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门娇娘来种田-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素闻言挑眉,张大嫂更是放下手里的活计。
她知道那房子腾出来,以后就是他们一家四口过去住。
虽然明面上是作坊,实则就是给他们住的,让他们看着。
等日后钱够手了,在这边买块地、盖个房子,也不是不行。
老在客栈住,终究不是长久之事。更何况吃饭方面,他们家四张嘴呢,真不好意思。
林素起身,整理下衣服看着她,道:
“嫂子,你换身衣服,咱们一起过去。要是没问题,晚上你们就搬过去。咋地也算是个家,看看缺啥,下午大哥他们回来,家里有马车,你们再去置办。”
“哎,哎,好的,好的。”张大嫂边说边找衣服换上。
林素回房,也把斗篷穿上,特意告诉了一声黄雨,她去村里。
不说不行啊!
万一这丫头找不到,在上来急脾气,谁知道会是什么样子啊!
穿戴整齐后,跟着大海家的还有张大嫂一起,去了前面。
老爷子已经走了,刚才就是过来通知一声。
三个人快步进了村,走了一会儿便看到门口两辆马车。
一看就是雇的,在县里车行雇的。
老爷子走过来,看着林素轻叹口气,说:
“丫头,你瞅瞅吧,看看这房子那里不好,还是怎样。”
“没啥没啥。”林素对这个没太多要求,看着张大嫂,道,“嫂子去瞅瞅吧,你比我懂。”
“哎,好。”她正有此意。
这房子日后是他们看着,可得好好瞅瞅。
期间瓦房,院子没铺,后院菜园子不小,猪圈也有,但是不大。
整体看下来,张大嫂并不是很满意。来到林素跟前,压低声音的问:
“就这样的房子,还要四十两银子?”
“我没给。”林素摇头。随后看着老爷子,又道,“大叔,都挺好的,你们快走吧。趁着现在路好走,以后去县里可享福了啊。”
“嗯呐,借老板娘吉言了。”老爷子说完,笨拙的爬上马车,两辆车一前一后的走了。
村里的村民不少去送的,很快院子里就剩下了林素跟张大嫂两个人。
“妹子,这房子……啥都没给咱留啊。而且这院子也没铺,咱要在这边杀猪,首先地就得是青石板的那种,好洗刷。”
林素点点头,拉着她先去了厨房。
其他的可能都不重要,人活着就是“吃”、“穿”二事。
一进来就发现,啥都没有,大锅都拿走了,只剩下两个灶眼。
“哎呀我的天,这也太抠了,啥都拿走啊。我们走的时候,这些可都没拿……”张大嫂叽里呱啦的吐槽。
发泄着自己心里的不满,还有不忿。
“妹子,就这房子还要四十两,他咋想的啊!”
“嫂子嫂子,你先别激动,听我慢慢说啊。”林素赶紧安抚。
直到这一刻才明白,为什么她跟张菁的关系会那么好。
这俩人……
性格完全一样,都是泼辣、爽利、干练的人。
“嫂子,咱们现在带的村儿离县里近。说白了,这边的村民过得不错,比咱们镇上要好很多。”
“那也不能……”
“嫂子,你先听我把话说完,啊!”
张大嫂脸红,赶紧点点头,不插嘴了。
“是这样的嫂子,这个村相对来说还不错,所以家家户户过得也挺好。你看啊,村里有学堂,在咱们老家那边,可就只有镇上有吧,还是个秀才教。”
“嗯,那倒是。”张大嫂附和。
“这边我听说是个举人,挺厉害、挺有学问的老头。这房子三十两银子或许贵了点儿,可在这边不算贵了。”林素继续说着。
张大嫂瞅着空荡荡的厨房,垮着肩膀,说:
“唉,我还以为不用添置啥了,如今瞅瞅,可是不少啊。水缸还得俩呢,还有这锅碗瓢盆啥的……”
“我的好嫂子,这些你不用管。这边是作坊,既然是作坊,缺的东西自然客栈补。”
“那哪成啊,这不行,我们住的,哪有让你添置的道理,不行不行。”张大嫂忙不迭的摇头。
林素跟她并肩出了厨房,二人回到主屋看了看,说:
“嫂子,这房子的名儿是我的。你跟我哥就是过来帮忙看房子、做工。那你看客栈那边,啥啥不是我的啊,对不?”
