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夫君总是想杀我-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一路小跑,去找父皇要雪莲,伺候他的宫女内侍们被他远远地甩在身后。
  小小的他气喘吁吁跑到紫宸殿,太后也在里面,太后除了对姜皇后还有几分笑脸外,剩下对谁都是淡淡的,谈不上特别亲密。
  小李晃心里打个突,但还是说明了来意。
  太后虽然对谁都不算亲密,但对谁也都不坏,想来是不会阻拦父皇的。
  哪曾想,他的话还未说完,便被太后冷声打断了:“姜氏一族世代镇守蜀地,功在社稷,为我大夏群臣之表率。如今夫妻双双战死,如今一根独苗,危在旦夕,不知生死。雪莲给姜氏一族,方能发挥最大效益。”
  小李晃一怔,道:“可是——”
  太后凌厉且冰冷的目光扫过来,小李晃把未说完的话咽到了肚子里。
  从那日起,他便明白,他们这些天家子孙,在太后心底,远比不得姜氏族人性命来的重要。
  小内侍的衣服被汗水湿透,额头抵在冰冷坚硬的地板上,不断地磕着头,道:“太后息怒!太后息怒!”
  息怒?
  李晃嘴角翘了翘。
  怒是息不了了,只有雷霆大怒。
  一旁的李易放下了茶杯,皱眉看着抬头,轻声道:“皇祖母前往保重身体。”
  点翠护甲划过紫檀木的桌面,发出一声轻响,太后慢慢合上眼睛。
  李易继续道:“王家世代为将,王宏更是其中翘楚,必然知晓劲秋妹妹对大夏,对姜家的重要性。。。”
  李晃慢悠悠接道:“是啊,王宏那个老狐狸,肯定不会舍得杀了表妹的,他要是杀了表妹,拿什么来跟皇祖母讨价还价?”
  王宏没那么傻。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姜家人在太后心里的重要性。
  太后是一个喜怒不形于色的人,无论对谁,都不会表现出明显的偏爱之情。
  以前姜皇后和先太子在世时,太后表现出来的,也不过是对于长孙嫡儿媳的看重,并没有格外的偏爱。
  但自从姜皇后、两任太子尽皆死去后,太后的喜怒越发明朗起来。
  对于姜家,由原来的不易察觉的偏护,变成了明目张胆的偏爱,再不顾及世人怎么看她,怎么看姜家。
  当然了,这丝毫不影响一些蠢人,觉得太后对于姜家人的偏爱,是因为姜家人镇守蜀地的缘故,但是王宏,不是那样的蠢人。
  更何况,还有一个极为聪明精于算计的齐文心,在王宏身边。
  夫妻本为一体,齐文心多少都会提点着王宏,让王宏知晓其中的厉害。
  “讨价还价?”
  太后敛眉,声音骤冷:“去,送信给王宏,问他想要什么。”
  这话说得颇有正德帝的昏庸之气,小内侍不断磕头的动作停了下来,余光偷瞄着高坐上的太后。
  李晃放下了茶杯,嘴角勾起一抹笑,道:“看什么?还不快去。”
  斜睥了一眼太后,李晃似笑非笑:“怎么,太后的话你都不听了吗?”
  小内侍忙道不敢,哆哆嗦嗦爬起身,看了一眼李易,李易微不可查地做了个手势,小内侍退了下去。
  太子李晃虽然以储君身份监国,但为人轻挑,极不着调,每每上朝,都以捉弄文武百官为笑,远不比李易做事稳妥,让人放心。
  久而久之,下面的人也就养成了多问问李易意见的态度。
  李易向小内侍打的手势,是让小内侍去找太后的弟弟杨节。
  出了太后的清宁宫,小内侍一路小跑,去找杨节拿个主意。
  姜劲秋虽是姜家女,又被太后封为了翁主,重要归重要,但也不是能让王宏随意开价的。
  小内侍擦着额上的汗。
  不知是上了年龄的缘故,还是其他原因,他总觉得,近些年的太后,远不比原来处事公正了。
  就连身子骨,似乎也差了不少。
  虽然有浓重的熏香压着,但他还是能闻得到那若有若无的汤药的苦味。
  到底是上了年龄,不是往日杀伐决断,一句话让群臣心生寒意、两股战战的摄政太后了。
  。。。。。。。。。
