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出闺阁记-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今日才一说到柳氏,这厢陈励便出现了,要不要这么凑巧?
  陈滢折起画像,来至窗前。
  马车正驶过羊尾街中部,此处不及长干里热闹,却也颇有几家店铺,寻真悄指着一间铺子:“姑娘您瞧,是四老爷罢?”
  很熟悉的背影,虽看不清面貌,但举手投足却像,那男子披件鼠灰大氅,正抬腿提步,踏上石阶,似欲探手掀开某间铺子的门帘儿。
  恰此时,疾风忽至,搅起漫天鹅毛,满街的幡子“扑啦啦”作响。
  灰衣男子脚步略停,转首抬袖,做避风之举,露出一道清晰侧颜。
  乌眉润目,俊秀温雅,似翩翩浊世佳公子。
  竟真是陈励!
  陈滢愕了一息。
  只一息,风停幡止、雪满长街,布帘掀起又落下,蹄声没入市声,眼前早无陈励踪影。
  “四老爷怎么到这儿来了?”寻真喃喃自语,眉头皱着,满脸疑惑。
  陈滢也自颦眉。
  方才虽只扫了一眼,可她已然看清,陈励去的,是一家故衣铺,门脸儿只单开间,幡招破旧,堪如倒闭。
  陈励买故衣,这已然叫人称奇,更况且他竟还光顾这种老旧铺子。
  这是文人雅士的爱好么?
  马车径自向前,眼前景物又换,三两行人说笑行过,街头巷陌,各色雨伞蓑衣间错,两侧屋舍阶瓦俱白,孩童张着冻红的小手,团出小小雪团儿,抛掷嬉闹,幽静之中,亦有一番热闹。
  陈滢退回原处,眉心仍旧蹙着。
  陈励之举,委实叫人费解。
  “周朝贵可信。”
  那一刹儿,耳畔忽有语声切近,似若悄语、又若风吟,这暖融的车厢,亦瞬间幻作宫门前的浓夜。
  在那片沉寂的黑里,她曾经的四叔陈励,对她说过这样的一句话。
  周朝贵可信。
  此言,至今无解。
  “知实,医馆左近有几家茶食酒铺,你与他们都很熟吧?”陈滢忽地问。
  知实一愣,忙放下手中线团,敛首恭语:“回姑娘,有几家略熟些。”
  “那就好。”陈滢取出一角银子,轻声叮嘱:“你瞧着哪个铺子店伙机灵些,将这银子予他,请他去成记故衣铺盯着些,看看四叔……陈家四老爷的动静。”
  成记故衣,正是陈励方才的去处。
  知实也不多问,接银应了,倒是一旁的寻真插言:“要不还是婢子去吧,那些人又不识得四老爷,万一看岔了也不好。”
  陈滢一时倒有些踯躅。
  这话却也有理,只是寻真目标太大了,万一被陈励认出,岂不尴尬?
  知实便建议:“姑娘,婢子记着之前您叫大雅、小雅去医馆帮忙来着,莫不如便叫她们中的一个去吧。她两个才提上来,原先也不出垂花门,如今更是分府住着,四老爷怕不大认识,她们却是识得几位老爷的。”
  陈滢被她提醒,立时首肯:“这主意很好,就叫她们中的一个去便是,你告诉她小心些。待四叔……陈四老爷走了,再等上一刻再回来。”陈滢吩咐道。
  说起来,陈劭分宗而出,永成侯府自要重新序齿。只陈勋却不肯,禀明族老后,只将陈劭之名糊上,众兄弟序齿却不变,也是他的一点余情。
  听得陈滢吩咐,知实沉声应是,再过得一刻,马车也到了医馆。
  因是从羊尾街绕道儿,车便停在后门,下车后,知实立时去寻大雅她们,陈滢多耽搁了一会儿,叮嘱郑寿把车赶去前门听用,方携寻真进院儿。
  甫一跨过门槛,便见冯荔正立在廊下。
  “东家好。”冯荔没戴口罩,想是出来透风的,抱着膀子站着看雪,焦黄微黑的脸,两丸眼白越显突出。
  “冯大夫好。”陈滢笑着招呼她,又问:“今天病患多么?冯大夫接诊了几个?”
