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八十年代之娇花[穿书]-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早知道就不离婚了。”
  要是没离婚,他们家俩肯定跟宋家这仨一样快快乐乐的。
  卫云开看的更明白些,“你们不离婚就天天吵架,对孩子影响也很大。”
  费谌想想也是,不知怎么的,跟孩子关系变好,对那小女朋友渐渐淡了,要是跟这个女人结婚,他跟孩子的关系会再次恶化。
  “咱们都是第一次当爹,怎么你就跟你们家孩子处那么好?”
  卫云开但笑不语。
  费谌很快想明白了,人家有个好媳妇儿,不过,这也不是一个人的事儿,年轻时候要啥有啥不知道珍惜,整天浪荡,现在知道后悔,肯定得付出补偿。
  “要是有卖后悔药的就好了。”
  卫云开在他安全帽上敲了敲,“别多想了,去搬砖。”
  费谌一拧脖子,“我是来视察工程进度的,我不搬!”
  卫云开摇头,不再与他多说,心情却是极好的。
  等到下班,费谌开车跟在卫云开的车后头,今天孩子在卫家混,这大半个暑假,他来卫家跟回自家一样顺当。
  一到家,家里正热闹呢,熊亦彬穿的整齐漂亮,正给小伙伴们分玩具留地址,快开学了,他得回广市。
  “彬彬哥哥,我会想你的。”卫真恋恋不舍,这么好看的小哥哥不知道下次什么时候才能见到。
  熊亦彬耳朵红红的,坚定点点头:“等寒假我还过来玩。”
  卫真眼睛一亮:“好哇好哇!”
  对其他男孩子就没这么浓情了,送上道别礼物就准备潇洒离开。
  “诶诶诶,别走,叔叔给你们带了杏仁茶,吃完再走!”
  杏仁茶是沸水冲了杏仁粉,再加芝麻花生葡萄干等作料制成的糊糊,甜而不腻,带着些许杏仁特有的味道。
  费谌带的是一家老字号杏仁茶,下午出摊没多久就要排长队,他得是准点到达才能这么早买回来,因为没什么好带出来的餐具,直接买了七八碗放到干净的饭盒里,许大姐给拿出来干净的小碗,一人一碗的吃了。
  费翼不喜欢吃杏仁,但他爹都带回来了,总得给个面子不是?
  卫真和费展最喜欢吃这家的杏仁茶,吃完一碗再来一碗,费谌喜滋滋的问:“明天我再给你们带回来点?”
  “不要了吧?”费翼脱口而出。
  费谌不明所以,还有点受伤。
  费翼话到嘴边又变了,嘟囔着说:“你天天买这个,早晚要吃烦的。”
  “那行,到时候我换着买!”
  熊亦彬吃完杏仁茶走了,费谌也没好意思蹭饭,带着孩子出去觅食,再过两天,他家这俩得回京市,他得珍惜爷儿仨的相处时间。
  卫家这仨孩子吃完饭躺在沙发上盯着天花板发呆,那动作可谓是整齐划一。
  宋月明看着好笑,“你们这是干什么呢?”
  仨人哼哼唧唧的开口:“不想开学。”
  开学就不能跟小伙伴们一起玩了。
  宋月明幸灾乐祸:“你们可算是要开学了,我跟你们爸爸还有大姨,终于能清净清净了。”
  “妈妈!”三人哀嚎,仿佛被抛弃的苦孩子。
  卫铭在沙发上滚了一圈,蹭到卫云开身边一脸期待的问:“爸爸,你也是这么想的吗?”
  卫云开捏捏他的小脸蛋,不得不诚恳的说明:“对啊,你们开学我们放假。”
  仨人彻底崩溃,趴在沙发上不愿意面对现实。
  “行了啊,趁你们还有一星期才开学,咱们挑一天回姥姥家吧?你们不是说要抓泥鳅,你们小舅舅说河里没水了,正好可以抓泥鳅。”
  卫越笑嘻嘻的搂着她脖子问:“妈妈,到时候咱们都去吗?”
  “对啊,要不然你们走回去?”
  “妈妈万岁!”
  宋月明撇撇嘴:“你们就是会说好听话,我太了解你们了。”
  “对了,那个谁,航航也在老家吗?”跟小伙伴玩耍大半个暑假的卫越终于从记忆里翻出来这个相处了没几天的表弟。
  “不知道,他们可能在驻地过暑假吧。”
  毕竟从京市回来就没怎么联系过,宋柏恒来电话问过一次仨孩子的情况,之后谁也没联系谁。
  宋月明挺喜欢这状态的。


第90章 
  “俺们出花生,你带着孩子玩吧?”
