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厨女当家-第2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得值个几百万两?要不咱就按每方一百万两给师父银子得了?”
李旬瞧了瞧那本虽说不厚,但每个方子最多两页,最少的一页两三个,这一本再薄也得有个上百种方子了,若是一个百万两……
李旬背着手向外走去,边走边道:“皇儿,父皇记着城东的鸡留香近日生意有些清淡,报上来的账目也不甚明了,莫不是有人贪了我们的银子?看来父皇还得过去瞧瞧。”
明诚对此不置可否,只要人不在他耳边叨念比什么都好。
虽说因太上皇‘死’而复生,那些大臣们都不会再有意为他使绊子,可朝政依然不少,重新上朝之后又没了贺楼远从旁协助,明诚肩上的担子一点都没有少,哪里还有闲心在这里听李旬叨念那些有的没的酸话?
再说,师父和师娘待他如何他心里清楚着呢,那真是掏心掏肺的,别说是多宝阁里的东西,就是让他把大衍国都搬到渭城府去他也绝不会有任何怨言。
当然除了屈家和明诚送来的礼物,太后也派人送来不少,还有不少官员家中也送来的礼物,这回不管宁远王的封地离着京城有多远,官员们既然还想在京城里好好地做官,就得想法子跟宁远王府巴上关系,谁不知道当今皇上与宁远王感情甚好,虽是君臣,实为师徒,甚至说在皇上心里宁远王比太上皇的地位还要高一些,放着这种能让皇上高兴的机会不巴结,才是真正的傻。


  ☆、615 这等大事不能劳烦太上皇

宁远王要回渭城府,别人都送了厚礼,也只有李旬沉着脸、较着劲,愣是一样临别赠礼都没给,反正别人说太上皇小气也好,说太上皇小心眼也好,他就是不想让贺楼远那家伙太得意了。
瞧瞧人家老婆孩子幸福美满,再看看他孤家寡人,就是后宫里的太妃太后人不少,就没一个能让他上心的,还有那些个子女,除了明诚就没一个让他瞧着舒服的。
再想想从前他看明诚也没这么顺眼,还是说宁远王府会养孩子?要不要把别的孩子也都送到渭城府给贺楼远和凌小柔养些日子再送回来?
只是想想都觉得主意不错,毕竟教养儿子女儿可是要花不少银子,尤其是他的儿女,哪个不得娇养着?就算是那几个与皇位无缘的儿子,只能做闲散王爷了,那一个月要花的银子也不少。
送到贺楼远那里,吃住都是宁远王府的,得多省心又省钱啊。
可一想到明显被养的胳膊肘往外拐的明诚,再想想被搬的让他心都在滴血的多宝阁,李旬生生打消那个念头。一个明诚就如此败家,再多几个他得开多少间鸡留香才能赚回来?明显是赔本的生意,他可不能做。
离京时,明诚亲自来送,皇宫与宁远王府离着近,一早明诚就带着护卫,坐着御辇过来,站在宁远王府门前就呆呆地看着马车一辆辆从里面赶出来。
同乘而来的还有不想儿子心里只有别人的李旬,瞧着那些马车嘴里就叨念着:“这得多少民脂民膏啊!”
贺楼远完全假装他在放屁!
