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在红楼当丫鬟-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惜姜宛茵并不知道。
王秀瑶悲愤嫉妒不已,然,还没等她缓过来,外面又传来匆忙的脚步声,又一丫鬟回来。
“大奶妈,梅芳院李姨娘生下一哥儿,母子平安。”
王秀瑶闻言再也忍不住悲极而笑起来。
“哈哈……又是个儿子,又是个儿子……老天,你不公啊,不公啊……”
悲怒交织攻心,王秀瑶终于忍不住喷出一口鲜血,随后她倒在床上晕过去了。这可吓坏了如月,也吓着正房有一干下人,慌忙着找大夫,急成一团。
如月慌了心,担心王秀瑶不好了,忙派人去请薛衍。
此时薛衍还在兰心院看着他的两个刚出生的儿子。产婆丫鬟们给两个孩子收拾好了,这才抱出来。薛衍看着两个红通通小猴子似的儿子,虽然新生儿很丑,但此刻在薛衍眼中却是可爱极了。
正当薛衍欢喜高兴时,正房的丫鬟急匆匆冲进来了。
“大爷,大奶奶不好了,求您快去看看大奶奶,大爷……”
薛衍正为新添了三个儿子而高兴着,突然听到王秀瑶不好的消息也不由心里在一慌。
“什么啊?”
“怎么突然就不好了,怎么回事?”
薛衍顾不得其他就匆匆往外走,直奔正院。
王秀瑶绝不能出事!
这么一闹,这喜气瞬间就降了下来。
姜宛茵已经被从产房移到了月子房,姜宛茵身体好,虽生了两个孩子,可生产的时候不久,她这会还精神很好。
薛衍离开后玉枝立即消息告诉了姜宛茵。
“怕是又受了打击了。”
姜宛茵听完之后说了一句。
玉枝:“怕是嫉妒您和李姨娘,自己把自己给气着了。”
“大奶奶也病了这么久了,我和李氏这边孩子的生了,她这病也是时候该好起来。”
再这么病下,可别是把人给病没了。
“姨娘您是想……”
“传话安排。两个小哥儿出生带来的福气,让大奶奶这病也都好了起来。”
“姨娘说的是,奴婢稍后就安排。”
“嗯。”
“姨娘,天都快亮了您也累了一晚了,还是早些歇息。”
玉枝劝姜宛茵歇息。
“我是累了。几个孩子那你们安排人盯好了,绝不能有半点意外。”
“姨娘您就放心,太太还派了吉月姐姐和刘嬷嬷来了,有她们和奴婢们一起盯着哥儿姐儿们,不会有事的。”
姜宛茵还是安排了一番才放心。
却说薛衍赶去正院,府里供俸的大夫正给王秀瑶把脉。
从大夫口中得知王秀瑶是悲怒交加,怒极吐血的,薛衍心里便知是怎么回事。薛衍也没多说,只是让大夫给王秀瑶开方子调理身子。
一日是之添三丁,本是薛家的大喜日子,如今却因为王秀瑶的病情使得这喜子蒙上了阴影。
好在王秀瑶虽因血气伤了身子病情有加重的趋势,可到底人是挺住了。
连得三个孙儿,薛老爷和薛太太都高兴坏了。
虽然三个孩子都是庶子,但却是添三丁的大喜事,所以三个孩子的洗三礼薛家还是大办了一场,更像是在炫耀薛家子嗣繁茂。
自过了三个孩子洗三礼之后,王秀瑶的病竟渐渐好了起来了,不过数日就已经能下床了。
这时府里传言是刚出生的三个哥儿命里带福气,给大奶奶冲了喜,大奶奶才会这么快好起来。
王秀瑶的病的确是好转了,只是听到这样的传言生生又将自己给气着。
王秀瑶自是不愿意相信这样的话,可是薛老爷薛太太两老还是薛衍却是想信了。
“我们的孙儿果然有福气,这才出生就福泽家人,让王氏的病情都好转了。”
薛太太笑着说,心里已经认定王秀瑶是因为三个孩子出生带来的福气才好起来。
“衍儿如今膝下有四子一女,总算是膝下不荒凉了。”
薛老爷也感慨。
“这王氏自己不怎么样,但看人的目光倒不是错,这姜氏和李氏都是有福气的,为咱们薛家添丁,都是咱们薛家的功臣。”
“父亲母亲,王氏的身体已经渐好了,只不过此次久病再加上她又吐了血再伤了底子,只怕以后不能生养了。而且儿子因为之前中毒余毒伐伤,只怕是有碍……”
提到这事薛衍情绪有些低落,但他还是继续说了出来。
“父亲母亲,有件事儿子想与您们商量一下。”
见儿子郑重其事的样子,薛老爷问。
“是什么事?衍儿你说?”