  黄栀子笑眯眯的,故意打趣自家闺女。
  宋月明摸摸鼻子假咳一声,“那不行,妈,我都恁大人了,也不能光玩啊,我给摔花生吧?”
  “那中,你想弄啥弄啥吧!”
  宋家今年的花生种的早,花生从地里头刨出来,都还在坠在秧子上头,人力一个个揪下来太麻烦太累,稍简单些的办法就是用力拿着花生甩在柳条篮子框上,黄栀子直接将三轮车骑到地里来,摔下来的花生直接落在车斗里。
  前面的人出花生,后面的人摔花生,慢慢往前挪,要么说种花生太累人呢,不过这样价格也能上去。
  仨孩子也得尝尝干农活的滋味儿,他们把姥姥妗妗弄出来的花生给宋月明抱到三轮车旁边摞起来,宋月明在头上顶了个毛巾,免得摔花生时落下来的泥土给飞到头发里面。
  卫真吭哧吭哧的跟着哥哥们干活,瞧见妈妈的样子捧腹大笑:“妈妈,你这样真好玩。”
  “是吧?好玩吧,你也来摔?”
  卫真试了一下,她力气小,自以为一株花生摔完了就往地上扔,小妗子余晓菊给抓住没放,“真真,你看这上面还有好多花生呢,可不能扔!”
  “啊?这么难,那我还是给妈妈抱花生吧?”
  她乐颠颠往前跑,其他孩子也是一样稀稀拉拉的抱过来花生,路上还有掉的,卫真还踩着落下来的花生秧子绊倒了,这土刚刨过还是松软的,但摔一下也不轻,趴在地上瘪瘪嘴,有点难受。
  宋月明瞟了一眼:“真真,自己站起来。”
  大宝跑过去要扶她,卫真凑着手站起来,低头看看短袖短裤都沾了泥,膝盖上也有,顿时有点不乐意。
  “妈妈,这好脏啊!”
  “没事儿,咱们回去洗洗就行,你先自己打一打。”
  此时,双胞胎从她身边路过,两人已然成为现场版的泥猴,脸上还挂着一道泥,嘻嘻哈哈的往前跑,反正就是边干边玩。
  “妹妹,一会儿还得弄脏,就这么着吧。”卫铭在空中留下这句话。
  卫真看看宋月明,宋月明正专心致志摔花生,那大前方出力刨花生的卫云开,根本没注意她遭了什么罪,又抬头看看瓦蓝的天空,卫真只好乖乖把地上的花生再给抱过去。
  等她走到面前来,宋月明赞赏一笑:“真真真乖。”
  卫真立马神采飞扬,就是沾上微湿的黄土,真算不上多脏。
  余晓菊看见卫真身上半新的鹅黄色衣服,提醒道:“月明,这花生津沾衣裳上可洗不掉,你别让真真干了,一会儿衣裳就不能要了。”
  花生叶子折一道就有汁水冒出来,沾在衣服上面基本洗不掉,到花生地里干农活就得穿深色衣服。
  “没事儿,她这身衣裳明年就不能穿了,让她玩吧。”回来的时候知道要干农活,他们特地穿的旧衣裳,卫真衣服多又在长身体,也不在乎这一身衣服被弄脏。
  “那也是。”
  两人随意聊着天摔花生,过一会儿发现几个孩子都不给送花生了,抬头一看,人都没了。
  “咦,他们都上哪儿去了?”
  余晓菊四处看看,忽然想起来:“是不是到河边看浇地去了,你三哥估计把水泵跟浇地的管子拿过来了,要不,你去看看去?”
  宋月明答应一声,往前走会儿才发现卫云开也没在地里,到地头河沟里一看,果然都在那儿呢。
  农村人种地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离水井和河边近,浇地方便省事,宋家这块地临着东大河,长长的河道里有的地方都已经断流,只有挨近桥边大闸稍深的地方还有不少水,宋建军将水泵下在里面,又把成盘的塑料软管往地里铺,他们家的地挨着宋卫国,地里的花生前两天收起来都快晒干了,现在打算早早浇地犁地,好种上一茬蒜,等来年春天好收成。
  卫云开帮着铺管子,还得叮嘱几个熊孩子不能往水边走:
  “这里头的水看着少,但里头深的很,你们都别往水里去,要不然马鳖钻到腿上喝你们的血!”
  一句话把一半的孩子吓住了,大宝二宝是习惯了的,只敢挤眉弄眼的不敢当场违背大人的要求,宋威威和三宝小一些,听话不敢下水,双胞胎好奇马鳖是什么东西,至于俩女孩完全对下水不感兴趣了。
  宋月明听着也膈应,勒令他们:“都上去吧,别在这儿站着,不干活晌午没饭吃啊!”
