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种田]福妻驾到-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知道是不是下午的肉汤刺激了大家,大家可着劲的埋头苦干,天都黑了,还弯着腰在田里种秧,直到天彻底黑透,这才收了工。

    何春和春妮落在最后,说是大约还有一分田在收工。

    原定至少要干两天的活,现在一天就干完了,张悦娘别提多高兴,特意吩咐人去镇上买了好些农家没有的猪头肉,好酒好菜。

    她还亲自下厨削了柳叶面,做了香喷喷小馒头,白面大馒头,大米饭,应有尽有,并且让那些人把自家媳妇孙子的也接过来一起吃。

    这下可热闹了,何吴两家的院里院外都挤满了人,后来何大爷看人都走不动,便命令何春把馒头和食物提出去,让那些小辈们拿了东西先散回家去。

    这才堪堪让人少了些。

    大老爷们儿喝那烈烈的烧刀子酒,而姚红姑等女人们就喝吴婶子从村里买来的,自家酿的米酒。

    这米酒味甜,酒精度数低,无论老小都能食用。

    ps:

    撑腰糕这种小吃流传到现在,大约就是苏州的炸年糕,亲们如果可以,也能自己买点年糕回来炸炸,吃了腰不酸,腿不疼,一年到头身体康健噢

 214、钟氏酒酿

    男人们交杯换盏,乡下民风纯朴,没有那么多勾心斗角,李恒之和安正阳开始时还虚掩心意,谦虚推让,到后来被这些畅快的大叔大伯们一比较,顿时觉得没脸,也激起了男儿血性,拼起酒来。

    他哪里是这些乡下大老爷们的对手,酒还没过三巡,就整个人如软泥般滑到桌底去了。

    米酒看似不醉人,却有后劲,张悦一时贪嘴,便多喝了几碗,现在头也有点晕晕的。

    李府现在只有姚喜儿和李严氏在,至于被关在后院的严如烟父女俩,他们自动忽略。

    张悦娘不放心,便让吕五辛苦点,将安正阳和几个小子先送回去,而她今晚就陪着李恒之睡暖棚里,明天一早再坐何春送菜的牛车进城。

    今天那米酒味道实在不错,张悦心里一动,便问吴婶子,这米酒的出处。

    吴婶子笑道,“这是村里的钟氏酿的,她是从外乡嫁进来,只是丈夫多病,嫁进来冲喜,没过三个月就留下遗腹子去了。钟氏无怨无悔的带着孩子侍候公婆,一转眼孩子都十岁了。钟氏为人勤快又任劳任怨,是以我们有啥事,都爱喊她,拉扯一把也是好的。她最拿手的就是做酒酿。”

    “那她可有拿去城里卖过?”张悦又追问一句。

    吴婶子闻弦哥而知雅意,眼前一亮,随即又有些暗淡下来,“莫非夫人是想买她的酒酿?只是村里的人都传她是扫把星投胎,丈夫也是被她克死的,所以就算她酒酿做的好,别人也不太敢买去吃。这次大家吃的酒酿,是钟氏感激我给了她活做,特意酿来送我的,我和何伯尝着味道实在不错,这才拿出来的。”

    她说完便有些忐忑,生怕张悦娘发飙。到时候问一句,明知是灾星酿的酒为何还要拿出来给大家喝,难道是想让大家都沾染上晦气不成?

    谁料张悦娘却根本不屑一顾,“什么灾星不灾星的。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我看是她那丈夫根本就是病入膏肓了,却把所有的罪责怪在女人身上,我最恨这样的事了。”

    吴婶子听见这番话,心中酸涩,感动的眼泪险些落下来,其实她自嫁到吴家来,头三年肚皮一直没动静,吴家那老两口就讲话开始难听起来。

    尤其自家男人还是三代单传。这要是没儿子继承香火,可是大不孝的事儿。

    就为这事儿,她不知道暗地里受了老太太多少埋怨,多少讽刺,说她是不会下蛋的母鸡。

    吴家老太太甚至想让吴大宏休妻另娶。要不是吴大宏坚持只要罗氏,估计她现在已经背了被休弃妇的名头过活了。

    好不容易挨到五六个年头,找了许多偏方来吃,终于怀上了孩子,全家期盼,结果生下来却是个女娃。

    吴婶子罗氏还因为春妮大出血,以后都不能再怀娃了。

    从生不出。到只会生赔钱货,吴婶子不知道受了多少罪,直到春妮十二岁,老头老太太双双去世,她的日子才稍为好过一点。

    不过生不出儿子,她在村里总感觉矮人一头。那些流言,那些打击,要是放一般胆子小些的女人身上,怕是早就投井抹脖子了,但吴婶子却坚强的活下来。现在还跟了张悦娘,过的比谁都好。

