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嫡女毒医[封推]-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除他们以外,其余的云州举子也都十分愠怒。他们中有不少曾被洪迁指点过文章,算起来也有半师之意,心中自然会多一分偏袒。
见一众举子群情激奋,素问马上就一脸悲愤的渲染道:“诸位举子,先生为人如何,相信众位定然心中有数。那群人技不如人,交不出精彩的答卷,就诬陷先生帮男方举子作弊。如此令人不齿的行为,实在是是可忍孰不可忍,乃是天下读书人的耻辱。”
听了她这番渲染,在场众人情绪越发激愤。他们都觉得那群聚众示威的北方举子太无理取闹,如今是时候替洪迁讨回公道来了。
见他们情绪已经被完全调动了起来,素问马上就借机发出了示威声援洪迁的倡议。毫无疑问,在这种群情激奋的时候,这样的倡议明显具有无与伦比的号召力。年轻的学子们心中充满正义感,纷纷表示要参与其中,为被冤枉入狱的洪迁讨回公道。
确定了声援洪迁的计划后,素问还没忘提醒道:“诸位才子,我们这回主要目的是声援先生,与那些无理取闹的有天壤之别,所以一定要展现出读书人的修养。”
听了她的提醒,在场众人纷纷表示赞同。从素问这番话里,他们获得了一种心理上的优越感,自觉比那些落榜的北方举子档次高出不少。他们自然要保持克制,要体现出读书人的修养,绝不能跟一群书都读不好的人一般见识。
看到众人脸上闪过的高傲之色,素问稍稍放下一些心来。希望在这种心理优越感的影响下,南方举子能真的不要与北方举子一般见识才好。
跟这群云州举子的带头人约定了会面的地点,素问便直奔下一个举子暂居的客栈而去。她这回要去拜访的是另外一个江南举子的聚集点,想来工作定然要比云州这边的难做一些。好在她如今也算是有了一些名气,起码不会面临被人拒之门外的情况。
不得不说,素问事前严重低估了自己才名的影响力。她去拜访这一群学子的时候,出乎意料的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原以为会有些艰难的动员过程,素问也轻而易举的搞定了,一帆风顺的令她难以置信。说实话,能这么顺利就动员这些举子,主要原因还是洪迁的情分摆在那里。成为鸿儒这么多年,他积累的人脉与影响力绝不可小视。
仅仅用了半日的时间,素问就将洪夫人交代的几家客栈跑完了。她把前世学到的演讲才能运用到劝说中,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回到洪府的时候,素问恰巧碰上了完成任务回来的洪礼。从他满脸激动的神情可以看出,他的任务这回应该完成的十分顺利。如今他们两个已经把几家江南举子聚集的客栈跑完了,那接下来就该轮到声援洪迁的群众集会上场了。
到了第二天一早,江南举子们就聚在了一起,手挽着手朝皇城门外进发。有素问昨天的刻意交代,他们全都保持了足够的克制,倒是没有如昨天北方举子那般齐声高呼口号。
为表示支持的态度,洪夫人领着素问和洪礼一起参加了这次的集会。他们都算是洪迁的家属,又怎能缺席这样的场合?有他们三人的加入,这次集会变得越发引人注目,很快就引来了大批围观的京城百姓。
听说南方举子一起朝皇城进发,韩冰立刻就给京兆府尹下达了阻拦的命令。这群人只能妨碍到他的计划,所以必须把他们拦在远离皇城的地方。
面对这样的情况,素问早就做好了应对准备。只要有洪夫人亲自压阵,京兆府的衙役就休想拦住他们的脚步。只放行对己方有利的人去占领皇城,秦王一党真是好算计,可惜天下怎么可能会有这么便宜的事情?
