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荣华一生(水心)-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凝秋顿时急了。
吴怜儿望向那飞奔的青色身影,眼睛溢出泪花,这般聪慧鲜活的女子,哥哥怎么会不喜欢?难怪愿意为她舍去自己的生命。
凝秋让一护卫下马,指了五位,道:“你们护送五姑娘回去,剩下的人和我一起去追。”
凝秋转过头,吴怜儿善解人意道:“凝秋姑娘,你去吧,我没事的。”
凝秋点点头。
吴怜儿望着凝秋带人离去,她才将帘子重新放下。
她也想将自己的情绪发泄出来,可是她不敢,她怕自己一发泄出来就收不住了。她不能让自己的哥哥去了还因为她背负恶名,也不想让哥哥不得安息。她会听嫂子的话,努力学习,管好吴家,日后过继孩子给哥哥带孝。
这么想着,吴怜儿眼睛又湿润了。这被孟玉嘉看到了,不免会觉得吴怜儿太过爱哭了。
边城的天空极其宽广,道路无垠,扬起马鞭在路上奔驰,却有疏散人心底的闷气。
孟玉嘉想要发泄,不过她也是理智之人,所以放缓了疾驰的速度,让护卫们能够跟着。
疾驰迎过来的风吹动头上的纱帽,玉容娇颜若隐若现,秀眉下明澈的眼睛此时炯炯发光,引人注目。
踏过坑地,越过山石,如同一阵风一般自由的奔驰。
原本无人的山路上出现了一队人马,孟玉嘉抓紧缰绳,驱动马儿从一侧越了过去。
寂静的路上出现一骑本就引人注目,尤其还是一妙龄女子,一队人马都望了过去。
青衣纱帽,随着疾驰的烈风飘动,自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神秘飘逸。马上纤细的身姿,在明媚的阳光下更显玲珑清雅,气质不凡。
后边马儿嘶鸣,孟玉嘉感觉身下的马儿躁动,竟然不听话的动乱起来。
孟玉嘉死命的拉住缰绳,用力支使着马儿恢复常态。
一声清亮的哨声传来,孟玉嘉身下的马竟然恢复了平静,她忍不住转过身去。
此人让人第一眼注意的不是他的容貌,而是那份风雅而华贵的气质。男子坐在马上,阳光下那如画的眉目,那安详的神态,那素白不占丝毫尘土的衣衫,让人不得不承认他是人间少见的美男子。他都带着种无法形容的慑人魅力,却让人觉察不出到底是从哪一处带来的,孟玉嘉观察人向来仔细,这人风雅的表面上带着浅淡的疏离,令人望而却步。
那声马儿的嘶叫就是他身下的黑马传出,黑马体形匀称;鬃毛整齐;四蹄坚韧有力。黑马嘶叫的声音,带着一种桀骜,一种霸气,恍如马中王者。
孟玉嘉摸摸身下的马,难怪它听到黑马的叫声不听她的抽打。
队伍慢慢前进,孟玉嘉突然下了马,然后拉着缰绳走到一旁的田园上去,算是给他们让位。
在马中王者面前,再想超马就不会如刚才一般幸运了。
这时,天下传来一声鹰鸣,孟玉嘉忍不住抬头。
神骏的黑鹰从天空俯冲而下,趋势之极,让人觉得自己的身手再灵活都不能躲得过它的冲击。
黑鹰俯冲下来,却为雕琢任何一人,反而缓缓落在那男子的手臂上。
男子挥开黑鹰,黑鹰的双爪抓紧男子的衣襟,像赖皮的孩子一样不松手。
孟玉嘉好奇的看着黑鹰,不得不说,被驯服的大鹰她从未见过。
黑鹰仿佛感觉到孟玉嘉的注视,突然飞了过来。
孟玉嘉吓了一跳,身手伶俐的从马的一边翻到另一边,纱帽落下,黑鹰竟然叼着纱帽飞了回去。孟玉嘉脑中一片空白,她抬起头望向那黑鹰,她算不算被一只黑鹰调戏了?