  蜀地与阳谷城相隔甚远,阳谷城破的消息尚未传来,杜云彤深知王宏用兵如神,姜劲秋不是他的对手,更何况,王宏更精通阳谷三城的攻守,杜云彤担心姜劲秋有什么意外,日夜兼程往阳谷城赶去。
  行至半路,杜云彤看到路旁有茶馆,便提议喝杯茶再继续赶路。
  人不休息,马也要休息一会儿的,再这样赶下来,只怕人还勉强撑得住,马就先累死了。
  小二招呼众人入做,杜云彤给自己揉着酸疼的腿。
  浑身像散了架一般,偏秦钧与之前没什么两样,正襟危坐,肩膀笔直,一点也看不出风。尘仆仆的样子。
  杜云彤佩服得五体投地。
  到底是天生就为战场而生的男人,完全不知道累一般,单是这体力,就甩普通人一大截了。
  杜云彤胡乱地想着,小二送来了茶水。
  一旁的行人一边喝茶,一边说着路上的趣事。
  “姜家啊,真是惨。”
  没头没脑的一句话传入耳朵,杜云彤微微侧目,看着说话的行人。
  那人像是远方的客商,一脸的感慨,与对面而坐的友人说着阳谷城的战事。
  “十万蜀兵,就这么没了。”
  杜云彤瞳孔微微收缩。
  对面那人道:“是啊,在蜀地好好呆着不好吗?偏要来帮杀神,这下倒好,连姜氏一族的姜姑娘也折了里面。”
  “只怕性命都没喽。”
  寒风起,荡起的灰尘迷了杜云彤的眼睛。
  周围的一切都好像失去了声音,只余下行人一张一合的嘴巴。
  再回神,杜云彤发觉自己不知何时冲到了行人面前,手抓着那人的衣襟,秦钧的手掌握着她的手,杜云彤听到了自己的声音:“你说。。。什么?”
  “姜姑娘。。。姜姑娘。。。”
  后面的话,却是无论如何都说不出口了。
  行人被杜云彤突如其来的动作吓了一跳。
  为了出行方便,杜云彤和千雁都扮作了男装,于行人看来,不过是一个极清俊的男子。
  刚想出声斥责杜云彤莽撞的行为,但见后面的秦钧阴沉得吓人,不觉把斥责的话咽到了肚子里,吞了吞口水,战战兢兢道:“姜,姜姑娘怎么你了?”
  秦钧微敛眉,慢慢掰下杜云彤紧紧抓着行人的手指,道:“阳谷城破?姜姑娘战死?”
  茶馆里的气压低沉得吓人,秦钧那张脸明明没什么表情,却像是雷霆万钧一般,让人不敢与他对神,甚至连他的脸也不敢看。
  杜云彤松了行人的衣袖,秦钧也没有进一步的动作,行人平复着心情,道:“是啊,青州兵攻破了阳谷城。”
  姜家素来得人心,听到姜劲秋战死的消息,一时控制不住自己心情的人也常有。
  行人慢慢镇定下来,唏嘘不已:“可怜了姜姑娘,这般年轻的年龄,便战死了沙场。”
  杜云彤的胸口微微起伏,秦钧环着她,眉头轻蹙,看着她轻轻颤着的睫毛。
  寻羽从怀里拿出碎银子,放在了桌上。
  秦钧扶着杜云彤,出了茶馆。
  寒风迎面吹来,秦钧怀里的杜云彤打了个冷战。
  秦钧眸色深了一分,道:“姜姑娘不会有事的。”
  杜云彤双眼没有焦点,脸上一片麻木,随着秦钧的话,点了点头。
  微薄的阳光穿破云层,有气无力地洒在地上,影子短短的,拖在人的身后。
  秦钧把杜云彤抱上马,而后长腿一跨,在她身后环住她。
  他几乎没有见过杜云彤这般惶恐无助的模样。
  他印象里杜云彤,从来都是成竹在胸的,脸上永远带着几分小得意的笑,哪怕是母亲离世,祖母不慈,父亲不管不问的局面时,她也是镇定自若的。
  秦钧只觉得自己的心都揪了起来。
  他想抚平杜云彤紧蹙着的眉头,想告诉杜云彤没事,一切有他,阳谷城还能再拿回来,可是城池能够再拿回来,人命呢?
  姜劲秋韶华正好的一条命的?
  怎么拿回来?
  战马以极快的速度行驶在官道上,怀中杜云彤微微颤抖的身体渐渐平静下来。
  杜云彤的声音极低,像是在不断说服自己:“王宏。。。王宏不会这么没有脑子的,他会留秋儿的性命的。”
  “李昙还在我手里,齐文心必然会拿秋儿换李昙的。”
  秦钧的下巴抵在杜云彤的额头上,眯眼望着前方道路,低声道:“会的,姜姑娘不会有事的。”
  但是这种事情,谁又能说得准呢?
