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九零小媳妇-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桃花村的工作告一段落之后,刘福林总算是可以松口气休息一下了。
这次的生态养殖计划,总算是获得了阶段性的成功。
虽然还没有看到计划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但是吴军对此有着绝对的信心。
让刘福林在家里好好休息了几天,一个星期之后,吴军又要准备带着刘福林去冷冻厂看一看。
眼看着儿子刚刚空闲下来,立马又要忙碌起来,王秀花有些埋怨的瞪了吴军几眼。
吴军面对家人的埋怨也是有苦说不出,他这不也是想让小弟尽快成长起来吗?
刘福林对于吴军的决定却很高兴,因为,这就代表着二哥肯定了他的工作,认可了他的能力。
他是又高兴又骄傲。
吴军先到冷冻厂做了大概的安排,然后就带着刘福林直接去了市里。
冷冻厂的领导人员也对刘福林在桃花村的作为有所耳闻。
大家也对这个年轻人的到来有所期盼。
大家都想看一看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年纪轻轻的居然能有那么大的魄力。
他这次过来,又会对他们的冷冻厂有什么新的提议?
刘福林来到冷冻厂后,先向大家作了简短的自我介绍。
大家看着讲台上那个清清瘦瘦的小帅小伙,根本不敢相信桃花村那样大的一个工程,居然是由他主持的。
果然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和大家见过面以后,吴军和方有量领着刘福林,又开始参观冷冻厂。
冷冻厂这几年发展的也比较迅速,生产车间和冷冻车间厂房也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
刘福林默默跟在吴军他们身后,认真的观察着。
这次又将是一次新的开始,一次新的挑战。
其实,在来之前他是有些担心冷冻厂的卫生情况的,在他的印象中,一般的屠宰场卫生情况都不好。
可是在参观完操作车间和生产车间后,他发觉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
车间的每一个步骤,每一道工序都非常的精细、完善。
刘福林心中对方有量暗暗竖起了大拇指。
一切都进行的很顺利,刘福林几乎没有发现任何不妥当的地方。
然而当走到最后一排屋子的时候,刘福林却突然闻到了一股刺鼻的味道。
他揉了揉鼻子,又猛吸了几口空气,刺鼻的味道让他立马呛咳起来。
刘福林揉着还有些发痒的鼻子,指着面前的几间房门疑惑的问道。
“姐夫,这里面装的是什么呀?怎么有股刺鼻的味道?臭臭的。”
吴军闻言也皱着鼻子靠近门边深呼吸两口,咳嗽两声后,也赶紧捂住了自己的鼻子。
其实,方有量也闻到了那股异味,他皱着眉头,鼻翼不自觉的动了动,从鼻子里重重的喷出两口气。
然后顺着刘福林手指的方向看了过去。
“这里面都是剥下来晒干的兔皮,一直没什么用,又找不到其他的处理办法,所以都囤积在库房里了。”
“兔皮?”刘福林重复了一句。
方有量回过头看着他点点头,肯定道:“是的。”
刘福林的眼睛立马闪闪亮了起来,“姐夫,能把房间打开给我看看吗?”
看着刘福林突然激动的神色,方有量有些不解。
他低下头,从腰上掏出一串钥匙,走到房门前打开了门上的锁扣。
方有量刚刚推开房门,一股刺鼻的霉味夹杂着些腥臭扑面而来。
刘福林强忍着心中翻滚的呕吐感觉,走到了房门前。
这间房子没有窗户,房间里也里没有开灯,黑漆漆的有些看不真切。
刘福林伸手在门口摸索了一阵,找到了屋里的开关,他按下开关,点亮了屋里的电灯。
灯光一打开,刘福林才看清了屋里的陈设。印入眼帘的是满屋子闲置的兔皮。
有些兔皮比较新,还泛着油亮的光泽,有些压在底下的兔皮就比较陈旧了,已经散发出一股刺鼻的霉味。
屋外闻到的那怪异的味道,应该就是这些发霉驻烂的兔皮散发出来的。
刘福林转头问方有量:“姐夫,咱们厂里的兔皮一直都是怎么处理的?”
