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贵女当家-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是不知道古代工匠的手艺如何,因此,画了十几幅,让赵德海带出去。
  能打造出来么自然最好,反正这年头也没人告自己侵权。
  到时候能和京城贵族们戴的能不一样些,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倘若打造不出来么再说。
  反正总是少不了自己戴就行,自己对这些东西一向不讲究。
  倘若不是古代有那种不成明的规定,女子一定要有首饰配戴,她真的不想戴。
  戴头上吧,压脖子,主要是她太喜欢转动她的脖子了,谁叫她要眼观四方呢?
  她老有一种总有刁民想害本官的感觉。
  戴脖子和耳朵上吧,跑跑跳跳也不方便,万一掉了,岂不是便宜了打扫清洁卫生的太监宫女?
  戴手上或者手腕上也不方便啊,影响她写字。
  所以,她在宫里特别喜欢戴官帽。
  官帽虽说也有些重量,但比那些头饰轻多了。
  以前给别人,给妙书的借口是见庆丰帝的时候方便些。
  虽说妙书有的时候见庆丰帝也是常服,但谨彦每次都很正式。
  人家和庆丰帝有十几年的感情,最重要的是得宠。
  可自己呢?
  还是小心些好。
  至于现在不用去庆丰帝面前当值了,她还是习惯戴着那帽子。
  给别人的借口是,万一皇上突然传召呢?
  不过,藏书阁的众人都觉得,这沈大人吧,估计就是个官迷。
  要不然,大热天戴,冬天也戴,屋子里戴,屋外也戴。
  除了睡觉,任何时候,你都能看见她戴。
  难道那帽子有啥特殊之处,最特别的,还不是官帽么!!
  既然人家这么喜欢,又找了这么多的借口,他们便也不多说什么了。
  大人们有各种各样的喜好,反正对他们侍候的人来说,只要不是特殊的就行。
  谨彦是觉得自己的那些工艺理论上来说是不复杂的,是简单大方款,但又很耐看。
  基本是现代一些奢侈品珠宝的经典款。
  当然了,符合现代人眼光的,古代人就不怎么欣赏了。
  拿杨氏来讲,闺女让人送箱子回来,她已经见怪不见了。
  之前刚回家的时候,发现库房多了好多箱的珠宝绸缎的,吓了她一大跳。
  以为是儿子胡乱瞎买。
  后来才知道,全是女儿从宫里让人捎回来的……
  你说这孩子也是,知道皇帝皇后疼你,你也低调点,运了这么多东西回来,多少不好意思……
  不过,当杨氏拿起谨彦设计的头面设计吧,不由得有些头疼了。
  你说闺女是不是受那个妙书影响太深,风格有些像妙书,甚至比妙书还素雅?
  最要紧的是,妙书那清冷的气质吧,配那头面和首饰倒也相称。
  可女儿那活泼调皮好动的个性,配这类的首饰,不是她自己嫌弃,那是真的不配。
  这种素雅的头面,很适合三十几岁的气质型,眉眼清秀的贵妇人。
  倘若女儿是专门为妙书设计的,她倒是要赞一句女儿真是深知妙书心意。
  可这是她婚后所配戴的,你说吧,哪里适合啊!!
  也不想想,她嫁的是谁,那是靖南王世子,又不是一般人。
  倘若戴这种首饰出去,倒时候,丢脸的可不止是靖南王府,还有她们沈家。
  因此,杨氏让儿媳把收集来,这一年来,京城流行的,适合女儿那年纪和身份所配戴的款式,再加上女儿自己设计的那些图纸,给送到了妙书推荐的那几个匠人哪儿。
  当然了,还有几款是京城的经典款。
  现代的珠宝有经典款,古代自然也有。
  比较适合一些隆重的传统节日啥的。
  基本就是一些花开富贵一类喜庆款式。
  无外乎要求宝石有多大颗,多闪亮,多璀璨。
  然后就是架住那些宝石的黄金要么是实心,要么是缕空的精致到不行。
  当然了,一般情况下,那头面自然是越重越好。
  谨彦之前有看过二伯娘的那头面,对那头面是深深的恐惧。
  她觉得,这么重的头饰戴头上一整天,你确定你的脊椎不会有问题?
  承受得了?
