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公主之道[金榜]-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萧祐已经走进了坤宁殿的大殿正殿之中,长宁一脸哀戚惨淡之色,身上穿着素白的孝衣,头上也只是用白布扎着头发,从里间里出来,看到萧祐,就赶紧跪下行礼,“臣妾拜见皇上,皇上万岁。”
萧祐不喜人一副哭丧着脸的表情,更何况长宁还穿着孝衣,戴着孝巾。
现在已经进入冬日,这一年天气很寒冷,这个时节,已经下过两场雪了,长宁自然穿得不少,显得十分臃肿,萧祐看她这个样子,就觉得无比扫兴。
这个皇后,已经失去了当日闯入他的军帐的那种如月光皎洁而冷傲的美了。
他又想到长宁穿成这样是为她的兄长和故国守孝,这又让他欢喜起来,因为正是有顾世旻的死和大周的亡国,才有他的这次机会,一举攻下南国。
在北齐,他们并没有承认刘昶的政权,是以这次攻伐,也不存在撕毁之前和周国的和亲盟约。
萧祐说:“周国已经被刘昶篡了位,没有了周国,你便不再是公主了。”
长宁哭泣了起来,说:“陛下这是什么意思,因为我不是公主了,你要废掉我吗。如果陛下有这个意思,臣妾也无怨言。”
萧祐听她哭,虽然觉得很烦,却又觉得她可怜,他一边走到上位椅子上去坐下,一边就说道:“地下凉,你先平身吧。”
长宁一味哭着,并不起身。
萧祐不喜欢别人违拗自己,看长宁跪着不动,于是就怒了:“朕让你起身来。”
长宁被他这突然发作的声音吓得一抖,这才慢慢站起了身来,虽然站起身了,大约因为忧思过度,便有些摇摇欲坠。
萧祐看她这样,不由越发觉得当日所见的那个傲气十足的长宁长公主没有了,心中十分失望,他说:“朕没有废掉你的意思。不过要是你行为过分,朕改变主意也说不定。”
长宁道:“臣妾如何行为过分了!”
萧祐冷笑了一声,说:“你曾给高铎写信,难道以为朕不知吗。”
长宁因他这句话几乎要站不住,还是旁边的如意赶紧过去扶住了她,长宁断断续续说道:“陛下……若是要治罪……臣妾也只能领受了。臣妾盼望自己的夫君不要攻打自己的故国,难道不对吗。”
萧祐站起身走到了长宁的跟前,伸手抬起了她的下巴,长宁哭得眼睛些许发肿,泪水将脸上本来抹着的脂粉冲刷得留下了几道痕迹,但即使如此,她依然是漂亮的,萧祐说:“你不用想着你的故国,你没有故国了!刘昶篡夺了顾氏一族的皇位。你是朕的人,你想着朕就行。若是你不听从朕,朕可不会再顾及其他……明白吗?”
长宁说:“陛下是要臣妾明白什么,被刘贵妃欺上门来,也只能忍着吗,陛下将臣妾同一班婢女对待,臣妾也必须忍着吗。”
萧祐不满道:“那你想如何!”
长宁说:“若是陛下还认为我是你的皇后,还请给我皇后的权利,不然,我同这后宫里的其他妃嫔又有什么差别。”
萧祐笑了起来,捏了一把长宁的脸,捏得手上一层白粉,他皱了一下眉,说:“你的心倒是大。”
长宁留了萧祐下来用晚膳,但满桌子大部分是素菜,荤食很少,而且多做成了肉羹,这哪里符合只吃肉的萧祐的脾胃,他虽然没有明确表示不满,但是心里却为长宁的不体贴感到愤怒,所有兴致都被她败坏掉了,在长宁留他下来过夜时,因刘贵妃派了人过来请皇帝,他就毫不迟疑地走了。
萧祐和长宁的对话,有萧祐身边的数位内监听到,现在刘氏一族无论在前朝还是后宫,都十分得势,这些萧祐身边的内监,自是将皇帝皇后之间的对话告诉了刘贵妃。
刘贵妃听闻长宁居然直接向皇帝要皇后之权,不由很是恼怒,她想做皇后,但她知道皇帝比起是喜欢她这个人,莫说是喜欢她的知情识趣,所以要皇帝废掉长宁立她为后,是困难的,她只能另想他法了。
