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贵女当家-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来,过些年,你就能做诰命夫人了?”
谨彦打趣道。
听谨慧说,丁家表哥只比谨慧大一岁罢了,在京城这个年纪,还在那种生长环境,能考上秀才确实不容易了。
谨行毕竟什么都不用操心,还有杨氏和沈三请来的人专门提点。
可丁家表哥就不同了。
只不过,这桩婚事,是丁老太太的主意呢?
还是那丁家表哥自己的主意?
要知道,这其中的差别可是会很大的!
第八十三章 适合最重要
“六姐姐,你不知道,我从来不知道,原来有人曾这样心仪过我……”
谨慧一边跟谨彦说着丁家表哥的事儿,一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据谨慧所说,丁家表哥自小待她就有好感。
谨慧所说有些小姐脾气,但比较喜欢“锄强扶弱”呢?
丁家表哥在丁家的地位很是尴尬,所以,常会被一些堂兄弟欺负。
欺负了,他也不敢吭声,怕祖母为难,又怕叔伯为了他的事和伯娘婶娘们吵架。
到时候,引得伯娘婶娘更多的欺压,所以,他在丁家的日子过得还真的不怎么样。
当年也就谨慧给予了他一些温暖,所以,他是一直铭记于心的。
他是想着,将来功成名就了,怎么着也得报答姑姑和表妹一番。
可哪里知道,机会就这么来了。
本来他也是不敢和他祖母开口,要娶谨慧的。
丁氏娘家的条件虽说也不错,可比起沈府来,就稍微差了些了,特别是在丁氏的父亲过世之后。
她娘家的兄弟都是七八品的小官,有个兄弟,还和沈谨行是同事,只不过,资历比沈谨行长些罢了。
这也是丁氏在东府当儿媳的时候,处处被秦氏压着的一个原因,娘家没啥人争气啊!!
原先最争气的那个早亡了,就是丁家表哥的亲父!!
丁家表哥呢,也是最像父亲的,读书不错,不过,那时候,他也不敢想的。
一来父母双“亡”,二来,还靠着祖母过日子。
他虽说会读书,不过,和父亲比起来,还有些距离。
等他高中,估计谨慧也早就嫁人了。
可偏偏受谨沅和谨婉的连累,婚姻有了阻碍。
哪怕在那时候,他也是不敢想的。
那时候,丁氏正想着被她姐姐的儿子连累,打算叫她姐姐的夫家来负责。
本来么,谨慧和林子韬还真的不怎么般配的。
可谁叫林家理亏呢?
虽说林家还真的不怎么瞧得上丁家这门亲戚,不过,对沈家,他们还真的不能小看的。
那沈谨彦又回宫里当差了。
林子韬既然帮着七皇子干了某些事,林家的长辈自然是知道一些的。
既然沈谨慧的两个堂姐都如此的“优秀”,倘若再加上些运道,有些事儿,还真的不好说。
林子韬虽说长得不错,才学也不错。
可由于身体的原因,也是没入仕的。
所以,对林家长辈而言,用林子韬来换取家族的一个“可能”,或者“机会”,也不是不可以的嘛。
失败了,最多就损失一个子弟罢了。
反正也不是挑大梁的那个。
更何况,哪怕谨慧的“助力”真没了,这年头,一个男人死老婆这种事,还挺多见的。
到时候,靠林子韬的皮相,再找一个能帮得上忙的妻子,也未尝不可。
只可惜,林子韬太“优秀”了,被人家高姑娘给看中了。
高姑娘不仅是高贤妃的亲侄女,更是大将军的唯一女儿。
别说沈谨慧了,哪怕是沈谨彦也是力所不及的。
林家虽说也是要名声的家族,可人家更考虑实际利益。
因此,林家大家长亲自出面,还把二皇子府的管家给捎上,给了沈二和丁氏两个选择。
第一,谨慧照样进门,当二房。
第二,退亲,他们林家会适时的给谨慧一些补偿。
沈二之所以能当官,完全是因为走欧阳国舅的门路。
但也称不得是四皇子的门下。
就算是四皇子的门下,四皇子也不会为这种事来出头。
因此,丁氏和沈二考虑了几天,只能答应林家退亲的要求。
夫妻二人实在舍不得女儿去当妾氏。
退了亲之后,谨慧的婚事自然是更加难了。
在这种情况下,丁家表哥就是个不错的选择了。
而谨彦听着谨慧分析,觉得丁家表哥倒也确实不错,可以堪称一个“潜力股”。
一方面,丁家表哥的父亲,就是丁家最曾经最大的希望,人家曾经是探花郎。
现在丁家表哥虽说没有考中举人,只到秀才,不过,也说明人家还是遗传到父亲会读书的遗传基因的。
而且夫妻二人成亲之后,丁家表哥能静下心来一门心思读书,说不定,考中探花郎啥的,也是指日可待。
谁叫接下去的几年,都会有科考呢?
