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继母养儿-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幸好傅折桂买的板油多,油渣还剩了很多,晚上包饺子也方便。
  不一时,热气腾腾的饺子出锅。
  照顾李三郎行动不便,一家人都到他的屋里吃饭。一张炕桌,周围围着张氏、李二郎夫妻,小虎子,傅折桂,将小小的屋子挤的满满的,为屋里增添了很多热气。
  一边吃着饭,田氏还在说着她的丰功伟绩,最后,她催张氏:“娘,咱们什么时候去杨家把钱要回来啊。”
  家里的二十两没了,现在又来二十两,她的心又开始活动。
  张氏瞅了李三郎一眼,“二郎,你明天就去。多带几个人,小心他们冒坏水。”
  李三郎的动作停了下来,闷闷的道:“娘,我还是想要翠翠。杨家欠咱们二十两,要是他们能答应我们的亲事,能不能就不要这二十两银子了。”
  拿二十两银子换杨翠翠?田氏一听就炸了,“这可不行,三郎,这银子是我好不容易要回来的,我……”
  “住嘴。”李二郎打断她,对张氏道:“娘,我觉得三郎的办法可以。你想想,之前我们要是将十两银子给杨家,也不会有现在这许多事。
  三郎喜欢翠翠,我们就成全他吧,不然还不知道要闹出什么事。”
  “你的意思,还是我的错?”张氏的脸一黑。


第十八章 
  李二郎没说话,算是默认了张氏的说法。
  张氏“啪”的一下将筷子拍在桌子上,脸沉的像墨水。
  好好的气氛,瞬间就变的尴尬无比。
  “其实,就算我们把银子给杨家,杨家也未必会把杨翠翠嫁给三弟。”傅折桂突然说了这么一句,引的李家人全都看向她。
  傅折桂笑了笑,若是以前,她当然不会这么说,可是今日见了杨家的为人,她却有百分之九十的把握。
  “三郎还处在热孝中,起码一年半以后才能娶杨翠翠,我们这次这么容易的把银子给他们,以他们贪婪的性格,只会以为我们好欺负,以后不断的朝我们要银子。
  如果我们哪次没满足他们,他们就有理由跟我们解除婚约了,不是吗?”
  李二郎想了想,还真是,到时候他们给也不是,不给也不是,没准会弄个人财两失。
  “当初就不该跟他们家定亲。”他叹道。
  要是李老爷子不死就好了,婚礼如期举行,杨家想反悔都不可能。
  这又要追溯到李大郎当兵、王氏跟人私奔的事,真是剪不断,理还乱。
  “再想以前这些事都没用,咱们还是看看杨家人想怎么办吧!”傅折桂一句话,将全家人的心神都拢了过来。
  “他们还想怎么办,赶紧给咱们银子,不然我拆了他们的家。”田氏霍霍的道,可惜,没人理她。
  吃完饭,各自回屋。
  小虎子现在已经完全不尿床了,但傅折桂还是会给他炖鸡蛋汤。
  鸡蛋、红枣、枸杞都是补物,再加上骨头汤助阵,他这几天脸色好的能发光,身体也像抽条一样,眼见着就长起来,简直是一天一个样。
  傅折桂自己,就算再累也要用花椒泡脚,姜片盖肚脐,早上一碗红糖姜汤。几天下来,她觉的身子暖了很多,也轻了很多,走路有种健步如飞的感觉。
  可能是不畏寒,她的肩膀跟脖子都挺起来了,也可能是吃的好了,她又二次发育,总之,傅折桂觉的自己身高好像高了一些。
  要是这荷包蛋也能顺便发育一下就好了。傅折桂趴在炕上,就像两块白板扣在一起一样严丝合缝,一点起伏也没有,让她怎么不怨念。
  听说猪脚炖黄豆很好,以后赚了钱吃一碗,倒一碗。带着这种想法,她进入了梦乡。
  李二郎去杨家要钱,傅折桂一点也不看好。她猜测,杨家肯定会找各种理由赖账不给。
  事实也是如此,李二郎带了一群人一起了三次去,每次都弄的灰头土脸。
  李二郎没办法,来求助她。
  对付这种老赖,一种办法是你比他还狠,他害怕了,就会乖乖的把钱给你。第二种,就是让衙门的人插手。
  李二郎为人老实,肯定不能用第一种办法,所以傅折桂建议他去衙门,找衙门的人帮忙。
  衙门派了人,杨家还想以他们根本没打田氏,李家讹诈他们为由不给钱,衙门的人眼睛一瞪,说他们不管谁打谁了,谁讹谁,他们只认白纸黑字。
  欠条上写的就是杨家欠李家的钱,那杨家就得还钱,不然就抓他们去坐牢。
  杨家无奈,只能答应半个月内一定把钱还上。
  “嫂子,你真厉害,你怎么想到在欠条上说是杨家借我们的钱,而不是给我们的赔偿呢?”李二郎在杨家那面没少吃亏,今天终于扬眉吐气一回,高兴异常。
