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斗鸾(Loeva)-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下明鸾就把自家的想法都细细告诉了马贵,马贵听得连连点头,道:“我这就给叔叔写信,明儿一早就派快船去广州,我去见柳同知,把这件事商议定了。咱们分号在本地存的粮食不多,但肇庆有我们两家粮行,从那里调粮是极方便的。”说着他又叹气,“可惜了,鸾姑娘,你若早一日将这事儿告诉我,我在本地就能买到粮食了。你不知道,那华荣记不知怎的,从昨日开始就大批收进粮食……”顿了顿,脸上露出惊诧之色,“难不成他们也知道了军粮之事?!”
    明鸾想起方才来时在门口看到的情形:“华荣记就在前面吧?怪不得我看见他家门口的伙计在搬麻袋,想必是收的粮食。”
    马贵叹了口气:“罢了,我听说他家很有些来历,背后有京城的贵人撑腰呢。有他们掺一脚,咱们跟在后头,不显山不露水的,算功劳也有咱们一份,也不坏。”
    说完了,他忽然想起一件事,压低声音道:“鸾姑娘,咱们这回是下血本了,陈家的爷们能不能再出仕,那是以后的事,眼下既然不能出风头,咱们不如讨些实惠如何?”
    明鸾没听懂:“你要讨什么实惠?”
    “不是我讨,是你们。”马贵的声音压得更低了,“鸾姑娘,你可知道,军户一但入了军籍,便很难改身份了,但如果一家军户中有人考中了生员,那就能转籍为民。姑爷原是生员,只是章家出事时被革了功名,若能再考一次,想必不难考中吧?”

第二十五章 争粮
    生员?章敞吗?!
    明鸾忙问:“这是怎么回事?我当初刚来时,可是听说军户子弟不能读书的。”
    “这是谁编的瞎话?”马贵不以为然地道,“谁会拦着军户子弟读书?不过是多数军户供不起子弟读书,才少有军户子弟得功名罢了。但若一家子里头真有人考中了生员,这人成了士大夫,自然就不能再做军户了,要改入民籍。只是有规矩说,一家子军户只能出一个这样的,不能多了。不然你仔细瞧瞧,那些品级略高些的武官家里,但凡有余力者,子弟都是要读书的,直到成人后,读书实在不成,才补入军中历练。”
    话虽如此,马贵还是想出了明鸾当初听说的传言的来历:“想必一般的军户与章家这流放来的不同。流放充军来的,又被革了功名,因此才不许他继续考学吧?本地的官学与私学,也是不收罪人家子弟入读的。”
    明鸾听得有些郁郁:“看来是了,我们家跟一般的军户还是有差别的,刚来那两年,我们想要离开九市进城逛逛,都要上报百户所,然后百户所再派个士兵陪我们同行呢,去悦城上个香,也跟百户所纠缠了好几天才放行。后来是走动得多了,我二伯父又做了小旗,在卫所里人缘不错,才没人再过问。文虎至今还入不得镇上的学堂,只能在家让祖父和父亲教着,我也没听祖父说过让文虎考科举的事。”
    想一想,章家在德庆也算是顺利了,当初因章放勤练箭术,在军中比武得了彩头,才升上了小旗;升总旗则是冒险陪柳同知去了一趟瑶寨后,柳同知心生感激而破格升的;至于百户衔,更是因为德庆千户所需要派人出征安南,但中下层武官少有人愿意离乡背井,江千户一是因为私心,二是为了激励将士,才再度破格升了章放。
    可以说,章放能升到现在这个位置,有一半是自己的努力与魄力,也有一半是靠的关系,但这不代表章家就可以不守规则了。
    想到这里,明鸾委屈地看马贵一眼:“既然是不成的,马大哥你哄我做什么?”