“王氏不能生了,儿子又这样了,只怕儿子此生也就只有这几个孩子了……王氏不愿半几个孩子记在她名下,可几个孩子的生母身份太低,等孩子长大了出门在外难免会被非议,所以儿子想……”
“你想抬高李氏和姜氏的身份?”薛老爷盯着薛衍说。
“是的。李氏现在还是奴籍,儿子想给她放了籍,让她当良妾,如此也避免将来四哥儿被人议论嘲笑是婢生子。”
“这倒是可以。只是李氏乃是王氏的陪嫁,身契在王氏手中,这事怕是得王氏答应才行。”
与儿媳有关的事,他们俩老可不好说。
“这事儿会亲自去与王氏说的。”
“那姜氏你又打算如何安排?”
薛太太更关心姜宛茵。
毕竟薛衍的五个孩子中有四个是姜宛茵生的。都说子凭母贵,姜宛茵的地位身份直接决定了她的孩子的身份。
而且薛衍的长子长女都是姜宛茵所出,毕竟抬李姨娘的身份,薛太太更希望抬姜宛茵的身份。
“你的长子长女皆是姜氏所出,姜氏膝下有四个儿女,于薛家可谓是居功甚伟。而且姜氏又是良籍,依为娘看不如就抬姜氏为二房,老爷衍儿,你们意下如何?”
正经的官家是不会抬二房夫人的,但是薛家是商家,倒不必太在意这规矩。有二夫人,三夫人的商户人家多的事。这二房夫人也就相于是侧室,不过实际上还是妾,只是称二夫人好听些了。
“儿子也是有此意。儿子想抬姜氏为二房,将来樱儿也能找个更好的人家。”
薛衍已经想得很远了。
他有四子一女,樱儿可是独女,又是长女,不觉便想多疼她些。
“抬二房夫人可不是小事,这事更须得王氏答应才行。若是王氏不答应闹得到王家那,只怕会将事情闹僵了,于咱们薛家不利啊。”
薛老爷想得更远,他更重视薛家。
197
〃“这事; 你不必再说了; 我是不会答应的。”〃
薛衍与王秀瑶商量,他将意思刚说出来就被王秀瑶坚决果然毫不留情的拒绝了。
薛衍被王秀瑶的态度惹怒了,不过想到来此的目的,薛衍强忍着怒火好生劝王秀瑶。
“你!你先听我说,我如此也是为你好……”
〃 “我说了,不必再说了。我绝不会答应的将那婢生子记在我名下。你不必说什么为我好; 我压根就不相信。”〃
〃 将庶子记在她名下是为她好; 这话拿去骗鬼。〃
〃 没等薛衍说完; 王秀瑶态度强硬地打断薛衍的话。自得知大夫说她吐血伤了身子; 将来能孕育子嗣的机会几乎没了;得知自己再也不能有孩子之后; 王秀瑶整个就变得越来越偏激了。〃
“我乃是堂堂王家嫡长女,岂能将一个婢生子养在我名下充作嫡子,如此岂不污了我王家的名声。”
〃 听王秀瑶这话,薛衍脸立即就拉下来了; 脸色十分难看。〃
〃 王氏打骨子里是看不起商家薛家的,嫁入薛家多年依旧念着她是王家的嫡长女,端着王家嫡长女的架子。或许是因为没有孩子; 所以她对薛家没有归属感。或许是因为没有孩子,觉得自己在薛家像是个外人融入不了薛家; 所以她才倔强着端着王家嫡长女的骄傲和尊严。〃
她却不知,正是因为她总是端着王家嫡长女高高在上的架子才使得薛衍薛家排斥她。更不知道薛衍讨厌这样的她。
见薛衍难看脸色,王秀瑶心里不由畅快,她带着讽刺的笑容看着薛衍:
〃 “那姜氏不过是奴婢; 让一个奴婢当二房夫人,你薛衍也未免太不挑了。”〃
“你若是想纳二房夫人,我便让媒人上门给你挑些正经的良家女子。凭着薛家在金陵城的名声和薛家的万贯家财,不论是农户人家、耕读人家、小商户人家的小家碧玉还是巨商官户人家的美貌庶女,都由得你薛衍选,你又何必要非要抬举姜氏这个婢奴呢。”
