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厨女当家-第2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到开门声老太妃抬头,见是凌小柔便埋怨道:“怎么就过来了?我还想着过会儿去你那儿。虽说出了月子,最好还是多养些日子,外面天冷风大,莫要冻着了。”
  凌小柔由丫鬟服侍着脱去身上的狐狸皮大氅,露出里面厚厚的棉衣,这一个月在床上躺着,凌小柔圆润了不少,本来就柔白的脸色,透出淡淡的粉,越发显得娇俏了几分。
  拉住老太妃伸出的手,挨着老太妃坐下,“一个月没出门了,再不出来走走,骨头都要锈掉了。”
  老太妃也是过来人,虽然理解凌小柔的心情,还是忍不住又唠叨几句,更是让人去厨房盛了专为凌小柔做的补汤,虽然不用她亲自喂奶,但身子越总是要补,别看有两个孙子一个孙女了,老太妃还是很期待凌小柔再多生几个,反正宁远王府也养得起。
  婆媳俩又说了会儿话,有丫鬟来报大小姐哭了,大公子和二公子见大小姐哭了也跟着哭了起来,怎么哄都哄不好。
  老太妃和凌小柔相视一叹,这仨孩子还真是粘人的紧,还真是够甜蜜的。也别唠了,赶紧回去免得孩子哭坏了。
  不过,凌小柔却觉得这样不好,不是她不疼孩子,也不说她那些还要为孩子攒出个金山银山的志向,就是王府里事儿也不少,往后她真忙起来,孩子还这样粘着她,她也脱不开身。
  老太妃年纪不小了,这两年身子骨也不是多好,府里的事务自然是不能让她再操劳,贺楼远还有整个渭城的事要忙,再说也没有要爷们来忙后院那点事的道理。
  宁远王府虽然人口简单,可迎来送往的事可不少,做为王妃也不可能总是围着孩子转,不管怎样,她都决定要试着放手,府里那么多精挑细选出来的下人,还照顾不了两个孩子了?
  又不是一整天都看不着,不过是忙起来的时候让下人们看着孩子,总不能来个客人,凌小柔还得抱着孩子过去见客吧?
  不过想是想,真去做就是另一回事了,每当看到孩子哭的小脸通红,凌小柔都狠不下心,只能试着慢慢来,不过,每天她出来走走,让孩子先习惯一下却是必须的。
  说着话就回到凌小柔的院子,没等进屋就听到里面传来孩子们的三重奏,那真是听着都心跟着揪揪。
  自从出了月之后,孩子已经被抱到旁边收拾出来的房间养着,除了睡觉之外,孩子一睁眼就找凌小柔,就是乳娘们怎么哄都不管用,非要凌小柔抱一抱才能安静地吃奶。
  凌小柔和老太妃进屋后,先暖了身上的寒气,才走过去,乳娘们抱着孩子急的不行,也顾不得规矩,抱着孩子匆匆行个礼就起身了。
  老太妃也不怪她们,毕竟孙子孙女就找娘和祖母,其实她私心里还是挺得意的,乳娘再亲又怎样?到最后孩子还是认亲的。
  多少大户人家的孩子交给乳娘来养,养到最后反而跟自己的亲娘不亲,这也正是之前凌小柔说要亲自奶孩子时,她没有反对的原因,只是孩子生的太多了,凌小柔的奶水肯定是不够,才打消了这个念头。
  如今见孩子才这么大就知道分辨乳娘、亲娘和祖母的不同,她是又自豪又欣慰,总不怕孩子被乳娘给教的跟亲娘不亲。
  一把抱过红色襁褓中的大孙女,“祖母的小语柔,找不着娘就哭了呢?”
