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长嫂富甲天下-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院门打开时,邱秋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

    “娘,怎么样?”看着关嬷嬷邱秋小声问道。

    “我也不知道。”关嬷嬷看了旁边的一柱香道:“还有一会儿燃烬就取了看。”

    小禾很紧张的站在邱秋旁边。

    火星水星站在关嬷嬷两边看她取下纱布。

    一层层的揭开一分分种的等待。

    最后一层揭开后,黑乎乎的一张脸。

    邱秋觉得关嬷嬷就是在耍她一般,又唤了丫头端了清水慢慢的洗净。

    “小穗,睁开眼睛看一看。”一个铜镜送到了小穗面前,邱秋激动的落泪了。

    两年多的煎熬,让她寝食难安的日子总算是结束了。

    小穗的脸上再没有了疤痕,白晳红润,看起来比当少女时还要漂亮几分。

    “谢谢婆婆,谢谢你们。”小穗看了铜镜里的容颜后点了点头,然后向关嬷嬷郑重的鞠躬施礼,同时也向水星火星道谢。

    关嬷嬷坦然的接受了,倒是水星火星笑着闪开纷纷说自己担不起。

    一行人走出药房院子,刚到门口就看见了苏启民抱着儿子站在那里。

    “谢谢婆婆。”深情的看了一眼小穗的脸后苏启民朝关嬷嬷道谢道,上前拉住小穗的手道:“你又受苦了。”

    “无妨。”小穗接过儿子亲了一下:“东东,有没有想娘啊?”

    东东没有回答,直接涂小穗满脸的口水以示他有多么想亲娘。

    为了庆祝小穗容颜的恢复,邱秋又一次下了厨。

    苏启民依然和欧阳旭风在一桌。

    邱秋想他受的礼仪的确与常人不一样,再有一个,这样做也是为了能避嫌,毕竟小禾是一个待字闺中的少女。

    关嬷嬷很享受邱秋的这种实质的谢意。

    “阿秋啊,你既然离开了京城,咱们是不是该去逛逛了。”关嬷嬷一辈子都是无牵无挂的,没想到临到老了遇上了邱秋一家子事情这么多。以前说带着她去游山玩水的承诺一直都未兑现。

    “成,娘,咱过几天就走。”真的是有时间的时候没有钱,有钱的时候就缺了时间。现在的邱秋也不是说走就能走的,她还得指导一下战船建设和注意事项。

    不过,邱秋对关嬷嬷这个祛疤效果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小穗的容颜已经恢复好了,陈家为他们的阴谋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不知道到时候看见小穗好好的站在她面前会会有什么样的感想了。

 第五百三十七章兑现诺言

    邱秋总算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带着关嬷嬷带着小禾,有火星水星花儿朵儿相陪,拒绝了欧阳旭风另外派护卫的要求。

    说是旅行,邱秋下意识的带着目的,此次的目的地居然是蜀郡。

    “巴山蜀水值得一看。”邱秋心虚的给关嬷嬷说道:“自古以来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说法,娘,我们就去走一走这个蜀道。”

    “我年纪大了,由着你走,你拖我到哪我就到哪。”关嬷嬷一脸的无所谓:“你要是哪天将我丢了我都不知道。”

    “娘啊,您就是我宝,我怎么舍得丢掉。”去旅行什么都好,就是马车太硬了,邱秋这时候挺后悔的,早知道就该做一个豪华大包似的马车来跑,才走了一天的路程到了客栈邱秋一边扶着关嬷嬷一边道:“回头我们做一个旅行导向图,将咱们走过的地方好吃好玩的挨个儿登个记。”

