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贵女当家-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有,薛妈妈一定准备了好多好多自己爱吃的口粮。
倘若自己不回去帮着干掉一些,那些好吃的坏了怎么办?
虽说京城的冬天比较冷,能保存的时间比较久。
可东西也不新鲜了啊。
而且多伤薛妈妈和厨房那些婆婆妈妈的心啊,没人欣赏她们的手艺了。
可每天忙得老是忘记问,也就这么一直拖着了。
腊月十一这天,她刚办完御书房的差事,准备回藏书阁,便运气极不好的碰上了来给庆丰帝请安的几位皇子。
本来嘛,她是每天能碰到那些皇子的。
御书房也不大,皇子呢,也是一天两回的来请安。
只不过,这些日子来,她都是尽量的避开四皇子和七皇子。
谁叫自己的姐姐妹妹们成了他们的侍妾呢?
她总感觉有些怪怪的。
你想啊,按照现代的说法来讲吧,算是亲戚,关系还挺近的。
可问题是,自己的姐姐妹妹们,都是做侍妾的,不是妻。
对古代的一些真正贵族来说,只有嫡妻的亲戚才算是正儿八经的亲戚。
至于妾侍家的,不好意思,不是!!
当然了,倘若对方是得用的,人家贵族也是认的。
可倘若你哪天不得用,没利用价值了,不好意思,鬼才来理会你。
所以,谨彦那叫一个纠结啊。
认吧,万一到时候谁失败了,指不定会牵连自己。
不认吧,人家说你假清高,到时候给你穿小鞋,可就麻烦了。
“沈右使回藏书阁?”
谨彦给几位皇子行完礼,便用极恭敬的姿态准备恭送几位皇子见庆丰帝。
哪里知道,七皇子首先开口道。
自从七皇子把谨沅带进府里之后,就有答应过谨沅,一定会让她成为自己的侧妃,成为七皇子府的内当家。
他也一直在找这个机会。
自从谨彦又回到藏书阁,正式在红馆抄录文件之后,他就觉得机会来了。
本来七皇子就嘴甜,太后虽说不满那沈谨沅,可现在,木已成舟,为了这种事,伤了祖孙的感情,那就没啥必要了。
更何况,太后太明白男人的心思了。
你越不让他干的,他就越想干。
反正也就一个侧妃,又生不了孩子的,留着让正妃和别的侧妃来处理好了。
她多什么嘴,插什么手呀,因此,便当着皇后的面答应下来。
皇后更加不会理会这种事,更何况,她也知道,谨彦是迟早要代替妙书的。
既然如此,卖个好给沈谨彦,她就不信了,沈谨彦会不知道她姐和七皇子之间的事儿。
七皇子和沈谨沅二人觉得,这次侧妃的事,那是铁定十拿九稳的。
只要庆丰帝脑袋不犯抽,拦下此事。
可哪里知道,腊八那天,所有的册封圣旨都下了,唯独没有七皇子府的,七皇子自然是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
而正如谨彦所想,七皇子吧,还真的不敢去问皇后和太后。
之所以和谨彦打招呼,主要也是想问问谨彦,有没有收到啥风。
二来,好歹也是谨彦的姐夫,套套近乎还是可以的。
哪知谨彦却一板一眼的说道,“回七皇子的话,下官正是回藏书阁,诸位皇子是面见圣上吗?”
另外几位皇子一听,顿时觉得有些无语了。
那不是废话么,来御书房不见他们的父皇,难道来饭后溜达消食么?
御书房是他们能随便溜达的?
本来几人还在羡慕老七,能和父皇的新宠扯上些关系。
毕竟,薛公公和妙书都滑不溜手,他们都靠不上去。
至于那乐清波像面团子似的,而且还不怎么得宠。
可偏偏老七的爱妾是人家嫡亲的姐姐。
像八九十三位皇子在想,要不要去打听沈家,还有没有哪些姑娘没订下的。
反正妾侍也好,美人也好,名额是不限制的。
到时候,也能和那沈谨彦套套近乎。
可现在,好像老七和那沈右使的关系也不咋滴啊!!
当然了,不排除二人是故意在他们面前演戏。
可看老七的神色又不像。
谨彦继续用极其恭敬的姿态对着几个皇子,心里不住的腹诽,这几人不是来向庆丰帝尽孝么,怎么还不进去孝顺庆丰帝,拉着自己瞎聊天干嘛?