  卫铭仰头问:“妈,不是说带我们回来抓泥鳅呢吗?”
  宋建军听见了,连忙说:“待会儿就去!”
  卫越立刻很热情的问:“小舅舅,咱们什么时候去啊?”
  “等小舅舅把管子铺好,你们别站着了,去给帮忙去!”
  “好嘞!”
  卫真看了一会儿觉得没意思,河边有水草有虫子的,还带着河水的腥气,她不愿意多呆,和小表姐笑笑手拉手往上走,想要去找宋月明。
  走到一半,“啊——妈妈——”
  宋月明一惊;“怎么了?”
  “有虫!”
  卫真刷一下就要飙泪,笑笑低头一看,笑着就给抓起来:“小嫲嫲,没事儿,是个大蚂蚱!”
  她说着就给拎起来给宋月明和卫真看,果然是个差不多手指头那么长的青色大蚂蚱。
  宋月明松一口气,走过去安慰:“没事儿,它不咬人,我给你弄个毛毛穗串起来中不?”
  毛毛穗就是狗尾巴草,从草芯里抽出来草杆,细细长长还不易断,蚂蚱脑袋后面有片壳,翘起来就能把毛毛穗穿进去,一根毛毛穗上至少可以串十几只蚂蚱。
  卫真似信非信,学着笑笑捉起来一只,发现蚂蚱真的不咬人,兴致勃勃的去捉了。
  宋月明就发现自家闺女娇气也娇气,虎起来也是真的虎,串起蚂蚱来那叫一认真仔细,下手毫不留情。
  “妈,这个串起来干什么?能吃吗?”
  “唔,这个蚂蚱有翅膀,好像不怎么好吃,回头给你烤一下试试。”
  宋月明没吃过蚂蚱,只听说过油炸蚂蚱,但黄栀子肯定不愿意糟践好油来炸这不能吃的东西,她准备先烤一下试试。
  卫真听完抓的更起劲了。
  卫云开路过的时候看闺女鼻尖上都冒汗了,又看她毫不犹豫的动作,心疼的说:“真真,不一定好吃,你别抓那么多,去树荫下歇歇。”
  幸好今天不怎么热,也没啥大太阳,要不然他还真舍不得让闺女在这大太阳下面来回的跑。
  卫真小脸上满是自豪的扬起手让他看,毛毛穗上都快挤满了,最下面那只大蚂蚱几乎失去生存空间,还问:“爸爸,你看我是不是抓了很多?这真好玩!”
  卫云开不忍直视自家闺女原本那白白嫩嫩的小手,只能说:“你觉得好玩就行。”
  过一会儿卫真终于觉得热了,跑到地里的树荫下坐着,跟笑笑一起玩蚂蚱,宋建军的小儿子三宝一屁股坐在地上,哥哥们嫌他小,他就喜欢跟姐姐们一起玩了。
  宋月明站在树荫下盯着他们,现在这些孩子都离下水泵的地方远远地,但难免一个看不见就能奔过去玩水。
  不过,“三哥,这河里就一直这么点水?”
  宋建军眯着眼睛往河道里看,思索着说:“这些天水少天也旱,估计再过两天应该会来水,到时候都该浇地了,咱家这不是收的早急着种地嘛。”
  宋建军这些年搞蔬菜大棚,他和宋建兵大部分的地都用来种菜,但庄稼人不敢不重粮食,每年种一点够吃的就行,今年他打算把地都种上菜,宋建钢两口子在南方这几年,他家的地也被宋建军给承包下来,投入不菲。
  宋月明仍是觉得:“咱家这地附近要是再多口井就好了,也不用担心地里没水。”
  毕竟种菜的需水量和种地还是不同的,这地里的庄稼一年四季就收两茬。
  卫云开若有所思的看向远方,“这几年断断续续的也打出来不少井吧,会越来越方便的。”
  宋建军也不怎么愁,笑呵呵的点头:“那是不假,反正离得远就多扯两盘管子的事儿。”
  宋卫国是当村干部的,对这些年的变化知道的一清二楚,听着他们说的,信心百倍道:“肯定越来越好,前些年咋也想不到会有现在的好日子。”
  黄栀子晃着毛巾给自己扇风:“那也得咱自己干,有那懒蛋分了地不种,活该穷。”
  当年混工分看不大出来谁勤快谁懒,现在自家地里头啥样那就是照妖镜。
  他们正说着话,在干枯河道里玩耍的五个男孩忽然兴奋起来,双胞胎尖叫着喊:“爸爸,快下来看!这里头有鱼!”