    所以她看见钟氏的处境,就想到那时候的自己,特别的同情她,在有限能力范围内也想多帮帮她。

    “婶儿,你回头拿十两银子给钟氏,就说是我给她的订钱,我们镇上的新铺子即将开张,到时候需要大量的酒酿和米酒。”

    吴婶子赶紧拿袖子擦拭了下眼角的晶莹连声答应着,并且快速去跟钟氏报信,让她也高兴高兴。

    钟氏带着个孩子,和常年生病的婆婆住在一间极小的茅草屋里,此刻正坐在一灯如豆的光亮下做针线活,听见吴婶子的话,激动的一下子扎破了手指。

    她立即将手指递进嘴里允着,明亮的大眼不敢相信般的瞪圆,“婶子,你可别开我玩笑,这是真的,你们夫人说要用我?”

    钟氏虽然可怜,但并不傻,她每每忙完家里的活计,都会去吴婶子家帮忙干活,帮春妮做事,春妮和她关系很好,见她为人老实,嘴严实,便也常请她到暖棚里做针线活。

    一方面取暖,另一方面家里也省了许多柴禾钱。她不是那等心迷的人,便可着劲帮吴家干活。

    用意有两个,讨好了吴何两家,他们家如果有啥事,能用得上她的自然会先想到她,于她这个顶着克夫名头的妇人来说,实在是生机。

    假如好运,被吴婶子的东家看中,也能找到一份工,那就是最好的结果了,婆婆的药钱有着落不说,也可以为孩子存点钱,以后送他上学堂。

    吴婶子看见她眼圈一红,眼泪啪答流下来,就连忙安慰道,“虽然暂时夫人还没说要用你当工,但是肯要你的酒酿,就是个好开头,你好好做事,让夫人看到你是个能用的,到时候不但我脸上有光,你自己也得好儿,不是吗?”

    钟氏泪流满面,抓着吴婶子的手,哽咽着连话都说不出来,只会点头了。

    钟氏的婆婆从灶间转出来,听见这事儿,也高兴的直抹眼泪,还说要去给张悦娘磕头。吴婶子哪里会让她去打扰张悦娘,便说把夫人交待的事做好了,才是最好的报答方式。

    看见钟氏逐渐平静下来,吴婶子这才把十两银子拿出来,郑重的交托到她手里,“夫人说这是订钱,你可着这些钱置办物资,多多的酿些米酒,再过一些时日,夫人在青峰镇上的新铺子就要开张了,到时候需要多多的酒酿和米酒。你放心,给你的价钱,必定不比镇上杂货铺里的低。”

    钟氏慌的要下跪,“不不不,我不敢奢想和镇上酒酿价格一样,只要每斤酒酿在成本的基础上再多一铜就好了,夫人肯用我家的酒酿已是天大的恩情了,我怎么还能赚夫人的钱呢。”

    吴婶子听钟氏这样说,脸上笑容更甚,心里也微微点头,算她没看错人,这个钟氏是个知道感恩的。

    只是她现在的眼界比之前宽了不少,考虑的东西也深入了。

    钟氏的酒酿味道醇厚绵长,比那些杂货铺所谓的上品还要好,如果价格定的这样低,到时候别人来要,钟氏会怎么做?

    人心都是贪婪的,到时候有更大一笔财富摆在眼前,钟氏会不会背叛夫人?

    她可不想自己推荐的人手出事,到时候新铺子里供应不上酒酿,影响了做生意,损失可就大了,那就是她的罪过了。

    所以她要将这一切有可能的任何端掐掐死在摇篮里。

    她慢慢将钟氏扶了起来,心里组织了下语言,方才缓缓的说道,“你觉得我对你如何?”

    钟氏立即道,“没有婶儿的提携,我们一家三口恐怕早就饿死病死在冬雪来临之季了。”

    “好,婶儿知道你是明白人,那婶儿也不拐弯抹角了,我们家和何春家,以前过的是啥日子,现在过的是啥日子,你都看在眼里, 是谁让我们俩家有了这样的改变?是一品香的张老板,也就是我们现在的东家,钟氏,我只问你一句,你想想让你们家住上砖砌的房子,婆婆的病可以治好,孩子可以读学堂?!”

