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快穿姻缘殿:月老求放过-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可以照顾凌郎的生活起居,这样,他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看书准备科考。”安九歌道。

    “真是不知廉耻,一个未出阁的姑娘,还未过门的,便学着伺候夫君,简直是给老夫丢人!”安兴洋怒气冲冲,恨铁不成钢的道。

    安九歌扬起下巴,辩驳道:“爹,你唯利是图,背信弃义,眼中只有金钱,你何时真正在乎过女儿的幸福?女儿喜欢凌郎,是真心的喜欢,哪怕凌郎只是一个穷酸书生,女儿也喜欢。而您呢,您压根不在乎他这个人,而只在乎他是否可以给您挣来面子。您觉得女儿嫁给他丢人,可是,女儿有您这样唯利是图的爹,才觉得丢人呢。”

    只听啪的一声,一记响亮的耳光甩在了安九歌的脸上。

    “爹,你打我?”安九歌捂着被打的脸颊,含泪看向安兴洋,一脸的委屈的跑出了书房。

    “九歌……”安兴洋唤了一声,却是没有半点回应,一颗心狠狠的痛了一把,从小到大,他从来没有动过安九歌一根手指头,这一次,是真的动怒了。

    “来人,给老夫盯紧了小姐,不准让她踏出府门半步。”安兴洋背着手,命令道。

    安九歌哭着跑回了闺房,满肚子的委屈,一边收拾包袱一边擦泪。爹他自己明明做的不对,棒打鸳鸯,为了利益强拆我跟凌郎,如今还不分青红皂白的打我,实在是太让我心寒。无论如何,我明天一定要去见凌郎。

    翌日,天刚蒙蒙亮,安九歌便背着包袱来到了府门口,谁曾想,守在府门的家丁死活不让她出府。

    “小姐,对不住了,老爷吩咐过,无论您说什么,都不准放您出去。您还是快回去吧,求您别为难我们这些下人了。”家丁道。

    安九歌气的不行,又说服不了家丁,只好怨气冲冲的去找安兴洋。

    “爹,我想出府。”安九歌一迈进书房,便是开门见山。

正文 第252章 破庙遇考友

    “你死了这条心吧,为父是不会让你再跟着他去京城的。”安兴洋背着手,冷声道。

    “只要爹放我出府去找凌郎,女儿什么都答应爹,求爹成全。”安九歌没有办法,只能妥协。

    安兴洋扭头意味深长的看向安九歌,蹙眉道:“除了让你离开林凌,爹还能有什么要求你做的。”

    “爹,若是你能让九歌出府,九歌保证,一旦凌郎落榜,九歌便跟他断绝联系,再无瓜葛,以后婚嫁之事,全听爹爹的。”安九歌发誓道。

    “上次,为父赠送给林凌盘缠之时,你已经发誓了。”安兴洋蹙眉道。他没必要再让女儿发一次毒誓,何况,他已经让林凌签名画押,他不担心。

    “上次九歌只是随口说说,但是这次,九歌可以让爹彻底对九歌放心。”安九歌认真道:“我愿意写下白纸黑字,只求爹可以放九歌出府。”

    安兴洋一愣,看向一脸郑重的安九歌,微微点了点头,“爹答应放你出府,你写吧,总还是有个见证的好。”

    安九歌心口狠狠地痛了一下,她没想到,他的亲爹竟做的这般决绝,硬着头皮走到书桌旁边,将所发誓言写在了纸上。

    “爹,女儿已经写完了。女儿之所以这么信誓旦旦,是因为女儿始终相信,凌郎学富五车,定有他的容身之地,他不可能一辈子埋没在我们这个小镇的,这一次,他一定可以考中状元。”安九歌道。

    说完,安九歌便掉头往书房外面走去。

    安兴洋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吩咐管家去跟门口的家丁说一声,放安九歌出府。

    安九歌跑出府,急匆匆赶往书堂,看到在书堂门口焦急等待的林凌,激动的跑过去抱住了他,泪水情不自禁的滑落脸颊,“凌郎,我好怕失去你,答应我,这一次,一定要考取一官半职。”

    看到安九歌,林凌松了一口气,“九歌,我就怕安伯父不让你来,刚才担心死我了。现在看到你,我也放心了。安伯父他实在是……哎,不提也罢。九歌,你放心,这一次,我一定可以考进三甲的。”

    安九歌拼命点了点头,“我信凌郎。”

