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我的专属锦衣卫-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刚一推门而入,只凭气味都能判断得出屋内无人在睡觉,程奇走去床边,掀了掀棉被,见果然无人,咬牙切齿地骂了一句,转身大步出门。
没想到刚迈出房门,就遇见李祥走到了门口。
程奇一愣,遂逼问道:“你干什么去了?”
李祥已认得他,白天还听程凯吩咐以后有事都报给程奇即可,这时眨眨眼道:“拉屎啊。怎么,您这府上原本不许人半夜上茅房的么?”
程奇阴着脸:“你屋里不是有恭桶?”
李祥苦笑:“您半夜闹肚子就拉在恭桶里、闻着屎味儿睡到天亮?您当我多愿意半夜出去受冻呢?要不您给我换间带净房的套间儿住?”
程奇仍不放松:“你少唬我,你被窝都是凉的,你出去了多半天?”
李祥翻翻眼睛:“闹肚子多蹲了会儿不行啊?别看我被窝凉了,我拉的那堆现在肯定还热乎着呢,要不要我领您去茅厕里认一认?”
程奇恶心得直反胃,再没心思与他胡搅蛮缠下去,又警告了一句:“你最好老实着点,别当别人是傻子!”就走了。
李祥回到屋内,关了房门抚着胸脯压惊:好险好险,可见事儿没我想得那么容易,以后还需步步谨慎,不然的话……媳妇老娘真要托给别人养了。
*
教坊司里,奉銮张克锦的那间值房并未被火灾波及,但为了避免睹物思人,屋中摆放的所有茶叶都被撤了出去,如今那张宽大的桌案上面摆了十几本书册,其中有的崭新,有的则已然陈旧得发了黄,卷了角,但它们都有着一个相同之处——封皮上都写着《还魂记》三个字。
张克锦已比杨蓁离开那天瘦了许多,从一个精壮的中年汉子蜕变成了个精瘦的中年汉子,脸上的皱纹也因此明显了许多,这会儿看着摊在面前的十多本戏文,他脸上愁眉不展。
都找过这么多版本的《还魂记》了,却没有一本上有着与蓁蓁所说那几句一模一样的唱词,这该怎么办呢?自己作为教坊司奉鸾,竟连这点差事都办不成,真是丢人丢到姥姥家去了!
主管戏子的蒋绣站在桌案前陪笑道:“大人啊,实在不是咱们不尽心,您看看,连前朝人改的《还魂记》咱们都给找出来了,还能怎么找啊?说不定那只是民间哪个文人随手改的,从来就没送到过咱们这儿来,还叫咱上哪儿找去?就连那个脑袋搬家的耿德昌都还改过《还魂记》呢,别人……”
没等说下去,就见张克锦蹭地一下扑到桌案上来,揪住他的脖领子逼问:“你说什么,耿德昌也改过《还魂记》?他改的那本可在这里?”
事涉疑案,不用杨蓁交代,张克锦也知道个中内情不能外传,连他也并未得悉详细案情,但至少知道事情与耿德昌密切相关。
他没说过,手下这些人自然也就想不到大人要找《还魂记》与耿德昌有何关系,以至于张克锦竟也到此时才得知,原来耿德昌自己就改过一份《还魂记》。
他深恨自己愚蠢,耿德昌是进士出身,自己也改写过戏文有何奇怪?蓁蓁托画屏来打探戏文,明确提及与耿德昌相关,他找了这么多天,竟然都是白费工夫了。
蒋绣吓了一跳,若非被他揪着,就要吓瘫倒地上去了,定了定神才答道:“大人,您想想,耿德昌刚死那会儿风声多紧?外面都疯传,说酒馆里有人议论他一句都要被抓进诏狱活活打死,咱们哪敢留着他写的戏文?早就……烧了啊!”
张克锦放开了他,以手锤击着桌面,梳理了一阵思绪,拧着眉头道:“我问你,耿德昌改的那版戏文,咱们的人排过没有?”
“排过啊,那会儿耿家要给耿德昌办四十整寿,要咱们依着他那份戏文排戏,结果没等寿宴办成,他就……”蒋绣说着忽地恍然,一对八字眉大大舒展,“我知道了,将当初排戏的戏子都找来,咱们一人一段,再把戏文攒起来就是了!”
戏子排戏,唱词都是要背下来的,排练前自己就要试唱许多遍,排练时又要唱几遍,想忘也没那么容易忘,才时隔四五个月的工夫,重新捡起来势必不难。
张克锦嘿嘿笑着,“啪”地一拍桌子:“那还不快去办!”
