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媳妇穿成婆-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子回来。”本想立马回去复命的钱东方思忖了片刻,便有了主意了。真不愧是沈家洼村诸知青里,脑子最活络的那个。
赵清茹笑了,目送钱东方离开。
一直在自己房里,钱东方以为没在家的赵清山等钱东方离开后,才阴沉着脸从里屋走了出来。
“汝儿。”
“大哥,你醒了?怎么不多睡会儿?”
“那朵小花的事儿……”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若论家世,貌似我们家也不是毫无根基吧。”赵清茹嘴上虽这么说,但实际上并没有想过太指望家里。自家便宜老爹什么德行,赵清茹其实在大院赵家时,便已经亲身体验过一把了。要说没被伤到,那绝对是骗人的。
“看来还是有必要查一下,稳妥一些。汝儿,这事,你就别管了。”
“好,我不管。”
赵小花到底没等到赵清茹过来送她,就被那位等着有点儿着急的二把手给塞进了吉普车里。因为临走前没能耀武扬威一把,这让本就心存怨恨的赵小花心底的怒火越发旺盛。偏偏这会儿,赵小花在没见到这个世上自己唯一的至亲前,什么都做不了。
之前明里暗里已经吃过太多次亏的赵小花将这笔账再次记在了心里,随后低着头很是乖巧的跟着那位二把手还有那位夏主任离开了沈家洼村。
也亏得赵清茹没来送行,要不然一准被现在的赵小花吓一大跳。两次小产,尤其最近的一次小产,根本就没能好好卧床静养,就出门了。以至于本就不胖的小脸儿就跟脱了水一般,一下子纤瘦得太厉害了,面色憔悴且苍白。唯一不变的,可能还是那双眼睛,本就瞧着有点儿凶狠的目光,看起来越发凌厉了。
赵清茹是九月初离开的沈家洼村,半个月后,在燕京再次召开了所谓的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在会上关于是否继续采用“推荐上大学”这种招生方式,进行了激烈讨论。不过最终,还是决定恢复之前差不多停止了十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取代过去的以推荐式选拔人才上大学。
等到了十月,过完了国庆节后没多久,各大媒体广播电台便争相报道恢复高考的消息,并透露出本年度高考将于一个月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
这个消息,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饶是地处山沟沟,出行不怎么方便的沈家洼村,也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真的可以参加高考,然后上大学了?
不仅知青不相信,就连村里的村民也一个个瞪大了眼睛,以为自己幻听了。确切消息传来后,除了跃跃欲试的外,也不乏一些说酸话的人。
也难怪,就拿上山下乡的知青来说,短则两三年,长则七八年没摸书本了,而给复习准备考试的时间只有一个月的时间,怎么可能来得及?!
V031高考进行时(一)
赵清茹在前一世跟自家婆婆忆苦思甜时,也曾提起过七七年第一次参加高考的情景。为了能聊到一块儿,赵清茹还特意上网搜了一下相关信息。因为那场莫名运动中断高考十一年,结果造成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年,也就是七七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年纪跨度很大。年龄最大的有老三届的毕业生,最小的可能刚刚上高中。
都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拖家带口,父子兄弟手拉手一块参加高考的也不在少数。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参加高考的人数高达五百七十多万。而全国各院校录取人数,加起来还不到二十八万。可以说七七年高考录取率是历史最低,竞争最为激烈的一届。
偏偏备考时间只有一个多月,时间上相当仓促不说,最要命的是几乎没有复习资料。赵清茹若不是开了挂,早早地弄到了两套完整的高中课本,之后又在废品收购站捡到大半本传说中的考试神器《数理化自学丛书》,只怕这会儿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想要参加高考,做梦呐。