    林凌给安九歌擦了一下眼角的泪水,“走吧。”

    安九歌挽着他的胳膊,二人往京城赶去,走了一天,眼见天色渐渐暗淡,见前面有处破庙,安九歌与林凌决定今晚暂且在破庙歇脚。

    二人走进破庙,便见破庙里有两个年轻人,围坐在火堆旁,看样子也是路过破庙,在此过夜的。

    看到安九歌与林凌走进破庙,二人一愣。

    “你们也是在此过夜?”其中一位身穿蓝色衣服的年轻人道。

    “嗯,你们也是进京赶考的书生?”安九歌看到蓝衣男子旁边的书籍,试探性的问道。

    “在下李章,是今年的考生。”李章道。

    “在下刘戟,也是今年的考生。”另外一位身穿灰衣补丁的男子自我介绍道。

    林凌面上一喜,急忙打招呼道:“在下林凌,也是赶考的书生,没想到在此还能遇到考友,幸会幸会。”

    “原来是林公子,我与李章公子也是刚认识,相逢就是缘,林公子快请坐,正巧我们都去京城,明日就一起上路吧,路上也有个照应。”刘戟笑道。

正文 第253章 破庙夜谈(一)

    林凌面上一喜,急忙道:“能够在此遇到李兄跟刘兄,也算是一场缘分,我们一道上路也好,既可以有个伴,也可以向二位仁兄请教一下。”

    林凌见李章与刘戟二人衣着打扮都有些破旧,定也是如同他一般,家境窘迫,因此与二人便更加亲切起来,当即走到火堆旁坐了下来,以表亲近。

    “太好了,这下路上可就热闹了。”安九歌抱着包袱笑道。

    “这位姑娘是?”李章指着安九歌,奇怪的问些林凌。

    还没等林凌介绍,一旁的刘戟打趣道:“林兄,这位姑娘莫不是林兄的内妻?林兄上京赶考,倒是忘不了带上家眷,可见林兄与嫂子恩爱有佳啊。”

    安九歌面色一红,羞愧的低下了头。

    见李章与刘戟调侃自己,林凌有些尴尬,急忙道:“二位仁兄误会了,这是家妹。在下家境贫寒,至今未娶。”

    安九歌一愣,猛地抬起头看向林凌。她没想到,林凌会如此介绍自己。不过想来也是,自己只是他的未婚妻,终究不是妻子,而且,他是上京赶考,带上家眷,难免让人笑话。

    安九歌咬着嘴唇愣在了原地,是自己非要跟来的,倒是让凌郎难堪了。

    “原来是令妹,不好意思林兄,刚才误会了。”刘戟急忙道。

    “无妨,不知者不怪嘛。家中再无亲人,只有一个家妹与我相依为命。我进京科考前后耽搁两个多月,不放心家妹一个人留在家中,而家妹又贪玩,便跟着来了。”林凌不以为意的笑了笑。

    安九歌走到一旁坐了下来,抱着包袱,不便插话,只好帮忙往火堆里添柴。

    “林兄这是第一年考吧?”刘戟面露凄楚,看向林凌,问道。

    林凌面上有些尴尬,想到自己连考四年,皆年年落榜,心下难免有些自卑与凄凉,轻叹了一口气,微微开口道:“第二年。”

    安九歌再次抬起头看向林凌,她没想到林凌会向旁人撒谎。但是想到林凌向来清高,大抵是想留一丝薄面吧。

    毕竟,连考四年,对于一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而言,实在是有失薄面。

    安九歌想,凌郎一向爱面子,自然是难以启齿的。

    “原来林兄也是第二年科考,我也是呢。不过我没有见过林兄,想来我们去年并不在一个考院考场。我这次进京,可是抱着不成名不回乡的信心。”一旁的李章道。

    只听刘戟轻叹了一口气,有些羡慕的道:“不怕二位仁兄笑话,我这是第三年科考了,哎,去年与前年皆是名落孙山,今年来科考,乡亲四邻的眼光都有些变了,家父指望我光宗耀祖,我压力不小啊……”

    林凌面色尴尬与难堪,大抵是觉得自己撒了谎,心下有些过意不去吧。他哪有什么资格笑话旁人,他连考四年皆是名落孙山,如今的压力,可不比二人小。

    况且,倘若他再不高中,怕是他与安九歌从此就真的形同陌路了。无论是为了证明自己,为了争口气,还是为了让安兴洋刮目相看,将安九歌许配给他,哪方面的压力都不小。

    无论从哪一方面讲,他这一次,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正文 第254章 破庙夜谈(二)

