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富贵美人[封推]-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子。另一箱竟有十几块上好的绸缎,便是许多在临安府城里也不多见,一见就是宫里赏赐的。

    只怕这孩子活不久了!

    蔡大太太很舍不得那些食材、衣料,可这些都是萧众望给女儿的,她更不能索要,早前那几车的年节礼都进了蔡府。萧众望让蔡氏准备这么多,也是想着自家女儿要来临安府蔡家养病,如今云罗不过住了可数的三五日就要离开,也不要扣留了云罗的东西留下,只是往后因云罗不住蔡家,只怕就没这么多的好东西。

    未时,朱家老太太领着太太、奶奶们到了。

    蔡大太太坐在一边说了云罗的病,朱老太太感叹一阵,因着过年,又不便带着生病的孩子回家,云罗这病一日也断不得药,朱老太太又叮嘱柳奶娘和绣桃好生服侍。

    几位朱家太太、奶奶各给了云罗礼物便各自散去。

    *

    腊月二十九正值除夕,云罗坐上蔡家小轿,前往临安岸口乘船回钱塘,柳奶娘的心悬得紧紧的,生怕再出差迟。

    刚出蔡府,云罗道:“且去李老郎中家,请他帮我瞧病。”

    绣桃轻声道:“小姐,今儿是年关,大医馆都关门了。”

    不仅是医馆,便是临安城里生意好的店铺,因过节的缘故亦都关门歇业。

    云罗似梦初醒。

    临安城内,家家窗明几亮,张挂着大红的灯笼,装点得喜气喧天,而她却要在年节时赶回钱塘。

    来不及去临安游玩,来不及去西湖赏景,她便要匆匆地回到钱塘去。

    她喜欢钱塘,那里有镇海寺,有她相熟的空慧大师,还有疼她的小和尚——石头。

    近了河畔,却见河岸停有一艘不小的商船。蔡大爷带着小厮、婆子正往船上搬抬木箱、竹筐,或装着鲜活的鸡鸭,或是备好的米粮、菜蔬。

    蔡大爷对绣婆子道:“去了钱塘,先帮衬表小姐安顿,吃的、住的都得备妥了。大太太这儿不急,不能委屈了表小姐。”

    柳奶娘寻了昭君斗篷,给云罗罩在头上,扶她上了船,云罗款款行礼:“大舅保重,你先回府吧。”

    蔡大爷看着面前不大的人儿,大过节把人送走,他知蔡大/奶奶卫氏是怕云罗有个闪失,担心她在蔡府没了,加上又有了云罗和蔡老太太属相相克的事,原想多留几日的,可云罗这病一发作起来就能把人吓个半死。“吃了李老郎中的药,可好些了?”

    云罗笑答:“就那样。”

    不提吃了药原是见好的。

    蔡大爷心里暗道:卫氏这么做也是好的,只怕这孩子活不久。他面露疼惜地道:“回到萧府,若有什么需要,只管与绣婆子说一声。你外婆和我这里,自会备了好的送来。”又扭头对柳奶娘,“表小姐年纪小,你要多用些心,服侍好表小姐,我和大太太都会念着你的好。”

    柳奶娘连连应声,“蔡大爷安心,奴婢定会用心服侍。”

    拜别了蔡大爷,云罗领着众上登上船,不多会船动山移,她站在商船的雕花房间里,隔着轻纱,看见蔡大爷与众小厮下人还立在岸上。

    绣婆子笑呵呵的进了船舱雅房,欠身行礼,“大爷、大奶奶生怕表小姐晕船,花重金备了这般大商船,如今乘上可不比乘轿还稳么?老奴活了一大把年纪,还是头回坐这样平稳的大船呢。”

    柳奶娘见着绣婆子神色里含着不满,扁着嘴,目露不屑。

    哪有大过节把客人送走的,就算是备了大船又如何。萧众望瞧着是一介武人,传至京城,指不定作何感想,就算是蔡老太太、二太太克住了云罗,也不能在这个时候送客人走的。

 048 用意

    绣婆子见众人不接话,又讪笑了两声,“昨儿午后,卫婆子赶早去了钱塘,要先一步给表小姐打扫闺阁。表小姐,你在京城原是身体好的,一到蔡府就病倒了,原是老太太和二太太克住你,大太太和大奶奶没了法子这才将你送回钱塘去。在这蔡家,最疼你的便是大太太、大奶奶和大爷了。”