  万一齐文心在王宏面前说不上话,又或者说,哪个男人能容忍自己的妻子整日里惦念着别的男子?
  阳谷城离天启城那么近,王宏完全可以在拿下阳谷城之后,继续挥师北上,直取天启城,等取了天启城,把李氏皇族掌握在手心,大夏的一切,都要以青州齐氏为尊,这种情况下,留不留姜劲秋的性命,已经没什么意义了。
  纵然死了一个李昙,还有如今的太子殿下李晃,还有怀有李晃孩子的齐氏女齐明烟,扶持一个傀儡皇帝,对于取得天启城的王宏来讲,是一件再容易不过的事情了。
  秦钧的眸色越发深沉,微眯着的眼睛里满是寒霜,像是一把划破一切阻碍的利剑。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蜀地。
  广宁公主深知自己写的请罪书太后看也不会看,更不会允许她回到天启城,只在蜀中住下,安心养着自己的身体。
  姜源给她请来的大夫是蜀地医术最好的。
  只是可惜,广宁公主的身体本来就不算好,接二连三的重伤,又加上在蛮夷之地生活的极其不适应,导致她原本应该发育的身体,彻底停止了。
  她永远都只是十来岁的模样,单薄得如同摇曳的花,垂落下来的柳,风吹吹就倒了。
  广宁公主垂眸,听完老大夫的话,问道:“只求先生给本宫一个准信,本宫的身体,能否有属于自己的孩子?”
  老大夫叹了一声,轻摇头,道:“难。”
  “公主身体虽弱了些,但并非难治,只需细细将养着,也就是了。只是公主在蛮夷之地伤了身体,又加上服用了大量难以生育药物。。。”
  稀薄的阳光照进来,广宁公主扬起脸,第一次发现,她是恨着蛮王的。
  轮椅滚过青石板,姜源在院中停留,目光落在窗户处眼底浸满阳光的少女。
  少女脸色苍白如纸,眸色透明若琉璃一般,没甚大表情,只是抬头看着云层里的太阳。
  不知过了多久,少女轻声道:“若本宫,一定要呢?”
  姜源眉头微蹙,身边之人悄无声息地隐入广宁公主房顶,耳朵贴在瓦片上。听着屋里人的对话。
  老大夫捋着胡须,道:“公主这又何苦?一切皆是命数,强求不得。”
  广宁公主垂眸,淡淡道:“本宫不信命,本宫只信自己。”
  轮椅滚过青石板,亲卫们推着姜源离去。
  姜度去蛮夷的这些时日,积累了不少政务,尽管有姜源暂时处理着,但有许多事情仍需要姜度来拿主意。
  小山似的文件堆在案头,姜度埋首案边,笔尖蘸满墨水,行云流水的字迹出现在宣纸上。
  亲卫推着姜源来到房间。
  姜度抬头看了一眼,复又低头写字,道:“你来的正好,我有事寻你。”
  姜源点头,来到姜度身边。
  分析完政务后,姜度拍拍姜源的肩,道:“以后蜀地的事情,就全部交给你了,你要时刻谨记姜家之责,让蜀地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
  姜源点头,喉结滚动,却又欲言又止。
  姜度皱眉道:“男子汉大丈夫,何事需要这般吞吞吐吐?”
  “说。”
  他对男孩们偏严厉些,远比不上对杜云彤姜劲秋的和颜悦色。
  在他的潜意识里,女孩们听话温柔,都是需要呵护的,男子皮糙肉厚,且大多调皮捣蛋,若不严厉,根本治不住这帮捣蛋鬼。
  故而见姜源这副犹豫不决模样,姜度的声音骤然冷了下来。
  姜源手指微紧,垂眸道:“二叔,若是无事,你尽快离开蜀地吧。”
  姜度整理信件的动作一顿,逆着光,姜源看不太清他的表情,只看到他微微侧目,剑眉拧在一处,像是永远跨越不了的沟壑,声音也是没什么温度的:“知道了。”
  “我今夜便走。”
  将蜀地政务交接之后,姜度回自己房间收拾行装。
  得益于整日防备山上的蛮夷,蜀中常年备战,将领都是现成的,无需再挑兵点将,只带最为骁勇善战的便是。
  姜度正在收拾行装,院内响起士兵跌跌撞撞跑来的声音,亲卫出声斥责,士兵大喘着气,泪如雨下:“非是属下莽撞,而是。。。”
  “阳谷城失守了!”
  姜度瞳孔骤然收缩,手里的包袱掉在了地上。
  远处灰蓝色的天,近处翠绿的竹影,眼前青色的纱幔,似乎都压了下来。
  “传我将令!即刻出发阳谷!”