而为了向皇上表现他们对宁远王的殷勤,大臣们更是争先恐后地来送行,很多人凌小柔压根就没见过,坐在车厢里,透过微启的车帘子,只是看着一片片都是身着朝服的大臣。
自过完年后造玻璃的作坊也正式开工,虽然玻璃还没卖出去,可眼看按着方子真就把玻璃造出来了,众夫人们瞧着都兴奋不已。
甚至完全不在乎玻璃作坊里的脏乱,别看能做窗户的玻璃受欢迎,其实相比之下用玻璃做出的小瓶子更让夫人们爱不释手,甚至比用玉做出的更通透,更新奇,若是用这样的小瓶子来装各种露、各种水、各种胭脂,那实在是太美了。
甚至有心思灵巧的还用玻璃做出一串串不同颜色的珠子,串成各种美丽的首饰,很是让夫人们追捧起来。
所以,目前玻璃对于这些夫人们来说,就不单单是能赚钱的产业了,而是能装点美丽的道具,甚至在大块大块用于做窗户的玻璃出作坊之前,夫人们强烈要求先做一批玻璃饰品,除了头上和身上戴上,还有不少像门帘子和盘碗之类的,因之前外面卖的玻璃都是透明无色的,这些加了颜色的玻璃制口就显得更美的炫目,做的好了绝对比玻璃窗子还要赚钱。
这些就都不关凌小柔的事了,可在知道这些都是凌小柔给她们带来的财富之后,又有皇上对宁远王府的看中,这些夫人们对凌小柔那叫一个巴结,所以在宁远王妃离京之前,虽然没有机会参加几次大宴,但送来的离别馈赠绝对不少,凌小柔也一一笑纳,在回礼的时候出手也很大方。
宁远王府不缺那几个银子,别人的便宜能不占就不占的好。
而有着自家夫人吹来的枕头风,那些大臣们也挺感激宁远王府给带来的财富。京官虽然看似风光,但个中辛酸只有自己知道,除了位高权重那些之外,哪个不需要送礼?
年节要送,生辰要送,甚至随便什么名目都要送,家里有生意有铺子的还好些,没生意没铺子,官又小的没多少收礼机会的,那真恨不得要砸锅卖铁了。
如今眼看宁远王给的玻璃制造方法就要赚钱了,只要有投入的就都有了盼头,往后有了银子,也能想吃什么吃什么,想上哪儿吃就上哪儿吃,这可都是宁远王府给带来的好处,又是太皇太后给牵的头,皇上在其中也给开了不少方便之门。
都说吃水不忘打井人,他们心里都记着呢,小皇上别看小,可咋瞧着都比太上皇会办事儿呢?果然被宁远王养过的孩子就是不凡!
瞧着就要人去屋空的宁远王府,明诚虽然不至于因离别伤感到痛哭流泪,可孩子眼中的不舍还是狠狠地刺痛了凌小柔的心,想到此次一别,再见就不知何年何月,凌小柔叹在心里。
可再不舍,天下也没有不散的宴席,只要知道明诚一切好好的,她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明诚带着群臣一送就送出城外,贺楼远催了几次让他回去,孩子就是默默地跟着宁远王府的车队走着。
贺楼远最后把眼一瞪,“皇上,你乃一国之君,为君者切不可儿女情长,优柔寡断。”
明诚含泪点头,李旬在旁忙道:“就是就是,你看为父就是有决断的。”
贺楼远瞪了他一眼,低声道:“皇上说不做就不做了,太上皇果然是好决断!”
李旬讪讪地,好在因离着远,跟在后面的群臣也听不到贺楼远的讽刺,李旬故意不去看贺楼远,凑近明诚,用贺楼远能听得到的低声道:“皇儿,你看啊,京城都有多久没下如此大雪了?为何你师父一来就遭了雪灾?还有你记不记着前年在渭城府那场大雪?当时朕接到八百里急报时还吓了一跳,那地儿竟然能招雪灾?几十年都不遇一次。幸好当初宁远王封地是在蓟城,那地方从来就下不来雪,不然还指不定怎样呢。”
见李旬还敢拿这话出来说,贺楼远冷笑着压根就没打算理他,反正不管他说什么,这次回渭城府都成了定局,最多就是让李旬痛快痛快嘴罢了。
三胞胎坐在马车里朝明诚摆手,“皇上哥哥,我们出去玩玩就回来看你啊。”
在他们看来这次也就跟往常去庄子里小住差不多,虽然还是有些舍不得明诚,孩子们对新鲜的事物好奇心更重,惹的明诚眼圈红红的,“一群小没良心的!”
