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厨女当家-第2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588 太皇太后的目的

  原本老隐士还能对除了吃就只剩下忙的生活表达一下不满,再提出各种条件,但谁让贺楼远的眼神太犀利了,随便看过来一眼都能让老隐士有种被人抓住把柄,这辈子都别想翻身的错觉。
  而且,无论老隐士提什么条件贺楼远都应下来,但过后交给他做的事情就更多了。
  老隐士忙的一把老骨头都要散架了,最后只能认命地默默工作着,谁让他这小胳膊拧不过人家宁远王的大腿了,有生之年大概都得这么暗无天日地过了。
  又叹了口气,虽然过得‘水深火热’的,可在这么多的美食和美酒面前,老隐士觉得他还是幸福的,之前的大半辈子吃的都不知道是什么,就是为了这些美食美酒,他也不算是把自己贱卖了。
  尤其是吃着皇上规格的一日三餐,真是比十几个菜都用小盘装的宁远王府可大方多了,皇宫的日子除了忙碌些,倒也不是太憋屈。
  若是可以,他真想去把那些还健在的师兄师弟们都找来发挥发挥余热,反正先皇虽然有些不靠谱,但给皇上留下的一片基业也不算小,尤其是这些年国库可是很充裕,他们这些师兄弟们就是敞开了吃,吃几百年也别想把人家吃穷了。
  只可惜,自从先生过世后,这些师兄弟就都隐没了,偶有消息传来很快又都断了联系,想要把这些人找齐可是件异常艰难的事,不知有生之年还能见着几个呢?
  凌小柔掐着时间把孩子们带走,在宫中用过晚饭后就带着他们回了宁远王府。
  下午的时候与太皇太后聊了很久,太皇太后的态度也越发软化下来,当凌小柔再次提出要太皇太后扶持明诚一把时,太皇太后只是迟疑了下便点头应下了。
  凌小柔借机就将制造玻璃和精铁的方法交了出去,看的太皇太后幽幽地道:“合着你是一早就准备好了,就等着哀家点头了?”
  凌小柔‘呵呵’地陪笑,只要太皇太后答应了,她也就不怕她再反悔,虽然太皇太后对明诚不亲,那也是上一辈的事儿了,毕竟是自己的亲孙子,明诚又是那么懂事的孩子,他的努力太皇太后真就看不到吗?多接触接触也就好了。
  而剩下的事情就是太皇太后的事了,她既然当初没想亲自出手,往后也不可能再插手,甚至在太皇太后想要趁热打铁,明儿就将满朝文武的夫人们都请进宫来说这事时,凌小柔表示她明儿就不进宫凑热闹了,免得让那些夫人们因党派之争而踯躅不前。
  既然太皇太后这边应下来了,凌小柔又不进宫了,就要用十分的心来准备明日给那师徒的三餐。
  至于说太皇太后宴请夫人们的宴席就用不着凌小柔来操心,自有御厨们张罗,好在宫里的御厨手艺都不错,只是在她面前太过恭敬,什么都想表现的最好。
  但经过凌小柔的提点之后,只要凌小柔放手,他们的厨艺可是比外面酒楼的厨子好得多,毕竟基本功都是够扎实的。
  交待的几样菜式都能做的很好,也不用她日日进宫盯着,只是那师徒没人盯着就不好好吃饭让她很是郁闷,不过也就一日时间,饿也饿不坏他们。
  当晚,太皇太后一道懿旨下来,早起的时候只要是在京三品以上官员的夫人都进宫觐见,若是家中没有夫人的,便有成年女儿代替,若是连女儿都没有的……不管怎样家里必须来一个女眷。
  官员们都不知太皇太后这是要怎样,又不敢抗旨,好歹这也是先皇的娘,就算心里不怎么把她当回事,面儿上还得恭敬着。
  在京的三品以上官员很多,文臣武将都有,虽然不知太后为何让她们进宫,但无论之前见面时如何猜测,一进到内宫门就都鸦雀无声了。
  哪怕已经有人在猜测太皇太后此举会不会是将这些夫人当成人质软禁在宫中,但不管怎样,这一趟她们都必须来,只是一想到有可能一进宫门就被软禁起来,有些人就开始后悔怎么没称病让家中得宠的小妾来呢?