  三个孩子的名字都是老太妃给取的,大孙子叫贺楼修谨,二孙子叫贺楼修逸,孙女就叫贺楼语柔,直接就用了凌小柔的柔字,可见老太妃对凌小柔的疼爱了。
  小语柔到了老太妃的怀里,渐渐止住哭声,眼睛里还含着泪水,虽然瞧人的眼神还有些愣愣的,可那模样却真是萌化了。
  听着妹妹不哭了,本来就是陪哭的两个哥哥也停了下来,乳娘趁机喂他们吃起了奶,很快,照顾小语柔的乳娘也赶紧过来接过小语柔。
  终于三个小魔王吃饱了又睡下,凌小柔和老太妃才松口气,这一天天忙乱的。
  乳娘哄好小主子之后,再过来给老太妃和王妃见礼,心里泛酸,嘴上却说着吉祥话,无非就是小主子聪明,才多大就懂得认亲了。
  老太妃听了笑的很慈爱,凌小柔却注意打量几个乳娘的神色,见其中有两个乳娘眼珠子乱转,说这话时很有些言不由衷的感觉,凌小柔就上心了。
  虽然她自认还算宽和,却也容不得心大的奴才,尤其是在教养孩子上面,若是孩子身边跟着的人本来就良心不正,往后为了自己的利益,说不得要在孩子面前搬弄什么是非。
  孩子本来就小,人生观还没养成,自然是听人说什么是什么,若是被教的跟自己不亲,将来就是赚再多的钱也弥补不了遗憾。
  见这两个乳娘就是后来紧急找来的,而最初找来那个乳娘,怎么瞧着都规规矩矩,做事也尽心尽力,听丫鬟们打探来的消息,这个乳娘平时话也不多,是个极有规矩的。
  相比之下,那两个乳娘就有些不合心意了,只是她们没有犯错,凌小柔也不好发落她们,反正孩子还小,先留她们一段时间也没关系。
  将来她们老实也就罢了,若是出现教唆孩子不跟亲娘亲近,或是心太大的,就算是有奶孩子的情份在,不好罚的太狠,放到庄子里也不是不可以。
  过了孩子的满月宴,就已经是十一月底了,眼看还有一个多月就要过年,凌小柔又忙了起来。
  除了有一些必要的回礼,还有准备府上过年的事务,近一年时间没怎么跟夫人们聚聚,请柬就跟雪片似的飞来。
  还有就是凌小柔之前为了把夫人们拧成一条绳,而大家一同入股的凝粹小筑也到了年底分红的时候,虽然凌小柔不怎么在乎那些分红,可还是被这一大笔银子给惊了下,等看了账本才知道,除了之前凝粹小筑的收入,这大半年间夫人们又在城里开了几间类似于凝粹小筑的会馆,用的人也都是由凝粹小筑出来的,生意倒是越做越火,银子也是滚滚而来。
  夫人们也不傻,当然猜得到凌小柔之前让大家入股凝粹小筑的本意,就是当时猜不到,过后想想也就明白了。

  ☆、484 对自己人要更加疼惜

  反正大家都拧成一股绳了,合作起来也已经很有默契,都不是眼皮子浅的,按着之前的入股分红利,也不会出现谁多拿谁少拿的纠纷,再开什么生意也不用分开。
  最重要的一点,可以通过生意拉近和宁远王妃的关系,大家拧成一股绳,有劲往一处使不说,更不会背地里拆台,所以,后来开的这几间会馆也都是之前那些人合开的,就是凌小柔因养胎不能打扰,也都算了她一股,还是最大的股。毕竟人家王妃的身份摆在那里,又是拉着她们一起赚钱的发起人,亏了谁也不能亏了人家王妃。
  原本每月都会分一些利钱,虽然知道是赚的,却没想过会赚这么多,等到了年底分红时,倒是让这些平日没少见金银的夫人都兴奋了,果然大家一起做生意就是赚钱,不管凌小柔之前是存了什么心思,反正夫人们银子在手,都是感激她的推动。
  甚至有人来试探过凌小柔的意思,除了凝粹小筑这样专门针对女人而开的会馆,是否也要开些针对爷们的会馆呢?
  凌小柔只是笑而不语,她倒是知道不少可以针对男人的会馆,但若想要赚钱,势必就要有女人,还要有一些刺激的东西,比如酒和赌,不然就算开起来了,因为新鲜一时可能赚到些银子,时间一久男人的劣根性享受的时候没酒没女人自然是乐不起来的。
  但凌小柔可以不去管别人用女人来笼络男人,但做为女人她可不想开这个先例,就算王爷不会去那种地方的乐子,可这些夫人家的男人可都不是什么太有定力的,花街上本来就是常来常往的,碍于家里夫人管的严或许还能有所收敛,可若是开了会馆,进出都有限制,男人们势必会把会馆当成藏娇屋,那时苦的还不是这些夫人?
