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富贾[榜推]-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小姐聪慧过人,花姑我自然是愿意跟着小姐干的,今个话就当我没说,我先走了。”花姑悻悻地起身,扭着腰肢走了。

    小锦叹了口气,看着门外的一片天地,有些怀念在乡下无忧无虑的日子了。

    生意做得越大,烦心的事就越多。

    “小姐今个脸色不好?要不要回去休息休息?”小锦走到店堂,被宝嘉一眼瞧见。

    “我没事。”小锦无力说道。

    “花姑来是为了分成的事吗?”宝嘉一语中的。

    “嗯。她提了,被我给打发了。”小锦揉了揉太阳穴。

    “合久必分,虽说如此,花姑也太心急了些。”宝嘉说道。

    “生意好了,眼红的人自然就多。”小锦坐了下来,看了看几个衣着鲜亮的姑娘正在那挑首饰。

    小锦最喜欢看到这些姑娘挑中首饰时那满足的表情,这也是对她的肯定。

    “二小姐,今个有笔大生意,刚刚东城的何夫人来订了五套头面,翡翠一套、珍珠两套、足金一套、玛瑙一套,都是五件头。”宝嘉朝小锦轻声同小锦说着。

    一般的细账都是等打烊前看的,但这种大生意,宝嘉都会在订单下了之后同小锦汇报,让她提早心里有数。

    “哦?这么大手笔,何夫人也算是我们的常客,年前不是刚订了两套珍珠,怎么刚开春又订了这么多?”小锦问。

    “何夫人说过几日要去京城走亲,这是礼。”宝嘉没有同小锦细说刚刚何夫人啰啰嗦嗦地和他说京城的亲戚多么阔绰,要拿什么样的东西才能拿出手,他言简意赅,只挑了重要的说。

    “既然是送礼,那包装一定要好,五套头面制作好了,就拿那乌金木的盒子装,里头用杭绸铺底,反正何夫人不缺钱,她要的是面子。”小锦和何夫人打过几次交道,也深知这些夫人谋得是怎样的心思。

    钱不重要,重要地是这些东西看上去得值钱,得拿得出手。那乌金木的盒子一个就抵得上半副头面的价了。

    “好。”宝嘉记下了。

    “不知道哥哥和姐姐什么时候才会回来。”交办好了这事,小锦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她今个除了头沉沉的,还总觉得有些心慌。

    “总得等蚌苗下了才能回来。”

    “恩,那又得等一段日子了。”小锦说着,忽然看了看宝嘉问道:“宝嘉,小莲和蓉儿是你从哪儿找来的丫头?”

    宝嘉微愣,随即淡笑:“自然是去牙婆子那挑来的。”

    “花了多少,就从账房那支吧。”小锦总觉得哪儿不对劲,但是却说不上来,早上宝嘉将两个丫头带给她时,她就有这种感觉。不过,小锦相信宝嘉,所以没有深究,只让他去账房把买丫鬟的钱给支了。

    宝嘉嗯了一声,低头去办别的事。

    小锦看着外头似乎挺热闹,敛了敛裙朝外头走去。

    “前头的李记正在大减价,听说杭绸、苏锦都只要平时一半的价,苏绣帕子只要十文一条,合算着呢。”一个姑娘拉着另一个姑娘边走边说道。

    小锦顺着姑娘所指往前看去,离金兰饰品屋不远的李记布庄正围满了人。

 第326章 连带效应

    ps:

    今日第二更。和氏璧加更和粉红票5加更,今晚大家还是不用等了,明个再看吧。么么哒。

    李记布庄虽算不上苏州大布行,但也算是小有名气,他以卖杭绸为主,物美价廉,也算是在苏锦遍地的苏州闯出了一条血路。

    小娥、小锦时常就到他那裁些布料,一来二去,李掌柜和她们也算是熟稔了,偶尔也让娘子到她们店铺买些珠宝首饰。

    今个李记是怎么了?怎么有种大清仓的感觉。

    小锦随着人流走到李记门口,里头已经挤满了人,小锦想要跨进去,却刚迈出一脚,就被人群挤了出来。

    “真是便宜,只要平时一半的价钱就能买这么多的布料。”两个婆子抱着两匹锦缎兴高采烈地挤了出来。

    “请问李记怎么了?为什么要大减价呢?”小锦拦住婆子问道。

    “这位姑娘,你还不知道吧,李掌柜欠了人家一屁股债,还不上,只好贱卖了这些布匹。姑娘你要是想买,得赶快了,再慢一步可就买不着了。”婆子好意提醒。

    “欠债?李掌柜赌了吗?”小锦大惊。脑海里闪过李掌柜憨笑的模样,那是一个很实在的生意人,怎么会染上赌博的恶习呢?