  夫人们被带到太皇太后的养怡殿,太皇太后早早坐在那里等候,却不见宫里的太后和太妃们在旁侍候,虽然早就知道太皇太后不待见那些太后太妃,但这样的场面更让她们忐忑,怕就是太皇太后真要对她们有什么动作,才会防着太后和太妃们,谁让这些夫人里面有不少都跟太后太妃们沾亲带故,甚至有几个上了岁数的就是太妃们的亲娘。
  一时之间抱着什么想法的都有,脸上却又不敢带出来,心里却越发的忐忑,虽然觉得太皇太后未必敢犯众怒,但谁又敢保太皇太后不是抽风了呢?
  众夫人们先是给太皇太后请安问好,太皇太后这些年虽然不太理事,但有些夫人也是认得的,先是挑着认识的夫人问了些家中情形,又按着昨日记下的人叫出来问话。
  太皇太后虽然没说,但为了这次帮明诚,昨晚也是下了力气,很是记了些重要大臣的家眷,问起话来也是给人如沐春风之感,倒是让夫人们放下一些戒心,至少没一上来就说把她们留在宫里。
  而一些家中没有主母,由嫡女代替而来的,太皇太后更是表现出对她们的喜爱,尤其是其中兵部尚书家的嫡女,才不过八岁的小丫头在一群夫人中很是显眼。
  她虽然是兵部尚书老来得女,但因生母不在,父亲又忙,在府里就是个被忽略的孩子,若不是因庶母的身份上不得台面,那些庶出的姐姐又怕这里面有阴谋不肯进宫,怎么也轮不到她个小丫头进宫来。
  从进宫开始她就眨着一双还很是天真的大眼睛,虽然举止得体,但总是透露出一些紧张,之前她可是听几位夫人悄声议论了,就怕真被软禁在宫中。
  可一想在府里不受喜爱,若真被软禁在宫中也没什么区别,甚至有可能因为这样她会被父亲记起,倒是比别人镇定的多,反正太皇太后就是再糊涂也不可能想要她们的命,不然这么多的夫人同时被害,不是等着逼人造反吗?
  当太皇太后点着名让她上前时,小丫头倒是比夫人们还要淡定,朝着太皇太后跪下磕了个头,“臣女段锦儿给太皇太后请安!”
  太皇太后暗自点头,才八岁的孩子就能表现的如此镇定,倒是个不错的孩子,规矩上也挑不出错,若是能留在身边陪着她,倒是比那些孙女儿可心。
  太皇太后笑的一脸慈爱,朝段锦儿伸手,“这孩子怎么瞧着就这么可人疼呢?快过来给哀家瞧瞧。”
  段锦儿也不扭捏,起身后垂首向太皇太后走去,被太皇太后搂在怀里仔细地看,怎么看都是满意,虽然孩子瘦了些,脸也显得有些瘦黄,八岁的孩子瞧着倒像是五、六岁的样子,但模样却很是周正,若是好好养着将来可是个漂亮的大姑娘。
  太皇太后越看越喜爱,连夸着好,想的却是这孩子在府里怕是没少受庶母的虐待,更是打心里疼惜起来。
  旁边就有大臣夫人笑道:“臣妾见太皇太后对锦儿姑娘甚是喜爱,不如锦儿就留在宫里陪着太皇太后好了。”
  有夫人在旁跟着说是,太皇太后便带着笑看向段锦儿,段锦儿愣了下,想到之前本就没想着回去了,而且瞧着那个说要太皇太后把她留在宫里的夫人眼熟的很,倒像是娘亲在世时的闺中好友,想来她也是为了她好,便垂着头道:“若能服侍太皇太后是锦儿的福气,只怕太皇太后嫌弃锦儿蠢笨。”
  太皇太后乐得搂着段锦儿直夸好,对身边的大宫女道:“你记着回头让人去段尚书府上传个话,就说哀家见锦儿很是投缘,就让锦儿留在宫中陪哀家这老婆子些日子。”
  大宫女答应着,夫人们就更是心事重重了,从段家的背景一直猜测到太皇太后的心思,太皇太后目前为止还没有要把她们都留在宫里的意思,而且,段锦儿虽然年幼,但段锦儿的爹却是宁远王一派的,就算太皇太后要软禁哪家的人质,也不会从宁远王一派里下手,想来是真喜爱段锦儿了。