明年是太后的六十整寿,理论上,会有恩科。
后年,本来就是正经的科考之年。
大后年,又是皇后四十岁大寿,说不准,还会有恩科。
最要紧的一点是,在谨彦看来,谨慧的脾气虽说她能够忍受,可当人妹妹,和当人媳妇那是不一样的。
所以,丁家表哥母亲“过世”了,未必对她没啥坏处。
首先夫妻二人可以搬出来住,最多那宅子离丁府近些。
隔三岔五的去丁老太太哪儿请安,一来,尽了孝,二来,夫妻二人也能关上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
不过,唯一让谨彦担心的便是,他们将来的孩子会不会有残疾一方面的问题。
“七妹妹,你放心,你的大日子无论我能不能假,我一定会备一份大礼的。”
谨彦很是郑重的拉着谨慧的手说道。
谨慧一听,很是高兴,刚想说什么,突然又想到了一件事儿,道,“六姐,表哥说,他娘陪嫁的庄户上有个婆子,别看年纪一大把了。
但从二十几开始,这二三十年来,一直帮着人接生,有近百个娃娃生下来了。
而且还接生过好几个双胞胎呢。
你说要不要找这婆子来给三婶看看?
好歹人家经验丰富些,有她帮忙看着,你在宫里当差也能放心些。”
谨彦一听,立即兴奋的扯着谨慧的手道,“好啊,赶紧的,把这个人给我搞来,我娘现在最需要的还是有经验的婆子在身边侍候。
你是不知道,我有多担心,我娘毕竟也上了年纪了。”
谨慧听了点点头,道,“这事儿我和娘提过,我娘是有些担忧,不知道该不该介绍过来。
前些日子你们家又是请太医又是请大夫的。
我娘说,那毕竟是乡下地方的婆子,没见过啥世面。
可我觉得,还是应该和你说一声,这事儿你们自己做主。
愿意,我娘就去信给表哥,让他把人举荐过来。
不愿意就拉倒。”
“七妹妹,无论如何,我都领你这个情!!”
谨彦再次郑重的感谢道。
在谨彦看来,没有什么是比有经验更重要的了!!
多一个有经验的人在杨氏身边,她确实也能更加放心一些。
第八十四章 发难
“这个婆子也不是白送你的,嘿嘿,想让你拿些东西来换换。”
谨慧在一边笑着说道。
“你说,只要我有!!”
谨慧也知道,这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只不过,谨慧像那小狐狸得逞的样儿,让谨彦觉得有些怪怪的。
“事先说好啊,有些违反大周律的事儿,我可是不干的啊,我可是很忠君爱国的。”
谨彦把丑话说在前头,省得谨慧说些不应该说的话。
谨慧啐了谨彦一口,很是无语的说道,“你以为我想干嘛,只不过,想让你帮我找几本书罢了,我表哥……”
听了谨慧的解释,谨彦才知,那丁家表哥对那婆子,是真的打算无私贡献给谨彦和杨氏的。
人家那是打算做长线生意的。
只不过,谨慧觉得,她和谨彦关系好,再加上丁家表哥再找几本书。
有些书京城这儿也不好找,那只有宫里有了。
偏巧,她堂姐就是在藏书阁的。
用她的原话就是,“六姐,你得闲的时候,帮着抄写几本,托人带出来,想来也不难的,是吧?”
倘若不是因为婆子还在人家手里,谨彦差点想跳起来,你当自己在宫里是一边吃闲饭,一边在看书的啊?
自己每天都是亲力亲为在干活的好不好,哪里像你的生活这么惬意,不是扑蝶就是想男人的!!
