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在红楼当丫鬟-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日放榜的日子,赵爹一早就带着赵哥和张有德去衙门等着了。知道今天看榜的人多,贾瑚不少半大的少年,怕挤着,姜宛茵拦着没让他去。

    主仆俩就家里等着。

    贾瑚还有心思看书,姜宛茵心里焦急坐立难安,在院子里走来走去,还时不时到门口看看。

    “这都快一个时辰了,太阳都老高了,怎么人还没回来。”

    姜宛茵在院子里转圈念叨,念得坐在树下看书的贾瑚都看不下去了。

    “绿茵,衙门巳时才会放榜,这会还早,你先坐会吧。”

    “这会也快巳时了。”

    “你自己坐吧,我就走走,散散走。”姜宛茵努力装出一脸平静说到,却没有过去坐下。

    她这会哪里坐得住。

    贾瑚见她着急的样子也看不下书,无奈叹息。

    “绿茵,我觉得这次我考得还不错,应该能过的。你不必如此焦虑。”

    这两年多来经历的事多了,又经历过科举,贾瑚整个成熟不少,越来越像大人了,连就话的语气都变了。

    “我知道,我知道。瑚哥儿你一定能过的,一定得考得很好。”

    自考完院试之后,姜宛茵等怕给贾瑚压力一直没敢问他考得怎么样。

    见劝不动姜宛茵,贾瑚也就由着她。

    又等了小半个时辰,门外传来脚步声,姜宛茵第一个冲向门口,一看是她哥赵忠回来了。

    “哥,怎么样?中了吗?考中了吗?”

    “中啦中啦……”

    赵忠冲进门,连喊着边冲到贾瑚面前,姜宛茵跟在后面问考了第几名,他都没回答应。

    “瑚哥儿,中了,中了。瑚哥儿您考中了,第六名,第六名……”

    赵忠才喊完,赵爹和张有德也多门外冲进来了,嘴里喊着中了。

    “第六名,是第六名啊。”姜宛茵闻言喜极而泣。金陵才子众多,贾瑚能考六第名,实在是不容易。

    “瑚哥儿,你以后就是秀才了。你就是秀才爷了。恭喜秀才爷……”

    “恭喜秀才爷。”

    其他人也纷纷说恭喜。

    贾瑚脸上终于露出放松的笑容。

    
43
    待到七月,贾瑚带着姜宛茵等人登船回京。

〃    不像两年前南下去金陵时还带孝在身; 不敢放松娱乐;此次回京大家心情都十分愉快; 再加时间充分; 一路也不着急赶路; 行经码头补给时贾瑚还带着姜宛茵上岸逛逛; 买了不少东西。〃

〃    除了给荣国府的各位主子带礼物之外; 贾瑚也给姜宛茵买了不少小东西; 一路上姜宛茵玩得十分高兴。〃

    这些日子算是她这一世十多年过得最开心的日子了。

〃    姜宛茵坐在窗前; 哼着小曲看着话本,心情十分不错。〃

〃    今年她已经十七了; 绿菲是十七岁就配了人的; 等此次回京想来张氏应是会说起这事。不过就算是张氏不说她也会提。〃

    姜宛茵只希望能讨得恩典放籍当个寻常百姓。

〃    这两年她护着贾瑚,贾瑚也成了才秀; 她自认功劳不小; 看在她这些护着贾瑚的分上; 张氏怎么也得能她这个恩典才是。〃

〃    她要求不高,只要放了她的奴籍放她自由就够了。至于什么赏赐嫁妆她并不在意; 凭她的本事只要能获得自由身,挣副嫁妆也不是什么难事。〃

    这些年她得的赏赐,还有她做绣活卖的钱,积少成多,她已经有不少银两。便何况这十余年通过系统交易,她可是与古人换了不少银两呢。

〃    在这个时代就得顺应这个时代,姜宛茵没想做什么惊天动地之事。或许是十数年的奴婢下人生活消磨了她的意志; 又或许她本就是个胸无大志的庸人。〃

    等将来出了府,若是能找个老实人她便嫁了。若是不能那便从养生堂抱养个弃婴,也不怕将来无人养老。

    将来她教儿子读书考取功名;说不定还能挣个诰命,当个老太君。

    姜宛茵越想越觉得未来美好,心情也变得更好起来。

    贾瑚回屋就见姜宛茵手支着额头笑得很开心,笑靥如花,他不觉看愣了。姜宛茵比贾瑚大五岁,算起来贾瑚如今也十二周岁了。这个年纪在古代已经不算小了,特殊情况下这般年纪都已经能娶妻成家了。