  大概,在现代看多了诈骗的案例吧!这话傅折桂不能说,她道:“我也是随便想的。”
  “读书人就是不一样。”李二郎感叹了一句,随即又想起了李三郎,“三郎现在一直病着,等要到钱,就给他定一门好亲事,希望他能好点。”
  傅折桂不置可否,她不想管也没空管李三郎的事情。李三郎弄的她差点坐牢,她不落井下石,就不错了。
  这几天,陀螺的销售越来越好,她又不能把这生意暴露出来,所以只能用有限的时间去处理那些事,忙的手忙脚乱的。
  后来,她想到一个办法,李家人都不识字,也不知道她在写什么,她就一边教小虎子识字,一边算账。
  短短几天时间,陀螺的生意就赚了七八两银子,她能分到将近二两,每天还有递增趋势。按照这个速度,在傅登科去科考以前赚到十五两银子完全没问题。也许,还有剩余。
  最大的心事解决了,傅折桂的笑的很灿烂,拿着自制的炭笔在草纸上写下一行字,对小虎子道:“来,跟我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
  小虎子念了一遍,开始来回的扭身体,就好像那板凳上有钉子一样。
  傅折桂看出他不想读书,把笔一放,问他:“怎么,不喜欢读书?之前你可是亲口答应要跟我学识字的。”
  小虎子低垂着头。之前是之前,现在他认识了这么多的小伙伴,每天玩到疯,根本不想坐在这里读书了。
  孩子不想读书,强迫他也没用,傅折桂手一挥,“去玩吧!”
  “真的?”小虎子抬眼,眼睛又亮又闪。
  “娘什么时候骗过你。不过,我有条件的。”
  “什么条件?”
  “我每天教你背一段《三字经》,只要你将这段《三字经》背下来,你就随便玩。”
  “好。”小虎子答应完,迫不及待的跑了出去。昨天石头赢了他,他今天非要贏他不可。
  傍晚,小虎子又玩到天黑才回家。
  这个时节,天黑的特别早,基本上五六点就已经黑了。回到家,吃完饭,天已经彻底黑了下来。
  农家人晚上也没什么娱乐项目,又怕点灯费钱,所以一般睡觉都比较早。小虎子玩了一天,早累的不行了,吃完饭,就要回屋睡觉。
  傅折桂拿热毛巾给他擦了一把脸,他立刻清醒了,滴流着眼睛看着傅折桂。
  看来他还没忘了答应自己的事情,就是想蒙混过关。傅折桂看破小虎子的小心思,拉着他的胳膊把他给拎了起来。
  “《三字经》背了吗?”
  小虎子摇头。
  “那怎么办?”
  “能不能明天再背,娘,我好困。明天一起背好不好?”一边说着,他还往傅折桂身上蹭,声音奶的都能滴水。
  “今日事,今日毕。‘明日待明日,明日何其多。’娘是信任你,才答应让你先出去玩。
  你做不到,娘怎么相信明天你一定能做到呢?难道你想做个赖皮鬼!”
  赖皮鬼是小孩的一种说法。小孩比较认真,最怕别人赖皮,也最讨厌赖皮鬼。一个小孩要是被别人说成赖皮鬼,别人就会讨厌他,不跟他玩,算是顶大的一件事。
  小虎子不想做赖皮鬼,立刻摇头。
  “那就起来背书。”
  小虎子不情不愿的坐到了椅子上。


第十九章 
  傅折桂笑了笑,跟着他坐到椅子上,指着草纸上写下的《三字经》一句一句的教他背。
  小虎子是赶鸭子上架,根本不用心背,一段《三字经》教了他,他念了就忘。
  傅折桂也不急,就一遍一遍的教。
  这个时代没有电灯,富人家照明靠蜡烛,穷人用不起蜡烛,就用油灯。油灯又根据油的好坏分为好多种,李家用的,自然是最差的菜籽油油灯。
  菜籽油里面还有很多杂质,燃起来全是黑烟跟异味,还只能照亮很小的一片区域。
  傅折桂怕亮度不够,小虎子看书会弄坏眼睛,就把油灯放在她那边很近的地方,既能照亮小虎子那边,又不会熏到他。
  结果,小虎子没事,她没一会儿就开始流泪,还咳嗽。
  “娘,你怎么了?”小虎子很慌,他没见过傅折桂哭。在他的印象里,傅折桂一直是笑着的,无论多困难。
  “没事,这灯油太差了,熏的我眼睛疼,明天我去买点好的灯油。”傅折桂揉了揉眼睛。
  小虎子把油灯拿过来,果然,那黑烟熏的眼睛又干又疼。
  “娘,我明天再背好不好?我保证,明天我一定背会。”这次,小虎子是真心实意的,他不想看到傅折桂哭。
  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再说,自己刚才才说了,要“今日事,今日毕”,一转眼,她就因为眼睛疼放弃,怎么给小虎子做榜样。
  傅折桂拒绝,将油灯拿到自己这边,“又想当赖皮鬼了?”