    人不想发财都难啊,邱秋说到这儿的时候突然间想到了办旅行社。

    这还真是一个好办法。

    这古代的人可不像现代人那样方便,走哪儿去都害怕丢掉小命,七大箱八大筐,护卫家丁带一帮。

    若是办一个旅行社,专业的向导专业的护卫,不管是探亲访友还是游山玩水都将是一件省心的事。

    邱秋是一个想到就说的人。

    关嬷嬷听她说得这么头头是道摇了摇头,她一直就知道这是一个钻进钱眼里的人。

    不对,确切的说是钱钻进她的眼里。

    就出来游玩一趟都能想到赚银子。

    而且,这个主意貌似不错。

    吃过晚饭邱秋在房间里站着窗外正好可以后院的马棚。

    对,要做先从马车做起。

    来自现代的邱秋参照了越野车的构造,决定做一个底盘高的马车。

    马车座椅设计了伸缩功能,能坐能躺。

    软垫子倒是好办,这个时代不缺皮毛。

    夏天在上面垫上一层凉席就好。

    一个马车厢设计了两排双座,邱秋突发奇想的临时决定加宽,到时候搞一幅麻将来打。这样也能免了旅途的寂寞。

    天啊,她上辈子的业务麻将真正是深到了骨髓里去了。

    邱秋有一个优点,就是将自己设计好的东西要给别人看,充分吸取别人的意见。

    “嗯,不错,适合我这把老骨头。”

    “娘,这个马车什么时候能做出来?”

    要做出来自然是需要时间,而且需要能工巧匠。

    “夫人,这不难。”花儿道:“奴婢将这图纸送到铁匠铺,三五日的就该能出来。”

    意思是说,她们要在这个叫棠香的小镇上住几日。

    “磨刀不误砍柴功,我只是担心等了几日会白等。”征询关嬷嬷的意见时她表态道。

    “成,娘,咱们就让铁匠打制,我们先在这儿游玩几日。”反正是出来玩,走走看看的都挺有趣。至于说马车上的软垫设备什么的都交给朵儿去打理。

    棠香小镇上最突出的是陶罐。

    邱秋想起东海小穗商行里也在卖陶器,自然就留意了一下。

    “夫人,我们镇上的土质好,很出陶器的,夫人,您看您要哪一样?”见有陌生客人上门,掌柜极力推荐。

    “这东西好看是好看,只是不好带。”邱秋笑了笑:“我们只是随便看看,你不用招待。”

    “来则是客,不管买不买都不要紧的。”掌柜见她无心买货物心里有些失望,最后想了想道:“我这儿有一套茶具,夫人一路上可以带着喝茶,不用捎带,也能解决您们用餐的麻烦。”

    当下,就将自己的精心收藏的一套茶具取了出来。

    邱秋看了眼前一亮,还真是好茶具啊。

    茶碗茶盏茶托执壶,完整的一套,虽然不是彩釉但胎质细腻无比。

    邱秋很是喜欢。

    掌柜见有戏,连忙出来介绍说这是棠香镇上有名的老师傅打造的,因为精细价格高销量不好,他原本准备收藏了自己使用。

    “多少钱?”对邱秋来讲,喜欢的东西贵一点也无妨。

    掌柜要价是二十两银子。

    邱秋倒不是嫌弃价格高,是在想着这东西能不能运到东海去。

    就这样的货品可以当精品销往海外了,比官窑一点儿也不逊色。

    见邱秋拿着茶具一直在看,也不讨价还价,掌柜心里一点儿底都没有。

    难不成他又看走了眼。

    “你们这儿可有水路?”陶瓷走陆路是最不明智的,走水路最为安全。

    “有啊,濑溪上有小船,可以通到江里面。”掌柜好奇的想这个夫人问水里干嘛,难不成还想运走吗?

    一番咨询后果然能运到东海,只不过时间有点慢。

    慢也无所谓啊。

    邱秋提出了长期合作的意向。

    掌柜眼前一亮,随即又黯淡了下来。

    原来是老师傅已经不干多年了。

    邱秋决定去拜访他。

    “陶陶罐罐的不值钱,卖不出去啊。”老人姓安今年六十有三,精神倒好也很健谈。难得的是邱秋居然喜欢他的茶具。

    “老师傅这手艺很好啊。”邱秋道:“我想请老师傅出山再打造一批出来运往东海,不知道老师傅意下如何?”

