济、倭国部分使者在长安斗殴导致参与者全亡,高句丽和百济剩余的使团成员都决定送信回去让大王决定该怎么办,回去报信的人正赶上事件爆发。
  事件紧急,被派回的高句丽和百济使者一路同行,他们各自回国后都被国内情况震惊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大事,各处百姓都惶恐不安的样子。怕大王可能不知道地方上发生什么事情,便是在着急回去禀报情况,两国使者还是不约而同在路上停住打听情况。
  这一打听可不得了,差点没给吓跪了。最近发生的轰动事件,全国好些人家的牲畜开始大面积死亡,前些日子百姓在各处挖出老天示警的大石,上面写着:大王不仁,降祸于民。
  古人多迷信,历史上什么托梦、示警之类的,但凡轰动都少不了后续的或造反或流血事件。为啥这种招式频繁被使用?为啥每次动荡都离不开这个手段?有用呗!!!
  无论哪个国家,对百姓来说最在意的都不是谁当君主,而是能不能温饱。王珏本来是想向农作物下手,但是想想到底狠不下心。她的目的是制造混乱和恐慌,想来从牲畜下手应该也能达到目的。
  得知发生这么大的事情,被派出的使者不敢停留都往都城赶。越是临近都城守备越严,当然百姓们也不似外围地段百姓那般惶恐,至于是不是因畏惧才如此就不好说了。
  待到达都城,第一件事情自然是将长安发生的事件禀报给大王。高句丽和百济的皇宅内都聚集着大臣在商讨怎么应对发生的事件,以及猜测事情是谁做的。本来就够糟心的了,又听说长安发生的事情简直是倒霉起来停不住。
  “事情发生在长安,要我说就是唐人做的!”
  “我不同意,肯定是倭国人使坏,他们是为忍者的事情报复。”
  “忍者的事情不是我们做的,倭国人栽赃还敢再有动作?!”
  “谁知道是不是有谁私下行动或者百济的人所为,我们这些人就是遭了无妄之灾。”
  “怎么没有人怀疑新罗,他们可是一点都没遭难!”
  回来送信的不是正使,屋里吵架这些各个都能秒了他,将长安发生的事件和回国路上见闻说出后使者就开始闭嘴装鹌鹑,免得神仙打架小鬼遭殃。既然没被赶出去,可得趁机听听他们准备怎么处理国内突发事件,等到长安好跟上司禀报情况。
  这是高句丽都城的情况,百济送信使者遇到的情况基本与他的难兄相同。
  听着臣子们争吵,高句丽王一直皱眉不出声。他觉得事情不像唐人所为,倭国人倒是有可能,若真是这样说明他们当初斩杀高句丽和百济的使者不是找替死鬼而是真的发现传信证据。如果是这样,那个私下活动的人是谁,是高句丽的人还是百济的?
  除去倭国,更有可能的应该是新罗。发生事件之初,高句丽王第一时间派人去百济和新罗打探情况,结果百济的遭遇和他们相同,而新罗则一点事情都没有。一般来说三国对峙的情况如果只一国没遇到事情很容易被怀疑,这样看来又像栽赃,然而若真是新罗人认为有唐人撑腰有恃无恐呢?
  无论怎么说,不管这个事情是不是倭国人所为都不能将事件引向他们。原因很简单,便是高句丽和百济联合去攻打倭国也要大伤元气,又有新罗在一旁盯着,这种战争一定不能打。对于政客来说,重点不是谁动手,而是如何做能避免危机甚至从中得到好处。
  高句丽王一直没忘记跟程铁牛之间的交易,如果要刺杀苏我家族的人何不再跟天皇展开合作。这样既能与天皇共同行动减少己方伤亡,又能让天皇因此欠下人情,还能拿到程铁牛给的好处,真是一箭三雕的好计谋。
  至于国内,这正是一个攻打新罗的好借口。想来百济王应该也这么想,他们完全可以借着这次的理由按早计划好的那样联合吞掉新罗。至于灭掉新罗后,天皇欠了人情可以找他派兵支持,到时候在倭国人的帮助下再灭掉百济,如此不就统一了嘛。
  高句丽王缕清思路后像打鸡血一样兴奋,原本畏惧大唐帮着新罗才不好动手,如果能制造确凿证据将事件指向新罗,那么他们出兵理由十分充足的情况下唐人应该不好再帮助新罗。
  百济王的想法跟高句丽王相同,他们想的都是先联合干掉新罗,之后再干掉所谓的合作伙伴。让百济王犹豫的是,要不要再联系倭国人。天皇上次的做法很让人心寒,他们以前之所以联系天皇就是怕攻打新罗的时候唐人插手,若真如此肯定要搬救兵。
  将想法说出得到臣下的赞赏后,大家再次纠结起长安的斗殴事件。这真是个难题,当时没有围观全程事件的人,高句丽和百济两国加起来参与斗殴的人比倭国多,这种情况下还跟对方同归于尽真的很丢人。
  “事情发生在长安,大唐作为未参与的一方想来必会公正判罚,还是将事情拜托给他们办吧。”若按往常来说两国人肯定要在之后的日子将倭国使者弄死,然而现在不确定倭国是否愿意帮忙打新罗,为了长久利益必须要忍!
