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锦绣农家乐-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爹,你现在多大年纪了,这么高的石台你也敢爬上去。万一摔下来有个什么好歹可怎么办…”
虽然总算是有惊无险,但是唐坤却明显被吓得够呛。
这些日子以来,他已经恢复了他开朗的本性,和从前锯嘴葫芦似的一个人改变自然不小。
唐老爷子有段时间没听到唐坤喊他“爹”,这时又看到唐坤好像变了个人似的对着关心的唠叨。他不由得有些恍然的反应不过来,就那样怔怔的看着唐坤。
“唐大叔,你怎么呢?该不会真的吓傻了吧?”
李老三也担心的围了上来,担心的问道。
“可能真的被吓坏了。李三兄,麻烦你帮我扶着,我得背他到家里,然后让沈七赶车送他到镇上看看。可别临老,这么大一把年纪还被吓成了傻子…”
唐坤很不放心的转过身,认命的准备背唐老爷子回家。不去镇上找大夫看看,他还真不放心。
“臭小子,你才是傻子。有你这样咒自己爹的吗?好了,我没事了,更不需要坐马车去镇上了。我还丢不起这个人…”
唐老爷子突然狠狠的敲了唐坤一个爆栗,然后铁青着一张脸背着双手就要往老院子的方向走去。
“喂,爹,你这就生气了啊?你慢点,我还有事跟你商量呢…”
眼看唐老爷子健步如飞的往老屋方向走,唐坤心里一急,赶紧伸手拉住他的胳膊,不让他继续往前走。
“有话快说,有屁快放。我还赶着回家吃夜饭了…”
唐老爷子心里激动,面上却一点都不显。
不愧是他从小看着长大的孩子,关键时候心里还是有他这个爹的。
“那个,唐…爹,其实我是来请你到我家去吃夜饭的。板栗从县城回来买了一头羊,她现在正在煮羊肉火锅。还有小毅打猎打了几只大山鸡,还有我们做出来的红薯粉你还没有尝过味道了…”
唐坤此时已经恢复了正常。
他原本是想换个称呼,喊“唐老爷子”的。可是眼瞧着自己已经喊了好几句“爹”,而唐老爷子却没有任何的不高兴,他干脆又喊起“爹”来。
“咦?你来喊我过去你家里吃饭?你媳妇孩子都知道?没有人反对…”
唐老爷子有些不敢置信的反问了起来。
即便心里已经猜到了唐坤的来意,但是还是有些不敢相信。唐坤和赵氏唐杏儿唐桥唐杰唐梅儿他都是了解,确实是不大记仇的性格。可是唐栗儿却让他心里莫名的发憷…
他总觉得,唐栗儿不会这么容易答应和他们老唐家恢复往来。
“嗯,你放心吧,没有人反对。就是板栗说了,只能请你一个…”
唐坤赶紧点头,然后老老实实的将唐栗儿说的话重复了一遍。
“我就知道,肯定会是这样。也罢,就这样吧。我跟你们回去吃顿饭。不过,还是得派个人到家里跟…跟你伍…伍婶子说一声,免得她又…又要说闲话…”
唐老爷子叹了口气。
难得唐坤一大家子现在还愿意接纳他。
眼看唐坤一家现在过得越来越红火,就算是为了唐玲的亲事,唐钰以后的前程,他也应该尽量和他们一家交好。
更何况,他原本就欠唐坤一家太多。
现在,唐坤一家大度,愿意和他恢复邦交,他就应该珍惜这次机会和唐坤一家交好。至于伍氏和唐玲,他现在也只能盼着她们自己能醒悟过来,不再和唐坤一家子过不去…
“啊?还要派…派人和伍…伍婶子说一句啊?李三哥,要…要不麻烦你现在去…去和伍…伍婶子说句吧。就…就说我…我接唐…唐老爷子去…去我家吃顿饭,让她和玲子不…不要等…等唐老爷子吃饭…”
唐坤虽然变得开朗自信了不少,但是一碰到和伍氏相关的问题就下意识的心里发慌,同时说话都不由得变得巴结了起来。
“没事。等会回去让我家那口子跑一趟就是。顺便声音说大些,最好能够让全村子的人都知道,唐老哥你有了什么好吃的还不忘接了唐大叔上门吃饭…”
李老三却毫不在意的回家他们继续往前走,一边胸有成竹的开口。
“好你个李老三,一天到晚只会安排老娘做事。你说,你这又帮我安排了一个什么好的差事?”
