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寒门媳妇_望江影-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背后议论小叔子到底不是什么光明的事情。
    她只得干笑两声,老老实实的听罗母念叨。
    晌午后,赵辞和罗老根回来了。
    估摸着罗家村的人这次太热情了,赵辞竟然喝高了,脸上红彤彤的,连耳朵到脖子都满是红色,看着十分可怜。
    罗母看着可心疼坏了。“赶紧让举人老爷去歇着,快扶进去,小心点,可别磕着碰着了。”那小心翼翼的模样,活像是她家儿子似的。
    罗素估摸着罗小虎都没有受过这样的待遇。要是罗小虎喝醉了,估摸着迎接他的就是扫帚柄了。
    过了一会儿,罗小虎和赵林两个小子也回来了。
    都是七八岁的年纪,今年又因着家里条件好了,都穿上了新衣裳,所以刚刚跑出去显摆了一圈,回来后身上全是泥巴灰尘。好好的衣服愣是脏兮兮的。
    赵林还好,罗家还没人能够责骂他。罗小虎就可怜了,被罗老根直接追到了桌子底下。
    这孩子十分机灵,见着罗老根还不罢休,干脆溜到了赵辞躺着的房间里不出来了。
    罗老根也不敢去折腾,担心吵着赵辞了,只得轻声威胁了几句,就从里面出来了。
    罗小虎不敢出房间的门,只能在房间里待着。见着赵辞躺在安安静静的躺床上,他揉着鼻子走过去,伸出黑呜呜的小手去摸了摸赵辞的脸,嘴里喃喃道,“这就是文曲星啊。”
    他刚要捏捏文曲星的耳朵,就见着这文曲星的眼睛已经睁开了。吓得往后退了一步。
    赵辞坐了起来,看着他这傻乎乎的样子,心里忍不住笑了起来。他今日心情好,却又十分的复杂,所以喝的时候有些没有节制。回来看着那人,心里的一团火竟然不受控制。为了防止自己出丑,只得装晕进来躺着。
    所以刚刚罗小虎进来,他便醒来了。只不过不想让罗老根尴尬,所以一直装着没听见罢了。
    罗小虎担心赵辞醒来了要出门去,到时候会被他爹追进来打,所以只得求着赵辞,“赵家哥哥,你可别出去,我爹要打我的。”
    赵辞笑着点头,“又惹祸了?”
    “才没有,只不过是把衣服弄脏了。”话虽然说的潇洒,语气里却也是心疼呢。他好些年没穿新衣服了,这今年才这一件,是他姐姐买的料子,他娘亲手做的。本来准备让那些臭小子羡慕羡慕的,没想那些人嫉妒他穿了好衣服,就和他打架,这才拉着赵林去教训了那些小子们。衣服自然也无可避免的破了。
    赵辞想着今天马车上的情景,笑道,“别惹你姐姐担心了,她很不容易,不要让她为你担心了。”
    “我知道,他们说姐姐是寡妇。”罗小虎似懂非懂的点头。
    赵辞听到寡妇二字,脸上瞬间暗沉了。
    罗小虎看着他,摸了摸脑袋,不解道,“你到底是不是我姐夫呢?明明那天是你来接姐姐走啊,还和姐姐拜堂了,为什么姐姐要喊你二弟呢?”
    罗小虎十分想不明白。不是说拜堂的就是夫妻吗,为何姐姐就和这个文曲星不是夫妻呢?
    他觉得自家这么好的姐姐,只有文曲星才能配的上的。但是姐姐为什么就是个寡妇。
    赵辞闻言,脸上的黯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松了一口气的感觉。
    “那你想我做你姐夫吗?”