谨慧说了五本书,谨彦也是前段时间收拾了整个大内的藏书楼,所以,大概能依稀记得,这五本书应该都是有的。
但她怕谨慧以后三天两头让她帮着抄书,便道,“理论上大内的书是最齐全的。
可实际上,肯定也会有收藏不足的,我回宫帮你瞧瞧,有就帮你抄。
倘若没有的话,再帮你打听打听。”
这年头的书,属于高端消费,几两银子一本书很正常,几千两银子一本书,也有。
因此抄书这种活计,还是挺常见的,谨彦和谨行当年在会稽县的时候,干得也不少。
一来当练字了,二来,两兄妹一起抄,也节约好多时间。
三来谨彦喜欢抄游记美食杂项一类的,有些古灵精怪的事儿突然说出来,也能往这些杂项书类里推。
谨慧一听谨彦的话就有些失望,“不一定都有啊?怎么大内也会有缺的啊。”
谨彦一听朝天翻了个白眼道,“谁规定大内必须什么都有啊?
还有好些书,民间有的,大内未必有呢。
这事儿我记心里了,你放心,一两本我估摸着会有的,到时候看。”
谨慧一听谨彦说才一两本,不由得嘟囔道,“怎么才一两本,你不会是诓我的吧?”
倘若是谨行说这话吧,她也就行了。
可谨彦这家伙吧,之前还真有骗她的前科,所以,她就怀疑了。
“要么,我带你进宫,你自己去藏书阁找?”
谨慧吐了吐舌头,然后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道,“我可再也不愿意进宫了,规矩忒大。
而且我现在也搞明白了,命里有时终需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这句话的含义。”
谨彦一听,心道,你知道那句话的含义,那怎么还强求那几本书啊?
过了半晌,谨慧又道,“六姐,你到时候看,那几本书有,那最好,没有,也算。
表哥那时候和我说起来,也是无意之中提到的。
是我觉得,这不是你刚好在宫里嘛,万一宫里有呢?”
谨彦一听谨慧的话,觉得自己好像也有些小家子气了些,人家爱看书,爱上进,那是好事。
倘若那丁家表哥是个争气的,到时候当个官,也能和兄长沈谨行相互帮助,成为助力。
更何况,抄书对自己还真的是举手之劳,这搬书抬书累了,抄抄书,就当是换换脑子嘛。
相比较谨彦和谨慧聊得和乐融融,前头的大人们气氛就不自私和谐了。
其实原先是还挺不错的,只不过,丁氏带着谨婉到来,然后又把之前谨彦向她提的和沈振光说了一遍,屋子里的气氛就有些紧张了。
严格来说,沈振光压根没想到要把嫡妻放出来,也没想过要把嫡女带出去。
他这段时间正和二房打得火热,想的是让二房给他生个白白胖胖的小子。
有的时候,庶子未必会比嫡子差,看看老三就知道了。
更何况,嫡妻的娘家人在江南惹了事也就算了,在西北又犯了事。
像他没休了妻子,已经看在儿子女儿面子上了。
毕竟,嫡女长得不错,将来也能在自己的前程方面帮衬一把。
只要二房帮自己运作得好,他相信,绝对能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可现在,丁氏这个弟妹居然提出,要让秦氏回府,帮忙,这怎么可能!!
要知道,秦氏一回府,到时候,肯定会代表他在京城交际的。
万一传到上头,到时候,可是会影响他当官的好不好。
因此,他自然是第一时间拒绝丁氏的意思。
还转头和沈振宗表示,东府已经分了家了,二房别插手长房的内务。
而且哪怕没有分家,也没有听说过,当弟媳妇的可以管大伯房里的事。
沈振宗和妻子来之前虽说有商量过,也是赞成妻子的意见。
不过,二人原先的想法是让丁氏和杨氏邹氏商量一下,到时候让杨氏和老杨氏去说。
老杨氏虽说闭门不出只念佛,可人家毕竟是沈振光的长辈,自然有那借口和立场。
沈振宗哪里会想到,自己会直接上场的啊!!
妻子哪怕说得再婉转,确实没那立场,因此,他只能笑着打着哈哈向兄长赔罪,表示,回家会去说说妻子的。
送别的这餐饭大家伙吃得特别尴尬。
丁氏在沈振光哪儿受了气,女眷们一起吃饭,自然是不愿意和沈振光的二房一起坐下来吃。
你不是要讲规矩吗?