    姜宛茵这辈子虽说为奴婢下人,可也算是养尊处优,说是副小姐也不过为,便一般小户或是底韵不足的官宦人家小姐还未必比得上姜宛茵呢。

    姜宛茵容貌虽说不是绝美,但也清丽脱俗,貌美如花;再加上两世积累,这世更是学得琴棋书画读了不少书,身上带着书卷气,气质温文干净。如今不是在荣国府,也不是在张氏等主子眼下需谨慎小心地收敛;这会独处她一身气质绽放开,气质如兰,便是比一些千金小姐也不差。

    不过到底是自小一起长大的,太熟悉了,再加贾瑚还未知人事,也就是恍了一下眼。

    姜宛茵想得入神,连贾瑚进来都不知道,直到贾瑚出声。

    “在想什么呢?,这么开心?”

    “瑚哥儿回来了。”

    姜宛茵搁下话本起身给贾瑚倒茶。

    “想着京城的事呢。之前京中来人不是说绿菲姐姐怀孕了吗?想来这会也该生了,也不知道生是小子还是丫头。咱们也离快三年了,我都想我娘和我二弟了……”

    想着出府嫁人的事自然是不能说,姜宛茵就随口说起京中的事。

    “我也想父亲母亲和弟/弟妹妹们。”

    他还是第一次离家这么长时间。

    “不过再过两三天,咱们就能到家了。”

    贾瑚脸上露出期盼的神情,姜宛茵也一样期盼。

    贾瑚虽人还没到京城,但贾瑚过了院试成了秀才的喜讯早就传回荣国府了。

    张氏收到信,得知贾瑚成了秀才,兴奋不已。

    “快去瞧瞧,大爷回来了吗?”

    张氏再次催人去瞧贾赦回来了没有,得知儿子的好消息,张氏迫不及待想跟贾赦分享。

    等贾赦回来的时候就见张氏身边的人在门口等着,还以为是出了什么事,匆匆赶回怀芳院。

    “是出了什么事?”贾赦进门就问。

    “恩侯,你可回来了。不是出了什么事,而是有喜事,大喜事。”

    张氏将手中拿了半天的信递给贾赦。

    “咱们瑚儿过了院试,瑚儿已经是秀才了。”

    张氏脸上的笑容自接到信后就没消退过。

    “真的。”

    贾赦登时瞪大了眼睛,亦是惊喜,接过书信立即看了起来了,确定贾瑚真成了秀才,贾赦立时高兴得哈哈大笑起来。

    “瑚儿好样的。还是咱们瑚儿有出息。”

    老二那假正经读了快三十年的书,考试也考了两回了,如今连个童生都不是,他儿子才十来岁就已经是秀才了。

    贾赦越想越是得意,想象贾政得知贾瑚成了秀才时贾政的难看的脸色,贾赦心里畅快,笑得高兴,笔得幸灾乐祸。

    “对了这喜事老爷和太太那知道了吗?”

    这么大的喜事,贾赦恨不得让所有人都知道。

    “我这才收到的信,特地等你回来。还没来得告诉老爷和太太呢。”

    她光记得高兴了,哪顾得了其他人。

    “那我这就去梨香院给老爷报喜去。”

    贾赦拿着纸转身就要出门,又想起什么顿了下脚步。

    “瑶儿他们呢,怎么不见人?琏儿今天不是回来了吗?人去哪了,可有人跟着?”

    往日他回来,女儿早就扑上来要抱抱了,今儿怎么不见三个孩子。琏儿也跟贾瑚一样,如今也到张府读书。

    之前出了事,将贾赦夫妻俩给吓着了,自那之后贾琏三兄妹身边就从不离人。

    “琏儿带着瑶儿和琮儿去老爷呢。正好你去梨香院回来的时候带他们回来。”

    听到是在梨香院,贾赦松了口气。

    “行了,一会我带他们回来了。”

    贾赦兴冲冲地往梨香院去。

    自从金陵回来之后,贾代善就正式搬进了梨香院住,荣喜堂那就剩死命不肯搬的贾史氏还住在荣喜堂。

    梨香院,贾代善正在给孙子孙女们讲故事,贾赦笑着进屋,或许是因为高兴声音也大了许多。

    “老爷,儿子给您报喜了。”

    “这么大声做什么,吓着孩子们。”贾代善瞪了贾赦一眼,贾赦对贾代善还是畏惧的,立即收敛了。

    “什么喜事?”