其实早在恢复高考的消息还没上了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远在魔都的徐家就将那本好不容易找到的考试神器《数理化自学丛书》完整版手抄本给赵清茹兄妹俩寄了过来。当然,顺道还捎来了瓜熟蒂落的三舅母那最新消息。徐家二老,也就是赵清茹兄妹俩的外公外婆,表示很失望,非常失望。
原本,三个舅舅(主要三舅舅)还能继续努力一把,争取在八二年将计划生育定为基本国策前,研发出一个不带把儿的。只可惜现在一切恢复正常,不仅三个舅舅官复原职,就连几个表哥已经安排妥帖。徐家若想要继续从政,这种明显的把柄显然是不可以留下的。
谁曾想,现在最后一次机会还是给浪费了。
现在,沈家二老将注意力转到了第三代,赵清茹兄妹俩前头几个表哥身上。身为徐家长子嫡孙的大海表哥因为肩负振兴家族的使命,不要求必须生个女儿。其他几位比如年岁相差不过几天的二海表哥跟三海表哥,以及仅仅比前头两个堂哥小半年的四海五海表哥,被非常不幸地让自家嫡亲爷爷跟奶奶给盯上了。
赵清茹收到六海表哥给她写来的这封“分享”信后,直接笑歪在了躺椅上。对于六海表哥这种在一旁幸灾乐祸看好戏的不厚道行为,赵清茹其实很想好心提醒一下过年完也该年满二十的六海表哥,小心殃及池鱼。
不过转念想到到时候应该非常乐意落井下石的其他表哥,尤其前头那五个,赵清茹觉着,不能在旁边看现场直播,有那么点点吃亏。
“汝儿,六海表哥在信上怎么说?”正在埋头做习题的赵清山见自家宝贝妹妹差点笑岔了气,便好奇地问了一句。
“也没什么。就是三舅母没能完成外公外婆下派的任务,我们又多了个可爱的小表弟。现在前头五个表哥天天被外婆还有三个舅母逼婚,六海表哥在旁边幸灾乐祸来着。”
“六海表哥看来是忘了之前怎么被二海表哥还有五海表哥忽悠的了。”赵清山沉默了许久,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赵清茹楞了一下,也跟着不厚道地笑了。
自从恢复高考的消息再沈家洼村传了开来,赵清茹每次上工,总能察觉到来自四面八方的目光,甚至之前瞧着赵清茹不怎么顺眼的那几个女知青,也时不时地过来刷一下存在感,套个近乎什么的。
赵清茹的感官本就比寻常人要强一些,更何况是这般诡异的气氛正常人都能察觉出来,要说这里头没问题,那才叫见鬼了。
“清汝姐。”这一天,只在周末出半天工的三桃纠结了好久,才开口。
“怎么了?”
“现在恢复高考了,清汝姐还有山子哥,今年是不是打算参加高考。”
“是啊。”赵清茹正低着头,一点点清除着地里的杂草。
“那清汝姐跟山子哥要是考上了大学,是不是就要离开村子了……”赵清茹留意到了三桃的声音隐隐听着有点儿不对劲,便回转过了头。三桃低着头,眼睛有些微红。
人非草木,焉能无情。
平心而论,在沈家洼村的这一年里,赵清茹那小日子过得还算有滋有味的。至少,现在不仅仅只会坐在电脑前点点鼠标偷菜了,而是货真价实地自己刨地种菜种粮食。当然,若不是有个秘密小小仓库,还有从那成精的白莲花母女三个那里顺来的票子,明里暗里地填补着,这日子只怕过得还要艰苦。
可问题现在天空是湛蓝的,吃的那些个瓜果蔬菜鸡鸭鱼肉还有粮食,都是纯天然的,最多用点儿农家肥,不施化肥不打农药,没有转基因,不用什么催熟剂、增色剂、膨大剂……虽然过得艰苦,平日里除了节假日偶尔能看几场露天电影,基本没有什么娱乐性节目。
但这般原生态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日子,对于一个从小长在城市里,见惯了夜晚色彩斑斓的霓虹灯的人来说,突然有点点舍不得离开了。
赵清茹伸手帮三桃整理了一下衣领,随后微笑道:“三桃,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我跟你山子哥,本就不是沈家洼村土生土长的。”
“我懂。可是,我舍不得清汝姐,还有山子哥走。”
“小傻瓜,你现在才读初二,过两年上高中。等高中毕业了,也能参加高考。三桃,外面的世界很大,人这一辈子不可能只守在沈家洼村这样一个小山沟沟里的。难道你不想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
“想。可是大伯母不止一次在爹还有姆妈那里说酸话,说丫头片子能认得几个字,能让我上初中就已经不错了。若是还想着上高中,简直就是痴人做梦。”
“三桃,知道你那二梨堂姐为何总是处处针对你嘛,尽管她确实长得比你好看那么一点点。当然,我们的三桃长得也不差。”赵清茹轻轻碰了碰三桃的小脸蛋,发现经过一段时间的护肤,三桃那皮肤嫩滑了不少。
“为什么?”
