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贵女当家-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庆丰帝的原意是多挑几个优秀有才学的姑娘给妙书和那些老大人们当助手,省得那些人老把萝卜当人参!!
  他觉得明显就是那些老大人和妙书是人参见少了,所以,一看见谨彦这种有点点像人参的萝卜,就以为是真人参了。
  他必须得让他们好好瞧瞧,什么叫人参!!
  而庆丰帝的一举一动,无论是前朝还是宫里都是很多人关注着的。
  大家觉得,庆丰帝这次大举的要在藏书阁招人是什么举动?
  难道是打算接下去皇子的正侧妃,宗室们的正妻,都在藏书阁干活的人里挑?
  谨彦就近侍候妙书,所以,这几天来找妙书的宫女,谨彦大都知道。
  不是皇后为自己的娘家亲戚来说,就是各妃嫔为自己闺蜜的孩子,娘家亲戚,或者发小的孩子来说。
  个个都是优秀的好苗子。
  用人家的原话就是,或许比不得沈少卿,不过,妙书愿意培养培养,肯定会优秀过沈少卿的。
  毕竟,当年沈少卿也不曾名动于京师不是?
  一开始庆丰帝说要让妙书多收些藏书阁的女官时,谨彦头一个想法就是庆丰帝想找人来代替自己。
  可后来妃嫔们一个个叫宫女过来,包括太后和皇后的人,她又有些糊涂了。
  这些人跟着庆丰帝时间久了,应该是知道庆丰帝心里想的是什么的。
  那么,也就是说,有可能,将来那些皇子妃,世子妃的人选会从自己的同僚里出。
  好像也是,杨玉冰不也是吗?
  因此,她就要打算和周泊桐说说了。
  别的地方的女官,她做不了主,可藏书阁的女官吧,她还真的能说得上一二的。
  之前妙书就有和她说过,让她有空可以去瞧瞧,到时候拨来给她当助手。
  当女官有这么一个好处,无论是前廷还是后~宫,任何地方,还真没有你不能去的。
  所以,之前她就抽空去过几次。
  不过,没一个待选女官愿意来藏书阁当她助手的。
  虽说她给众人画了挺不错的蓝图,还特地把她漂亮的官服穿到了众人面前。
  不过,人家没兴趣,谁愿意和书本打交道就是三五七年啊!
  她们进宫来选女官是为了渡金,为了嫁人,为了金饭碗的!!
  不是为了虚渡年华的好么。
  可自从庆丰帝那意思出来后,谨彦再去,那就成了香饽饽了。
  收到人家热情的接待和灿烂的笑容也就算了,有些比较有眼力劲儿的,聪明的,送了好些“小礼物”给谨彦“赔罪”。
  因此,谨彦那叫一个急啊,这周泊桐迟迟不和她说心上人长啥样,到时候,你叫她怎么安排?
  周泊桐是自己兄长的好兄弟,自己这些日子以来,在宫里,也被他照顾过,所以,谨彦还真的是把人家的终身大事当成自己的来看。
  她希望周泊桐能和自己喜欢的人再一起,这样,那姑娘才会幸福。
  要不然,周泊桐倒是可以娶完一个纳一个的,那姑娘得多可怜啊!!
  直至谨彦离宫前,妙书也没和她说,红馆她可以进去整理了。
  本来她的想法是,倘若可以进红馆整理,那先整理完再出宫也是可以的。
  红馆里有太多的秘密了,自己还是挺想知道的。
  自己是答应妙书不会和别人说,但没说过,自己不会暗示给自己的家人嘛。
  这天,谨彦带着大包小包的回了家,倒是引得家里一阵慌乱。
  之前谨彦回来,周泊桐都会事先和沈家上下的人说一声,好让沈家的人有所准备。
  可这次,周泊桐也不知道去哪儿了,所以,别说沈三和杨氏吓了一大跳,哪怕是隔壁的大伯,也是赶紧跑来西府问情况。
  要知道,沈振光这次跑官已经跑得差不多了,官职也确定了,是山西大同的知府。
  官位是低了些,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他想继续当三品官,无论是京城还是别的地儿,都有些难度。
  他的知交好友也和他说了真话,还不如先去外省待个几年。
  等事情平息了,再好好运筹帷幄。
  更何况,大同府是真的不错,你想想,大同什么最多?
  漂亮姑娘!!
  大同姑娘那可是和扬州瘦马齐名的好么!!