没想到,他的声音一落,他老婆高亢的声音就在一棵树后面露了出来,很是不满的朝着李老三吼了一句。
“李三嫂子你来得正好。你现在是不是要回老屋一趟?我想拜托你一件事,等会你回老屋的时候可以可以顺便去一趟唐老爷子家?告诉伍婶子一声,说唐老爷子去了我家吃夜饭好不好?”
唐坤看到李老三的老婆却高兴的要死,赶紧将这个棘手的任务交给了李老三的老婆朱氏。
“原来是这样啊。行,没问题。你们一家这么有孝心,我肯定得特意回去跟伍婶子说一声…”
朱氏这才知道唐坤和李老三原本是来老屋找唐老爷子吃饭的。
她忙不迭的答应了一句,然后迅速往老屋方向走去。
见朱氏这么快明白了自己的意思,李老三心里不禁对朱氏又多了几分满意。
有了朱氏的跑腿,他们三个自然一点都不耽搁的往唐坤家的新屋走去。一路上唐老爷子心里叹息不已,他从来都不曾想到,唐坤一家在短短的几个月会产生这么大的变化。
在看到唐坤一家宽敞明亮,布局大方整洁的新屋时,他心里也不由得替唐坤一家感到真正的高兴和开怀。
“唐老爷子,你来了,快请坐,马上就可以开饭了…”
赵氏看到他眼里并没有一丝一毫的怨恨,比起从前反而招呼得更加周到热情。
“唐爷爷,你来了。你请喝茶。”
唐桥和唐杰赶紧过来打招呼,唐梅儿小小年纪却眼观四向耳听八方,赶紧端了一杯茶过来,乖巧的将茶放到唐老爷子的手里。
“梅子长大了,也变漂亮了。”
唐老爷子接了茶,顺手摸了摸唐梅儿的头顶,感叹的开口。
“唐爷爷,团山书院的大哥哥们还说梅子很能干。你不知道,我烤的红薯可好吃了。等会吃了饭,我烤红薯给你吃好不好?”
唐梅儿这段时间和人打交道都锻炼出来了,特别会说话,立刻将唐老爷子逗得眉开眼笑了起来。
“好,我就等着梅子烤红薯给我吃…”
他大声的应“好”,唐梅儿立刻屁颠屁颠的去厨房准备烤红薯去了。
“大桥,小杰,在秦夫子那里读书可有什么不习惯?跟唐爷爷说说,你们都认识多少字了?能写多少字了?秦夫子有没有说推荐你们去团山书院读书的事?”
等到唐梅儿去了厨房,唐老爷子这才有时间关心唐桥和唐杰读书的事。
“唐爷爷,秦夫子每天都会教咱们大约三十个字。他要求我们每天至少能认识三十个字,能写并且默写出来二十个字。不过,秦夫子每天教的字我都能认识,而且能默写出来。秦夫子说了,等过了年就可以推荐我去团山书院读书了。”
唐老爷子问的仔细,唐桥回答的也很认真。
“大桥很不错。记得到了团山书院也要认真读书才是。小杰,你呢?”