    “婶儿,这是我梦寐以求的事儿,只是我一个女人家家的,还顶着克夫的名头,找不事做,农事上又积弱,想要达到这些目标,就跟痴人说梦一般啊。”

    吴婶子目光灼灼,认真盯着钟氏,“现在有这样一个机会摆在你面前,就看你能否抓得住了?只要你愿意带着酒酿方子卖身给夫人,便可解决一切问题。我跟你保证,夫人宅心仁厚,除了给你卖身银子外,一定还会再给你酒酿方子的钱,有了这些钱,你们家就能间不漏雨的房子,再置办上几亩田地了。”

    钟氏听了怦然心动,吴婶子的办法的确是快速改变目前困境的好办法,但是如果她卖身为奴了,以后孩子再怎么出息,也会脸上不光彩的。

    吴婶子仿佛看穿了钟氏的心思,缓缓说道,“李府老爷已经是童生了,听说还会参加秀才考试,如果过了,就是秀才老爷了,假如以后再中了状元,你想想,你是想让你家童哥儿以后有个乡下贫苦的娘呢,还是想让他有个能帮他提拔他的状元府的娘?”

    常言说得好,宰相家的门僮都是三品的,如果李恒之真中了状元,那她在李府当差,肯定说出去,脸上也倍有光彩。

    只是万一那李恒之考不到呢?她家童哥儿天资聪明,现在还没去学堂,只是自学,就已经会背三字经了,以后也许前途无量。要是自己家童哥儿也考上了状元,岂能有个当奴才的娘?

    看着钟氏脸上犹豫不决的样子,吴婶子虽然理解但还是不舒服,便故意站起来,虎着脸说道,“你自己好好想想,你婆婆的病,你孩子要读书,哪样不要花样?先不说各种书本毛笔墨汁的钱了,假如要去考秀才,还得去省城考,不要吃住花费,不要路费?就你现在这样供得起?我是看你可怜,同情你,才极力跟夫人推荐了你,你要是不愿意也没关系,这酒酿会做的人多了去了,我听说隔壁王家庄的乔氏也很擅长……”

 215、功过相抵

    话说到这儿,留半截子悬念也就够了。吴婶子起身要走,才走到茅草屋栅栏门口,钟氏就追了出来,脸上仿佛是破釜沉舟般的决心。

    “婶儿,我答应你!只是我,我有个条件。”钟氏头差点低到尘埃里,满脸羞红,似乎是鼓足了全身的勇气才说出条件二字。

    吴婶子倒是松下一口气来,不过却是故意把目光放的冷冷的,姿态也放的高高的,现在要求人的可不是她。

    原本她是同情钟氏,才在张悦娘面前推荐了她,看着以往钟氏的言行举止,也觉得她是个聪明人,没想到她迂腐至此,为一个渺茫之极的想法,推拒眼前的巨大利益。

    她家童哥儿是挺聪明的,但是这聪明的人就一定能考中状元?那还真是未必呢,再说童哥儿才七岁,距离童生考生都还有两年,急什么?都尚未正式启蒙。

    一品香可是建筑才子陆放题词,新铺子可是皇上赐下的,这等荣光,会侮没了她们家小小门庭?

    她和何大爷家想不要钱卖身入李府,张悦娘都不要呢。这样的好事落在她头上,她还犹豫不决。

    她真有点后悔了!

    想到这里,吴婶子的态度越发冷淡起来。

    钟氏小心翼翼的觑着吴婶子的脸色,心里转了几转,看了一眼自己现在住的茅草屋,一下雨就成了水泽,到处漏雨,地上炕上没一块干地儿,婆婆孩子都跟着受罪。

    她不得不多想一点啊。

    “说吧,有什么条件?”

    钟氏刚才特意问了下婆婆,毕竟她年纪大,对奴才买卖这些价钱的事可能知道的多点。

    她了解到像她这般年纪的妇人,买进大家宅门里头,最多也不过三两银子。她还记得刚才吴婶子说卖身的银子加上酒酿配方的银子,于是她就拼命给自己壮胆,哆索的说道。“我想把卖身银子定在五俩,酒酿技术配方……”

    “你说啥?五两银子去城里头都能买两个青壮劳动力了。”吴婶子一句话把钟氏堵的面红耳赤。

    但她仍然坚定的把话说完了,不过却是添补了为何要这么多的原因。

    “婶儿,你也看见我们家这茅草屋。冬天不能御寒,夏天不能挡雨,婆婆的病也因此更加的重了。村东头正好有间空屋子,我早打听好了价格,他们要五两银子才肯卖。所以我才说卖身银子要五两,酒酿的银子要一两,这样五两银子买那屋子,剩下的一两给婆婆买些药,给童哥儿买点书也差不多尽了。你说现在天气渐渐暖和了,也时常下雨。这屋里没有一块好地儿,婆婆和孩子住着不舒心,我干活也不放心是不是?”