第七十七章 变数
  沈振光听说谨彦只是放假几天,便继续去收拾行李了。
  临走的时候,也顺便和沈三谨彦说了,三天之后,他会举办一个家宴。
  到时候,会把老二和老四也叫来,大家伙一起聚聚。
  他要离京了,几个孩子女儿的总得托付给弟弟,弟媳们帮着照料一二。
  杨氏一见宝贝女儿回来,虽然心里万分高兴,不过,嘴上还是说,“你这孩子,不能仗着妙书大人宠你,就老请假回来。”
  她可是听说,这次会入藏书阁的女官会有很多。
  以前妙书只有谨彦一个,自然是当着宝贝宠。
  可现在,数量一多,自己的宝贝女儿又不是个会争宠的,到时候失宠于妙书可怎么办?
  “娘,妙书姐姐那叫论功行赏,我可是做了件好大的差事的,呵呵。”
  谨彦高昂着脑袋得意洋洋的说道。
  “今晚,你和娘睡,娘有些话要提点你一下。”
  杨氏摸了摸自己乖女的脑袋说道。
  “娘,我今晚睡榻上好了,我睡像不好,万一踢着弟弟,那可就不妙了。”
  谨彦刚刚看见自家娘亲的肚子的时候,吓了一大跳。
  之前虽说有周泊桐打过预防针,不过,她也是没有想到,杨氏的肚子会大到这个地步。
  要比苏氏之前快要生下小侄儿时大太多了。
  话说,双胞胎有这么大的肚子?
  不会是三胞胎或者是四胞胎吧?
  毕竟,看杨氏的脸啊,四肢,也没胖起来,这样,倒是越发显得肚子大了。
  晚上的时候,谨彦才发现,由于杨氏的肚子过大,所以,现在压根不睡chuang了,主要是睡不下,哪怕睡下了,第二天又起不来。
  这年头,也没那种可以自动chuang,所以,现在杨氏一般都睡贵妃椅上。
  为了怕杨氏半夜万一睡着,从贵妃椅上掉下来,沈三真是操碎了心。
  本来是想用屏风给另一边给护住,可发现,万一杨氏睡着的时候,用力过大,把屏风也给摔倒了可怎么办。
  因此,便想了另一个法子,贵妃椅靠墙,原先的扶栏哪儿,再加高了扶手。
  不靠墙的另一边地上,则铺了好几层的被子,万一真有个啥的,也能有个缓冲。
  为了杨氏的安全,沈三上半夜睡得晚些,至于下半夜的守夜则由薛妈妈的两个女儿来当值。
  本来薛妈妈是不放心让她两个女儿来的。
  只不过,她也上了些年纪,生怕耽误事,只能让两个女儿来值夜。
  白天则让她一力承担照顾杨氏的担子。
  “乖囡,真的是李大人亲自和你说的?”
  杨氏听说谨彦带来的这个好消息,自然是高兴万份。
  “不是李大人亲口答应,我也不会来和你讲,娘,宫里也有宫里的规矩,虽说李大人许诺了,不过,咱银子还是要准备好的。”
  平常像御史房老大人们身边的笔贴式的名额,一般是交五千两银子的报名费,然后有点像排队一样的排。
  看看谁的靠山强硬,谁家的大腿粗,等有了空缺,再给谁。
  当然了,除非是皇上亲自指定,可这种情况,压根不会出现。
  还有一种情况是老大人们亲自指定,一般要么是他们的世交,要么就是有惊世之才学,只不过,科考失败了。
  无论是哪种,报名费你还是需要交的,只不过,相对的,你钻了个空,抢了个先罢了。
  在杨氏看来,只要儿子能进御书房哪儿当差,别说五千两了,哪怕是一万两也是舍得的。
  不过,她还是有些不放心,“乖囡,你这样去插队,不会惹得别人不高兴吧?”
  她可不想因为儿子的前程耽误了女儿的。
  “娘,你只管放心,那几千两银子说白了就是去打点的,娘你只管放心,大家伙都是这么操作的。
  真有人问起来,那些收了好处的人也会说,咱们家早给哥哥递银子报名了。
  人家也不是傻的,这笔贴式的名额,本来就是僧多粥少,不够分的。”
  杨氏听了谨彦的再三保证,倒是放心了下来,调整了下睡姿,然后又道,“过几天去东府,你得注意些,千万别和慧姐儿谈起婚事。”
  谨彦一听,大吃一惊,“娘,七妹妹的婚事出现波折了?怎么回事?”