“因为嫉妒呗。”赵清茹从口袋里翻出颗甜橙味的水果糖,又顺便给了三桃一颗,“你别看你那二梨堂姐,现在已经如愿的进了工厂,看着是吃上了国家粮。其实,工作辛苦不说,工资也不见得有多高。最主要的一点,未必能转城市户口。”至于将来,像徐二梨这样只有小学文化的工人,再过二三十年一准在前几批下岗名单里。
当然,最后那几句话,赵清茹不会跟三桃说。说了,也未必信。
“可是三桃,你若能上高中,将来参加高考,只要考上大学,你那农村户口便能顺理成章地变成城市户口。不仅可以免费读大学,毕业后还包分配工作。退一万步讲,将来即便你没能考上大学,高中毕业也比只有初中文化甚至小学文化的人,容易找工作吧。”
“清汝姐,我明白了。怪不得我大哥说,让我多听听清汝姐你的意见呢。”
“你大哥?大杨哥?”
“嗯。”三桃眯着眼笑道,可转眼又露出一丝沮丧,“其实我大哥原来读书时成绩很好的。这次高考,我二哥还说应该让大哥也去试试的。”
“大杨哥,还有二桂哥不去?”
三桃摇了摇头。
“我二哥天生不爱读书,大哥倒是想去,可是都没复习资料。”
“其实大杨哥若真想去,那就报名呗。至于复习资料什么的,若是不介意可以晚上上我家来,大家一起复习。回头,只能委屈大杨哥再手抄一份了。”
“真,真的?”三桃不由自主地提高了说话音量,正想开心地嚷嚷几句,却被赵清茹一把给捂住了嘴。
“轻点儿。”赵清茹警惕地环顾了一下四周,发现周边没什么人,这才松了口气,“这些天,也不晓得是不是我的错觉。总觉着那些个知青有事没事的过来套近乎。”
三桃见赵清茹眉头微皱了一下,“噗嗤”一声笑出了声来。
“清汝姐,我倒是听说了一些事儿……”
“嗯?”赵清茹灵光一闪,隐隐猜到了什么,“三桃,那些人,不会也跟你大哥一样,想参加高考,却没复习资料?!”
“清汝姐,你刚才可是答应了……”一直都清楚赵清茹不喜欢跟人多接触,生怕惹来麻烦的三桃很是紧张地伸手拽拉着赵清茹的衣角。看着三桃这般小心赔笑的模样,赵清茹知道自己猜对了。
“我跟我哥手里有大半本《数理化自学丛书》,让你哥先把上面的习题摘抄下来,回头慢慢吃透,考数理化应该不成问题。至于其他的书……”
“其实其他课本,我二哥已经帮大哥弄到了。”三桃赶忙将家里目前的情况告诉了赵清茹。
“那行,一会儿跟我回家,我拿给你。”
V032高考进行时(二)
赵清茹的话音才落下,钱东方不知何时溜达到了赵清茹的身旁。
“清汝妹子,忙呐。”
“钱大哥,有事?”
“其实……也没啥事儿。就是……想问问清汝妹子你,你那复习资料,能不能借我看看……”
“什么复习资料?”