“姜氏原不过是我的陪嫁丫鬟,我仁慈给她恩典她才有今天。但是,她若想当上薛家的二房夫人,那是绝不可能的,我绝不答应,你就了这条心。”
“如月我累了,扶我去休息。”
王秀瑶说完伸手叫如月扶她去休息,完全不管薛衍还在,更不管薛衍是否生气。
知道自己以后不会有孩子,也更清楚薛家不敢休她,王秀瑶更加无顾忌了。夫妻俩如今几乎是已经撕破脸了。
想将姜氏抬为二房,这事她是绝对不会答应的。姜氏,你这贱人,想当二夫人,你想都别想。
王秀瑶她即不愿意抱着姜宛茵的孩子,让姜宛茵的孩子占去她儿子嫡长子的位置,更不愿意让姜宛茵成为薛衍的二房夫人抬高姜宛茵的孩子的身份。
姜氏不过是她的一个陪嫁丫鬟,得她恩典才成为姨娘,如今还却还痴心妄想成为二夫人;那再下一步,是不是就想取代她成为正室夫人成为薛家的当家主母了。
若成了那样了,她王秀瑶还有什么脸面活下去,岂不是让王家因她而蒙羞了。
这事她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王秀瑶不仅没答应让薛衍抬姜宛茵为二房夫人,同样也没答应将李姨娘的卖身契交出来放李姨娘奴籍。
在王秀瑶看来,有了姜宛茵这个前车之鉴,难保李姨娘不会成为第二个姜宛茵,所以她坚决不答应交出李姨娘的卖身契放李姨娘奴籍。
王秀瑶是薛衍的正室嫡妻,而且王秀瑶还是王家嫡长女,若是王秀瑶不答应让薛衍抬姜宛茵为二房夫人,不答应交给李姨娘的卖身契,薛衍和薛家根本没有办法,他们不能也不敢逼迫王秀瑶。
这事就么一直僵着。
原本这事只是薛衍及二老私下里商议,薛衍私下里和王秀瑶说过,并没有其他人知道。因为王秀瑶不答应,所以薛衍也没将这事告诉姜宛茵和李姨娘。
只是他们虽然瞒着,可这事不知是谁传了出来,最终传到姜宛茵和李姨娘耳中。
李姨娘早就眼红姜宛茵成了良籍妾室,也希望自己能被放了奴籍成为良籍妾室。自得知这消息之后,每日到正院请安伺候王秀瑶李姨娘最是殷勤不过。
唯独姜宛茵表现得不在意。
那是因为她知道王秀瑶是绝不会轻易松口,既然如此她又何必费力气去讨好王秀瑶。除了依规矩请安,依王秀瑶的要求伺候她之外,姜宛茵并没做别的讨好王秀瑶。
姜宛茵将更多的时候花在孩子和薛衍身上。
因为姜宛茵和李姨娘同时生下孩子,因为薛太太膝下已经养了薛虹和宝樱,因为王秀瑶不愿意抱养孩子,所以姜宛茵和李姨娘生下的孩子都养在各自身边。
王秀瑶不愿意抱养孩子是正如了姜宛茵的意。姜宛茵压根就不愿意王秀瑶抱养自己的孩子,若是王秀瑶真动了那心,姜宛茵必会出手阻止
所以说王秀瑶不愿意抱养孩子在姜宛茵看来那是再好不过。
宅在后院也没有更多事情做,所以姜宛茵便将时间和心思都将在四个孩子身上,当然她还分出一丝给薛衍。
薛衍依旧只有妻妾三人,薛衍并没有再纳妾,所以出了月子之后姜宛茵和李姨娘又开始轮流侍候薛衍。至于王秀瑶那,虽然夫妻俩已经闹得很僵,但每月的初一十五薛衍还是会去正院留宿,只不过没和王秀瑶睡一个屋。
王秀瑶的病情虽然好转,但却没有痊愈,总是时不时咳嗽一直不见好。
既然王秀瑶有病在身,经历过生死很惜命的薛衍自然是不愿意与她同住一屋的。而心灰意冷的王秀瑶强逼着自己不在意。再加上两人之间没有孩子润滑两人之间关系,俩人夫妻之间的关系倒是越来越僵了。
虽然薛衍每月初一十五到正院留宿,王秀瑶也没有因为自己生病不能侍候薛衍就再给薛衍抬通房丫鬟姨娘,所以薛衍每月就只能到正院独宿两晚。
