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相[金榜]-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贺文麒越发觉得这位过于尖锐了一些,凡是改革都要留学,但春风化雨形式的,总比狂风骤雨的好,不然损伤了大部分人的利益,即使朱成皓手中有兵权,但兵人也是人。但看着状元郎意气风发的样子,他只好劝道:“诸位大人也曾为民做过不少事情,凡事留一线,对他们,对自己都好。”
  只可惜如今的程允是听不进去这话的,摇了摇头离开了。看着程允,贺文麒忍不住想到南中的白野舒,这两个年轻人有很多类似之处,不同的是,白野舒身在南中,南中白家权势赫赫,又跟段家交好,即使白野舒有些行为过激了一些,其他人也只能压下去,但是程允呢,他背后的程家,可没有这般的能耐。
  


☆、第106章 出头椽子

  在贺文麒的一力主张;户部似乎上下同心的插手;朱成皓的大力支持下;海禁到底还是开了,开了之后倒是顺当起来;也是;那几个被踢到沿海一带干苦差事的大人的例子还摆在那儿呢,谁敢再触霉头,心中对贺文麒自然又是羡慕嫉妒恨,只是惹得这群人最痛恨的;却是半路插足的状元郎。
  说服了朱成皓派出下西洋的船队,贺文麒一开始还打着自己也能跟着一起走走,好歹掺和进这项会流传后世的活动;谁知道话刚提出来;朱成皓立马给否决了,无论他好说歹话愣是不答应,见他还要开口,直接说道,若是执意要跟着一起去,船队也别开了。
  朱成皓的性子就是这般说一不二,就是贺文麒,也就是敢在私下相处的时候好言劝道几句,如此便不再提起。事实上,她提起这话茬也是脑袋一热,如今家里头上有老下有小的,要是真的弄得长期出门,生死不知的瓢泼,家里头一老一小可不得担心死。
  见他没有坚持,朱成皓也是松了口气,贺文麒执拗起来,他不愿意以权势强逼的话,也是个麻烦事情。出海哪里是好玩的,即使是熟悉的海域,一年里头总要送掉几天人命,虽然如今他们的船只不错,但要去的却是从未有人去过的地方,按照贺文麒划下的路线,顺顺当当的也得一年多才能回,这让他怎么能安心。
  当然,除了贺文麒之外的人,朱成皓使唤起来却没有考虑这么多,在这艘船队上,不但放入了十几只新船,并且放上了不少的士兵,大夫,甚至是学士,又从沿海一带招聘了一些能说几句番语的,好歹不能让人出了国门就成了哑巴。
  番事局难得忙了一回,这个几年冷冷清清,一年到头没有啥活计干的地方,这次是出人最多的,他们几乎可以猜到,若是能平安归来,这些人能活得多大的奖励。贺文麒看得眼热,朱成皓生怕他又提出下船的意思,只好用其他的事情将他的心思牵扯过来。
  历朝官船出使为主,贸易为辅,带上的货物也是不少,之前不少熟悉海陆的商人,直接被朱成皓一个命令成了辅助员工,出钱出力,若是能活着回来,倒是也能从商人,混的一个官身也说不定。
  而让贺文麒觉得惊讶的是,皇帝大手一挥,居然允许他将一部分的东西搬上船,让随行的官员帮忙一起处理,这可不是自己派船出海那般的风险大,几乎是坐等收入,这般的好事,自然让贺文麒也忍不住眼红了一把,努力思考着如今的外国人都喜欢中国的什么东西,他也好投其所好不是。
  当然,贺文麒绝对不是唯一一个随份子的官员,朱成皓对待忠于自己的手下,到底是比先帝大方许多,让他自己拿出赏赐来,国库可能吃不消,但这样的好事儿,他倒是不反对手下过来插一手,相同的,这些人在海禁上头,也会拿出自己的能耐来,期望能得到更多的好处。
  船队从沿海启程,却载上了京城不少官员的心,谁都知道海上贸易能活得巨大的利益,只是风险极高,十船九毁,让许多人都不敢插手这个行当,但如今那些高头大船,显然给了这些人无限的信心。