    “真真冤枉,我可没哄鸾姑娘。”马贵笑道,“你们家的人想要进正经学堂自然是不行的,但若是自学成了才,考中了生员,官学自然不敢不收。按理说,你们家既是因罪流放来的,又才过了四年光景,地方上也不敢轻易让你们得了利,但我们茂升元既然为官府与都司立了大功,讨得小小的好处又有什么?又不是让他们直接给姑爷个官做,不过是讨个参考的资格罢了,能不能考中,还要看姑爷的本事。若是考中了,官府多得一个生员,政绩添得一笔,脸上也有光彩。”
    明鸾听得心下蠢蠢欲动:“真的能行吗?”想了想,她又担心起来:“如果说一家军户里只能有一名子弟从科举转入民籍,那我父亲转了,文虎是不是就不能了?”这样可不妙-了,她心里清楚得很,章敞的才学有限,当初能中生员,也不知是真材实学还是靠了南乡侯府的面子,就算真能考得生员,做了秀才,想要再走远些,就很难了,但文虎平时读书还是挺努力的,年纪虽小,用上一二十年苦功,未必不能出头,可别因为章敞挡了他的路。
    马贵听了她这话便哂道:“鸾姑娘,你二伯父已经做了百户,膝下只有这一个儿子,日后自然是指望他继承正军名额的,除非再添新丁,否则虎哥儿就算读书再好,也进不了学啊!姑爷却不同,他如今只是个余丁,不过是借了二爷的力在百户所里谋个差使罢了,军户不能分家,他无法单成一户,若能考中生员,立时就能转入民籍。况且姑爷转军为民,对姑奶奶与你也有好处,日后要寻别的营生,又或是说亲,都少了妨碍。姑爷的性情为人,你最是清楚不过的,与其让他继续在百户所里做那抄抄写写的闲差,荒废光阴,还不如让他再考一回学,挣个读书人的体面回来呢,即便一辈子无法回归原籍,也可护得姑娘一家过点安生日子。”
    明鸾必须承认,她心动了,做个军户,虽然可以免役,但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还一辈子不能离开驻地,又不能与民籍通婚,实在是太受限制了,如果便宜老爹真能考中生员,转入民籍,不知能不能让章家搬到好一点的地方去?去不了广州,肇庆也成啊!祖父章寂的风湿病越发重了,搬到条件好一点的地方去,也可以让他老人家过得舒服些,自家要挣钱养家糊口,也有更多的门路。只是不知道能不能行。
    她这样问了马贵,马贵笑道:“鸾姑娘,你又想忿了不是?若不是为了这个,我跟你提这事儿做甚?生员是要入官学读书的,若是姑爷争气些,入得府学,自然要去广州长住了。他去了,家眷要跟去也是理所当然。而老爷子年纪大了,谁也不能拦着做儿子的接老子到身边奉养。虎哥儿年纪小,跟着祖父叔婶更是人之常情。只有二爷一家为难些,二爷还是德庆的军户呢。但你方不是说,认得广东都司的副使大人么?请他帮帮忙,等二爷回来了,借着军功换个地儿,想必也不难?”
    明鸾拍了拍额头:“我怎么糊涂了?没错,就是这样!虽然军户是不能离开驻地的,但既然东莞的军户可以转到德庆来,德庆的军户又为什么不能转到广州去?更何况,我二伯父是立了功的!”她越想越兴奋,忙道:“我这就回家跟祖父说去!”
    不过她虽然兴奋,还是没忘嘱咐马贵:“你先去找柳同知探个口风,他跟我们熟些,就算不乐意也不会给我们穿小鞋,万一他说不行,咱们也不必勉强。这回出的主意本是为了陈家与茂升元,可别助力没添,反而又连累了你们。”
    马贵笑着点头:“鸾姑娘放心,我自然理会得。”
    马贵打算第二天才去见柳同知,明鸾虽然心急着要回家告知这个好消息,但还是按捺住性子等回音。只是这一夜她借住在茂升元的客房里,翻来覆去的就没睡好,第二早天刚亮就起来了。看着马贵在商号里走来走去,指挥伙计搬运货物整理货架,她不好意思去催他,又怕叫他看出自己心急,胡乱吃过早饭,便对马贵说:“我出去逛逛,帮你问问还有没有哪家粮店有余粮。”马贵应了,她便出了店门。
    这时候天色还早路上没什么行人,只有沿街商铺的伙计们忙着搬运货物、打扫店面。明鸾一路走着,也问了几家卖米面的店,结果都是存货不多了,只够自家卖上个把月的,刚好接上秋粮入库。她打听了几句,知道这几家店的存粮都是卖给了华荣记,不由得撇了撇嘴。
    想那华荣记本是京城来的背后东家就是以前的欧阳驸马,章家与太孙、朱翰之对他都没什么恶感,甚至很是尊敬只是深恨他的未亡人安庆大长公主与门生。回想当年京城政变,如果不是安庆大长公主站在越王那边,对悼仁太子下手,现在龙椅上坐的是谁,还是未知之数呢。
    章家上下一提起华荣记都是怨气冲天的,明鸾自然也不会有好印象。
    走着走着,她来到集市,眼瞅着有人担了自家种的余粮来卖,忙过去问了问,价钱倒比店里买的还要便宜不少只是量有些少了,她估摸着也就两百来斤,但聊胜于无。茂升元想打军粮的主意,是注定了要亏钱的,成本能少一点是一点。这么想着,她便上前跟那人搭话请他将装粮食的车推到茂升元去。
    那人喜滋滋地跟着她走了,才离了原本的地儿,便有人从后面叫着“那卖米的住一住脚”追了上来,却是也想买他的米的。明鸾睨着后者身上的衣裳,觉得跟华荣记伙计的服装很是相象,怎么肯让他抢了粮食去?便抢上一步:“这些米我已经买下了,你还是找别家去吧!”