  冯荔叹口气,面色极寂寥:“天气太冷了,今儿就没几个挂号的。”
  言辞之间,甚是遗憾。
  为病母之故,冯荔很是爱财,而保健院定有奖励制度,依据医馆每季度的利润,会给员工发放相应奖金,冯荔自是希望病人越多越好。
  陈滢便笑:“如此也好,前些日子你们都忙坏了,今天恰好休整休整。”
  语罢,转首四顾,见院子西角一间小屋儿,房门紧闭,窗前映出两道女子身影。
  陈滢面上便露出笑来。
  这间小屋,正是医馆的实验室,房间虽小,五脏俱全,举凡陈滢能回忆起来、大楚朝匠人们能造出来的实验用具,都摆上了。
  “她们两个是魔怔了,又在做什么实验。”冯荔懒懒靠墙,瞟了小屋一眼。
  陈滢不以为意:“只要别太累着,她们的实验尽可以做下去。”
  想了想,到底不放心,唤过寻真:“你叫人去外头买些热汤饭来,我怕两位大夫一做实验就忘了吃饭,饿出病来”
  张、郑两位大夫,大概就是后世所说的实验狂人,一有空就钻实验室,恨不能睡在里头,陈滢身为院长,自需关爱员工。
  寻真领命而去,陈滢便向冯荔点点头,正待掀帘进屋,蓦地冷风骤起,直奔后心。
  电光石光间,她身形疾侧,避开要害,伸臂一抄。
  “啪”,掌中一片冰凉,凝目看时,却见抄在手里的,竟是个雪团儿。
  陈滢直是哭笑不得。
  “呀,好厉害呀!”门外传来奶声奶气的惊呼。
  她向外一扫,见几个孩童正聚在门边儿,一个个小脸儿红扑扑地,满是惊叹羡慕。
  “我说的吧,医馆东家姐姐可厉害了!”一个裹成球的小男孩骄傲地道,小胸脯儿挺得高高地,一脸与有荣焉。
  这孩子陈滢认识,是对街饼铺老板家的幼子,因生得白胖可爱,陈滢叫他小胖球儿。


第413章 认出画像

  小胖球儿算是陈滢的小粉丝一枚,时常缠着她学箭术。最近医馆成了烟花女子聚集地,颇受非议,家中大人便不许他来了,可他小孩子哪懂这些?今日想必又趁父母不备,呼朋引伴,来见他心目中的女神(箭手)。
  “小胖球儿,方才这雪团是你扔的吧?”陈滢故意板脸,将雪球举高,五指并拢,轻轻一握。
  捏得死紧的雪球,立时化作万千碎玉,飘洒四散。
  “啊呀,姐姐的力气好大呀!”一个梳着冲天辫的小女孩惊呼,缺牙的嘴张得能塞下鸡蛋。
  “姐姐是大力士!”另一个穿蓝袄儿的小男孩崇拜地看着陈滢,两眼直冒星星。
  小胖球不高兴了,虎着脸纠正他:“你瞎说,姐姐才不是大力士,姐姐是神箭手,最厉害最厉害最厉害的神箭手!”他一只小肉手用力拍着胸脯:“我亲眼看过的,姐姐一下子射出三支箭!”
  一面说话,一面竖起三根手指,冻得通红的手指头,像三根小胖萝卜。
  陈滢直是忍俊不禁。
  “嗯嗯!”众娃却是深深信服,一齐点头,如啄米的小鸡。
  陈滢蹲身,从地上团起些雪花,很快捏成一粒很大的雪球,笑眯眯地道:“方才你们是你们进攻,我防守,现在换我进攻,你们防守。”
  语罢,猛地起身,作势欲掷,口中大喝:“看招!吃我一记流星大雪球!”