    刘戟一边往火堆里添柴,一边满脸愁楚的道:“十年寒窗苦读,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够光耀门楣,光宗耀祖。可是连考两年,皆是落榜,家中的负担实在是重,家母过世的早,父亲腿有残疾,只能靠倒夜香维持生计,想我一介七尺男儿,除了读书外,什么事情都不能做。若是第三年再不高中,怕是……”

    说到这里,刘戟重重的叹了一口气,“若不是家中还有老父亲,我连死的心都有了。”

    “刘兄你可千万别这样想,以你刘兄的文采,想来前两年科考定是发挥失常,才会科考失利,今年一定是没有问题的,刘兄放宽心,别压力太大。”李章宽慰道。

    林凌也急忙宽慰了他几句。

    刘戟苦笑了一声,无奈的摇了摇头,“也许你们还不知道,我听闻,每一届的考生中,都有收买出题考官的,怕是每年的科举都有卖题的考官。像我们这些寒门子弟,身无分文,寒窗苦读,却不如富贵子弟送的一份礼品……”

    刘戟没有再说下去,嘴角勾起一抹凄楚的苦笑,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林凌皱眉,他也是听到了小道消息,不知道是否可靠。但是见刘戟一表人才,又如此用功,哪怕考不进三甲,中个进士倒也是没有问题的,如今连考两年皆是落榜,怕是其中真有蹊跷。

    而自己何尝不是呢?以自己的才学,怎会连考四年皆失败,甚至连隔壁镇上的草包公子,都已经高中进士了。

    林凌心里明白,却是不能说出口,毕竟,他刚才可是说自己这是第二年科考,总不能一下子变了样子。

    “是吗?还有这样的事情?”李章有些惊奇,蹙紧了眉头,“去年科考,我因吃坏了肚子,发挥失常,揭榜之后,见自己榜上无名,便落寞的回乡了。这不,又回家苦读了一年,今年再次进京科考,希望这次一定高中。”

    “李兄还年轻,只科考了一年,听不到小道消息也不足为奇。不过,但愿那只是无稽之谈的谣言吧。希望这一年,我们三人都能榜上有名,风风光光的回乡。”刘戟道。

    李章点了点头,一脸坚定的道:“我也是这样想的,十年苦读,不考进三甲,绝不甘心。”

    “李兄果真有志气,每年的考生众多,三甲并不好考呢。”林凌扭头看向他,认真道。

    只听一旁的刘戟笑着冲林凌道:“林兄可能还不知道,我虽与李兄刚认识,但是,却对李兄的名字熟悉的很呢。”

    “此话怎讲?”林凌奇怪的看向刘戟。

    安九歌也是抬起头看向刘戟,不知道刘戟这是何意。

    只听刘戟继续道:“李兄自然是不认识我,我也是没有见过李兄。但是,姑母刚好与李兄同乡,探望姑母之时,姑母可是时常跟我提及,他们乡中的才子呢,三岁就会赋诗,十几岁便对诗词歌赋倒背如流,姑母提及之人可是与李兄同名同姓,自然错不了,定是李兄了。”

    “刘兄休要拿以前的事情说事,那都是过去了。现如今,我还不是一样榜上无名,落榜返乡?”李章轻轻摇了摇头,不以为意的道。

正文 第255章 破庙夜谈(三)

    刘戟撇嘴,总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所以我觉得,科考一定出现了问题,不然,以李兄的文采,去年定会一次性高中,怎会榜上无名?再说我,虽比不上李兄的文采,但至少,中个进士还是没问题的,但是……”

    “刚才我也说了,科考的前一天晚上,吃坏了肚子。”李章面露难看之色,叹气道:“大抵是时运不济吧。”

    “倒也是有那么一丝道理。”刘戟道。

    “不过,刘兄连考三年落榜,倒是有些奇怪呢。”李章蹙眉若有所思的道。

    “哎,但愿只是无稽之谈的谣言。”刘戟道。

    “这么说,以李兄的文采,进三甲,是绝对没有问题的。”林凌皱起了眉头,看向李章,问道。

    李章确实有些文采,倒也是毫不谦虚,点头道:“自我感觉,应该是没有多少问题的。今年哪怕不进三甲,定也不会榜上无名,但愿这次不要再失利。”

