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贵女当家-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林子韬之所以能成功诱惑谨婉帮忙,估计也是下了重本的。
  比方说,和谨婉说,只要帮了七皇子的忙,到时候,七皇子会帮着答应谨婉一个要求。
  而谨婉是觉得,林子韬或许对她是有意的,只不过,碍着他的姨母。
  倘若有了七皇子的帮忙,那么,她就能心想事成嫁给林子韬了。
  再加上她对谨沅也心怀嫉妒。
  估计是想着,就谨沅抛弃一切跟了七皇子,将来在七皇子府,也是挺不直腰杆做人的。
  她这么多年被谨沅压在下面,透不气来,她也想看看谨沅被七皇子正妃压在下面的样子。
  一为心上人,二为这么多年的积怨,就帮着七皇子做那信差了。
  七皇子和林子韬能掌握谨婉的心态,明显是有人通风报信。
  这个人,除了谨沅不作她想。
  只不过,林子韬应该是和七皇子没交集的,为啥愿意出手?
  难道那林子韬有啥把柄被七皇子捉住了?
  而怎么和妙书汇报,谨彦又不由得头疼起来。
  据实汇报吧,这让妙书怎么想她们沈府的人?
  亲姐和人私~奔,堂姐中了别人的美男计协助帮着私~奔……
  妙书会不会觉得,沈府的风水有问题,或者是沈府上下的品性不端啊??
  谨彦回了自己的宿舍,发现宿舍的灯居然亮着,推门一看,妙书居然在。
  “妙书姐姐……”
  “回来了?来,忙一整天了,先梳洗一翻,再吃些东西,晚上咱们慢慢聊。”
  妙书见谨彦回来,温和的说道。
  “妙书姐姐今晚特意因为……不回去吗?”
  谨彦觉得有些对不起人家相公啊!!
  妙书笑了笑,“每个月我都有几日是不回府上的。”
  谨彦一听,回想了一下,好像是。
  一直以为是妙书在加班,现在想来,每个月好像都是固定的那几天,莫不是……
  “那妙书姐姐你等我,等我梳洗一下,今晚咱俩就大被同眠啊!!”
  妙书:……
  等妙书听完谨彦的汇报,同样的郁闷。
  谨彦的汇报那是详细得不能再详细了。
  还把她推测的一些事儿,也同样和她讲了。
  原以为这孩子会对她有所隐瞒,可现在看来,这孩子未免说得太多了。
  你说吧,有些事儿,是能向皇帝汇报的?
  说真的,有的时候碰上这种实心眼的孩子,还真的不如碰上那种那种会偷奸耍滑的!!
  “妙书姐,我不想瞒你,我心里,心里不舒服……真的,之前离开我娘进宫的时候,也有那么几天不舒服,特别,特别的想娘,想家里……
  可现在,我不知道心里想的是啥,但就是不舒服,好疼……”
  妙书一听谨彦有点带哭的嗓音,不由得替她心疼起来。
  当年,她也是这么过来的。
  唯一不同的是,她比谨彦幸运。
  进宫之后,家里的人虽然没什么助力,可也没扯后腿。
  当年,她也羡慕别人,有娘家的助力,做什么事都能事半倍功。
  可现在和谨彦这么一对比,她又觉得,自己可比谨彦幸福多了。
  一想到这儿,妙书觉得,有些事儿,她就帮衬一把吧!!
  “妙书姐,我想我娘了,我娘都病倒了,不知道怎么样了,妙书姐,我能搂着你睡吗?
  我在家的时候,也是这么搂着我娘睡的……”
  也没等妙书答应,谨彦就双手搂上了妙书的脖子。
  妙书本来想拒绝的,近几年来,哪怕她的儿子和女儿,也不曾这样亲昵的搂着她睡。
  可看着谨彦那可怜的小模样,不由得心软,也就没拒绝,心道,就让她搂会儿吧。
  可没一会儿,妙书就后悔了。
  谨彦搂着她,没一会儿就睡熟了。
  而且倘若光是用胳膊搂着她也就算了,那条纤细的大长腿,居然也压到了她下半身,搞得她压根不能动弹。
  妙书:mmp啊,这货看着瘦,这么多的饭啊肉啊,真不是白吃的,可比自家男人重多了!!