因刘贵妃在皇帝跟前大进谗言,皇帝在出征前,又将长宁遣去了凤栖山庄。
冬天的凤栖山庄比皇宫里冷得多,再说,去了那里,与被打入冷宫无异,缺少吃的和炭火,日子会很难过。
从前长宁是大周的公主,刘贵妃不好克扣她的东西,现在却不再有这个顾虑。
因长宁要收拾东西,皇帝于十一月初三出征,长宁在初五时从皇宫里到了凤栖山庄。
此次驻守凤栖山庄的人已经换成了侍卫亲军马步军里的一队人马,只有一百人左右。
人数减少是因为皇帝认为大周已经被篡国,长宁再无所依,不需要更多人驻守。
侍卫亲军马步军的这些士兵,是这次征兵而来,都指挥使是好色成性的刘卫延。
不过他并不会亲自来驻守凤栖山庄,而是派了手下的一个校尉赵岩前来驻守。
对刘家的上位,北齐军中将领士兵皆是十分不忿,大家都知道刘家是靠什么而得到皇帝宠信的,而他们在前线杀敌,却并不多得皇帝看重,自然会让他们心生不满。
十一月十二日,北齐大军就到达了淮河边渡河攻打南国。
南国内乱,边军已经不复往日的骁勇团结,北齐大军一攻击,南齐军队就溃败而逃。
萧祐十分骄狂,并不听身边将领劝阻,便亲自带着骑兵追击出去。
十一月十五日,逃到滁州境内的南齐军队停了下来,埋伏好的军队将萧祐所带的两万兵马困在了山中,后萧祐军队之中的马姓军官叛变,萧祐被夹击,死伤过半,只得突围往北逃去,但在路上被设伏的南齐军队乱箭射伤。
十一月二十日,萧祐被部下送到了濠州军帐大营,萧祐不治身亡,未立遗嘱。
即使深受重伤,但萧祐并没有想过自己会死,他正值盛年,从来即使遭遇险境,但每每能够化险为夷,他还没有想过死之一字。
即使身上受了数处箭伤,他依然咬牙忍着让太医给上药包扎好,随后甚至召集将领们到他的军帐里商议之后的策略。
皇甫昇道:“陛下受了重伤,以属下看,还是回北齐养伤。”
他这话让脾气暴躁的萧祐十分愤怒,道:“朕不过是小伤,不攻下南国,将慕华的头颅取来,朕如何能回大齐。”
此次设计让萧祐中计孤军深入的便是领着慕家军队的慕华,而在之后设伏乱箭射伤他的,已经得到消息,也是慕家的子孙,叫慕昭。
皇甫昇现在对慕家恼恨不已。
皇甫昇说:“比起击杀慕华,陛下不如策反慕华,让他为我大齐所用。”
但萧祐正在气头上,非常生气,哪里会听从他的意见,道:“朕不杀他,誓不为人。”
太医让萧祐好好休息养伤,萧祐并不听,一直发怒,伤口便又裂开了,晚上,在喝了药之后,他的精神本来好了一些,但到深夜,他突然一声大叫,伺候他的婢女进去,他却已经无法说话,就瞪着眼睛死了。
几个太医都说他是怒极攻心而死。
第81章
第二十章
皇帝之死的消息;很快就在军中传了开来。
比起回去拥立萧祐的儿子做皇帝;而萧祐的这个儿子和他们这些军官并无亲近关系,他当了皇帝,说不得会更加宠幸刘家,因此种种,这些军中将领们自然有别的打算。
十一月二十二日,北齐大军里响着皇甫元老将军的军衔,将领和士兵们要推举他做皇帝。
皇甫元哭泣着要回京城去拥立萧祐的儿子为帝;但手下并不听他的命令,将他阻拦在军队中不让他离开;而且将皇袍拿来强硬地要他穿上。
皇甫元没有办法;只得说:“现在天下三分,战火四起;老夫受大家推举,替皇上接下重任,不敢自己享受,以后定然兢兢业业,不能愧对天下百姓。”
既然说了天下百姓,他便也是有一统天下之志的。
皇甫元说完,拥立他的将领们便下跪三呼万岁,随即,军营中数万士兵也开始山呼万岁,气势恢宏,如能震动寰宇。
