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女相[金榜]-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氏没料到她居然一口回绝了,要知道孟小姐的条件,对于继室来说实在是没得挑了,但见李氏态度坚决,她也就不再说什么。
等贺孟氏知道贺文麒母子俩居然拒绝了,心中自然是恼怒,原本还以为能借着这件事,拉进孟家与贺家的关系,让那边多多提拔自己,谁知道如今却是不成了。孟氏心中后悔的要死,当年就不该看在忠勇伯的面子上,就巴巴的嫁了进来,如今倒是好,只能当个平头娘子!
而孟家知道消息倒是没有动静,这件事原本就是秘密,从此之后再未提起,孟夫人心中暗恨贺文麒不识货,自家女儿嫁给他还嫌委屈了,不过是个破落户出来的。孟大人倒是感叹了一声,他知晓贺文麒的为人,便猜到他一口回绝,却不该是看不起自家的缘故,想到贺文麒为妻守孝的传言,便可惜自家女儿没福气。
☆、第87章 户部
不仅仅是张氏;上门来想要为贺文麒做媒的大有人在,虽说进门之后就是继室;上头还有个已经记事的儿子在,但贺文麒好歹是朝廷正三品的官员,如今满打满算也才二十出头,正是年轻有为的时候,又备受新帝宠信,将来前途无可限量,要知道多少人,一辈子也做不到正三品的官。
在京城,正三品或许还不算什么,但户部侍郎的位置,足以让大部分人都给几分脸面;更别说谁都知道,这位贺大人是新帝的亲信,当初还是为了新帝去了南中,有这份情谊在,不愁将来没上升的机会。
这样的男人,那些底蕴深厚的名门贵族还看不上,但大部分的人,却觉得值得一看了。再说了,就算是舍不得家里头的嫡女作继室,哪家哪户还没有几个庶女,嫁出门不但得了好名声,还能拉拢一个得力的女婿,也是不少主母求之不得的事儿。
不过议亲这事儿,也不会有人直接说道贺文麒面前去,倒是李氏不得不打发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其他人倒也罢了,当年那几位闺中好友,也纷纷找上门来,不是自家有侄女什么的,就是帮人问问,李氏觉得好笑的同时,也只好都用同一个借口打发过去。
这样一来,倒是闹得整个京城都知道,贺文麒要为了去世的段雨燕守孝,如今过了两年还不打算续弦,据说是打算守一辈子了。这样的事儿,在这个年代是十分少见的,众人在感叹贺文麒重情重义的同时,背地里也是骂他是个傻蛋儿。
其他人倒也罢了,贺家族长那边,也屡屡上门,话里话外透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李氏看着他们不耐烦,只说自己已经有了孙子,没有无后这事儿。
贺家还要再说,第二天上朝的时候,皇帝却直接点了贺文麒的名,夸奖他对亡妻重情义,一下子让那些唧唧歪歪的人都闭了嘴。
续弦的事情好解决,说到底,那是贺家自己的事情,只要贺文麒自己不松口,李氏不答应,别人还能逼着他娶妻不成,但是户部的事情却有些棘手,贺文麒作为一个迟到了两年的空降兵,面临为难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即使有朱成皓压着,但明面上不敢,私底下也不会轻易让他好受了去。
从进户部开始,整整三天,除了必要的公事交接,居然没有一个人跟贺文麒说话,这足以证明,贺文麒如今受到了多大的排挤。贺文麒倒是也不急,反倒是让知道消息暴怒的朱成皓稍安勿躁,他要在朝堂之上立足,只靠着朱成皓的扶持却是不成的。
贺文麒有的是耐心,该干嘛就干嘛,遇到事情就抓着一个人问,通常碍于他是皇帝的亲信,这些人也不敢直接甩脸子。伸手不打笑面人,贺文麒笑起来的时候,要多和善就都和善,不得不说,长得好的人,不管到哪里都是吃香,别人见他一直都是这副模样,倒是显得自己小肚鸡肠,慢慢的便也不再冷冰冰的。
户部上下也不是一块铁板,而贺文麒观察了三天,便开始找到了突破点。如今的户部,户部尚书黄立黄玉衡,是先帝任命下来的,在朱成皓还是皇子的时候便早早的投靠了他,暗地里为他办事儿,所以新帝上位,他的位置照旧是做得稳稳当当,面对贺文麒的时候,他却是客气有余,照顾不足。
而再往下,朱成皓上位的时候便经过了一次大清洗,还能留下来的,不是他的人,就是重新任命的,老一派的官员,大部分都跟黄立抱成一团,对贺文麒冷眼旁观。而新一派的,却看一步登天的贺文麒十分不耐烦,明里暗里的为难。