  “哇呀——”孩子们立时一轰而散,笑声与叫声齐发,震得那梅枝细雪轻落,隐约可见枝头花苞挺立,空气中寒香凛凛,细微幽寂。
  “孩子气。”冯荔摇头,却不知她那白多黑少的眼睛,已然弯成两勾细线:“东家吓唬小娃儿,也不算本事。”
  陈滢笑着扔掉雪球:“我这是来而不往非礼也。”
  语声未落,冯荔忽地“啊”了一声,伸手一指地面,讶然问:“那是什么?”
  陈滢垂首看去。
  一张女子的画像,静静摊放于阶前。
  是小臻的画像。
  她不由松子口气。
  冯荔那一嗓子,搞得她还以为不小心砸中这位大夫了呢。
  “哦,这是我要找的一个人,我叫人给她画了幅像,方才动作大些,想是从袖子里掉出来了。”陈滢道,上前便欲拾。
  不料,冯荔竟先她一步,抢着捡起画像,两眼牢牢盯在上头,目中讶色愈盛。
  陈滢心头一动。
  “东家要找的人,叫什么?”冯荔忽地抬头,目中有划过疑问。
  陈滢不去答她,反问:“怎么?冯大夫见过这女子?”
  冯荔未直接回答,而是抬手指向画中人的左眉,向陈滢求证:“东家,这女子眉间的一点红,是痣,还是红墨点儿溅上的?”
  “是胭脂痣。”陈滢答道,行至她身前。
  小臻脸上最明显的特征,便是此痣,而冯荔第一个点出的,亦是它。
  莫非,冯荔认识小臻?
  冯荔双眸微张,似是不可思议:“竟还真有这样巧的事儿,这粒痣,我还真见过。”她又偏头看着画像,左右端详:“只是,这画像上的人,与我认识的那个人,并不太像,只是,这颗胭脂痣所生的位置,二人却是一样的”
  陈滢不着痕迹地扫她一眼,眸子微眯:“却不知那人是谁?”
  “臻娘,‘遄臻于卫’之臻。”冯荔答得很干脆,将画像递回,面上讶色已褪,仍如素常冷淡:“她是我的一个病患,我们医馆开张头一笔生意,就是她。”
  她拿下颌点了点画像:“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臻娘还有个叫冬儿的丫头,主仆两个很亲近。”
  语罢,忽尔一笑,意味深长:“先与东家说一声儿,这位臻娘,也是个买卖人。”
  言下之意,臻娘出身烟花之地。
  陈滢面色不动,将画像袖了,干净的声音里,没有一丝情绪:“我知道了,多谢冯大夫提点我。我先去查一查,没准儿只是凑巧而已。”
  冯荔摆摆手,不以为意:“小事儿罢了,东家太客气了。”又提醒她:“前几日大雅帮着整理出了这些病人的什么病历,今儿应该已经整理出来了,就放在那个办……办公室里头,东家如果得空儿,可以去翻翻看,没准儿就能找着这臻娘的住处。”
  陈滢诚心诚意地谢了她,转身踏进屋中。
  棉帘子在身后落下的一刹,她呼吸陡急。
  臻娘,应该就是小臻。
  两个名字几乎一样,此其一;
  其次,且当年买下小臻的那个人伢子,据说惯做青楼生意。
  再有,小臻在江南的去向,便在这些风月场所,而她回到盛京的理由,虽说是从良,只她们这些女子,命若飘萍,或买或卖,不过就在主家一念之间。
  臻娘与小臻的重合度,非常之高。
  陈滢不再多想,快步转过两道走廊,去了办公室。
  所谓的办公室,不过是间不足十步的小屋,屋中窗扇支起两指宽的缝儿,雪花穿檐绕阶、携香拂风,偶尔一两片飘进来,落地时,已化水渍。
  办公桌——也就是一方玄漆案——便设在窗旁,陈滢扫眼看去,便看上头码放着厚厚一撂册子。
  果然是病历。
  她眼睛亮了起来,快步上前,不及就坐,立在案旁就开始翻看。
  屋中有些凉,炭炉子将熄未熄,零星的几声“毕剥”,越添清冷。
  陈滢犹自不觉,一册一册专心翻看病历,十分专注。
  正当此时,帘外忽地传来细碎足音,随后,知实的声音便响了起来:“姑娘,小雅回来了。”
  陈滢停下动作,想了想,将病历先放置一旁,于案前坐了,提声吩咐:“进来吧。”
  门帘挑起,携一阵带着药香的暖意,知实与小雅双双进屋,给陈滢见礼:“见过姑娘。”
  陈滢便摆手:“都别多礼了。”又问知实:“小雅这是才从外头回来么?”
