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夫君总是想杀我-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雪压青松,青松愈直,缺点也就成了让人痴迷的优点。
  这样一个秦钧,她才舍不得他英年早逝。
  “下次王少斌再过来,侯爷让他来找我,是真心投诚,还是假意为饵,我试试就知道了。”
  秦钧点头,昏黄宫灯下,他薄薄的唇略显得有些苍白。
  杜云彤知道他在船上不适应,与他说完王少斌和齐文心的事情后,把齐文心算计李晃的事情略微提了提。
  秦钧微抬着眉,墨玉般的眸子里诧异一闪而过,想起了王少斌跟他说过的,齐文心与齐家面和心不合,并非真心替齐家办事的事情。
  王少斌在说起齐文心的时候,眼睑微敛着,面上没甚表情,语气也是世家子弟一贯的儒雅清俊:“我的这位继母,虽出身齐家,但身份卑微,生母乃是齐家婢子。原本是没资格入齐家族谱的,因继母嫁给父亲,怕面上不好看,这才开了祠堂,入了族谱。”
  茶杯里的茶水是刚倒的,有些热,热气腾腾的云雾升了上来,萦绕在王少斌面前。
  世家大族,明面上是一团和气的,但内里的东西,谁又说得清楚呢?
  齐家与王家乃是世交,他的母亲是齐文心的堂姐,不同的是,他母亲是齐家的嫡长女,而齐文心,不过是齐家不起眼的庶女,但若论起年龄来,齐文心与他是大小差不离的,虚长他几岁。
  王少斌年幼之际,在齐家做客时,是见过齐文心的。
  齐文心的穿着与齐家的女儿没甚不同,下人们也客客气气唤着四小姐,但低头饮茶时,他总能看到齐文心指上的茧子。
  世家女,虽学女红,但更注重才学修养,一个养尊处优整日看书的小姐,手里哪会磨出厚厚的茧子来?
  那日王少斌又随母亲回齐府,恍惚中听到齐文心的哭喊声。
  满园的丫鬟婆子像是没有听到般,各司其职,他的舅母眉头微皱,脸上有着几分不耐。
  他母亲终究是个良善人,见此便道:“嫂嫂好歹也派人去瞧瞧,是否出了什么事。”
  “咱们齐家是百年世家,可不是那等尊嫡贬庶的轻狂人家。”
  舅母面上的笑容有些僵,打发了婆子去问。
  后来衣着光鲜的齐文心来院子谢恩,他一边抿茶一边看她的表情。
  她眼圈微红,似是刚刚哭过,可说出来的话,却不是受了委屈的话,四平八稳地谢他母亲的关心。
  再后来他年龄大了,便不能跟着母亲在齐家内宅了。
  再再后来,他母亲因病去世,齐文心成了他的继母。
  他问父亲为何是齐文心,父亲说,既为续弦,身份便不能太高,太高了,以后生出来的孩子会威胁到他的位置,齐文心是齐家女,娶齐文心,既能继续联姻齐家,又不会威胁到他的存在。
  再说了,庶女庶女,哪里见过什么好东西?略施点小恩小惠,就能让她死心塌地了。
  父亲语气轻蔑,说着庶女上不得台面,远比不得他母亲是齐家嫡出,雍容端庄识大体,而齐文心,只有一张脸尚且能看。
  风声喧嚣,王少斌突然就没了食欲,放下筷子抬眉看着屏风。
  屏风后,一抹茜蓝色飘闪而过。
  他记得,今日的齐文心,穿的似乎就是这个颜色。
  宫灯映着王少斌的脸,于他脸上投下浅浅光晕,王少斌语气如旧:“继母因出身之事,年幼之时过得极苦,据少斌所知,她的母亲兰姨娘,死得颇为蹊跷。”
  “然终究不过一个婢子,死了也就死了。”
  秦钧一脸漠然,王少斌声音微顿:“故而,以少斌之见,继母未必真心帮齐家做事。”
  同理,也未必会帮王家做事。
  她只帮她自己做事。
  王少斌的手指停留在茶杯上,微抬着眉,看着秦钧,道:“或许,她可为侯爷所用。”
  宫灯里的蜡烛似乎将要燃尽,暗卫走进来换了新蜡烛。
  阴影归于光明,秦钧道:“齐文心可用,三城可取。”
  他与杜云彤的担忧不一样。
  齐文心就像一把利剑,若使用得当,将会给青州齐家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齐文心聪明,不好掌控,但他觉得,他心上的姑娘更加聪明,有着不输于任何人的才智,齐文心的那些聪明,根本不足为惧。
  虽然此时,他心上的姑娘有些底气不足:“侯爷,这样太危险,我不想让你冒险。”
  秦钧静静地看着杜云彤。
  幽深的眸子里是满心满怀的信任,杜云彤举了白旗,道:“好吧,我再想想,总之,我不会让你轻易冒险。”
  齐文心说能调动王宏的兵马,就能调动王宏的兵马了?