方有量疑惑的看着刘福林,对他的疑问有些不解,但还是实话实说。
“在冷冻厂宰杀的兔子,每次刮下来的兔皮,都是冲洗一下,晾干后就扔进这后面的库房。”
“给外地经销商供给的活兔,我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处理兔皮的。大概是扔了吧。”
“什么?扔了?他们可真是暴殄天物啊。”刘福林有些不可置信。
方有量更疑惑了,“这没用的东西不扔干什么?我就是怕影响咱们的生产环境,所以才把兔皮集中起来的。要不我也早扔了。”
刘福林却点点头,有些答非所问的说到:“这样的兔皮咱还有多少?”
方有量指着身后的另外两间屋子说道:“这两间屋里也堆满了,全都是兔皮。”
刘福林立马惊喜的瞪大了眼睛。
“姐夫,你赶紧把这两间屋子打开给我看看!”
方有量看着刘福林激动的模样,赶紧又掏出另外的两把钥匙,把另外两扇门也打开了。
难道这兔皮真的还有什么大用处?
刘福林走到门边,又打开了另外两间屋里的电灯。
结果,这两间屋里也堆满了兔皮,只是因为保存不当,有些已经受潮发霉了。
不过,这丝毫不能影响刘福林此刻激动的心情。
他转身激动地握住了方有量的手,开心的说到:“姐夫,你可是捡到宝贝了!”
方有量看着刘福林认真的模样,有些不确定的问道。
“福林,这些兔皮真的还有用吗?它们能做什么?”
“当然有用了,这些可都是好东西呀,在国外能卖好多钱的。”
刘福林不由得回想起在国外看到的那些毛绒绒的东西。
他们用毛皮做衣服,做鞋子,做皮包,做所有能想到的一切。
“这……真的?”方有量仍然不敢相信。
“当然是真的!姐夫,你让大伙儿千万把兔皮收好了,其他人的兔皮咱也回收,等过段时间你就知道这是啥好东西了!”
刘福林扔下这句话,也不管吴军和方有量不解的眼神,又转身去看那满屋子的兔皮。
现在,他也不觉得那味道刺鼻了,就知道看着满屋子的兔皮傻笑。
方有量有些犹豫的看向身边的吴军,福林这是咋了,不会突然魔怔了吧?
吴军却从此刻刘福林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往日的影子。
虽然他现在也不知道小弟的目的,可是,他相信小弟此刻的决定一定会是正确的。
是的,他莫名就是这么觉得!
面对方有量询问的目光,吴军轻轻点点头表示了赞同。
第367章 藏龙卧虎
参观完冷冻厂,吴军开车和刘福林一起返回镇里。
一路上刘福林都在不停的自言自语着,他一会儿点头,一会儿摇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吴军看着刘福林魔怔的模样,嘴角浮起微笑。
自己曾经似乎也有过这么努力拼搏的时候呢。
年轻,真好!
回家后,刘福林就一头又扎进了房间里。
王秀花看着刘福林紧闭的房门,心疼极了。
儿子接下来不知道又要熬多少夜了,这么劳累下去身体怎么吃得消啊。
可是,王秀花也知道自己劝不住儿子,她只能默默地多做些好吃的,让儿子多补补,千万别累垮了。
原本吴军以为刘福林会提前给他讲一讲这次的计划,结果没想到他却突然卖起了关子,丝毫没有提及的意思。
吴军也没有刻意追问,每天照旧上班、下班、回家。
直到三天后的晚饭时刻,刘福林才从房间里拿出一叠整理好的资料,递给了吴军。
“哥,这是我去参观冷冻厂后,针对兔皮处理的想法和计划,你看一看。”
吴军高兴的拿起资料,饭也顾不上吃,立马翻看起来。
翠华对两兄弟这段时间神神秘秘的动作也有好奇,不由得抬起头跟着看了两眼。
当翠华看到刘福林写着用兔皮做衣服的时候,她不由得握着筷子鼓起掌来。
她是新时代过来的人,利用动物的皮毛进行深加工的事,实在是司空见惯了。
可是她只忙着做其他的事,居然忽略了兔皮使用的这个问题,让这好东西被白白浪费了这么久,真是暴殄天物!