    “赌?那倒不是。是投给人家的钱收不回来了,还欠了不少,这不就没法子,只能清仓卖铺了呗。小姑娘和你说这些你也不懂,你还是赶紧去抢布吧。”婆子说着,和另一个婆子嘻嘻哈哈地抱着布匹走了。那捡到便宜货的满足劲已经是溢于言表。

    小锦目送两个婆子离去,再回头,看到那接二连三往里挤进的人们,就没看出自己能挤进去的缝隙。

    想了想,小锦就往后头走去。

    前门进不去,去后门总成吧。

    后面的门关的紧紧的,小锦敲了好久。才有人来开。

    “李婶,怎么是您来开得门?”小锦看着这个头发蓬松,不施粉黛的脸,差点没认出这就是李掌柜的娘子。

    “怎么是你。小锦,唉,不是我来开,还有谁来开。”李婶无奈地叹气。

    小锦记得李婶身边有个伺候的丫头叫做秋水的,便问道:“秋水呢?”

    “打发了。”

    “啊?”

    “小锦,你应该听说了,我们家出事了,生意全毁了,家里的下人、丫鬟也都给遣散了。”一阵风吹过,李婶乱蓬蓬的头发忽然就散落了几缕下来。显得更加憔悴。

    看来秋水走后,李婶连个梳头的人都没了。

    “婶子,到底出了什么事?我听人说李叔亏了钱,还欠了不少。您铺子的生意一直不错,怎么就亏欠了呢?”小锦不解。

    “唉。说来话长,也是飞来横祸。当初我拼命劝着拦着,老爷不听,现在好了,倾家荡产了。”李婶说着,呜呜呜就掩着眼睛大哭起来。

    “李婶,您也别太伤心了。钱还会有的,兰姐儿和亮哥儿呢?”兰姐儿、亮哥儿是李婶的一双儿女。

    “送到老家他们大伯家去了。”李婶抹泪道。

    “李婶,没什么坎是过不去的,您回屋去,我给您把头发梳梳。”小锦同情李婶,上前扶住李婶。半推半拉地将她带回了房间。

    慢慢地、小心翼翼地给李婶盘上了头发,首饰盒已经空了,小锦竟然没有看到一枚首饰。

    “首饰都给变卖了,让两个孩子给带回老家去,总得留点钱给两个孩子。”李婶哀戚说道。

    小锦一愣。心头一阵难过,伸手从自己的头发上取下一支碧玉簪子,为李婶戴上。

    “不,不,这怎么成?”李婶大惊,想要阻拦。

    “李婶,你就带着吧。我们两家虽然平日往来不多,但您和李叔一向照顾我们。不管遇到何事,您都得整整齐齐、体体面面的。”小锦说着,拍了拍李婶的肩膀。

    李婶身子一颤,泪珠子便滴了下来。她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李婶,和我说说发生什么事了吧。”小锦道。

    “唉。说起来也是我家老爷起了贪念。老爷有个朋友是做木材生意的,有一日来找老爷喝酒,说是想让老爷给他五千两银子,给了市面上三倍的利息。老爷动了心,家里头总共只有一千两的活银子,他就四处去借,将做生意的几个朋友借了个遍,最终凑足了五千两给人家。结果,前两天那朋友跑路了,我们血本无归啊,还欠了人家四千两,这不这几个朋友催了几天,等不及了,今个来我们家大清仓了。”李婶说着,忍不住伏案而哭,那玉簪下面缀着的玉珠子随着她的恸哭,也是不住晃动,宛如此刻李婶飘摇不定的心。

    “你们是不是遇上骗子了?”小锦直觉觉得李叔、李婶是被骗了。

    “那是老爷多年的朋友了,一开始,我们还能每月拿到那些利息。老爷还挺高兴,特地请了那个朋友吃了几顿饭。原来那个朋友攀上了大兴木材行,做起了木材生意,谁想后来大兴木材行忽的就倒闭了。老爷闻声去讨钱,可是哪还轮得到他呀,好好的木材行早就被那些有钱有势的给瓜分了,老爷就是一文钱都没捞到。”

    大兴木材行,不就是朱胖子的那家吗?

