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种田之旺家小农女-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换好衣裳,张二舅又悄声问道:“大人,要不要将药熬上?”这事不算难,找个陶罐,再寻些柴火,烧起来就是。柴火最好找,这塌掉的屋子的梁就是木头制的,这不是现成的柴吗。
常知县摇了摇头,道:“你先将药收起来,咱们先离开这里,还不知道下一场大地动是什么时候呢。”还有那山贼,真是让人头痛,最后一年了,竟出了这样的事,这几年的辛苦却是泡了汤。
张二舅将脏兮兮的药包仔细的包好,藏到怀里。
之后,他就扶着常知县慢慢的往县外走去,常知县伤重,走得慢,都走了半个时辰,还在县里,张二舅忍不住了,说道:“大人,要不这样,我背你走吧,这样快。”
常知县并没有推辞,他身子实在是受不住了,只觉得头昏脑肿,气血翻滚。
县里的城墙都塌了,张二舅并没有从城门出去,而是从偏僻的墙角走的,他那了根绳子,将常知县绑在了自己身上,然后半走半爬了出去了县。
他选的这个位置极好,正是外面的一个死角,那些山贼果然在县外守着,张二舅避开他们,悄悄的绕了个大圈,然后,往邻县去了。
大人受了重伤,得冶,他若是回家,恐怕来不及,他想了想,索性就不回家了,直接去邻县。这一回若是能将知县的命救回来,那他可就立了大功,单是为这,张二舅就觉得值得冒险,人这一辈子,总得大胆一回,不是吗。
再说了,就算常知县死在了路上,那也怪不得他,他只能尽力而为。
张二舅背着常知县走了很久,又累又饿,又走了小半日,他总算见着一个小村庄了,安定县周围的村庄大多都空了,村人不是离开了就是被抓了,留在村里的人极少,甚至没有。
张二舅找到的这个,也是个空庄,既然没人,那他就不客气,他直接寻了最好的那家屋子,将常知县放了进去,常知县全身发热,高烧不止。
张二舅此时也不敢再走,他将常知县放到床上,自个去外面捡了些,生了火,又洗了个锅,开始熬起药来。这家没有陶罐,只能用锅熬药了,到了这时候,哪有还有讲究。
他边熬药边在这个大屋里转了起来,他希望能找到点吃的,先前在地牢里呆着,除了一日一碗清粥,就没别的可吃了,他还好些,亲妹子还送过汤面,因为这,他的气色比别人好些,也有力气。
他在地窖里翻到了红薯,他高兴得很,总算能吃口热食了。至于那主家为啥不带红薯走,很简单,因为红薯这玩意重,逃难的时候可带不了多少,这东西价钱又贱,谁还巴巴的带着它啊。
幸好,张二舅一脸喜色的翻了六个红薯出来,之后又起了一个锅,开始煮红薯。
晚上,给大人喂了药之后,又喂大人吃了半个红薯,他自己一连吃了三个,可算是饱了,只是,这东西吃多了容易胀气,通俗点说,就是爱放屁,就是这点不好。
晚上,常知县的烧退了些,张二舅高兴得很,常知县总算又睁开眼睛了,张二舅握着拳手说道:“明天我就去村里看看,别家有没有药。”
常知县点了点头,又问:“有吃的吗?”
能吃,好事啊!
张二舅连连点头:“有,有,您等着。”他大步走出去,将剩下的两个红薯拿了进来,红薯一直在锅水用水闷着,还是温的,倒是不用热。
常知县接过一个,慢慢的吃了起来,这种粗食,他以前哪里直接吃过,以往都是厨娘做成粗细的小食,要么就是点心,最多吃上几口,可是现在,他将整整两个都吃了,还不是饥饿闹的。
张二舅觉得立功有望,心中是掩不住的欢喜。
——
柳阳县,茶馆。
一个跟柜台差不多的小童,手里拿着一堆稿纸,正满脸焦急的跟掌柜说话呢。
☆、210 好像听过
这事说来话长。
当初手稿不见了的时候,他是有些急的,可是后来一想,反正掌柜的也不知道这事,他就将这事瞒了下来,后来,相安无事。
过了几日,这稿子竟被那书生送回来了,那书生寻了掌柜,将稿子递给了掌柜,同时问道:“掌柜的,这是你们新话本的稿子吧?”