要不是小弟这次提出来,她怕是也还根本想不到那儿去,这好东西不知还要被埋没多久。
阿弥陀佛,浪费可耻啊!
吴军看到翠华居然也支持小弟的计划,赶紧一目十行的把资料看完了。
当吴军合上资料的那一刻,心里也是惊涛骇浪。
有学问的人果真就是不一样,对什么事都有独特的见解,总是能变废为宝。
吴军将资料握在手心里,郑重的对刘福林说到:“小弟,一切就按你计划书上的做,哥全力支持你!可是,我实在是想不到,你是怎么想到这样的好主意的?”
刘福明这才有些不好意思的挠挠头,“其实我也不懂,只是在国外看杂志的时候,上面有时装的图片,就有这种类型的衣服。”
“可惜我没有带回来那些杂志,不然还可以提供一些款式的资料。”
“所以,我觉得我们也可以去找几个加工厂,然后再找人设计一些这种类型的衣服,这样咱们的兔皮就能被利用起来了!”
吴军的手指不停的在餐桌上敲打着,最后,他一拍桌子。
“好,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我这几天就去找制衣厂。”
“那我去找衣服的设计师!”刘福林立马举起自己的手。
吴军看看刘福林,点头同意了。
就在这时,翠华也悄悄举起手来,引得刘福林和吴军纷纷看过去。
“要不衣服的款式就交给我吧,我之前在电视上看到过这样的衣服。”
在翠华这里,电视永远是最好的背锅侠。
“嫂子你也会做设计图?”刘福林显然有些吃惊。
“见过这种衣服,恰好我心里也有些想法,你们权当让我试一试,实在不行再去找别人做行不行?”
吴军立马谄媚的朝翠华靠了靠,顺势拍起了马屁,“我媳妇儿那么厉害,做的那肯定是最好的,别人肯定比不上,就必须得用我媳妇儿设计的款式!”
吴军嬉皮笑脸的样子招来翠华的一记白眼,连勇勇也从饭碗里抬起头,嫌弃地白了自家老爸一眼。
勇勇那淘气的动作,引来全家人的哄堂大笑。
被自己儿子嫌弃,吴军示威性的挥挥自己的手掌。
勇勇立马装作害怕的样子,扑腾着双手朝老太太怀里钻。
老太太一看自己曾孙子受了委屈,也跟着横了吴军一眼。
见奶奶发了威,吴军乖乖端起饭碗,将自己的脸全埋进了饭碗里。
得了,得了,他在这个家彻底没地位了。
他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勇勇得到了最后的胜利,“咯咯咯”笑出了声。
吴军又抽空从饭碗里瞄了自家儿子一眼。
小兔崽子,别让我逮着机会,看我怎么好好收拾你!
结果吴军一个愤恨的眼神还没做完,奶奶的白眼又飘了过来,吴军赶紧收回目光,装作认真吃饭。
老天爷啊,这儿子是你派下来专门收拾我的吧?
说动就动,第二天一大早,三人各自行动。
吴军一早就出门去找合适的制衣厂。
刘福林则陪着翠华一起在家里做设计图。
原本刘福林还担心翠华没有学过设计,也没有接触过那些新奇的衣服款式,到时候根本想不出设计图。
所以,他选择留在了家里,到时候还可以帮忙从旁指导一下。
然而,让刘福林没有想到的是,嫂子脑子里居然会有那么多新奇的想法,居然能有那么多独特的创意。
可是,当嫂子抬笔在纸上创作的时候,刘福林又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嫂子,不对,不对,你手别抖啊,这条线应该再画直一点,你看你这都成波浪线了。”
“嫂子,你轻点儿,轻点儿,纸快搓破了。”
“嫂子,你再轻点儿,再轻点儿,笔尖又要断了,这已经是第三只画笔了。”
“嫂子,你这画得不对啊,你刚刚不是这么说的啊。”
让刘福林始料未及的是,嫂子那鬼斧神工的画工,可真是惨不忍睹。
浪费了一叠白纸后,翠华也彻底放弃了继续与画笔作斗争的想法。
她把画笔和白纸朝刘福林手里一塞,既然自己没有画画的天赋,还是不要逞强的好。
动动嘴皮子就好了嘛!