    仿佛真怕云罗因此怨恨上蔡家人。

    而她,又怎会怪他们。

    他们对她来说,从来都是不相干的外人,少些交织,少些纠缠,她也喜欢过得更为单纯些。

    云罗勾唇一笑,因笑得灿烂了一些,牵到胸口刺痛,立时收敛了几分,只露出淡淡的笑容,“他们疼我,我自是知道的。”

    柳奶娘冷声道:“小姐累了,得歇会儿。”她又对绣桃道:“去炉子上盯着,小姐一会儿要吃药。”

    船舱一角的窗下,杏子小小的人儿正蹲在一只银炭炉子前,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黑色药罐。

    柳奶娘对蔡家人的说辞生了疑,心里暗猜:定是这个缘故让蔡大/奶奶生了要赶云罗走的意思。

    云罗挪移了一下,想要坐起身,柳奶娘将她扶坐在床头上,许是船大的缘故,比陆路的马车更让人舒服。道:“蔡大爷张罗这艘商船不易,我这儿也是念着他待我的一片疼爱之情。”

    绣婆子生怕惹得云罗不高兴,立时笑道:“为了雇这船,大爷可出了高价。”

    蔡大太太叮嘱,早前蔡家写了三封信给蔡氏,要她在萧众望面前帮忙说话,想让萧众望动动京城的关系帮蔡大爷在江南谋个实缺,这样一来既能继续为官,又能照顾上**病榻上的蔡大老爷。

    蔡氏在萧众望面前提过两回,萧众望只说“你打点内宅便好,这些事你休要多管。”颇不愿搭理蔡家的事。

    绣婆子笑道:“大爷租这一回,光船资就得一百多两银子呢。”

    柳奶娘想着蔡氏备的礼物,那可是几千两银子的东西,蔡家不过是花一百多两银子就要把云罗给送走,心头越发不舒服,冷声冷脸地道:“绣婆子,小姐要歇下了,我得去厨房给小姐做吃食。”

    自从昨儿到现在,云罗和绣桃倒没说什么,反是柳奶娘在一边摆脸色,背里咬舌根,连带着萧府回江南的几个下人、小厮也多有微词,个个都因年节期间送走云罗的事而不喜。

    绣婆子道:“柳奶娘只管忙去,我来服侍表小姐。”

    柳奶娘欠身道:“小姐,奴婢去厨房了,绣桃和杏子在外头熬药,有事你吩咐一声。”

    云罗应声。

    绣婆子立在床前,笑盈盈地看着云罗:“听下人们说,大将军最疼二小姐?”

    云罗并没接话。

    绣婆子道:“大爷到底是二小姐的亲娘舅,大爷赋闲在家几年了。上回大将军在皇上面前帮一位江南同乡说了话,没两日那人就连升两级,从户部笔帖式升为户部主事。大爷再这样闲下去,好好的官老爷只怕就要废了,大老爷的病一直不见好,也有一半是因为大爷的事被急出来的……”

    这是绣婆子要她帮忙在萧众望面前说合,云罗轻声道:“腊月二十七我才写信回京城。”

    绣婆子笑道:“这不碍事,等二小姐的身子好些,再与大将军写封信。到底是亲戚,可不比帮同乡更好的么。”

    萧众望在京城的事,蔡家人知道得一清二楚,恐怕与蔡二爷有极大的关系。

    云罗道:“我是个孩子,父亲未必听我的。”

    绣婆子“哎哟”一声,笑容可掬,“二小姐在大将军跟前说的话,可不比萧大太太还管用的么。”

    云罗一脸错愕,“你这话从哪儿来的?”

    蔡二爷原是翰林院修撰,常去卫国大将军府走动,但萧众望却从未帮衬过说一次话。端午佳节时,蔡二爷夫妇来萧府送节,萧众望夫妇陪他们一家吃了饭。

    用午饭时,蔡二奶奶笑着要云罗唱歌,云罗欢喜地蹦跳了一阵,云罗便撒娇似地说了句“爹爹,听二舅母说,二舅舅都做五年的翰林院编修了,爹爹帮帮他好不好?”萧众望正在兴头时,当即应答了一声“好!回头爹爹帮帮忙。”半月后,蔡二爷升任为翰林院修撰。

    这件事,蔡二爷也写在了给蔡大老爷的家书中。虽只升了一级,官高一级压死人,以前欺负他的,现在与蔡二爷平级。蔡二爷因着妹婿是卫国大将军、是皇帝跟前的红人,在翰林院众人多少也给几分薄面。

    云罗听罢绣婆子说的,嘴巴张得更大了,“那些话是我外婆让你说的么?”