  出海的事情,李氏多少也知道一些,但如今贺家吃喝不愁,儿子在外头的事情,李氏也并不大管,她只知道,如今家里头的产业,他们几个就是吃喝几辈子都是花不完的。看着儿子孙子好好的,李氏就心满意足了。
  带着几分焦虑的心情,朝廷倒是再一次安稳了下来,参份子的朝廷官员不少,虽然各家不敢大肆下手,但这时候再有人说海禁的不好,这些人就能先喷死了他们。
  比起海禁来,保守派的官员受到更大的挑衅,那是来自新科状元郎的深深恶意。
  程允确实是个人才,却有些急功近利了一些,或者说是理想主义一些,即使有朱成皓看重他,但这位屡屡提出有损官员、世家,有时候甚至皇权利益的政策,显然拉仇恨的能力是把贺文麒甩出了两条街。
  因为这个,贺文麒私下与朱成皓提过几次,程允确实是个人才,但这个人才若是用得不好,将来说不定就白白的毁了,再有一个,或许还会反刃伤到自己的手。
  只可惜朱成皓但笑不语,对着程允的态度却丝毫不变,任由这位状元郎成为他手中最锋利的刀芒。
  渐渐的,贺文麒也看出一些端倪来,朱成皓确实是重视程允,但绝对不打算将他培养成什么肱骨之臣,在他看来,程允就是最好的冲锋枪,等将来用完了要怎么做,这位皇帝的心思谁也猜不准。
  程允出生的程家并非无法撼动的大族,自己又是个不知道收敛的,得罪的官员千千万,虽然手中确实是拿出不少的好政策来,但谁都知道,只要是改革,肯定是要损害一部分的利益,将来程允一旦失势,将面临的境况绝对不是那么美好的。
  最让贺文麒担心的就是,朱成皓可不是多么有耐性的人,而现在随着他的器重,程允却似乎有些看不清自己了,有些言语不但涉及到官员,甚至还在谴责皇权。贺文麒自然也知道,封建制度早晚都是要走向灭亡的,但这个并不代表,皇帝会喜欢别人说这些话。
  如今朱成皓要用这个人,自然是会捧着他,看似不介意这些话,但等将来用完了这个人,难道就不会秋后算账。贺文麒心中默默的为这位状元郎捏了把汗,私下提点了几次,但这位只用一种你是凡人你不懂的眼神看着他,贺文麒也只能咽了回去。
  等过了一段时间,贺文麒猛然发现,有几个自己曾经提起,举得太过于激进,现阶段还不能实施的想法,居然直接进了程允程飞时的奏折,而在这一日之前,这些想法,他只有偶尔跟朱成皓提起过,那时候朱成皓也是抱着反对的态度,觉得若是由他提出,在朝中容易引人排挤。
  若是现在贺文麒还不明白朱成皓的打算,那他两辈子真是白活了,感情在朱成皓的眼中,程允还就是个拉仇恨的,得罪人的事情这位状元郎来做,估计以这位的性格,还觉得自己做的是大好事儿。
  虽然朱成皓这般的作为,有一部分也是维护了自己,但贺文麒心中难免有些不安,看着程允的时候总是心生愧疚。
  朱成皓立刻发现不对,将人叫进宫中,叹了口气问道:“心里头觉得不舒服,是不是觉得朕有些不近人情?”
  贺文麒在朱成皓的面前,向来是不加掩饰的,也正因为如此,如今朱成皓成了皇帝,他们的感情也还维持的不错。听他这般问,便说道:“程大人当了挡箭牌,微臣确实是心中有愧。”
  朱成皓见他不像是与自己生气,倒是笑了笑,伸手拉住他坐下,才说道:“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在你心中这些固然是不好的,但程允不是傻子,自然知道这样做的坏处,在比起千古留名,这些有算得了什么。”
  贺文麒微微一顿,恍然想起,历史上多少个位居宰相的大官,到了后世也是籍籍无名,但有几个激发变法的官员,确实是千古留名,他毕竟不是完整的历朝人,想事情的方法也不全是文人,比起千古留名来,他更加想要让李氏,让亦轩安安稳稳的过完一辈子,身后的名声有个屁用。
  见他明白过来,朱成皓便笑着说道:“这些都不是你我逼迫与他的,文麒尽管安心,说起来,倒是程允占了你的好处,仅凭他的脑子,可想不出这么好的法子来,若是能实施下去,百姓也都能过上好日子。”