    刘戟笑道:“李兄莫要谦虚,以我看,这次的状元郎,非李兄莫属。”

    安九歌明显看到林凌的面色有些难看,毕竟,都是今年的考生,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谁都想高中状元郎,可状元郎只有一个。说白了大家都是对手,是站在对立面的。

    大抵是遇到劲敌,林凌有些担忧起来。

    李章看向林凌,没有注意到他脸上的难看之色,笑道:“这刘兄就喜欢妄自菲薄,总说别人好,林兄你可不知道,刚才我查看了一番刘兄自己做的笔记,密密麻麻的见解,可见刘兄是有真本事的。”

    “是吗?”林凌恢复了平静,扭头看了刘戟一眼,随即又看向李章。

    只听李章笑着打趣道:“糟糕,去年时运不济,拉肚子。今年又遇到对手了,看来我今年怕是又不能高中状元了。”

    刘戟笑着推了他一把,“李兄莫要开玩笑,我自然是没本事考过李兄,不过嘛,李兄高中状元,我能高中榜样也好。”

    林凌的脸色有些难看,蹙紧了没有,一时不知在想着什么。

    刘戟与李章大抵是谈的来,又说了几句玩笑话。

    安九歌在一旁低头添柴,一言不发,也不知道一个人在想些什么。

    刘戟注意到了她,冲林凌笑道:“林兄,你妹妹倒是长的标致,倘若在下能够考中三甲,若是能娶到像家妹这般姿色的女子,那可真是祖上积德了。”

    林凌尴尬的笑了笑。他总不能跟刘戟说,这是在下的未婚妻,你可别打歪主意。再说,人家刘戟只是开个玩笑而已。

    安九歌面露尴尬,急忙转移话题道:“三位哥哥,科举将近,想来你们也要备考的,要不,我负责今晚的晚饭,三位哥哥看会书?”

    林凌冲安九歌微微一笑,点了点头,“有劳家妹了。”

    见他改了口,安九歌自然不能说什么,“哥哥莫客气。”

    “出门带了几天的干粮,烤一下便可。”刘戟从补丁包袱里取出两个干的裂皮的干粮,笑道。

    李章也从包袱里取出干粮,笑着递给安九歌,“有劳了。”

    “不必客气,应该的,反正我也是无事。”安九歌一边说着一边搭起木架,准备烤干粮作为今晚的晚饭。

正文 第256章 树林初遇(一)

    四人在破庙简单将就着睡了一宿,第二日便步行往京城的方向走去。

    “我想,以我们三人的文采,今年定是没有问题的。若是将来三人高中,一定要莫相忘,互相扶持,相互照应。”李章边走边提议道。

    “那是自然,以后入朝为官,难免少不了打交道,好在我们认识,将来在官场上也好说话。”刘戟道。

    林凌点了点头,“以后朝中为官,能有几个熟人,也算是人生一大幸事。”

    四人跋山涉水,为了节省时间与钱财,几乎都是露宿荒郊山洞,很少住客栈,想着留着钱到了京城找家像样的客栈住下,总不能没到京城,先把盘缠花光。

    好在几人家境都窘迫,一拍即合,皆是选择留宿荒郊山洞。

    林凌与刘戟负责捡了些木柴,在洞中生起了火,李章负责去小河边将三人的水壶灌满水,安九歌负责烤馒头。

    简单吃过晚饭,林凌与李章还有刘戟围着火堆看起了包袱里带来的几本书籍,安九歌闲来无事,又睡不着,便走出山洞,一个人借着皎洁的月光在树林里无所事事的漫步。

    走着走着,安九歌突然眼前一亮,快步跑了过去,捡起躺在地上还有些温暖的兔子,心下有些奇怪,嘀咕道:“这兔子还热乎着呢,应该刚死不久。”

    但见兔子腹部有伤,安九歌蹙了一下眉头。心想,这只兔子应该是被打猎的射伤后逃跑到这里的。

    安九歌攥着兔子的耳朵,转身往回走,脸上遮掩不住喜悦,明天早上有兔子肉吃了。

    谁知,刚走几步,却听一阵悦耳的磁音传来。

    “哪来的小丫头,为什么偷走本公子打的野兔子?”

    闻声,安九歌一愣,扭头看向站在身后的人。

    虽是夜晚,但依然可以借着月光看清男子面如冠玉,风度翩翩,一身洁白锦衫随风飘动。安九歌何时见过如此貌若谪仙的人物,一时间有些发愣。

    男子嘴角勾着一抹如沐春风的笑意,并没有生气的样子,奇怪的打量着安九歌,“夜深人静的,一个姑娘家的,怎么一个人出现在树林里?”