  过完年,她还没回宫呢,那时候有收到谨慧的书信,她信里的意思是怪谨彦没去看她。
  不过,她现在马上要嫁如意郎君了,所以,也不怪谨彦,她知道谨彦守着孝,不适合到处走。
  但她最后还是表示,谨彦人不到没事儿,礼物一定要给重礼!!
  杨氏那时候还询问了来人,此人是丁氏的心腹婆子,嫁的男人叫李忠,所以,大家都叫她李忠家的。
  据李忠家的所说,她们家七小姐嫁的人是她的嫡亲表哥,也就是林家三表哥,林子韬。
  谨彦对那个林子韬的观感不是很好。
  倘若不是这个男人引诱谨婉,谨婉也不会协助谨沅逃跑了。
  而现在,谨婉还被大伯关押着学规矩,至于谨沅,虽说如愿跟了七皇子。
  可是抛弃了身份,名誉,只换来了一个婢妾。
  最要紧的是,失去了一生当母亲的资格。
  在谨彦看来,当母亲未必是人生中一定要经历的阶段。
  特别是嫁得不如意的话。
  可是,自己不愿意当,和被逼得不能当,那可是两回事!
  谨彦怪谨沅,也怪谨婉天真被人欺骗,更讨厌那个林子韬利用小姑娘对他的情愫,随意玩弄谨婉的感情。
  而现在,谨慧居然要和这个林子韬订亲,她哪里会高兴的。
  只不过,杨氏说了,汝之蜜糖,彼之砒霜,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让谨彦多送份厚礼过去祝贺谨慧订亲就行,至于别的,只能是看一步走一步了。
  而现在,却传来二人婚变的消息,谨彦有些接受不了了。
  在古代,毁亲之后,哪怕是男的再找姑娘家,都会有些难度,更何况是谨慧了。
  你说丁氏是怎么可能答应退亲的?
  那不是她的外甥么?
  杨氏叹了口气,“这也难怪你二伯母答应退的,换了是我,我也宁可退了这门亲事。
  哪怕让女儿低嫁,至少也是做正头妻子,总好过当妾吧。”
  谨彦一听,顿时觉得奇怪,当妾?
  那林子韬要娶的正头妻子是谁啊?


第七十八章 发展大计
  而杨氏解释之后,谨彦才知道,林子韬要娶的正头妻子也算是半个熟人。
  在宫里的时候,谨彦还和她碰过面。
  这姑娘是高贤妃的侄女,也是当今二皇子的嫡亲表妹。
  西北定国将军高元帅唯一的女儿。
  人家生了六个儿子才有这么一个宝贝女儿,自然是娇宠万份。
  据说,人家进京城的时候好像和林子韬怎么就撞见了。
  高姑娘在西北看见的那种是有血性,有狼性的粗狂汉子,和林子韬这种阴柔男子是完全的两级分化。
  然后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一见就钟情,二见就下定决心要嫁这个男人了……
  谨彦听到这儿的时候,顿时觉得奇怪,“娘,这林公子不是和四皇子是一伙的嘛,现在,能娶二皇子的表妹?”
  这不是墙头草么!!
  二皇子要这种人当妹夫?
  讲真,倘若自己是二皇子,这种人是绝对不要的。
  夺嫡那是大事,你当是过家家啊。
  他今天能背叛老四,自然有朝一日,也能背叛自己。
  夺嫡那是重质不重量的好不好。
  不信你看看九龙夺嫡时,为毛胜利的是雍正,不是老八十四就知道了。
  杨氏一听想了想,然后笑着说道,“想来,人家有可能一直都是二皇子的人吧?”
  谨彦一听,一开始有些不明白,不过,见着杨氏意味深长的笑脸,又想了会儿,十分庆幸当初自己当了女官到了相对人事关系比较简单的藏书阁。
  要不然,就自己估计在宫里,早被人生吞活剥了。
  谨彦想了想,觉得堂妹也真是够惨的,之前是被两个堂姐连累。
  现在呢,又被表兄抛弃。
  虽说还没有成亲,可是已经订了亲,连成亲的日子也挑选了出来,现在被退亲……
  虽说这表兄在谨彦看来也不是什么良配,可至少她自己喜欢不是?
  也不知道到时候谨慧会不会来呢!!