“妹子啊,这个真的……”
林素笑着摇头,打断她要说的话,又道:
“嫂子别觉得不好意思,都说了,这房子是我的。你像大锅、碗筷啥的,客栈不老少,直接拿来用就行。你需要买的,也就是粮食,柴米油盐啥的。”
“这个我肯定不管,我也不在你这吃啊,你说是不?”故意说的划清界限,眼瞧着她笑了,林素松口气。
大海媳妇儿从外面进来,看着炕上坐着的两个人,说:
“张大嫂,这家虽然般的干净了些,可我们村儿就这样。”
显然,刚才张大嫂的话,她听到了。
女人有些不好意思,脸红的赶紧摇头。
林素见状,抿唇笑着道:
“人送走了?”
“送走了,哭的稀里哗啦的。”大海家的坐在炕上,瞅着屋里又说,“虽然般的干净了些,不过屋里归置一下还是可以的。”
“是啊,缺的柜子、箱子,一会儿找村里的杨木匠帮忙打几个就行。”林素也附和着。
张大嫂看着他们俩,羞愧的叹口气,说:
“让两个妹子看笑话了,我这……唉,小地方出来,不懂这边的规矩。”
“看嫂子说的,咱俩可是一个地儿出来的。”林素赶紧站队,生怕她自卑。
大海家的虽然没说话,不过却移动了一下,挨着张大嫂做,以实际行动告诉她,没有人嫌弃她。
林素在屋里溜达了一会儿,站在窗户处又说:
“嫂子,院子铺青石板的事儿,只能来年开春了。至于那些台子、挂子啥的,可以先让人打出来,你觉得呢?”
张大嫂闻言摆手,爽利的说:
“找什么人啊,你哥来就行,他会。虽然做的不咋好,但也像模像样的,能用。还有这柜子、箱子啥的,他会点儿木匠,别找人打。”
哟哟哟,真没想到还弄个宝儿。
林素笑眯了眼睛,不敢相信的开口道:
“看不出来,我哥还挺手巧。”
“凑合呗。家里有俩小子,动不动就要这个、要那个。哪有钱买,就你哥给他们做。”
这话说的特别实在,普通人家的孩子的玩具,可不就是大人手工做出来的。
“家里盖房子正好剩了些木材,一会儿我就让伙计给送过来。”
张大嫂听了点头,又看了看屋子,说:
“行啊,以后就住这边了。对了妹子,你的作坊打算怎么做啊?”
第265章 秀坊
听到这话,林素没跟她客气,指了指外面,示意她跟着出去。
大海家的没事儿,也跟着一起出了屋子。
三个人站在院子里,林素指着眼前的七间房子,道:
“嫂子,这边的五间我打算全部打通,里面搭上灶台啥的,就跟客栈的后厨差不多。左右两侧你看喜欢哪边,就留出两间给你们一家四口人住。”
“主屋肯定不用想,一定要打通的,这样才有空间留出来灌血肠。所以……委屈嫂子跟大哥了,住不上主屋。”
张大嫂闻言,讪讪的“啊”了一声,面色不是很好。
林素见了就装作没看见。
这种事情避免不了,与其事后说,倒不如先告诉她,有个思想准备。
原本,她想着六间都打通,可一想到他们家四口人,还有俩孩子,最终还是决定让他们彼此有个独立的空间。
张大嫂瞅着屋子,又看了看院子。
两间房给他们四个人住,说实话是够了。
做饭的厨房是单独的,后院也很大,就是这主屋……
算了,算了,到底是人家的房子,他们白住已经很难得,若是再要求别的,就未免得寸进尺了。
想到这儿,张大嫂缓缓点头,说道:
“若是按照客栈的后厨那么做,倒是很方便。行啊妹子,听你的,就这么办了。然后在南面搭台子,用苫布遮上,这样下雨、下雪都不耽误杀猪。”
林素听了摇头,看着南面的空地想了下,道:
“咱们做就做好的,用瓦搭出棚子,像盖房子那种,结实、抗用。”
“哎哟,那可不少钱呢。”张大嫂咂舌的说着,热络的帮她算计着道,“这院子里还得铺青石板,后院猪圈也得重新修缮,都是钱啊。”
林素明白她的意思,不过有些钱能省,有些钱绝对不能省。
拢了拢身上的斗篷、吸下鼻子,说:
“放心吧嫂子,这些我都提前预备出来了。你跟我哥只管把猪养好、杀好,灌血肠的事情等四喜家的教过你,你就真的该怎么做了。”
“那好,那好。”张大嫂忙不迭点头。
三个人又看了一下,纷纷出了院子,把门关上。
将作坊建在村里,林素也是有很多想法的。
一来,村里的路不错,走马车没问题;
二来,村里的人想要吃血肠,过来买点儿,也方便;
三来,就是万一有人错了主意,作坊在村里,左右两侧的邻居也会帮着找,不怕丢东西。
更重要的是,如果这人是村里的,那本村就不能容他。
一举好几得,何乐而不为?!