  而且,若是都要软禁了,也没必要特意把段锦儿叫出来提上一提,看来太后让她们进宫的目的并不是要软禁。
  都知道段锦儿家中的情况,想来入了太皇太后的眼,往后她在府里也不会如现在这般尴尬,甚至已经有夫人暗中盘算着要不要去段府给自家的儿郎提亲了。
  当然大多数的夫人还是想着太皇太后让她们进宫的目的,既然不是要软禁又要做什么?难道要她们表明立场吗?男人们的事情她们向来都是不参合的,就是暗地里有时会出出主意,但表面上她们都是只管府内事务的内宅女人,太皇太后也别想从她们这里得到什么啊。
  直到外面太监来问何时摆膳,太皇太后吩咐摆在偏殿里,夫人们才稍稍转移些注意力。
  

  ☆、589 解决冬日吃菜大问题

  前些日子开始,皇上就每日都会给大臣们赏菜,虽然菜从皇宫里出来再送到府里都已经凉透了,但这些都是皇上赏赐,对任何人来说都是皇恩。
  更不要说就算是凉透了,这些菜也都是美味的让人舍不得放下,夫人们对于今儿来养怡殿饮宴还是有些期待。
  众夫人们都按着身份坐好,宫女们鱼贯而入,顿时整个偏殿里就都是各种菜香,其中也有以往参加过宫宴的夫人们就给身旁第一次参加宫宴的夫人介绍菜色。
  自从宁远王王妃名扬天下开始,宫宴的菜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很多是在外面酒楼里吃不到的,有些即使是能吃到,味道上还是差了很多,所以抛开太皇太后的目的不说,宫宴还是很被人期待。
  段锦儿被太皇太后带在身边,虽然菜很香,宫女们侍候的很殷勤,但小丫头还是谨守着规矩,再美味的菜肴也是浅尝即止,让太后很是满意。
  当初她刚吃凌小柔做出的菜时,都忍不住就吃多了,而宫宴虽然不是凌小柔亲手做的,但都是从凌小柔那里学来的,御厨们又都花了心思,可是比凌小柔做的还要好吃,这个小姑娘竟然能够抵受得住美食的香味,看来也是个心性坚定的。
  太皇太后越看越喜欢,想着回头就找几个出色的姑姑好好教教这小姑娘,就算是没有亲娘疼着的孩子,但只要她的一句话将来也不能嫁得差了。
  众夫人们边吃边夸御厨的手艺好,太皇太后也有面子,高兴的时候就给人介绍起她爱吃的几样菜,甚至连这些菜肴背后的故事都能讲上一些,当然,这也是从凌小柔卖的册子里学来的,又被众夫人赞颂一番后,宫宴的气氛也就更加热烈。
  太皇太后突然话锋一转,指着桌上的御膳道:“这也亏着前些年宁远王府建的暖房,不然到了冬日里,哪有这许多新鲜的菜可吃,只可惜建暖房要用的玻璃太多,那东西又太金贵,不然人人家里都建这么个暖房,也不用愁冬日里吃菜了。”
  夫人们连连道:“可不是吗?若不是玻璃太金贵,臣妾也在府里建一个了,哪像如今到了冬日想吃个绿菜叶子都不是易事,家中平日里除了白菜腐就是萝卜干菜,若不是太皇太后体恤臣妾们,怕是想吃个绿叶子菜都得等到开春了。”
  太皇太后听了笑道:“其实玻璃也没有你们想的那么金贵,前些日子哀家跟宁远王妃闲唠,如今渭城府就能造玻璃,虽说也是个金贵的东西,却没从外面买那么贵,这不哀家就让宁远王妃把玻璃的制法拿出来,正想着改明儿造好玻璃就让你们也都能建个暖房,再都住上玻璃窗的房子,可是比窗纱的屋子亮堂多了。”
  夫人们一听都惊叹:“宁远王妃就把玻璃的制法交出来了?”