自己都说得这么直白了不是?
难道自己说这么直白,他们也不明白自己的意思?
四皇子转了转眼珠子,记起前儿个爱妾的生母和他讲的一件事,便笑着说道,“听文夫人提起,托人给沈右使送了碗腊八粥,沈右使用得如何?”
第一百二十六章 就是你动的手
小杨氏托的人自然是四皇子了。
四皇子自从心秀怀孕之后,走路都带风,心情自然是不言而喻。
对夺嫡的信心更加足了。
谨彦那官职吧,他还真的不怎么看在眼里。
特别是每天面见庆丰帝,谨彦都不侍候在庆丰帝左右,他更加心里犯嘀咕。
要知道以往,妙书和薛公公可是一左一右,一文一武,侍候在庆丰帝身边的。
现在,谨彦接了妙书通政司的职位,却没有接手藏书阁的,特别是御前,他觉得,还是观望一下吧。
但是,并不反对小杨氏和谨彦来往,相反还提供了挺多的便利。
要不然,小杨氏哪里找得上门路送进宫来啊。
谨彦听了笑了笑,“四皇子有心了,小姨送来的腊八粥和下官娘亲煲的一样。”
其实小杨氏煲的腊八粥和沈家的腊八粥区别还是很大的。
当年谨彦在会稽的时候就吃不惯。
她就不明白了,怎么腊八粥是咸的……
因此,便吵着闹着要杨氏做甜的,而且所放的料还要按照她的来。
一般的腊八粥是放八种材料,谨彦嘴挑,足足让杨氏放了二十三种。
把她能想到的,找出来的,爱吃的全放了进去。
那时候,谨彦的“痴傻”刚好,杨氏自然是心疼她,她想要啥,都会答应。
是人都知道,任何菜品,或者粥,材料一多,味道自然是好了,营养也不用说。
而这一传统在沈家三房也就这么延续下来了。
杨氏会让家里人煲两大锅腊八粥,一锅甜的谨彦吃,一锅咸的,大家吃。
后来到了宫里,皇帝,皇后,太后,大长公主都会有赏赐。
藏书阁也会煲,有甜的,有咸的,只不过,谨彦还是想念家里的。
可别人送来的,和家里的,总是差了味道。
后来她索性把咸的腊八粥全部赏赐给了宫女和太监们。
至于甜的,则是把所有的甜腊八粥倒一起,再用小火熬半个时辰,再吃。
反正她胃口大,也吃得完。
去年是这么操作的,今年自然也是如此。
小杨氏不知道谨彦的口味,只不过,她嫁到闽南之后,哪儿的腊八粥是甜的。
因此,让娘家的婆子煲了一锅,按照闽南的煲了一锅,然后托四皇子送了两碗进宫。
四皇子一听,便知道谨彦的意思。
笑着说道,“现在心秀不方便,等明年,她身体方便了,你们姐妹俩多接触接触。”
空头支票还是可以胡乱开的。
反正倘若谨彦能像妙书那样最好。
倘若不行,反正也就是个侍妾,也没规定非得和谨彦来往的。
“我长时间在宫里,总有诸多的不便的,大家都是自己人,还要麻烦四皇子和我小姨说声,麻烦她得闲的时候,帮我多多看顾下三胞胎。
我娘他们离得远,我兄嫂的经验毕竟没小姨丰富。”
皇子是不能一杆子得罪死的,因此,见四皇子伸出了“友谊”之手,谨彦自然而然的张口要求。
其实对四皇子来说也好啊!!
你想,谁家有这么好的福气,可以一次得三个胖小子的?
让小姨多跑跑自家和自家三胞胎多接触接触,指不定,也能让四皇子一次得两儿子呢?
哪怕是因为是间接接触的,四皇子福气不够的,得一儿子也好哇!
在场的皇子哪个不是聪明人,自然是听出了谨彦言下之意。
和四皇子关系不错的八皇子立即道,“既然你父母不在京城,四哥府里多的是有经验的嬷嬷奴才的,不如就让你小姨把你三个弟弟带进府里照料。
反正大家都是一家人,互相照看也是应当的。”
谨彦一听,mmp,自己的三个弟弟进了四皇子府哪里还有活路啊。
哪怕四皇子府不是什么龙潭虎穴,可也差不离了。
万一四皇子妃,或者侧妃什么的,不想让心秀生下一儿半女,率先对自家弟弟动手怎么办?