    钟氏的眼里有着垦切的哀求。

    吴婶子心里一软,原来是为这个缘故,想想便点头道。“那行,就这么定了,我现在去喊村长过来,我们把卖身契先签一下,明天让阿春带到城里头上档。”

    “多谢婶儿,多谢婶儿!”钟氏感激的不行,这就要跪下来给吴婶磕头。却被她拦住,“你跪我做什么,我也就是办事的,明天早上记得穿的利索点,过来给夫人请安。”

    “唉,好勒!”

    村长的家不远。很快喊来,双方定好价钱,吴婶子现场一次性付清,银货两讫,从钟氏按下印泥的那一刻起。她就是张悦娘的人了。

    原本给钟氏的材料费就是十两,现在卖身银子花了六俩,还剩下四两,钟氏有些请示的看向吴婶子,吴婶子沉吟了一会,接过她手里的四两银子,“明天早你给夫人请过安后,把你要用的东西全都报给春妮,让何春进城给你添置,你只管坐在家里做事即可。”

    钟氏听了老实的点头,她本来就是个名声不好的寡妇,自从嫁到何家村来,就没再出过门,如果让她自己去城里头买东西,她还真有点怕。

    现在只需要她在家里坐等,那自然再好不过了,这样的话,她就可以趁着何春进城买东西的空档,带着童哥儿,找村长,把村东头那两间空房子买下来了。

    吴婶子拿了钟氏的卖身契,就直奔暖棚,轻声站在暖棚门外喊了声,原想着如果张悦娘已经歇下了,就明早再来,谁知暖帘掀开,张悦娘竟走了出来,还没安睡。

    “婶儿,有啥事?”张悦娘将吴婶子让到暖棚二进的通道上,这里离暖管稍远,温度正好。

    吴婶子眸光闪了闪,便直直跪下去,“请夫人责罚奴婢。”

    “婶儿,你这是怎么了,快起来。发生啥事了,你先说来听听。”

    吴婶子便将自己的想法,和自己自作主张,买下了钟氏的事说了一遍,然后小心的觑着张悦娘的神色,生怕她发火,说她自作主张。

    “原来是为这事儿,你快起来,我不怪你,你也是为了我好,虽然有些越矩,但是出发点是好的,下次别再犯就是了。”

    吴婶子见张悦娘眉眼淡淡的,脸上带着似笑非笑,语气轻松,不像生气的样子,这才放下心来,胆儿也逐渐大起来,将她和钟氏谈价钱的经过说了下。

    “你能有这样的想法,肯主动为主子分忧,这样做的十分好,我理应奖赏你;只是你未经过主人允许,就擅自做了决定,又是犯了错。假如我另有安排,你这样擅自作主,岂不是打乱我的计划。这样吧,功抵部分过,我要小小的惩罚下你。”

    吴婶子立即严肃起来,顶天顶地的发誓,下次绝不再发,让夫人只管惩罚,绝无半句怨言。

    “我今天晚上和春妮聊天时,她说婶儿做的茄盒可好吃了,这样吧,就罚婶儿明天早起来给我们做茄盒吃,婶儿你觉得这惩罚怎么样?”张悦娘俏皮的朝着吴婶子眨了眨眼睛。

    吴婶子心头的大石才终于落地,却同时也心里十分感动,知道张悦娘在包容她,遇上这样的好东家,她真是三生有幸,哪里还有不同意的,当即便保证起来,“行,没问题,今天下午摘的茄子还剩了几条,明天我保证夫人一起来,就有茄盒吃。”

    她虽然是乡野村妇,但亦听过城里大户人家的事,像她这样的行为,如果是碰上那等不讲理或是霸道的主人,打死半条命都算是轻的。

    但张悦娘却只是罚她做吃食,就等于是没罚。

    不得不说,张悦娘的行为再次收服了吴婶子,也让她忠诚的心越发坚定。

    她走回自己家新砌的青砖大房子,看着何春和春妮那个房间灯还未灭,窗上两个亲热靠在一起说话的影子,再环视周围,猪圈里睡的哼哼唧唧的几只小猪,后院堆的满满的干柴禾,建的整齐灶屋和厅堂,这一切美好的生活,都是张悦娘给的呀。