队伍的人侧头望过来,女郎凝神而立,青衣黑发,阳光的余晖映射在她的脸容上仿佛晕开了色彩,夺目异常。而那双清澈妙目定定的望着‘将军’,似怨似怒,翩翩然间百花失色,草木无光。
众人从未想过在这偏僻之处能遇上这样一个绝色佳人,他们瞅了瞅将军,便不敢再看。
孟玉嘉道:“这位公子,可能让你的黑鹰将小女之物还回?”声音清雅温柔,苏润入怀。
男子轻微撇过头,手指在黑鹰尾上的羽毛轻轻扯动。
黑鹰低吟一声,似有不情愿之色的朝着孟玉嘉飞过去。
第38章 细腻心思(大修不得体之处)
黑鹰飞在孟玉嘉上空,纱帽落下,孟玉嘉立即接住。
她又看了那男子一眼,便自顾自的重新带上背过身去。
这翻动作让男子身后的人忍俊不禁。
这时候,地面稍有震动之感,若是不注意,根本就会忽略到。
立即就有人下马伏在地上倾听,然后跑到男子前面:“前头六骑,后边也跟着十三骑,均是普通马群。”他的声音没有刻意隐瞒,孟玉嘉是听到了,她自知是来追寻她的护卫,未想到这人隔着这么远的距离竟然能听到。
这时候,黑鹰突然旋转飞向天空,不一会就消失在众人的视线。
不多一会儿,孟玉嘉的眼前终于出现队伍。
双易见孟玉嘉在一旁的山地上站着,当下骑得更快。
孟玉嘉数了数,真的只是六骑。
她忍不住斜眼看那男子,他身后的队伍整齐,中间的人个个挺拔坚毅,孟玉嘉心中多有揣测。
因为双易的队伍和孟玉嘉隔着中间的短队,双易还未到那男子所带领的短队前时,道:“不必过来了。”
马王若没主人控制,是根本不乐意被普通马所超越,孟玉嘉不知那男子是何心态,想着她没必要和这有来历的队伍计较,干脆让他们过了,她再和双易会合。
双易立刻拉动马缰,双易的眼角瞥过那严谨的队伍,道:“主子,回府吧。”
孟玉嘉轻轻点头,她再次上了马,可是却没有驱动。
男子的短队也未曾动,孟玉嘉微微皱眉,她表现得很明显,也对他们甚是尊重,这会子怎么还不离开。
局面一时僵持。
双易看向孟玉嘉,孟玉嘉微微抬手示意他不要着急,此时她心中突然想到一个念头。
滴答滴答的声音再次响起。
十三骑显露其影子,为首的是凝秋。
凝秋见双易停在那里,而姑娘再队伍另一边,立刻带着人冲了过来。
“双易,怎么不过去?”
双易还没答话,就见前面的短队在那男子的带领下疾驰而去。
孟玉嘉侧过身望去,纱帽下忍不住露出一丝微笑。
凝秋见状,也不等待双易回答,就向孟玉嘉赶去。
落到孟玉嘉身边,道:“姑娘,这是怎么回事?”
孟玉嘉笑道:“他们呀,误会你们十二骑想对我不利……”
凝秋还是一团雾水,跟过来的双易也是如此。也无怪他们不明白,若是来得早一些,听到他们分析队伍之事就会明白。
“好了,不说了,咱们回去。”边说,她边驱动身下的马往回走。
凝秋抬起头,也不纠结了,急忙跟过去。
***
宁园。
孟玉嘉沐浴过后在屋子里休整。
喜年和昔日在屋里清理东西,凝秋给孟玉嘉拿过外裳。
“吴姑娘的东西可搬过来了?”