你说自己和人家套什么近乎,多什么嘴啊,像之前那样装高冷不好吗?
现在要害死自己弟弟了。
谨彦刚想婉转的拒绝,那边十皇子便嗤笑一声道,“这是在给四哥未出生的女儿相相公了?未免也太早了吧?”
十皇子一向和七皇子关系不错,刚才见谨彦和七皇子的对答心里早就不舒服了。
再听谨彦和四皇子的,更加不爽,因此,便呛声道。
八皇子一向和四皇子关系不错,但他和十皇子的关系也还过得去。
二人年纪相差得不远,读书的时候,属于同个年段的。
因此,便出口维护起来。
四皇子本来听着八皇子的话,倒是挺舒服的,他是想着,谨彦家的三胞胎抱来也是不错的。
你想啊,大家都是亲戚,人家父母不在了,自己帮着照顾很应该嘛。
最要紧的是,男孩子嘛,总是喜欢处一块儿的。
指不定,送子观音带着金童玉女来投胎的时候,金童看见有这么多小伙伴,便投胎到自己家呢?
可现在,被老十那乌鸦嘴一说,四皇子就有些意兴阑珊了。
谨彦才不管十皇子对自己是有恶意,还是没恶意,便立即道,“那诸位皇子忙,下官先行……”
谨彦还没说完离开,那边十皇子又道,“沈右使,听说是你扣下了我七哥为小七嫂请封侧妃的事,对吧?”
十皇子话音一落,在场的诸位皇子脸色都有些不好了。
他们有听说老七给爱妾请封的事,不过,都没人知道居然没成功。
要知道,他们为爱妾请封,还真没有不成功过。
谁不是和宫里商量过了,然后再来写个折了,走个过场的。
无论是大周朝也好,前朝也罢,哪个皇子的请封折子会打回头的啊!!
倘若真是这沈谨彦使的横手,那他们就要考虑考虑某些事了!!
谨彦一听,便知道人家是来追究责任了。
这事儿呢,还真是她干的,不过,倘若是薛公公来查,估计能有人证。
但十皇子,呵呵,哪来的证据指证自己?
因此,谨彦便笑着道,“十皇子何出此言?”
十皇子一见谨彦那笑脸就很不舒服。
你说同样是双胞胎姐妹,同样都是笑,怎么差这么远呢?
一想到昨天小七嫂那楚楚可怜安慰七哥的场景,他气不打一处来。
因此,眉一挑,便道,“你别否认了,小爷早打听过了,就是你动的手。”
哪怕不是,也非得栽赃是她!!
第一百二十七章 挑拨
谨彦沉下了脸,冷冷的说道,“请十皇子拿出证据来,空口无凭,本官可不认罪。
本官也曾在大理寺待过,跟过郭大人一段时间,虽说不会断案,不过,流程还是知道的。
还麻烦十皇子拿出人证物证来指证本官,要不然,本官不介意和十皇子一起面见圣颜,请皇上还本官一个清白。
本官虽只是三品女官,不过,也很注重自己的名声,这种黑锅,本官可不背。”
坦白从宽,牢底坐穿,抗拒从严,回家过年的道理,她还是懂的。
更何况,物证,没有。
因为七皇子请封的折子,早被她在红馆给处理掉干干净净了。
人证,有,红馆的暗探。
可你也得有那本事,把那天的暗探给挖出来。
挖出来之后,你还要保证,他还真的运气特好的看见了自己所作的一切。
要不然,那人证也是空话。
所以,她很放心。
七皇子听到这儿,就知道,这事儿基本就是沈谨彦干的了。
他就不明白了,为谨沅请封这件事,难道对她这个同胞妹妹没好处吗?
她为什么要横插一手?
难道两姐妹之间,有自己不知道的隔阂?
可哪怕有,也是嫡亲两姐妹,怎么就下得了这种黑手?