  不是她们大惊小怪,实在是玻璃太贵重,而据太皇太后所说其实制造出的玻璃也没想像中那么贵,岂不是说只要掌握着玻璃的制法,就是源源不断的金子?很难想像宁远王妃会傻傻地太皇太后一要就交出来。
  太皇太后甚是得意地道:“要说柔儿这丫头可是甚得哀家的心,你们也知道玻璃能赚钱,可哀家一说这丫头就二话不说地给交出来,还说哀家若是在宫中待的无趣干脆就造玻璃卖,还能给宫里的娘娘们添些脂粉钱,不说卖玻璃多赚钱,都换成脂粉给娘娘们抹了可不跟糊墙似的,就说哀家好歹也是太皇太后,又不是个会管事的,哪里就能去造玻璃卖了。”
  太皇太后说的状似无心,夫人们心里却都合计开的,因家中男人都是大衍国的官员,从来都不管家中营生,虽说家家都有铺子,但都是这些夫人们在打理,可以说个个都是生意老手。
  只是铺子都是有赚有赔,真要是一本万利的生意哪有那么多?虽然各家表面上瞧着都挺风光的,但私下里银子不好赚,都精打细算着过日子。
  听太皇太后这么一说,都有些动心,银子多了府里的用度也能宽松一些,自家男人面前底气也足。
  只是玻璃的制法是宁远王王妃的,虽然交到太皇太后的手上,但她们也不好管太皇太后去要。
  何况自己动了心思,别人又岂会不动心思?抬眼扫过,果然大多数的夫人们都是眼神精亮精亮的,就跟见了一座金山似的,都在琢磨怎么才能从太皇太后那里打探出玻璃的制法。
  太皇太后说完就举起酒杯,“瞧瞧哀家这老糊涂的,说这些干嘛,今儿哀家让你们过来,也不过是想着自从新皇登基后,宫里就没正经地办过宫宴,眼瞅着一年就过去了,咱们难得聚在一起乐呵乐呵。”
  说着,太皇太后将杯中酒喝尽,赞道:“宁远王府的特酿果然不凡,哀家这不好酒的都觉着好呢,赶明儿让柔儿把这酒的方子也拿出来,往后咱们就能可着劲地喝了。”
  大宫女笑道:“太皇太后就爱说笑,这酒是好,可奴婢听着酿这酒的材料可是不好寻,据说酿这王府特酿,不但要用到上百年的雪莲,上百年的人参,就是其余的药材也都贵着呢,而且,酿酒的工序更是繁复的让人看着就累的慌,与其自个儿酿了,还不如等着王府送了,又省银子又省力,多好啊!”
  太皇太后笑道:“也不知你得了柔儿多少好处,竟是为她打算着,难不成真当哀家会厚着脸皮,见着好的都想划拉过来?”
  大宫女笑而不语,夫人们也陪着笑,心里却都明白过味了,想来太皇太后这次让她们进宫来饮宴,目的其实就是造玻璃吧?不然也不用在宴席上提起。
  虽然不清楚太皇太后的目的是什么,或许真如之前所说是想给后宫添几个胭脂钱,但显然太皇太后没有继续说这事儿,就是等着有人来接这个话题继续说。
  可放眼看去,满殿的夫人们也都随着自家男人所分的派系坐成三堆儿,万一自己提议跟太皇太后讨要玻璃的秘方,别人也跟着一起要参与进来呢?
  若是同一派系的还好,大家一起做生意也不怕惹来麻烦,但若是别的派系也加入争夺中,难保不会将派系之争也引到宫宴上,到时目的没达成,再惹得太皇太后不高兴,可就得不偿失了。
  众夫人难免多想一些,也就没人再接太皇太后那个话题,太皇太后虽然心里急着等人来说,可脸上却不好表露出来,只是一个劲地劝众夫人喝酒。
  喝着喝着,太皇太后不知怎么袖子一摆碰洒了杯里的酒,宫女忙上前拿了帕子来擦,擦过之后太皇太后笑着让众夫人稍坐,她则是带着宫女下去换衣服。
  见太皇太后离开了,夫人们就都议论开了,果然都有心从太皇太后那里打听玻璃制法,虽然平日里三派系的人多有不合,但利益当前,态度却是出奇的一致,即使是稍有争执,在几位德高望众的夫人的暗示下,最后也都达成共识。
  太皇太后一边换衣服,一边让宫女去听着点,当得知众夫人们最终都达成共识了,才慢悠悠地回到前面,也不提玻璃的事,只是继续喝酒。
  果然夫人们都坐不住了,她们还盼着太皇太后再提一下玻璃,她们好顺着太皇太后的话题往下说,可太皇太后一句都不提,她们要怎么开口?刚刚达成共识,都是对玻璃的生意志在必得。
  宫宴都接近尾声了,太皇太后还是没提玻璃的事,原本美味的让人流口水的宫宴这回也不香了,直到太皇太后准备要散席了,夫人们再也忍不住了,纷纷去看这些夫人中最有身份的那几位。
  其中左相和右相的夫人,还有几个手握兵权的大帅夫人。
  最后这个重任还是落在了左相和右相夫人身上,虽然这二位夫人平日里看着亲亲热热的,但因家中男人一个代表着‘忧国派’,一个代表着‘保皇派’,都是对方最大的政敌,关系可没表面那么亲厚,但这时候被众夫人这么一看,也都抛开那些个人恩怨,齐齐起身。