  万一只是表面调动兵马,实则在城里埋伏军队,只待秦钧进城,便里应外合来个瓮中捉鳖怎么办?
  她才舍不得秦钧冒险。
  可秦钧非要冒险。
  阳谷,昌平,济阴三城的位置是在太重要了,她看了齐文心看出的条件都心动了,更别提秦钧了。
  杜云彤把秦钧按在床上,道:“这事我来拿主意,你只管练兵便是。”
  秦钧晕船,还是让秦钧早点休息为好。
  把秦钧按在床上后,杜云彤去了秦钧的书房。
  若是旁人敢这样大大咧咧走进秦钧的书房,怕是会被秦钧拿起陌刀砍成两截,但杜云彤不同,她是他的心脏,更是他的智囊,莫说只是一个小小的书房,天下他都愿意捧给她。
  暗卫们早就习惯杜云彤出入秦钧的书房,非但没有阻拦,还颇为贴心地给杜云彤泡上了她最喜欢的甘萝叶。
  秦钧晕船,莫说处理各处送来的军报了,他现在看谁都是飘的,也就杜云彤在他身边时,他还能提起精神说两句话。
  若是其他人造访,点头摇头,就是秦钧一日的说辞了。
  秦钧无法处理政务,累积的书信快要堆成山,偏这些都是极为重要的,旁人不敢拿主意,暗卫们被各处的书信催得不行,但也不敢擅动,看到杜云彤进来书房,翻看着信件,一干暗卫的眼泪都快下来了。
  天知道他们被人催得有多惨。
  铺纸磨墨,燃起熏香,就连一旁的宫灯,也给换成了杜云彤喜欢的花样。
  宫七发誓,这些暗卫们对待秦钧都没这么殷勤。
  杜云彤随手翻着信件。
  厚厚的一打,都是马逐溪送过来的,说着中原之地的情况,声泪俱下祈求减免中原之地的赋税。
  一连数封都是如此,杜云彤不难猜出秦钧给马逐溪下了什么命令,才会让马逐溪这般恳求。
  秦钧有意出兵青州,但苦于有兵无粮,好不容易把荥泽郑氏算计倒了,可不是就兴高采烈征收粮草,以供日后攻打青州吗?
  收收收,就知道收,中原的老百姓都快逼到造反了,还征收粮草呢?
  当真是欺中原无人呢。
  中原百姓也是惨,好不容易送走了吸血的郑氏,又来了个一心想要征粮出兵青州的秦钧。
  杜云彤摇着头,给马逐溪回信。
  减免一年赋税,往后的赋税按照如今赋税的一半进行征收,至于秦钧想要军粮的事情,由她来解决。
  写完信,让暗卫赶紧加急送走。
  大战一触即发,各地诸侯世家蠢蠢欲动,若这个时候再不善待中原百姓,指不定秦钧前脚出征青州,后面的中原百姓就揭竿而起。
  古往今来,王不过霸,以一当千的项羽都死在了四面楚歌,她可不敢让秦钧也经历一次。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的剧情,一点都不美好。
  安抚中原百姓,交好其他世家,这样在秦钧对齐家出兵的事情,才不会让秦钧陷入与整个天下为敌的局面。
  房间里的秦钧喝了大夫开的安神汤,昏昏沉沉睡着,杜云彤连夜将秦钧堆压的事情处理完,天边刚泛起鱼肚白,杜云彤揉了揉脸,回自己房间简单梳洗换衣服。
  今天可是有一场硬仗要打。
  秦钧既然执意要取三城,她帮他便是。
  生而为人,哪个没有点自己的小心思?
  齐文心不为齐家,不为王家,为的是她自己,利益相同下,齐文心是可以为她所用的。
  而到了利益不同的情况下,她相信,秦钧也已经做好了准备。
  最好最坏的打算都已经做足,她还担心什么?