没等会客栈呢,黄雨就急匆匆的过来了。
林素等她走进后,轻声的道:
“该走了?”
“嗯。”黄雨颔首。
林素跟张大嫂打了个招呼,先跟着黄雨回家。进了房间换身衣服,特意又看了眼红霞。
小丫头虽然身子弓的仍旧像只虾子,不过能睡着说明已经没有那么疼了。
出了房间,碰巧就看到了大云,冲他招招手,吩咐着说:
“你找几个人,把库房后面堆放的那些木板、木方啥的,都给村里那作坊送去。等戴喜他们回来告诉下张屠户,就说想做什么,就用木材做,不够再买。”
大云牢记着林素说的话,等她嘱咐完点点头,道:
“是,东家。”
“辛苦了。”林素随口一句,转身上了马车。
有些时候,不管对方做的是不是轻省的活儿,一句“辛苦了”都是对他(她)的肯定。
大云目送着马车里离开,回来喊了几个伙伴儿,开始倒腾木材。
临近中午,后厨忙活,张大嫂是个待不住的人,也加入了做饭大军!
……
马车来到宝昌县,林素坐在车里,守着炭炉子还是觉得冷。
天儿是真凉了,眼瞧着就要进冬月,掐算日子,凌慕川那家伙也快走了。
这一次回去,他要做的事情太多,说不担心是骗人的。
想想也真是生气!
他报喜不报忧,弄得她什么都不知道。当凌慕阳说明一切的时候,别提多尴尬了。
看起来这次他走,她得跟他好好约法三章了。
“夫人,到了。”
黄雨的声音传来,林素赶紧收起思绪,深吸口气抻了个懒腰,等她把车门拉开。
拉开一瞬间,北风呼呼地吹,吹得她下意识就打了个哆嗦,特别难受。
黄雨知道她怕冷,可这也没有办法,伸手把人扶下来,体贴的跟她拢了拢斗篷。
“东家好,在下岩吉,是爷儿找来的管事跟账房。”
憨厚的声音传来,让林素不禁抻脖子看了一眼。
国字脸,浓眉大眼,略有些厚的嘴唇。长相一般人,可以说是凌慕川给她的几个账房里,最不起眼的一个。
但只要有本事儿,长相如何无所谓。
林素微微颔首,轻咳一下,说:
“岩吉是吧,里面可置办好了?”
“回东家的话,还没有。”岩吉说着,把人请进院子,轻声又道,“主子中午在望月楼等夫人,楼上第三个雅间。”
“好。”林素颔首,仔细的看了下这个院子。
院子上下不错,一共两进,前面的房子都打通了,相对空间很大。
这倒是让她有些惊讶。
“夫人,这原本就是开秀坊的。因为原来的老板生意出现问题,所以就……”
林素听到岩吉这话,明白的点点头,说:
“既如此,倒是给我们剩下不少时间。”
“是。”岩吉点头,指着外面又说,“库房里不少绣架,这笔钱也省了。”
哎哟哟,这么说的话倒还真是……
“料子、棉花这些呢?可找了货源?”