    “老爷,瑚儿他考院试通过了,瑚儿考了第六名,瑚儿现在是秀才了。”

    想到长子贾赦就忘了害怕了,贾赦冲着他老爹咧着嘴笑道,眼神带着小得意,好像是在说“瞧,我儿子厉害吧。”

    贾代善看着得瑟的贾赦,心里眼神都有些复杂。

    贾代善没想到贾瑚会去参加科举,更没想到他那才十来岁的大孙子竟一举通过县试、府试、院试成了秀才。

    想到考了两试,连童生功名都没得的次子,贾代善心情更加复杂。

    或者说自从两月前知道贾瑚参加科举通过了县试和府试,贾代善的心情就一直很复杂。

    这两个月时间够足让贾代善从贾史氏编造的贾政会读书,贾政有大才的谎言中清醒,也足够他看清了贾政读死书不知变通本质。

    贾政出生后,贾代善长年戍边不在府里,贾代善对两个儿子的了解多是通过妻子贾史氏。贾史氏嫁到荣国府时是重孙媳妇,替贾代善照顾过家老人,也给老人守过孝,又给贾代善生儿育女。对让贾史氏一人留在京中府里伺候老人管着家教养孩子,贾代善一直对她心里愧疚。

    因为这份愧疚,贾代善也给了贾史氏极大信任。也因为这份信任贾代善一直被贾史氏蒙在鼓里。

    在贾史氏口中贾赦纨绔不孝,不敬生母不悌幼弟等等诸多不好,而贾政则是好读书,有大才,而且纯孝等等无数优点。

    之前贾代善一直是相信的,直到贾史氏灵堂喜笑之事之后贾代善才怀疑。

    直到得到贾瑚取得了童生的功名,犹豫许久的贾代善才开始暗中调查,这才知道贾史氏对他撒了谎。

    “老爷?”

    见贾代善失神发神,贾赦叫唤了声,贾代善回过神来了看着贾赦想着以往对贾政的偏爱,心情更复杂了。说到底是他亏欠了长子,也难怪母亲看他不顺眼。

    贾代善看着贾赦心情复杂地说道:“瑚儿很好,你们夫妻俩将瑚儿教导得很好。”

    “爹,是大哥要回来了吗?”

    正在跟弟/弟妹妹们玩的贾琏突然问,贾瑶也小跑着过来抱着贾赦的腿:“爹爹,大哥真的要回来了吗?大哥有没有给元姐儿带礼物。”

    贾瑚比贾瑶大五岁,两年前贾瑚离京时贾瑶也已经记事了,唯有两岁多的贾琮当时还在襁褓中,并不记得他大哥。

    “对,你们大哥就要回来了。你大哥是疼元姐儿了,一定会给元姐儿带礼物的。”

    贾赦将元姐儿抱起了起来,贾琏也牵着贾琮过来了,父子女四人很是亲近。有张氏教养,贾琏兄妹三人并不像贾珠惧怕贾政那般惧怕贾赦。

    这父子女亲近,就贾代善看着都露出羡慕。

    “老爷,太太还不知道这事,我先去荣喜堂给太太报喜再回来接三个孩子。”贾赦放下贾瑶说到。

    “去吧。”

    贾赦去了荣喜堂将贾瑚成了秀才的喜讯告诉贾史氏,但贾史氏却半点也没有高兴。在贾赦离开后,贾史氏还砸了桌上的一套茶杯。

    贾史氏知道了,很快贾政夫妻也知道。

    得知贾瑚成了秀才,贾政的脸色难看到了极点,躲进书房不肯出来了。

    王氏嫉恨不已,砸了屋子的东西。

    不过不管他们高不高兴,贾瑚成了秀才这事实。三日子之后,贾瑚带着姜宛茵等人回到荣国府。

    进入宁荣街,阔别近三年再看到敕造荣国府的牌匾,姜宛茵心里也不由感慨。没有自由终究是要回到这里。

44
“孙儿给老爷太太请安,孙儿不孝让老爷太太担心了。”

〃    “儿子给父亲母亲请安; 侄儿见过二叔婶母。”〃

〃    荣喜堂; 姜宛茵等人跟随着贾瑚去见贾代善和贾史氏等人。〃

〃    因为贾瑚回来了; 而且贾瑚又考取了功名; 贾代善这算是给孙儿面子才到荣喜堂亲自见贾瑚。〃

〃    荣喜堂是整个荣国府的正院; 也是整个荣国府的中心; 连荣喜堂三个字都是先帝提的; 是荣国府主人的居所; 是象征着荣国府的权力。〃

〃    “好好好,瑚儿; 快起来了。”〃

〃    贾代善看着少年挺拔的贾瑚; 心里高兴脸上笑容直接表现出来。〃

    “过来祖父瞧瞧。”