  贺文麒哭笑不得,真要计较的话,他也不过是从电视新闻书册里头看到了这些点子,说实话,提到几千年前,即使朱成皓支持,但贺文麒对于这些能不能实施下去还是毫无把握。比起这些来,他还是盯着海禁的事情,将户部的税收赶紧拉起来才是正事儿。
  朱成皓见他释然,才笑着说道:“说起来出海的船也已经走了大半年了,至今为止倒是毫无消息,也不知道现在到了哪里。”
  贺文麒被引开了心思,心中估摸了一下,笑着说道:“若是顺利,说不定已经到了别的国家,若是不顺,怕还在路上,只希望都能平安归来。”
  贺文麒话里头说着,心里却想着又是一年年关时节,若是可以的话,给出海的士兵家里头都发放一些补贴,也让这些家人安心一些,他把话一说,朱成皓便摆手说道:“这些事情你决定就好,想必黄立也是会答应的。”
  贺文麒只能点头,两人说了一会儿话,朱成皓便又问道:“如果段夫人也已经过世四年了,你真不打算再娶,朕可是听说,上门说亲的人,都要踩平贺府的门槛了。”
  贺文麒不成亲,朱成皓一开始是满意的,但随着时间过去,他又觉得贺文麒对亡妻过于情深了一些,哪有朝廷大员内宅空虚的,更别说贺文麒府中,就是通房小妾都是没有的。
  想到那些说自己情深,或者直接说自己不行的传言,贺文麒也是苦笑了一声,摇头说道:“亦轩到底还小,我怕继室对他不好。”
  说道贺亦轩,朱成皓倒是皱起了眉头,不赞同的看了他一眼说道:“到底不是你的亲生子,占了嫡子的位置倒也罢了,难道还要为了他绝后不成。”
  在朱成皓眼中,贺亦轩只是贺文麒的养子,如今占了嫡长子的名分已经走了大运,哪里还要贺文麒这般为他着想。
  贺文麒倒是笑着说道:“他是我从小到大一手带大的,比亲生的还要亲,皇上这话,可是让微臣汗颜了。”
  朱成皓也是一时失言,见贺文麒冷了脸便知道自己说过了,叹了口气说道:“朕也不是这个意思,只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不介意,难道贺老夫人也不介意不成?”
  若他是个男人,李氏自然肯定是要介意的,贺文麒微微一笑说道:“若是介意,我现在怎么会过的这般舒坦。“
  朱成皓有些看不懂这母子俩,贺文麒见他皱眉的模样,只好说道:“倒不是对亡妻这般情深,只是京城的女子,好的不可能嫁给我当继室,若是娶一个目光短浅的回来,反倒是惹祸,我一个人也过惯了,家里头有老娘看着,也不差什么,将来直接交给亦轩媳妇便是。”
  听着这话,倒像是准备一辈子不娶妻的,不知为何,朱成皓的心情又好了一些,看了看贺文麒一如既往面冠如玉的模样,也怪不得即使是继室,也有人上赶着要嫁。
  朱成皓想了一下,又说道:“朕的皇妹都嫁人了,但宗族里面,倒是有几个县主还在待嫁。”
  贺文麒听了差点没给吓死,连忙说道:“白大哥,你可别,县主这样的仙人,可不是微臣能承受得起的,要是让他们进门,还不得把我娘憋屈死。”
  朱成皓也就是这样一说,在他看来,那几个刁蛮任性的姑娘,可一点儿也配不上贺文麒,当下笑着说道:“难得听你叫一声大哥,你再多叫几声,省的哪天我兴致来了,直接给你指婚。”
  贺文麒见他是说笑,这才松了口气,连声求饶,倒是哄得朱成皓大笑起来,一直守在外头的陆公公忍不住勾起了嘴角,皇上心情好,那他们自然也能过上好日子不是。贺大人果然就是大家的福星,以后可要好好服侍。
  陆公公正高兴着呢,却见一个衣着艳丽的娘娘带着人朝这边走来,陆公公忍不住皱了皱眉头,皇上最不喜欢后宫的人往御书房走,这位娘娘的胆子可真够大。再一仔细一看,却是最近分外受宠的端妃娘娘,陆公公只好迎了上去。
  端妃似乎也听到了里头的笑声,眉头微微皱起,美人就是美人,即使是这般也别有一番滋味,只见她柔声问道:“里头可有谁在?”