第357章 演说
进发到皇城附近的时候,南方举子们前进的道路被京兆府尹的衙役拦下了。有素问事前的交代,他们并没有进行任何形式的反抗,而是顺从的停下了脚步。
见这群举子停下了脚步,京兆府尹的衙役顿觉松了一口气。只要这群人听从劝阻就好,否则事情还真有些不太好办。如果真的依照上司发布的命令,坚决阻拦这些南方举子前进,极有可能会引来更大规模的抗议。
就在衙役们暗暗松了一口气的时候,洪夫人领着洪礼和素问走了上来。洪夫人乃是皇帝亲封的一品诰命,他们可不敢有丝毫得罪。
站在京兆府尹衙役的面前,洪夫人一句话都没说,就那么目不转睛的盯着他们看。刚开始,他们还不以为然,觉得被这样看一点压力都没有。只可惜没过多长时间,他们就有些扛不住了,开始感到浑身不自在,甚至有一种落荒而逃的冲动。
顶着洪夫人平静如水的目光,京兆府尹的衙役有一种头皮发麻的感觉。奇了怪了,她的目光明明没什么杀伤力,却令衙役们觉得有些招架不住。
过了一会儿,京兆府尹的衙役终于在眼神的较量中败下阵来。在洪夫人的目光逼视下,他们不由自主往后退了一步。就这一步,他们的意志便开始摧枯拉朽般崩塌,往后退的脚步变得越来越快。
仿佛就在几吸时间里,京兆府尹的衙役便让出了一条道路。他们退开后,洪夫人便领着洪礼和素问一脸肃穆的走了过去。
跟在他们三人身后,南方举子挨个井然有序的走了过去。他们通过这一批京兆府尹衙役的阻拦后,便一路畅通的来到了皇宫前的另外一块场地。他们没有与已经占领了一天的北方举子发生冲突,而是安静的聚在一起,用静默表达对洪迁的声援。
听说有新一批举子在皇宫门前聚集,皇帝不由感到一阵头疼。按照先前的惯例,他马上就派出了代表去接受南方举子们提交上来的请愿书。
读了请愿书之后,皇帝心中暗暗的松了一口气。有了这一封请愿书,他总算是有了拒绝处罚洪迁的依据。若是别人问起来,他可以说举子们意见相左,对洪迁的处理必须仔细斟酌。这样一来,他便可以把这件事往后拖延,从而寻求更稳妥的解决之法。
提交了请愿书,素问的安排并未到此为止。开玩笑,好不容易获得这样一次机会,她怎么可能只是呈上一份请愿书就作罢?
等皇帝代表离开,素问马上就站起身来,走到队伍的最前方。在洪夫人的指导下,她昨天连夜写了一封演讲稿,就打算今日在这个场合进行一次公开的演讲。穿越来这么久,这是素问第一次用纯粹文言文发表演说,心情难免有些紧张。
感受到素问心情的紧张,洪夫人马上朝她投去一个鼓励的眼神。她对素问有信心,相信素问定然能出色的完成这一次的演说任务。
收到洪夫人鼓励的眼神,素问立刻就来了信心。没什么可害怕的,她穿过来这么长时间了,文言文早就不再是问题。更何况这篇演讲稿是她自己写的,其中虽有洪夫人帮忙修改,改动的幅度却并不大,基本上未做太多调整。
朝面前众位举子点了点头,素问便开始充满激情的演说。她没有寻常闺阁女子的害羞扭捏,把一篇演说稿声情并茂的演绎了出来。
在演说的过程中,素问首先回顾了洪迁这么多年的人生经历。她将洪迁少年成名、科举夺魁、入仕为官、造福乡民等等经历都逐一梳理了一遍,使得听众对洪迁有了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潜移默化间建立起了洪迁正直有担当的形象。
梳理完洪迁的人生经历,素问便追忆起了拜洪迁为师的经过。她将当日的场景再现,把在场所有听者拉入了前年秋天的某个清晨。
在素问的讲述里,洪迁被塑造成了一个心怀百姓的读书人。正是因为要体察民情,他才定期到县衙附近帮忙写状纸。这样一来,洪迁才发现了出身平民的素问,从而进一步把她收为亲传弟子。
为了增强说服力,素问引用了范仲淹的那句名言——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必须承认,范仲淹这句话太有冲击力了,一旦听闻便会牢牢记在心里。最要命的是,这句话十分经得起推敲。在场这些读书人越琢磨,就越觉得这句话有道理,心中不由对素问的才华越发折服,同时对洪迁的支持越发坚定。
面对众多南方举子的支持,素问先表达了感激之情,紧接着又论述了洪迁的人品,进一步否定了洪迁组织科举弊案的可能性。