直到宁远王府长长的车队行出很远很远,再也看不到了,明诚还是站在城门前呆呆地望着,心里想的都是,何时他才能长大到可以有个继承他皇位的儿子呢?
或者让太上皇赶紧再生个儿子,趁着小他抱来养,养大了也养出感情就封做皇太弟,他是不是还能早些过上自由的日子?
可一想到自家那几个参差不齐的弟弟,明诚叹了口气,儿子也生了好几个,也就他这么一个成才的,还是不敢期待凡事都有些不靠谱的太上皇能再生出一个像他这么优秀的儿子,皇位继承者这等大事,还是不敢劳烦太上皇了。
车队一路前行,内有宁远王坐镇,外有精兵护送,一路上还真没有敢打车队主意的。
本来一家人都是归心似箭,可偏偏马车刚走出两天,凌小柔突然就开始恶心干呕,可是把贺楼远吓了一跳,让人喊来随行的医官,一检查惊喜地发现,凌小柔竟然又有喜了,只是刚一个多月,还不是很明显。
对于贺楼远来说这个消息是既喜且悲,喜的是凌小柔有身孕了,他又要当爹了。
悲的则是又要有差不多十个月不能跟凌小柔亲热,这可绝对能让王爷忍的抓心挠肝。
按说才走出两天,再回京城等到凌小柔生下孩子再回渭城府也不是不可以,可十月怀胎,生下孩子后还要再等孩子长大一些才能启程,这样一耽误至少是一年多的时间,老太妃在渭城府还不得急坏了?
凌小柔当即决定,不管怎样还是要继续赶回渭城府,大不了路上慢些、稳些,反正现在还早,入夏之前怎么也赶回去了。
可贺楼远一想到回到渭城府,娘又会派香草还是谁来盯着,若是香草还好一些,毕竟之前在他面前吃过教训,也该知道什么话不该说,什么事不该看。可若是换了别人还是要废一番气力。
于是,贺楼远眼珠一转,传下令去:“王妃身怀有孕,不宜颠簸,所有马车都给本王放慢了速度。”
于是,马车的速度一慢再慢,每次王爷都很不满意车队的‘快’速,直到最后用着牛车的速度一点点像渭城府进发。
凌小柔开始怀疑她是否有些乐观,照着这个速度,别说是入夏之前能否回到渭城府,赶在年前能回去就很不错了,她真心不想把孩子生在路上啊。
最后,跟贺楼远强烈抗议之后,贺楼远勉强同意,在平坦的路上马车速度可以快一些,若是遇到不甚平坦的,就是牛车的速度也还得再慢一些。
凌小柔深知再跟他争辩也没什么结果,干脆就窝回马车里歇着了。
比起当初怀三胞胎时,也不知是她年纪大了,还是别的原因,这些日子她非常的嗜睡,比怀第一胎时还要懒散一些。
有时一上马车就睡,除了中间停下来吃饭再解决一下生理问题,剩余的时间她都恨不得睡过去,等到了晚上还半点不耽误,凌小柔觉得自己再这么下去就要跟养猪一样了,可精神头就是一直不够。


  ☆、616 保质保量地高产

对于凌小柔的惫懒,贺楼远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每次看向凌小柔的目光也越来越深沉,直到有一天憋不住了问一句:“大丫,你这胎怀的不会是四个吧?咋那么能睡?”
想到当初怀三胞胎和生三胞胎时的辛苦,凌小柔脸顿时就白了,“别吓我,一胎生四个,还不要了我的命。”
贺楼远也觉得当初在产房外怪折磨的,若这胎真是四个,他觉得在凌小柔发作之初他就得喝酒,把自己灌醉了才行,不然吓也得把他吓死了。
想了想,凑近凌小柔的肚子威胁道:“最多两个,多的出来就打屁股!”