  本来小日子来的几天,她晚上就睡得不是很好,再加上谨彦又是搂,又是压的,还有小腹的隐隐作痛,整个晚上,妙书压根就没合眼。


第三十四章 鬼话连篇
  过了些日子,宫里下了道圣旨,因藏书阁经历司少卿沈谨彦办差不利,因此,由原先的正五品降为六品。
  而四品道台沈振耀因教女不善,降级回京备用。
  至于曾经的太仆寺卿沈振光在大家伙看来就是比较倒霉的一个。
  因为守父孝而丁忧三年。
  本来丁忧满了也在跑官了,银子呢,也花了几千两了。
  可是,这边快要跑下来了,那边就从内廷传出降级备用的话了。
  虽然旨意没有明发,不过是人都知道,这几年里,是不会有什么差使了的。
  沈振光和沈振耀不同,人家这么多年来,一直在京城这一亩三分地儿打转。
  沈振光会做人,所以,还是有挺多人觉得他这次挺冤的。
  有些比较有义气的则表示,等事儿平淡了,再帮他好好运筹一番。
  腊月二十一一大早,西府门口停了辆马车。
  门房吴老汉听见外面的声响,开了小门一看,呦呵,六小姐回来了……
  吴老汉也顾不得给谨彦开大门,直接往府里冲,一边冲,一边嚷嚷,六小姐回来了……
  半个时辰之后,沈振光三兄弟齐聚西府大厅。
  他们是知道女官过年有回家过节的假期。
  但一般都是两到三天,越得宠的,假期越少,因为皇帝离不得你啊!!
  像谨彦今天腊月二十一就回来的,这是个神马意思?
  以后不用再回宫了吗?
  再见到大厅哪儿一大堆的布料,沈振光一进西府大厅就吓得打了个踉跄。
  要知道,现在沈府上下,就三人在当官了,一个是老四,在护军营当差,虽说是从五品的,可是,是人都知道,武官一向比文官低一级的。
  至于沈府的谨行在兵部当个笔贴式这种,也就不用提了。
  相反,现在最高品级又在位的,就是谨彦这个刚被降级的女官了。
  那时候圣旨明发,沈振光三兄弟就有研究过那圣旨。
  谨彦是连降两级,可是依旧是藏书阁经历司少卿,连官服都没有变的还是每天在御书房晃。
  虽然据可靠消息皇帝压根没见谨彦。
  可是,你别把皇帝身边的太监和宫女当死人。
  也别把那些大学士那些老大人们当不存在啊!!
  可谨彦还敢穿着原来的官服晃,这就很说明一个问题了。
  在沈振光他们看来,只要谨彦还是继续能在御书房哪儿晃下去,那事儿就越容易过去。
  沈振光好歹只是沈谨沅的伯父,可沈谨彦那可是亲妹好么!!
  可哪里知道,谨彦居然这么早就回来了,还是大包小包的回来,这是被赶出宫了?
  谨彦压根不知道东府的人会过来,本来还兴高采烈的分发着那些绸缎和布料呢。
  一家人的过年新衣裳虽然都早就做好了。
  可宫里出来的料子不错,她在宫里也没机会做新衣裳,还不如拿回府里,让娘和嫂子高兴呢。
  哪个女人会不喜欢做新衣裳啊!!
  现在,东府的人也来了,岂不是要被分走一半??
  而当沈振光听说谨彦是被妙书放假,而且一放还放半个月不由得愣在哪儿了。
  这是个什么意思?
  “那这些布料呢?”
  邹氏是个反应快的,立即问道。
  她发现,这里面有好些料子都是今年宫里最流行的呢。
  她过年回娘家的时候,可是看嫡母也做了一身。
  只不过,嫡母说,就那么一块料子,而且颜色比较暗沉,适合她这样的年纪,所以,就没让人送来给她。
  而现在,谨颜这样的料子有好几匹。
  “宫里的娘娘赏的,在宫里,我都穿公服和常服,也没机会做这些衣裳,所以就拿回来了,四婶,你也挑几匹。”
  其实她之前在宫里有做过衣裳。
  只要拿出银子,你完全可以让内务府的织造处帮你做。
  只不过,价格一打听,她顿时觉得,算了,还是穿公服和常服得了。
  做一件衣裳,都要赶上她半个月的俸禄了。
  虽说手艺么肯定是比自己的好。
  可她最最紧缺的,也就是一些贴身衣物罢了。
  既然是贴身衣物,自然是自己,或者母亲亲手做的才行。
  而沈振光等人听了谨彦的话则更加有些闹不明白了。
  谨彦放假差不多要放到正月十五,正月十六正式去上工。
  这很明显,是不得圣心的。
  要不然,皇帝哪儿哪里离得了你这么长时间。
  可偏偏上至太后,下至一些婕妤,都有赏赐。
  宫里的娘娘们那是最最势利的了。
  人家干嘛无缘无故对你有赏赐?