  小虎子很难受,他今天下午玩到那么晚,其实是故意的,他根本不想背书。可是他没想到,现在竟然会这样……
  “我背。娘,我背。以后每天,我都要背。”小虎子的眼圈有点红。
  “娘陪你。”
  第二天一早,李家人是被小虎子琅琅的读书声叫醒的。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童音清脆,《三字经》简短押韵,听起来竟然比戏文唱的还好听。
  李家人啧啧称奇,张氏一高兴,让傅折桂带着李小妹进城去买只鸡,给大家补补。
  进城的路上,傅折桂问李小妹,“我大哥上次不是拿过来一只鸡,我怎么没看见?”
  李小妹脸一红,“抵账给药铺了。人家不要,娘非说要给,不然就不给药费,人家才勉强收下的。”
  还真是给自己抓药用了,傅折桂一愣,“我吃药用了多少钱?”
  “没用什么贵的药,就五十文。”李小妹更不好意思了。
  这五十文的药根本就是捡最便宜的药,腰斩以后给傅折桂买的,大夫都说傅折桂吃这种根本不算药的药还能捡回一条命,真是福大命大。
  五十文,傅折桂上次买那包红糖还花了三十五文呢,自己还真是廉价。不对啊,“一只鸡就值五十文吗?上次我们去市场,那里不是喊母鸡十八文钱一斤。
  一只鸡怎么也有三四斤,能卖五多文钱吧?”这年头鸡都是那种小柴鸡,特别轻,特别小,但傅折桂觉的自己应该没有估错。
  “是不止,但是人家不要鸡,只要钱,娘非要拿鸡顶帐,自然会亏一点。”
  “就不能把鸡卖了再买药,或者直接把鸡养起来吗?母鸡啊,每天下一个鸡蛋,两个月下来就不亏了。
  你看咱们家,现在连个鸡都没有,小虎子要吃鸡蛋,还要跑到城里买,多不方便。”傅折桂有点疑惑,看张氏也不是不会过日子的人,怎么做出这种事来。
  “卖,娘怕脸上不好看。”李小妹偷偷瞧了一眼傅折桂。这是傅折桂的娘家送来给她补身体的,他们转手给卖了,市场上人多眼杂,万一被别人看见,别人会怎么说?偷偷顶给药铺,就没事了。
  傅折桂了然。
  李小妹继续道:“我也觉的养起来好,可是娘说,这种活的东西都不保险,万一哪天死了,岂不是亏大了。还是卖了钱,拿到手里才安心。”
  这个逻辑,按照她这么想,那些养猪的、养鸡的,不是都要赔死。但也不能说张氏就是错的,境遇不同,观念不同而已。
  “娘以前不是这样的,以前家里很多鸡,还有猪,过年的时候,杀一头猪我们兄妹几个能乐好多天。
  就是后来爹……娘就把家里的鸡跟猪都卖了。”李小妹又道。
  李老爷子突然过世,一定对张氏造成了很大的打击,她看到了生命的脆弱,又失去了李老爷子这个支柱,没有安全感,才会这样的吧,傅折桂恍然。
  “不管了,等天气暖了,我一定要养几只鸡,嗯,要是可以,还可以养几只兔子。”红烧土肉、麻辣兔丁、兔肉火锅,想想都流口水。
  “嗯,我帮你。”李小妹眼中满是希冀,她所希望的,正是傅折桂描述中的样子。
  二人边走边说,竟然一点也不觉的累。到了市场,她们挑来捡去,挑中了一只芦花鸡。
  卖鸡的人见买主是两个小姑娘,又听说她们是买回去吃的,就顺便帮她们把鸡杀了,还省了她们的事。
  这只鸡三斤半,去掉羽毛什么的,估计也就不到三斤,跟一只现代的大鸽子差不多。李家有大小六口人,就吃这么一只鸡,手慢了连个鸡毛也抢不到啊。
  张氏就给傅折桂六十文钱,剩下四文钱,想买其它的根本不够。幸好,傅折桂已经分到了一笔卖陀螺的银子。
  有了银子,感觉就是不一样。鸡不够吃,买一块五花肉,肥瘦相间,跟鸡炖在一起,刚刚好。
  这个年代的猪,一养就是一年,每天吃的都是青菜草种,身上的肉大多都是瘦肉。