    罗小虎认真的点头,“想。”
    他知道他爹怕这个哥哥,如果这个哥哥成了姐夫,就能一直保护他了。以后他爹再也不敢打他了。
    赵辞笑着摸了摸他的脑袋。
    罗老根一直记着要教训儿子一顿。不过显然这次是没有机会了。
    在赵辞的坚持下,罗小虎欢欢喜喜的收拾包袱,跟着罗素他们一起去赵家村走一趟。趁着赵辞在家里的日子,可以顺便指导他们学业。
    罗老根顿时两眼放光,赶紧让媳妇给儿子把笔墨都带上,让他好生读书。
    罗素算是发现了,在这个家里,赵辞说一句话,能够顶得住她这个亲闺女说几百遍话的。
    ************
    赵辞到底是没有亲自指点几个孩子学问的。
    北都城虽然离着毗陵县不算最远的,但是以这个时代的交通工具来说,这距离也得走个大半个月了。而且还得防止中途刮风下雨要耽搁,还要提前去北都城那边准备住的地儿,要是去晚了,没准连牛栏都没地方睡了。
    所以赵辞初五晚上就开始收拾行囊,准备初六走了。
    罗素先头和赵母一起去县城里换了银票。三十两银子,只带十两银子在路上花销,另外三十两银子都换成了银票,用防油纸包着严严实实的,给缝在了赵辞的贴身衣物内里。
    老族长这次很重视,担心路途遥远出了岔子,便让村里会赶马车的汉子送赵辞去北都城,有人同行,罗素和赵母都放心不少。
    连夜又准备了许多干粮,让他们带在路上吃。
    第二日一早,全村的人都在村口送行。赵辞和老族长寒暄了几句,就被催促着赶紧出发了。
    赵母心情激动,却又十分不舍,咬着牙看着儿子上了马车,见着越行越远了,才偷偷的用帕子擦了脸。罗素心里也有些不舒服。
    这阵子赵辞在家里待着,平时都有人说个话,已经习惯了。冷不丁的人不在家里,还真是不习惯的。
    而且又想着赵辞这是去考试的,心里也难免有当年高考的时候那样紧张的心情。
    这可是比高考难多了啊。
    阿弥陀佛,菩萨保佑一定要过啊。
    赵辞离开家里之后,赵母在家里沉闷了几日之后,很快就恢复了精神。她大概也知道,这个儿子是办大事的,注定不能像旁人家的儿子一样在村子里面陪着她。
    年后整个赵家村也开始忙碌起来了。
    不止田地里的庄稼明显的见长了。就是那鸡舍里面的几十只鸡也长的很快。
    罗小虎如今在家里住着,自己一忙起来又没有时间看着了,罗素干脆给三个孩子找了活计,让他们帮着去抓蚯蚓回来。
    不止让这三孩子去抓蚯蚓,还嘱咐了村里的其他养了鸡的人家去抓蚯蚓回来,也别直接扔给家里的鸡吃,用水煮上半柱香的时间,然后放在太阳地下晒干了,再切成段子,每天按时喂点给鸡吃。这样鸡长的快,下蛋也多一些。
    一时间,整个赵家村的孩子们都得了任务,到处去翻泥土抓蚯蚓去。
    “还别说,这家里的鸡啊真是过的比人还精细呢。吃个虫子还得煮熟晒干了。咱这哪里是伺候鸡呢,是伺候祖宗了。”一个嫂子笑闹道。
    又有嫂子笑道,“这鸡能下蛋给你吃,又能换银子,可不是你祖宗吗?”
    “呸,瞧我打你的嘴。”
    开春就要开始准备种稻子了。
    一回生二回熟。这次不用罗素指点,各家各户的已经去耕田育秧苗了。
    令罗素没有想到的是,从开春开始,村里就陆陆续续来了许多别的村子的人来,都是这毗陵县的,好些人和赵家村还有姻亲关系。
    而且还是组团过来的。
    老族长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接触这阵仗,亲自接待这些人。一问才知道,原来过年的时候,衙门里就有人传话,让今年开春播种的时候,来赵家村取取经回去。
    赵家村去岁丰收的事情早就传遍了,再加上衙门里发了这个话,大伙也都确定那是真的了,所以雪刚融化了,就往赵家村这边赶了。
    老族长首先就来找罗素商量了这事情。
    到底教不教,咋教?
    “不管咋样,衙门里发了话,咱们也不能拧着来。左右对咱们也不吃亏,大家日子过的好了,大家都好。”罗素倒是对于这个很是支持的。也知道为什么衙门没有明文下令,而是采取这种法子。估计也是朝廷那边没有明确的指令,所以担心担了责任。
    老族长道,“我们倒是没啥子的,但是这也是个大事情,万一种的不好,不都来找咱们赵家村的麻烦吗?”
    罗素笑道,“这个没事,反正是他们找上门来的。咱们也不特意的去指点他们,反正咱们现在家家户户的也在春种呢,谁要是想学,就跟着去田里看去。能看多少是多少。”
    “这法子不错。”老族长当即定了下来,“待会我就让人带着他们去田里转悠去。”
    现在村里家家户户的都会种了,这事情自然也落不到罗素身上去了。再说她一个寡妇身份,到底不能和这些庄稼汉子多接触了。所以老族长发话后,很快就落实到村里的其他人身上了。
    那些来学习的人看了村里的田地之后,对这种种田的法子很是惊奇。
    有些觉得不相信,摇头晃脑的走了。有些喜欢冒险的,觉得富贵险中求,这种越是奇怪的法子,没准越是有效,倒是见天儿的往这边跑。
    甚至还有些人看着赵家村的鸡舍,看着家家户户都圈养了许多只鸡之后,都眼红的不得了。
    看来赵家村这是真的富裕了,要不然这鸡能长这好?