  “娘,到时候,我要么在宫里找找看,有没有哪个侍卫大哥还没成亲啊啥的,当然了,你也和二伯母说下看,男方家里条件或许会差些,但咱挑人品。”
  谨彦对这个堂妹的感情还是不错的,而且她也觉得,倘若不是因为受谨沅的连累,那时候,丁氏或许在和林家订亲的时候,还会再考虑一二吧?
  倘若再考虑多些日子,指不定,那个高姑娘就下手了。
  堂妹最多伤心不能嫁给心上人,但名誉上至少不会有所损害了。
  也不会影响到她的婚配了。
  而现在,谨慧的婚配明显会有大问题,至少两三年内,这退亲的事没有淡下去之前,不会有男方愿意和她订亲了。
  哪怕是两三年后,订亲啥的,也只能找外地不知底细的那种。
  她就比谨彦小几个月,都是同年。
  谨彦有女官待着,将来的婚事还不好说。
  可谨慧就不同了。
  大周朝很多的姑娘都是十二,十三相看,十三十四订亲,十五,十六就成亲的。
  有些因为家里的原因十三十四成亲的也比比皆是。
  因此,谨彦就有个不成熟的想法。
  大内侍卫也不是个个家里条件都好的。
  御前侍卫的工作是有银子也买不到,可是三等的侍卫这种的,说穿了,也就是守大门,站岗的。
  家境肯定是比一般小门小户要好些,但比起二房家的家境,那是铁定要差远了的。
  谨彦能想到的,也就这些,谁叫她现在在宫里混呢?
  杨氏听了谨彦的话,表示明天会抽空和丁氏说说的。
  现在这种情况,谨慧也就两条出路,第一,就是像谨彦说的,找个家境相对差些的侍卫。
  第二,在外地找个家境不错的人家。
  人家不知谨慧被退过亲,可同样的,沈家也不知人家的底细,大家互相就知道牌面上的一些事儿。
  将来的日子过得好还是不好,那只能看谨慧自己的运气和手段了。
  到了第二天,谨彦在谨行的陪同之下,去了外祖父的灵前祭拜了一番。
  完了之后,谨行便带着妹妹去了自家铺子哪儿。
  “哥哥?这……”
  谨彦一下了马车,就看见原先两间的铺面,倒还是两间。
  只不过,粮油铺子大概只有一间铺面的五分之二的面积左右。
  另外的五分之三点五归到了另一间铺子。
  还剩下的零点五则成了一道走廊。
  苏清河一看见马车,立马迎了出来,把谨彦二兄妹给迎进了铺子。
  兄妹二人坐了下来之后,谨行则开始给谨彦讲起了她不在的这段日子,他是如何规划,然后做出调整的。
  之前铺子的两个劳力,还依旧在铺子里干活,不过,基本是提供了给老客送货上门的服务。
  而铺子给每笔单子提供了百分之五的抽成。
  也就是人家送货不是免费送,除了底薪,还有了抽佣。
  那两劳力自然是积极开展客源了。
  本身粮油米铺的价格都是差不多的。
  现在两劳力为了抢别的铺子的客源,积极的为新客户服务。
  比方说给一些年纪大的人担个水啊,挑个担啊啥的。
  他们走街窜巷的多了,有的时候,帮人通个风,带个口信。
  或者顺便的时候,帮人家在街上采买一些东西回来的。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就是这样你帮我,我帮你出来的嘛。
  以前提供送货上门服务,他们是没银子拿的,送的越多,人越累。
  可现在不同了,多送就多拿,他们自然是干劲十足,笑容满脸,服务十足的。
  用苏清河的原话那就是,现在铺子里的粮油米面他们也是向供应商加大了量。
  也幸好,以前杨氏是人缘广结,所以,秦氏,丁氏,邹氏,包括现在沈振光的二房的陪嫁庄子出的那些粮食都第一时间供应给了粮油铺子。
  要不然,还真的不够卖的!!
  谨行这些日子和苏清河一起跑进跑出的,铺子的事总算是上了轨道。
  之前把一间半的铺子,和楼上的铺子租给人的时候,虽说便宜了些,不过,人家一租就是三年。
  而且答应,只要楼上楼下的,仓库人家不要,因此,谨行也就做主给租了出去。
  仓库还是自家的,也方便自家放些囤粮。
  而现在,谨行又和谨彦说起了另一条发展大计。


第七十九章 苗女
  谨行的想法是不是每家每户都会养鸡养鸭的。
  好些人家或许会养一到两只鸡,但也比较少,没啥空旷的地儿。
  最怕的还是被人偷鸡偷鸭啥的,这年头偷鸡摸狗的事,在大街小巷时常有发生。
  所以,一部分的老百姓大部分是过年前的时候买。
  谨行那时候听了,觉得,自家几个庄子也够大,完全可以让那些老客户来预定啊!!