  知实恭声道:“回姑娘,小雅回来有一会儿了,她没敢就来,先寻了婢子。”
  语罢,她上前两步,声音压得极低:“小雅颇瞧见了些事儿,婢子听了两句,觉着还是由她直接告诉姑娘的好。”


第414章 越发古怪

  听得此言,陈滢心头微凛。
  看起来,小雅必是有所斩获,否则知实也不会这样郑重其事。
  “你先下去吧,就在外头候着便是。有人来了,就唤一声儿。”陈滢向知实道。
  知实立时会意,很快退出去,将门也掩上了,守在外头望风。
  陈滢便向小雅招手:“你近前来,把你看见的都与我说说。”
  小雅脆声应了个是。
  说起来,她倒是个爽利性子,痴顽处颇似寻真,却又比寻真多一分灵醒。
  她先向陈滢蹲蹲身,方才语道:“回姑娘,婢子在那成记故衣外头等了没一会儿,四老爷就出来了,出来的时候,四老爷手里提溜着个包袱,有这么长。”
  她比划了一下,约莫一尺半的样子。
  “……四老爷出门儿后,就把包袱揣进怀里,走路的时候一直低着头,风帽也全拉下来了。”小雅续道:“婢子还瞧见了那故衣铺的掌柜,是个白胡子老头儿,驼背,走路拿着拐,他亲送四老爷出门儿,四老爷像不太高兴,皱着眉,也不理他,径自就走了。”
  小姑娘的观察力很不错,难怪知实找的是她,而不是年岁大些的大雅。
  “你看得很仔细,很好。”陈滢赞了一句。
  小雅道声“不敢”,又续:“婢子牢记着姑娘的吩咐,没敢当下就走,只在那茶铺子里吃点心,然后,婢子就又瞧见了行苇,他……”
  “等等,行苇?”陈滢打断了他,面上有着些许震惊:“你说的行苇,是可是父亲身边的长随,长得很老成的那个?”
  小雅用力点头:“回姑娘,正是他,因他有点儿少白头,走路又总佝偻着腰,婢子一眼就认出来了。因怕瞧错,婢子还假说茶铺串风,走到门口拉帘子,瞧得清清楚楚的,正是行苇,他也进了那家故衣铺。”
  陈滢面色不动,心底却掀起狂澜。
  行苇与陈励,居然先后去了同一个地方?!
  这两个人,有关联么?
  此外,陈劭险些被扣上谋逆罪名,陈励是否亦在局中?
  再深想一步,柳氏与苏姨娘的背后,会不会还有人?
  比如陈四老爷陈励?