  邹氏挑了两匹,丁氏挑了五匹布料就跟着沈家三兄弟离开了。
  邹氏倒还好些,虽然挑了一匹今年宫里流行的,不过,还有一匹倒是不怎么显眼的。
  至于丁氏就不行了,五匹都是好料子。
  谨彦怕杨氏和嫂子心疼,便安慰道,“娘,没事,等中秋回来,我再带些回来给你们挑。”
  “娘衣裳有,哪里就缺这些,等你嫂子挑完了,到时候娘给你留着,到时候当嫁妆。”
  杨氏拍拍谨彦的手道。
  至于沈三则问起了谨彦在宫里的一切来。
  对于长女的事,他回来之后,杨氏也和他说了。
  沈三除了后悔,还是后悔,还和谨行说了,将来的孙子们,还是让他们夫妻带在身边吧。
  这不在父母身边的孩子容易被人带坏带歪。
  “乖囡,那你这些日子来,一次圣上的面也没见过?”
  一家五口吃完晚饭之后,杨氏便拉着谨彦的手问道。
  “嗯,没有,娘,你以为御书房和咱家书房一样小,可大了,我就在妙书姐姐身边办差。
  最多有的时候,老大人们叫我做些抄写的工作,别的,就再也没有了。
  娘,现在还是不面见圣颜的好,还不知道皇上是否还记着那事呢。”
  谨彦劝着杨氏说道。
  自从谨沅暴毙之后,原本低调做人的谨彦更加是夹着尾巴做人了。
  本来她倒是想着,不再去御书房的当差。
  可妙书却并不支持。
  现在她在宫里最大的靠山是妙书,妙书总是不会害她的。
  而谨彦又和家里人说起,她在宫中是如何的如鱼得水,妙书是怎么的关照她。
  在她的口中,宫里简直像世外桃源一般。
  为了印证自己说的是真话,谨彦还道,“爹娘你们真的可以放心,宫里的娘娘可喜欢我了,要不然,哪里有这么多的料子,还有那一些的金豆子赏赐给我啊,呵呵!”


第三十五章 送礼
  “哎,你就别哭了,女儿说是什么就是什么吧,她也是为了让咱们不要担心。”
  谨彦晚上的那番话,哪怕是沈三都不信,更何况是杨氏了。
  因此,杨氏在谨彦面前,也是强撑着欢笑,一回到屋子,就开始抹起了眼泪。
  “你也别哭了,倘若明天让乖囡看出了什么,她不是更加不舒服?
  难得女儿能回府过些好日子,咱总得让女儿开开心心的不是?”
  沈三虽然想为国为百姓做些什么。
  可是,这些日子一直都在想,他教育女儿也不成功,那么,还怎么治理辖下的百姓。
  对,他在农利,水利方面,确实有一定的建树。
  可在这次事件里,他也看出了自己的不足。
  因此,他倒没有降级备用回京而有任何的不满。
  而是觉得,要趁这段时间,好好自己我审查,充实一番。
  要不然,倘若第三代的孩子又出一个像谨沅这样的,那么西府也就完了。
  杨氏在沈三的劝慰下,渐渐止住了哭声,突然又想起了一些别的,道,“明儿个西府那边不是说要分家,那乖囡那边……”
  东西二府早在上一代就分家完了。
  之所以明天杨氏和沈三也要去,主要是一方面是去给东府的分家做个见证。
  除了有沈三夫妻,东府那边还请了窦家舅爷,是他们东府三兄弟的嫡亲舅舅。
  秦家丁家舅爷,还有一人便是邹氏的父亲镇国公。
  在杨氏看来,有这么多重量级的人物在,他们夫妻也就不用去了。
  怎么着分家也得用个半天时间,倘若商讨不好,一天几天也是有的。
  这去了不是耽误自己和女儿团聚啊!!