掌柜的拿着着稿子一瞧,眼睛越睁越大,他握紧稿子,却是摇了摇头:“不对啊,最近没收这样的稿子。”他说完,又问书生:“这东西你是从哪弄来的?”
书生惊讶道:“就是在这里拿走的啊,竟不是你们收的稿子吗?”书生说完,又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当初我还以为是废纸呢,说了一声就拿回去了,后来用反面练了字,后来无意中发现稿子反面竟是未完的话本,我怕耽误你们生意,就送来了。”
掌柜的听到这话,转头看向小童:“这是怎么回事?”
小童赶紧过来,他低声说道:“花魁赛的时候有个奇怪的人送过来的,我本想留给您的,可是后来才发现稿子没了,我,我就不敢说了。”他的头越来越低。
掌柜的深深的看了他一眼,倒是没说苛责的话,只问:“那人住哪你知道吗?”
开书坊,除了每月要进新书之外,还要进一些最新的话本,有时候,好看的话本比那些文集史书好卖多了。
小童的头更低了,他小声说道:“那人没说地方,只说过几日来。”当初他见那人没来,还松了一口气了。
掌柜的听到这话,脸都黑了,他又将手中的一摞稿子翻了一遍,他看得出来这是两篇不同的话稿,不错,很不错!若是能印成书,一定好卖,他开了这么多年的书坊,这点眼光还是有的。
可是现在怎么办,这稿子根本就未完啊,还不知道出处,可真是……
掌柜的叹了口气。
小童紧张的说道:“要不,我去将人找来,若是再见着他,我一定能认得出来!”
掌柜的道:“那就只能这样了。”
书生灵机一动,说道:“要不,将这一份稿子印出来,先卖着,那人看着稿子出来了,自然会找上门来的。”
小童眼底一亮。
掌柜的却是摇头苦笑:“不成不成,万一印了前面,后面的一直找不到,那些人肯定会将我的书坊给掀了,还是算了。”且不说那一本猴子的故事,单是那西厢记,若是给一些惹不起的小霸王瞧见了,那些小霸王肯定会追在他屁股后面要结局,真到那时,可就惨了。
后来,掌柜的让书生将那些稿了抄了一份,原稿则是交给了小童,小童得去原主,总得拿着这个东西。
柳阳县虽说不大,可也不小,想在县里找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小童主要是去客栈,茶馆中看,他也悄悄的去过其他的书坊,想知道个怪人有没有将稿子投到其他书坊去,呵,稿子没问出来,但是这纸的来历却是打听出来了。
后来小童一想,觉得那怪人在这里买过纸,说不定就住在这附近呢,他将两个书坊的地点一划,就在这周边问了起来,问着问着,就问到了茶馆。
进了茶馆,他又想到,说书的跟写话书的,都是讲故事的,还真一点相似呢。
所以,他拿着稿子找茶馆掌柜问了起来,掌柜的本来忙着,不想理他,可是等小童将话稿的前面几章递过来之后,他一下子就来了兴趣,他正打算弄个连载的书刊,正缺好故事呢。
掌柜的激动得胡子都翘起来了:“你这稿子怎么卖?”
小童嘴角一抽,说道:“我说过了,这稿子不是我的,我是来找稿子的主人的。”这人刚才到底有没有听他说话啊?
正说着,吴知从二楼下来了,他打着哈欠,今天的任务完成了,他打算回屋补个觉。现在天越来越冷了,他都不想起来了,他想着想着,脑中冒出了一个念法,要不,让掌柜的将早上的故事撤了吧,早上来听书的可没几个啊。
是啊,要是撤了,他早上就不用早起了,等午时起来,吃个饭,下午再说书,一晃到晚上,再睡觉,多美啊。
吴知乐滋滋的往柜台去了,没几步路,他很快就到了,他凑到掌柜的跟前,一脸讨好的说道:“掌柜的,有事件我想跟您商量商量。”
掌柜看着他问:“何事?”
吴知将自己想的事说了,掌柜的瞪他:“不成,早上可不能省,咱们能挣一点是一点,不过是早些起来,还能要你的命不成?”
吴知一脸失望,嘀咕道:“又不靠这几个钱。”
他声音虽小,掌柜的还是听到了,掌柜的眼睛一瞪:“你在说什么?”