只不过,正如沈谨彦说的,他们没有证据。
到时候,这事儿闹大了,吃亏的还是自己和谨沅。
至于沈谨彦,最多罚个俸,挨几句骂。
现在妙书也走了,玉冰也成了自己的妻子,另外的那些女官也去了别的宫,和娘娘们培养婆媳妇感情。
除非父皇彻底撤掉女官这个机构,要不然,这种小事,还真的动不了沈谨彦。
“十弟,别闹了,我们还要去面见父皇呢,沈右使,请。”
这时,一向中立的五皇子开口说道。
虽说五皇子和二皇子是同胞兄弟,只不过,五皇子一向身体赢弱,所以,压根不掺和夺嫡的事。
反正二皇子赢了,也亏不了他。
二皇子输了,凭他啥也不掺和,上去的那位兄弟,只要脑子不是糊涂的,面子上,总也要善待下手足吧。
因此,五皇子和众皇子的关系都还过得去。
大家也知道,真闹开,老十肯定是讨不了好,栽赃你还是得有证据。
因此,老七便朝老十使了个眼色。
老十恨恨的吐了个唾沫,然后道,“你给爷走着瞧,别犯爷手上,哼。”
说完便率先走进御书房。
八皇子冲谨彦笑了笑,“我十弟脾气不好,一向被我们宠惯了,沈右使别见怪。”
“谨彦不敢。”
谨彦很是恭敬的回道,然后又轻轻的用大家伙都听得到的声音道,“稀奇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真没见过这么关心兄长内院妻妾问题,子女有多少的弟弟。”
诸皇子一听,自然也都是微微变了脸色。
十皇子至此之后,和谨彦的梁子就结下了。
虽说九皇子有劝过他,觉得和沈谨彦的那也不是什么大事,何必呢?
无论在哪儿,都是多一个朋友比较好。
十皇子虽说母妃早夭,但人家的亲妹那是养在皇后宫里的。
早年的时候,他的日子是不好过,但年纪渐长,靠着亲妹的关系,人家和皇后也渐渐走得近了起来。
早几年的时候,还有人建议过,让皇后把十皇子给养在名下,特别是皇后的娘家人。
诸皇子中,也就七,十两位皇子是母妃病逝的。
皇后的娘家人是觉得,万一哪天皇后不在了,他们和宫里的纽带也就断了。
可倘若十皇子成了皇后的儿子,那又就不同了。
再加上去年他的表姐因为神似他的母妃,也进了宫伴了驾。
虽说只封了婕妤,但还挺得宠的。
因此,十皇子便有种以半个嫡皇子自居的感觉了。
十皇子打算找个机会好好教训下谨彦。
省得这家伙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广,他十皇子的心胸有“多宽广”!!
九皇子见十皇子坚持,也不再多说什么了。
虽说多个朋友是好,不过,他们身为皇子,也不介意多个像谨彦这样的敌人!
十皇子要对付谨彦的事儿,谨彦自然是第一时间收到了风。
只不过,现在公事繁忙,再加上,皇宫也够大。
御书房和藏书阁毕竟是她的地盘,她又避着十皇子,还真的没让十皇子找着机会对付她。
但朝堂上的一些事,则让谨彦有些看不太懂。
比方说,原先乐清波和她说过的,杜次辅要退下来,但到了腊月二十七的时候,还是依旧看见了他精神抖擞的给庆丰帝请安问好。
而且好像大年初一大朝会的名单,杜次辅还是依然在列么。
倒是诸五辅,据说是过年前和同僚晚上喝了点酒,所以,感冒发烧起不来了。
虽说病得不是很严重,不过,庆丰帝已经派了好几拨太医前去医治。
到了大年二十七的时候,据说是连起身也起不了了。
而二十七晚上,据谨彦最新得知的消息,已经有太医委婉的表示,后事可以准备起来了……
不知道是不是经历的事儿多了,谨彦觉得,那诸五辅不会是被人害了吧。
“诸五辅的身体一向不好,年纪大了,一次风寒,倒了,也正常。”
乐清波见谨彦翻查着通政司的一些资料,便很热情的提供消息。
然后又道,“我听说十皇子可是已经说通了赵婕妤,准备去皇后娘娘哪儿告你一状。
再加上六公主在皇后哪儿敲敲边鼓。
谨彦哪,公公知道你为人良善,只不过,在宫里,退一步那就是万劫不复啊!!”
“多谢乐公公提醒,只可惜,我只会守,不会攻啊,走一步看一步吧。
哦,对了,今儿个是那赵婕妤侍寝?”
谨彦一边询问乐清波,一边摸着自己的脖子道。
乐清波点了点头,心道,自己暗示得这么明显,这家伙也不动动手脚的,真是蠢死了,摸脖子干嘛,摸脖子难道你有主意了?