  “行苇在里头呆了多久?”陈滢问。
  小雅想了想,脆声道:“约莫半刻不到吧,婢子茶点都没吃完,他就又出来了,婢子特意看了,他手上没拿东西。”
  “他进去的时候也空着手?”陈滢轻蹙眉。
  小雅张口欲答,却又顿住,皱着眉头忖了片刻,面上便现出迟疑:“回姑娘的话,婢子原觉着他是空着手去的,可是,姑娘这一问,婢子再想想,又觉着他像是拿着什么。”
  似怕陈滢不懂,她忙道:“因他一直佝偻腰走路,又穿着件斗篷,婢子记着,他来的时候,手没露在外头。”
  停了片刻,又继续补充:“只是,婢子也不知道他到底拿没拿着东西。这天儿正冷着,有些人就把手揣袖子里走路来着。”
  “那他离开的时候,你怎么就能断定他空着手呢?莫非他两只手都拿出来了?”陈滢又问。
  小雅点头:“是的,姑娘,出来的时候他两手撑着把伞,进去的时候,他光着脑袋,肩膀上全是雪,没打伞。”
  陈滢一时未语。
  现在的问题是,行苇与陈励同去一家店,虽时间是错开的,然二人行止,却皆有几分诡异。
  陈滢设想了几种可能,而每一种的结论,都不指向巧合。
  她蹙眉沉吟片刻,复又抬眼,清亮澄澈的眸光,干净不染杂质:“后来呢?你又看到了什么?”
  “行苇走后,婢子就还在那茶铺子里坐着。”小雅道,吐字脆亮,但声音却很轻:“然后没过一会儿,那故衣铺的掌柜就出来上门板儿,关了门。婢子等足了半刻才会账出门,因怕姑娘要问别的,婢子就没急着回来,先去隔街的小巷里打听消息。”
  陈滢的眉头动了动,目中便漾浅笑:“果真是个好丫头,不枉知实叫了你去。”
  小雅确实很聪明,举一反三,这盯梢的活儿干得不错。
  见她夸赞,小雅双颊顿红,有些不好意思,低了头,神色腼腆。
  “成记故衣的情形,你打听到了么?”陈滢此时问。
  小雅便道:“回姑娘,婢子打听来的消息说,那成记故衣铺的掌柜姓成,这店子就是他开的,他平素不爱搭理人,也没个妻小,是个孤老头儿,就住在铺面儿后头。又有人说,他这铺子开了十来年,生意也不见得好,房东怜他孤苦,倒也没涨他租子,铺子就一直开到了现在。”
  语毕,抬头惴惴看着陈滢,小声儿道:“婢子知道的就是这些了。”
  陈滢安静地坐着,视线抛去窗格。
  雪落簌簌,北风低咽,一丝极浅的梅香,随几片雪花飘进屋中。
  墙角的那一树素心梅,终是开花了么?
  陈滢想,旋即摇头,甩去这些不相干的浮想。
  如今还是要回思眼前,成老板、陈励以及行苇,这三个人,都很可疑。
  一家潦倒的铺子,历十余年而不倒,这绝非寸土寸金的盛京况味;陈励与行苇,反倒在其次。
  当务之急,成记故衣才是关键。
  “今日真是辛苦你了。”陈滢向小雅笑道,语声温和,复又叮嘱:“这件事再不可告之旁人,切记。”
  小雅脆声应是,陈滢便命她下去,又唤知实进屋,问:“寻真回来了么?”
  方才她命寻真去买汤饭,这么些时候,她也该办完差事了。
  知实果然点头:“禀姑娘,寻真已经回来了,因外头雪大,她靴子潮了,婢子叫她先去小室烘鞋袜。姑娘要叫她么?”