那行,丁氏就直接表示,她不和二房同一桌子。
以前东府还没分家的时候,本来就是嫡妻带着嫡女一张桌子,妾氏一桌子,庶女们一桌子的。
只不过,现在分家了,沈二沈四也没把小妾庶女的给带出来。
沈振光的二房由于这些日子的独宠,再加上她娘家的背景,早忘记自己是个妾了。
因此,只摆了一桌。
她哪里想,丁氏会以此发难的。
有些话,她也不方便说,便看向了谨彦。
第八十五章 非一般的难事
谨彦的肚子早饿得打鼓。
以前秦氏虽然会打趣谨彦,说只要谨彦来东府,半个东府的吃食都会被她吃光。
虽然每次这么说,但是,每次谨彦喜欢吃的零嘴口粮从来不缺。
这个二房倒也是备了些零食,水果的。
可是人都知道,那些零食和水果吧,还真的不够塞谨彦牙缝的。
而且她虽然爱吃,可也不是什么都吃的。
瞧瞧那二房备的是什么糕点,全是那华而不实,中看不中用的!!
再加上,刚才被谨慧拉着说了一大堆话,所以,现在肚子饿得咕咕叫。
本来她是不想加入丁氏和那个二房的战局的。
那是长辈之间的事,她是晚辈,没什么立场开口。
而且她也觉得那二房是不是糊涂。
哪怕她再想和丁氏和自己同桌吃饭,显摆你的地位。
可你首先也得备两桌的饭菜啊!!
你再是东府内务的掌舵人,该有的规矩和礼仪还是必须到位的。
人家邀请你上桌,你也要客气几次,人家多番邀请,那才能上桌好么。
再说了,你说一桌的饭菜够谁吃?
有没有把自己放在眼里啊!!
可那二房把目光转向她哪儿,再加上她肚子也饿得受不了,便打算速战速决,“袁氏你有诰命在身?”
二房袁氏一听,愣了下,然后摇了摇头。
丁氏哪里会不明白谨彦的意思,立即挥着帕子笑道,“看咱六姑娘说的,别说她这个妾氏了,哪怕是你大伯母,也没那诰命加身。”
诰命夫人,也不是是个当官的妻子,皇帝就会诰封的,要不然,那就太不值钱了。
因此,谨彦点了点头,便正色的说道,“既然如此,规矩不可废,袁氏,你叫人另开一桌吧。”
然后转头对丁氏道,“二伯母,用膳吧。”
说完便让丁氏坐了上坐,自己在一边坐了下来。
袁氏的脸色自然变得极不好看,不过,还是极力克制着。
但她的贴身丫头就没这么容易克制了,立即冲口问道,“沈二夫人莫不是有诰命在身?”
要知道,自己的主子才是东府的女主人好么!!
谨彦瞟了眼那丫头,然后也不去理会那丫头,冲在一边侍候的东府大管家道,“这种没规矩的,可以来招呼客人的?
带下去,好好教教规矩,省得将来出来,丢人现眼的,让别人以为我们沈府的奴才都是如此。
还有,好好的,你现在怎么在花厅侍候了?”
东府的大管家沈伯泉很是无语,去哪儿侍候,是他能做得了主的吗?
不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么。
当年大太太当家,自己自然是大管家,可现在,沦为三管家了好么!!
他倒是想处理了那丫头,可也知道,那丫头现在是二房的贴身丫头。
而据他所知,有可能,那丫头也被自家老爷晚上给处理过了,是半个主子,哪里是他想动就能动的。
因此,便弯着腰不开口,也不动手。
“六姐,大管家不听你的话呢。”
谨慧见状,便立即用全屋子都听得到的声音和谨彦说“悄悄话”。
谨彦瞟了她一眼,心道,姐姐看见了那大管家的不作为,也看见了那丫头的洋洋得意,哪里需要你来提醒啊?
丁氏见谨彦不说话,刚准备开口,哪知谨彦道,“二伯母,你觉得现在东府规矩如何?”