    看来朱胖子一进班房,这朱府是要垮了。

    可是朱夫人今早不是还来找她吗?说明朱夫人还在啊。

    “李叔有到朱府去讨要吗?木材行倒了,朱府还在啊。”小锦提醒道。

    “自然是去了,可是去了有什么用,老爷才知道,这银子是以那个朋友的名义放进木材行的,朱夫人说没有老爷的欠条和收据,拒不承认。老爷一气之下去了官府,可是官府也说没有凭据不能作数。”

    原来是这样,李掌柜的朋友从李掌柜这借了钱,再以更高的利息放入大兴木材行,但是却是以他的名义,结果事情出了后,朱夫人自然只认收据上的人,不会认李掌柜,但是李掌柜借来的那些钱却是以他的名义的,那些朋友自然只认李掌柜。李掌柜这回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李婶,此事急也急不得,你得先保住了身体,有了身体一切才可以从长计议。”小锦也不知道该说什么,这朱胖子出了事虽然是恶有恶报,但是却祸及了很多人,这让她有些不知所措。

    李婶呜咽着应了一声。

    “婶,大兴木材欠了不少吧,朱府现在怎么样了?”小锦想起早上朱夫人孤单离去的背影,又看到今个围在李记的人们,心想朱府怕也被挤得水泄不通了吧。

    “朱府怎么样了我不知道,我听老爷说,倒霉地就是像我们这样无权无势的,有钱有势的主一早就有人给安抚好了,大兴木材行的大股东们一早就得到了消息,哪会像我们这样后知后觉。”

    有人安抚好了?这人会是乔会长吗?朱胖子曾经提过那些大股东很有可能都是京城里的天潢贵胄。朱胖子入了大狱,他们自然要讨回自己的钱财,可是从早上看朱夫人的打扮和状态,他们应该并没有一哄而上,将朱府给瓜分了,不然朱夫人哪还有心思来找自己去官府说情。

    朱胖子做得是皇宫的生意,勾结的是京城里的晋公子。这么说来,朱胖子也不会一点人脉也没有,那个黄老爷到底是什么来路,竟然能将他扣得死死的。不过,黄老爷已经离开了苏州,天高皇帝远,朱胖子会被正法吗?

    小锦越想越远,似乎已经在神游了。

    “小锦,小锦。”这回轮到李婶唤她了。

    “哎,李婶,啥事?”小锦被推醒,有些尴尬地摸了摸耳坠子。

    “你先回去吧,谢谢你来看婶。”李婶满脸的泪痕,不过,由于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的,倒比刚才精神了不少。

    “婶,你也别太难过了,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小锦再劝了几句,便离开了。

    李婶送她出了门。

    绕回到前门,小锦看到抢购的人们还是前仆后继的往里挤,就好像是不要钱一般。看着抢到布的人喜滋滋地抱着离开,小锦忽然觉得一阵难过。怪不得李婶躲在后头不愿看呢,这么好的布匹,花了那么些银子进货回来,却不得不贱卖了,谁见了都心疼。

    一步三回头的,小锦叹了几叹,终于下定决心不看了,头也不回地往自家店铺走去,却不想听到后头传来一阵阵的叫骂和哭闹声。

    “你们放手,放手,那是我的嫁妆啊!”是李婶的声音。

    小锦不由自主地回头看,就见两个男子抬着从店铺后头的巷子里出来,李婶正死死地掰着箱子不让他们抢走。

    “滚开!”两个男子其中一个腾出一只手,一把将李婶给推倒在地。

    “你们不能打人!”闻讯而来的李掌柜想要从店铺里挤出来,却被蜂拥而入的人群拦住了去路。

    “老爷,老爷,不能让他们拿走啊,那是我爹、我娘给我的嫁妆!”李婶边哭边爬了过去,想要阻止匆匆离去的男子。

    李掌柜拼命往外挤,正想去帮自己的娘子。店里却不知谁起哄,喊了一嗓子:“快抢啊!”人们便乱作一团,哄抢起布匹来。

    “不能啊,不能啊!”李掌柜没想到大家会哄抢,一时间顾得上这头顾不上那头。

 第327章 相助(加更 风解我和氏璧)

    ps:

    这是和氏璧的加更。

    “请您付了钱再走!”

    “哎,您慢走,这两匹布您先给了钱,我再给您包起来。”

    “李掌柜,这位大婶要六尺红绢,剪刀在哪?”

    “您不给?那对不住嘞,不给就拿,那是抢!”