  陆公公捏了把汗,暗道御书房的事情,是您一个后妃能管的吗,但想到这位娘娘正当宠,只好说道:“是户部贺大人在里头,娘娘可要在下通报。”
  端妃犹豫了一下,好歹知道自己是个后妃,在皇帝接见臣子的时候不能插一脚,只能不痛快的说道:“罢了,本宫就不进去了,这是本宫特意为了皇上熬的鸡汤,你替本宫送进去吧。”
  陆公公一面应下,恭恭敬敬的接了过来,但这鸡汤直到冷了,也没能进御书房。


☆、第0107章 海归

  谁都知道新帝对大臣的耐性远远不如先帝;先帝时期;比起历朝历代的皇帝来;算是重视文人的,对待下头的时候也多有怀柔政策,除去两次太子之乱的时候;杀文人的事情还是稍有发生的,但如今的新帝却不同,若是跟他对着干,谁知道什么时候就被盖上一个罪名拖出去斩了。
  文人最怕的是什么,不是死,而是千古留名,留下的还是臭名声,偏偏朱成皓一手建立了锦衣卫;干的就是监视大臣的行当,只要是个人,当官的哪有几个不偷腥的,不是家里头有问题,就是家外头有问题,几次下来知道了锦衣卫的厉害之处,大臣们也不敢再过分“刚直”,也是幸好锦衣卫只听令行事,不会逮着谁就咬谁。
  若是这些大臣们知道,锦衣卫的产生,也是贺文麒在背后推动,那时候朱成皓被几面夹击,日子难过的很,他回想着历代皇帝的做法,将自己的想法一提,才导致锦衣卫重出江湖,倒是成了皇帝手中另一把利剑。只可惜,这一点永远不会有人知道,大臣们最为厌恶的是锦衣卫指挥使,而不是无人所知的贺文麒。
  在京当官的都知道,朱成皓十分信任贺文麒,这位户部左侍郎官职不算顶好的,但能在两代帝皇手中频频升官,肯定是有些本事。加上贺文麒好歹是探花郎出生,回京时候屡有政绩,渐渐的他们也是服了。毕竟这位从南中回来,带来的政绩确实是前头那几人远远不如的不是!
  私下里,消息灵通的朝臣也隐约知道,贺文麒不但是朱成皓的亲信,这两位还是青梅竹马的关系,看看如今的寒山寺,若是真的如他们猜测,这两位从小认识,那关系可就铁了去了,除非是贺文麒真的侵犯到他们的利益,他们也不会故意跟着这位天子近臣,备受百姓称赞的贺青天对着干。
  比起贺文麒,作为朱成皓的喉舌,状元郎程允却是拉的一手好仇恨,贺文麒不是多么圣母的人,既然这些都是这位状元郎自己想要的,他何必强人所难。与公与私,程允站在朝臣们的对立面,对他而言都只有好处,没看见最近一段时间,他与大臣们的关系都好了许多,这些人看不惯程允,又怕朱成皓的龙威,打算从他这边打听一些消息出来呢。
  日子就这样热热闹闹的过去,又过了一年,如今贺亦轩已经五岁,叫名都到了七岁,读书习字很有几分天分,贺文麒私下也会把自己两辈子的经验慢慢传授给他,小孩子在书院里头备受称赞,倒是并不显得骄傲,有些得意却假装谦逊的模样,每每都看得贺文麒觉得好笑。
  李氏年纪一年年大起来,虽然古代的女子,除了管理家事其实也没啥其他的事情,但贺文麒却心疼老娘,把家里头大半的事情都交给了木管家,反正这位是皇帝□□出来的人。内宅里头,请来的几个嬷嬷也能打打下手,这般一来,李氏倒是轻松了许多,还有时间为孙子儿子亲手做几件衣裳。
  等到来年入秋,远去的船只却还是没有消息,算算时间已经一年出头,按着原先的计划,船只应该早就回来了才是。这般一来,朝中难免有些不同的声音发难,贺文麒心中也是焦虑,若是这次出海不成功,将来他想要再一次推动大规模的下西洋,恐怕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即使是朱成皓,也会考虑的更多一些。
  因为心中焦虑,入秋之后,户部的事情又十分繁杂,没几天的功夫,贺文麒的嘴角就生出一串燎泡来,让李氏看着心疼不已,拘着贺亦轩不让他缠着贺文麒,又每天亲自做了凉茶送到户部。
  朱成皓看着也是心疼,特意派了一次太医过去,一看果然是心火太旺,贺文麒也知道自己这样的状态不好,勉强将担忧压下去,总不能让家里头老娘跟着一起担心不是,即使出海失败了,也就是他的政绩差一些,朱成皓总不至于将自己治罪才是。