侍寝的名单是皇后拟立的,可也会送藏书阁来啊,你不会抢先在这儿动手脚么。
你新官上任,想来皇后也会卖你面子不是?
第一百二十八章 仁宗训
谨彦一边摸着脖子,一边又道,“我记得仁宗皇帝在世的时候,有把老大老大的铁扇的是吧?
据说号称是叫仁宗训的是不?”
乐清波一时半会儿没反应过来,便点了点,心道,这家伙提这个干嘛。
那仁宗训是仁宗结集大周朝前面几代皇帝训示后辈的话,那是皇帝听的,和你有半个铜板的关系啊?
你有那资格嘛!
谨彦听了,点点头,“那就行,乐公公,你要不要和我走一趟?”
乐清波猛地头皮有些发凉,有种不好的预感,“你想干嘛?”
“不干嘛,我这不是想着,要么来玩把大的。”
谨彦冲乐清波咧了咧嘴,自认笑得很高深。
但那一笑在乐清波看来,有些阴森,特别是回想谨彦刚才摸脖子的举动。
“谨彦哪,你先好好想想,有些事儿……唉,我困了,先回屋子眯会儿……”
乐清波不傻,听着谨彦的话,就知道,人家想干嘛了。
怪不得摸脖子呢,估计是看自己的脖子够不够硬吧?
乐清波觉得,自己的脖子挺软呼的,最要紧的是,他脖子上的那玩意儿,极为满意现在的一切,不想挪地儿……
既然有事会发生,那自己装睡吧!!
谨彦见乐清波跑得飞快,倒也不说什么,从桌子底下的锦盒里把那大铁扇给抱了出来。
大铁扇还是有一定份量的,也幸好,她平时有在锻炼身体,所以,倒也抱得动。
这东西,原先可是供奉在太庙的地下室的。
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皇宫除了地面上的,还有地下宫展和甬道。
有的时候去红馆,她就利用地下甬道,一来少走弯路。
二来省得碰到一些不想碰到的人还要打招呼。
而这次,特地把大铁扇给请了出来,希望能有用吧!!
她在心里算计着赵婕妤侍寝的时间,便抱着大铁扇走了出去。
说来,庆丰帝是个挺念旧的人,要不然,也不会一直宠幸赵婕妤了。
每次看见赵婕妤,庆丰帝总会想到十几年前的一些事儿。
也会让庆丰帝有种错觉,那就是自己还是十几年前壮志雄心的皇帝。
而不是现在,不得不妥协。
今儿个,刚和赵婕妤喝了点小酒,谈了些诗词歌赋,庆丰帝正打算拖着赵婕妤的小手,再次重温旧梦。
哪知,便听到乾清宫门外熟悉而又陌生的嗓音响起,“仁宗训……”
仁宗之后的每任帝王上位,都会有太监在登基大典念仁宗训,这是仁宗皇帝订下的规矩。
至于平时,就看帝王自己了。
倘若帝王自己有那兴致,过年的时候,也可以把仁宗训给请出来。
但是,仁宗之后的帝王,也没哪个会吃饱了撑着没事干,把仁宗训给请出来。
至少庆丰帝上位之后,就从来不曾请出来过。
因此,他一时半会儿,还真没反应过来。
薛公公首先听出了谨彦的声音,一个箭步地冲了出去,刚想质问谨彦干嘛,但见谨彦抱着那大铁扇,只能缓缓的跪了下来。
那大铁扇代表什么,他太清楚了。
“薛公公,麻烦您老人家请皇上移步,聆听仁宗训。”
谨彦见薛公公狠狠的瞪着自己,好像想问自己干嘛,便抢先开口说道。
宫门虽说下了匙,但第二天早朝的时候,有点门路的大臣和皇子都知道谨彦抱着仁宗训出现在乾清宫的事了。
周泊桐一听说这事儿,不由得替谨彦着急。
他是知道谨彦惹祸体质的。
但以前一向大都是别人招惹谨彦。
可他没想到的是,谨彦现在居然敢去主动惹庆丰帝。
你说你要不要你脖子上的那玩意儿了?
之前谨彦和十皇子结下的梁子,周泊桐是觉得,化解还是比较容易的。
他以前和七皇子交好,自然和十皇子的关系也不错。
严格说来,那赵婕妤还是靖南王安排进的宫。
要不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