吴知赶紧息了声,直嚷道:“我去瞧瞧阿平病好些了没。”他说完就转身了,正要走,眼角却扫过小童手中的纸稿,奇怪,这纸似乎有些眼熟啊。他使劲嗅了嗅,没啥味道,这是当然的,这东西也不知被多少人摸过,味早就散了。
在哪见过这纸呢?
吴知心中带着疑惑,慢慢的往后院走去,等到了屋门口,他这才啊的一声叫了出来,他想起来了,那纸他的确见过,那是苏宇的纸!就在屋里放着呢!
吴知推开门走了进去,这时候,小宝还在练字,他在用炭笔练字,字写得小小的,能写不少呢。
吴知走到他跟前,盯着他的纸跟字,这纸跟外面那小童手里拿的纸一模一样,连字都是差不多,都是细细小小的字!
苏玉端着药走了进来,见吴知上着小宝收上的纸跟字,便问道:“你在看什么?”
吴知移开了目光,随口说道:“外面有个小童拿着这一样的纸,连上面的字也是这样细小的。”他说完,忽然看向小宝问道:“难不成那小童手中的东西是小宝的?”
苏玉心中一惊,此时她才想起之前投稿的事,既然人参的事解决了,那稿子,她也不想管了,暂且就这样吧。
于是,她对吴知说道:“我没瞧过,不知道。”
苏玉平静的将手中的药碗递给了高平,高平最近好了些,人精神了不少,连腿都没有以前那样痛了,除了粥之外,其他的东西也能吃了。
小宝也听到了吴知的话,他头也抬,还在认真的练着字呢,他性子有些拧,他可不信自己写不好这样的字,他正死磕呢。
还别说,练了几日之后,小宝的字倒是整齐不少,而且,小宝觉得,将小字练出风骨之后,大字似乎也容易了。
吴知又打了个哈欠,道:“反正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懒得想了,我去歇会,等吃饭再叫我起来。”
苏玉却是拦了他:“你昨个不是说要去驿站瞧瞧吗,说不定你家人那边就有了消息,你昨个还说让我提醒你,这事你忘了。”
吴知这才想起之前俏信回家的事,他嘟嚷道:“应该没这么快吧,就算他们捎了信过来,也该送到这里啊……”
苏玉翻了个白眼,道:“我可提醒你了,去不去随你。”
吴知不情不愿的出了门,走到前厅,掌柜的还在跟那小童纠缠,柜台就在门边上,吴知要出去就得路过那,他过去的时候正听到掌柜对那小童说道:“既然你们没有全稿,不如这样,将这残稿卖给我……”
小童明显不愿,他打断了掌柜的话:“不行,我们店家说了,这东西不卖。”既然找不到原稿主,小童本不想留的,可是他人小,这掌柜的拉着他不让他走,他哪里走得掉,此时他不由后悔起来,早知道会是这个结果,他不该来这里的。
吴知好奇心重,又觉得奇怪,什么稿子那么好,还让两人争抢起来,他伸出脑袋瞧了一眼,这一瞧,他眼睛不由得瞪大了,他嘴里冒出了一句:“这不是《西游记》吗?”
这话一出,掌柜的跟小童齐齐的看向了他,眼睛跟小太阳似,直冒光。
吴知被这两人吓了一跳,他缩了缩脖子,干笑两声:“我还有事,我走了。”说完就往门外走,乖乖,那两人的眼神跟狼似的,直勾勾的看着他,怪吓人的。
他没说错话吧?
“站住!”
“你给我站住!”
两个声音一齐响了起来,紧接着,只见掌柜的跟小童一左一右将吴知驾了起来,吴知一头雾水的看着他们:“你们要干什么?”
他们将吴和架到了一把椅子上,又将吴知按着坐了上去,吴知咽了咽口水,小心的问了一句:“我、没惹到你们吧?”这是怎么了?
小童先忍不住了,他将手中的稿子推到了吴知眼前,急急问道:“你怎么知道这是《西游记》?难道你看过?”
吴知抬头看着小童,问:“这有什么问题吗?”
小童听到这话,激动起来:“当然有问题,这稿子是你写的吗?剩下有还有多少字?”
掌柜的也揪住了吴知的衣领:“别给他,给我,给我!”既然是吴知写的,那就是他们茶馆的东西,说什么也得拿下来!