只是贺文麒如今的职位,上头就一个尚书大人,除了黄立之外,其他人见到他还要行礼,这个为难,也不过是不跟他打交道,布置下去的任务拖延之类的。只是贺文麒的官职高,他要拉着某一位下属问话,他们也不敢明目张胆的不答应,不然一个失职之罪,就够他们受的了,到时候被赶出户部,那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弄清楚流派之后,贺文麒便把心思落到了新人这一派上,老一派的官员是新帝的人,不好拉拢,在户部也扎根已久,他想要有任何的动作都困难,但这些新人却不同,说到底,他们跟自己有几分相似,如今这般冷淡,还是因为朱成皓做事情不地道,自己这个空降兵让他们羡慕嫉妒恨了。
等第四天开始,贺文麒一声令下,将这些人留下来一起盘查这几年的账本,为此贺文麒还恭恭敬敬的找黄大人禀告了一番,但这位黄大人还以为是皇帝暗地里吩咐的呢,哪里敢阻拦,只心中暗暗算着,自己手底下的账册有没有漏洞。
贺文麒这般大张旗鼓的盘查,自然不是为了揪出户部的蛀虫之类的,哪个部门的人要是一点儿不贪,那才是奇怪的事情。只是他看着历年来的账本有些混乱不清,户部到底还有多少东西,居然也不能一目了然,这才有了这次的盘查。
这番动作,自然苦了下头的人,浑水摸鱼的日子没了,每天都得跟账册较劲,一个弄得不好,还得挨批。这些人对贺文麒自然有了怨念,贺文麒只当是不知道,照旧该盘查的时候盘查,每天却让家里头送不少的好吃好喝的过来,请了整一个户部的人。
一个棒子一个甜枣,吃人嘴短拿人手软,一日日过去,下面的人也不好再说贺文麒的不好。等账册全部统计出来,清清楚楚的账目,居然得到了朱成皓的一句夸赞,虽然大部分的夸奖都对着贺文麒去了,但自从新帝上位以来,他们还是第一次听见这位的夸奖,心中自然也激动的很。
朱成皓的赏赐并不多,但皇帝的赏赐,有时候重要的不是东西,而是一个态度,让别人知道,他们是受到皇帝重任的。这般一来,得到了实惠的户部众人,对贺文麒倒是多了几分佩服,再有事情布置下去,也会勤勤恳恳一丝不差的完成。
等看见这样的场面,黄立心中也是暗叫不妙,他原本以为,贺文麒备受排挤,到时候有力无处使,自然会向自己求救,到时候自己这个户部尚书出面疏通,贺文麒也会记着自己的好,在户部之内,还是自己一个人说了算。黄立自然知道,贺文麒是新帝的亲信,比起自己来更有重量,正因为如此,他才害怕这位早晚会取代了自己的位置。
只可惜,黄立的计划没有成功,不知不觉三个月过去,原本怨气升天的那些下属,居然一个个对贺文麒佩服起来。再看见皇帝的赏赐,他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贺文麒的办法有些强硬,但胜在皇帝愿意给他脸面,这样一来,恐怕在户部之中,贺文麒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早知道会如此,他当时便该早早的站出来。
只是如今后悔已经无用,黄立心中倒是也有些佩服这个贺文麒,虽然是贺家出生,但据说从小寡母长大,老师也不过是个从未出仕的进士罢了,却能一步步走到今日,这可不是仅凭着皇帝的宠信就可以的。
贺文麒也察觉黄立对自己的态度似乎更加亲切起来,不过这时候他却考虑不了这么多,不查不知道,一查才发现,原来户部的账户里头,银两确实是不多了。想想也是,这几年又是天灾又是*不断,等朱成皓上位,又免了灾区好几年的赋税,这样只出不进,户部能宽裕才怪了。
若一直是太平年间,过几年户部也会充盈起来,但这种事情谁也说不准,若是这会儿再出一个乱子,皇子很可能面对无银可用的境地。贺文麒不由思考起来,在历朝,要增加户部的存银,还有什么样的办法。
等贺文麒将这等情况与黄立一说,后者倒是不在意的说道:“户部惯来如此,如今还未到秋收的时候,等秋收过去,户部便能充盈一些。”
贺文麒听了这话却不能赞同,秋收不过是农民辛辛苦苦一年的收入,能有多少,赋税的重头戏在商。
听了贺文麒的话,黄立倒是看了他一眼,淡淡说道:“如今商人的赋税已经够重了,若是再增加,怕是以后无人再从商。”
在历朝,商人的地位虽然不至于低贱,但士农工商,也是不被人看好的,若是一味的增加赋税,显然对商人十分不利。
贺文麒自然不会做杀鸡取卵的事情,当下笑着说道:“下官自然不是这个意思,只是开源节流,想要增加赋税,还得从源头开始,农民一年辛辛苦苦,除了养家糊口的,又能得到多少,而盐矿,银矿那些,又不是说增加就能增加的。”
黄立听了这话,倒是不知道他究竟是什么主意,但想到这位好歹是皇帝的亲信,倒是也没有不耐烦,只是问道:“那不知道,贺大人的意思到底是?”