  这般想着,贺文麒心中倒是放松了一些,嘴角的燎泡也渐渐褪去,等他的脸颊再一次恢复光洁的时候,船队的消息终于传来,原来在船队归国的时候,居然遇上了大风浪,一度迷失了方向,幸好船上还带着几个钦天监的人,好歹能分辨方向,这才能终于安然归来。
  即使这般,出海时候的船只,也已经少了十几艘,据说这已经是比私自出海幸运很多的事情了,那几艘船带着船上的人,一起留在了异域他乡,而归来的人,一个个都是面带喜色,他们知道,一旦归国,就能获得极大的荣誉。
  历朝带去的茶叶、丝绸、陶瓷等等,在其他的国家果然卖出了极好的价格,而船队并没有直接带着银子回来,反倒是换来了不少的香料、染料、珠宝,甚至还有许多贺文麒特意吩咐的农作物种子。
  此次出发的船队足足有两百艘,带去的人也有二三万,成功回来的也还有一百多艘,每艘宝船上头载满了活物,一到达沿海地带,就引来了极大的关注,百姓们看个热闹,剩下的都是朝廷的事情,贺文麒默默盘算着自己能赚到多少,随即又被那些农作物吸引了目光。
  历朝还没有土豆,番薯玉米这些高产出的农作物,而这一次出海,显然为这片土地带来了生机。贺文麒的关注点显然与大部分的官员都不同,比起这些从未见过的农作物,大臣们显然对这次下西洋历朝大国风范宣扬了多少地方,得来了多少稀罕的东西,穿上装载的货物最后要如何处理更感兴趣一些。
  为此,户部再一次忙得脚不沾地,贺文麒不得不放开自己最为关心的农作物,先把带来的货物进行处理。
  不得不说,出海真的是一件赚钱的事情,更别说这么大的船队,运输出去那么多的货物,即使损失了十几艘船只,也是一个暴利的买卖。
  等回来船只的货物有条不紊的处理完毕,户部再一次丰盈起来,从先帝时期至今,国库还是第一次被装满,好吧,事实上是装满了都不止,更别说那些军队的费用,户部再也不用操心拆东墙补西墙了。
  黄立一直都是站在厉武帝这边的,但看到一点点丰盈起来的国库,对贺文麒打心底里佩服,这位年老的大人好几次拍着贺文麒的肩头夸赞,转头再一次埋在船队之中,力求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收获。
  看着黄大人的一番操作,贺文麒也不由感慨,姜还是老的辣,在开源方面自己比黄大人有远见,但在节流方面恐怕是大大不如。
  官府的东西往外卖,自然是要通过皇商的,而这么大的份额,自然不可能是一家能吞得下的,也幸亏历朝地大物博,如今老百姓的日子也好过起来,不然这么多的货物,想要处理完毕也是一件难办的事情。
  值得一说的是,李察氏的娘家,也是大商人的察家求上门来,想要从里头分一杯羹,谁都知道海上贸易的利润有多大,如今朝廷对外招收皇商,都是户部负责的事情,贺文麒好歹是户部侍郎,察家不求能当那个最大的,能稍微分到一些,对他们而言就是极大的好处。
  贺文麒倒是没有一口拒绝,他手中也有一批货物,比他当初出资的远远多一些,那是朱成皓见国库丰盈,给自己手底下官员的私利。这些东西,自然也是需要人去处理的。
  再有一个,察家在京城虽然不算一流的商家,但信用一直不错,让他们分一杯羹也不是难事儿。
  这种时候,户部多多少少有在打点,无论过了多少年,中州都是人情社会,只要不是贪赃枉法的事儿,别人看在眼中也不会多嘴。
  贺文麒稍微疏通了一番,以他如今在户部的地位,其实也不过是一句话的吩咐,察家果然分到了一部分,当然,丑话都要说在前头,若是察家做小动作,翻脸不认人,贺文麒自问也是做得出来的。
  察家一直以来都是商户,虽然皇商也是商,但到底是身份不同,比起一般的商人来不知道贵重了多少,这可是求都求不来的事情。如今好不容易有了这个机会,察家上上下下自然是打起精神来,若是谁敢办砸了事儿,察家祖宗都饶不了他。
  察家如今算是知道权势的好处了,若是没有贺文麒在,他们这样二流的商家,哪里能□□去这件事,就是如今这般,若不是看在贺文麒的面子,谁家不要来踩一脚,即使接到了活儿,他们也是干不长的。
  察家与贺家毕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