凌小柔不乐意了,“有你这么当爹的吗?刚生下来的孩子多娇嫩啊,你咋就忍心打呢?”
贺楼远无辜地眨眨眼,小声地在凌小柔耳边道:“我就是吓吓他。”
正在一旁玩积木的语柔抬头瞅了瞅贺楼远,脆生生地道:“后爹!”
贺楼远怒目,可就是对这个捧在手心里疼的闺女没办法,转头对头凑在一起不知说着什么的俩儿子凶狠狠地道:“臭小子!”
修谨修逸翻了个白眼,他们这是招谁惹谁了?
好在难受了十几天后,凌小柔不再像之前那样整天就是想睡,每天最多就是在车上睡一觉,晚上还不耽误。而且胃口也越来越好,身子骨越来越圆润,看的贺楼远双眼整天都闪着狼光,却也没敢胡作非为。
随行的厨娘可是使出了浑身解数给凌小柔张罗美食,每当路上歇息扎营做饭时,王妃这边飘出去的香味能把人馋死。
不过大家都知道王妃如今不是一个人吃饭,吃的再好他们也只能眼馋地份儿,难道还真能跟王爷那么没出息,每天去跟王妃抢饭吃?
三个宝贝也整天跟着凌小柔一起吃,虽然凌小柔的胃口好,也没敢敞开了吃,不然真怕孩子长的太大不好生。
想当初生仨娃时,虽然肚子大的吓人,可毕竟是三个,孩子都不大,就是那样都让凌小柔生的心有余悸,若这回就怀了一个,孩子太大不好生,痛苦的就是她了。
凌小柔每顿都吃的不多,每天除了三顿正餐,下午还要吃些点心,晚上还要来点宵夜,可是把厨娘给为难坏了,没事就过来跟王妃讨教更多美食的制作,就怕王妃吃的不舒服。
凌小柔闲着没事,整天在车上晃的也无聊,心情好、身子舒服时干脆就让厨娘们坐到她的车上,也方便讨论美食。
有时为了运动也会下车跟着车队慢慢行走,天也暖了,风也柔了,走一走心情也开阔,刚好趁着轻风徐徐谈论美食,小日子美的不要不要的。
但厨娘自知身份,哪敢真跟王妃挤在一辆马车上?最多就是坐在马车前面的车辕上回话,一同步行时就退后凌小柔两步,凌小柔也不强求,教厨娘教的也很用心,对厨娘做的菜再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
一路走来厨娘可是受益匪浅,不做饭的时候就往王妃这边跑,让宁远王气不乐、恨不得,谁让厨娘也是为了让王妃吃的更舒心,他也没少跟着吃香的。
不过一个月的时间,凌小柔的肚子还没怎么显形,三个宝贝倒是吃的一个比一个圆润,连贺楼远都壮了一圈多,若不是凌小柔每晚捏着王爷的肉都满意的不得了,贺楼远都怕凌小柔会赚他胖了。
虽然王爷这身型也算不上胖,最多就是健壮些,穿上衣服还是很显瘦的,但王爷偶尔捏了把自己腰间刚长出来的软肉就想叹气,他精瘦的细腰啊,难道就这样一去不返了?