  所以,凌小柔笑纳了这些银子,却对开男子会馆的事不致一词。
  这些银子若是她坚持不收,夫人们才会觉得她不是真心与她们相交,或是看不起人,反正她也算是技术入股,之前的凝粹小筑也是她开起来的,这些银子她收着也不心虚。
  之后准备过年的事,各家都忙的分不开身,有什么话也都是派下人来传话,聚会了几次就都没时间再出来。
  凌小柔也就把这些事给扔到脑后,王府的卤味作坊在凌小柔坐月子期间就建好了,就在酒坊的边上,离后宅很有段距离,先前做出的卤味就送到各大酒楼去卖,不过几日就有人寻上门来买,老太妃干脆让人在王府外面又建了个小房子,每天做出的卤味就送到这里,要买的人就可以在这里买到想吃的卤味。
  除了自家吃的,也有用来送人的,王府之前就请人编了不少竹子的食盒,上面还是有王府卤味的标记,从卤鸡卤鸭到卤猪腿卤牛肉,价钱也不是特别的贵,一般人家都吃得起。
  毕竟这里是宁远王的封地,不是京城,宁远王府也希望百姓们日子过的好,总不能把百姓苦苦赚来的钱都塞进自己腰包。
  百姓是自己的,自然要比对京城的人疼惜才对。
  到了后来一算账,虽然价钱比京城时低了很多,可卖的却比那时好的太多,毕竟在京城时,因为价高,能常常吃卤味的都是有钱人家,一般百姓也就能尝个鲜,可在这里因为价低了,百姓们都能接受,每天早起就会排起大排等着买王府的卤味。
  当然,除了价低的原因,还有就是要过年了,大家都想买些回去存着,免得年根底下买不到。
  见王府卤味生意好,很多都买了卤肉都用竹制的食盒装着,就有会编竹器的人动了脑筋,编了竹制的食盒过来偷偷的卖,那些食盒比宁远王府的食盒漂亮很多,价也不高,有人图好看就买了食盒,将买来的卤味装进去,瞧着倒是更上档次了。
  可回去的路上就有些不对味了,宁远王府的竹食盒可能没这漂亮,可人家上面有王府卤味的标记,虽然只是薄薄的一张红纸,瞧着才够正宗,他这个食盒好看是好看,谁知道是从王府买来的?
  不过,每天能卖上几个食盒也让偷偷卖食盒的人赚了些钱,虽然跟王府抢生意好像是找死一样,可为了家里的老人孩子,他也就豁出去了。
  他就是赌王爷是个爱惜百姓的,就是发现他抢王府的生意也不会把他怎样。
  直到卖了三天食盒,这日一早过来,就看到他之前藏身的地方站了几个王府下人打扮的男人,吓的他要跑,可满身挂的都是食盒,哪里跑得过身轻腿快的王府下人,跑了几步就被拦住。
  男人吓的跪在地上,指天发誓不会再过来抢王府的生意,旁边围观的人也唾弃他不知死活,结果,那几个男人扔下一沓印着王府标记的薄纸就走了,倒是让这人有些傻眼,这是嫌他的食盒上没有王府标记,埋没了王府卤味的名头?
  男人颤巍巍地拿起薄纸,还跟做梦似的,真不敢相信王府会这般好心,也算是默认了他在这里抢生意的行为?
  直到有人拿着买好的卤味过来寻他买食盒,说是王府的人告诉这里有食盒卖,他才如梦方醒,被王府承认他可以在这里卖食盒,他也不用提心吊胆,躲躲藏藏,甚至可以站的更显眼一些,往后要买食盒的都可以过来找他了。
  没多久,他编好的食盒就都卖光了,还有很多想要买食盒的人只能拎着卤味再回王府去买王府的食盒。
  这人好像看到了商机,却又不知王府对他的容忍程度有多少,干脆就凑到卖卤味的小房前,看到里面一个正从窗口往外递卤味的,正是早上拦他的下人。
  便将人客客气气的请了出来,塞了几文钱,“这位大哥,小人叫田四,有事跟您打听一下。”
  那人瞧了瞧几文钱,被推了回去,“咱们王府有规矩,要收也只能收大官儿的,你这几个小钱顶不了事,收了还得贪事,有话你就说吧,没话我这还忙着呢。”
  田四见人家这气度,又素闻王府对下人很是大方,想必人家是真看不上他这几个小钱,可多给又真没有,于是也就不再让,将铜钱收回口袋里,满脸堆笑。
  “请问这位大哥,我在王府外面卖食盒,王爷不会恼了我吧?往后会不会……”
  田四话没说完,那人却都明白了,闻言笑道:“这有啥可恼的?本来王府的食盒就是找人做的,卖出来也没赚一文钱,还要有人专门来回地运,王府也怕麻烦,如今你在这里卖食盒,瞧着做工比之前那些人做的还好,又不用我们王府来回派人麻烦,王爷也说有钱大家赚,你就放心地卖吧,等贴纸用完了就过来取,就是你食盒编的太慢了,也顶不了多少事。”