北齐大军收拢之后,退回了淮河之北,一路护着萧祐的棺椁回京,皇甫元此时还没有正式称帝,但军中已经认定了他做皇帝。
十一月二十八日,刘卫安在第一时间得到了萧祐死亡皇甫元要做皇帝的消息,这让刘卫安十分愤怒,但他手上的兵马,哪里敌得上皇甫家的兵马,而且其他军将,也不会听从他刘家的号令。
皇甫家手下有一干忠实的将领,有精兵近八万之多,而刘家只有此次招兵而来的四千多人。
虽然人少,但刘卫安依然有拼死一搏的决心。
他也并不是傻子,在得到消息之后,马上便准备派兵前去包围皇甫将军府。
但他还没来得及行动,皇甫烨已经行动,他手下的两个校尉带着八百人冲向了刘府,而又有数千人去控制各个城门。
刘卫安通过皇甫烨的行动,马上知道皇甫烨也知道了前线之变,或者说,皇帝的死亡和皇甫元篡位,是皇甫家早就计划好的阴谋,而他刘家之前因为对付高家和苏家去了,竟然并没有太过在意皇甫家,这下,刘家自然便吃了亏。
刘家并没有束手就擒,而是召集人马开始抵抗,这一日晚上,京城里发生了大规模武斗,喊杀声和兵戈之声,让京中百姓紧闭门户不敢出外查看。
刘卫安被皇甫烨的军队斩杀而死,刘家的男丁几乎被杀光,只剩下了女人。
而皇宫之中的刘贵妃还不知道刘家的情况,只是即使身处深宫,依然能够看到宫城东边火光明亮,又有声音隐约传来,刘贵妃很是疑惑地询问身边宫女,“这是出了什么事。”
她身边的宫女哪里知道出什么事了,只是说道:“回娘娘,大约是京中走水,在救火吧。”
刘贵妃也觉得是如此,便又进寝室里睡下了。
第二天一大早,宫城门开后,皇甫烨带着兵马便冲进了皇宫,让士兵大声宣告刘氏一族的罪状,说皇帝在前线驾崩,妖妃刘氏不得留,而皇宫中的禁卫军,虽然是效忠皇帝的,但听到皇帝已经驾崩,而皇甫烨所带兵马又很多,几乎全部投降了,皇甫烨带着兵马在宫中如入无人之境。
刘贵妃此时才刚起床,宫侍伺候着她梳妆,因为扯痛了她的头皮,她便对着那宫侍大发雷霆,并让内监将这个宫女拖下去打板子,那宫女哭嚎着求饶,正是这时,殿外响起一阵喧哗,刘贵妃怒道:“是谁在外面大声喧哗!”
她的话刚说完,就从外面冲进来了一队二十多名士兵,见到宫侍便杀,一时间,惨叫和哭嚎之声响起。
刘贵妃也吓得魂不附体,大叫:“你们是什么人!”
皇甫烨随后进来,已经有士兵过来用刀架住了刘贵妃的脖子,刘贵妃脸色惨白,全身发抖,声音也颤抖着:“你……你是谁?莫非要造反?”
刘贵妃是宫中妃子,自然不认识皇甫烨,皇甫烨并不说出自己身份,只是让士兵将皇帝驾崩,以及刘家和刘贵妃的各种罪状说了。
刘贵妃额头上冷汗直冒,只得哀求道:“这位将军,妾身只是一介妇人之身,又是皇上的妃子,你们怎么能够杀我。”
皇甫烨并没有起恻隐之心,转身走了,一挥手,那士兵便抹了刘贵妃的脖子。
在屋中的士兵,还多看了刘贵妃几眼,不由诧异这位见宠于皇帝的妃子居然并不特别美丽。
皇甫烨治军有方,只让士兵劫掠了刘贵妃所在的宫殿中的珠宝金银,其他地方一律不得骚扰,然后将这些东西用来平分了。
而宫中的其他妃嫔,则被聚集起来集中关押,那所谓的暖风阁中有近百妙龄女子,皇甫烨怕这些士兵见色起意,让将这些女人都关在了暖风阁中,只每天投进去两顿吃食。
刘家被皇甫烨的军队围杀,刘家老二刘卫乾比较机灵,看不是皇甫烨的对手,就在护卫的保护下及时逃脱了,逃出了东京城,前去找驻扎在城外练兵正好躲过一劫的刘卫延。
刘卫延手里有两千多兵马,虽然都是新兵,但是这个时候,有比没有还是要好得多。
刘卫乾对刘卫延说了皇帝驾崩皇甫家叛变的事,刘卫延虽然好色成性,但也有些胆识,说:“二哥,我们现在怎么做,打回京城去?”