  当年东府开铺子的银子,西府也是占了一成的。
  虽然不多,不过,之前丁氏来表示,既然分家了,也得把这个银子还还给西府。
  杨氏一听丁氏的话,就明白丁氏的意思了。
  杨氏不是那种喜欢占人便宜的,严格来说,那时候入股的本金早就回来了。
  只不过,她也不喜欢被人当猪杀。
  他们几个兄弟里,老四的孩子还小也就先不比较。
  他们三房里的这么多孩子,谁有自己儿女这么有出息啊。
  自己的子女虽然最少,现在也就两个了。
  不过,两个都有官位,女儿还是少卿呢!!
  相比较杨氏,沈三这人就温和些了。
  他的意思是,他们夫妻俩去,那就是去当个见证的。
  到时候铺子的事,就听老大和老四好了。
  本来嘛,分家的事就和他们二人有切身利益的关系。
  别以为他一直在外当官不知道,老二那些铺子赚来的银子,三分之一是交入公中,三分之一是捏在自己手里,另外三分之一则拿来做人情往来和流动资金。
  而交入公中的十分之一,才划到他们西府来当红利。
  所以,要他急什么?
  和西府,有半个铜板的关系啊。
  本来嘛,他在外面当官时间久了,也真没把那些银子放在眼里。
  会稽虽然是小县,可一向土地肥沃,再加上河流众多,夏季的时候,也不会受到太多台风的影响。
  所以,无论是农业,商业,纺织业都极为发达。
  他在任上不伸手,几年下来,也积攒下了可观的家产。
  至于在广州更加不用说了。
  想当年在广州头一次收年礼的时候,他都吓傻了,人家送了一箱宝石。
  大的有鸡蛋那么大,数量还不少,十几颗。
  哪怕是小的,也要比大手指甲大。
  这一箱宝石,估计在京城就要值个好几千两,还没那成色呢!!
  也是沈三在广州府上的时间少,才一年多一些罢了。
  要不然,早就积攒下几十万两的身家了。
  可哪怕是一年,再加上会稽县的七年时间,夫妻二人,也攒下了不少的银子。
  只不过,这些家产夫妻二人都瞒着谨行和谨彦兄妹。
  在沈三看来,给孩子们养成花银子大手大脚的习惯可不好。
  所以,谨行压根不知道家里有多少的银子。
  至于谨彦有些知道,毕竟,那一箱箱的珠宝她是有看见过的。
  只不过她懂得匹夫无罪,怀壁有罪的道理。
  炫富绝对不是什么好事,还不如低调做人比较好。
  第二天一大早,一家五口正在开心的吃着早餐。
  谨彦一边吃着拌面,一边和杨氏说,“娘,明天的年货记得多送几处,我可是答应过妙书姐姐和几位老大人哪儿,会送些有会稽县和广州府好吃的特产过去。
  对了,会稽县出产的纸记得每位老大人哪儿都送。
  还有林大人哪儿,记得把虾饺的配方给附上,他可是喜欢虾饺了。
  每次我拿去御书房,他都会吃掉一半,一点也不和我客气。”
  杨氏一边帮谨彦挟着小菜,一边道,“那你写一份单子出来,我让薛妈妈去照单送人。
  你这孩子也是的,这可是大事,应该昨天一回来就和娘说。”
  “忘了。”谨彦很是无辜的眨巴眨巴眼睛说道。
  然后又从怀里掏出两张纸,对薛妈妈道,“单子我在宫里的时候就拟好了,就照上面的送,别多送,也别送错了,辛苦妈妈了。”
  “妹妹,礼多人不怪。”谨行的妻子苏氏在一边提醒道。
  苏氏知道谨彦在家里的地位,再加上,二人本来一早就在广州就相识了,感情也不错。
  而且只有谨彦在宫里的地位稳了,自己的男人在兵部才会过得如意些。
  多重因素加起来,苏氏便觉得,礼还是多送些。
  倘若真不够,到时候也和婆婆说声,自己娘家那边的,后续补上就行。
  父亲在外省当官,母亲和大哥大嫂也不在,府里就二哥在,只要和二哥说声就成。
  “嫂子,这个理我懂,只不过,本来吧,倒是没啥,可现在情况特殊,送多了,让老大人们误会反而就不好了。
  就照单子上的送,就是派出去送礼的妈妈们得斯文大方有礼,进退有度才行。”
  “这事儿就让薛妈妈去,不过乖囡,我看还是照你嫂子说的,你别替爹娘省银子。
  别看你爹回京城不当差了,不过,府里还是有这个银子来置办年礼的。
  这你在宫里,还得靠那些大人们关照呢。”
  “娘,真不用,这你送多了,让老大人们心里怎么想?