    就在李掌柜进退两难,两边都顾不上时,不知哪里冒出了几个训练有素的伙计,拦着一个个起了歹心,抱着布匹就想跑的客人,软硬兼施,让他们付钱。

    大多数的人本就是来买布的,并不是来抢的,也不过是一时受人蛊惑起了贪念。反正是见着有人拿,他也跟着拿,现在人家店里拦着让给钱,自然不会不给。

    当然也有脸皮子厚耍无赖,说给过什么的,那些伙计可也不是省油的灯,两句话一说便要报官。

    这趁火打劫本就理亏,如此一吓也就给了。

    至于为首的那几个,小锦早就盯好了,给两个壮实的伙计使了个眼色,瞬间就将那个挑事的拿下了。

    “李新筹欠了我五百两银子,我拿他几匹布怎么了?”那人被按在地上,脸儿贴着地面,却还在狂妄地叫嚣。

    “一笔归一笔,您说李掌柜欠您钱您就怂恿着大伙白拿,那我要是说您家欠我条命,我是不是现在就能剁了您?”小锦上前一步,朗声说道。

    那人听了小锦的话,挣扎了两下,最终还是安静了。

    抬着李婶嫁妆的两人也被拦了下来,李掌柜扶起自家娘子,走到小锦跟前道谢。

    “小锦,多亏了你,要不是你喊了你店里的伙计出来帮忙,我今个可就什么都没了。”李掌柜也是四十好几的人了,但遇事儿却不冷静,这会子是灰头土脸的。一脸的沮丧。

    “李叔,现在不是说客气话的时候,这些东西您点点,可有错处?”小锦指了指那些伙计正在收钱的布料。

    “不用点。不用点,今个本就是贱卖了。可惜了这些都是上好的料子呀。”李掌柜捡起脚跟下的一块苏绣帕子,上面的喜鹊报春绣得是栩栩如生。想到自己辛苦半辈子积攒下来的家业,顷刻间就没了,李掌柜老泪众横。

    “李新筹,哭也没用,谁不是要讨生活的,你先把欠我的五百两还上,要不然,这箱子东西我们今个必须抬走。”两个抬箱子的虽然被拦下了。但依然是理直气壮。

    也是,李掌柜欠着他们的钱呢。

    “就是,就是,还钱,我这还有五百两呢。”被按在地上的人又开始喊了。只是口一张,竟灌进满口的沙来。

    “呸呸呸!天杀的,现在欠债的倒比讨债的凶了,这是什么世道。”那人吐了沙,又气又恼地喊了一句。

    “小锦,先放开他吧,怎么着也是我不对。”李掌柜生性懦弱。今个的事怎么说他也觉得是自己理亏,所以只希望小锦能放这人一码。

    小锦本就是助人为乐,没道理惹事上身,既然李掌柜开口,她就让伙计松了手。

    那人一离了禁锢,立马跳将起来。指着小锦的鼻子骂道:“你个臭丫头,敢让人打我,看我不报官,封了你的铺子。”

    小锦冷哼:“你唆使他人强抢店铺,也不知道谁的罪会重点。”小锦现在根本不用担心官府会对她怎样。朱胖子那么一闹,恐怕官府和乔老爷、朱夫人一样认定她是有背景的了吧。官府这时候还给到她拿巡视?除非那知府老爷真得脑残了。

    “这么多人可都看见了,明明是你打我了!”那人自然是不依不饶,慌得李掌柜上前劝道:“王兄,您消消气,这都是误会!”

    “误会个屁,李新筹,我是看你平时是个老实的,这才将银子给了你。可你呢,拿着我们的银子去赚钱,现在说没就没了?你真当我是傻子啊,别的没说的,快还钱。”姓王的一挥手就打开了李掌柜伸过来的手,气势汹汹,吹胡子瞪眼的朝李掌柜吼道。

    “王兄,你也看到了,我哪来的钱。今个来了那么多债主,刚刚卖的布料钱都被他们拿走了,我哪里还有剩的。”原来矛盾之所以突然激化,是因为前面几个债主势力大,李掌柜的布料一卖了钱,他们就给拿走了,剩下的布料这姓王的,和那两个抬箱子,看着怕是拿不到钱了,这才两个去后院搜刮,一个就想趁火打劫。

    这些人哪,果然都是欺软怕硬,抢不过那些势力强的,就来欺压软捏一些的李掌柜。

    也幸得李掌柜一双儿女都给送回了老家,要不然,被这些如狼似虎的人给抢走卖了咋办?