  “真的假的?”
  “是真的啊!小舅快来!”
  卫云开和宋建军先下去看看,其余人似信非信的都没动,坐在岸上看他们拨开水草找见一片小水坑,刚没过脚脖子,宋建军跳进去一弯腰就摸出来一条梳子长短的鲫鱼,鲫鱼鳞片在日光下闪着光。
  “嚯,还真有鱼?”
  宋建兵也快步下去了,男人似乎对捉鱼情有独钟,不一会儿都站到水坑里摸鱼去了。
  卫越撅着屁股在水里头摸来摸去,终于抓到一条,兴奋地扬起来:“妈妈,你看!”
  宋月明已经下来了,很给面子的给小崽子鼓掌:“右右厉害!”
  卫铭不甘示弱,也抓上来一条不大不小的鱼,宋家三宝和宋威威也抓到泥鳅或者鱼,连宋卫国和黄栀子都站不住,下水抓鱼去了。
  卫真看着他们一会儿抓一条,相当的羡慕,犹豫着要不要下水,笑笑拉着她的手说:“真真,这里面马鳖不多,说不定都没有,咱下去抓鱼吧?”
  “啊?这里头有马鳖?”
  卫真再想下去也不敢动了,扭头看向宋月明:“妈,你咋不下去?”
  宋月明眼看着因为那一小洼水被搅动,不断爬出来不知名的大小水虫,对不起,她也不敢下水。
  “真真,咱们还是站这儿看着,顺便想想怎么吃鱼吧。”
  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站在水里的卫越忽然嘶了一声,白白的小腿抬起来一看,果然有一条细长的马鳖趴在腿上,宋建军离他最近,一下子给抓下来扔到干地上。
  “没事儿吧右右?”
  卫越心有余悸的摸摸那片皮肤,摇头说:“我没事儿。”
  来了这一下子,卫真果然安分了,这片水洼里头水浑浊不堪,谁也不知道下面有什么东西。而方才要下水的笑笑心有余悸的站在旁边,难姐难妹乖乖站在一旁看大伙儿抓起来的鱼。
  小水洼就那么点地方,不大会儿功夫里面的鱼就都被抓出来了,顺便里面那点水也被泼出来,挖一挖里头的淤泥里有没有泥鳅。
  卫铭挖出来一个手指头肚那么粗的泥鳅,拿过来给宋月明献宝,宋月明看着他水泥猴的模样,怕伤他心才没往后退。
  “左左也非常厉害!”
  鱼捉完大人都去干活了,几个孩子拿着除草的小铲子挖泥鳅,宋月明再三嘱咐他们不要把铲子往自己脚上砍才回到岸上,闹腾这么久马上就是晌午饭时间,收回来的花生要带回家,地里正在浇地也不能不留人,宋建军浇自家的地,自然是他留下。
  宋建兵开着大的那个机动三轮车,众人都坐在上面,仨孩子坐在车斗里往外看,路上不乏干完农活回家的人,骑自行车。三轮车或者两腿走回家。
  卫真靠在宋月明肩膀上说:“妈妈,种地真好玩。”
  “嗯?”
  “也很累。”
  这还差不多,宋月明断定他们不会乐不思蜀了。
  但等下午离开,跟表兄妹告别时,仨孩子还是恋恋不舍的。
  卫真还问:“妈妈咱们什么时候还能再回来啊?”
  “等八月十五看看吧,要是星期天就带你们一起回来。”
  仨人都高兴极了,他们仍是从宋家的地里离开,一路走过土路颠簸不堪,大约是前些天才下过雨的缘故,路上被碾出来很深的车辙痕迹,土变干之后坑坑洼洼的,十分不好走。
  卫越表情夸张的说:“妈妈,我颠的屁股疼。”
  “老实坐好不要动,过一段就好了。”
  幸好小宋庄离国道不远,上了柏油马路就是宁静平和。
  不多时,仨人就挤在后座睡着了,他们玩闹一天又没有午睡,一直没睡就是因为太兴奋。
  宋月明也调个舒服点的姿势躺下。
  卫云开聚精会神看着前方,过一会儿看她了无睡意的忽然问:“月明,你想不想做点什么?”
  她下意识的反问:“这不是在开车?”
  “……”
  宋月明很快反应过来,“你是想挖井还是想修路?”
  平原地带靠得住的就是土地,临河的地就那么点,水井是必不可少的,但现如今的水井间隔较远,浇地打水都不大方便,村里的路都是土路,如今陆陆续续多了机动三轮车,三轮车改装的助力器,路能修好与外界的来往会更加便利,不是还有那句老话,要想富先修路么。
  “都可以做点,实地考察一下,怎么样?”