  直面人生的暴风雨便是。
  青州富饶,人口极多,若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又何必非要硝烟四起,伤了将士,更是苦了百姓。
  这种局面,不是秦钧想看到的,更不是她想看到的。
  只要拿了阳谷昌平济阴三城,秦钧就能把战争的伤害降到最低,如今她要做的,就是帮秦钧拿到这三城。
  作者有话要说:  杜云彤:你很聪明,我也不差
  齐文心的利用价值真的很高的
  以武力去拿三城的代价非常高
  所以秦钧才会更倾向和齐文心合作


第94章 
  杜云彤给齐文心下了帖子; 约她在节后好好谈上一谈。
  阳谷昌平济阴三城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 离天启城太近了,青州兵驻扎在那,就像是一把无形的利剑悬挂在秦钧脑袋上,让人睡觉都睡不安稳。
  这三城,更是将青州京都分开的咽喉所在,强行用武力去攻占,将会消耗巨大的兵力。
  想要占领一座城池,最起码要比守城军多出两倍的兵力; 更何况; 这三城易守难攻; 只用两倍的兵力; 怕是占领不下。
  如今这三城各自驻守五万兵力,五万是明面上,进可攻; 退可守的地方,以齐家行事之谨慎; 绝不可能只放了五万士兵在城里。
  八万; 或许更多。
  三座城池各为犄角之势,攻取一城,另外两城则会出兵相助,秦钧若想强行用武力攻占,最起码要动用三十万的大军。
  秦钧坐拥三州之地,三十万大军不在话下; 可秦钧擅长的,是草原歼灭战,或者平原山川会战,攻城之战,秦钧甚少涉及。
  往好处想,秦钧是杀神,打了那么多的仗,举一反三,或许能提炼出攻城拔寨的精髓,但军粮之事,秦钧仍然没办法去解决。
  秦钧倒是想解决来着,派了马逐溪去中原之地征收粮草,但中原百姓苦于赋税多年,再继续重税苛责下,一个不好,百姓们便会揭竿而起,到那时,秦钧别说对青州动兵了,单是中原的□□,就够他头疼一阵了。
  所以她免了中原之地一年赋税,让马逐溪安民辅政,一为中原之地的百姓,二为秦钧也积累点好名声。
  毕竟秦钧现在的名声,实在太烂太烂了,以至于她都有种秦钧居然还能活蹦乱跳活到现在,当真是个奇迹的错觉。
  没办法去征收军粮,杜云彤想了想,想给姜度写封信。
  蜀地早已不是大夏建。国初期的山穷水恶之地了,姜氏一族在蜀地精耕细作百余年,如今的蜀地,是门扇半开,猪肥鸡壮,夕阳西沉,一川明月稻花香。
  这么富饶繁荣之地,也难怪惹得南方的蛮夷们虎视眈眈蠢蠢欲动了。
  就连她,都生了问姜度借钱借军粮的念头。
  说干就干。
  姜氏一族心怀天下,个个都是忠于大夏、宁折不弯的好儿郎,如今诸侯世家林立,皇权势弱,秦钧有力挽狂澜之心,可苦于没有军粮,这种情况下,姜度应该不会不帮吧?
  杜云彤按照市面上的利息折算,每一笔都写得极为清楚,哪年借,哪年还,绝不拖欠姜度的粮草。
  当然了,不全是借。
  许如清曾给她留了百万嫁妆,那些嫁妆在她的运作下,早已翻了好几倍,如今拿出一部分,先支付姜度一部分银钱,剩余的钱财,等秦钧打下了青州城,再向姜度支付。
  若姜度肯借,秦钧的粮草便能解决三分之一了,另外三分之二,她想其他的办法。
  从她的嫁妆里,再拿出一部分银钱,去中原之地购买粮草。
  中原之地免了今年的赋税,想来粮食会剩余许多,她按照市面上的价格会购进,应该能筹得一部分粮草。
  而至于剩余的三分之一的粮草,杜云彤把心思打到了颜家身上。
  颜家所驻守的琅琊之地,是大夏朝最为繁荣的城池之一,而下首的广陵等,也不承多让。
  杜云彤曾看过颜家每年的税收,艳羡之余又替秦钧感觉委屈——秦钧三州之地的赋税,加一块才是人家一两座城池的税收。
  没办法,北地地广人稀,能征善战是真,但是穷,也是真。
  若是不然,秦钧也不至于差点把整个侯府给贴进军队里。
  至于颜家会不会给秦钧提供粮草,杜云彤觉得,难度颇大,但再怎么难度大,也要硬着头低想办法,总不能让秦钧的军队打到一半,没有粮食吃了。
  杜云彤给姜度写完信,让暗卫加急送往蜀地。
  墨水仍剩,便给琅琊的颜氏也去了一封。
  情真意切,催人泪下,她自己看了都心酸不已,就是不知道颜氏的家主会怎么想。
