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圣贤养成系统-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总已经走人,只剩大臣们面面相觑。瞧着老大心情不好,咱还是一起走一趟吧。要斥责人也得知道对方在哪,已过去一个多时辰,想来那些人应该被救下了,以防万一还是先去方才围观的地方瞧瞧吧。
  得来全不费工夫,只见那三家人刚在割绳子放人。见众大臣疑惑,一个老汉轻声说道:“人家嫌弃我们这些百姓衣不蔽体,我们可不敢随便去救人。”
  唔,原来还记仇呢,难怪没人过去帮忙。赶紧开始吧,完事儿后好归家。就在百姓们还没弄明白,这些人为何组团回来的时候,大臣们往上一围,由御史打头开始狂喷。总体来说骂人模式借鉴虞昶的奏折,各人又在其上添加新内容。
  每个人都得说,骂了一个时辰后,程咬金做总结性发言,“光天化日之下,你们居然赤身**,意图勾引未嫁娘子,实在是有失士族风范!圣上念你们祖辈多出良才,这次之事便作罢,望你等今后好自为之!”
  百姓们都知道这些人是睁眼说瞎话,但内心却觉得特别痛快。你们这些光下身的居然嫌弃我们光脚的,活该被喷!
  作者有话要说:
  第146章 继续黑人
  从文学报的发行到两老头被打再到三家人光屁股,一件事情还没聊够呢紧跟着又发生另一件。长安百姓皆恨不得多生出一双眼睛,开年大戏一场接一场简直看不过来。
  然而这次百姓们很默契,全程围观过光屁股事件的人,离开后都按程咬金的说辞宣传着三家人为勾引未嫁娘子在街上露下。体的事情。
  跑丢鞋的那位汉子成天在西市乱逛,这不又在酒馆里跟人宣传他‘看到’的事情了,“我跟你们说,简直脏眼呐!他们不止光屁股满街跑,还总往小娘子们身边凑。”
  汉子的友人配合证实,“可不是嘛,最近都不敢让我闺女出门,就怕他们做那仗势欺人之事。”
  有人疑惑发问,“那三家再怎么说也是世家,如何会做这种事?”
  “啧啧,世家怎么了,就他们才外表斯文内里禽兽呢!”插话的不是旁人,正是受李总指使,出门坏人名声的程咬金。
  见老程来了,几个闲汉脑残粉赶紧给让座,“哟,这不是卢国公嘛!您快坐,能给俺们说说内部消息不?”
  程咬金皱皱眉,而后豪爽拍案道:“成,我又不怕得罪他们,就给你们讲讲。他们三家人出了名的好喝花酒,那日就是从平康坊出来的。听说他们在喝花酒的时候还好服药助兴,这不药劲上来人就发疯了嘛。许是谁看不过眼,怕他们冲撞了小娘子们,才给人吊起来了。”
  哦~,这就说得通了!如此想来,他们简直是祸害嘛,以后可得离远点。老程张大嘴一顿胡言乱语,黑起人来毫无心理负担,这位连毁谤俩字都不会写。
  墨云边啃苹果边说道:“就是这么回事儿,最近坊间都是关于那三家的传闻,还有人将他们同隋朝时期未破获的采花贼大案联系起来呢。额…除了卢国公,好些人也出动了,据说采花贼的事情是从刑部传出来的。”
  王珏看着二老疑惑问道:“一般遇到这种互殴的事情,大臣们多半会两方看热闹,这次怎么会这么好心来帮忙呢?不会是有事儿求咱们吧?”
  孔颖达回道:“老夫觉得有人嫌他们挡道,传闻能在短短几日由长安往外扩散,背后必然有其它世家的影子。至于卢国公他们,他们精着呢,也只有得到圣上的旨意才会如此做。”
  虞世南也点头赞同,“至于圣上为何要这么做,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也许朝堂上那些人能看出蛛丝马迹。说来我们已休息小半个月,是时候回去上朝了。”
  “对对,脸上的伤也好了,咱们该回去继续忙科举之事。在这之前嘛,王县伯送给老夫的自行车需要试骑一下,不若咱们骑着自行车去探望伤患?”孔大儒的脸上露出与其气质不符的奸笑。
  “成,咱们这就去挨家探望!”虽然三家人已经很惨,虞世南还是咽不下那口气,必然要亲眼看见他们的惨状,亲自到坊间听听百姓们给他们传的好名声才能开怀。
  唉,王珏与孟襄第N次无奈对视。阻止不得,只能嘱咐他俩多带些人手,别再看热闹不成反被揍。有一点倒挺好,既然俩老头决定出门去,他们也不用继续在此处装着照顾病人了。
  待俩老头换身新衣裳,王珏和孟襄简单整理好自己的物品后,四人向孔府堂屋方向走去。往来的孔家仆从们见两老头醒过来,立刻高兴得奔跑着去报信。没等他们走到堂屋呢,孔颖达的子孙和门徒便与虞世南的儿孙相携赶来。
  “呜呜,祖父,孙儿好惦念你。”
  “呜呜呜,老师您终于醒了,他们都欺上门来了。”
  “爹爹,崔智贤欺人太甚,儿子前几日上奏折弹劾他了。”
  瞧着大家都为他们担心,俩老头可不敢说出自己装病的事儿。既然不是装病,自然不会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看来还不能立刻去仇家落井下石,得先把自家事儿料理好再说。虞世南假装发怒道:“我儿敦厚,那崔智贤如何欺辱你了,竟让你上奏折弹劾他?”