“已经差不多了,现在正等着姑娘过去用餐。”
孟玉嘉穿上外裳,梳妆的动作快了几分。
待收拾齐整,孟玉嘉带着凝秋去了用餐上堂。
吴怜儿穿着一身素白的裙衫,长发也只用一简单的银簪绾了一个小发髻。这番简单的打扮,其气质与一个多月前吴郁生逝去之时有了很大的变化。若说以前是上不了台面的丫环带孝,那么现在已经将奴气褪去了大半。
这不能不说是孟玉嘉调教有方,原本孟玉嘉觉得吴怜儿是要去京城,所以不得不用心教授她,免得她在京城日子难过。
谁知到了最后,她反而留在了望燕县。
“玉嘉妹妹。”吴怜儿道了个万福。
孟玉嘉回礼,笑道:“坐啊,常说教你不必在这里拘礼,日后我们同在一个园子下住着,就莫要于我客气。”
吴怜儿羞涩的点点头,然后在孟玉嘉的位置旁坐下。
孟玉嘉坐下来,见吴怜儿只是挑动她面前的菜色,她连忙给她夹了些其他。
吴怜儿放下碗,似有窘迫之感。
孟玉嘉似若未见,穿着打扮改变了她的些许气质,但是还得培养一下她的气度。
吴怜儿见孟玉嘉和周围伺候的丫环未露出任何形色,她重新拿起了碗筷,偶尔斜眼看孟玉嘉优雅地用餐,她将其举止记在心里,想着回到屋子里好好练练,下一次不要这般尴尬。
孟玉嘉用得慢,待吴怜儿吃得差不多,她才放下碗筷。
凝秋指挥着一旁候着的丫环将餐桌上的东西撤去,又有人递过漱盂,吴怜儿学着孟玉嘉的做法漱口净手。
又有丫环递过茶来,吴怜儿随着孟玉嘉一块用,顿觉受教良多。
孟玉嘉放下茶杯,对凝秋道:“你们去罢,让我们自在说话儿。”
凝秋笑着应是,然后引着众多丫环退了下去。
“吴姑娘,兄妹之间其实并没有明文规定是否守孝,就是最为亲近的亲生兄妹,也是一个月来聊表心意。现在一个多月过去,你也十八了,以后的日子……你有什么想法?”
吴怜儿没有说话,她也不知道说什么,其实若不是有孟家相帮,她根本保不住产业,只怕最后会沦落到继续当丫鬟。
“玉嘉妹妹……”吴怜儿嗫嚅起来。
孟玉嘉认真的看着她。
“我没有什么主张,听妹妹的……”
孟玉嘉心中哀叹一声,最怕这样的话语了。
帮她做决定,以后有什么不好,自己便遭恨了,若是不做决定,以后她过得不好也会得到埋怨。
“吴姑娘,你有没有考虑过你的终身大事?”
吴怜儿一听,顿时失手打落了茶盏,她惊慌的站了起来。
孟玉嘉连忙起身,没有丝毫怪罪,她拿着手帕轻柔的给她擦拭,道:“瞧你急的,才这么一提就这么紧张,这里就我们两个,没人笑话咱们。”
吴怜儿拉扯着孟玉嘉的衣袖,道:“玉嘉妹妹,你考虑过你的终身大事吗?”
孟玉嘉手一顿,轻声道:“没有,不过家里总会替我安排的,总是能为我好的。”
吴怜儿低下头去,神色有些落寞,孟玉嘉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没有发现她的异样。
“玉嘉妹妹,我不想嫁……”
孟玉嘉回过神来,温声道:“二哥说,吴公子将你托付给我们,我们必然要好好照顾你。他说你舍不得家乡,我们也必须为你好好打算……吴家和孟家有过恩情,我们自然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吴家断了血脉。想着你有中意的人选,若是生下儿子愿意给吴公子过继一个,这好歹也有吴家血脉,比他人要好些。若是不愿意,我回京前,也需要提前做好准备选其他穷苦人家了。”
吴怜儿面上略有松动。
孟玉嘉等着吴怜儿良久,吴怜儿抬起头,双目朦胧,她道:“我不想嫁,还请玉嘉妹妹寻一好孩子,我这个做姑姑的定然会全心全意待他。”
在这个时代,女子不嫁是极其引人异样目光的,所以孟玉嘉也无法反抗被家里嫁出去的命运。孟玉嘉倒是没有那番心态,不过惊讶吴怜儿的决心和勇气而已。
现在说这些还是过早,她之所以相问,也是想探探口气,于是道:“先帝驾崩,第一年自然不好办喜事……先好好过一年,这一年里,你可以好好想想。”
吴怜儿张了张嘴,终究什么也没说。
孟玉嘉拉着她的手重新坐了回去。
“我会好好考虑的。”吴怜儿说道,
孟玉嘉轻轻点头,却感觉到这是一种敷衍,孟玉嘉想着再等等看,她只是受托照顾人,并不能像她的亲人一样为她做主,大部分的事情总要吴怜儿自己做主的。
不过孟玉嘉也有些担忧,吴怜儿真的铁了心不嫁,总是会形成市井话题。她在或许能保她一天,可是她是不会永远呆在望燕县,而且……十八岁后,就算不进宫,家里只怕也为她安排了人。到时候,为了避嫌,她是不能再对吴怜儿关照太多。
种种思虑,孟玉嘉只能放在心上,见吴怜儿神思不属,于是她略过此间话题,问起吴怜儿管家适应得如何?