    绣婆子用眼睃着一边的绣杌。

    云罗会意道:“你且坐下。”

    绣婆子欠身谢过,道:“大太太没提,原是我这做奴婢的多几句嘴。大将军最是个有情有义的,多有帮衬同乡高一鸣。能助同乡,可不更应帮扶一下蔡家的大爷、二爷么。”

    高一鸣是在户部任职的官员,他是萧众敬的同窗好友,是打小就相熟的,高府亦在钱塘城南街上,离萧家祖宅不远。高一鸣为了得萧众望帮衬,将嫡长女许给萧二老爷的嫡长子元甲。因着两家是亲戚,萧众敬又求了萧众望帮忙,萧众望便帮着说了几句好话,只这一扶,就让高一鸣连升两级。

    绣婆子见云罗不语,继续道:“这些年大房的日子也不好过,尤其是大爷没了实职之后,二房的人越发欺着大房,二太太仗着自己是宁国公的嫡次女,眼中多不敬大太太。你是大太太的亲外孙女,更应帮衬一把。蔡家风光体面了,也是二小姐您的光鲜,更是萧家大太太的脸面。”

    云罗淡然一笑,“我先歇会儿。”

    绣婆子扶她躺下,为她掖了被子,“二小姐,大太太、大爷、二爷心里都念着你的。老奴还记得你刚出生那会儿,多少年不碰针线的大太太连夜为你做鞋袜,连眼睛都熬红了呢。”

    那是给早前的初晴做的,可不是她。

    早前不明白,为甚绣婆子跟她回钱塘,这会子方是瞧清楚了,原是冲着萧众望而今是皇帝跟前的红人来的,想让萧众望帮忙说话,两地相隔太远,就打了她的主意。

    云罗道:“爹爹能听我的么?”

    虽是质疑,可绣婆子却认为是愿意帮忙了,“二小姐可是大将军的掌上明珠呢。”

    “待我身子好了,我写信去京城。”

    绣婆子笑得越发灿烂。

 049 计划书

    正月初一深夜三更,大船抵达钱塘码头,因是过节,码头停着一排排的乌篷小船、渔船,又有可数的几艘花船、大船,码头上挂着一串串的大红灯笼,上书“钱塘大码头”。

    绣婆子手脚干练地替云罗戴上了昭君斗篷,又取了面纱:“二小姐别着了风。”

    原是柳奶娘做的事,她一并抢着干了,惹得柳奶娘干瞪眼,越发厌恶起绣婆子。

    钱塘城南,萧府。

    东阁已打扫得窗明几净。不过是短短一两日,连夜换上了崭新的窗纱、窗帘,是大多数女孩儿们喜欢的水红色,上面绣着如雪的梨花,只零星几朵,却替绣阁增色不少。

    卫婆子讨好似地道:“这些原是我家大奶奶一早备下的,是我们府里现成的东西。二小姐可还喜欢?若不喜欢,过一月再换上好的。大奶奶原要亲自来钱塘,可府里的琐事多,着实走不开身,还请二小姐多多体谅。”

    绣婆子忙接过话,“都道萧家二小姐最是个雅致、贤惠的,厚待下人,又怎会怪自己的亲娘舅。”

    柳奶娘翻了个白眼。云罗未说,绣婆子倒把话说了。绣婆子回过味来,不免赔了个笑脸,讪讪地笑了。

    云罗张望了一下,东阁的床榻上锦衾、床帐等物亦都是齐全的,瞧那式样许是准备的春夏时节的新绣帐,而今一并都提前用上了。

    大户人家闺中女儿屋里总是府中最漂亮的,遇讲究的人,四季用的都不同,冬天自用厚重而鲜艳的帐纱、窗帘,上面多是绣着荷莲;春天时,便换成绣有鲜艳百花图案的;夏天换成白绡纱,或绣红梅,或在粉色的上面绣上片片雪花图案;秋天,又换成天高气爽的蓝色,或湖蓝、湛蓝、天蓝,赏心悦目,而图案有云霞的、红枫的,还有绣有瓜果的。亦有的小姐,一年用一套窗纱、窗帘,每年都换新的。但云罗更喜欢前者,根据不同的季节,换上不同的色彩,不同的图案。

    绣婆子笑盈盈地道:“卫婆子,东阁、厨房里可还有差缺的物件,过几日都置备齐全了。”

    萧府好些的摆件、桌案都被蔡氏、朱氏带到了京城,这府里剩下的好东西原就不多。卫婆子前来萧府打点,将各房各院瞧着好些的都移到了东阁里来。

    萧府原有两处阁楼,各位于东、西两侧,原是早前蔡氏、朱氏为自家女儿置备的,如今萧家上下都搬到京城,这府里的院落竟空了不少,府里只几个老忠仆看守打理着。

    天色很晚,云罗满是疲惫,坐在床沿前,道:“我知你担心什么,你安心,待我身子大好,定写信求我爹爹帮扶大舅一把。可这信如何写?怎么能打动我爹爹的心也是要费心力的。绣婆子、卫婆子且歇两日,初四一早就回临安吧。”