  此问方出口,随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包括孔氏门徒在内,几十号人开始哇哇诉苦。
  王珏与孟襄站在孔府大门口,第NN次无奈对视。虽然有点不太地道,但两人心中都自恋地想着,亏得咱反应快赶紧跑路,不然现在肯定要被一群呱呱围在中间问东问西。那俩老头本就装病,成天好吃好喝胖一圈,他们真没啥医嘱需要说给亲属。
  王珏有小半月没回南山,这会儿长安的事情解决了,自然要先归家看看情况。王家的几人倒没什么可担心,她就是怕自己不在家的这些日子,那几个闲不住的弟子再惹出事来。
  三人出城,王珏礼貌性地做出邀请,“二位要不要跟我回南山坐坐?”
  墨云抢着说道:“我们今日还有事,改日再拜访。”
  王珏与孟襄第NNN次无奈对视,往常说去南山,墨云必然积极响应,今儿是怎么了?事出反常必有妖,王珏想着回家看看熊孩子们在作什么妖,孟襄也急着回去审徒弟,双方在城门口拜别。
  李世民为啥也盯着这三家人不放?
  自太上皇被架空后,他整日忙着饮酒娱乐造娃娃,除了变着法儿地给二儿子找麻烦,他已经许久不管外面的事情。
  李世民一直想跟老爹缓和关系,虽架空他又限制他行动,却尽量满足他的奢侈生活,到了宁可自己苦哈哈地吃咸菜也要给老爹造宫殿的地步。当然,似李家这种亲戚上门,李总并未下令阻拦。
  自那日因三家人跟老爹吵一架,李世民让大臣们去斥责人找回场子后,便成天期待着他的报纸发行。在他心里这事儿算是过去了,谁知第二天又被老爹给叫去骂一顿,不用想就知道有人进宫告状。
  李世民被他爹喷的时候并没当场反驳,李渊以为他妥协了呢。憋着股怒气,李总回到甘露殿就让内侍去召大臣进宫。其目的不言而喻,你们不是喜欢告状吗,越告状我越要整你们。听得李世民吩咐可劲黑他们,无论什么理由都可以,谁黑的有创意还有赏,被召来的老人渣们兴奋得嗷嗷跑。
  程咬金说人家嗑药,李道宗传自己族亲是采花贼,尉迟敬德说尉迟宝林小时候很聪慧,都怪那三家小孩合起伙来欺负人,宝林被他们用砖头砸过脑袋才变成现在这样。到长孙无忌这更贱,他借着程咬金的说法继续传,流言演变成嗑药后**。
  那三个家主虽丢了大人,但是丢人的同时也松出一口气。就算两个老头醒不过来,他们也能拿自己被报复之事来减轻罪责。长安自来就盛产八卦,待他们深居简出一年半载,风头也就过去了。
  三人想法不错,奈何媳妇没这般头脑。一句话没嘱咐到,就弄出后续系列事情。那在家趴着养伤的三人,并不知道家人进宫告状,也不知流言已超出他们所能承受的范围。这也是因为媳妇体贴,怕自家老爷似长安令一样郁结于心导致高烧不退,遂才什么都没说就自作主张。
  总结,长孙无忌有句话说得不错,现在已经进入拼媳妇的年代了。
  这不是告完状发现情况没有好转嘛,三家人又进宫来了。
  “太上皇,您可要为我们做主啊,听着坊间那些传闻,我们往后是没脸出门了。”
  “若圣上不派人平息谣言,奴家就以死明志!”
  李渊怒喝,“把那个混账叫来!!”