素问一方面用事实否定弊案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还用感性的言辞博取同情。直到把这两方面都渲染到极致,她才推出了最终的论断。在她看来,洪迁这回明显是被冤枉的。这场科举并不存在任何问题,北方举子技不如人,就将过错栽赃到主考洪迁的身上。
作为这场科举的受益者,南方举子给予了坚定的支持。他们的成绩都是靠真才实学拼出来的,自然不允许别人往自己的奋斗成果上泼脏水。
演说进行到尾声的时候,闻讯而来的北方举子开始在附近叫骂。好在有维持秩序的官兵在,他们倒是没敢冲上来直接动手。尽管只是用言语进行攻击,但读书人骂起人来语言简直不能再恶毒,表现的精彩程度远在泼妇骂街之上。
见素问在发表演说,跑过来的几个北方举子把她当做了最先斥责的目标。什么头发长见识短这一类的话,他们说起来简直不要更熟练。
面对几个北方举子的挑衅,素问心中虽然恼怒,但表面还是保持了足够的克制。一群头发短见识更短的人,她才懒得与他们计较。若是真的跟这种人发生冲突,到头来只能拉低她的身份和格调,说不定还会给这几个北方举子提供往上爬的机会。
面无表情的扫了几个北方举子一眼,素问就转过头来对众多南方举子说道:“诸位才子,像这样口无遮拦的读书人,难道不应该名落孙山吗?”
听见她喊出的问题,在场众位南方举子不约而同的出声给出肯定的回答。他们声音整齐划一,听起来颇有气势。他们喊出了答案之后,还故意朝北方举子投去鄙夷的眼神,那感觉就像在看一群不学无术的无赖。
收到南方举子的眼神,几个挑衅的北方举子被气得不轻。他们自觉是科举弊案的受害者,所以心中自然不会服气。
伸手指着不远处的南方举子,一个模样清瘦的北方举子便满脸不屑的高声出言讥讽道:“得意什么,不就是一群靠作弊上榜的伪君子。要是有真才实学的话,你们有本事跟我们来一场公平对决,看看谁更厉害?”
听了他的讥讽,南方举子中马上就有人反唇相讥道:“笑话,自己没真才实学,就诬陷别人在科举中作弊。没本事就回去苦读,在这里叫嚣算什么?”
见南方举子反唇相讥,北方举子岂肯认输,立即就高声回击道:“苦读,你哪只眼睛看到我们没有苦读了?问题是有你们这群作弊的伪君子在,苦读又能怎么样?十年寒窗苦读,不如一招主考看顾,天下公理何在?”
面对北方举子的嘲讽,南方举子马上就有人冷笑反击道:“光凭主考看顾,就能上榜八成,你们觉得其他监考都是摆设?都是考过科举的,就别揣着明白装糊涂了。这一场科举到底怎么样,你们心里清楚。问问那些上次赶考过的,难道就真的比这场更公平?”
被南方举子如此一问,北方举子一时间有些语塞。听参加过上次科举的同窗说,科举这一次明显比上一次要清正廉洁的多。
脑海里刚刚闪过这些念头,北方举子们就立刻将之扼杀在了摇篮里。他们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更不敢顺着这一思路想下去。
这一次科举比上一次清正廉洁,这怎么可能?如果事实真是这样的话,那岂不是说明他们技不如人?一想到这种可能,他们立刻就否定了脑海里冒出的念头。肯定是同窗弄错了,被这群南方举子蒙蔽住了双眼,才误以为这一次比上一次清廉。
看见双方举子有继续争论下去的趋势,素问心知必须打断这个过程,否则必将会弄得没完没了,最后极容易导致局势失控。
想到这里,素问马上就高声呼吁道:“诸位才子,请牢记我们这次请愿的目的。我们是为了捍卫正义,为了还洪先生一个清白,才一起聚集在这里。在实现这个目标之前,我们万不可被别人的挑衅乱了方寸,入了他们提前布下的圈套。”
第358章 舆论战
听到素问的提醒,南方举子脑海中立刻想起了行动前叮嘱的注意事项。他们这回的任务是声援洪迁,绝不能被别人弄得乱了方寸,从而将诉求遗忘岛脑后。
意识到这一点,南方举子纷纷提高了警惕。抱着这样的信念,当北方举子再度进行挑衅的时候,他们已经能尽可能的保持克制。他们反复告诫彼此,这次任务是声援洪迁,绝不能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不相干的事情上。
见南方举子情绪稳定了下来,再也没与前来挑衅的北方举子进行对骂,素问心中总算是暗暗的松了一口气。
为了凸显南方举子与北方举子的差距,素问必须尽全力使南方举子保持冷静与克制。只有这样做,他们才能把双方人马在素质上的差距体现出来,从而使得科举结果更有说服力。不能怪她算计的太仔细,实在是被当前局势逼到这一步。