为此,王爷每天都会起得更早一些练功,可无奈吃的太好,越是练功越是能吃,王爷都不敢想他还能不能回复到从前的模样了。
离京前和凌锋通过信,因之前京城大雪封路,凌锋又有事情要做,干脆就没再往京城过来,贺楼远离京之前又派人给凌锋送了信,约好在平阳县城内再聚。
想到平阳县城,凌小柔感慨万千,当初失忆时为了躲避贺楼玉可不就在平阳县城落脚的?还在莫府做了几天厨子。
不过貌似她这个厨子有些不务正业,还让莫红锦把她当成如意郎君要招赘来着。
所以,一想到莫红锦,凌小柔还真有些打怵去平阳县城。虽然莫红锦如今嫁给平阳县城的张家五公子,谁知对她心里可还有结?当初莫红锦到渭城府时也没给她好脸色看,心里怕是还记着这个结呢。
可再不好意思去见莫红锦,但就单莫红锦与莫红绸的关系,凌小柔也不想把关系弄的太僵,既然都定下来要到平阳县城,凌小柔若是再要求改地儿,莫红锦知道了肯定心里要多想。
不管莫红锦是否会给她甩脸子,她这回也得给莫红锦好好地陪个不是了。
从京城到平阳县城原本一个月都用不上的路,愣是被走出两个来月,凌小柔来到平阳县城外时,心里还是忐忑的。
之前在新城府,凌小柔去看过王大郎夫妻和杂货铺老板夫妻,可惜听说他们两家都攒了些银子,一起把铺子开到别处了,可开到哪里却没人说的清楚。
之后王大郎的娘也过来闹过几次,可人都搬走了,她再闹也没什么意思,都是住在附近的人,谁不知道她是什么人?
再说王大郎是去做生意,又不是不要这个娘了,家里还有弟弟,大郎走时也给留了多多的银子,过年时也会回来,王大郎的娘还真没什么好闹的。
凌小柔听了虽然觉得没能再见上一面怪可惜的,也只是将此事放下,虽然她知道凭着宁远王府的势力想要查几个人不难,但各人有各人的日子要过,就凭着她教给王大郎夫妻和杂货铺夫妻的那些东西,不说大富大贵,日子肯定过的不会差了,只要知道他们过的好,凌小柔也就没什么好遗憾了。
人的一生之中总是要有很多人来来去去,除了感慨一些之外,难道还能都绑在一起?
只是有了这些遗憾,凌小柔对于见到莫红锦倒也有了几分期待,听莫红绸说起,如今莫府是由她的大弟接手了,原本她那个庶妹莫红棉是想要占着莫府,再招赘个男人上门,到时把莫府握在手中。
但谁也想不到一直就跟烂泥似的扶不上墙的莫家大公子竟然突然就发奋起来,不但将牛皮的生意做的风生水起,连着还开了不少马蹄糕和凉皮的铺子,虽然如今在平阳县这两样东西都算不上新奇,但胜在莫家铺子里的味道正正宗一些,生意还是很不错的,虽不比凌小柔在这边摆摊时的价钱贵,可胜在来吃的人多,莫红绸回来时又从凌小柔那里挖来几样小吃食,铺子可是越做越好,莫家的银子滚滚而来,莫家的几个公子无论是嫡出的还是庶出的,都劲往一处使,莫府可不再是吃饭都得算计着别断了顿的时候了。
而被夺了权的莫红棉在知道莫府无法染指之后,只能心不甘情不愿地嫁了人,但一向就爱算计的她,嫁人也是算计的各种周全。
虽然嫁的男人出身不高,但好在家中没有婆婆,又是家中嫡子,莫红棉嫁过去就做主母,再有她的算计,日子过的相当不错,可比守着莫家时还要走路生风。
当然,这些都是莫红绸告诉凌小柔的,凌小柔本来就跟莫红棉不熟,听听也就罢了,就是对莫红锦的事能多上心一些。
结果从莫红绸的信里知道莫红锦嫁到张府后,三年抱俩,原本就不爱管事的她更是不方便管事,但被张五宝捧在手心里疼着,婆婆又因她怀着身子,生的又都是张家的嫡孙,对她那是相当的不错。
凌小柔听了也就放心,她最怕的就是莫红锦嫁的不好,日子过的不顺心,之后想起这些都是因为跟她赌气,往后再恨她一辈子。