  得到准确答复后,两国使者再次快马加鞭往长安赶。
  至于倭国人,他们往返一次没准全都要折损在路上,不能往回送信的情况下只能求助于唐人庇护。他们是这么想的,再怎么说咱的把柄在王县公手中握着,之前因为威胁也透露出倭国内部情况,如今遇难了自然希望唐人看在他们曾经的良好表现保住他们。
  再看南山。回来见过友人后,王珏除了偶尔陪涟水县李家人四处逛逛,剩下时间几乎都在捉紧备课。主要娃子们各种学的东西都有不同,这样一来备课也是备好几份。
  除了忙新课程的事情,最近王思源总是殷勤地在王珏附近晃。王珏认为虽然已经见过苏大娘子,但是现在就提出结亲未免太着相,还是再找机会上门几次多接触一下才好。毕竟关于苏大娘子的事情都是听王思源说,谁知道是否与那梦中相同。
  王珏在山顶向山下望,王思源暗搓搓靠近,“姑姑,姑姑,侄儿昨晚梦到苏大娘子跟别人成亲了!”
  真无奈,出来透气的时候又被跟上了。王珏想回头训斥侄儿一顿,整日成亲成亲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大龄剩男呢。不过,没等她做呢,很快就被转移注意。她看到高句丽和百济的使者快马从官道过去,瞧那着急样子应该是两国已经收到‘礼物’了。
  王珏溜达完,想到自己给高句丽和百济弄出的乱子,很是在内心幸灾乐祸一番。她本打算继续回去干活,没想到又被南山下的大吼声叫住。
  “王县公,我们带金子回来了!”
  “王县公,我们占领土地了!”
  这个模式太熟悉,出海的大队伍回来了!不愿意让他国人知道出海捞金的事情,王珏赶紧下山让出海团队先待在南山,等问完圣上如何安排再动作。
  作者有话要说:
  第276章 妖魔鬼怪
  本来嘛,瞧着三国使者成天吵,大家闲来无事也乐得看热闹。待听到王珏派人传信来,得知出海的大队伍回来了,连研究龟壳的李世民也被转移注意力。王县公说得有道理,不能让它国知道海外无主大陆的事情,现在的要紧事就是赶快把人打发走。
  倭国使者倒没什么,咱们手握他们的把柄并且就没打算让他们在有生之年离开大唐。高句丽和百济就不同了,赶紧麻溜滚蛋。好嘛,这帮人说得容易,快去结案,咋结?
  李道宗终于知道往日崔智贤的苦了,这个事情明摆着圣上下黑手,他没有物证没有人证,原本的计划就是在中间和稀泥,等他们受不了也就离开自行解决了。李道宗边往衙门走边琢磨,现在要快速结案,得想个法子赶紧做到。
  老天总不会可一个人糟践,李道宗刚走到刑部门口衙役就带来好消息,“高句丽和百济回去送消息的使者回来了,如今两国正使在堂内等着,亦找人去带来倭国使者。”
  瞌睡来了有人给送枕头,李道宗期待他们能给自己带来好消息。赶巧,他刚往内堂走,倭国使者来了。涉案人员都到齐,开撕吧。
  由于人家是它国使者并且没参与案件,也不能像审犯人一般的模式。李道宗进入堂内吩咐衙役拿来案榻,除了没有茶,弄得像茶话会一般。
  假装没感受到剑拔弩张的气氛,李道宗微笑着说道:“不是我不断案,众位都知道案情发生时的特殊情况,将心比心这事儿搁谁身上都不好做,我总不能没有证据的情况下瞎冤枉谁吧。”说完看向明显坐得比较靠拢的高句丽人和百济人,“听说送信的人回来了,两国大王有什么说法?”
  高句丽正使回答道:“大王亦了解唐人的难处,他已经召我们回国,这个事情我们三国自行解决。”
  百济正使接话道:“我们大王也是这个意思。”
  两国大王确实如此吩咐,谁都知道这个案子唐人不会给判,既然如此还留下干嘛,万一再生出别的事情可就麻烦了。被李世民敲诈敲得肉疼,两国大王都怕他们的人留在大唐的时候再发生别的事情被牵连。
  对于两国使者来说,国内发生那么大的事情必然要赶紧回去。不说使团中有各个家族的人,就是正使在国内也是叫得上名号的人。什么大王不仁降祸百姓,通常遇到自然灾害不是大王忏悔就是找替死鬼,若不赶紧回去被当成替死鬼怎么办。
  王珏在两国做的缺德事儿回来后只拜访孟襄和李世民的时候说过,李道宗只知道王珏去过人家那却不知道她做了什么,不然方才也不会愁成那样。甭管如何,瞅着两国正使的意思都是想回国,得偿所愿的李道宗笑着说道:“感谢你们大王的善解人意,不然我这个官位都不保了,此事我必记在心上。”
  瞧着李道宗说得真诚,以为无意间让他承了人情,这对两国正使来说也算意外之喜。正要告别的时候,见同坐的倭国人满面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