  其实就是我孝敬几位大人们的一点心意罢了,要么,再加些咱庄子上的特产?”
  杨氏还想说什么,沈三道,“就照闺女说的做,闺女知道那些大人们的心思,不会错。”


第三十六章 详谈
  谨彦见杨氏有些不高兴,便搂着杨氏的胳膊道,“我知道娘和嫂子关心我,只不过,娘,老大人们都是在圣上身边办差的,你觉得,他们有啥是没见过的?
  他们有啥是得不到的?
  只要他们想,只要他们要!!
  所以,送他们礼还挺难的。
  字画啥的倒是风雅,可咱家里一没这些人家看得上眼的字画,二是咱们也不懂人家的喜好。
  所以,就送那些平时老大人们也喜欢的,也中意的东西就成。
  这年礼太过贵重,让皇上和老大人们怎么想?”
  “哎,就依你!“
  杨氏无可奈何的说道。
  苏氏吃完了早餐,放下了碗筷,便问谨彦,“妹妹,这几日在家,要不要出去转转?”
  过年前的京城可是热闹,她记得还在广州的时候,那时候,常和谨彦约了出去逛的。
  “这几日先不忙乎,我要做些小衣裳回宫里穿呢,嫂子,你是不知道,这宫里我又忙,让织造局的人做吧,那价格……”
  谨彦吐了吐舌头。
  她其实有些后悔之前在家的时候,女红没有学得特别好。
  只不过进了宫也没时间让她后悔了。
  “之前做的那批又穿不上了?”
  杨氏是知道自己的女儿长长快的,只不过,这次回来,好像也没长多少嘛!!
  “多做些,有备无患总是好的,而且我也要给妙书姐姐做几件居家服,让她在宫里的时候穿,呵呵。”
  谨彦咬着豆腐包,乐呵呵的笑道。
  反正在家不是睡觉就是吃饭,总得找些事儿打发时间。
  以前倒是有自己帮着母亲料理家务。
  可现在嫂子也进了门,倘若自己插把手,也不知道让下面的奴才怎么想,让嫂子会怎么想。
  这个家总是要交到哥哥和嫂子手上的。
  虽然和嫂子也是闺中蜜友,不过,有些事儿,自己还是得分得清的。
  更何况,自己的小衣裳倒是可以叫丫头们动手,可妙书的,总不能叫丫头们动手吧?
  而且,自己还要做些棉拖鞋,棉布鞋,棉睡衣的,这个量其实还是有些大的。
  自己做两份,总得也给妙书备两份吧?
  这么一算起来,自己的工程量还是挺大的。
  就那么十几日的假期,也不知道能不能如期完工呢。
  “你嫂子这几日有空,让她也抽空帮你做些,你也是的,周兄不是和你说了,那个小太监是他的人,你怎么不早让那太监传递消息?”
  谨行不由得怪责的说道。
  他昨天还和妻子说,准备年前请几天假,好好陪陪妹妹出去逛逛呢。
  想当年在会稽县的时候,妹妹可喜欢出去逛了。
  现在妹妹一个人在宫里,肯定憋得难受吧?
  而现在,居然还要做那衣裳,你说妹妹早说,自己早些让母亲和妻子准备起来了嘛。
  “哥哥,这事儿其实也不急,我今年个子长得也不快了,想来长得也差不多了,呵呵,我自己做就行。
  年关要到了,嫂子要帮娘处理家务呢。”
  苏氏现在的日子也是渐渐进入轨道了,早上跟着杨氏处理家务,下午则逗逗孩子。
  晚上是给谨行红袖添香。
  西府人口少,也没什么通房姨娘的,所以,婆媳妇二人每天花个半个时辰也就差不多了。
  要不然,苏氏也不会提出陪着谨彦出去逛街了。
  现在谨行提出要给小姑子做衣裳,苏氏自然是不会拒绝。
  “衣服什么的,就交给你嫂子吧,你嫂子的眼光不错,要不然也不会嫁给你哥了。
  你这几天还有更重要的事要跟着爹娘去做。”
  沈三摸了摸自己的八字胡朝谨彦说道。
  “啥事?”
  难道要给自己去相亲?
  谨彦有些激动了。
  “爹,这东府分家的事,妹妹也要去?”
  谨行一直在家,立即明白父亲说的是啥了。
  “东府分家?这几天?”谨彦有些不可思议的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