  在现代,那是喜欢玩手机,离不开手机,成了低头族,所以老是疼痛,那是自己放不下手机没办法。
  可现在,自己对那一套重达五六斤的头饰没兴趣啊。
  所以,她决定打算走高端而又高雅的路线。
  之前她在秘道里发现了水晶。
  这年头的水晶都是纯天然的,没有经过雕塑的水晶,颜色别提有多难看了。
  她特地把那一箱子水晶给搬到了藏书阁,有一天薛公公来访的时候,她就神秘兮兮的把薛公公迎进了屋子。
  谨彦常会有一些小东西送给薛公公,不是很值钱,不过,都是一些她的小心意,属于薛公公挺用得上的。
  哪里知道,这次会是一堆脏又旧的石头似的东西。
  谨彦在现代的时候挺喜欢水晶这玩意儿的,谁叫她没银子呢,买不起钻石。
  水晶只要切割得好,那闪亮程度能像钻石似的。
  比方说,某天鹅牌子就是靠卖切割工艺出名的。
  因此,她就和薛公公表示,她在秘道里发现这箱子东西好久了,一直挺好奇的。
  所以,就特地的搬了上来,没想到是几块没有打磨过的水晶石头。
  她是想问问薛公公,这些水晶石头不知道可不可以送她。
  因为她听说,这水晶吧特别有灵性,据说可以带来好运。
  她被指婚给靖南王世子这是个好消息吧?
  可是,这好运不会一直常伴自己左右嘛。
  所以,想借助这玩意儿。
  薛公公听得很是无语。
  严格说来,他对谨彦把秘道的东西搬上来,是很不高兴的。
  只不过,当年他帮皇上清理的时候,只要值银子的吧,都给抬上了乾清宫。
  也就剩下那几箱皇上看不上眼的东西了,又重,也没啥用,他就懒得搬了。
  说真,他跟着庆丰帝也算是博览群书了,从来不曾听过,水晶这东西能转运的。
  拜菩萨还未必能转运呢,就靠几块石头?
  女人果然头发长,见识短。
  薛公公是觉得,反正也不是他的东西,庆丰帝也不要了的,那就全部送给谨彦吧,就当谨彦的成亲贺礼,他大方吧?


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婚的日子
  那几箱水晶和设计水晶的图纸,谨彦是让李明亮单独拿到那几个手艺人哪儿去的。
  而且只拿了白水晶,至于别的颜色的水晶,谨颜没让拿。
  而是让李明亮搬回了家。
  李明亮和赵德海有些不同,李明亮是个话少的,还不容易套话,所以,比较守得住秘密。
  至于赵德海,则是那种自来熟,特别深受中老年妇女的喜爱,比较适合去探听八卦。
  只不过,有的时候,遇到段数高的,就会被人套走。
  所以,这二人属于一个主内,一个主外。
  之前谨彦也有问过二人,到时候他们愿不愿意还跟着自己。
  她有打听过,世子妃到时候王府会配备一队侍卫的,人数倒是不多,二十人左右。
  侍卫的人选吧,看你自己在王府里挑,或是自己挑。
  谨彦是觉得,这人选还是让周泊桐来帮自己挑比较好。
  但也有写信给过他,表示,这李明亮和赵德海是自己用惯的,所以,这二人自己想捎上。
  至于别的,则让周泊桐帮自己挑选。
  赵德海和李明亮的家境只是一般,见能跟着谨彦,自然是很乐意的。
  虽说到时候去了王府,也会有一定的波难,不过,他们也是从宫里出来的,很多事也是见惯见熟了的,表示,他们能处理妥当。
  因此,谨彦便让李明亮把那几箱水晶搬回了家,等到时候她有需要了,再给她搬进王府。
  李明亮有一点好,你让他干啥,他就招行到底,不会像赵德海那样东拉西扯的一大堆。
  水晶的色泽虽说不是很好,不过,打磨过之后,再让它吸取天地之精华,应该是不错的吧?
  在现代的时候,她有个同事特别喜欢水晶,所以,她倒也是学了好些养水晶的法子。
  自己一开始不是特别喜欢,觉得水晶还不如玉石嘛。
  只可惜,玉石太贵了,既然水晶也能净化人类的磁场,那也就玩玩。
  反正有用最好,没有也没关系。
  女人嘛,对亮闪闪的东西,还是挺招架不住的。
  所以,也跟着同事买了些,比方说招桃花运的粉晶,招财的黄水晶,还有那种紫水晶。
  她是觉得,以后这水晶拿来配配衣裳还是不错的。
  最重要的是,别的贵妇没有。
  这年头,那也是讲究,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特的。
  想来收在秘道上的水晶是质量上乘的吧?