唐老爷子对唐桥的回答显得很满意,然后开始关心起唐杰来。
“唐爷爷,夫子说我现在年纪太小,可以先在他那里对读一年。不过,我跟你说,其实大桥哥认识的字我都认识,只是有些字我不太会写而已…”
唐杰有些不好意思的开口,但是很快却又开始嘚瑟起来。
“嗯,小杰也不错。不过,小杰年纪小,现在最重要的是多认识些字…”
唐老爷子温和的夸奖道。
血缘可真是个奇妙的东西…
当唐栗儿和张斌抬着铜火锅到堂屋的时候正好看到这温馨的一幕,她不由得在心里腹诽了一句。
即使从前唐老爷子对他们多有忽视,但是只要唐老爷子稍稍释放出一丝丝的善意,他们就可以相处得这么和谐又温馨。
“唐爷爷,欢迎你到我们家来做客。正好今天我会为大家介绍一种新鲜的吃法,那就是火锅。希望你以及在场的各位都能够喜欢…”
第一百五十五章 劝说
唐栗儿自然不可能不喝唐老爷子打招呼。
不过,她也只是简单的说了句“欢迎”,并没有表现得像唐桥唐杰唐梅儿那么亲热。
“板栗姐,我最喜欢吃你发明的新鲜吃法了…”
唐杰看到那个无比新奇的看着唐栗儿往铜火锅中间的灶膛里放燃烧得火红的木炭。等到木炭放进去,原本就已经煮得翻滚的火锅底料和高汤立刻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这时,一盘盘被切得薄薄的羊肉也端上了大圆桌。
“咦?板栗,你是想请我们吃生羊肉吗?果然够新鲜…”
唐老爷子不知道唐栗儿这是搞什么鬼,但是端上桌的是生羊肉,他当即就好奇的问了起来。
“唐爷爷,我现在示范给你看。你看,将这些生羊肉倒入这汤里,只要等到这汤里面的羊肉变了颜色就可以吃了。这样的话,方便大家吃多少放多少,一点都不会浪费。还有桌上的这些新鲜蔬菜,都能像这样烫来吃…”
唐栗儿亲自将唐老爷子面前的一盘羊肉倒入火锅汤中,等到羊肉熟了,又夹了满满的一碗羊肉放到唐老爷子面前。
“好吃,果然好吃。又鲜又嫩,居然比我这辈子吃过的羊肉都要好吃…”
唐老爷子吃了一口,顿时赞不绝口。
听他这么一说,唐坤老孙头李老三唐桥孙飞沈七也顿时学唐栗儿那样,将自己面前的羊肉倒入铜火锅里,一时间,堂屋里满满的都是羊肉的鲜味。
张斌自然是早就吃惯了,他现在不仅能自己管着自己,还能顺手照顾唐杰,唐杰人矮手短,只负责埋头苦吃就行。
唐栗儿她们自然也有一桌。
她这次可是从太白楼带了两个铜火锅回来。
她和赵氏,唐杏儿唐梅儿朱氏叶氏她们坐了一张小桌子。朱氏的大儿子大儿媳妇今天刚好有事,没有过来。她们人少,干脆由唐栗儿专门放食物到火锅里,其他人知负责吃就好。
除了羊肉,唐栗儿还准备了不少的白菜和蘑菇和红薯粉。因为吃火锅主要吃的是菜,再加上不少人是第一次吃火锅,味道好的简直超出他们的想象,所以吃到最后,不关是羊肉吃完了,白菜蘑菇都吃完了。
每个人又吃了一碗红薯粉,这才觉得自己的肚子都有些吃撑了。
偏偏这个时候用砂锅炖着的山鸡刚好出锅,闻着香浓的鸡汤,大多数人却已经肚子撑的再也吃不下去。
倒是张斌和唐栗儿因为知道炖了山鸡,所以还留着肚子吃了两个鸡腿,唐杏儿和赵氏唐梅儿虽然也知道炖了山鸡,却管不住自己的嘴,吃了太多的羊肉和红薯粉,也只能眼馋的看着唐栗儿和张斌两个人不慌不忙的吃着鸡腿,喝着鸡汤。
吃饱喝足,唐坤拜托李老三和老孙头两个先将唐老爷子送去了老屋。
因为今天张斌打猎的猎物确实有点多,他和赵氏商量让唐老爷子另外带了一只兔子一只山鸡,还有三四只斑鸠回家。因为他们吃饭吃得早,所以整个栗山村的村民都看到唐老爷子在唐坤的新屋吃饱喝足,满载而归。
伍氏原本还准备在村民们面前哭诉唐坤的“不孝”,结果在看到那肥硕的兔子和山鸡,还有除了羽毛尽是肉的斑鸠时自动的闭紧了嘴巴。
一下子少了唐坤和唐玥两个子女的“孝敬”,她的日子也过得越发艰难了起来。已经好长一段时间没有尝过肉味了…
现在一下子看到这么多肉,她早已忘记哭诉唐坤的种种“不孝”了。
唐栗儿和张斌唐梅儿吃完夜饭就趁着天色还早回镇上早餐店了。
这次她带了不少红薯粉,准备每天早晨多卖五十份的红薯粉。
清汤牛肉面他们早餐店卖得很好,她并不准备撤。她觉得,有了前段时间的积累人气,每天再加五十份红薯粉应该也能卖得掉。
事实上她猜得确实不错。
当她第二天隆重推出红薯粉的时候,大多数的老顾客都选择品尝了红薯粉,而且吃了的都说“好”,五十碗份额的红薯粉居然早早的销售一空。
“板栗,你也太不够意思了。我今天不过是晚来了半个时辰,红薯粉就被你卖完了。完了,现在可轮到他们几个在我面前尽情的嘚瑟了…”
韩越今天刚好来得有些晚,等他到的时候,唐栗儿的红薯粉刚好全部卖完。见此情景,他立马苦了一张脸的说道。
“那个韩大哥,实在不好意思。要不,明天无论你来的多晚我都帮你留一份好不好?”