    二月初九开始,赵母就每天跪在赵石的牌位面前祈祷一炷香的时间。
    罗素才知道,原来是赵辞的会试考试时间。
    她倒是听说过,这考试似乎是连续考三天,进去了之后吃喝拉撒都在里面。她之前给赵辞做了肉干和咸鱼,不知道有没有用上呢。
    *************
    三天的会试考试,对于每个考生来说不止是精神上的折磨,更是身体上的摧残。
    赵辞从里面出来的时候,本来清俊的脸上也多了几分狼狈。
    “文度兄。”
    薛良平从后面追了出来。
    薛良平上次虽然没有中举,但是因着捐了个名额,获得了考试的就会,这次两人是一同会考的,正巧也住在一个客栈里面。
    赵辞回头看他一眼,脸上带着几分笑意,“良平兄。”
    “哎呀,幸好考完了,要是再来几日,我只怕要躺着从里面出来了。”薛良平一脸后怕的样子。
    虽然名额是捐出来的,但是面对赵辞这样一个正儿八经的举人同窗,他也是一脸的坦荡。这次没考上举人,家里人本来让他再在家里复习一次,来年再考一次举人。他却一嘴回绝了。他自己有几斤几两,他自己也明白的。与其浪费时间在家中荒度三年,还不如早点来北都城里见识一番,再利用这次的机会结交几个有前途的举子。有时候人脉这东西,比起自己辛辛苦苦的死读书要有用的多了。
    “走,这次咱们什么都不提,先去状元楼去,那边可有人早就约好了。”见赵辞脸上有些疲惫,他神秘兮兮道,“听说里面有好些都是北都城的世家子弟,咱们提前去见见面,以后总不会有亏的。”
    赵辞本来有些狼狈,想回去休息一番,听说这话,眼中闪过一丝亮光,笑道,“多谢良平兄了,只是如今身上邋遢,还是得回去换身衣裳梳洗一番才好去赴约。”
    “这是当然的,回客栈拿衣服去澡堂子泡泡澡去。”

☆、第37章

    薛良平这次倒是真的找了门路。
    来参宴的人里面很有些说得出来路的人物。赵辞虽然话不多,也不出风头,但是偏偏很的人缘。
    一轮酒水下来,也认得了许多人。
    “听说文度兄乃是毗陵县人士?”说话的是吏部侍郎黄威远的侄子黄楷,这次也是参加了科举,很是有机会。
    赵辞笑道,“正是来自毗陵县。”
    “那个是个好地方啊。”黄楷扇子敲了敲手掌,“程国舅当初可是也是在毗陵县任过官职的。你这算是他老人家的老乡。”
    其他人闻言,都打趣起来。
    赵辞眼中暗芒微闪,却没着急接话。
    他虽然才从来北都城,但是对于朝中局势也是有些听闻的。如今朝廷之上,太子殿下这几年有些不妥,朝中许多大臣都颇有微词。特别是一些老将对于这位身体太弱的太子殿下不大喜爱。如今太子能够依仗的便是母族的程国舅了。如今这人提起程国舅,又故意说的这样亲近,他不得不谨慎以对。
    若是还没踏入朝堂就卷入党派之争,对于日后是颇为不利的。
    是以他微微笑道,“只是毗陵县一乡野之地罢了,哪里当得起黄兄之言。”
    黄楷笑道,“哎,当得起当得起。”
    许是看出赵辞油盐不进,其他人后面也未曾再拿他做话题了。
    薛良平暗中拉了拉他,示意他主动结交。他却只笑着摇了摇头。
    这次来也只是来看看情况,多认识一些人。但是来了之后才发现这些人基本上没有什么结交的必要。
    他暗恼自己之前考虑不周。
    若是果真值得结交之人,万不会在这种时候结朋交友,大摆筵席。这样明显的拉帮结派,已经显示出对方某些方面的弱势。
    不过今日也算没有白来。至少可以肯定一件事情。最起码从这些人的言辞中还是能窥探一下朝中局势。对于日后入朝极有帮助。
    眼见时日不早,这些人还在言笑晏晏,推杯就盏,赵辞心中暗自有些不耐。只得自己灌了几杯酒,身上的酒味浓重了,这才昏昏欲睡的站了起来,摇摇晃晃道,“今日不胜酒力,唯恐出丑了,赵辞还是早些回去了好,下次有机会再与众位相聚。”