*
天气一天比一天更冷,日子也一天天接近了皇帝为徐显炀与杨蓁定下的那个吉日。
这一天终于下了今冬的头一场大雪,一下就持续了两天,皇城之中处处都是拿着竹篾扫帚扫雪的宫人。
乾清宫西梢间里,皇帝放下刚刚批阅好的奏折,从南炕边站起身,动了动坐酸了的双腿。候在一旁的何智恒立刻上前帮他揉捏膝盖。
皇帝却摆摆手:“罢了,这些事不需你做了。”
随侍的年轻宦官后知后觉地过来,替重新坐下的皇帝捶着腿。
雪下个不停,从这里望过去,都能隔着窗纸看出回字形窗格上积了一层绒绒的雪花,使得横向的窗棱阴影就显得比竖直的粗了一道。
皇帝望着窗纸,闲闲地道:“显炀的婚事,又搁下了吧?”
何智恒道:“是,虽说浪费了爷爷给指的好日子,可也是没法子的事儿。”
因为安民厂爆炸影响,朝臣们借题发挥,四处攀扯,把近年来皇帝的各样行径都与天谴联系上了,纵使已将戎狄奸细的审案结果公布出去也压不住他们的声浪,至少民间还是人心惶惶,皇帝无奈之下,还是顺从他们的意思降了罪己诏,至少也为安个民心。
这样时候,身为近臣再继续操办婚事自然是不合时宜。
皇帝笑了笑:“不必如此,又不是国丧,连这都要耽误婚事,没的让那些聒噪生事的朝臣得意。你传朕的话给显炀,婚事照常办,反正依你和他的性子,一定都没打算大操大办,也不怕仓促,日子还定那一天就是了。”
何智恒自然唱喏答应,目光朝紫檀木炕桌上的一份奏章望过去,脸上现出一丝忧虑与赧然。
皇帝饮了些茶,重新在炕桌前坐好,拿起了何智恒所望的那份奏章来翻看,才看片刻,他的脸色就阴沉了下来。
何智恒已知结果,只有默默垂眼等待。
过不多时,皇帝将奏折“啪”地扔到桌边,朝他问道:“这事你知道是吧?”
“回爷爷,奴婢确实知情。”
皇帝手指点着桌面,声调高了几分:“那你来告诉朕,他是想干什么?”
何智恒躬身道:“爷爷息怒,王爷他也是一心想要为您分忧……”
“分忧?”皇帝一声冷笑,“国朝至今二百六十余年,何时曾有过皇帝政务要个亲王来分忧的?他糊涂,你也随着他一块儿糊涂?辽东防务这么大的事,你竟然让他来插手拿主意?”
“是,奴婢万死。”何智恒跪了下来,低着头咬着牙,艰涩地说出早已备好的说辞,“都是王爷他向奴婢反复保证,说皇上一向对他宠信有加,他的主意也便是皇上的主意,要奴婢听他这一回,奴婢……竟一时糊涂,没来知会爷爷一声,是奴婢的过错。”
“宠信有加?我也确实是太过宠着他了!”皇帝语音凌厉,“去,宣他立刻进宫来见朕!”
“是是,奴婢这便去。”
*
才两刻钟的工夫,何智恒已站到了诚王府书房里,面对诚王。
“……王爷,依奴婢看来,皇上今日是动了真怒,奴婢追随他这些年,还极少见他如此震怒,王爷您……”何智恒满面都是忧虑,“您将来究竟是做的何样打算,可否对奴婢透露一二?万一皇上真要降罪于您,也好让奴婢帮着您想个法子。”
诚王却显得十分轻松,站在书架边,信手翻弄着架上书册,一开口全然不着重点:“显炀的婚事准备的如何了?”
何智恒微微一怔,答道:“显炀本就无意大办,已准备得差不多了。今日皇上还说叫显炀依旧在本月二十八完婚。”
二十八,诚王望着挂在墙上的红纸历头,双眸闪出些许惆怅:还有十来天呢,看来,是赶不上了啊……
再转过身时,他又是一副平静神色:“让厂臣费心了,接下来的事都无需你管,你只需记得我嘱咐你的话,此事能瞒得徐显炀多久就瞒多久,尽量别叫他知道。”
何智恒深深一叹:“是。”
当即诚王吩咐下人为他更衣,准备入宫。
出门之时,他向随行的侍卫统领薛哲问道:“安排给你的差事可办妥了?”