吴怜儿调整好心情,开始一一请教。
吴家的产业不多,但是田地却有不少,孟玉嘉不是什么贪图之人,这些日子就算是她教吴怜儿管家得到不少底细,也不曾对那些田地产生想法。
孟家的名头在,孟玉嘉也有不少人手,甚至还有张知县的看护,吴家的产业和田地并没有因为换了一个主人而产生动荡。
日子就这么过去,孟玉嘉闲时看书画画做一些以前闺中所做的雅事,偶尔教授吴怜儿管家和认字,当然,孟玉嘉也没有放弃对自己的锻炼。
在边城这个地方,夫人姑娘家都不是什么弱不禁风的,孟玉嘉的马术越发好起来,二哥所教的那套鞭法也让孟玉嘉舞得有了些威力。
甚至,孟玉嘉叫人订做了半石弓,开始练习射箭。
非是孟玉嘉爱上行伍,而是因为这样有利于锻炼自己娇弱的体质,不求变得强硬,至少也要有自保的能力。
拉弓射箭一旦生熟,她的鞭子就越有力劲,准头也会变大。
一年后转瞬间过去,孟玉嘉在这期间都能收到家书和京城送来各种衣食等实用之物。尤以二哥二嫂、母亲送来的东西最多,这样的情景,孟玉嘉备感温暖。
第39章 冬日困境
正是秋末。
边城已经开始寒冷起来,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了过冬的粮食。
穷困的人家每日每夜的在山林砍柴,大部分送到县城卖于大户人家好换些银钱存买过冬的粮食。
一时间这柴价竟然下跌许多,孟玉嘉握着手炉,提步走出屋子。
远远就听到吴怜儿算账的声音,“姑娘。”凝秋从椅子上起来。
吴怜儿也停下算盘,叫道:“玉嘉妹妹。”
孟玉嘉扫了一眼账本,道:“一切可都顺利?”
吴怜儿烦忧地道:“去年寒灾,田地的收成并不好,不少的佃户不仅留不下余粮,连租子都交不上。想着过冬了,准备减免三成,才能让他们有活命过完冬天的余地。”
孟玉嘉笑了笑,吴怜儿自有孤弱,如今富裕起来还保持着良善的心,确实极其难得。
“减免三成,加上你所送上的税赋,可以说亏了不少。”
吴怜儿道:“那也是没办法的事,希望今年冬天不要如去年那般严寒了。”
“吴姑娘心善,吴家的佃户有福了。”凝秋这时笑说道。
吴怜儿不但没有喜悦,反而望向孟玉嘉:“玉嘉妹妹,我这样做好不好?”
孟玉嘉道:“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减免是好,但是一旦开了先例,佃户欺主心善,日后也不好收拾。”
吴怜儿惊道:“那该如何?”
孟玉嘉道:“明年加成,又或者趁着冬季未来,让他们进城做做活计偿还。”
“可是家里没有什么活计啊?”
孟玉嘉笑道:“没有活计,制造一些活计让他们做。”
“怎么制造?”吴怜儿虚心请教。
“庄户人家最多的便是一把子力气,这样吧,我的铺子也多,最近也想开个酒厂,让他们去那做几天粗活将酒厂建起来,他们的工钱按时算,然后折给你抵押他们的租子。我这儿供餐,你嘱咐下去,愿意来的便提前报个名来。”
“玉嘉妹妹,这倒不用了,这些日子都是你照顾我帮助我,你需要一些人手,我哪里有脸面收你的工钱。”
孟玉嘉笑道:“公是公,私是私,不能混为一谈的。说来,这笔预算我也做好了,与其给了别人,不如和你合作。”
吴怜儿一怔,什么时候她也可以和人合作了?