王秀瑶没有给薛衍抬通房丫鬟,姜宛茵也不会这么做,李姨娘是不敢这么做,薛太太是不管薛衍后院的事,所以薛衍依旧只有妻妾三人。
而且薛衍似乎也没有什么异议,薛衍的后院就一直这样着。
薛衍将心思更多的放到外面的打理薛家的产业上,每年巡视产业,至少有一半的时间在外的,真正在府里的时间并不多。外面的事姜宛茵不管,她只一心养孩子。
王秀瑶依旧大方的给荣国府京城王家的金陵王家送礼,这事薛老爷放薛太太和薛衍都没说什么。
如此转眼又两年地过去了,薛虹和宝樱过了六岁的生辰后,薛老爷就做主让薛虹搬到前院住,还给薛虹请了先生正式启蒙读书。至于宝樱,依旧在薛太太身边承欢膝下。
姜宛茵的两个小儿子还没到三岁,姜宛茵还没给他们启蒙,想让他们自由玩耍两年。姜宛茵时常带着两个小儿子去宁馨院,或是将女儿接到兰心院来。姜宛茵开始慢慢教宝樱规矩和其他的。
教导女儿时,姜宛茵便会将两个儿子留要宁馨院让薛太太照顾,有孙儿陪着薛太太自然乐意。自王秀瑶病情好转之后,薛太太便将管家权又交还给王秀瑶。如今薛太太就是含饴弄孙。
李姨娘见姜宛茵将儿子送到宁馨院,她也将她的儿子送到宁馨院。
三个孩子周时薛老爷给三个孩子起了名字,姜宛茵的二哥儿叫薛蛉,三哥儿叫薛蚖;李姨娘的四哥儿叫薛蛡。
薛家到了薛衍的儿子这一辈从虫字,这名字实在是不好起。虫字旁的旁字,多是字意不怎么好的字。
或许因为只有一个孩子,李姨娘对薛蛡很是溺爱,虽年纪小但脾气可不小,又霸道,这使得姜宛茵的两个小儿子不喜和他玩。李姨娘知道这事之后还因此恨上了姜宛茵母子。
这两年不管是姜宛茵还是李姨娘都没有再怀孕,这使得李姨娘更是将薛蛡当成眼珠子一样疼着。
累世经验,姜宛茵自然知道如此教养孩子不行,也看出不妥;不过又不是她的孩子,而且李姨娘也听不得别人说薛蛡半句;所以姜宛茵直接无视,根本不管李姨娘如何教养儿子。
只要李姨娘不犯到她手里,不伸手到她儿女身上,薛蛡不欺负她儿子,她压根不管。
王秀瑶的病依旧是时好时不好,李姨娘讨好了王秀瑶几年王秀瑶也没松口将她的卖身契给她,李姨娘依旧是奴籍。
每每见李姨娘讨好王秀瑶,姜宛茵心就忍不住感激,幸亏当年王秀瑶被逼无奈,迫不得已给她放了奴籍抬她当了姨娘,要不然她还不得落得个跟李姨娘一样。
李姨娘为了讨好王秀瑶,甚至主动将王秀瑶的人放到薛蛡身边,而且还重用。
姜宛茵只看着,从不说什么。
“姨娘,大奶奶又让人给荣国府送礼了。”
姜宛茵在给薛衍做衣裳,花颜从外头回来随口一说。
“又送礼?荣国府又有什么喜事?”
姜宛茵停下手中的活,仔细想了一下。她对荣国府的事还是很了解的。不待她想起来,花颜立马就告诉她了。
“听说是荣国府的嫡小姐四姑娘出嫁,咱们大奶奶让送礼添妆呢。听说那四姑娘嫁的可是探花郎呢,还是圣人亲自赐婚的。听说那探花郎是姑苏林家人,模样长得极为俊美。”
花颜一脸羡慕。
姜宛茵闻言愣了下,总觉得心里似的如鸿毛抚过,但想仔细感受时又没有了。
“既是探花郎,那必定是俊美不凡,荣国府的四姑娘好福气。”贾敏总是要嫁给林如海的,他们是官配不是。
“大爷出门也有些日子,算算日子也该回来了,你让人仔细盯着,若是大爷回来立即回来禀报。”
“诶,奴婢回头就让人看着。”
198
〃薛衍外出回府; 让人来传话会过来用膳; 姜宛茵便将四个孩子叫回兰心院,让孩子们多与他们的父亲相处。〃
“到底是什么事?你有什么不能和姨娘说的?”