  两封信分别送出,天边已经大亮,杜云彤换了身衣服头饰,去找颜松云。
  昨夜发生了那么大的事情,太后为全李易和齐家的脸面,多半会下懿旨赐婚,这个时候她去找太后不合适,太后忙李易的事情都够焦头烂额了,她还是少在太后面前晃悠的好。
  至于李晃会不会有什么小动作,杜云彤觉得,多半是有的。
  只是针对的人是齐文心而已。
  李晃对齐文心出手,她才好从中解围,与齐文心结盟。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如今找颜松云才是当务之急。
  颜家这个盟友,在这个节骨眼上,可是比李易的婚事重要多了。
  此时离颜松云被太后杖责的事情已经过了月余,月余时间,颜松云的伤势早已经好了,但杜云彤还是带了些补品过来。
  这些补品是为了提醒颜松云,上一次太后执意要惩罚他,是谁给他解的围。
  颜松云看了一眼杜云彤身后丫鬟捧着的补品,眉头微皱,沉声道:“翁主有心了。”
  随从捧上了茶,袅袅茶香飘了出来,是杜云彤最为喜欢的甘萝叶。
  杜云彤眉头微挑,瞟了一眼颜松云,抿了一口茶,浅笑道:“统领才是有心了。”
  到底是出身世家的人,虽然领着武职,但并不是那种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武夫,若不然,也不会让随从给她上她最喜欢的甘萝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松云,颜松云。
  单听颜松云的名字,便觉得他是一个淡泊名利,疏狂风。流之人。
  杜云彤余光扫着颜松云。
  喜怒不形于色的淡漠有,常年习武属于武人的疏狂也有,举手投足间,出身世家的风。流也被他堆在眼角眉梢。
  颜松云年龄三十岁上下,与姜度的潇洒肆意不同,他的气质偏沉稳,是那种天塌下来,他也能担得起的渊渟岳峙,大抵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经历无数兵变,仍然稳坐禁卫军统领一职。
  而这一次颜松云被责罚,除了有人想趁水摸鱼外,颜家三番五次驳了太后面子,也占一部分原因。
  归根到底,这次的事情,颜松云实属无妄之灾,冤得很。
  颜松云道:“翁主有话直说便是。”
  杜云彤放下了茶杯。
  她就喜欢这种单刀直入不绕圈子的性子。
  齐文心若是有颜松云一半的干脆直接,她至于浪费那么多的脑细胞吗?
  杜云彤道:“侯爷要我告诉统领,侯爷在,颜家便在。”
  “外界风云变幻,与颜家无关。”
  颜松云眸色深沉,道:“条件?”
  杜云彤浅浅一笑,道:“想来统领也之地,北地苦寒,不及琅琊广陵之地富饶,侯爷有心用武,却苦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统领懂我的意思吧?”
  颜松云道:“此事我做不了主。”
  “不急。”杜云彤道:“月底之时,姜二叔会从蜀地送来一部分粮草,统领只需在七月之前作出决定便好。”
  提起姜度,是为了告诉颜松云,秦钧并非孤军奋战,坐领两州之地的姜氏一族,是秦钧最大的靠山与盟友,再加上中原之地已被秦钧收入囊中,秦钧早已不是单凭着一股子悍勇之气打天下的杀神了。
  秦钧有兵有粮有地方,收拾齐家,不过早晚的事情
  李家仍得人心,自立为王的下场是尽失民心后的众叛亲离,齐家不可能冒这么大的险,齐家最好的打算,是控制一位皇子,振臂一呼,呼吁天下世家诸侯与秦钧相抗。
  但现在,李晃李易都在天启城,李昙又被秦钧幽禁齐家纵然想拥兵独立,也找不到皇子拥立。
  齐家独木难支,与齐家合作是非常不明智的,转投秦钧,与秦钧合作,共同出兵青州,对于众多诸侯世家来讲,是最为明智的。
  颜松云到底是经历了多次宫变的人,从他脸上根本看不出任何情绪变化,他只说会与家主商议,并未给杜云彤一个准确的答复。
  杜云彤也并不着急。
  借军粮是试探,也算一种阳谋。
  颜家若两方都下注,既与齐家交好,又向秦钧投诚,但当军粮一借,颜家在齐家那边便没法交代了,军粮不借,也就相当于给秦钧一个危险信号,在出兵青州的同时,要防备着颜家趁虚而入。
  对于颜家的趁虚而入,杜云彤在给姜度的书信里也写上了这些担忧。