  内侍来请李世民的时候,他正在看印刷好的报纸。想着报纸明日就能发行,以及百姓们读报后对自己的赞扬,李总的心情很嗨。听得内侍说上皇找他,以及那几个妇人又到宫中告状,心情瞬间荡到谷底。
  特么谁家蠢妇,怎么跟杜如晦媳妇有一拼呢?!李世民气哼哼地往他爹宫殿走,刚进殿就听到妇人说着以死明志的话。
  李世民指着那妇人怒道:“你死吧,赶快死,朕看着你死。等你死了,朕给你夫赐婚,给你娃找后母。”
  “混账东西,怎么说话呢?!”李渊气得直喘,他怎么就生出这么个孽畜,专喜欢对自家亲人下手。杀他俩儿子还不够,现在就剩下这么几家能说话的人了,他也想斩尽杀绝?
  屋里的内侍们很有经验地开始往殿外撤,没一会儿就听到殿内响起吼叫声以及瓷器破碎的响声。半个时辰后,李世民气哼哼地从大殿走出,对守在门口的内侍吩咐道:“去把长孙无忌叫来。”
  长孙无忌听说圣上单独传召他,吓得小心肝一颤。之所以这么紧张,全因昨日夜里发生点意外。
  话说那日在街上喷完人,又借旨名正言顺地给挡路这下黑手,老狐狸玩得不要太开心。以至于兴奋得失眠,晚间躺在榻上都在思考次日如何继续整人。
  就在他快睡着的时候,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吵醒。仆从来报,那窦氏的管家被人绑着扔他家院里了。窦管家早被他买通,打老头的事情也是他嘱咐窦管家从中进言,难道他暗中动的手脚被人发现了?
  老狐狸今日从上朝开始就很紧张,生怕有人跳出来弹劾他。下朝后也不轻松,总觉得过来说话的同僚意有所指。好不容易熬到晚上,他心中已经基本确定,是王珏以此法来警告他别再对老头下手。刚想松口气的时候,内侍就找来了。
  待进宫听得李世民的吩咐,长孙无忌怒道:“他们竟敢如此欺人,微臣定会办好圣上交代的事情,帮您讨回公道!!”
  瞧着长孙无忌听他诉苦后气得直拍案,李世民郁闷的心情有所缓解。瞧瞧,这才是亲戚呢!
  长孙老狐狸心里想的则是,吓得老夫心脏差点没骤停,正好借着圣上的手再收拾他们一顿。
  作者有话要说:
  第147章 谁谁谁谁
  次日早朝,李世民坐在首位,满面洋溢着幸福与得意,大臣们看他的眼神都不对劲了。听说三家人又进宫找上皇告状,随后圣上召来长孙无忌,再之后…今早整个长安都炸了,那三家昨日夜里被人泼粪。
  粪水顺着围墙往里倒,围墙外面的地上完全下不去脚,隔好几条街都能闻到恶臭味。更缺德的是,还在人家围墙上写字……为君发粪图墙。
  李世民闪着星星眼,赞赏地与长孙无忌对视。不愧是咱大舅哥,昨日刚说那些人三番五次来找茬,没隔夜就得到他们再次被恶整的消息。再有今日要发行报纸之事,李总的心情不要太嗨。
  看不惯李世民和长孙无忌那腻歪样,大家只想赶紧离开这地方。左右也无事,在李世民问谁有事奏的时候,大臣们很有默契地闭口不言。
  哼,这些人眼巴巴地看着朕,这是等着下朝呢?李世民压住心中的郁闷,换个笑脸说道:“咱们弄的报纸已经印好,今日就会在坊间出售。如果你们也想要,下朝后可以到殿外内侍处购买,价钱比外面便宜。没别的事儿了,退朝吧。”
  报纸啥滴,他们好些人都在上面发表文章,肯定要入手一份。早晚都要买,李世民的便宜不占白不占,就算只便宜一文钱咱心里也敞亮痛快。
  段纶经过门口内侍处,瞄了一眼正在出售的报纸,心中暗道一声果然如此,便趁着没人注意他的时候遁了。看报纸上的内容和整叠厚度,正是那废掉的三百份。没想到圣上的主意竟是这个,果真是雁过拔毛→抠啊!!!
  不知情况的大臣们,拿着报纸边走边聊,准备继续到各自的衙门上工。
  孔颖达和虞世南觉得很不对劲,长孙老狐狸从一早就对他俩嘘寒问暖,现在又主动提出帮他们运作科举改革的事情,忒奇怪。若说为了功劳,联名上书时得的是大功,他们因此事被报复后依然不畏惧,继续用生命冒险来进行改革是次功,一起帮忙运作的人只能分走剩下的小部分功劳。长孙无忌精得要死,怎么会甘愿为他们分担压力却只得到很少的好处呢?