薛哲低声回道:“王爷放心,眼下宁守阳必定已然收到了消息。”
诚王点了头:“好。”
*
“皇兄不必责怪何厂臣,都是我软磨硬泡,才叫他答应了的。”一番虚礼过后,诚王不待皇帝责问,就主动解释道。
皇帝态度冷淡:“好,我不责怪他,那你来说说,你又是想干什么?”
“臣弟看出宁守阳居心叵测,他一心想要接手辽东事宜,虽未成行,也已安插了人手在辽东,被我截下升调文书的那几个人都是他的门生故旧,倘若让他逐步安插势力在辽东,将来皇兄纵然不去应允他的战略,辽东也要由他掌握。我不过是防范于未然。”
看着诚王站在面前,听他说出这些话,皇帝只觉得荒唐得好笑:“我简直都不敢信,这些话竟是出自你的口!”
他脸色冷下来,手指叩击着桌面,“这些年我再如何宠着你,也未见你有过任何出格之举,我还当你早已长大懂事。如今,我御笔亲批的升调文书,你竟然说扣就扣了,扣完了都还不来与我说一声,若非外臣上疏,我都还被蒙在鼓里。我问你,这皇帝是你做,还是我做的?”
这最后一句的意思已是相当严重,诚王并无惧色,仍据理力争:“若非心知皇兄笃信宁守阳,我又何必来插这个手?目下我虽无证据,却敢断言,宁守阳就是居心不良,当日他力主尽快斩杀耿德昌结案,以及指使管家谋害耿家小姐,都是因为他有把柄被耿德昌拿住,他想要杀人灭口!”
皇帝冷笑道:“你怎就咬住他不放了呢?就因为他家管家杀了你看中的女人?好,就算是他主使管家杀了你那位耿小姐的,那又说明什么?他与耿德昌结了仇,就是犯了十恶不赦的大罪?”
诚王的声调也高了起来:“皇兄怎地如此糊涂?他的主张不得采纳,郁郁不得志,当然就可能想别的办法突破,就像那些泾阳党人一样,他们全都笃信自己的主张是利国利民的善举,谁挡了他们的路谁就该死,耿德昌如此,我亦如此,皇兄你何尝不是如此?你信不信,被宁守阳得知我对他有了威胁,他一样可以像杀耿芝茵一样,派人来杀我?”
“你住口!”光是他这语气态度便已将皇帝彻底激怒,皇帝脸色阴沉如水,目中怒气隐现,“你跪下!”
诚王依言跪了下来,虽不再说话,却仍紧绷着脸,像个执拗不知错的孩子。
皇帝静静瞪视了他一阵,脸上的怒气还是淡去了些许,最后冷淡道:“你回去准备一下,尽快动身,去信阳就藩吧。”
河南信阳,是早就为他议定的藩地,只因皇帝一直不愿他离京,就将这事一直搁置,连那边的王府都还从未着人为他准备过。
河南信阳,并不是什么富庶之地,他这般“尽快”动身过去,连到时住在何处都还无法确定,对他这个十八年未离过京城、养尊处优的皇子而言,这已算得上个不小的惩罚了吧?
诚王并未多说什么,应了声“是”就起身告退,刚走至门帘跟前,又听皇帝道:“走时就不必来陛辞了。”
如此一说,这就是最后一面了。
诚王回首望去,只见到皇帝背对着他坐在炕边,竟连兄长的正脸都无法再看上一眼,他狠狠压下涌上心头的酸楚,出门而去。
雪下了近一尺厚,几乎阖宫杂役下人都被动员起来扫雪,乾清宫广阔的前广场是一片扫净的湿凉砖地,雪水冻成了薄薄的一层冰,比不扫的雪地还要滑。
随行侍从有意搀扶,诚王却摆摆手没让。
有这段时日主动透过去的讯息,传过去的暗示,必会令宁守阳以为,诚王已然对他深恶痛疾,为了对付他,拆他的台,连触犯藩王身份的大忌都顾不得了,竟然直接去插手朝政,还是边防军政,简直就是为了治他于死地无所不用其极。
宁守阳必定会因此如坐针毡,为了保住性命和地位,防止今上有朝一日被亲弟说动,他只有铤而走险,斩草除根。以他都有心弑君谋逆的胆量,买通杀手谋害一个亲王已经算不得什么了不得的事。
诚王走在乾清宫广场的中间,驻足回望。巍峨壮丽的乾清宫高踞丹陛之上,方才的兄弟对话仍然清晰在耳。
他是亲王,是先帝爷仅存的两个皇子之一,地位尊崇骨血高贵,既不是忠仆也不是死士,犯得上为了让那个糊涂兄长辨清忠奸就去慨然赴死么?