    “我的孙儿可真是好样的,小小年纪就是秀才了。”贾代善语气中无比欣慰。

〃    这些日子贾代善已经转变了之前的心思想法; 对长子和大房的儿孩子也喜欢起来。〃

〃    贾史氏心里可不高兴; 尤其是见贾瑚回来后贾政的脸色难看; 心里对压了他二的贾瑚更是不喜。不过当着贾代善的面她可不敢表现出来,只不过脸上神情僵硬; 连笑容也很假。〃

    见心爱的儿子难过,贾史氏便想给儿子抬抬面子。只见贾史氏笑着说道:

    “瑚儿这爱读书的劲像他二叔。”

    又叮嘱贾瑚:

    “你如今虽侥幸考取了秀才功名,但不能骄傲。你到底年幼阅历经验不足。你二叔比你年长,读的书也比你多,你若有什么不明白的以后只管去找你二叔。”

    “政儿,你当叔父的可不能藏拙,指点侄儿要用心。”

    闻言贾政立即一本正经的起身:“儿子谨遵母亲吩咐。”

〃    贾史氏的话一出贾赦夫妻脸色可不好看; 就连贾代善也一样。〃

    什么叫做侥幸考取了秀才功名,贾史氏这是在指贾瑚这秀才名不副实,说贾瑚没有真才实学。

    听到最后贾代善都忍不住脸皮抽了起来,尤其是看贾政那一本正经的样子。

    让一个连县试都考了两次没过,连童生功名都没有的人去教导指点秀才,母子俩哪来的底气。

    虽然听贾史氏的话让贾瑚心里也不高,不过贾瑚还是恭敬应下。

    “谢太太教诲。侄儿先谢二叔。”

    一番关心之后,贾瑚将带回来了礼物孝敬给长辈分发给兄弟姐妹们之后,贾代善便打发贾赦夫妻带贾瑚回去。

    回到怀芳院,夫妻俩依旧高兴得难于自已,张氏拉着贾瑚问这问那,又关心这关心那许久。

    “明淑,一路舟车劳顿也累了,先让孩子回去歇息吧,有什么话等晚上再说。”

    见张氏拉着贾瑚说得没完,贾赦见儿子疲惫的面容提醒张氏。

    “对对对,瞧我光顾着高兴了。瑚儿,你先去歇息。”

    贾瑚和贾琏年纪大了如今已经被安排住到前院去了,张氏叫丫鬟送贾瑚回去歇息,却将姜宛茵留下来了。

    “绿茵你留下。”

    等贾赦去了书房屋里就剩张氏和姜宛茵。

    “你将这些年瑚儿在金陵的事一一说来了,凡是与瑚儿的。”

    “是,大奶奶。”

    姜宛茵就知道张氏会问,她也没有隐瞒,将这近三年贾瑚在金陵的生活,还有之前守孝那一年贾史氏和王氏的算计使的那些阴毒手段事无巨细的告诉张氏。不过与她有关的,她并没有全说,有些不能让张氏知道的,她绝对是只字不提。

    “事情就是这样。”

    “王氏!”

    “王氏你敢!”

    张氏挥手将张上的茶杯猛然扫落在地,愤怒得瞪大着眼睛,连姣好的面容都扭曲了。

    知道王氏和贾史氏做的事,张氏心里恨极了两人,只是她可光明正月的恨王氏却不能将贾史氏宣之于口。

    “大奶奶。”

    姜宛茵被张氏吓了一跳了,她一副怯意的看着张氏,张氏这才从愤怒中醒神,见姜宛茵还在张氏收敛了怒气。

    “这些年你将瑚儿照顾得很好,辛苦你了。你的功劳我都记着,不会亏待你的。你可有什么想要?”

    终于听到这话,姜宛茵心里暗自激动了起来。

    “大奶奶,奴才和绿菲姐姐一同伺候瑚哥儿,奴婢听说绿菲姐姐和孟掌柜夫妻和睦已经生了孩子了,奴婢很是羡慕,奴婢想……”

    姜宛茵想将她想放籍出府的想法说出来,只是她话还没说完,张氏突然打断她的话。

    “你和绿菲都是自小伺候的瑚儿的大丫鬟,绿菲已经出嫁了,瑚儿身边也就剩你一个体贴的丫鬟。你如今年纪也不大,这事不必太着急。你再伺候瑚儿两三年,等瑚儿成亲了有了人照顾,到时候我给你挑个好的。”

    “大奶奶,奴婢已经过了十七岁生辰了,奴婢……”

    “这事你先回去想想,先别着急的决定。”