  俩老头想不通内里因由,但还是点头同意长孙无忌加入了。想着虽不知道他有何目的,然而量他也不敢在此事上做手脚,既然人家自己愿意过来分担压力,咱有便宜不占是王八蛋!
  瞧着那些个学士防他跟防贼似的,长孙无忌心里很郁闷。若不是要用行动来补偿俩老头,来证明他以后不会对这俩人再下手,哪里用得着做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不说科举改革小组因长孙无忌的加入,气氛变得如何诡异,咱来看看报纸出售后民间的反应。
  李世民这人向来很光棍,有现成的可用绝对不会想着自己去开拓渠道,这《大唐新闻》所用的销售点与李晋江的报纸完全一致。
  圣上也办报纸绝对是新鲜事儿,报纸发行前就有小内侍在坊间宣传,《大唐新闻》的第一刊上不止有圣上要对大家说的话,其中还包含爆炸性消息。
  首印的五千份报纸,在早朝结束后不久就被哄抢一空,整个工部都在加班加点干活,光活字印刷工具就新制好几套。不止长安城内,圣上说要再印出几万份卖到全大唐呢。
  早在俩老头被揍时,就有传闻说他俩因上折子改革科举,才遭此一劫。又有到坊间遛弯的大臣们证实此事,百姓们一直期待着何时能正式公布消息。尤其那家中有学子的人家,最近更是常在坊间晃悠,就怕错过什么消息。
  报纸一出,不识字的也要买一份拿到酒馆客栈找人给念,家里有读书人的更是拿着报纸嗷嗷往回跑。大消息,绝对是大消息!报纸头版头条的位置就是李世民的文章,他用大篇幅写了自他登基后如何为百姓们谋福利,如何应对天灾**所带来的种种困难。最后写到他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与孔祭酒、虞大学士和王县伯,一起商议出一套新的科举方案。
  其后附带的,是新科举方案的整个步骤。每隔几年考一次,每次考试定在什么时间,监考和阅卷人员怎么安排等。这次的省试按新科举要求举办,下次的科举从地方级别的考试开始,按报纸所写内容进行全方位改革。若有地方不按规矩操作,可以到长安来举报。
  守得云开见月明,顾不得身处何地、周围是何环境,好多寒门子看到报纸后或癫狂着呐喊或相拥嚎啕。有那贞观一年参与过请愿的书生,更是抹着眼泪感叹道:“圣上仁厚,处处为我等着想,我却做过那样的事情,实在是羞愧。”
  从曹操的招贤令开始,历经多年变革,直到现在百姓们才真正见到寒门出头的曙光。有资格参加省试的人,无不回家闭门温书。错过这次机会的人也只是稍稍沮丧,只要有希望在,能给他们公平竞争的机会,一次不行还可以再考。
  很多世家子阴沉着脸隐在人群中,看到眼前的情形,就能想象到消息传到各地后,那些暂时受他们资助的人是何反应。那三家也是愚蠢,只关注炫耀着拉仇恨值的老头,怎么不注意那背后支招的人。南山王珏,简直是混账,混账之极!!!
  被无数人诅咒的王珏,此刻正在南山下跟吴村长商量随园扩建的事情。由于初来时局限性太大,随园的面积只有一亩地。料想圣上的报纸在大唐境内传播后,必然会有大批学子涌来南山,她希望能在此之前完成扩建。
  王珏拿着图纸,站在随园外指着周围的土地比划,吴村长听她讲完后说道:“您就放心吧,图纸我都看懂了,咱们村最近就可这事儿忙!”
  “村里的公租房还有空位吗?我瞧着也要加盖,若实在忙不过来可以找邻村帮忙。”
  “晓得了,我这就去跟大家商量此事。”自王县伯归唐,吴村长觉得日子一年比一年有奔头。他敢拍胸脯保证,南山村绝对是全大唐最富足的村子。
  安排完正事,王珏摸着下颌,疑惑地看向晋江文学社。由于昨日墨云表现怪异,王珏赶紧回南山查看情况,结果除了回去休息的程处默、李崇义和李承乾,剩下的几人行为举止并无异。然而,直觉告诉她,绝对有什么她不知道的事情发生。
  背后灵李承乾,“老师,您怎么不进去呀?”
  “咳,为师在想事情。”王珏转过身与李承乾对视,“我不在家的这些日子,你的师弟们还乖吗?”