  陈滢笑着摆手:“那就算了,让她先歇歇,我原也不过是想叫她守着门儿罢了。”
  知实明白她的意思,回身将屋门拉开到最大,棉帘子也挂于铜钩,笑道:“姑娘瞧着,这样可使得。”
  门户大开,说起话来倒也不虞有人偷听。
  其实,在医馆里,这样防备实无必要,但陈滢还是觉得,言及秘事时,还是注意些为好。


第415章 琥珀金钗

  陈滢上前两步,立在知实身侧,语声极轻地道:“我便在这里说罢。待下晌回家,你就去找阿牛,叫他物色几个机灵的乞儿,盯牢成记衣铺,举凡铺子里的事儿,无论大小,都记下报我。”
  言至此,语声微顿。
  她很想再叫人盯着行苇与陈励。
  可想了想,她还是放弃了。
  陈励住在贵族云集的东城,乞丐根本接近不了,盯梢难度太大;而行苇其人就在府中,只消找几个婆子小厮盯着即可,不必大费周章。
  心中有了定数,陈滢便又叮嘱几句,知实遂退下。
  陈滢上前阖拢门扇,将棉帘子也放下,一时间心头攘攘,思绪纷纭,不及翻检病历,只凭窗静坐。
  炭炉子里,还余着一星微弱的红光,暖意淡薄。
  陈滢也未觉得冷,将棱格儿窗又支起些,望向空寂的庭院。
  回廊之下,已经没了苏荔身影,檐角砌雪、朱栏染霜,细细的石子小径,已被雪色掩没。
  而大雪,仍未歇。
  纷纷扬扬、抛逐一片,如春时飞絮、秋时银叶,落地时,发出细碎而静的声响,探身视之,便可见阶上积雪苍白,覆住来时足印。一片雪花忽尔飘进窗户,她探手接了,指尖上,便凝一粒水滴。
  陈滢微有些出神。
  下雪时,风虽然有,却不大,偶尔一阵来去,梅枝刮擦廊柱,有细微的凉静的香。
  她似被香气唤醒,自嘲一笑,将水珠捺在帕子上。
  忽地,袖中有什么东西硌了手,她探手去拿,碰着微温坚硬的一样物事,待拿出来看,却是裴恕掷来的那只小匣子。
  她笑起来。
  方才这一忙,倒把这茬儿给忘了。
  信手掀开匣盖儿,黑丝绒底座上,落一粒剔透晶莹的水滴,指肚儿大小,水滴中央凝一朵紫色小花,娇嫩的五片花瓣儿,围出完整的圆,圆心之中,细幼的蕊颤颤伸展,纤毫毕现,宛若活物。
  原来是一枚琥珀。
  且还是极为罕见的花朵琥珀。
  陈滢讶极,复又惊喜,情不自禁以手轻触。
  微凉柔润的滑,仿若触碰着时间、宇宙和生命,万物静默的一刹,便在这小小的透明的微物中,在她指尖皮肤的轻触里。
  陈滢的心,轻轻颤抖了一下。
  为这自然与时间的恩物,亦,为着那个人。
  这一份礼物,足见他的意。
  她很欢喜。
  将琥珀小心拾起,她这才后知后觉地发现,那剔透的水滴下,连着两羽燕尾,却原来是一枚琥珀金钗,琥珀为钗首,下盘着金底座,坠两行珠串儿,当中各有一只细小金铃,轻轻一晃,恰若风吟。
  陈滢弯眉,目中是盛不下的笑意。
  她委实爱煞了这精巧可爱的物件儿,难为那么个匪里匪气的家伙,竟也有这样细腻温软的心思。
  她轻轻合手,掌心一握冰凉。
  棱窗之外,雪花兀自飘落,廊前梅枝枯瑟,栖几只寒雀,啁啾鸣叫、一递一声,嵌进这漫天大雪中,清寂而又飘摇……
  夜来城外一尺雪,别庄庭院亦然。
  郭婉支颐坐在窗前,四下窗扇皆拢,悬厚厚锦帘,挡去满世界的凄寒。银霜炭炉氤氲着暖意,落絮飞霜扑入门前绣帘,飞快化作水渍。
  “这地方叫观雪亭,果然还是有讲究的。”一旁的珍珠搭讪道,将红枣银耳羹递去一盅:“夫人,这是昨晚文火熬了一晚的,您尝尝。”
  郭婉信手接了,小银匙随意翻弄几下,玄漆盅里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