  浩浩荡荡的蜀兵再度出蜀,姜家府兵清一色的白马银甲,姜度一身亮银甲,烈烈寒风扬起他素白织锦的战袍。
  广宁公主被人抬上了城楼,不断地咳嗽着。
  入目皆是一团白色,姜度首当其冲,渐行渐远,被青绿色的竹林挡去了身影。
  广宁公主收回目光,手捂着胸口,低低咳着。
  经寒风一吹,她原本苍白的脸更是白了一分,看了一眼身边的姜源,沙哑着声音,道:“你想不想给你妹妹报仇?”
  作者有话要说:  要开始发便当辣!
  猜猜看,都会有谁~
  三观不同是很大的问题
  清儿是二叔心里永远的白月光
  广宁:羡慕嫉妒恨


第128章 
  姜源垂眸; 看着面前瘦弱苍白的少女。
  明明是一个风吹吹就倒了的病西施; 偏生说出来的话,与她的相貌极其不相符。
  也是,若真是一个病弱的公主,怎么能成为太后杜云彤的心腹大患,又怎么能在蛮夷之地如鱼得水; 杀了蛮王与奉屠?
  娇弱,只是她的一种伪装罢了。
  那看似人畜无害后面的心计,深不可测。
  姜源收回目光,道:“公主想说什么?”
  广宁公主笑了一下,道:“没什么。”
  蜀地多竹林,哪怕到了隆冬之际,周围也是一片葱葱郁郁的绿色,在稀薄阳光的照射下; 有着生机勃勃与永不认输的力量和韧劲。
  就如姜家儿郎一般。
  恍然间,广宁公主想起曾经派人调查太后得出来的结果。
  姜家儿郎; 本就是极其出色的男儿啊。
  “跟姜少府在一起呆久了,学了些为国为民的东西。”
  广宁公主抬起头; 慢慢道:“为姜姑娘; 也为大夏百姓; 做些事情。”
  日头稀薄; 姜源颔首,道:“公主有何吩咐?”
  “吩咐不敢说。”
  广宁公主脸上有着浅浅的笑意,但眼底却是冰冷的; 一点笑意也无,道:“王宏之所以敢对阳谷出手,不过背靠齐、颜、萧,三家世家罢了。”
  “青州齐家与王家利益纵横交错,早已融为一体,但颜家跟萧家,与王宏可没这么好的关系。”
  广宁公主手指在空中虚指,眼睛望着远方,道:“将军可敢领兵出蜀?本宫只需十万精兵,便能让与青州接壤的萧家望风而降。”
  姜源眉头微动,道:“那么,颜家?”
  山风应面拂来,吹乱着人的衣袖与发丝,广宁公主看了一眼姜源,道:“杜云彤早就想出了应对颜家之法,无需本宫画蛇添足。”
  她知道,杜云彤在来蜀地的时候,在琅琊耽搁了一段时日。
  无缘无故的,姜度又身处蛮夷之地,性命危在旦夕,在这种情况下,杜云彤仍在琅琊城停留,必然是有极其重要的事情。
  若她所料没错的话,杜云彤应该是为了颜家增援青州的事情,才在琅琊耽搁了。
  与杜云彤勾心斗角这么多年,对于杜云彤的聪明,她早就领教了不少,要不然,也不会有这么一段在蛮夷生活的时日。
  杜云彤聪明,算无遗策,她对琅琊城的部署,根本无需再要旁人协助。
  她要做的,便是把兰陵萧氏控制住,就足够了。
  秦钧是不世出之将,他来对付青州兵,绰绰有余,杜云彤又早在琅琊做了安排,她再制住兰陵,那么天下九州,便会尽归于天家李氏。
  集权中央之后,李易的皇位才会坐得更为安稳些。
  姜源本就是极其聪明之人,广宁公主稍微一点,他便知其中关键,略微思索后,道:“愿听公主所言。”
  与蛮夷的那一仗,在杜云彤制造的连弩和霹雳车的帮助下,蜀兵们并没有损伤太多,姜度带兵出蜀之后,蜀地仍有大量的士兵。
  只是大多是募兵,而非姜家府兵。
  募兵的战斗力远不比府兵,但对于锦绣文章之乡的兰陵来讲,绰绰有余了。
  兰陵萧氏的兵力,在九州之中是最为弱的。
  更何况,听广宁公主意思,她有必胜的法子,不会损伤太多的兵力。
  姜源当下让副将去点兵,只待一切准备妥当后,便向兰陵进发。
  与此同时,驻守在琅琊之地的蜀兵们,也没有辜负杜云彤与广宁公主的期望,在水路上截杀了颜家想要增兵青州的兵力。
  炮火连天,一艘艘战船燃着烈火,沉。沦在深不见底的海水中。
  颜家溃不成军,纷纷退守琅琊城,闭门不出。
  而远在千里之外的阳谷城,已经飘起了王宏的大旗。
  阳谷城内,统帅府后院,亲卫们守在门口,王少斌跪在王宏面前,王宏负手而立,背对着王少斌。
  王少斌背挺得笔直,恍若永不会低头的松竹。
  “父亲,我是在救你,救王家。”
  王少斌道:“李家气数未尽,文有杨节马逐溪,二人皆是王佐之才,武有秦止戈姜仲意,此二将,古今未有,无论哪一个,都有踏平青州的实力。”
  “父亲此举,无异于螳臂当车,以卵击石。”
  王宏高大的身体立在风中,狂风吹起他战甲的一角,他静静听着王少斌的话,最后一声长叹,道:“起来吧。”
  听得王宏语气放软,王少斌站了起来,试探道:“父亲的意思是?”