    那伙计却没那么容易退缩,冲她笑了笑,便对那卖米的道:“这位大哥,我们东家急等一批粮食入库呢,你若肯卖,价钱定不会亏着你的,一石米五钱银子,你觉得如何?”
    一石米五钱银子,完全就是店里卖的市价了,这分明是想耍金钱攻势呢。明鸾急得跺跺脚:“你这人怎么这样?商家无信不立,你仗着钱多就想坏了规矩,谁家还愿意跟你打交道?!”
    华荣记财大气粗,到小地方开分号,本就不是为了挣钱来的,那伙计满不在乎,只是对卖米的说话:“怎么样?这就挑到我们商号里去吧?”
    那卖米的虽是农户,却有些见识,他道:“我已经答应把米卖给这小姑娘了,又怎能反悔?我家还有些余粮,若你们要,回头我再运了来。”
    明真立时插嘴:“大哥若还有米,我们店里也一样包了去!”
    那伙计也不满足于那批余粮,还要再劝,卖米的听了几句,皱眉道:“你这人怎么回事?我都说了这车米不能卖你,你还要纠缠。我家是正经清白人家,十里八乡都夸我为人实诚,万没有为个几百钱就坏了诚信的!”一怒之下,索性发话说剩下的五百斤大米也都卖给明鸾了。
    明鸾大喜,说了一车好话,满脸堆笑地奉承着,还一路帮他推车,嘘寒问暖,偶一回头望见华荣记的伙计后悔不迭地在后头跺脚,便忍不住得意地翘了嘴角。
    眼看着快到手的粮食没了,华荣记的伙计唉声叹气地转过身,打算再找其他卖米的人,不想迎面看见东家走了过来,忙迎上去:“四爷,都是小的没用,您刚才看中的那车粮食叫别人抢先了!”
    “哦?”郭钊挑了挑眉,“我不过是从那边茶楼走到这里,才多暂功夫,就被人抢了去?是谁抢的?”

第二十六章 奇花
    马贵得了这批粮食,喜出望外,忙叫了伙计随那卖米的回去取粮,又夸了明鸾一番。明鸾摆摆手,见他已经换上了出门做客的衣裳,便笑道:“好了好了,时间不早了,我还要再出去瞧瞧可有别人在卖米,你找柳同知去吧。”
    马贵应着去了,临行前还给明鸾使了个眼色让她放心。明鸾心里高兴,喝了半杯茶,又往集市上去了。只可惜,不知是华荣记的伙计抢了先,还是今天没别人卖米了,她转悠了半个小时都没再遇到这样的好事,只得闲逛起来。
    走着走着,她来到一个卖花木的摊子前,瞧着那摊子上的两盆植物,怎么看怎么眼熟,迟疑地问那老板:“这个……是不是叫玉米?”
    那老板原本因无人光顾,正百无聊赖地托腮发呆,连明鸾走近了也只当是看热闹的,并不搭理,忽然听到她这句问,立时来了精神:“是叫玉蜀,也有人叫玉米的,不过不如玉蜀这个名字好听。小姑娘,你想要吗?这可是极珍贵的海外名花,你瞧瞧,仔细瞧瞧,在别处可是买不到的,错过了这两盆,也许你这辈子就再也见不到它啦!”
    海外名花?
    明鸾笑了:“这是粮食吧?怎么成名花了?你既然不知道它是什么,又是从哪里得来?”
    那老板闻言呆了一呆,道:“怎么会是粮食呢?虽说它结的果子能吃,但这分明是一株奇花啊!”