  田四一听喜上心头,有了这话他就不用担心了,他一个人编的是慢,可他家里有人啊,家里的爹娘虽然上了岁数,身子骨却还行,编食盒肯定不成问题,还有那些亲戚们也都有这手艺,这可比在家里种田赚的多。
  再有村里的人都发动起来,还能供不上王府的用量?他们也不用等人去取,编好了就都动过来,见到的还都是现钱儿。
  田四高兴地跑出城,把这事跟家人和村里人一说,大家都觉得宁远王府的人太大方了,反正不管怎样,田四的话他们都信了,立马就动起手来,一夜工夫就编了几百只食盒,各家各户的都做了标记,若是哪家编的不好,再影响了宁远王府的名头,往后肯定就不带这人编食盒了。
  一早田四把编好的食盒带人运进城,直奔宁远王府外就推来,等卤味开始卖的时候就把食盒在旁边一摆,上面贴上王府卤味的贴纸,果然卖的很好。
  这一天,村里人就忙着编食盒,要过年了,家家户户田里的活都做完了,也没什么事可做,编食盒还能让他们多一笔额外的收入,自然是都脸上挂满笑容。
  等晚上田四一回来,虽然每家分的钱都不是很多,可那只是编了小半晚的成果,几十文钱已经让大家都很满足了,毕竟以往在城里做一天工也未必能赚到几十文钱。
  而白天编的那些食盒,明儿再拉到城里去卖,估计上百文都能赚到了,若是晚上再加把劲多编几个……
  没几日,田四在宁远王府外面卖食盒的消息就传开了,有胆大的见这里买卤味的人多,常常一排就要很久,天又冷了,排队的时候难免会冷,若是弄些热茶热水来卖,想必也会不错吧。
  于是,就有人推着装满热水的车过来卖水了,还别说水卖的真的很不错。
  然后,看在王府门前卖水也没事,就又有人来卖别的东西,开始时见宁远王带人从王府大门出来,还有那么几分怕,就怕王爷会闲他们闹的,会不会治他们的罪。
  结果,贺楼远只是淡淡地往这边扫了一眼,什么话都没说就上了马走了……走了……

  ☆、485 王府门前的菜市场

  见宁远王都没说什么,摆摊的胆子就更大了,等有一日老太妃出门赴宴,一出门,就被王府门前跟菜市场一样的热闹场面给惊呆了,半天都没回过味。
  什么时候这里多了一条菜市场,瞧这人多的,她看着都有点晕了。好在摆摊做买卖的离着王府的大门还有段距离,倒不会冲撞了府里的人,也没有乱搭棚子什么的,瞧着还怪有意思的,没事的时候出来逛逛也能当是散心了。
  回来后跟凌小柔讲了,说是过些日子弄些暖房里的花或菜出来卖,也算是丰富一下渭城府的百姓餐桌,凌小柔也觉得挺有意思,眼看就要过年,这时候过年没有她前世那么多的花样,各种糖果都少,也就是一些干果,炒了去凑个热闹也好。
  第二天就让炒了瓜子也摆了个摊在外面卖,过些日子再熬些好吃的糖,小孩子们都喜欢。
  虽然天冷,在外面摆摊看似很受罪,但凌小柔说了,卖出来的钱她都不要,谁赚的就归谁,于是,几个人一起争着出来卖瓜子,最后被嗓门最大的若鱼给争到手。
  凌小柔出了月子后,才把若鱼再调回自己身边侍候,虽然她不觉得怀孕的时候常看谁孩子长的就像谁,可老太妃的意思她也不会反驳,就让若鱼到庄子里去待了一段时间。
  这些日子庄子里挖了些藕若鱼给送过来,刚好被凌小柔见着,干脆就让她又留在府里,别看这丫头规矩学的不怎么样,长的也丑,却是个乐观的,瞧着她凌小柔也觉得乐呵。
  若鱼起个大早,端着昨日就炒好的瓜子来到王府外面占了个好位置,没多久,陆续也有人过来,虽然见着若鱼是个生面孔,却也没人会蠢到过来欺生。
  王府默认他们在门前摆摊没有制止,却不表示王府会看着他们在这里生事,若说新来的人占了他们的位置?那就真是笑话了,这门前都是人家王府的,你跑到王府门前圈地来了?敢说这话的绝对是找不自在。
  于是,若鱼第一天卖瓜子卖的相当好,在王府这些日子,她规矩是没怎么学好,嘴皮子却是练的不错,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眼界高了,也少了小家子气,别看长得不好看,可气质却不像小家小户的人了,看着倒是舒服。
  没用上半天,若鱼就把端出来的一盆瓜子卖完了,想了想,对旁边卖茶水的大哥道:“茶水大哥,你帮我看着会儿瓜子盆呗?我回去再取些来。”
  卖茶水的大哥瞧了若鱼一眼,“你可快去快回,我茶水也快卖完了,卖完了也得回去取。”
  若鱼忙点头,“快,很快,我离的近。”
  卖水的大哥听了就想笑,这一片地儿都是王府的,离的近的也都是有钱人家的,她若是能住的近还用得着在这里卖瓜子?