    旁人见他脸色红润,眼神浑浊,知道是醉了。留着他也没什么意思,干脆笑闹着让他走。
    薛良平送他到门口,“这里离客栈不远,你且先回去,我再待会儿。”说着便兴冲冲的跑上去了。显然对这次的聚会极为的感兴趣。
    赵辞也不理会,摇摇晃晃的出了门。
    因是春闱才过,虽然天色晚了,北都城却还市十分的热闹。到处都挂起了高高的灯笼。街上满是赶考举子和游学子弟。
    离着状元楼远了些,原本还醉醺醺的赵辞突然清醒了,眼中的浑浊也变得清明。只身上的酒气一阵阵的传来,让旁边走过的人颇为嫌弃。
    他看着旁人的眼神,随即闻了闻袖子上的酒气,脸上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胭脂水粉,上好的胭脂水粉,姑娘,过来看看吧。”
    旁边传来了老婆婆的吆喝声。赵辞循声看过去,只见几个女子高高兴兴围着摊子挑选东西。那摊子在灯笼的光线下看着琳琅满目。
    待人走了,赵辞也走了过去。
    摆摊子的老板娘笑道,“这位公子是要给家中的娘子买胭脂水粉吗?我这里的可是北都城里有名的了,好些女子都爱用我家的胭脂。”
    赵辞听着娘子二字,脸上闪过一丝局促。见着箩筐里精致的胭脂盒子,心里一动,拿起一个雕刻着荷花的胭脂木盒。“这是荷花味的?”
    “就是荷花味的,味道清香,成了亲的女子最喜欢这种味道了。”老板娘热情的推销自己的产品。
    赵辞想着之前那人身上传来的清香味,也是淡淡的,但是很好闻。她应当也是喜欢清香的味道吧。
    将盒子握在手心里,拿出了小银角子。
    那老板娘欢欢喜喜的接了过来,又找了零钱。“要是公子家的娘子喜欢,下次还来看看,我每天都在这里呢。”
    赵辞笑着点头,“多谢。”
    待离开了摊子,他才将手里的胭脂盒子放在鼻子下闻了闻。盒子小小的,里面的胭脂红红的。他虽然不知道这胭脂是如何用的,却也知道女子是极爱这些的。小心翼翼的将盒子塞到了荷包里,放在袖袋里。他安心的摸了摸袖子,心情竟然十分好了起来。
    “果然是文度兄。”
    身后一人走了过来,赵辞闻言看过去,自见面前之人极为熟悉。赵辞记忆极好,但凡见过一次的人都能记住,所以才一眼就认出,这人就是几月前曾经有过一面之缘的李文道。
    果然,他身后跟着的还是那日跟着的江楼。
    二人今日都是锦袍玉带,比那日在毗陵县穿着要更加精贵一些。
    赵辞知道这两人是北都人士,在自家的地盘自然也不用像在外面那样谨慎了。看这二人的穿着打扮,相比也不是凡人。
    “李兄,江兄。”
    “文度兄,别来无恙?”李文道满面笑容,显然心情极好。
    赵辞笑道,“多谢李兄挂念,一切都好,只一直未曾遇着两位仁兄,若是晚几日,我就要回乡了。没想到今日却是见到了。”
    李文道摆手,“我早就知道赵兄来了北都了,只担心打扰你科考,便一直未曾出面。今日去客栈找你,店家说你来了状元楼,我便也只好寻过来了。没想到在这大街上竟然遇着了。”
    江楼笑着拱手,“二位在此寒暄,不如去寻个酒馆聚聚,也好解了我的馋虫。”
    听着他这笑话,李文道和赵辞相视笑了笑。
    ************
    “原来李兄是程国舅的远房侄子。”赵辞听到李文道的身份之后,心中暗自有些惊讶。自己今日和这程国舅也太有缘分了。
    李文道却摆摆手,“不提也罢。只不过是挂个名罢了,见过一次面之后,就未曾再见过。也不像旁人说的能够借势。我是个武人,与他们这些文人也说不到一起去。”
    赵辞却不想这李文道还是个武人,“观李兄气度,一直以为李兄也是科考举子。”
    “呵呵呵呵,”李文道闻言朗声笑了起来,“家中老翁重武轻文,少不得要讨他老人家欢心罢了。只平日里也偷偷的扮作学子,结交一些文人雅士,也不让自己做个目不识丁之人。”