    原来这老板家里从前是行商,他父亲在广州开了家小店,偶然也会遇上海外来的洋货。几年前有个皇商家的船队从西洋归来,带了些海外的奇花异草和种子,据说是京城里一位贵人指名要的,他们寻了十来年,才找到一些,万里迢迢带了回来,不知怎的那位贵人又不要了。他们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些花草种籽,又嫌那些花草不好看,除了有兴趣的留下一些,其他的都打上海外奇花的招牌卖掉了。
    这位老板的父亲素来喜欢种花种草的,见价钱不算贵,也买了些种籽,回家种了几年,都没养出什么漂亮的花卉来,只有这种“玉蜀”结出的果子还算好吃,他认定是这是宝贝,便一直小心侍候着。后来他生意失败,落魄归乡,又病了一场,于去年亡故了。儿子经商不成,又没了进项,把家里值钱的东西都卖得差不多了,便把主意打到老父留下来的这几株“海外名花”头上。
    那老板介绍其他几株花的名字,有什么“喜报三元”、“马铃”、“番椒”等等,明鸾一边听一边细看,有些怀疑其中一种是番茄,还有一种是辣椒,剩下那种不认得的,听名字倒有点象是马铃薯,可惜不能挖出它的茎来看,不然一定能认出来。
    那老板唉声叹气地说:“这是先父留下来的宝贝,若不是家里实在有难处,我断不肯卖了它们的。可惜世人都不识货,只说这几株花草不好看,看都不看一眼。黑有姑娘能说得出它的名字,可见是个有缘的,你若想要,我就亏本卖给你了,一株只要你五两银子。”
    明鸾冷笑一声,知道自己是被他当成了羊祜:“你看我这身打扮,可象是能拿出五两银子的人?”
    那老板愣了愣,仔细打量了明鸾几眼,迟疑地说:“姑娘家境自当不凡,几两银子不算什么。”他从小也经历过富贵,虽没什么本事,眼力还是有的。明鸾身上穿的虽是上等棉布做的袄儿,但袖口领口绣花精致,非一般小门小户可比,头上又插着精致的银簪子,穿戴整洁,腰杆挺直,说话时声音不高不低,不露怯意,肯定是有点来历的人家出身。他听说有些富贵人家的少爷小姐就喜欢扮了平民出来玩耍,说不定这一位也是呢。
    明鸾撇了撇嘴,道:“若真是奇花异草,你卖价略高些也没什么。但你这个分明是粮食和蔬菜,你当成花草来种,就已经是不识货了,玉米这种跟高粱稻米差不多的东西,你居然开口就要一盆五两银子?你也太贪心了。”
    那老板心里也清楚这东西多半不是什么奇花,也不知是做什么用的,闻言脸不由得一红,只是不肯认输:“你说是粮食蔬菜就是粮食蔬菜了?这分明是海外奇花!当初先父买来家时,都要十两银子一盆呢!如今卖五两就已经是亏本了。”
    明鸾挑挑眉:“你不是说,当初令尊买的是种籽吗?怎么就要十两银子一盆了呢?”她特地在“盆”字上加重了语气。
    老叛恼羞成怒:“你是来捣乱的吧?要是不买,那就上别处去,别来妨碍我做生意!”
    明鸾见他翻脸,想了想便走了。其实那玉米和马铃薯若不是太贵,她倒有兴趣买几株回家种种。如果她没记错的话,玉米产量是很高的,而马铃薯则在贫瘠的土地上也能种,这两样东西听说都是明朝时候才传进中国,但那应该是挺久之后了,没想到能在这里看见。可惜了,遇上个不识货又贪心的主儿。她开始考虑要不要等那老板迟迟卖不掉这些植物,要降价处理的时候,找个熟人帮忙买下来。
    正思索间,她忽然觉得眼前一黑,有人挡在了前头,抬头一看,却是那回与朱翰之在江边试新马车时遇见的那位翩翩公子,不由得讶异。
    这位翩翩公子面带微笑,很有风度地问她:“小姑娘,你认得那几株花草?”
    明鸾心中敲响警钟,虽说不知道这人的来历,但上回在江边,朱翰之对他如此提防,肯定是有道理的。她想了想,半真半假地应付道:“曾经听人说起过,但还是头一回见,兴许是我看错了。”又笑问:“这位公子有兴趣买吗?那您请便,我先走了。”说着就要溜。
    但那位翩翩公子却轻轻伸出拿着折扇的手,便挡住了她的去路:“小姑娘,你不必急着走。”
    明鸾挑挑眉,往旁边退了一步,继续走人,只是这一回有几个身穿华荣记伙计制服的男人挡在了她前面。她这时哪里还有不明白的?这个人模狗样的家伙一定是华荣记的人,说不定就是那个传说中的郭钊!她板起脸转头望他:“你想干什么?”