    张氏再次打断姜宛茵的话,不给她拒绝的机会。

    “今儿你先回去收拾安置,明天起我给你放几天假,你回家去好好与家人团聚团聚。”

    张氏三番二次打断她的话,一开始姜宛茵没明白这会姜宛茵是明白了,张氏这是不想放她出府,至少现在不会放她出府。

    姜宛茵心里着急,可也不敢违背张氏的意思,只能压下心思。

    “奴婢谢大奶奶。”

    叫书芳赏了姜宛茵打发姜宛茵离开。

    “书芳,回头叫赵平家的来见我。”

    看着姜宛茵离开后,张氏吩咐书芳。

    从屋里出来,姜宛茵情绪有些低沉已经没有了回来时的喜悦了。

    虽然经历两世的姜宛茵看来十七八岁才刚成年还小,二十多三十岁结婚也不算晚。可这里是古代,不是后世。

    现在她已经十七了,在这时代已经算老姑娘了。虽说她是奴婢,晚些也婚配也正常。可张氏要她再留两三年,那时她可就二十岁了。等到二十岁的年纪再出放,她想找个好人家可就不容易了。

    想她尽心尽力伺候贾瑚这么多,在金陵护着贾瑚照顾贾瑚,张氏竟连这么个恩典都不愿意给,姜宛茵心里不恼心生怨怒。

    姜宛茵虽心里不甘,可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更何况她是奴身。

    压下心思的怒怨,姜宛茵出了怀芳院去了前院。

    如今贾瑚住前院,她自然也是跟着到前院去住伺候贾瑚。

    回前院也不能立马就休息,还得整理贾瑚的行礼。因为绿菲出嫁了,现在贾瑚身边就只有姜宛茵一个惯用的大丫鬟。

    虽然张氏已经给贾瑚安排了另一个大丫鬟绿芜,只是那绿芜是才来的新人,贾瑚没让她整理行礼,贾瑚的行礼都等着姜宛茵整理呢。

    好在有绿芜和小丫鬟们帮忙,即使如今姜宛茵也是花了一个多时辰才整理好。

    伺候贾瑚歇息之后,吩咐绿芜守着,姜宛茵才离开。

    远远就见她娘站在门外,才隔两年多没见,她娘看起来变化不小,越来越像荣国府的下人了。

    “娘,你怎么来了?”

    她爹和她哥已经回家了,她娘这会不是该回家吗?

    “怎么,我就不能来吗?还是你不想见到你娘我?”

    “娘,我不是这个意思。”

    听她娘不好的语气,姜宛茵心烦还有些无奈。原要对家人的想念这会也淡了。

    “娘,你进来了坐。”

    姜宛茵推门进房间,房间的地上搁着几个箱子,这些是姜宛茵的行礼。在金陵近三年她置办的东西也不少。没有让人送回家,全都在她这。

    赵娘一进房就冲着姜宛茵的几个箱子去,直接就开箱翻东西。边翻东西还边斥姜宛茵。

    “你这死丫头,这一去都快三年了也没让人稍个只言片语回来了,这些年让我担心。”

    “娘,我和爹还有哥哥一起,你有什么好担心的。”

    再说了她也没看她娘有担心她。赵娘闻言小声的嘀咕。

    “我是担心你爹和忠儿。”

    她以为姜宛茵听不见,其实姜宛茵听见。姜宛茵脸上露了讽刺,也就没再管赵娘说什么。

    姜宛茵看赵娘翻她的东西,她也不阻止,只是眼中带着厌恶。

    她娘如今真是越来越过份了,就跟荣国府那些仗势欺人目中无人的老婆子一样了。她娘什么时候变成这样了。

    其实姜宛茵不知道,在赵娘的心里姜宛茵是她女儿,姜宛茵的东西也就是她的,她翻看是再正常不过。

    赵娘看上的东西都拿出来了,姜宛茵置办的布匹她就拿了一大半。还有姜宛茵放在箱子里的几十两碎银子她娘也塞到自己怀里,看上的首饰也戴在头上。

    姜宛茵都没有阻止了,因为她不想听赵娘训话,当然也因为其他重要的东西她都已经收在储物间了。

    等赵娘收刮完带着东西离开之后,姜宛茵才将剩下的东西收拾安置好,才得休息。

    晚上和久未见的姐妹们聚了聚,将带回来的小礼物送给她们,当然也从她们口中得知了这两年多荣国府发生的事。

    知道当年贾代善和贾史氏离京后,张氏立即就整顿荣国府,以给老太太祈福的名义将放出了一批下人。当然这批人中大部份是贾史氏和王氏的人。

    姜宛茵和丫鬟们关系不错,当然送出去不菲的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