结果,接下来发生的一幕让翠华无地自容。
原本在她手里歪七扭八,总是不听话的画笔,一到了刘福林手里就温顺得像只小猫似的。
那是指哪儿画哪儿,横平竖直,比她不止强上十万八千倍!
翠华深深的挫败了。
不过,好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后,一张张衣服款式的设计图在刘福林笔下徐徐诞生。
任务总算圆满完成!
当设计图交到吴军手里的时候,吴军对着两人竖起了大拇指。
他们家可真是卧虎藏龙啊!
第368章 知识就是力量
吴军也已经联系好了几家制衣厂,就等刘福林和翠华一起去做最后的定夺。
原本翠华已经决定自己退居二线,专心做家庭主妇了。
可是这次的设计图花费了她太多的心思,她必须把它交给适合的人。
所以,她才向吴军提出要参与制衣厂最后的确定。
镇子周围的制衣厂规模都不大,机器设备也不成熟。
所以这次商谈的几个制衣厂,都是政府帮忙牵线搭桥的,其中两个在市里,另外两个在其他市。
接下来的半个月,三人就在几个市区之间来回穿梭,进行仔细的比对,争取挑选出最适合的那两家。
最后,三人一致决定,选用临近冷冻厂的制衣厂和临市的那家制衣厂。
这两家制衣厂属于新兴起来的本地龙头产业,机器都是最新版的。
翠华看过他们自己生产的成品衣物,无论是裁剪还是做工,都是一流的品质。
全部都能达到翠华要求的工艺。
确定了合作对象,接下来签订合同等一系列问题就特别顺利了。
合同中明确表明,制衣厂是属于代加工,由翠华她们提供兔皮等生产原料。
翠华她们按件付给制衣厂工钱,而有关衣服款式设计图这些资料,制衣厂必须绝对保密。
衣服制成成衣后,制衣厂不得仿制,衣服成品也只能由翠华他们独家代理。
原本如此苛刻的条件,制衣厂也是很犹豫的,可是当看到翠华她们开出来的工钱价格,连最后的那丝不确定也消失了。
翠华他们开出来的工钱价格是平时的三倍,如此诱人的利润,又不会造成丝毫的库存压力,让制衣厂动了心。
所以,合同也很快签订了下来。
合同签订成功后,翠华她们才将设计图纸交给了制衣厂。
当看到图纸上那些从未见过的衣服款式时,制衣厂的人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吴军他们会这么有底气。
如此新颖潮流的款式,国内还从未出现,这样的衣服又怎么会愁没有出路呢?
这样的衣服一定会大卖!
而通过这批订单,他们不仅会有丰厚的资金回报,而且等到吴军他们的衣服打响了名气以后,更多的订单也会接踵而来的。
所以,这笔买卖他们是只赚不赔!
由于兔皮比较特殊,需要特别的防腐处理,为此,吴军还专门去请了专业的人来做防腐工作。
源源不断的兔皮被运进制衣厂,很快,新衣的样板就做了出来。
有了衣服的样板,在翠华的建议下,吴军首先去请摄影师拍摄了专业的精修图。
照片拍好以后,刘福林又联系了杂志社,报馆,把所有的衣服全部刊登了上去。
照片里模特身上的衣服不仅新奇,而且高端大气上档次。
随着杂志和报纸的推送,皮毛款式的衣服很快风靡整个市场。
在衣服上市之前,就有了一批狂热的追随者。
原本翠华是打算先将衣服进行预热,毕竟现在正是炎夏,根本不是适合这种衣服售卖的季节。
可是,翠华远远低估了女人们对新奇漂亮衣服的热爱之情。
在顾客们的强烈要求下,吴军不得不将衣服上市的日期提前。
由于日期提前了,制衣厂只能放下其他的订单,全力赶制吴军的订单。
终于两个月过后,源源不断的新衣从制衣厂被送了出来。
新衣被翠华送进了市区的商场进行售卖。
新衣一进场,立刻被人们抢购一空。
当有些离得比较远的顾客赶来的时候,连衣服的边儿都没有摸到。
顾客们悔恨的同时,强烈要求吴军他们加大衣服的供应量。
好不容易等到下一批衣服上市,一天的时间内,却被再次抢购一空。
看着新衣如此的受欢迎,吴军深有感触。
他是真没想到,在大家眼里的废弃兔皮,被这么一加工,居然会如此的受欢迎。
这,都离不开福林的智慧。
原来,知识真的可以改变一切!