  “行,两个村儿都做吧,咱们都是在这里长大的嘛。”
  既然有能力,就做点力所能及的,他们也对这一方水土怀着感恩之情。
  “你回头联系一下,到时候以捐款的名义吧,具体事情让专业人员规划。”
  卫云开微笑着说好。
  开学之后,两人就把这件事提上日程,联系了政府部门,将小宋庄和魏水村村里的大路、地里的大路修一修,每个村的地里添上十口井,通往两庄之间那所小学的路也给修了修。
  为了避免麻烦,卫云开要求不公布他们夫妻的捐赠身份。
  只不过,黄栀子家所在那条稍窄胡同本不在修路范围内,也要给修,魏根生家门前那条略修一下正好连上大路,黄栀子一下子就猜出来是怎么回事。
  “宋月明,你你你——”有钱烧的啊!
  “妈,这是好事,你别声张,我不想冒出来一堆认识的不认识的跟我借钱。”她能做的就这么多。
  黄栀子既心疼又高兴,宋卫国和宋卫民知道一点内情,但他们是村干部,修路对村里只有好处,当然不会说闺女半句不好的话。
  再说,宋建军哥俩儿种的大棚蔬菜,下雪下雨的也不怕运不出去,暗暗决定明年销路不错就扩大规模。
  市里
  宋月明看着双胞胎第一周学写作文就把挖泥鳅的事儿给写到日记和作文里头,笔画多的泥鳅两字他们还不会写,用了拼音,短短的日记里,卫铭强调的是妈妈做的鱼是多么好吃,卫越则自夸是个被马鳖吸血都不哭的男子汉。
  “你们俩还真是会吹。”
  卫铭躺在沙发上翘着二郎腿,“妈,这怎么能叫吹?我明明是实话实说好不好?”
  卫越啃着甜津津的梨子重重点头:“对!”
  “那行,只要你们能写好就行。”
  宋月明又特地给两人买了日记本。
  卫真喜欢收集漂亮本子,也哼哼着要本子,逐渐失去写日记热情的双胞胎恨不得把日记本塞到她手里。
  “妹妹,本儿给你,你来写好不好?”
  卫真皱着眉头,俩哥哥这么好说话那肯定是没好事,摇着头说:“不要!”
  双胞胎硬塞都塞不出去,只能自己抱着本子写。
  宋月明和卫云开并不过多干涉他们的互动,反正除了双胞胎闹的时候会打架,俩哥哥是不会跟妹妹计较的。
  卫真看着宋月明站在大镜子前整理衣服,屁颠屁颠凑过来:“妈妈,你干什么去呀?”
  “明天你秀红姨出门儿,我现在去看看还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你跟我一起去不?能看新娘子,还能见着姥姥姥爷,他们也来了。”
  卫真一听就摆手,“我不去,我星期天在家写作业,你让姥姥姥爷到咱家住吧。”
  宋月明捏捏她的鼻子,了然道:“我还不知道你,就是不想看见老师呗。”
  “妈妈~”
  “真真~”
  母女俩抱在一起难舍难分,双胞胎夸张地捂住耳朵,太腻歪了!反正他们不承认自己有时候也会这么腻歪!
  魏秀红婆家在市里,婚礼也就得在市里头办,她在市里没房子,选在在宿舍里出门儿,说是宿舍其实并不算简陋,准女婿跟她一个学校教书,开学的时候两人已经领证,正好分到学校里面一间带院子的家属院,既做新房也是娘家人送她出门儿的地方,从家属院到婆家,再到酒店吃酒席。
  宋家的该到的亲戚悉数都到了,将魏秀红送到婚车上,娘家人就不能跟着过去,只有送嫁的小姐妹跟着过去,魏春华是送嫁姐妹之一。
  魏春华见到宋月明抿嘴笑了笑,婚礼现场很忙,两人没说什么话,送走魏秀红,宋月明和卫云开分别开着车将娘家亲戚送到车站,车站有魏秀红婆家包的一辆车送他们回家,他们也不愿意再住一晚上的宾馆。
  临走,宋卫琴拉着宋月明的手,满是感激:“月明,大姑没白疼你,秀红能嫁这么好,也多亏你。”
  “大姑,秀红嫁的好是她人好。”
  宋卫琴笑笑,握着她的手紧了紧,只觉得当时是突发奇想的操心侄女婚事,没想到如今闺女也沾了侄女的光,别的不说,自家是农村的,魏秀红的婆家是城里人,要不是有宋月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