    卫婆子笑了一下,“二小姐跟前怎能只几个人服侍,这看门的护院得备几个,还有小厮、下人也不能少的,便是粗使丫头、大丫头也要预备。这过了年,再叫了几个牙婆,挑上一些好的备下。二小姐回江南养病,跟前正需服侍的人……”

    云罗答道:“柳奶娘是个仔细的,她会替我备好。外婆和大舅母跟前得有人服侍,我也不好耽搁得你们太久。再说,我身子有病,连走路都艰难,自不出门,也不需太多人服侍。”

    柳奶娘生怕她们再纠缠,道:“绣桃,请萧忠伯收拾一处客房出来安置蔡家的二位管事婆子与小厮住下。”

    绣桃应声。

    柳奶娘笑着欠身,“劳二位婆子一并过去,也好搭手帮忙。小姐跟前得留人服侍,我不过去了。”

    绣婆子与卫婆子及近十名精干的蔡家小厮留住在客房,绣婆子张罗着添补、拾掇了东阁,见里面一应使的、用的都齐全了,只是还差几个服侍的丫头、跑腿的小厮,原想也备齐了再走,而云罗只说有柳奶娘服侍就够了,谢绝了她的好意,只说她原是大门不出的。

    *

    正月初六夜,云罗的身子大好,因为疲劳过度犯过一回心绞痛,这几日恢复了在京城时的样子,虽偶有刺痛感,倒还平静如初。

    她坐在案前,手握着笔,来钱塘萧府是她最盼望的事,从此不再受管束,她可以自由的行事,更要按照自己的计划长大,她要拟定一份《计划书》,这步计划书将让她变成强大,在若干年后足可以握有与凌德恺、神宁长公主抗衡的权柄。

    权势!

    怎样成为一个拥有权势的人?

    当今天下,最有权势的莫过于皇帝。

    而让有权势的人为她所用,除非她身上有对方愿意效力的东西。

    世人爱钱,那么,她首先就得拥有无数的钱,拥有着可以让权贵为之跪拜的钱财,甘愿受她驱使,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为了守住自己的秘密,她在《计划书》使用了英文代替关键字词。

    待她拟好,天色已近五更时分,拿着厚厚的几十页《计划书》,她仿佛看到自己踏上了复仇的第一步。

    两位婆子去了蔡氏的陪嫁庄子上,要庄头照着以前蔡氏住萧府的规矩定期送来新鲜的菜蔬、米粮等物,供着萧府数位主仆的吃度。

    两位婆子见云罗真如她所言,从不迈出府门一步,近十日竟是连东阁也没离开一步。

    正月十五一早,云罗在萧家家祠里烧香祭祖。因晚上有热闹非凡的上元灯节,她许了府里的两名年轻丫头:萧忠伯的孙女玉花、绣桃出府玩耍,她则与柳奶娘母女依旧呆在东阁里。

    柳奶娘捧了元宵上东阁,嘴里絮絮叨叨地道:“小姐,这绣婆子、卫婆子来钱塘多少天了,怎还不走?”

    云罗微微一笑,“听说她们几日前找了钱塘出名的牙婆,想挑几个机灵的小厮、丫头。”

    柳奶娘啐了一声,“这是她们想在小姐身边安置蔡家耳目。”

    云罗却知道这里面还有一桩事,正月初五时她又给京城写了一封家书,上面支字未提蔡大爷复职的事。虽然绣婆子声声说,原是她的主意,可卫婆子也在她面前提了两回,只怕不仅是蔡大太太的意思,也是蔡大/奶奶的意思。

 050 家书

    云罗起身缓缓移至东阁临窗案前,自案下的小抽里取出几页纸来,上面工整地写着蝇头小楷,竟比同龄人写的更为得体端方,道:“杏子,你把绣婆子、卫婆子请来。”

    杏子应声。

    绣桃侍立在侧,好奇的注视着柳奶娘,又看着眸光晶亮,掠过慧黠的云罗。

    柳奶娘一脸狐疑,原想问个明白,嘴唇启合两回后终是止话。不需要多问,一会子她们来了,自见分晓。

    绣婆子与卫婆子上了东阁,折入云罗的内室。

    云罗与柳奶娘使了个脸色。云罗道:“这是给我爹爹写的家书。我原说过,不提蔡大爷的事便罢,一旦提了,便得打动我爹帮忙才好。”她顿了一下,整理好几页的顺序,轻声道:“父亲大人、母亲大人:女儿初云叩首请安……”