见南方举子的队伍安静下来,几个挑衅的北方举子并没有立即走开。他们又接着冷嘲热讽了一番,可惜到头来却再也没人主动理会。
面对这种无人捧场的窘境,几个挑衅的北方举子大概也觉得没什么意思,这才三三两两的散去。冲突就是这样,要有双方一起参与才会吸引人。像他们这种独角戏,没有对手配合表演,用不了多久自己就觉得腻味了。
见几个挑衅的北方举子离开,素问这才转头对身边的一个金榜题名的南方举子说道:“只要我们不予理睬,他们这样的挑衅便没了意义,最后只能草草收场。”
听了她这番话,这名举子立刻就笑着赞同道:“嗯,华小姐说得对。像他们这样的漂亮小丑本来就没什么本事,我们完全不用理睬。面对他们的时候,我们在旁边看戏就好。不用花钱的猴戏,谁会不喜欢看呢?”
闻听此言。素问心中不由默默汗了一个。真不愧是励志当御史的人,这位举子的毒舌果然不是一般的厉害。
就在这时候,星儿从外围跑了进来。在这一场活动中,她被素问委派了传递情报的重要任务。她这时候跑进来。脸上还有隐隐的兴奋之色,可见定是有重要情报送过来了,只是不知到底会带来多大的惊喜?
朝身边的举子点头示意了一下,素问就起身迎了上去。她把星儿领到了旁边一个角落,马上就迫不及待的问起了情报的内容?
深吸了一口气,星儿这才一脸激动的说道:“小姐,世子爷送来了好消息。您之前交代世子爷完成的任务,现在都已经准备妥当了。下一步该如何行动,还请小姐指示。世子爷的人还在外围候着呢,请小姐示下。奴婢好去把命令传达出去。”
听到莫易已经把交代的任务完成,素问嘴角不由勾起了一抹兴奋的弧度。既然莫易那边搞定了,那她提前制定好的宣传计划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
凭借前世从新闻里总结的经验,素问深知舆论战的重要性。如果他们想要在这一次交锋中获得最后的胜利,就必须打好舆论宣传战。把社会舆论引导到对己方有利的一边。只要社会的主流相信科举的公正性,就不怕这群北方举子折腾出什么幺蛾子来。
这年月要想做好舆论战,传播途径是最重要的。问题是素问对京城人生地不熟,最缺乏的就是对传播途径的掌控。
好在有莫易这个万能小帮手在,素问一下子就想到了向他求助。尽管永宁侯府的主要根基并不在京城,但基本的力量还是有的。再说了,莫易手中还有太子一派和赵家的势力。不怕掌控不了京城的流言传播途径。
将计划与洪夫人进行了商讨,素问的建议得到了采纳。洪夫人特意找来了莫易,把掌控京城舆论风向的任务交到了莫易手中。
沉吟了片刻,素问便斩钉截铁的说道:“请来人转告师兄,如今万事已经俱备,是时候把我们提前订下的计划付诸实践了。京城发生了如此严重的事件。相信百姓们一定会想知道更多消息。等一切安排好,我会和洪礼师兄一起去现场。”
听了她的吩咐,星儿马上就牢记在心里。她迅速的复述了一遍,直到确认无误后,这才跑出去传达素问的意思。
见星儿的身影消失在人群里。素问脸上不由露出一种跃跃欲试的神情。为了打赢这一场舆论战,她决定把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借鉴过来。把所有消息都披露出来,同时以最快的速度回应社会的质疑,这样新颖的形式肯定能帮他们这一派抢占到舆论制高点。
在胶着的等待中,半个时辰的时间悄然而过。按照素问的估计,莫易这时候应该已经把新闻发布会的准备工作都完成了。
果如素问所料,脑海里刚刚闪过这个念头,就见星儿从外围跑了进来。由于来回奔波的原因,她的脸有些洪,额间还有一层薄薄的汗水,但眼中的神采却是那样的明亮。看见这样一个神采飞扬的女孩子,不管是谁都会忍不住多看几眼。
见到星儿的样子,素问心知莫易定是派人来接她和洪礼了。她马上就叫上身边的洪礼,直接朝星儿奔来的方向迎了过去。
跑到素问身边,星儿马上就停了下来,满脸激动的说道:“小姐,世子爷已经把准备工作都做好了,现在就等您和洪礼少爷去现场。马车就在外围候着,您两位直接跟奴婢走就行。听说按照小姐的交代,世子爷这回请来了不少在京城有头有脸的名士。”
听了星儿的汇报,洪礼立刻转头担心的朝素问开口问道:“师妹,一下子请这么多名士过来,我们真的能应付过来吗?”