“回夫人的话,南宫家就是做这生意,所以主子老早就跟南宫家打了招呼。”
林素随意拎了把椅子过来坐下,略有些感慨的说:
“想不到我这个秀坊,倒也成就了一个商队。”
她要的货不少,只要开了客栈,被褥、床套、屏风这些东西就要置办。算下来看似不多,可也不少银子。
说起来,她也算是南宫家潜在的大客户呢。
岩吉明白她的意思,抱拳拱手一下,道:
“夫人,南宫家说了,不管我们没什么,他们都给最低的价格。”
“再低也得赚钱啊。”林素撇嘴,好笑的又道,“算了,算了,这样也好。有钱大家赚,很不错。”
“夫人英明。”
呃……
林素看着岩吉小心翼翼的样子,好笑的摇摇头。起身看着他又道:
“你对秀坊可了解?”
“回夫人的话,属下……知道的不多,但是会学。属下想着先找一些妇人把被子、褥子、枕头做出来。至于其他精致的绣活儿,还是得去伢行看看登记在册的绣娘。”
“嗯,这样的想法不错。”林素点头,看着他又说,“这样,晚上你跟我一起回去,我把尺寸啥的都给你。明儿你就开始张罗人,这边交给你,我就不管了。”
“多谢夫人信任。”
林素再次点点头,起身出去了。
后院这边应该以前是住人的地方,凉亭、河水、廊道这些都有。
不过这些在林素看来,没有什么必要。
反正建了就建了,她对这些不在意。扭头看着岩吉,想了下又道:
“做被子的就在后院,绣活儿的在前面。库房你这边弄大一些,到时候我会告诉你擦脸的布巾这些怎么做。”
既然要统一,那就上下所有全都统一。
最好就就像客栈前面挂的幌子一样,那个“暮宿”作为logo,这样显得高大上有些。
岩吉没有意见,他就是个听命行事的人。
黄雨见时间差不多了,走到跟前,压低声音的说:
“夫人,差不多该去望月楼了。”
林素听了颔首,看着岩吉又道:
“一起过去,省的中午你自己再找饭吃。”
岩吉没有客气,抱拳行礼一下,恭顺的说:
“多谢夫人。”
三个人出了院子,也没有坐马车,直接打算步行去望月楼。
距离不远,林素实在不想大冷的天干坐着,太难受。
没有走主街,而是从后面穿小巷子过去,安静、悠僻。
如果是她自己一个人,肯定不敢这么作死,不过有俩武林高手,她还真不怕。
走了一会儿,就看到了望月楼后门挂的灯笼。
“黄雨,咱家客栈后面,可有灯笼吗?”
突如其来的发问,让黄雨愣了一下,随后摇摇头,老老实实的说:
“夫人,好像没有啊。”
“记下来,一会儿吃完饭买俩拿回去。前面、后面都得有灯笼。”
“是。”
说话间,三个人来到了望月楼的后门。
赶巧,送豆腐的卖家过来,跟着他的便利,从后门进了望月楼。
伙计出来接货,看到三个陌生人不禁蹙了下眉,走上前拱手,说:
“三位可是来吃饭的?”
“是。”岩吉颔首,指了指二楼又说,“已经有人到了,我们直接去找便是。”
伙计闻言,跟卖豆腐的说了句“稍等”,随后带着他们三个人去了后院的东面。
没想到,这客栈建的倒是别有新意,东面有个楼梯,直接通往二楼。
“三位客官,你们从这儿上去,楼上的门没关,推开就是。”
“好,有劳小哥。”
第266章 脱胎换骨
三个人按照伙计说的上楼。
岩吉走在前面,林素走在中间,黄雨殿后。
门推开,岩吉恭敬的把林素请进去,轻声地说:
“夫人,小心这边也有台阶。”
“好。”林素借着黄雨递过来的手,小心翼翼的下楼。
刚站稳,楼上的伙计走过来,抱拳一下,道:
“客官可是找人?”
岩吉指着远处的雅间,说:
“那边数,第三间。”
伙计闻言瞪大了眼睛,随后再次抱拳一下,道:
“原来是六爷的客人,夫人这边请。”
边说,边往前领,快到的时候又说:
“二人客官,你们的饭菜摆在这边,六爷说直接吃饭就好。”
黄雨跟岩吉互看一眼,黄雨挽着林素,颔首说:
“知道了。夫人,奴婢先送你过去。”
“好。”
二人说话间来到门口,黄雨把门推开,屋里凌慕川跟凌慕阳都坐着呢,还有县令于帜。
黄雨把人送进去,便把门关上,看着没有走的伙计,清冷的道:
“上菜吧。”
“哎,好。”伙计被这话说的有点儿愣神,缓过来后忙不迭点头,转身离开。
黄雨站在门口没有动,直到——
“想什么呢,吃饭了。”
熟悉的声音传来,让黄雨不禁急忙转头,仿佛眼前的人不认识一般,眨巴了两下眼睛,没有吱声。
“咋了,不认识了?”