越想越是透彻,今日只怕是玉嘉妹妹锻炼她来着。
管事算账她学了许多,如今是开始学习打理和他人合作了。
“听玉嘉妹妹的。”
孟玉嘉拍了拍吴怜儿的肩,道:“你继续算吧,我走了。”
又对一旁帮忙算账的凝秋道:“凝秋,你和我过来。”
凝秋将账本合上,对吴怜儿一笑,然后扶着孟玉嘉离开。
“今儿双易像我请求,说是要娶你过门,你有什么想法?”
凝秋的脸顿时红了个彻底,虽说这事情心照不宣,可是双易也没和她说一声就直接找姑娘去了,未免令她大糗。
孟玉嘉取笑道:“瞧瞧,脸都红得如猴儿一样,看来我不答应也不成了。”
凝秋顿时不依,求饶道:“好姑娘,莫取笑我了,我……脸皮子本就薄!”
孟玉嘉轻笑出声,道:“我这儿没问题,就看你们的意思了,双易的老子娘还在京城,你去问问双易的打算,拿个章程出来,等到时间定下知会我一声,我亲自送你出嫁。”
凝秋点点头。双易如今是宁园总管,她嫁了便是管家夫人,一样可以伺候在姑娘身边。
***
酒厂的事情十分顺利,佃户们本就穷苦,得知做工抵债自然千肯万肯,后来还提供吃食,这些佃户更是感激主家,精打细算的过日子,要挨过冬天,他们几乎天天都也无法吃饱,酒厂发放的吃食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每一份吃食虽说是有定列,但是也足够一个男人吃饱,不过大多数的汉子只是吃个半饱,将剩下的食物留下来,晚上带回去。
这番情景被酒厂管事告诉了孟玉嘉,孟玉嘉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个状况,对于孟玉嘉来说,只要做好自己份例的事,她不管这些。
为了控制他们,孟玉嘉也发了拖延任务的佃户会被赶回去,明年租子加成的规矩。这一下,有心偷懒的佃户不得不打起精神。
不得不说,孟玉嘉在御下这一方面还是做得不错的。
到了十月,双易和凝秋在孟玉嘉的主持下成了亲,新婚三日后,两人向孟玉嘉请辞,说是回去叩拜老母。
早在成亲前,他们两人就向孟玉嘉禀报边关苦寒,老人家过来未免不适应,所以他们成亲后决定回去拜会,过春再回来伺候。
孟玉嘉自是应下,赏了些东西寻个好日子让下人们为他们打好行装。
双易和凝秋离开,孟玉嘉贴身的事情交与了喜年喜日,府里的事情也交给了全福这位副总管,至于护卫队,还是由孟三做着。
十月下旬,天气已是极寒。
酒厂已经建好,所以佃户们就未曾过来了。
大都数的人都围在家里,极少出门。
屋子里的炉火正旺,孟玉嘉穿着厚实暖和的大衣指点吴怜儿刺绣。
这时候,外边脚步声急促响起。
吴怜儿不再动针线,她看向孟玉嘉。
除了凝秋随便一些,宁园的下人极其规矩,这般失态的步入主人家的院子十分奇怪。
“主子。”
孟玉嘉听到是孟三的声音,孟玉嘉示意喜年去开门。
门被打开,孟三走进来,隔着帘子在外边行礼。
“主子,酒厂李管事来报,西口村有村民拖家带口来到酒厂,说是求收留。”
孟玉嘉当即起身,皱眉道:“这是怎么回事?”
孟三道:“那村民说山贼进了他们的村子,将过冬的粮食全部抢走了,一粒都没剩下,他们活不下去了才冒着严寒求救。”
“山贼?可报官了?”
“昨日张县令就派人去探查了,其抢粮不伤人,很像鄂城边界的黄沙寨。”
孟玉嘉不缺这点粮食,道:“让他们都回去,你去禀报张县令,求张县令放些粮食,再让粮店捐出十石粮食,你带些护卫随同衙差送去西口村。”
“是。”
“玉嘉妹妹,终究是我名下的佃户为多,这十石粮食由我家出吧。”
孟玉嘉不由失笑:“西口村有一百七十三户,每户少的有四口人,多的是十来个,这离冬日过去还有两三个月,就算一家子喝稀粥,这十石粮食最多也只能吃上十天,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