他才十八岁,还不想死呢!
可是,如果只是简单遇个刺,受个伤,以皇兄看来,一定会判定是他自导自演,有意攀诬宁守阳的吧?
只有真见他死了,皇兄才可能顿悟清醒。
这就是那日听了徐显炀转述杨蓁的话之后,他所做的决定。
或许,前世犯下的过错既然今世还未成行,就不该算作他的责任,但一想到那个一步之差就险些酿成的巨大恶果,他就无法释怀,就会觉得,自己有责任不惜一切代价去挽回补偿。
至少说,若非他先前一味坚信何智恒是奸宦,给皇兄留下了天真执拗的印象,这一次皇兄就不会那么听不进他的话,而且,也不会给了奸党谋害君上的希望。
确实是他犯过的过错,把局势拖累成了今天这个被动局面。
这天下都险些因他一人遭了殃,而少了他一人却不会有何损失,还会对许多人大有裨益,那又何妨走出这一步呢?
以现今的局势,即使厂卫抓到了宁守阳的把柄,献于皇帝面前,只要皇帝不信,便可判定是他们有意栽赃。这样与对手缠斗下去,还不知何时才能扭转劣势。一着不慎被宁守阳成功挑拨,还很可能会为徐显炀等人引来大祸。
他确信,自己这个办法就是最简洁、最有收效的办法。
只是,他不能去让徐显炀知道,徐显炀倘若知道了他想以性命换取皇帝醒悟,一定会阻止他。
其实连厂公何智恒也不清楚他的打算,若论心机,何智恒恐怕并不比徐显炀更精明,厂公的好处就在于忠实,相信他的作为必是对皇上有益的,厂公就情愿配合,甚至不来问清因果,处处谨守一个忠仆的本分。
通过此次合谋,诚王也终于真心相信了何智恒,相信等他不在了,有厂公与徐显炀这些人忠于皇兄,一定能彻底扫除奸党,重建一个太平盛世。
想想也是讽刺,原以为今日皇兄对他的判决只会是闭门思过,想不到皇兄对他此举的反应比想象得还要大,也可见对宁守阳的信任也比他想象得还要牢固。
竟然要他去信阳就藩,还要尽快动身,这下倒还方便了他给宁守阳留机会下手,入府行刺多麻烦啊?在他离京南下的路上设伏刺杀就便利多了。
此刻眼望乾清宫,诚王轻挑唇角,心里隐隐有着一分孩子气的赌气执拗:我就不信看见我死在他手里,你都还能接着信他!
正文 60|临行之语
为着案子的关系这些日子诚王偶尔也会来何府; 但这般单独来看她; 而且还是独自站在雪地里,无疑还是头一遭。
诚王摆摆手叫她回去屋里,自己也跟了进来。
外面寒风瑟瑟,杨蓁不想关门也得关门,心底好生奇怪。不论她与徐显炀成婚与否; 她的身份是个未婚闺女还是已婚妇人; 像诚王这般单独来找她都不合规矩; 可他已经来了,她就不能把他赶出去。
杨蓁忍不住望了一眼门口; 他要是带了个侍卫仆从一块儿来的也好啊。跟前一个外人都没; 她总也不好晾下他,再去前院叫个人过来随她一起招待。就这么跟他关着门同处一室; 她实在是很不自在。
诚王随手脱下了身上的白狐斗篷撇在一张椅子里; 自行在另一张官帽椅上就座,双手合拢哈了哈气; 朝她笑问:“有没有热茶能给我喝一口?”
杨蓁才反应过来去替他倒茶,看他这样子; 怕是已经在雪地里呆了好一阵了,不会是一直就站在这院里等着她吧?
他到底是怎么了; 是想干什么啊?杨蓁越想越是惴惴; 倒茶时都险些烫了手。
诚王双手捧着茶杯啜了一口,朝周围看看:“你在做什么呢?绣嫁妆么?”
“没……”杨蓁站在一旁回答,掩饰不住的局促; “是那本戏文,我还在推敲,也推敲不出什么。”
诚王笑了笑:“难得你再过几天就要出嫁的新媳妇,还有心思琢磨这个。婚礼的事都备好了?”