  反正庄子上,十只鸡也是养,一百只鸡也是这么养,还能多增加一些收入。
  谨彦一听,一开始倒是觉得这主意不错。
  不过,后来一想,不行,要知道,这年头的鸡都是散养的,万一发鸡瘟呢?
  现代的鸡老打针,圈养的,隔个一段时间还会有禽流感呢,更何况是古代了。
  而且你订金也没收人家的,到时候,几百只鸡的损失就比较大了。
  更何况,谨行的养殖还挺多元化的,还想养鸭,鹅,猪,牛,羊……
  理论上应该要鼓励下谨行的,只不过,这么多元化的养殖,一方面,府里有这么多银子?
  以前倒是无所谓,反正将来都是哥哥的,现在父母和自己还在,拿些银子出来让哥哥做实业,真失败了,咱还站得起来。
  可现在母亲又怀孕了,而且一看那肚子,明显又是双胞胎了的。
  哪怕是两个妹妹,你也总得备两幅嫁妆吧?
  倘若是两个弟弟,那就更加不用说了。
  第二,万一真有瘟疫那可怎么办?
  第三,你有养殖这方面的能手吗?
  在谨彦看来,现代化养殖,有科技手段作辅助,人家还需要专业人士呢,那古代,要养这么多,你有专业人士来帮手?
  因此,便和谨行道,“哥哥这个主意真棒,这样,又开拓了一条财路。
  不过,哥哥,养十几只鸡鸭和几只鹅,三头猪跟要养几百只鸡鸭蛋的规模不一样的吧?”
  谨彦先是表扬了谨行一番,不过,又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
  “我看要么先问问庄子上的人,看他们的看法。
  毕竟要他们去操作的,他们也是能人,肯定知道。”
  谨行一听,也有道理。
  毕竟数量真多了,万一有个什么的,到时候可全赔进去了。
  妻子也有说过,让自己和妹妹商量一下。
  “我记得藏书楼里,好像有几本是关于这方面的书籍的。
  早知道哥哥需要,我就抄写几本带出来,让哥哥瞧瞧了。
  到时候,也能理论和那些庄户上的人的实践相结合,也能少走些弯路。
  对了,哥,那周世子你有多久没看见他了?”
  自己在宫里也有段时间没看见周泊桐了,也不知道这家伙跑哪去了。
  他不和自己说到底是哪位姑娘,或者说哪种类型的姑娘,自己没办法作弊啊!!
  “周兄去岭南了,唉,也不知道现在到哪儿了,事情处理得怎么样了?一个口信也没有。”
  谨行唉了口气,有点担忧的说道。
  他可是听说岭南多瘴气的,特别是那些苗寨啥的,多少危险啊!!
  有些事儿,他又不敢和妻子说,只能和妹妹说了,妹妹看的书比他多,也比他知道得多。
  谨彦一听,心里想,呦呵,跑岭南的苗寨去了,话说,你确定不是为了苗女?
  她可是听说苗女多情又漂亮的!!
  这周泊桐又挺像孔雀,这被众多的苗女围上,那场面,何等的壮观啊!!
  不过,就怕周泊桐不从,到时候,那些苗女给周泊桐下情降啊,情蛊啊一类的!!
  或者周泊桐实在太优秀了,然后好多苗女争他一个。
  到时候会不会要搞个绣楼来个抢绣球招亲呢?
  一想到这种画面,谨彦不由得笑了出来。
  “妹妹,你在笑什么?”
  谨行一见妹妹的样儿,就狐疑地看着她。
  他知道之前周兄和妹妹不合的事。
  可现在,周兄也好,妹妹也好,好像都是摒弃前嫌了嘛。
  怎么现在周兄好像去了危险的地方,妹妹会这么开心呢?
  谨彦见哥哥有了怀疑,赶紧挑谨行能接受的说了一遍她刚才想的。
  别看谨行有的时候反应慢,不过,很会抓重点,“妹妹,据我所知,周兄不会讲苗语的吧,那怎么和苗女沟通?
  虽说有通译,可是,靠通译传话,苗女就会喜欢上周兄?”
  虽说有些人就是看见人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