刘卫乾是三兄弟里的智囊,最聪明,便说道:“皇甫家看来是必定会除掉我们刘家的,和皇甫家求和怕是不可能,但是,现在我们的兵马并不足以打败皇甫烨攻下京城,更不足以和皇甫元的数万精兵作对。我们只有一个法子可走了。”
“什么办法?”刘卫延问。
刘卫乾说:“皇后顾氏被关在凤栖山庄里,我们要是抓到皇后,让她出面号召各地将领勤王,要立皇上的皇长子为帝,我们便有胜算。大齐的这么多将领,可不是谁都会拥立皇甫元,不少人自己想做皇帝,还有的只忠心于皇上,只要有皇后出面要立皇长子为帝,那么这些人,无论是什么心思,怕是都会聚集到皇后身边来,一起反对皇甫元,这时候,皇甫元也没有办法了,在皇后拥立皇长子的情况下,难道皇甫元敢自立为帝?只有这样,我们才有生机。”
刘卫延一听,道:“二哥此计甚妙。”
皇甫元追随萧家父子打天下,已经有三十年之久,时至今日,已经是北齐最有军功的将领,他手下自有一批忠心的亲信将领。
即使萧祐并不过分好大喜功,好战狂妄,宠信佞臣,皇甫元手下的这一干亲信将领们也觉得皇甫元做皇帝要比萧祐做皇帝好。
萧祐做皇帝,他们因在皇甫元手下,皇甫将军府功高震主,他们能够封王封侯的机会很少,但若是皇甫元做皇帝,他们既是亲信,又拥立有功,定然能够得到更多封赏。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常年在战场上杀敌的将士,才并不管什么忠君之事,反而更想拥立皇甫元。
再者,大周被刘昶篡国,也更给了这些将士以提示,即使萧祐不是被敌军射伤,要他们杀了萧祐而立皇甫元,他们也做得出这种事。
而皇甫元自己,他劳苦功高,却担心以后被萧祐鸟尽弓藏,自然心中会有他想,特别是在小儿子的怂恿下,他的这种取萧祐而代之的想法就更重。
而慕昭说他和皇后私通让皇后有孕之事,更是将皇甫元推到了绝壁上面,他认为这是将他逼得非凡不可了。
不然皇帝知道了皇后肚子里怀着他皇甫家的子孙,他皇甫家恐怕马上就会被皇帝清算。
在刘家为皇帝凑齐军粮和招兵买马之时,皇甫家已经在计划取而代之之事。
以皇甫元的老谋深算,这件事自是不会让多人知道,他只是和老四皇甫烨和老五皇甫奚做了商讨,因老三皇甫昇和皇帝关系密切,皇甫元怕他不可信,而老大老二都在军中,一时不好商讨。
皇甫烨这些日子和刘家有些冲突,自是支持父亲的决定,皇甫奚,也即慕昭就更不用说了,他成了皇甫元的智囊,此次的计划都是由他所定。
以萧祐的狂妄性格,南齐军队一触即溃之事,他一定不会怀疑,反而会贸然贪进,而萧祐的亲卫都是骑兵,他喜欢用骑兵,他的骑兵会将其他军队甩开很远,这样,萧祐的骑兵孤军深入,南国慕家军队此时设伏杀他,便无北齐军队可以及时前去相助,即使萧祐能够从慕家军队的包围之中突围出来,慕昭也已经带着军队在半途上等他,这第二次伏击,定然会让仓惶逃出来的萧祐的亲卫军更加惊慌,战斗力定然会大减,而慕昭认识萧祐,让士兵击中攻击他,定然要将萧祐击杀。
即使萧祐这时候也不死,慕昭说,皇甫元随后的军队也正好接应到他,到时候萧祐的亲卫定然没有几人了,想办法杀了萧祐,说他是被南齐军队所伤,因重伤而死,自然就没问题了。
慕昭的计谋可以保证万无一失,甚至怕萧祐临时不上当,他还策反了一个和刘家有深仇大恨的将领,在军中怂恿萧祐冒进。
皇甫烨不得不为自己这个刚被认回来的幺弟的计谋感到惊讶,不过他没有想太多,反而是皇甫元,在心里想,所幸此子乃是吾儿。
慕昭既然想到了这些,自然会想到到时候京中的情况。
驻守京师之人,一共有三股力量,皇甫烨有五千多人,刘家有四千多人,还有另外的皇帝亲信将领,带着两千多人守卫皇宫和城门。
到时候只要皇甫烨收到萧祐死亡的信件,这信件会用密码写成,只有皇甫烨知道其意,他这时候就可以发动兵变对付刘家和控制皇宫以及群臣了。
除此之外,慕昭让皇甫烨一定要派兵前去保护皇后,慕昭的原话是:“皇后是大周国的公主,有她在,以后攻打大周,定然有不少大周将领愿意投降,大周百姓也愿意归附。”