    信里,她详尽的说了自回江南,得到蔡家外婆、大舅的关照,大舅又是如何费心花重金雇用商船送她回钱塘养病,外婆与大舅母又遣了得力的管事婆子在钱塘照应,从衣食住行都替她打点妥帖……言词不多,却流露出一片孺慕之情,末了又说此次让她懂晓很多:亲人当如是,应当手足相望。如大舅关照外甥女,而她长大也要做个有情有义的人诸如此类……

    云罗的信,没有半句是求萧众望扶持蔡大爷,只是说了手足相望,她和元甲兄妹等人会相扶相持,做一个有情有义的人,又说虽是亲舅,却感受到如同蔡众敬夫妇给予的长者之爱,两页纸里有说不出的温馨和美,如一涓细泉款款流泄。

    读罢之后,云罗又拿了另一封信。

    绣桃满是佩服地递过茶水,她浅呷一口继续念了起来,这一封里,而是直接地请求萧众望扶持帮衬蔡大爷,听罢之后与上一封相比更令人觉得刺耳不悦。

    杏子人虽小,却知道这是两封信,瞪着小眼睛:“小姐怎写了两封?”

    云罗道:“先作个比较,看哪封寄出去更好。”

    卫婆子与绣婆子交换眼色,异口同声地道:“第一封更好些。”

    云罗道:“我原是两日前就写好的,只是要修改一番,措辞用语都要得当。”她微微一笑,从小抽里取了信封,“奶娘觉得哪封好些?”

    云罗的心里竟没有半分责备蔡家失礼的地方。

    柳奶娘道:“第一封更好,那些个话呀、词的,我也想不出来呢,听起来就让人心里觉得欢喜。”

    云罗微微点头,写好了信封,将信搁起来。

    绣桃递了红蜡,用蜡将信封好。

    云罗道:“我这里着实不需要太多的小厮、丫头,有柳奶娘、绣桃服侍我就够了,若遇合适的丫头、小厮,我令柳奶娘再买就是,不必刻意去挑选。”

    绣婆子亦是聪明人,这是云罗在婉转地说:你们该离开了!

    柳奶娘道:“那两名护院,还有从京城来的几个小厮……”她倒希望继续用这些人,蔡氏哪里差了人手,另使银子再买上一些就是。

    “爹爹和母亲那儿需要服侍的人多,我在钱塘家乡更易遇到合心的。”云罗暖声道,“你告诉萧忠伯,让护院和小厮们收拾一下,带了母亲陪嫁庄子、店铺的收益回返京城。绣婆子,把这信交给萧大管家的长子捎给我父母。”

    绣婆子道:“大太太给了奴婢一百二十两银票,原是要我们给二小姐添补几个服侍下人的。”

    云罗想要拒绝,念着蔡大太太、蔡大/奶奶一片真心,“把这银钱给柳奶娘,回头若遇上合意的,我们买下就是。如今我年纪小,不需要这么多人服侍,待我身边需人了,再添不迟。”

    绣婆子笑着连应了几个“是”,掏了银票出来,卫婆子也拿了出来,一并递给了柳奶娘。

    柳奶娘拿着银票清点一番。

    云罗与绣桃使了个眼色,绣桃很快自妆台前取了一包零碎银子来,云罗道:“这是十两银子,绣婆子、卫婆子这些日子辛苦了,你们二人每人各赏二两银子,再给同来的小厮们每人五百钱,剩下的钱备些路上吃用的干粮与用作回临安的船资。”

    “谢二小姐赏!”

    云罗抬手示意,众人逐一退出内室。

    绣婆子见得了实信,虽通篇家书未提给蔡大爷说项的事,这比直白开口就能打动人心,云罗打的是亲情牌,亦能哄得蔡氏和萧众望夫妇一起欢喜,更能一扫之前蔡家于年节送走云罗的事。

    柳奶娘一脸疑色,“难不成她们一直在等二小姐给大将军的家书?”

    绣桃亲自把信交给了萧阿大,又转告了云罗的意思,要他们尽快起身回京城。蔡氏那儿还等着这边的陪嫁田庄、铺子上的收益度日。

    柳奶娘心里暗想着云罗,人不大竟在一封家书上就花了这么多的功夫。萧众望又最是个不愿欠人情的,以他的性子,回头就会想了法子回报蔡大爷。蔡大爷至今还是个候补知州,最盼望的就是得到一个正五品或从五品的实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