吴知确实知道《西游记》,他为什么会知道呢,很简单,这些天来,苏玉只要有空,就会跟两个孩子讲这《西游记》的故事,这是妖怪之类的故事,算是神话一类,喜欢这类的人可不少呢。
吴知也听得津津有味,不过,他白天忙,听得少,后来他抗议,让苏玉将讲故事的时间调到了晚上,他这才追上了进度,不过,孙猴子的九九八十一难,现在才讲到一半呢,后还还远着呢。
他又想到苏玉不喜欢出风头,他心里一动,这事不能随便说,等问过苏玉才行。
“你听到了吗,说话啊,你怎么不说话啊?”
“吴知,吴知,……”
“哎,你别揪他衣邻,你看把他脖子勒得,他都喘不过气了,你快松手。”
掌柜的跟小童还有那吵着,掌柜的总算松开了吴知的领子,吴知大大的吸了口气,他缓缓的举起手,略有些虚弱的说道:“听我说……”
掌柜的跟小童一齐看向了吴知。
吴知说道:“以前是听这这个故事,好像是在外面听到的,你们让我想一想,想一想……”
他边说边偷偷的站了起来。
掌柜的跟小童还盯着他在看。
吴知跳到一边,说道:“我现要去一趟驿站,等回来了说不定就想起来了,你们别急,别急啊。”
怎么可能不急!
那两人张嘴想要说话,吴知赶紧扶着手道:“哎呀,我头好痛,好痛啊,你们别催我了,越催越痛。”
掌柜的恨铁不成钢的看着他:“你这家伙关键时候总是不顶用。”
吴知扶着头哎哟哎哟的叫,边走边往门外走,掌柜的眯起了眼睛:“你不是头痛吗,还有力气出门?”
吴知一拍脑袋说道:“对啊,我头痛,我叫苏宇陪我出门不就成了!”正好将这《西游记》的事告诉苏宇!
☆、211 担忧
吴知边哼哼边将苏玉带走了,等离茶馆远了,吴知总算不哼哼了,苏玉无语的看着他:“你刚才是在做什么?”
吴知扭头往身后看一眼,没人,他语速飞快的说道:“还记得《西游记》吗,就是你跟小宝他们说的故事。”
苏玉反应很快,不过,她以为吴知事想要将故事讲出去,就像说《三国》那样,她思索片刻,便点头道:“你若是想讲,可以啊。”
吴知听到这话,摇头道:“不是的,是有人拿着稿子找来了,我看那稿子跟小宝练字的纸一样,而且,也是用炭笔写的呢。”
苏玉这才恍惚大悟,她摸了摸鼻子说道:“原来是这样啊,之前高平身子虚,我想着要多挣些银子帮他买参,就将稿子投了出去,后来手里有了人参,这事便忘了。”
吴知又说了一句:“掌柜的也想要那个故事。”
他说完,又嘀咕了一句:“说起来,书刊还是你提议的,你为什么不将话本直接投给咱们掌柜?”
苏玉说道:“当时不是急着要银子吗,书刊的事当时只是提了,后面的还有得忙呢,投给掌柜,银子欠下都是有可能的,你说呢?”
吴知想了想,点头道:“说得也是。”尔后,他便将小童跟掌柜的话仔仔细细的告诉了苏玉,他询问:“那,咱们该怎么办?”
苏玉叹气道:“这事我肯定不能出面,若是让掌柜的知道了,肯定会不高兴。”
吴知默默的点头。
苏玉忽然眼睛一亮,看向吴知:“不如这样吧,反正你跟他们说是你从外面听来的,这事就由你出面吧。”
苏玉眼睛一转,又极快的说道:“不如这样,以后若是有新故事,我也第一个告诉你,由你出面,不用牵扯到我的身上。”
吴知愣愣的看着苏玉。
苏玉将这事在脑中又细细的过了一遍,觉得这样不错,不用出面,正好。
吴知有些纠结:“唉,那我该怎么说啊,他们若是问写稿那人是谁,以哪遇到的,他们若是想见一见什么的,那要我怎么答?”
苏玉说道:“这事咱们先想一想,别傻站着了,咱们不是要去驿站吗?”
吴知听到这话,赶紧说道:“对对对,咱们赶紧去。”
说完,两人便往驿站那边走去,驿站在不在县里,在城郊的路上,离县里还有些距离,苏玉拿钱租了辆马车,只租了三个时辰,这一来一去倒是够了。
半个时辰后,他们到了驿站。
吴知下了车,扬着笑脸去问消息了,苏玉还呆在车上,看着车,没过一会儿,吴知就白着一张脸回来了,他的声音有些抖:“阿宇,安定县被山贼占了!”