贺文麒微微一笑,开口说道:“先帝时期开始的海禁,距今也该有二十多年了吧。”
黄立听了这话脸色微微一变,在□□时期,海上交易确实是十分热闹,那时候商人们冒着风险,却也能获得极大的利益。只是在先帝时期,海盗成乱,甚至侵袭沿海百姓,先帝一怒之下,直接封锁了海禁,这些年下来,虽然还有私船出海,但也是十不存一,这般下来,使得人对大海越发畏惧。
海禁原本就是不合理的存在,闭关锁国,带来的只会是封闭和后退,贺文麒对老皇帝的政治眼光保持怀疑,□□若是知道,自己的好政策全被后代子孙毁了,不知道会不会气得跳出来:“听说当年海上交易,每次回来的商船,一艘都抵得上一年的税收。”
黄立心中一跳,忍不住在想,莫非开海禁的主意是皇帝想出来的,但看了一眼贺文麒,心中也有些拿不准,便只是说道:“年轻人,你怕是不知道,出海的风险极大,每一次都会死伤过半,虽然回来的一夜暴富,但多少人就死在了海上,更别说如今海盗猖獗,出海更是没了保障。”
贺文麒自然也考虑到这一点,他更加知道,一个国家海军的重要性,便将自己的主意一一道来。
黄立没有想到,这位不但想要开海禁,还要打造海军,天知道这话一出去,会引起多大的波澜,黄立眼神一闪,却是有些拿不准主意,犹豫了半晌才说道:“只是那时候先帝有令,历朝永不开海禁。”
贺文麒也不指望黄立能立刻决定下来,开海禁的事情,他也得先跟皇帝通通气,看看朱成皓的意思,不过在他看来,朱成皓可并不关心先帝的指令。再有一个,并不是海禁不开,沿海就能平稳的,这些年沿海地带一直有小打小闹,只是历朝内部不稳,所以才腾不出手来收拾罢了。
贺文麒想做便做,当天便拿着奏折求见了皇帝,朱成皓见到他倒是高兴的很,拉着一同坐在榻上,才慢慢看完了奏折。等看完海禁事宜,朱成皓却是皱眉说道:“开放海禁,对沿海百姓固然是好事儿,但提出这件事的人,怕是会受到百官责难。”
想要做一件事儿,哪有人人都会赞同的时候,贺文麒倒是想得通的很,笑着说道:“不过是被骂几句,真要动手的话,那些大人可不是我的对手。”
朱成皓听了这话忍不住一笑,显然也是想到,当初在朝堂之上围殴,贺文麒的伸手确实是十分不错的事情了。
贺文麒也不兜圈子,只是问道:“皇上心中是怎么想的?”