    “你把钱给李叔还不是贪图那么高的利息,要不然你还是做善事啊?”小锦冷言冷语地点破了这些人的心事,一时间,三人脸色微微变了变。

    “即便是这样,那又如何?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姓王的总是一副天地间他最有理的样子。

    “是,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可不是还有句话叫投资有风险,入股需谨慎吗?你赚钱的时候也没说谢谢李掌柜,乍一亏了钱就来讨债呢?做生意投资有赢就有亏,看你长得是知书达理,说得话却狗屁不通。”小锦随口骂了句,惹得围观的人群哄声大笑。

    金兰饰品屋的伙计看着自家漂亮女掌柜忽地蹦出这么一句话,登时哭笑不得。小锦嘴上骂了个痛快,心里头却想还好小娥不在,不然可得拎她耳朵了。

    “你,你,你一个姑娘家,口暴粗话,还有没有廉耻了?”姓王的被她说得面红耳赤,手指着小锦直哆嗦,差一点被气得说不上整话来。

    “廉耻?现在是谁不知道廉耻?我是个姑娘家可也知道万事都讲究个理字。你把钱给李叔,说是借,其实不过是想赚些高利罢了,现如今,李叔亏了钱,却仍然愿意将家财散尽还钱给你们,那是他仁义!你却踩着仁义当令箭,开口闭口地喊还债,挥手挥脚地抢东西,这没脸没皮的是你吧?”今日之景,让小锦想起北城县发大水时自个儿和小娥是如何被逼上绝路的,那些人也是现在这些人一样的嘴脸,丝毫没有想过,这钱到底是以什么名义给她的。

    在场的人都不做声了,李掌柜也不知是感动还是伤心,一个老爷们泪水却止不住地流。

    “李掌柜也没说不还你们钱,他要是想跑,早就卷铺盖走人了,还能等到今天你们将他苦心经营了半辈子的铺子给毁了?做人总该给别人留条后路,何必非得将人逼上绝路呢?”小锦眼看着众人的眼里都有了同情的目光,声音也就放缓了。

    “就是,何必逼人上绝路呢,李掌柜不是在想办法了吗?你们缓两天不行?”人群中终于有人开了口,接着,一些妇孺也开始出口相帮,无非是要给李掌柜个缓冲的档口。

    姓王的和那两人见指责声越来越多,只得顺势而下,对李掌柜说道:“看在你口碑不错的份上,我们就缓两天,要是下次再来,你不还钱,我们可就不客气了。”说着,瞪了小锦一眼,这才离开。

    人群渐渐散去,金兰饰品屋的伙计们帮忙善了后。由于担心还会有其他债主突然上门,小锦劝着李掌柜今个别卖了,关上了李记的店门,小锦请李掌柜夫妇先到铺子坐会喘口气。

    离开时,小锦发现,李记的周边还是有人在观望,看来是债主的人在盯梢,他们担心李掌柜跑了。

    小桃端上了两杯安神茶,让李掌柜夫妇喝下,惊魂未定的两人这才慢慢缓过劲来,直向小锦道谢。

    “谢就不必说了,李叔,李婶,你们还有多少债没还上呢。”

    李掌柜尴尬地瞅瞅自家娘子,再不好意思地瞄了眼小锦,低声说道:“还有两千两呢。”

    “那店里的货还值多少?”小锦问。

    “都卖了也就五六百两。今个已经清了一大半了,剩下的也没多少了。”李掌柜说完前一句,深怕小锦觉得他隐瞒,赶紧解释。

    小锦娥眉微蹙,还有一千五两,李掌柜这次还真得是倾家荡产了。

    “您那个朋友真得找不着了吗?”小锦心想那人说不定已经取回了部分银钱,结果却携私而逃了。

    “我多方打听,一直都没有他的消息。”李掌柜哀叹,遇人不淑啊。

    “看来两日后您也是拿不出那么多的银子了。”小锦的话引得李婶呜呜哭了。

    “我早说和兰姐儿,亮哥儿一起回老家去,你就是不肯,现在好了吧,走也走不了了。”李婶刚刚由小锦梳好的头发又乱糟糟的了,她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着,早已没了平日里的娴静。

    “欠着人家那么多钱,哪就能一走了之!”李掌柜不耻于这么做。

    小锦看着这垂头丧气的夫妻俩,忽然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她安慰了两句李婶,然后才郑重说道:“那一千五百两我借你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