见洪礼心存疑虑,素问马上就一脸自信的开口答道:“师兄,你放心。科举风波愈演愈烈,但涉事几方却没有任何表态。不管是寻常百姓还是京城名士,心里肯定都十分好奇。如今有一个能知道真实内情的机会,你觉得他们会拒绝吗?”
听她这么说,洪礼立即就点头答道:“若是换成我,有这样一个搞清楚内情的机会,说什么也不会错过。”
见洪礼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素问不由会心一笑。说实话,她之所以决定请暂居在京城的名士来参加新闻发布会,完全是为了弥补没有记者的缺失。这年月还没有出现报纸,记者这种稀缺动物更是连影儿都没有。
对于素问来说,既然要举办一次新闻发布会,没有记者怎么能行?如果没有记者这种角色,就不会有人提问,发布会便不可能引起预想中的轰动效果。
为了弥补这个缺憾,素问把主意打到了名士的身上。能被称为名士的人,基本上都有一定的影响力。像他们这种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名士,正好可以扮演起记者的角色。若是能把他们争取过来,社会舆论肯定会朝有利于洪迁的方向发展。
素问乘着马车,洪礼骑着马,顺便还有另外几位上榜的举子一起骑马同行。在莫易派来的下人带领下,这一群人浩浩荡荡朝京城最有名的酒楼长风楼而去。
到了长风楼,素问一行人直接被领了进去。为了办好史上第一场新闻发布会,莫易颇为爽快的把整栋长风楼都包了下来。他们刚一踏入长风楼,就感受到数十道目光迎面而来。毫无疑问,这些目光全都是被请来充当记者角色的京城名士。
面对数十道目光的打量,素问表现的淡定而从容。她可是从传媒业发达的现代社会穿来的,最不在乎的就是被人围观了。
与素问相比,另外几人就表现的有些小紧张。他们可没素问那么得天独厚的条件,一下子被这么多双眼睛盯着,心中难免会觉得忐忑。好在有素问帮忙压阵,倒是分担了大部分名士的视线,这才使得他们承受的压力小了一些。
抬眼打量了一下场中端坐的众人,素问立刻朝他们点头致意。她神情严肃,用点头打过招呼后,便直接被引到了提前预留好的坐位上。
见众人都来齐了,莫易马上就从坐位上站起身来,一脸严肃的开口说道:“诸位先生,最近两天京城发生了举子聚众示威的事情,相信各位一定十分关心。如今把各位请过来,我们就是要借机把手中掌握的情况说清楚,同时希望诸位能将实情转告给更多的百姓。”
听了他的介绍,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立刻就缕着胡须接话道:“莫世子,我们已经知道了你们的用意,不如就直接切入正题如何?”
莫易听了,马上就一脸和气的说道:“好,既然王先生开口了,那我们就直接切入正题。对于这件事,诸位虽然都听说了,但具体的来龙去脉却未必清楚。为了使诸位有更全面的了解,首先请在下的师妹华素问讲述一下事发的过程。”
第359章 证清白
听了莫易的介绍,素问马上就从坐位上站起身来。尽管年岁小,又是个女孩子,但她脸上神情严峻,倒是弥补了这些条件的劣势。
面对数十位京城名士的目光,素问没有显露出丝毫慌乱来。她调理清晰的将整件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