  李承乾快速回答道:“老师去孔府后,我就回宫了。期间只来过南山一次,没看出师弟们与往日有什么不同。”
  他越是这样,王珏越确定其中有问题。回答的这样快,似是早就准备好以此应对她一样。就在王珏想着怎么逼着中二小少年说出实情的时候,一个声音打断她的思绪,“王…王县伯,我来了……”
  太特么丢脸了,弟子带着客人过来她都没注意到。长孙冲也是的,你跟表兄来做客,站那么远干啥?怕见人咋滴?想着他爹前几日还算计老头呢,再看当儿子的却这么腼腆,王珏突然觉得有种诡异的违和感。
  对于长孙冲想与李晋江结交的事情,王珏一直有耳闻。见他手中拿着稿子,自然知道他是来干嘛的,故此也没自作多情地认为人家是来拜访她。
  “晋江他们正在文学社里,我正好也要进去,咱们同去吧。”
  长孙冲没来过晋江文学社,初进入先被内里的装潢震了一下,“听说晋江文学社是王县伯专门为李郎君所建?”
  怕人误会她品味,王珏赶紧答道:“院子是我让人建的,内里摆设都是李晋江按他的喜好所布置。”
  “李郎君眼光独特,能写出那种佳作的人自然与众不同。”长孙冲很会为他的偶像找理由,听说院子是李晋江布置,居然较有兴致地研究起摆设来。
  王珏趁长孙冲研究一个面具的时候,疑问着对李承乾指了指脑袋。李承乾见此连忙摇头,他表兄脑子挺正常,今日绝对是特殊情况。
  这时候,房遗爱拿着一封信,从编辑室出来往李晋江的办公室跑,边跑边喊道:“哈哈哈,李师弟快来看,那位要上门提亲的小娘子又来信了!!”
  李承乾闻言眼睛一亮,转身对王珏作揖后,嗖嗖往李晋江办公室跑。
  “有小娘子爱慕李郎君?!”长孙冲转身对王珏作揖,其动作方向与李承乾相同。
  王珏在原地站了半晌,最后无奈叹息着也往李晋江的办公室走去,其实她也蛮好奇……
  “一日不见君,如隔三秋乎。你我佳缘乃天定,特此奉上小说一篇,烦请郎君指点。”房遗爱砸吧砸吧嘴,“正文就这些,剩下的都是小说内容,要不…读读?”
  “读读吧,为师也好奇得紧。”
  见王珏进来,弟子们赶紧起身见礼。武照蹬蹬跑过来,拽着王珏的袖子求抱抱。众人坐定后,房遗爱迫不及待地继续念起来,“薛峰失魂落魄地走在街上,他实在想不通,自己一个好好的郎君,怎么会有断袖之癖呢?一切,要从五年前那个冬日说起。”
  房遗爱停下,大家面面相觑,这是描写两个郎君爱恋的小说?
  周齐似想到什么,击掌道:“怪道信里说要上门提亲,难道这人是个郎君?”
  “好师姐,你快别吓我!!”李晋江咽了咽口水,心脏也是一顿狂跳。
  王珏伸手,房遗爱乖乖将信递过去,“别怕,这分明是小娘子的笔迹。”
  李晋江连拍胸脯,而后又狠狠地瞪了周齐一眼。武照扒在王珏怀中嘟嘴道:“我喜欢那个送我头花的姐姐,不要这个怪姐姐~。”
  房遗爱也跟着狂点头,“对对,还是那个姐姐好。”
  周齐冲俩人翻白眼道:“你们连人家面都没见过,喜欢什么?我看是喜欢人家三五不时送来的贵重之物吧。”
  哼,不跟这瞧不上黄白之物的俗人一般见识,俩小的很默契地一齐甩头。王珏无奈扶额,李晋江可够受欢迎的,想来等她出孝后可有的忙了。
  李晋江看着长孙冲问道:“这位郎君是?”
  僵硬僵硬僵硬,王珏恨不得现在就返回孔府再住半个月,太丢脸了简直!她进屋时没见着长孙冲与弟子们寒暄,还以为他们在自己离开的半个月里见过面呢。
  李承乾也很僵硬,光顾着听热闹,咋把表弟给忘了呢。赶紧介绍介绍吧,“这是长孙冲,我之前多次跟你们提过他。”
  长孙冲?那不就是长孙尚书的大儿子嘛!李晋江早听李承乾提起过此人,据说这人还是自己的粉丝,他赶紧上前热情招待,热情得长孙冲举足无措。
  瞧着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