  刚想说若鱼吹牛,结果就见若鱼一溜风地跑了,直接就进了宁远王府的大门,守门的人竟然连拦都没拦。
  这就进去了?卖水的大哥半天没回过味来,这也太玄幻了,一个卖瓜子的都能随便进出宁远王府,宁远王府要不要这样亲民?
  等若鱼又端了一大盆炒瓜子出来时,卖水大哥再瞧若鱼的眼神都变了,别看人家长的丑,这是怎么跟宁远王府扯上关系的?竟然还能把货放在宁远王府存着?
  剩下的时间里,卖水大哥的水卖光了也不回去取了,就跟在若鱼身边帮忙,虽然对于若鱼说自己是宁远王妃身边的侍候人时很有些不信,可对于若鱼怎么能轻松进出王府却好奇的很。
  若鱼解释过自己是王妃身边的人,可惜人家不信,若鱼也就懒得说了,她这人一向不屑于说谎,既然不信,她还不说了呢。
  等瓜子卖完了,若鱼再抱着盆回王府,不单是卖水大哥瞧着眼气,就是身边那些摆摊的人也都很惊奇。
  若鱼却不管别人怎么想的,今儿这一天她光是卖瓜子就卖了三两多银子,比卖她自己还要好赚,若是按王妃的意思,趁着年前再弄些榛子花生什么的出来卖,等过年时她就成小富婆了。
  凌小柔倒是没看上她那几个小钱,当初她出去摆摊,一天都是几十上百两的赚,几两银子她现在都懒得抬下眼皮了。
  既然若鱼找到乐子,就让她去做好了,说真的,她面前多若鱼一个不多,少她一个也不少,又何必把她板在身边呢?
  比起王府里现在的这些丫鬟,若鱼在凌小柔的心里总是有些不同,毕竟当初她‘落难’时,若鱼是对她不离不弃,她也不是不长心的人。
  之后,若鱼继续在王府门前卖瓜子,还有花生和榛子之类的,卖的相当好,只是身边摆摊的人换了一个又一个,都挺好奇她怎么来去王府那么轻松,不是没人试过,都在离着王府大门很远就被拦下了。
  若鱼还是那句话,她是王妃的人,可就是没人相信,若鱼干脆了就不解释了,不信还来问她,真是有病。
  不知不觉,腊八到了,王府一大早就熬了腊八粥,让人抬到府外免费给渭城府的百姓喝,比起自家熬的八种谷物粥,王府的腊八粥里用料十足,好多都是平日里平常人家舍不得用的好东西,一桶一桶腊八粥从王府抬出来,刚一放好就被抢喝一空,本来就热闹起来的王府门前更是挤的水泄不通,王府不得不派出人来维持秩序,好在像一些小偷小摸的没有敢往这边靠的,王府门前敢来偷东西,被抓了可不是打一顿就放了的事。
  贺楼远一天都在与渭城府的官员们吃酒,一年多来,这些官员对宁远王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虽然因宁远王接手这块地界,他们不可能再像从前那样搜刮百姓的血汗钱,但宁远王妃将他们的夫人们都聚在一起做生意,赚到的银子虽然不比他们之前搜刮的少,可这都是干净钱,他们用着心安理得。
  更不要说往后赚钱的机会更多,只要他们巴紧宁远王府,做为宁远王在渭城府立足的老人,宁远王自然不会亏待了他们,早就听说那些蓟城的官员们,只要是一心向着宁远王的,哪个都没有被亏待,就算不能从百姓身上搜刮银两,王爷心里却都记着他们,真心跟着他的人,每年的赏赐都不少。
  而且,宁远王虽然没少敲打他们,除了那些实在是做恶多端的,大多数人都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他们也知道宁远王这是对他们开恩了,只要他们往后不再犯错,宁远王也就将他们之前的一页给揭过去了。
  哪怕之前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