他越是直接,朱成皓越是喜欢,若是贺文麒哪一日客气了,朱成皓还得觉得不自在,听了这话便说道:“朕自然是看好的,不过要如何实行,还得从长计议。”
贺文麒点了点头,有皇帝这句话就够了,这件事确实还得好好商议才行。只是没等他走出宫门,便见陆公公脸色惨白的躬身进来,伏地禀告道:“皇上,南边有加急的战报,如今人带到。”
☆、第88章 倭寇
倭寇犯境;对历朝来说并不是新鲜事儿;但往年的时候,那些倭寇虽然会上岸劫掠;却少有杀人的;当地的百姓虽然吃了苦头,但命到底还在。而这一年,不知为何;倭寇像是一下子发了狠;居然在当地沿海一带烧杀劫掠,好几个小渔村都直接灭了村,当地的官府无能为力,每次他们听到消息赶到,那些人早已经吃饱喝足离开了。
这样的消息传来,比起当初胡奴犯境还让人觉得震惊,毕竟在历朝人的眼中,倭寇那就是下三流的海寇,从来只敢小打小闹,甚至在海禁之前,他们还每年来进贡,对上他们,历朝总有几分高高在上,如今,却是被狠狠的扇了一巴掌。
朱成皓并不是多么勤政为民,爱民如子的皇帝,但却绝不会允许另一个民族践踏历朝的尊严,在接到消息的那一刻,贺文麒便猜到这位绝对是要给这些倭寇一个厉害瞧瞧的,果然,第二日一大早,早朝上头,还提议以德服人,不建议动兵的文官都被骂得狗血淋头。
朱成皓骂人很直接,也不玩文人那些拐弯抹角的玩意儿,但就是这般的直接,差点没让那位以德服人的文官羞死。他若是再加以阻拦,如不是成了皇上口中,为了个人名声,却陷百姓于水火而不顾,历朝的千年大罪人了吗。
贺文麒回来之后,还从未见过朱成皓在朝堂上头发飙,如今看了一回,倒是有些明白过来为什么朝廷的文臣武将,对上这位皇帝都是战战兢兢的缘故。这位霸气侧漏的时候,实在不是一般人能够应对的,并且朱成皓是个十分执拗的人,一旦他已经决定的事情,绝对不会因为外力而改变。
贺文麒自然也是同意出兵的,以德服人这事儿,对着君子还有用,对着小人,那简直是人家瞌睡了还给送枕头。对于进犯的敌国,唯一的办法就是将人打怕了,或者直接灭了,才有可能得到几年的安宁,退让永远不可能获得平静。
只是如何出兵却是个大问题,即使如今秋收即将到来,军队并不会缺少粮草,但历朝却没有正统的海军,如果派陆军过去,到时候又是玩你追我打的游戏,自家军队累得半死,倭寇却打不着几个。
朱成皓思虑再三,却是派出了自己的亲信将领顾成瑞,这位大将军出生福州,是土生土长的海边人,对沿海一带的地形十分熟悉。这位跟着朱成皓十多年,实实在在的保皇党,派他出去朱成皓也能放心一些,更有一点,他之前私下让人锻造出来的兵器,这一次却是能派上用场了。
贺文麒可不知道朱成皓还私下将兵器派发给自己的精锐部队用来实验,讨伐的军队即将远行,户部也忙得不可开交,军队的内需都需要他们来准备。户部从上到下都忙得脚不离地,几乎连回家的时候都没有,李氏看在眼中急在心里,每天都要使人往衙门送吃送喝的,催着贺文麒吃下去才能安心一些。
等户部空闲下来已经是半个月后,先发的部队恐怕已经到了沿海一带,只是还没有消息传来,贺文麒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李氏连忙让人给他准备洗澡水,让他能够舒舒服服的歇一歇。
昏昏沉沉的睡了一觉醒来,贺文麒才发现自己怀里头还躺着一个小家伙,低头一看顿时乐了,贺亦轩睡得跟小猪猡似的,嘴角流着可以的液体。以前在南中的时候,自从段雨燕身体发病,逼着贺文麒分房而睡开始,贺文麒就一直带着这个小家伙一起睡。只是后来到了京城,李氏怕孩子大了,会发现女儿的不对,便让他们分房睡了。
这半个月贺文麒忙得团团转,回家的时候都少,更别说去看看贺亦轩了,几乎一整天都见不着一面。小孩子想爹爹想的狠了,这一日好不容易等到他回来,缠着李氏要一起睡,李氏想了想,便小心翼翼的将他塞进床里,吩咐他不能吵醒了爹爹。
贺亦轩还是个孩子,虽然知道不能吵着爹爹,但窝在一起睡着睡着,就真的睡着了,这会儿小身子死死的靠在贺文麒的怀中,小手还紧紧的拽着他的衣襟不放开。
想到好些天没有好好陪着孩子,贺文麒心中倒是有些愧疚,索性也不起来,搂着孩子又安安稳稳的睡了一个回笼觉。
又过了好一会儿,这次倒是贺亦轩先醒了,小孩虽然迷迷糊糊的,却还记得奶奶的话,不能吵醒了自家爹爹,于是就小心翼翼的缩在那儿,偷偷看着他爹爹,唔,好长时间没见爹爹,爹爹变得更加好看了。
贺文麒再醒来的时候,便瞧见自家儿子跟个小鹌鹑似的缩在那儿,忍不住笑着捏了捏他的小鼻子,笑着说道:“醒来了怎么不叫爹爹起床?”