苏玉惊道:“被山贼占了?什么山贼?”她转念一想,脱出而出道:“难不成是黑风寨的那些家伙?”
吴知点头,难色极为难看:“没有信,那边的路被他们断了。”他刚去才驿站一问,根本就没有信件过来,后来还是他说了两句好话,驿站的人这才将遇到逃难者的事告他,还乍舌:“黑风寨的山贼越发的厉害了,竟占了安定县,等这事传到上面,怕是要派兵过来啊。”
吴知又着那人问:“你可知安定县的人如何了?”
那人叹气道:“逃出来的不多,没逃出来的全给抓了,怕是凶多吉少啊。”吴知这才变了脸色,尔后他就回来了。
苏玉心里一凉,黑风寨的山贼竟然去了安定县,还将那些占了,难道说,那边的瘟疫已经全部解决了?
等等,她娘她大姐还有二舅都还在安定县呢,他们不会有事吧?苏玉越想越慌,恨不得现在就回去瞧一瞧。
吴知上了马车,驾着车往县里去,路上,苏玉一言未发,吴知也是满脸忧愁,他给家中寄了信,还指望家中接他回去呢,可是眼下山贼去了安定县,他家所在的那个县离安定县可不远,照他爹地贪生怕死的性子,肯定会逃得远远的,说不定会带着家人去州府,等山贼的事解决了再回来。
唉。
吴知叹了口气,又过了一会,他却是突然想通了一件事,州府,他爹在州府,他也可以去啊。等等,回去又能怎么样了,他跟继母处不来,到时候还得吵,当初就是因为继母容不下他,他这才离家的,现在回去也没什么差别,说不定住一两个月又得搬出来,还不如在这呢。
有吃有住,干着自己喜欢的活,还能挣着工钱,这样一想,他觉得自己活得也不差啊。
就是挣的钱不多。
等回到县里,吴知倒是没有之前那么担心了,反正他爹肯定早早的带着家人走了,应该不会有事,这样一想,他觉得没什么可担心了。
只有苏玉的脸色依然沉重。
他们还了马车,慢慢往茶馆走去,路上,吴知问苏玉:“那《西游记》的事怎么说,我这……”
苏玉说道:“你看着办,这事交给你了,对了,《三国》的事也交给你,你来跟他们谈。”苏玉揉着眉心说道:“等会你先回去吧,我想去外面打听打听定安县的事。”她现在没心情管这些事。
本来被山贼捉到这边就够倒霉了,现在县里都被山贼占了,这可真让人头痛。
苏玉忽然想到,之前山贼因为醋的事将她捉走,后来她跑了,那些山贼又去了安定县,别怪她脑洞大开,不会也有醋的原因吧?
还是说,捉她?
不可能,她没那么重要,苏玉越想越多,脑子乱得很。
其实,苏玉担心的事根本就不会发生,毕竟,两波‘山贼’可不是同一批人啊。
吴知先回了茶馆,那小章还没走,正在茶馆里喝茶呢,掌柜的见着吴知,忍不住说道:“想起来了吗,人呢,那人怎么说?”
吴知含糊道:“这事先缓缓,现在可不早了,我去将今天的故事说完。”
茶馆的这才想起吴知的事还没做完呢,不过,他哪有那个心情听吴知将今天的故事说完,他急着呢,他接着吴知道:“等会说,先将《西游记》的事说一说,刚才我将上面的稿子看了一遍,除了其中有些符号比较奇怪之外,故事倒是不错。”他所说的奇怪符号正是逗号句号之类的标点符号。
吴知推托:“等会,等会再说。”他说完,使一溜烟的跑上了楼,喝了口茶,便开起说起《三国》今天的故事来。
其实,他还没想到怎么回掌柜的跟那小童呢,所以才这么急着跑上来。
那小童快等得不耐烦了,吴知又来了这么一出,起码得半个时辰,小童无事可做,便拿着茶去了二楼,开始听故事。
这故事讲到中间了,半途来听,没头没尾的,小童听着听着,便沉醉其中,等吴知将故事讲完,他还有些意犹未尽,他干活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