唐栗儿笑眯眯的开口。
她也没有想到红薯粉这么好卖。
“好吧。那我今天就吃面算了吧。其实,板栗,我个人觉得你这红薯粉每天可以多准备几十份。五十份实在有些太少…”
韩越站在柜台前面,笑眯眯的建议道。
“嗯,韩大哥的这个建议我会好好考虑的。”
唐栗儿一边继续手里揉面的动作,一边应答道。
其实煮红薯粉比自己揉面做手工面轻松多了。而且红薯粉是自己家生产的,成本更低。如果可以的话,她其实更愿意每天卖一百五十份红薯粉,五十碗面。
再多就不行了。
整个团山书院才这么些学生和老师,再除去家庭条件一般,消费不起三十文一碗的粉面的学生,每天能卖两百碗还是因为她粉面的味道确实好才能卖得掉。
尽管如此,她每天也能毛收入六两多银子,比起从前只在赶集的时候卖一些糖炒栗子和烤红薯那时强的太多。
上次出发去县城的时候,她已经将一千两银子全部交给了随风,东街的那块地只要经过规划就可以动工了…
“板栗,你在想什么想的这么出神?我的面该好了吧?”
不知不觉,唐栗儿的思绪就开始扩散到东街的那块地上面去了。
还是韩越略有些焦急的声音唤醒了她,她才记起自己正在给韩越煮面。
面确实已经可以出锅了,唐栗儿赶紧将面捞了出来,又淋上牛肉和高汤,这才递到韩越的手里。
“韩大哥,不好意思,刚刚有些走神。不过还好,面条刚好,你尝尝味道看对不对?如果味道不好的话,再帮你换一碗。”
唐栗儿主动道歉。
“没事,味道还可以。”
韩越尝了一口面,满意的点头。
“那就好。韩大哥,你慢用。”
唐栗儿总算松了口气,这才再次走到柜台后面。因为天色还早,张斌和唐梅儿正在院子里蹲马步习武,店子里现在只有她一个,现在可不能再走神了。
“对了,板栗,马上就要过年了,你能不能再帮我们点心铺发明一种新鲜的充满年味的点心?你放心,只要好吃,银子绝对少不了你的份…”
韩越吃完了面却没有立刻就离开,反而和唐栗儿谈起生意来了。
这几个月来,唐栗儿一点一滴的变化他全都看在眼里。他知道,只要唐栗儿愿意,她的脑袋里应该多得是点心方子。
“过年不是家家户户都要准备年糕吗?点心铺卖得应该都是用来走亲戚送礼用的礼盒。这样的话,只要是一些传统的点心就可以了,有必要这么郑重其事的搞创新吗?”
唐栗儿这才响起,她这早餐店的生意也做不了多长时间了。
等到团山书院放假,这整个北街的生意就要萧条下来。到时候,他们这早餐店自然也该休息,等到过了元宵节,团山书院开学才能继续营业。
“当然有必要。这做生意可不是需要不断的创新才能进步。咱们吉祥点心店虽然是团山镇的老字号了,但是都是用真材实料堆出来的。现在生意难做,如果不能真正吸引顾客的眼球,征服他们的胃的话,再老的老字号也能成为历史…”
看得出来,对于做生意这件事,韩越确实很内行,说起话来一套一套的。
“嗯,韩大哥说的不错。咱们做生意,尤其是吃食生意,最最讲究真材实料。你让我想想,如果真有好的点子我再通知韩大哥好不好?”