“就,就是那边《数理化自学》啊……我问过山子了,他让我来问你。”
“钱大哥,你消息果然够灵通的。这是又从哪儿打听到了?”赵清茹嘴上虽这么问,其实心里早猜到了泄密的那位是谁了。除了那个田学家,再无旁人。
万幸的是,田学家只知道她们兄妹俩除了有完整的高中课本外,还有大半本赵清茹跟吕迎春在废品收购站那里淘换来的《数理化自学丛书》。至于其他的,就不是那么清楚了。
其实赵清茹兄妹俩手里的复习资料,除了赵母后来邮寄过来的,赵清茹秘密仓库里原有的,最为珍贵的可能就是那套手抄本的《数理化自学丛书》。一套三册,上面有完全不同的十几种字迹。
那是赵清茹兄妹俩的嫡亲外公跟外婆,组织三个舅舅舅妈,连同八个表哥,抽空给她们兄妹俩一点一点抄写下来的。
所以,赵清茹兄妹俩收到这套手抄本后,便商量了一下,约定即便将来顺利考上的大学,这套装订成三册,充满浓浓亲情的手抄本,也得好好的保存下来。回头还可以给自家小弟赵清伟,当然还有最小的表弟,这会儿还是个刚满百天的奶娃娃用。
(某奶娃娃表示,压力好大~)
如此珍贵,赵清山每次翻阅时都很是仔细,赵清茹自然不愿意随便借给外人。
“三天,不一天,就借一天可以不?我想花个一天时间,把上面的习题抄录下来。”钱东方见赵清茹的脸色有些微恙,便主动减少了借资料的时间。
“赵清汝,你干嘛这么小气?你之前不还又是肉又是蛋的倒贴着那个田学家,每天晚上更是主动拿出复习资料。怎么,现在换我们跟你借就不肯了?”钱东方并不是一个人过来跟赵清茹借资料,住在晒谷场仓库知青点里的知青自从知道恢复高考后,本就浮躁的心越发蠢蠢欲动了。谁都不想放弃这次上大学回城的机会。
目前横在所有知青面前的问题是,高中课本不好搞,配套的资料更是难上青天。偏偏在这种时候传出那个赵清茹兄妹手里不仅有全套的高中课本,甚至还有配套习题资料。而且传出这传闻的不是旁人,正是那个曾经跟赵清茹兄妹俩搭伙生活了好几个月的田学家。
虽然现在田学家因为之前偷粮被抓的事儿,让所有人都瞧不起他。但不可否认,这个消息对苦于没法复习的诸位知青而言,就像是改变他们命运那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一般,谁都不愿意轻易放弃。
但赵清茹兄妹俩现在跟知青点的诸位知青,除了钱东方交情还算不错外,其他人……呵呵呵,充其量也就是最多只是见面打个招呼而已。
要说也确实是心急了点儿,做为代表的钱东方才跟赵清茹商量,赵清茹还在那边考虑,就有人等得不耐烦了。关键时刻就怕那些个自以为是的猪队友,跳出来刷存在感。
“魏红!”钱东方一听,立马意识到别说今儿肯定借不到复习资料了,弄不好还会连累到他跟赵清茹兄妹俩的感情。听听这都说的什么话,什么叫倒贴?!虽然确实是事实,田学家还有那个已经离开沈家洼村的吕迎春年前跟赵清茹兄妹俩搭伙过日子,确实占了人兄妹俩不少便宜。但这话也不能这么难听吧。
“清汝姐……”三桃虽然比赵清茹小两岁,很多事还懵懵懂懂的,但这并不代表着三桃就听不出来那个叫魏红的知青说的那席话怎么个意思。
赵清茹抬眼瞥了一眼意识到自己说错话的魏红一眼,浅笑道:“今儿也算是长了回见识了。知道这有求于人时该用怎样的态度。”
“清汝妹子,其实……”钱东方真真是有苦说不出。
“走吧,三桃,跟我回家。今儿钱奶奶烧了红烧鸡蛋酿肉丸,一会儿你带几个回家让桃叔桃婶尝尝。”
“啊。清汝姐,鸡蛋酿肉丸,那是什么?”三桃见赵清茹朝着自家的方向走去,赶忙追了上去。
“就是先将鸡蛋黄取出来,然后将肉剁成肉末,塞到处理好的鸡蛋里,然后跟煮茶叶蛋一样红烧。”赵清茹简单地跟三桃说了一下做法。
三桃顿时傻眼了,只觉着光是听到做法,就觉着挺麻烦的。
“也就是麻烦一点。味道还是不错的。”
钱东方目送着赵清茹跟三桃离去,等俩人走远了,才冷冷地侧过头看了站在不远处的魏红一眼。
“这下你满意了?蠢女人!老子还从没见过你这样愚蠢的东西!你不想回城上大学,也别害老子几个啊。”
“可不是。这么好的机会,没了。”
“钱,钱大哥,不,不是的。我,我只是一时顺口……”魏红想开口解释,只可惜在场的几个,根本就不想听她解释。
“滚!离老子远点儿!”钱东方烦躁地长呼了口气,随后喃喃道,“看来还得去找山子。”
“钱大哥,这能行嘛。你也知道赵清山那家伙,是个把亲妹妹捧在手心的。若是让他知道了魏红这般损他家宝贝妹妹的名誉,你说会不会像上次收拾那朵小花那样?”