    索性她家只有一个女儿,看何春对春妮十分好,对她们这丈母娘和老丈人也是十分孝顺,在后来砌新房子时,吴婶子干脆建议,将原地基上的旧屋推倒,建成一栋六间的连体屋,大家都是一家人,住在一起这样才热闹呢。

    听到院门的声音,何春赶紧迎了出来,给丈母娘倒了一杯热茶,虽然现在是雨水都过了,但到了晚间,天气还是有点凉,他心疼自家媳妇儿,只让春妮坐在屋里头,他自己出来侍候丈母娘。

    “今儿你们也累极了,赶紧去歇着吧。”

    女婿心疼自家女儿,她这个当丈母娘的当然就心疼女婿了,一连串的吩咐何春赶紧去歇着。

    何春却是不喊累,仍旧笑的憨厚,非要去灶间端了热水过来,侍候了吴婶子洗完脚这才回房的。

    吴大宏早就醉的不醒人事,他本就呆性,心思单纯,吴婶子有时候嫌他没有用,不像别家大老爷们那样能担得起事儿,但有时候也想起那时候,吴家老头老太太要休自己时,要不是吴大宏呆性的非得要自己,她恐怕也享不到今天女婿的福了。

    十根手指都有长有短,更何况人呢?吴大宏虽然不管事,但是对她言听计从,也能吃苦耐劳,已属不易了,她还能苛求什么呢?

    人生的事,不如意的十之*,总是没有圆满的。

    想透了,也就好了。

    吴婶子去替丈夫盖了回被子,坐在炕上,终是站了起来,心里像揣了些什么似的,想找人说说。

    只是现在夜已经深了,女儿和女婿自然不能去打扰,能说得上话的也就是何大爷了。

    自从两家合并之后,她和吴大宏索性认了何大爷当干爹。

    今天老爷子累狠了,估摸着现在已经歇下了吧,她来回踱了几步,最终还是走到门前,正抬起手,想要敲门,就听见老爷子沉沉的嗓音从门里头传来,“进来吧,门没栓。”

    “爹,这么晚了,你咋还没歇着?”吴婶子推开了门,只见老人家并未点灯,朝着炕里头的地方有个亮光一闪一灭的,老爷子在抽旱烟呢。

    吴婶子摸索着将煤油灯点着了,这才找了张椅子坐了下来。

    “是张老板那里出啥事了?”老爷子不愧是成了精的老人儿,一句话就掐中了要点。

 216、一语惊梦

    吴婶子脸一红,这才低声将今天的事说了。

    何老爷子磕了磕烟袋,“她婶儿,今天这事你做错了,张老板那是大人有大量,才没怪你,这事要放其它人身上,指不定你现在已经挨板子了。”

    何大爷以前一直跑青城县卖柴禾,在坊间听的这些八卦比吴婶子多了几倍。

    吴婶子连声道是,“虽然说夫人没有罚我,但我这心里吧就是有个疙瘩,你说夫人会不会觉得我自作主张,以后远着我们哪。要是因为我一个人连累了爹和春儿,我这心里。”

    “你别乱想,张老板不是那样的人。你啥时候看见过东家和长工一起下地干活的?你见过有几个东家对下面的仆人待遇这样好的?张老板和李老爷都是好人,她既然今天这样说了,说明就已经原谅你犯的错了。只不过她原谅了,我们自己个儿却还要给自己个儿提个醒,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可不能再错道了?”

    吴婶子听见老爷子也这样分析,才算真正放下心来。一旦放了松,那倦意就涌了上来,不禁打了个哈欠。

    老爷子多叮嘱了几句,这才分别歇息下了。

    第二天一早,张悦娘刚梳洗完毕,就看钟氏带了童哥儿一起过来请安,张悦娘虽然怜惜她是寡妇,孤身带孩子侍候婆母不易,但该敲打的还是要敲打,先是让她好好替自己干活,干的好自然有赏,干的不好当然也要罚。

    一番话看似云淡风清,却把钟氏的脸色从白说到红同,从红说到青,又从青说到白,心下对张悦娘这个东家是越发敬畏起来。

    吴婶子早上果然做了茄盒,正好喊了钟氏一起吃了早饭。钟氏小心的请示了下张悦娘大概需要多少酒酿,然后根据这个量。将自己所要的材料,包括多少个坛子,多少酒糟,还有多少米等材料都说的一清二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