唐栗儿想了想发现,过年除了吃年糕外她一时还真想不到什么好的点子。
她的脑袋里虽然有很多好的点心方子,但是一般都是各种蛋糕蛋挞之类的方子,以现在他们点心店的工艺水平,以及设备,还真做不出那些蛋糕蛋挞来。
不过,一直以来韩越对她的帮助很大,现在韩越好不容易开口求她一次,她不答应的话还真有些说不过去。
“那好,我就等你的好消息。”
韩越见唐栗儿答应得认真,知道她是真的上了心,也就放心的回书院上课去了。
接下来,唐栗儿便开始重复的揉面煮面,直到牛肉和高汤都差点用完。
或许是昨天被摔得狠了,又或者是知道早餐店换了人。总之,直到两百份粉面卖完,唐栗儿也没看到章凯到早餐店来。
朱晓晨倒是来吃了一份清汤牛肉红薯粉,不过,这次他倒没有多说什么,也没有让唐栗儿再帮忙做些什么。
据说,那天吃完面之后,张斌和尤画两个联手找他切磋过一次。
当然,这些唐栗儿都是听唐梅儿说的。
张斌并没有在她面前提起过这事。
既然朱晓晨愿意做一名纯粹的顾客,唐栗儿自然也欢迎。
“嗯,吃来吃去还是觉得板栗丫头煮的面更好吃一些…”
尤画又赶上了末班车。
如果他还晚来一会儿,牛肉和高汤就没有了。
“嗯,我也是这样觉得的。”
张斌也是这个时候才来吃的面。
他现在的时间安排的很紧凑。每天早晨陪唐栗儿唐梅儿两个训练过之后就去找尤夫子切磋,然后会专心的坐在放有炭盆的桌子面前。
那些书都是尤夫子找来让他看他,据说看这些书对明年的秋闱很有好处。
只是张斌却没打算继续考下去,再考下去,他的身份就瞒不住。
不过,尤夫子说得对,他这样无所事事的过一天也是过一天,多看些书,多学些知识总是对他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当然,他并没有告诉尤夫子,他其实一直在看秦昊天给他的手抄本兵书《三十六计》。
据秦叔介绍,它是根据中国古代汉族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对于他们现在的战争可以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
他虽然每天看上去无所事事的样子,但是他大部分的时间其实一直在研究里面的三十六计,并且以自己的方式融会贯通。
他心里明白,他现在之所以有能过上现在这种单纯与世无争的生活,是因为他的父亲还能镇守一方,还有秦昊天在京城给他打烟雾弹,让隐藏在暗处的敌人暂时摸不清他究竟藏身何处。
但是,总有一天他会接过父亲身上的重担。也总有一天,他要重新回到京城,面对他的那些亲人或者暗中的敌人。
心里存了这个念头,他自然不敢真的有任何的懈怠。
虽然,秦昊天在离京之前也委婉的劝过他,说他现在最重要的是克服自己的厌食症,还有就是把身体的强度和韧性度都练好了再说。
“小毅啊,老夫还是觉得你不该错过明年的秋闱。如果秋闱成绩好,后年的春闱就可以进京到贡院赶考。这是多难得的机会…”
尤夫子吃完面之后还是不愿意让自己最得意的学生就这样错过成为会员和状元的计划。
“三元及第”,这对于读书人来说是多大的荣耀。
不管张斌的真正身份如何,三元及第都是一种荣耀,自带光芒。
“进京赶考?”
张斌倒是被尤夫子的话说的心里头一动。
确实,在成为会员之后,确实是得在来年的春天到京城参加春闱,只有在春闱上得到好的成绩,才有资格参加殿试。
参加殿试就能见到皇帝舅舅。
想必到时候以他“三元及第”的身份,皇帝舅舅也不会太苛责与他吧…
想到这里,张斌不由得有些意动。
而且,尤夫子有句话说得对,如果他以进京赶考的学子身份进京的话,想必是那些隐藏在暗中的敌人所想象不到的吧?
毕竟,京城所有认识他的人都知道他有厌食症,严重营养不良。怎么可能独自进京赶考…
“好吧,老师,我会好好考虑考虑的。”
张斌在团山镇一直没有喊过尤夫子“老师”,也没有泄露过自己解元的身份。不过他既然已经有了想要参加明年秋闱的想法,自然也就恢复了对尤夫子“老师”的称呼。
“好,小毅。你既然还愿意叫老夫一声‘老师’,那老师以后可就对你不客气了。如果你读书不能让老师满意的话,老师的戒尺可不是吃素的。你可想好了…”
尤夫子对于张斌能够听他的劝,参加明年的秋闱心里很高兴。
不过他教书一向很严格,张斌既然答应参加明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