  要不然,那庆丰帝之前的皇帝收着做什么,肯定是好东西!!
  打水晶无外乎是一些手链,头饰,耳环一类。
  而她最最想搞的,就是搞个紫水晶洞。
  以前同事有个,说什么纯天然啊,啥的,可以镇宅,改善风水,聚财。
  王府的风水肯定不会差。
  这年头的风水大师绝对是有一定水准的,所以,她还是信得过的。
  只不过,她特别想镇宅,或者说镇魂!!
  虽说同事没有说紫水晶洞能不能镇魂,不过,能镇宅,应该也是能镇魂的吧?
  都是属于镇字辈的,不是吗?
  实在是当年听同事说的时候,她是小和尚念经,听过就忘,只知道个大概。
  到时候倘若白水晶那些师傅雕琢得漂亮的,自己就继续让人家帮自己雕琢。
  大伯回来后,据说和另外的两位弟弟详谈了好久,但结果还是不欢而散。
  据杨氏写的信,大伯不止和四叔闹得不愉快,哪怕和二伯也闹得挺不愉快的。
  谨彦一看杨氏的信,便觉得有些奇怪。
  之前二伯娘不是挺支持大伯把谨婉嫁定国将军的嘛。
  怎么现在二伯会和大伯闹不愉快的?
  难道二伯娘没和二伯通过气?
  本来是想通过通政司的一些信件和文书知道个大概。
  只不过,沈家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儿,通政司也不会逐一记录。
  除非上头有人下令,命人调查。
  之前谨彦上任右使的时候,薛公公就有警告过谨彦,绝对不可以公器私用。
  谨彦一向是个胆小的,以前妙书叫她别干啥,她是啥也不会干的。
  而现在她卸任了,自然更加不会下令了,最多看看文书的往来。
  接下去的日子,她除了和家里往来书信,也就和周泊桐往来过几次书信。
  周泊桐和她的书信往来极为的正规,基本就是问院落的布置,别的,也就再无其他了。
  从周泊桐的信件里,她也得知了,将来和他住的院落有两进。
  前一进主要是他的会客室,还有书房,是他的主场。
  后一进则是二人的正屋,她的主场。
  东厢和西厢,周泊桐的意思是拿来当娱乐室也好,当书库也好,等谨彦嫁入了再讲。
  对于这一点,她倒是挺满意的。
  毕竟听说好些贵族的西厢是拿来安置通房丫头的。
  之前谨行也有帮自己打听过,周泊桐现在没通房丫头。
  院里的一切,全部由紫晶这个大丫头来打理。
  而这个大丫头早就年过三十了。
  据说,人家早表明,等周泊桐娶妻之后,就会常伴青灯古佛。
  所以,谨行让她一切放心,紫晶姐姐有答应过她,一切等谨彦上手了,她才走。
  本来谨彦有让谨行和人家说过,她是觉得,紫晶算是一手把周泊桐带大的。
  将来一直在府里,有个忠心得利的管事姐姐挺好,自己能省不少的心。
  可后来周泊桐也特意有写信表示,紫晶早有侍奉菩萨的念头,并不是因为单单谨彦。
  早些年,紫晶就在茹素了,所以,有的时候,成全也是一种对曾经效忠自己忠仆的最好回报。
  过完中秋之后,庆丰帝就向谨彦表示,钦天监已经把她和周泊桐大婚选定的日子送来了。
  一共有三个好日子。
  一个是今年,腊月二十六。
  第二个是明年的四月初八。
  第三个则是明年的十月二十八。
  庆丰帝是比较倾向十月二十八的,只不过,靖南王妃透过皇后透露出来的意思,想有过年前儿媳妇能入门。
  她等这杯媳妇茶可是好久了。
  毕竟,和周泊桐同龄的世子啊啥的,命好些的,次子都进上书房来读书进学了。
  可她呢?