    又道,“倒是文度兄,今岁春闱已过,不如就要出榜,若是高中,少不得要入殿面圣。这才是我辈之人之楷模。”
    赵辞摆手,“春榜未出,一切都是未知数,如今也不想那些,只这几日安心等待。”
    “赵兄倒是好雅量。”李文道端起酒杯与赵辞轻碰一下,一口饮尽了。笑道,“这几日在这些举子中,听着最多的就是今岁殿试考题,一个个言之凿凿,似乎是窥探了圣上的心思一般,倒是十分有把握的样子。我听多了也觉得无趣。倒是不知道文度兄有没有什么想法,不如说来,也好与文度兄探讨一二。”
    江楼在边上道,“要我说,这次肯定是要考对突厥之事。这些崽子今岁还扣边,真正是胆大包天。”
    李文道笑道,“用武事来考校这些学子们,你这脑袋瓜子倒是会想。只怕是你自己整日里想着去打突厥呢。”
    江楼摸了摸脑袋瓜子,讪讪的笑了笑。
    赵辞笑着吃了口酒,“不管文事武事,皆是民生。当今陛下爱民如子,文事武事皆有可能。非是吾等能够揣测。”
    李文道定定的看了他片刻,突然道,“今日文度兄在状元楼赴宴,为何会提前离开?”
    赵辞笑道,“不胜酒力,出来吹吹冷风。”
    “文度兄每每皆是出人意表,上次那祝南山也是如此。看来文度兄交友,自有一番讲究。不过你我两次见面,文度兄都没有退避三舍,我是不是可以说,文度兄是预与我结交?”
    赵辞闻弦知雅意,端起酒杯道,对着两人道,“若不嫌我酸腐无趣,愿为良友。”
    “哈哈哈,不嫌弃不嫌弃,文度兄可比那些……文度兄可不酸腐。”
    李文道朗声大笑,端起酒杯。江楼也跟着端起酒杯,“这酒杯也特小了,下次换个大的。”
    三人俱是满面笑意,一饮而尽。
    三人相谈甚欢,一直到快到宵禁才散去。
    见赵辞回了客栈,李文道才领着江楼离开。
    江楼道,“这个赵文度倒是说话一直温温吞吞的,也不直爽。”
    “他若是直爽了,我倒是要看轻他了。你看他虽然话不多,却也不见半分浮躁。显然是胸有成竹,却又不与人争锋。他今日虽然未曾明言殿试猜测,却也暗里说了自己的想法。民生……他能想到这个,自然是有自己的一番准备的。”
    “公子认识那么多举子,为何只对他特别感兴趣的样子,今日还巴巴的寻了过去。”
    李文道抬头看了看黑漆漆的天,笑道,“我也不知道,好像觉得此人十分面善。看着比旁人讨人喜欢罢了。难得交个不知道底细的朋友,倒是有趣极了。”
    江楼撇撇嘴,“公子倒是也上心一些,那位都已经找了人笼络这些学子了,你还不管不顾的。”
    “若是这样都能被笼络了,也是一些酒囊饭袋罢了。”李文道不以为然,转身提着步子轻快的往夜幕中走去。
    江楼无法,只得赶紧跟上。
    跟着这样一个事事不上心的主子,还真是白操了许多心思的。
    ***************
    “听说殿试能见到皇上,要是辞哥儿这次会试中了,岂不是也能看到皇上?”赵二娘坐在罗素家的院子里,好奇的问着这事情。
    因着赵辞中举的事情,如今整个赵家村对于科举考试的规矩也算是知之甚详。
    赵大木道,“要称举人老爷。”
    “对对,是举人老爷。”赵二娘赶紧改口。
    赵母笑道,“你们都是长辈,哪里用这样讲究的。再大的官儿,回来了也得按着规矩来。”
    赵二娘道,“这我可不敢,都说了,举人老爷就是文曲星。咱们哪里能对文曲星不尊敬的。”又道,“再说了,咱举人老爷这次高中之后,以后就是能够当大官了。咱赵家村哪里出过大官了,这可是头一份啊。老嫂子,你这真是有福气。”
    “哎呀,都是大伙帮衬多。”赵母嘴里谦虚,脸上却满是笑意。
    罗素在厨房里忙活完了,才搬着凳子过来,和赵大木谈起了正事。
    之前家里养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