“要不然你说咋办?!”钱东方虽然觉着同伴没说错,可还是两眼一瞪,反问道。
“其,其实……也,也不不不是,没,没办法……”
“杨结巴,你又想说什么?”
“可,可以跟跟那,那个大,大杨……商,商量……”
“有道理!”钱东方几个彼此对视了一眼后,非常默契地点了点头。
“杨结巴,关键时刻,你还是挺有用的嘛。”钱东方笑呵呵地拍了拍杨劼的肩膀,“那行,晚上准备点儿好酒好菜,我们上桃叔家串门子去。”
钱东方愉快地做出了决定。
另一边,三桃在赵清茹家尝了半个酿了肉丸的红烧鸡蛋后,意犹未尽地舔着舌头,一手拿着装着红烧鸡蛋的搪瓷杯,怀里装着那大半本《数理化自学丛书》,开开心心地直奔家里。可到了家后,三桃傻眼了。三桃做梦也不会想到,钱东方几个知青会不请自来,哪怕带着酒跟下酒菜,在三桃眼里那也是没安好心,欺负她的清汝姐的大坏蛋。
赵清茹其实也隐隐预料到了事情可能会演变成这样。将人带回家一道复习,显然不太可能。可若是真的一点儿资料也不外借,只怕也容易引起众怒。毕竟这会儿还是一道吃大锅米饭的计划经济时期。若是表现得太过独立,也不是什么好事。
虽然将祸水东引给三桃那嫡亲大哥大杨有点儿不厚道,就当借资料付出的一点点代价吧。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又大半个月过去了。
赵清茹算了算日子,觉着应该将那本借给三桃大哥大杨的资料给拿回来了,便鼓动着自家大哥赵清山饭后散个步,顺道去桃叔桃婶家串个门子。
“汝儿,其实我们也不差这本资料。”赵清山嘴上虽怎么说,不过还是穿上了外头的棉袄。
“我又不是专程去拿回资料的。”
“嗯?”
“前些日子不是跟桃叔订了几个挎包嘛。晌午碰到桃叔时,他跟我说快做好了。让我晚上过去一趟。”
“挎包?就是用那个藤条编的?”
“是啊。上回七表哥信上不是说,二舅母知道后很有兴趣嘛。我就跟桃叔又订了一打。”
“一打?!干嘛订那么多?!”若不是这会儿听自家宝贝妹妹提起,赵清山根本不知道赵清茹一口气预定了那么多。倒也不是心疼钱,完全没有这个意识。
赵清茹不客气地翻了个白眼,着实懒得解释。很多么?光是魔都那边,外婆跟三个舅母就四个走了,再加上姆妈,燕京那边奶奶姑姑……这还只是长辈。同辈里,还有表嫂、堂嫂们……怎么算一打十二个都不够分的。
大家族兄弟姐妹一多,需要准备的礼物自然不少。当然,回礼也不少。虽然至亲间不需要这么你来我往的客套,但若是长久不走动没联系,这时间久了,亲情也会淡的。
“哥,我还跟桃叔订了几个很可爱的小藤球,特意让桃叔打磨得很光滑。回头正好寄回魔都给小九玩。”
小九,赵清茹三舅妈八月六号生下的徐家最小的孙子。许是怀孕期间,所有人都期待这个小宝宝,加上日子也越来越好,刚生下来就有七斤多快八斤重。虽说不算超重宝宝,在这会儿也算个大胖小子了。
虽然徐家二老对又是个孙子有点点失望,可到底十几年没抱孙子了。更何况小九长得白白胖胖的,性子瞧着也很好。据说怎么逗都不爱哭,整日笑呵呵的。现在徐外公整日抱在怀里,除非喂奶,基本就不假手他人。就连亲爹三舅舅想逗逗自家老幺,都得提前打申请,N个人同意后才行。
“也不晓得小九现在长什么样了。”只见过九海小表弟满月照的赵清山也挺喜欢自家这个最小的表弟的。
“所以咯,赶紧把东西拿回来,明天打包好了去镇上赶紧寄了。等下个月我们考完了试,不如就溜去魔都看看?”赵清茹一边朝着三桃家的方向走去,一边安排着行程。
“也行。”赵清山想了想,同意了。反正下个月也忙完了秋收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