  别说次孙了,那是连个孙女也不见人影的。
  她是觉得,这沈谨彦应该也是个能生的,自己的儿子呢,一瞧就是身强力壮的。
  指不定腊月成亲,明年就能让她抱孙子,哪怕是个孙女也成啊。
  这明年的十月二十八成亲,不是耽误她抱孙子嘛。


第一百七十三章 双逝
  对于成亲的日子,谨彦也偏向于十月二十八。
  倒不是说要捧庆丰帝的臭脚。
  而是明年她也不过才十六周岁罢了。
  那在现代,还是个初中生,或者高中生,结那么早婚干嘛。
  明显看靖南王府的意思,自己一入王府是立即要生娃娃的。
  倘若一年之内没怀上,估计王妃直接送七个八个的通房丫头给周泊桐了。
  可生孩子的这种东西,生男生女是真的说不好的。
  腊月那么冷的天,万一碰上下雨啊下雪这种事,那就不好了。
  哪怕钦天监的本事挺厉害的。
  不过,现代的天气预报都不准呢,人家还有人造卫星在精确观测地球呢。
  更何况是钦天监靠肉眼夜观星象了。
  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嫁妆哪里有这么快能打造好的。
  别的倒好说,可木材那些的,你总得精雕细琢吧?
  加班加点,黑灯瞎火的搞,万一有了败笔,多少不吉利。
  至于明年四月的,嫁妆倒是不愁了,肯定筹备妥当。
  但是,二月初春闱,三月有万寿节在。
  一般的万寿节持续的日子会有十来天,然后又是选女官。
  内务府本来就手忙脚乱了,到时候,自己的婚礼人家指不定就偷工减料了。
  所以,看来看去还是十月最好。
  先是过完中秋节后虽说有个重阳,可重阳节会折腾的人手毕竟有限。
  而且皇室和宗室的婚礼基本是集中在十一月和腊月的。
  估计自己是下半年宗室婚礼的头一场吧。
  再加上靖南王府和自己官位的优越性,内务府应该会有比较多的精力来办这场婚礼吧?
  而且十月的天气也不错,能多拖一天是一天。
  因此,谨彦按照一般古代姑娘一样,羞涩的低下头,轻轻地表示,一切听从庆丰帝的安排。
  庆丰帝捋捋胡须道,“朕呢也是知道靖南王妃担心什么,只不过,桐儿也是朕自幼看到大的。
  前段时间呢,处理一些事儿的结果,让朕稍微有些失望了些。
  这些日子,朕也派了些差事给他。
  等他多立几个功,到时候,朕再把你风风光光的嫁出去,也不枉你在宫里侍候一场。”
  谨彦一听,立即跪了下来感谢庆丰帝对自己的照顾和栽培,更加感谢庆丰帝给周泊桐机会。
  她表示,无论何时,都会坚决团结围绕在以庆丰帝为核心的大周朝政治圈。
  为大周朝老百姓能顿顿吃上白米饭而努力发奋。
  虽说声音那叫一个清亮,态度那叫一个诚恳,语气那叫一个真诚。
  但谨彦心里不由得腹诽,这庆丰帝也真够不要脸面的。
  那次的差事办砸了,关周泊桐什么事。
  还不是你生的两个好儿子,一个不要脸面,一个脸面不要。
  说真的,那苗女对你两个儿子都很客气了,留了一条小命。
  换了是自己,mmp,看自己送不送那两有娘生,没爹养的小畜生下地府和他们的娘亲团聚。
  留下这种丧尽天良的王八羔子,难道等过年吗?
  不过,有一点谨彦是不知道的。
  那就是,十皇子现在也就只剩下一口气了。
  倘若不是生在皇室,倘若不是有那些太医,倘若不是有那些珍贵的药材撑着,早就死了。
  这些日子来,太医为了活命,一直给十皇子强灌下那药汁,为了怕老十咬舌自尽,薛公公还卸了老十的下巴。
  他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压根没有一丝人生乐趣。
  至于七皇子也好不到哪儿去。
  每天到了晚上,他必须连御十女,要不然,就会浑身透不过气来。
  是个男人都好男女之事,那是肯定的。
  但是,自己喜欢,和被强迫那是两回事。
  现在对于七皇子来说,男女之事再无一点欢愉。
  只剩下莫名的恐惧。
  是的,只要到了黑夜,他就害怕。
  头几次,他还觉得自己天赋异禀,和老八老九吹嘘。
  你想啊,谁不想当一夜七次郎。
  而他还是一夜十次郎!!