贺亦轩笑嘻嘻的凑到他脸颊上亲了一口,这才乖乖的说道:“奶奶说爹爹这几天好累好累,要好好休息。”
贺文麒这会儿也觉得精神头回来了,一觉醒来倒是饿得很,索性起身给自己收拾干净,又帮着贺亦轩穿上了衣服,这才抱着他走了出去,外头的丫头一直守着呢,听见动静连忙端来洗漱的东西。
早餐也是早早的准备好了,贺文麒抱着孩子走到那边,便看见李氏也等着呢,连忙说道:“娘,我起晚了你也不自己先吃。”
李氏瞪了他一眼,伸手想要把孩子接过来,但贺亦轩抱着他爹的脖子不肯撒手,便有些没好气的说道:“谁等你,我等我孙子呢。”
贺文麒哈哈一笑,亲亲热热的亲了一口贺亦轩,自家儿子亲自己,这绝对是让人开心的事情。李氏见他们父子俩闹腾,连忙说道:“先吃点东西垫垫肚子,大的小的都这么不会照顾自己。”
好久没有坐下来好好吃一顿早餐,贺文麒倒是吃得香,连带着贺亦轩也比平时多吃了一碗粥,看得李氏啧啧称奇,对着自家儿子说道:“这孩子就是跟你亲,跟着你吃饭都香了,平时真是白带了。”
贺亦轩倒是个机灵的,听了这话连忙说道:“宝宝最喜欢奶奶了,奶奶也吃,这个小包子可好吃啦。”
李氏被哄得顿时乐开怀,吃着包子跟吃仙桃似的,贺文麒赞许的看了一眼自家儿子,这小子绝对有前途。
等吃了饭,李氏见贺文麒没有出门的打算,才笑着问道:“今日是休沐吗?”
贺文麒点了点头,历朝官员,大部分都是一个月休沐三日,大家轮流着来,这一日刚好轮到他,不过一般忙起来的时候,休沐就会自然而然的取消了。
李氏听了倒是高兴,看了眼蹦跶起来的贺亦轩,笑着说道:“也多陪陪这小子,这几天可念叨着你呢。”
贺文麒自然答应,想到来到京城之后一直忙得很,自家院子里头的风景都没好好看过,索性让人准备了一些茶水点心,带着李氏往后院去。
他们住进这栋院子也已经快四个月,李氏平时在家,没有人上门的时候也喜欢来后头转转,不得不说,这院子皇帝下了命令,下头人也伤心的很,收拾的十分整齐,为此李氏还特意请牙婆选了几个花匠买来,专门就是为了伺候这个院子的。
虽然已经入秋,院子里头的风景倒是依旧好得很,这一日的天气也很好,万里无云湖光粼粼,看得人心中也高兴。
等坐下来,贺文麒抱着孩子考了一会儿学问,倒是想起来,一般大户人家,家里头孩子三岁也该是启蒙的时候了,等识字之后,五六岁就该进私塾了。
贺文麒将话头一提起,李氏也想到自己的疏忽,暗道大户人家与小户人家到底是不同,文麒小时候自己要去念书,她还满腔放心不下呢。那时候左邻右舍的,有几个是这么小就开始念书的,大部分都等到六七岁,至少懂事了才往学堂送。
以李氏的意思,是想请一个先生回家来教,贺亦轩到底只有三岁,去外头念书的话,被欺负了也说不定。
但贺文麒却觉得,小孩子是最需要伙伴的,家里头没有同年龄的孩子,唯一一个崔佳,如今跟着崔景山夫妇离开了贺府,虽然时常回来,却不可能一直住在贺家。
想了一番,贺文麒倒是说道:“等我找知礼问问看吧,他如今在学堂里头读书,该比我更加了解一些。若是适合的话,让崔佳一起跟着念几年,若是那块料子,也好弄个出生。”
李氏听了也就答应下来,又说道:“那是巧了,你舅妈说了,今天要过来呢。”
古代人做客都要赶在早上,没一会儿,李察氏果然上门来了,身边还带着一个李知礼,倒是意外之喜。贺文麒自然不会知道,李察氏是打听到今天贺文麒在家,这才把同样休沐的儿子一起带了过来,虽然是表兄弟,但这两位没见过几次,不好好联络感情的话,以后难免生疏,她还指望着贺文麒能拉拔自家儿子一把。
李氏跟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