  此时向秦钧投诚,虽然不如他一早投诚,但也不失为一个聪明的选择。
  哪曾想,王宏转过身,眼底一片凌厉之色,道:“自此之后,你不再是我的儿子。”
  王少斌微怔,宽袍广袖下的掌心紧了紧,道:“父亲——”
  王宏厉声道:“齐家于我有知遇之恩,我纵然身死,也绝不会背弃齐家!”
  “今日之后,你我父子之情,恩断义绝!我再也没有你这个儿子,你也无需唤我父亲。”
  狂风肆虐,王少斌单薄的身影晃了晃。
  他想过会有这样的结局,但当一切发生,鲜活地摆在他面前时,他还是会呼吸发紧,胸口一一阵阵的刺疼。
  千言万语,最终也不会变成了两个字:“保重。”
  道不同,不相为谋,纵然亲密如父子,也逃不过这样的结果。
  王少斌跪了下来,恭恭敬敬向王宏磕三个头。
  额头抵在坚硬的石子上,很快鲜红一片。
  王宏闭上眼,转了过身。
  王少斌磕完头,转身离去。
  不知过了多久,副将走了过来,想劝王宏,但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想了半日,道:“将军,您这又是何苦?”
  王宏子女虽多,但最为看重的,只有王少斌一人,早在数年前,便把王少斌视为他的接班人。
  如今因为秦钧与王少斌断绝父子关系,委实不值得。
  王宏慢慢睁开眼,眼底一片平静,道:“知遇之恩,唯有以死相报。”
  抬头看着天,天空是灰败的蓝色,王宏负手而立,如同立在青州大地的一个守护神。
  王宏道:“我王宏,生是青州大地的人,死是青州的鬼,生死永不背弃。”
  “秦止戈也好,姜仲意也罢,来战便是。”
  烈风荡起王字大旗,秦钧停马,远远地望着。
  阳谷城破之后,问徽与姜劲秋下落不明,唯有几个暗卫逃出生天,见秦钧发出的信号,便不断往秦钧身边聚集。
  暗卫们不断赶来,扮作百姓的宫七嘴里叼着草,来到秦钧马前。
  宫七弯腰向秦钧见礼,嚼着嘴里的枯草,道:“侯爷,您总算回来了。”
  再不回来,他要跟问徵姜劲秋一样,下落不明生死不知了。
  城破之时,青州兵如潮水一般涌来,他劝姜劲秋换了那身惹眼的衣服,先逃得小命要紧。
  但姜家人啊,就是一根筋,说什么都不愿换衣服,兀自在城楼上死战。
  眼见青州兵越来越多,宫七没有办法,先顾得自己的小命,火速扮成百姓溜了。
  至于问徵,他觉得以问徵以往见风使舵,不行就跑的性子,绝对比他跑得快,哪曾想,他出城好几日,在约定好的地方转悠了好一段时间后,也没有见问徵一点的消息。
  八成是个姜劲秋一样,陷在了阳谷城里。
  就是不知道,现在还活着没活着。
  秦钧远望着阳谷城,道:“姜姑娘下落如何?”
  宫七随口吐出嘴里的草,眼底闪过一抹寒光,道:“她中了王宏那厮的毒箭。”
  “毒箭?”
  一直安静着的杜云彤突然出声,声音不似往日,说的话像是从冰窟里捞出来的一般,无端地让人心生寒意:“王宏。。。没有留她性命?”
  姜劲秋与杜云彤素来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