丁氏一听,自然是笑着道,“自然是不如大嫂当家的时候,仆不成仆,主不成主。”
一见袁氏身边那妖娆的丫头,她心里就不舒服。
“二伯母,回去还是和二伯说道说道,有些长房的前车之鉴,他还是要吸取下教训的。
今儿这餐饭,我是吃不下去了,二伯母请便。”
说完起身便离开了花厅。
丁氏见状,也第一时间拉着宝贝女儿离开了。
谨彦回了府,先让人上了些饭菜,便管自己开吃起来。
这边还没有吃完,那边苏氏就扶着杨氏过来了。
谨彦见状,赶紧上前去扶杨氏。
“娘,你怎么来了,有事就唤我过去就成。”
“别把娘当病人!!”
杨氏拍了拍女儿的手笑着说道,等坐下来又道,“你怎么自己跑回来了?”
这也太不寻常了!!
谨彦把东府的情况说了一遍,然后又道,“娘,我看大伯那边,是不会把大伯母给放出来的,只不过,四姐这样下去,不是那么一回事!!”
谨婉的事,杨氏之前就有听秦氏来信求救过。
杨氏也曾经丁氏商量,只不过,后来自己府里的事也繁忙,所以给忽略了。
现在听女儿旧事重提,她又细细询问了谨婉的情况,然后转头对苏氏道,“好孩子,你怎么看?”
倘若她没怀孕,把谨婉接过来照顾自然是没什么问题的。
本来东西二府隔墙而建,她又是谨婉的婶娘,谨婉母亲被关,父亲远去外地做官,侄女交到婶娘手里,合情合理。
可现在,她自顾不暇,哪里有时间去照料的。
所以,倘若把谨婉接来,只能是让苏氏来照看了。
苏氏沉吟了半晌,觉得把谨婉接来照顾,还是利大于弊的,便点了点头。
毕竟,她将来也是要生女儿的。
万一东府大伯在那个二房的挑拨下,到时候把谨婉配个什么表面风光,实际乱七八糟的人,将来,也是会影响到自己孩子的名声。
所以,宁可现在辛苦些,也不能让人把谨婉给毁了。
“娘,你看这样行不行,咱和祖母说一声,让祖母和大伯去说,把大伯母也从庄子上接回来吧。
这东府的当家主母老在庄子上也不是那么一回事。
倘若大伯不放心,祖母的院子反正还有个小跨院,到时候,让大伯母和谨婉住哪儿也可以。
娘,你是不知道,四姐再这样下去,是真的毁了。”
谨彦之前虽说有些看不惯谨婉,觉得这孩子做事有些不着调,容易被人哄,被人骗,也确实需要被人教教规矩。
可是,现在她搞得像活死人似的,她也是有些心疼的。
在她看来,像费嬷嬷这样的人已经很严厉了。
可明显,之前在管教谨婉的嬷嬷,估计更加严厉加变态。
要不然,谨婉这么一个爱笑爱闹花骨朵般的小姑娘,哪里会变得如此死气沉沉的。
“让你祖母开口,难,至于把你大伯母接到咱府上来,更加难。
咱们能把你四姐带出来,你大伯已经算是很难你和你爹面子了。
等你爹回来,我和你爹商量商量,总还是有两三天的时间。”
第八十六章 秘辛
关于秦家在江南和西北的事,谨彦在宫里也是有所听闻的。
可在她看来,秦家江南的事儿完全是被牵连的。
秦氏的弟弟在江南省任学政,这是个又清且贵的官职。
学政和知府啥的一样,也是三年为一任期。
但和知府啥的又有本质区别,知府也好,巡抚也好,都是地方官。
学政就是那种由皇帝亲自任命的,有点类似钦差的那种,直接向皇帝负责的。
秦大人还在翰林院的时候,沈三在会稽县当知县。
沈三回到京城守孝,秦大人才去了江南省当学政。
虽说二人不曾一起工作过,但对于秦大人的人品,谨彦还是有些耳闻过的。
贪污贿赂这种事,人家绝对干不出来。
要不然,他早被皇帝解押进京了。
他的错,错在识人不明,平时为人过于方正,不愿意同流合污,受了牵连,所以,导致罢官。
本来在西北的秦参军是秦氏和秦大人大哥的儿子。
算是秦家第三代中的中流砥柱,能文能武,据说很得庆丰帝的喜欢。
在谨彦看来,有可能秦参军在庆丰帝心里,是那种可以代替高大将军的潜力股,种子选手之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