如今人家夫妻琴瑟和谐了,凌小柔的一块心病也就去了,可一想到要见莫红锦,凌小柔心里还是怕怕的。
结果磨蹭到平阳县时,已经是离京城两个多月,这速度可是比牛车还慢。
人还没等走到平阳城,外面已经等了不少人,远远的看过去,不说人山人海也差不多,除了当地的地方官,还有百姓自发地想过来瞧瞧宁远王的神威。
除了他在疆场上的神勇之外,他们都想瞧瞧能把渭城府和京城都给招来大雪灾的宁远王到底长了几个脑袋、几个身子。
结果看了之后,除了比一般人有气势,也更英俊一些,也没多点啥,失望之余就对据说美的跟仙女儿似的宁远王妃有兴趣了,宁远王没什么好看的那就看王妃呗。
凌小柔一下马车就在人群前面看到被张五宝扶着的莫红锦,瞧她那鼓鼓的肚子,再瞧瞧自己勉强能看出一点点的肚子,凌小柔觉得,虽然她没有莫红锦能怀,好歹她比莫红锦能生,一胎就解决了别人至少三、四年的事,可以说是保质保量地高产啊。


  ☆、617 古代版碰瓷

莫红锦见到宁远王车队近前,凌小柔从马车上被扶下来时,眼泪啪嗒啪嗒地就往下掉,虽然从前就见识过莫红锦流泪的工夫,凌小柔还是很有些不适应,她是真心不会劝人,好在记得从前莫红锦哭的时候也不用人劝,哭完了就好,可如今她肚子里怀着孩子,哭坏了怎么好?
盯着莫红锦看了半天,最后憋出一句话:“二小姐,你这是欢迎我?还是不欢迎?”
“你还记得过来看我?”莫红锦不哭了,见旁边的人纷纷在朝凌小柔和贺楼远见礼,深知如今身份不同,该有的礼不能废,便捧着圆滚滚的大肚子给凌小柔见礼,礼见了一半被凌小柔扶住。
在平阳县城,与凌小柔最熟的就是莫红锦了,如今莫红锦嫁到张家,连她的陪嫁丫鬟也都嫁了人,身边侍候的人也早都换过了,凌小柔真有种物似人非的感觉。
来接宁远王的当地官员倒不知道宁远王妃与张五夫人为何那么熟,但一想到张五夫人的姐姐莫将就是宁远王麾下的女战将,也就猜测宁远王妃和张五夫人就是通过莫将军认识的,只是想不到关系会这么好罢了。
本来因为张家的老太爷过世了,很有些人走茶凉之感,但因着这一层关系,张家在平阳县城又算出了把风头。
谁能想到当初跟破落户似的莫家,竟然也有翻身的机会,而且瞧人家莫大爷的生意做的那叫一个大,别看他没继承父业去从军,可在生意上的本事可是很让人惊讶了。
进了城,贺楼远被官员安排去住驿馆,可瞧着驿馆的破败面貌,贺楼远直接就应了张五公子之约住到了张家。
虽然凌小柔更想住到莫家,但如今莫家也没有太熟悉的人了,还不如住到张家还能跟莫红锦说说话。
车队在县城里缓缓地走着,虽然慢的让人有些不耐烦了,可宁远王怕县城的青石路不平晃着王妃,再不耐烦也得受着,而且王妃长得真叫好看,此时又半掀着帘子跟宁远王低声说话,那明眸皓齿的样子别提多让人心动了,哪里像生了三个娃的女人啊?
凌小柔正与贺楼远说晚上要吃什么,无意中一抬头就被她看到一个熟人,当初在庄子里凌小柔原本大有好感,后来又有些失望,最后还杀了男人、带着孩子、偷了马车和爬犁逃掉的女人。
虽然也不是多熟,可怎么也没想到会在这里巧遇,凌小柔当时微微怔了下,原本是想假装没看着,直接错过算了,可她不想认那女人,那女人却一脸惊喜地朝凌小柔点头。
凌小柔满头黑线,既然逃出来了,又不像缺银子的样子,就有多远逃多远得了呗,这样跟她打招呼,她到底是让人抓她呢?还是假装没看着呢?
凌小柔叹了口气,声音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