杨蓁脸上泛红,更是局促:“那些事也无需我去操办,而且……我家大人本就无意大办,毕竟我娘家已无亲人,总也不好叫他再去昌平接亲,到时草草摆几桌酒也就是了。”
诚王眸光有些黯淡:“当初我本还说,让你自王府出嫁……”
杨蓁忙道:“不必麻烦王爷了,我也不想惹人注目。”
早在皇帝亲自为他们指了婚期那时之后,徐显炀便与杨蓁商定,谢绝了诚王的那个提议,决定婚事从简。
诚王笑道:“你是淡泊,可也忒淡泊了点,身为个姑娘家,难道就没憧憬过十里红妆的盛大婚礼?”
杨蓁微露苦笑:“王爷见笑了,我确实不在乎那些。婚礼办得再热闹奢华,将来也不见得就过得顺遂舒心,那些都是小事。”
诚王点点头:“也是,你嫁了个疼你爱你的如意郎君,自是不在乎那些了。”
杨蓁满腹疑窦,忍不住问道:“王爷今日来,是有事要交代我吧?”
诚王目光淡淡地瞥向一边,默了一阵方道:“我想来为你释个疑,你从前不是一直好奇,我到底有没有对耿芝茵动过男女之情么?”
杨蓁越听越奇怪,他怎地忽然跑来找她说这个呢?
“你一定早就听说了,距今两年多之前,我曾有一阵频繁出入耿德昌的宅邸,向他习练骑射。我也正是在那时头一回与耿芝茵见了面。”
诚王垂眸谈起往事,语调中隐含怅然,“她父亲有意向我示好,不惜借助女儿来拉拢我,芝茵也真心喜欢亲近我,也就情愿顺遂她父亲的安排。那时的她……看上去就像你一样,坦然率性,质朴可人,一点也没有因我是个皇子而拘谨怯懦,尤其是,她浑身上下透着一股纯净之感,令我不觉着迷。”
他抬眼朝杨蓁望过来,神色分外复杂,“可惜,后来我就越来越发觉,她是装的,而你,才是真的。”
杨蓁心头打了个突,依稀明白了他想说什么,明白了他今天来是个什么目的。心口急跳起来,急切盼着他能就此打住,盼着是自己曲解了他的意思。
她张开口颤了颤嘴唇,却不知能说些什么来阻拦住他说下去。
“我说过你与她很像,其实只是在教坊司外头一回见你之时,看着你,我就想起了初见时的她。你们的相貌毫无相似之处,只是你的那份纯净,与我记忆中的她甚为相合。那时我虽然留了你在教坊司,事后却对你无法忘怀,听说流芳苑有个十五岁的姑娘梳拢接客,忧心那人是你,我便亲自前去。你不知道,那晚倘若见到台上的女子是你,等不到徐显炀出价,我便会买下你!”
杨蓁听得慌乱不堪,无论如何,这些话总不是自己该听的,可是又没办法阻拦他,诚王连插句话的机会都不留给她。
“要说我对耿芝茵动过男女之情,那也没有错。若非曾经迷恋过她,我也不会留意到你,甚至根本没机会遇见你。倘若一直都未曾遇见你,直至今日,我都还会以为自己对她是真心所爱,可好在,我还是遇见你了。”
或许是也发觉自己这些话有些颠三倒四,他自嘲地笑了笑,
“后来越是与你接触,我便越发明白,我一直沉迷的根本不是她,而是记忆里那个被我自己臆想为纯净无暇的女子而已。从前的我,就是一边迷恋着她,一边又在为她与记忆中那个女子并不相合而频频失望,既不满意她,又无可自拔。好在后来有了你,纵使……你心有所属,我也欣慰,也庆幸,还好我理想之中的姑娘并不只是个画中人,而是真实存在于世!”
他站起身来,望向她的眸色显得既郑重又寥落,“蓁蓁,我要走了,去信阳就藩,明日一早就动身。”
杨蓁本来慌张得都快站不住了,一听这话又立刻清醒过来,惊道:“你要走了?这边的事……你都不管了?”
诚王微露苦笑:“你没想过么?我是皇帝唯一的亲弟,倘若皇兄与太子遇害,皇位就铁定会落在我手里。可我已然与宁守阳摊牌,清清楚楚地告诉他,我比皇兄更不待见他,更不可能支持他的政见,所以说,只要我还活着,他就需要竭力避免皇位落到我手里,只要我活着,他就不可能下手去谋害皇兄与皇子。”
杨蓁头脑有些发懵,不是很能想明白他所说的道理。
诚王取过白狐斗篷来披到身上,凝视着她道:“你的婚礼我来不成了,徐显炀会待你很好的,有他照顾你,我放心。将来你闲暇之时,偶尔想想世上还曾有过我这么一个人,就好了。”
说完也不等她回应,就迈步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