  就像这五花肉,要是在现代,还要好好挑挑,挑一块肥肉薄一点的,瘦肉多一点的。在这里,完全不用担心这个问题,随便拿一块,就是上好的五花肉。
  两斤多五花肉,差不多四十文,对傅折桂来说也不算什么。
  之后,她们去了杂货铺。
  昨天那盏油灯太折磨人了,傅折桂必须要买两根蜡烛备用。蜡烛果然不是穷人家用的起的,就这么一根,就要十文钱,两根就能买半只鸡了。
  在这里造蜡烛应该挺赚钱的,傅折桂想想就放弃了,她根本不知道蜡烛是怎么来的,怎么造。
  把蜡烛融化了再造吗?她小时候还真干过这种事,就是,这根本不算造,顶多就是玩。拿出去卖,还得亏本。
  在杂货铺里,傅折桂还发现了一样东西,那就是辣椒。
  辣椒啊,傅折桂看看手里的鸡,有了主意。


第二十章 
  傅折桂花钱如流水,这钱又肯定不是张氏给的,李小妹看在眼里,也不禁生出许多疑问。
  但傅折桂不说,她也不问,也不会跟张氏告状,只是,“娘要是问咱们怎么买这么多东西,咱们怎么回答?”她有点担忧。
  傅折桂早有打算。回到家里,她把蜡烛顺着袖子一藏,张氏就看不见了。
  至于那块肉,傅折桂跟张氏描述了一下自己怎么捡到的便宜。
  在她挑鸡的时候,有一个妇人先要了这只鸡,摊主帮她把鸡杀了,她却以自己还没挑好,摊主自作主张把鸡杀了为理由,拒绝付那么多钱,只肯付一半的钱。
  鸡已经死了,如果不卖给这个妇人,后面来的人以为这只鸡是病死的或者怎么死的,根本不会买这只鸡,这只鸡就会砸在摊主手里。
  摊主气的要死,又不想让那个妇人占便宜,就问周围的人谁要是买这只鸡,就半价卖给她。
  当然,这件好事就落到傅折桂身上了。
  “买完鸡,发现钱还有一些,就买了一块肉。”傅折桂笑吟吟的道。
  张氏拍手称快,占了这么大一个便宜,她看傅折桂有点顺眼了,也就没追究她买肉的事。
  李小妹在旁边听的都快傻了,傅折桂说的有鼻子有眼,就跟真的一样,她都有点怀疑是不是自己的记忆出了问题。
  傅折桂也为自己编故事的技能点了一个赞。同时也有点感叹,人都是被逼出来的,她为了给傅登科攒路费,也是拼了。
  鸡已经杀好,烧一锅热水,把鸡毛褪掉,就开始扒内脏。按照这里的习惯,家里自己吃的鸡,鸡的内脏、爪子跟头会被一起扔掉。
  傅折桂却不然,鸡爪子炖好以后软糯入味,简直是鸡身上的精髓部分,扔掉多暴殄天物。
  还有这些鸡杂,她买这些辣椒,不就是为了它们吗!
  将鸡杂反复清洗干净,去掉脂肪、血管等杂物,改刀切碎,放入淀粉、花椒、糖等东西腌制十五分钟。
  锅里放油,加入花椒炒至变色,捞出花椒,再放进辣椒、葱、姜等东西爆香,将鸡杂放进去大火爆炒两分钟,加入盐即可出锅。
  可惜没有豆瓣酱跟小芹菜,要是加入豆瓣酱,鸡杂会更入味。出锅的时候,加一点小芹菜,红绿相间,又好看,又好吃。
  这也不错了,刚一出锅,小虎子就已经闻到了香味,嚷嚷着要吃了。
  今天李家的饭菜可谓丰富,五花肉炖鸡,满满的一大盆,红润粘糯的汤汁裹着肉块,香气扑鼻;爆炒鸡杂,辣椒的香味混着爆炒的肉味,勾引着人的味蕾;糖醋菜心,白菜的嫩心切条,浇上糖更醋,鲜活爽口。
  张氏是长辈,她先动筷子,给小虎子夹了一个鸡腿,李家的众人才开始动筷子。
  田氏手疾眼快,赶紧抢了一块肉夹到了碗里,傅折桂一看,竟然是一块臀尖,也就是鸡屁股。
  “没人跟你抢这个。”李二郎有些嫌弃的道。
  “宁舍金山,不舍鸡尖,你知道什么。”田氏将鸡屁股送进嘴里,大口咀嚼,露出陶醉的神色。
  李二郎都想捂脸,他怎么就娶了这么一个媳妇呢。
  张氏也有点嫌弃田氏,她这样,在家里还好,到了外面,可怎么办!