    “不要误会,小姑娘,我没有歹意。”那公子微微一笑,看了几名伙计一眼,伙计们便稍稍退后了些,不再对明鸾形成围挡之势,却仍旧封出她的去路。明鸾又是一声冷笑:“秋天,风凉,多谢几位大哥替我挡风了。”又回头望那公子您在这天气也拿着扇子,不冷吗?”装什么逼呀?!
    那位翩翩公子仍旧维持着他的风度,丝毫不以为忤,只是笑了笑,便走到卖花摊子前,对那老板道:“这几株植物,那小姑娘说得没错,原是你认错了。这两株是玉米,那株是马铃薯,又叫土豆,这边这盆是辣椒,拿来做菜,最是辛辣美味的,角落里那两盆是西红柿,也有人叫番茄的。这几样都是海外之物,两样是粮食,两样是蔬菜,并非奇花异草。”
    那老板似乎认得他,有些兢兢战战的:“四……四爷……您真是博学,居然认得这些。”
    那“四爷”正是郭钊,他神色淡淡的:“不是我博学,而是这四样东西在我家花园里都各种了一些,只是不多而已。”他回想起先生在时,一再提起玉米与马铃薯这两种粮食,说只要将它们推广开来,粮食产量就会大增,再也不怕旱年时会有粮荒了。还有辣椒这种东西,先生常常说是难得的美味,一心盼着出洋的船队能带回一些,只可惜,先生直到去世,也没尝到他心心念念的美味。先生去后,他们一干人等忙着遵照师母命令行事,推翻悼仁太子,等到建文帝登基,他们又忙着让同门出仕,即使听说有船队带回了先生提及的种籽,也没顾得上,等到他空出手来,那些种籽已经四散了,他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些,拿回去种在自己家的花园里,却碍于经验有限,始终未能找到大规模种植的法门。
    他回头看了看明鸾,心中暗叹:没想到在这小小的德庆,居然也有人认得这几种植物的名字与用处,不知她可会种植?若是她会,不如请回去专责侍弄那几种植物,但有所得,也能告慰先生在天之灵。
    这么想着,他便微笑问明鸾:“小姑娘,你可知道这几样东西如何种植?”
    明鸾只是心里对他正戒备着,立时答道:“不知道,我只是听人说过它们而已,其他什么都不知道!”眼角还在留意那几个伙计,寻找着突破的缺口。
    郭钊一瞧,便猜出她只是在敷衍自己,不由得更有兴趣了。若她熟悉这几样植物,那是不是意味着真有可能知道如何种植?想到这里,他便试探地问:“小姑娘,你姓什么?是谁家女儿?家住何处?”
    明鸾睨着他:“你又是谁?姓什么?是什么人?问我这些做什么?”
    郭钊笑了:“我先问你的,自然是你先答我。”
    明鸾想了想,觉得还是弄清楚对方的身份比较好,万一这真是郭钊,他要查清楚自己的身份,那真是轻而易举,但他一旦派了人来查,难保不会查出点什么他不该知道的东西,于是她很干脆地说:“我姓章,是九市军户之女。你又是谁?”
    姓章?九市军户之女?
    郭钊脸色微变,知道这多半是前南乡侯府章家的女儿,既是他家的人,一旦知道自己的身份,断没有好脸色的。于是他道:“我姓曹,是华荣记的一个小管事。”
    “姓曹?”明鸾想起那郭钊来德庆,是为了他同门师兄曹泽民来的,这人既是姓曹,看打扮也不象是泛泛之辈,莫非是曹泽民的兄弟?
    她抬头道:“你如今也知道我姓章了,想必也能猜到我的来历,你我两家本是仇家,实在没必要在此多说废话,你还是赶紧叫手下的人让开,让我走吧。不然我在这里嚷一声非礼,你们是吃不了兜着走。别以为你们在京城来头大就敢在德庆横着走了,你自个儿心知肚明,如今你家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你那兄弟还流放来做了军户呢,你们是来照应他的,别给他添麻烦。”
    郭钊脸色微微一沉,瞥了那摊子的老板一眼,后者已经听得呆了。他平日里与三教九流打交道久了,只听说过华荣记来头极大,有钱有势,手眼通天,还是头一回听说他家自身难保的,这意味着什么?
    郭钊看着周围的行人渐多,知道这里不是说话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