    安九歌回过神来,急忙道:“我是陪家兄进京赶考的,路过此地,家兄在洞中看书,我一个人无聊,便跑了出来。”

    “小姑娘胆子不小,一个人跑出来,不怕遇到危险?”男子淡然一笑,问道。

    安九歌咬了一下嘴唇,扬起头看向男子,不服道:“这只兔子明明是我发现的,你怎能说是你的!”

    “小丫头偷走本公子的晚餐也就罢了,还不讲理。”男子伸手指了一下旁边,笑道:“本公子的骏马可是就在旁边,本公子路过此地,本想夜宿在此,打了只野兔子作为晚饭,刚才去找水,谁曾想,回来便撞见偷兔子的。”

    男子笑着打趣道。

    安九歌扭头看去,这才发现,旁边的树干上,还拴着一匹白马。

    安九歌噘了一下嘴,将手中的兔子递给男子,不情不愿的道:“给你。”

    男子一阵好笑,轻轻摇了摇头,“小丫头倒是有意思,行了,送你了,本公子再打一只便是。”

正文 第257章 树林初遇(二)

    “不行!”谁知,安九歌却是一口否决了他。

    “奥?”男子一愣,挑眉看向安九歌,有些奇怪的问道:“本公子倒想听一听,小丫头这是何意?”

    “兔子怪可怜的,你杀了一只也就罢了,怎能再杀一只呢。”安九歌睁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看向男子,认真道。

    四目相对下,男子微微点了点头,笑着打趣道:“你倒是善良,那本公子今晚饿着得了。”

    “这只兔子你吃了吧,反正它都死了。”安九歌低头看了一眼兔子,咬了一下嘴唇,似是在思考什么,将兔子硬塞到男子的手中,二话没说便掉头往回跑。

    男子先是一愣,反应过来,冲她喊道:“小丫头倒是有意思,你叫什么?”

    安九歌停下脚步,扭头看向男子,“我不告诉你。”

    说完,安九歌便继续往前跑,直到消失在男子的视线里才停下脚步。

    “我回来了。”安九歌走到山洞前,定了定心神,冲正在读书的林凌等人故作无事般笑道。

    “这么晚了,不躺下休息,去哪里玩了?万一碰到狼那可就坏了,好在你回来了,你若是再不回来,怕是我们要去寻你了。”林凌看向安九歌,认真道。

    “睡不着,出去走了走。”安九歌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脖子。心想,你们在借着火光夜读,我一个人睡不着,只好就出去溜达一下了。

    “我们读书读迷了,倒是差点把九歌姑娘给忘记了,真是惭愧,好在九歌姑娘自己回来了。”刘戟道。

    “回来便好,天色也不早了,我们就不打扰九歌姑娘休息了。林兄、刘兄,我们也休息吧。”李章提议道。

    林凌与刘戟点了点头。

    四人分明在山洞里找了个可以歇脚的地方坐了下来,靠着山洞的石壁休息。

    安九歌靠在石壁上,想到刚才在树林里被男子调侃打趣的场景,一颗心不由的跳动了一下。莫名其妙被当成偷兔子的,安九歌觉得有些尴尬,现在还没有缓过神来。

    不过,想到男子刚才也并没有说什么,安九歌还是慢慢放下了一颗心。

    翌日清晨,安九歌睁开朦胧的双眼,便见刘戟早已起身在用功,大抵是下定了决心这次一定要高中三甲。

    对于所有进京科考的书生而言,若是能够榜上有名,那便是鲤鱼跳龙门,有了翻身的机会。

    现在天色刚刚蒙蒙亮,李章大抵是累了,也大抵是文采出众,对自己的才学信心十足,如今还靠着石壁在睡觉。而林凌,跟安九歌一眼,刚睡醒。

    看到刘戟在用功备考,林凌睡意全无,坐起身,想着自己也不能落后于刘戟,当即拿起枕着的书籍看了起来。

    安九歌见状,只好识趣的坐起身准备生火,她不是男儿,不能参加科考,只好负责烤今早的干粮。

    直到安九歌生起了火,大抵是烟气的作用,李章也醒了。

    李章在三人中算是年龄最小的,性格自然也比林凌与刘戟活跃,伸了个懒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