  傅折桂倒是挺理解田氏的,鸡屁股跟毛蛋、蝎子、肉虫一样,都是属于爱的爱死,怕的怕死的食物,个人爱好而已。
  不过,她是不会吃的。鸡屁股上有很多淋巴腺,尤其那处小突起的地方,全是巨噬细胞,鸡身上全部病毒跟毒素都聚集在这里,吃下去,虽然不像有人说的致癌那么恐怖,但也差不多了。
  “大家尝尝这鸡杂。”她向众人推荐。
  李家众人都有点迟疑,以前,没人吃过这东西啊。
  小虎子不管那些,他拿勺子先舀了一勺,放到了嘴里。“好吃……”他眼睛一亮,又舀了一勺。
  众人不能不如一个小孩子吧?大家都夹了一筷子鸡杂,小心的放到了嘴里。
  麻、辣、香、嫩,味道好的甚至盖过那盆五花肉炖鸡,众人也不说什么了,赶紧开抢。就这么一盘子,手慢了连汤汁都没有。
  风卷残云一样,没一会儿,饭桌上的东西就被席卷一空,就连拌菜心的汤都被小虎子舔的一干二净。
  众人摸着饱胀的肚子,有种幸福的感觉。
  多久了,他们没吃到这样丰盛的午饭了,又多久了,他们脸上终于有了笑容。这,都是傅折桂的功劳,李二郎心有所悟。
  他觉的,傅折桂似乎顶替了李大郎的位置,在引领着李家逢凶化吉,慢慢走出阴霾。
  大哥,你在天有灵,才会给李家这么一个媳妇吧!李二郎用手捂眼,他终究不如他大哥。
  每天教小虎子背《三字经》,算账,傅折桂的日子过的有条不紊。
  这些天,陀螺的生意就如同她预想的那样,好像烟花一样突然爆炸盛开,美不胜收。
  终于,在第十天的时候,傅折桂凑齐了十五两银子。算算离傅登科进京还有几天,她决定再攒多一点,在家千日好,出门万事难,能给傅登科多带一点钱就多带一点。
  第十三天的时候,陀螺的生意开始直线下滑,傅折桂决定去傅家找傅登科。
  说起来,傅折桂出嫁三天的时候是应该回门的,可是那时候她正病着,连路都走不了,自然免了。现在过了快一个月,她提出要回一趟娘家,张氏自然应允。
  傅家住在三十里外的河西村,农家串亲戚,有车的套车,没车的全靠两条腿。男人推着一辆独轮车,女人跟孩子坐在上面,这就出门了。
  别说三十里,五十里也是这样走,所以他们往往天不亮就出门,中午才到亲戚家。
  傅折桂带着小虎子,自觉走不了那么远,出了村口,就在那里等车,看有没有去河西村方向的。
  这个年代等车可不比现代,一会儿一辆,这个时候全靠运气。运气不好,半天没有车经过也正常。
  就算有车路过,人家不愿意带你,你也没辙。
  今天傅折桂运气不错,等了没一会儿,就遇见一辆去那边收粮食的牛车。
  老板人不错,见傅折桂是个女人,还带着一个孩子,也没要钱,就顺路把他们送到了河西村。
  依着记忆,傅折桂左拐右拐,拐到了一户人家门口。


第二十一章 
  这户人家有点特殊,门前有一对石质鼓形的门当,门上,还有两个方形的木头凸起,也就是户对。
  门楣上有两个户对的,对应的是五至七品官员,而户对是方形的,就说明这家是文官。
  门当户对说的就是这两样东西,它们代表了这个家庭的权势跟荣誉。
  傅家祖上出过当官的人,所以才有这两样东西。
  后来傅家没落了,东西卖了,房子卖了,只有这两样东西,一直跟随着他们,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