  左相夫人举着酒杯道:“臣妾借花献佛,感谢太皇太后今日赐宴,不然在这大冬日的,臣妾们也难尝到如此新鲜美味的菜肴。”
  右相夫人也举着酒杯,道:“左相夫人所言甚是,只可惜过了今日,再想起今日宫宴,可不是要把人馋坏了。”
  太皇太后笑道:“这个哀家可没辄,虽说宁远王府有暖房,可里面出的菜可是不多,虽然如今不用供应各大酒楼,但就是宫里用着都不够了,你们这许多人家,哀家可开不了这个口。”
  左相夫人也陪着笑,“太皇太后所言甚是,就是臣妾也没那么厚的脸皮,若说当初见宁远王府建暖房时,臣妾府上原也是想要跟着建了,可一打听那玻璃贵的,若是为了建个暖房就要一家要勒着裤腰带过日子,还真不值得,原想着什么时候玻璃不那么贵了,咱们也建一个,可这玻璃的价就是居高不下,这也是没辄的事。我们这些大人还好些,瞧着家里孩子每到了冬日就不爱吃饭,真是让人心疼的很。”
  

   ☆、590 利字当前

其余夫人也跟着点头,纷纷说起家中幼子或是爱孙们到了冬日没菜吃的苦恼,直到后来见众夫人的眼神越来越热烈,就差没直接对太皇太后说:把玻璃的制法给我们吧,我们都想建暖房,我们都想赚大钱。
左相夫人道:“太皇太后若是真能派人造出玻璃,臣妾家里第一个就建暖房。”
太皇太后摇头道:“哀家哪有那闲心?再说如今哀家年纪大了,也想要享享清福,不过若是哪位夫人有意愿,哀家倒是可以牵牵线,跟在后面赚几个小钱。”
说着,目光扫过众夫人目光殷切的脸,拍手道:“都是哀家糊涂了,瞧今日来的夫人都是有本事的,不如哀家就多一句嘴,这造玻璃的事,咱们也就别找别人了,人人都参一份力进来,造出玻璃不但能建暖房,到时卖出去也能赚银子贴补一下府上用度,众位夫人觉着呢?”
原本夫人们就都商议好了,再听太皇太后一说,都跟着点头,纷纷表示把最大的一股留给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笑眯眯地道:“也是哀家年岁大了,懒得再折腾,不然这好事哪里轮得到你们。”
众夫人又感谢太皇太后给她们一个赚钱的好生意,却没人再有心思吃菜喝酒,虽然太皇太后此次让她们进宫的目的昭然若揭,但明显无法拒绝、又在面前摆了这么一块大肥肉的情况下,她们也只能顺水推舟地应下来。
至于说太皇太后是否设了什么圈套等她们跳……这个倒没什么好担忧的,整个京城里三品以上的家眷,除了实在是有天大的事没能来的,剩下的都在这里。即使太皇太后真想要害人,也不可能把三派的人都叫在一起来害,不然真要引起公愤了。
再说谁又跟银子有仇了?明显是赚钱的事儿,而且,她们也不贪,每人参进来一脚,却把最大的甜头留给太皇太后,就是真出了什么事,大家都拴在一起,天塌了还有高个的顶着。
夫人们想的好,又商议了谁家出多少银子后就辞别了太皇太后出宫,回到家里还想着这件事,跟自家男人把皇宫之行事无巨细地说了一遍,有脑子直的也跟着夫人们一起苦思冥想太皇太后的目的,而那些脑子转得快的却皱起了眉:太皇太后此举与渭城府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想要把所有人都拴在一根绳上啊!
可事已至此,虽然有些不情不愿,却也不好再反悔了,只能叮嘱自家夫人到时多看少说,免得被别的派系拿了把柄,或是泄露了机密。
而有些大臣则是乐见其成,这些人里面多数都是‘保皇派’和宁远王一系,在他们看来,都忙着做生意去了,当然也就没那么多心思再为难皇上,大衍国的天下才能更安稳。
至于说‘忧国派’的,虽然还有心不甘、情不愿的,但利益面前,别人都去赚银子了,有几个人愿意把到手的银子往外推?
夫人们倒没那么多想法,自家男人都没反对,她们自然也乐得去赚银子,很多官员府邸看似风光,实则内里如何只有当家主母才知道。
除了府里一大家子人的吃穿用度,像迎来送往哪样不需要银子?若是家中男人再有个花大钱的地方,那可真是让人头疼的事儿了。
虽然这件事怎么看都透着阴谋的味道,但银子能到手里才是实实在在的,这么多的人太皇太后还能真的明着算计他们吗?
第二日,本来是要将入股的银子送进宫里,可无奈太皇太后推说年纪大了,不想跟着费心,其余的事就都由着夫人们自己商议,她只管分银子就好。
但嘴上是这么说的,却派了两名能干的宫女跟着夫人们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