  不是一般人能有那本事的。
  可问题是,他压根就不是天赋异禀,因此,日子一长,很多弊端就出来了。
  白天,浑身无力,腿发软。
  一到了晚上,双眼充血,浑身是劲就想找女人。
  他曾经也有控制过,可是,不碰女人,他就感觉他的下方要爆炸开来。
  特别是在因为一开始不想碰女人,所以禁止女人入自己的书房。
  后来控制不住,也不管男女,把小厮拉来解决身体需求。
  七皇子才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出了大问题。
  可是,找了太医,还有京城的一些大夫,大家伙一致认定,七皇子的身体,没啥特别大的问题。
  只不过是有些肾虚罢了,给他开了些补肾的药,还和七皇子表示,年轻人,精力旺盛是好事,可还是要有点节制。
  七皇子是想节制,可问题是,一到了晚上,他压根控制不了自己好么。
  由于请了太医,所以,庆丰帝也有所听闻。
  但庆丰帝以为,自己的儿子只是喜好某方面,但也没多大的关注。
  谁不曾年轻过,毕竟,庆丰帝年少的时候,也曾荒唐过。
  所以,只是让人赏了些虎鞭一类的给儿子。
  七皇子府,无论是杨玉冰也好,谨沅也好,都特别的怕七皇子。
  本来,杨玉冰倒还好,谨沅是每天巴不得侍候七皇子的。
  可自从那时候被七皇子折腾得死去活来,再加上那次从七皇子的书院抬出了三具小厮的尸体,她才意识到,七皇子有些不对头了。
  可无论是她,还是杨玉冰都不敢声张。
  二人要么是熬些补药给七皇子,另外就是在府里挑选一些精壮而又积极向上的侍婢供七皇子玩乐。
  哪怕再有补药,哪怕庆丰帝再是赏赐虎鞭,七皇子毕竟只是凡身肉体,哪里禁得起夜夜十次的。
  所以,身体很快的消瘦了下去。
  当进入腊月的时候,谨彦在藏书阁听到了十皇子逝世的事,倒也不怎么吃惊。
  撑了这么久,太医们也是尽了力了。
  只不过,十皇子离开没几日,当谨彦考虑着,要怎么和薛公公请假出宫回家过年的时候,又传来了七皇子也过世的消息。
  谨彦不由得吓得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谨沅不是重生的吗?
  在谨沅之前的记忆里,七皇子不是后来成了皇帝的吗?
  那么,现在七皇子就这么死了?
  那接下去,谁会是皇帝?


第一百七十四章 体质和常人不同
  如果说十皇子的离开,庆丰帝是早有思想准备。
  那么七皇子的离开,庆丰帝是压根想也不曾想到的。
  庆丰帝虽然暗恨两个儿子不争气,可毕竟都是他的亲骨肉。
  在五天不到的日子里,连失两子,是个正常人都接受不了。
  因此,庆丰帝很快就病倒了。
  庆丰帝一病倒,剩余的那些皇子就赶紧来龙榻前显孝心了。
  薛公公那叫一个忙啊,一方面要给皇子们安排照顾庆丰帝的时辰和日子。
  皇子们毕竟不能误了公事,要不然,庆丰帝也是要不高兴的。
  但是又不能让哪个皇子在侍候庆丰帝的时辰上吃一刻钟的亏。
  另一方面,还要安抚各宫娘娘。
  各宫娘娘来看庆丰帝的时候,还得避开那些成年皇子。
  薛公公那叫一个繁忙啊,那叫一个焦急啊。
  三天的时间,硬生生的瘦了七八斤。
  那瘦身的速度和效果堪比抽脂……
  因此,薛公公抽空和谨彦表示,通政司的事儿,暂时由她接管。
  他和乐清波轮班照顾庆丰帝。
  谨彦倒是无所谓,本来她就是做惯做熟了的,而且本来就是在干的。
  只不过,原先是没有正式授权,现在有了授权,成官方了。
  薛公公之前和谨彦表示过,倘若有空的话,七,十两位皇子的丧礼,她还要去关心一下的。
  虽说两位皇子的丧礼已经交由宗人府在办理了。
  不过,一方面,不能失了皇家的体面。
  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过年的气氛。
  要知道,年可是大过一切的。
  可现在死的又是两位皇子。
  所以,这个度方面,宗人府表示很为难啊!!
  宗人府也不想承担庆丰帝将来的怒火。
  询问皇后吧,皇后也不想承担。
  宗人府问得多次,皇后也高挂凤体违和的牌了。
  宗人府宗令已经多次向薛公公表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