  姜度是一个极有大局观的一个人,她觉得,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情况下,姜度大抵会帮助秦钧度过这个难关的。
  而南方的蛮夷们会不会趁姜度出兵帮助秦钧的时候浑水摸鱼,杜云彤觉得,广宁公主若是有点脑子,这个时候都会拼命稳住蛮夷,秦钧这么辛苦,是给李易打天下的,而不是为了称王称霸。
  事实上,广宁公主是一个非常聪明甚至于精明的人,挑拨离间借刀杀人是她的拿手好戏,这种紧要关头,她会在蛮夷里制造一些内部矛盾,让蛮夷无心对蜀地动兵的。
  杜云彤心下稍安,回到自己房间。
  万事俱备,就等齐文心和王少斌给她送来三城的军备分布图了。
  听秦钧讲,王少斌虽有心投诚,但年龄尚小,走的又不是武人的路子,在军中的威望远不及王宏,对军队的指挥能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他能给秦钧提供的,也不过一些城防图,城中兵力,各将的脾气秉性和用兵习惯罢了。
  这些东西看似不起眼,但也颇为重要,有了这些,秦钧才不至于对青州之事两眼摸黑。
  知彼知己,才能百战百胜。
  齐文心对军队的指挥情况,则比王少斌好上一些,一来她出身齐家,再怎么是庶女,嫁了王宏,便是齐、王两家联姻的枢纽,各部将士们哪怕为了这,也会给她几分薄面。
  又加上齐文心此人能力不俗,做事极为稳妥,有时候甚至能左右齐文敬和王宏的决定,故而在军中又多了一层威望。
  后来王宏不知出于什么原因,给了齐文心一部分的军队指挥权,故而齐文心在对军队的把控上面,要比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王少斌强得多。
  杜云彤静静地等着齐文心的到来。
  齐文心和王少斌会不会联手坑她,她觉得不会。
  齐文心不会真心为齐家做事,更不会为王家做事,她只为她自己做事。
  她的目的看似模糊不定,但与她共事久了,久而久之,杜云彤也能抽丝剥茧般勘破一二。
  齐文心想要权,想要成为太后那般的存在。
  赫赫威威,一怒则诸侯惧。
  这才是齐文心真正的追求。
  气若幽兰,淡泊端庄,不过是她给别人的一种假象罢了。
  百灵泡上了杜云彤最喜欢的甘萝叶,杜云彤低头抿了一口。
  窗外阳光正好,微风掠过水面,送来阵阵清凉。
  齐文心宽袖长裙,裙摆拖着好看的花边,乌发高高挽着,玉簪剔透,耳上追着海上珠,阳光在她身上映着淡淡光圈。
  齐文心道:“翁主。”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没能日6,后期会补上的QAQ
  领导组突然来视察工作啊啊啊啊
  不说了,我要连夜整理东西了


第95章 
  杜云彤点头; 道:“夫人。”
  茶杯中飘着袅袅的云雾; 阳光正好; 在杯子上留下好看的剪影,杜云彤与齐文心相对而坐,齐文心身后的小丫鬟捧上来一个精致的雕花木盒。
  杜云彤瞄了一眼,里面装的多半是城防军备图。
  就是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三座城池的; 还是只有一座城池的。
  依着齐文心谨慎的性子,是不会一次性把三座城池的城防图都给她的; 只会先给她一个; 而后再用剩下两座城池讨价还价。
  果不其然; 小丫鬟打开了盒子; 齐文心道:“此为阳谷的城防军备图。”
  杜云彤眉梢微挑,齐文心把城防军备图在桌上摊开; 道:“剩余两城,待时机成熟后,我自然会双手奉上。”
  “绝不会短了翁主想要的任何东西。”
  李昙仍在杜云彤手上,是生是死不过杜云彤一句话的事情; 齐文心仍有些忧心; 说到这,眉头微不可查地蹙了一下。
  杜云彤细细看着城防军备图; 每一处多少兵力,机关在哪里,又如何破解机关; 都十分详细地绘制在地图上。
  如果这个城防军备图是真的,那当真是可抵十万精兵。
  抵十万精兵的同时,又可以让城中百姓免受战火侵扰。
  杜云彤收下了地图。
  “夫人所说的时机成熟,是什么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