皇甫烨觉得慕昭说得很对,但皇甫元有另外的想法,他知道自己的小儿子是对皇后颇有情思,所以才这么说,比起让皇后活着,她死了,对他更有好处。
因皇后是有办法下懿旨号召其他将领的,要是她到时候不听话,皇甫元觉得便多了个麻烦。
更主要的原因是他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受这个女人的钳制。
所以在之后,他亲自找了皇甫烨,让他到时候不要留下皇后,最好设计让她被刘家的乱军所杀,这样,他就又有了为皇后报仇清洗刘家以及附庸之臣的借口。
第82章
第二十一章
凤栖山庄十分幽静;特别是冬季;连虫豸蛇蛙也已经蛰伏冬眠,除了山风,几乎没有其他声音。
只在有时候的夜晚;远远地似乎能够听到狼嚎。
马上就是腊月;这时候;已经是准备去旧迎新的时候了。
不过,这一年的北齐,百姓们的日子并不好过。
因为天气冷,即使是京城东京里,也有百姓被冻死;更遑论其他地方。
而且因北齐年年征战,这一年又被横征暴敛;百姓家里过年也没有粮食,很多百姓甚至成群结队不顾安危去山里打猎,也有的找草根和树根吃。
但这并不影响贵族家里的富贵生活,皇宫之中更是不会受到影响。
不过,长宁在凤栖山庄的日子就颇不好过。
宫中送来的粮食蔬菜肉类比较少,而且质量不好,炭质量也差,且也不够使用。
所幸在春夏之际,长宁让仆婢们在后面园子里种了不少蔬菜,有些被这些吃苦耐劳的宫侍们晒成了蔬菜干,这样就能储备。
除此,长宁只能让如意和秋粮前去同驻守的士兵接洽,买通了士兵,然后带着金银出去京城里买了一些粮食和菜蔬肉类回来储备着。
虽然这驻守凤栖山庄的士兵是刘卫延的人,但这些士兵是新招来的,对刘家并没有特别强烈的效忠感,加上是京畿周围抓来的兵丁,这些士兵既容易被皇后的侍婢说服,又很容易被贿赂收买,如意带着人数次从凤栖山庄出去,也毫无窒碍。
长宁肚子里的孩子已经有六个月了,她不知道是不是自己营养不足,肚子一直不显大,她有些忧虑,却不好找大夫前来诊脉查看。
秋娘已经知道长宁怀孕的事,但却不知道怀的是谁的孩子,她因有过照顾人生产的经历,被长宁带在了身边,没有再在宫中主持宫中之事。
长宁胆子太大,背着皇帝和人私通,而且要将孩子生下来,秋娘知道此事时,震惊得无以复加,但之后却不知道该怎么说长宁了,因为长宁显然是油盐不进。她说什么都没有用,只能好好照顾她,让她把孩子偷偷生下来。
长宁安慰秋娘的话是,萧祐出征大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回来的,北地没有南国富庶,他带兵出征,粮饷根本不足,到时候攻入南国,定然是走一路抢劫一路,以此保障军需。
但这样,其实也会拖慢他南下的速度,加上南国虽然现在一片混乱,但因他的劫杀行为,南国愿意投降的人只怕不会太多,会进一步阻拦他南下的步伐,他能在大半年内从南方回来,那便是快的了。
而大半年,已经足够长宁把孩子生下来。
长宁并没有对秋娘说皇甫家可能会反叛的事,因为她自己对此也不是百分之百肯定,而且她说了这种话,到时候被传出去了,若是能够逼得皇甫家叛乱倒好,要是萧祐因此早作准备,坏了皇甫家的部署,那就坏事了。
长宁坐在明熙居正房的次间里,因要节约用炭,里面只烧着一个暖炉。
长宁就守在暖炉旁边,白皙修长的手握着一个铁钳子,用铁钳子轻轻拨弄暖炉里的炭灰,有芋头的香味从下面传上来。
长宁问坐在她旁边的秋娘:“姑姑,你看,这个烤熟了吗?”
她在怀孩子的前三个月吃不下东西,之后饮食倒好些了,不过自从萧祐出征,她从宫里搬回凤栖山庄住,她就变得易饿起来,而且很喜欢吃一些在秋娘如意她们看起来非常奇怪的东西。
这芋头就并不是什么高贵的食物,但长宁公主却百吃不厌。
秋娘接过她手里的铁钳子拨了拨那个芋头,说:“娘娘,这还没有熟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