“你……瘦了啊!”
黄雨轻声的说着,上下打量着连七,心有余悸的又道:
“很累吧。”
“脱胎换骨,能不累嘛。”连七说完,努了下嘴又说,“走吧,进去吃饭。雅间里连九在呢,不用守着。”
“哦,好。”黄雨点头,跟着一起去了隔壁吃饭。
他们要轮流吃,这样才能防止有人偷听。
雅间内,林素坐在凌慕川身边。这是凌慕阳特意让的,倒也不会让人引起怀疑。
跟于帜接触次数不错,但彼此都会给些面子。
林素乖顺的吃饭,席间不多发一言。
这种情况她吃饭就好,其他的事情听听就行,不能发表言论。
主要还是于帜跟凌慕阳谈,宝昌县盛产一种叫南露竹节纱的料子。
这种料子怎么说,有点儿类似现代十字绣的绣布。
做衣服有点儿牵强,做挂的帘子倒还可以,不过听名也知道,还是有些讲究。
总而言之就是一个词——鸡肋。
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
于帜想让凌慕阳的商队把这玩意带去南方一些,看看能不能好卖。
到底是县里出产的东西,若是能形成规模,对于他的政绩、风评,也是有好处的。
凌慕阳很强大,端着酒杯跟他碰了一下,说:
“于大人,吃饭的时候不聊这些事情,喝酒。”
碰完,饮尽,根本不给于帜反驳的权利。
林素在旁看着,心有余悸的没有吱声。夹了块鱼肉送进嘴里,老老实实的吃饭。
于帜不死心,又提了好几次这个话题,都被凌慕阳不咸不淡的挡了回来。
原本,林素专心致志的在吃饭,突然有人在桌下踢了她——
小妮子不解,不着痕迹的往身旁看了眼,见凌慕川对自己使眼色。
在一起久了自然就有默契。
只不过……
林素轻轻摇头,表示自己不想管这个事情。
也幸得于帜专心致志的磨凌慕阳,不然她摇头的动作,肯定会被发现。
低头再次吃饭,桌下又被踢了一脚。
林素见他执意如此,放下碗筷,轻叹口气,说:
“于大人,咱们这个南露竹节纱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啊?”
“唔……”于帜闻言沉思,随后看着她,解释着,“怎么说呢,这就是咱们县特有的东西。以前,太后活着的时候很稀罕这个,所以年年都作为岁供,送进宫。”
“可自打太后过世后,这东西宫里就不稀罕了。去年开始就下令,不让作为岁供送进宫。有些百姓就靠这个生活,所以……唉!本官也没法子啊。”
林素终于明白为什么凌慕川会让她来想办法了。
说到底,不是为了于帜的政绩,而是为了那些要吃饭的百姓。
看来,她刚才还错怪人家了呢。
想到这儿,林素看着他,道:
“这样吧于大人,抽空让人给我送一些过去,我瞅一瞅。反正都是料子,客栈也得用,若是能用得上,我们就用了。”
“那敢情好啊,本官现在就让人去给你拿,老板娘等等啊。”于帜急忙起身,不忘冲二凌行礼,慌乱的走了。
雅间门关上,凌慕阳看着面前的夫妻俩,蹙眉说:
“你们该不会真的想管吧。她不知道,你肯定知道的。那料子,做啥都扯淡。说是太后稀罕,不过就是拿着打发时间。”
“我可听说了,太后走后,不少竹节纱都被烧了,说是给太后送去,其实就是宫里没地方放了,所以才毁了。”
林素听到他这话,嘴角狠抽两下没有吱声。
难道说这个太后生前,也是为了这些百姓生活,才……
腰上一紧,男人熟练地把人搂在怀里。
屋里没有外人,他自然不用委屈自己,冲连九使了个眼色,后者出去守着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