姜宛茵看着眼前吞吞吐吐犹犹豫豫长子,将他拉到身边坐下问他。
“有什么烦心的事告诉姨娘,说不定姨娘能替你想想法子。再则若是姨娘解决不了,不是还有你父亲嘛,姨娘与你父亲说就是。”
姜宛茵见不得自己儿子小小年纪就愁着个脸。
〃 “姨娘; 我知道; 我知道。”〃
〃 薛虹还没说呢; 宝樱就挤过来。〃
〃 “大哥的事我知道; 我都知道。大哥不说; 我来说……”〃
宝樱就要说出来,薛虹伸手推开她的小脸。
“我自己的事,我自己跟姨娘说。”
姜宛茵看着薛虹等他说。
“姨娘,儿子想去紫金书院读书。”
“去书院?”
姜宛茵没想到儿子想要说的竟是这事。
“嗯。”
薛虹确定的点头。
〃 “为什么想去书院读书; 莫不是孟夫子教得不好?”〃
〃 “姨娘,不是的,孟夫子很好。只是儿子不想一个人读书; 儿子想去书院多结交些朋友同窗。孟夫子也建议儿子去书院读书。姨娘您不是说过,读书不能闭门造车; 读书要读万卷书行里路吗?儿子不想整天闷在府里,儿子也想出去走走,认识结交更多的朋友,去外面见识一下; 开开眼界。”〃
薛虹很是期盼的看着姜宛茵。
看着长子,让姜宛茵不由想起前世的儿子林煜。前世她精心教育培养林煜,带林煜走过很多地方,将林煜培养成心胸开阔,性格坚毅,学富五车的才子。
姜宛茵看着薛虹,今世她的长子不论是资质、天资、容貌、性格都不比林煜差,她也应该尽心培养教育薛虹才是。都是她的孩子,她不应该偏心的。
“这事姨娘答应了,姨娘会与父亲说的。你放心,姨娘会劝你父亲答应的。”
为了儿子,她定要让薛衍答应。
“谢姨娘。”
得到姜宛茵答应,薛虹立即就高兴的笑起来。
“姨娘,我想要一张古琴,听说父亲新得了一张焦尾,姨娘您替女儿跟父亲讨来好不好?”
见姜宛茵答应薛虹,宝樱也凑过来讨东西。
姜宛茵却笑着戳了一下女儿的额头。
“你父亲平日里最是疼你,你若想便自己去跟你父亲讨,你父亲必会给你的。”
薛衍膝下有四子一女,因为是独女且是长女,所以薛衍极疼爱宝樱。
宝樱容貌像极了姜宛茵,有九分是随了姜宛茵一分是随了薛衍。而且宝樱也极是聪慧,性子也讨人喜欢,嘴巴甜会哄人;不管是薛衍还是薛老爷和薛太太都是极疼爱她。
去年姜宛茵与薛衍提起过宝樱学琴学得好,想给宝樱寻张古琴,薛衍就将这事放心上了。让人寻了许久,终于是寻来一张焦尾。这琴才寻得没两天,宝樱去找薛衍就撞见,便打上了那焦尾的主意,她却不知那琴原就是寻给她。
薛衍为女儿一番苦心,自然要女儿亲自去感谢才行,如此也能加深父女之情;所以这事她可不能代劳。
“那好。自己去就自己去。”
宝樱撅着小嘴说。
见哥哥姐姐讨东西,两个小的也凑过来讨东西。
姜宛茵的两个小儿子也搬到前院住在前院读书了,母子女五人每日相处的时间并不多,每当儿女围绕在身边,姜宛茵便觉得幸福。
薛衍来时,还没进门就听到屋里孩子们说话的声音,走到门口就见四个儿女正围着姜宛茵说话。母子几个有说有笑很是温馨,在外忙碌劳累的薛衍看到这一幕,顿时感觉身上的疲惫都被孩子们欢乐的声音给驱散了。
“你们母子几个在说什么呢,这么开心。”
薛衍边跨进门边问。
“父亲,您回来了。父亲您辛苦了,您快坐下樱儿给您倒茶……”
宝樱立即小跑到薛衍身边扶着薛衍十分殷勤。
大概在古代当父亲的教育儿子都一样,儿子大多是对父亲又敬又畏的,想亲近又敬畏不敢。反倒是女儿与父母更亲近些,儿子也更亲近母亲。
薛衍来了,姜宛茵起身安排,让玉枝传话传膳,又伺候薛衍净手,宝樱也在一旁递帕子。
薛家虽不算是官宦人家,在用膳时也讲究食不言的规矩,所以一家人温馨用膳并不多话。
等用膳完之后,宝樱缠着薛衍要古琴。薛衍吊女儿胃口,宝樱又是捶背又是捏手又是奉茶的,好一番讨好薛衍才松口答应将焦尾给她,让宝樱高兴不已。
或许是因为薛虹是长子,薛衍对他期望颇高,所以他对薛衍敬畏多于亲近。两个小的因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