这一刻,吴军真切的感受到了知识的重要性。
突然,一个想法在他心里浮现。
桃花村及周围几个村子的孩子越来越多,可是村里却一直没有学校。
孩子们每天天不见亮就要早起,然后步行去镇子附近的学校上课。
由于周围没有多余的学校,孩子们都集中在一个学校,直接导致每个班级的学生人数都特别多。
窄小的教室里挤挤挨挨的坐满了学生。
吴军心想,他是不是应该在村里建一座学校呢?
反正现在制衣的事也全部交给福林接手了,他也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考察。
说干就干,吴军先来到原来的小学进行考察。
现在的吴军已经是这镇子周围的大名人了。
对于吴军的到来,校长表示了热烈的欢迎。
吴军到学校的时候,孩子们正在上课。
学校还是吴军记忆中的样子,只是经过风雨的冲刷,学校变得更加破败了。
高高的围墙上有些地方已经坍塌了,然后又用其他颜色的砖补上。
原本雪白的墙壁,变得深深浅浅,满是斑驳的痕迹。
操场还是原来的泥巴地,原本平坦的操场也因为岁月的冲刷,变得有些坑坑洼洼。
只有记忆中那些他们亲手种下的树苗,现在居然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
数木郁郁葱葱的把操场围了一圈,给孩子们投下一片阴凉的天地。
听着从教室里传出来的朗朗读书声,吴军默默的走到了教室的窗户边。
窗棂上的油漆大多数都已经脱落了,露出里面木头原本陈旧的颜色。
有的窗户玻璃也破裂了,不知是谁用胶布小心的粘贴在一起。
一阵风吹来,窗户左右摆动,好像随时都可能掉落下来一样。
教室里孩子们的课桌也是斑驳陈旧。
为了能够容纳更多的孩子,一张课桌居然紧紧的挤了三个孩子。
然而孩子们学习的热情,却并没有因为这样艰苦的环境而有丝毫的退缩。
听着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看着孩子们灿烂的笑脸,吴军觉得他有必要为孩子们做些改变。
吴军心里修建学校的决心更加坚定。
第369章 住院
吴军的动作也异常迅速。
那天考察完学校以后,吴军立马又去镇里找到了政府的领导。
当吴军提出愿意无偿为村里修建一座学校的时候,再次得到了政府领导的大力表扬。
要说这镇里有头有脸又有钱的人真不少。
可是却没有一个人,愿意像吴军这样为乡邻们修路,愿意为孩子们建学校,愿意为他人做贡献的人。
不是政府不愿意出钱,实在是每年的资金规划有限,政府能力有限。
不过,领导们当场表示,既然政府出不了资金,那他们就出力!
有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修学校这件事情倒是没让吴军费太多的心思。
政府专门组织了一批工作人员,对修建学校,招聘老师这些工作进行安排。
等到一切准备就绪,桃花村外修建小学的土地也得到了划拨。
直到新学校动工的那一天,吴军才露了面。
大家这才知道,原来这个新学校也是吴军出钱修的。
现场顿时掌声如雷。
原本吴军是不打算大力宣传学校是他修的这件事情的。
可是政府为了激励各界商人,都能向吴军学习,不仅自己富了起来,更要作为当地的领头人,带领当地的农民发家致富,改善当地人们的经济环境。
所以,对于吴军这种无私的举措,就进行了大力的宣传。
学校奠基仪式这一天,又来了许多的记者。
吴军的头像,再一次被刊登上了各大报纸的头条。
修建学校的资金,吴军也早就划拨到了政府的账户上,所以修建学校的事情进行得相当顺利。
看着学校一天天的修建起来,吴军心里高兴极了。
除了桃花村学校的修建,吴军还特意去给考察的那个老学校,送去了一笔维修基金。
希望借此能够帮着改善孩子们学习的环境,给孩子们创造更好的学习氛围。
此外,吴军还通过政府成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