    安老师傅干了一辈子的陶瓷,没想到能走到东海去,当下就表示可以。

    只不过邱秋提出要在每一个茶具底座刻几个字时他有点蒙。

    而且,刻的字他还不认识。

    “这是洋文!”邱秋道:“安师傅,您的陶瓷还可能走出大宇走向海外。”

    那得有多远

    安老师傅想都想象不出来。

    “他们也会知道在大宇的一个叫棠香小镇上,有您这么一位能工巧匠做出这么精美的茶具,他们都会夸赞您了不起。”邱秋鼓励他道:“安老师傅,您可以教几个徒弟,将这一项本领发扬下去。”

    “好,只要夫人需要,我就教他们。”教别人也就算了,他至少得教会自己的子孙,不能让这门祖上传下来的手艺断送在他的手上。

 第五百三十八章商贸分行

    在棠香镇上邱秋还看到了麻布制造和折扇。

    这些东西可都是海外的行销产品。

    邱秋想着一方二便,不若就连这两样一并运送到东海。

    麻布又叫夏布,虽然有点粗糙,但是夏天穿起来特别凉爽。

    邱秋在镇上转了几圈后决定在这儿开办一个商贸分行,专门负责收购运送货物。

    但是身边没有合适的人选。

    还是陶瓷的掌柜,邱秋觉得这人有生意人的圆滑倒也实诚。

    听说可以给自己分成后,这位自称姓周的掌柜立即就同意了。

    “我们收货的标准一定是要好,要精,不能粗糙乱造。”邱秋道:“因为是要送到海外的货物,不能自己砸了自己的招牌。”

    周掌柜一直知道邱秋是一个贵夫人,没料到有这么大的来源。

    货物发到东海,由东海运到海外。

    海外贸易,大宇居然有开通了海上贸易。

    邱秋不知道的是,朝廷开通海上贸易的消息一经颁布,京城各大家族都轰动了。

    有肉分享唯恐落后。

    但是,也知道海上贸易是一块硬骨头。

    最为关键的是,朝廷还要收税。

    如果邱秋知道收税的标准后就知道这是一种定额税了。

    朝廷不管你赚没赚钱,赚多赚少,每一家商行收税两千两银子。

    两千两银子还是很不少的。

    于是,就出现了合作。

    亲戚朋友两三家人合伙做一个商行,约定各人的货物各人组织,然后分利润,这样就可以减少税收的银子。

    “娘,如果可以可以的话娘早就让我们做了。”明月云对明夫人提出合伙的事皱了一下眉:“娘,估计赚钱没有那么容易的事。”

    在京城的生意邱秋都没有错过明夫人,海上贸易这么大的事怎么都没有透出一点消息,就说明这事和不靠谱了。

    “我也就只是说说。”明夫人叹口气道:“双重庙香火旺盛,香客们捐赠的香油钱不少,我寻思着想要动用这钱去还了那兴盛典当行的债务,又觉得有些不妥。所以,听人说海上贸易这一块很赚钱,所以就……”

    “娘,兴盛典当行的债务本就因双重庙而借,用香油钱还了菩萨也不会怪罪,又不是满足我们自己的私欲。”明月云道:“娘,这些年您为了三弟也是操碎了心,双重庙建好了,三弟也有事可做,一双儿女也能带在他身边,您该享享福了。”

    “你娘我啊,就是命苦!”明夫人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你三弟这人啊,性子孤僻,这一两年还好一些,能够和我们说说话就算不错了。”

    谁说不是呢,要在以前,他连自己爹娘都是不搭理的。顶多就是问句安,像这样能坐下来摆谈两句是绝对不可能的。

    “我算是看明白了,他就只听你娘的话。”明夫人道:“我在想啊,要是什么时候能听你娘的话给讨一个媳妇回来将他这一房人支撑起来我才能真正的轻松,享福是谈不上了。”

    怪只怪她没有娶到好的媳妇,唯一一个好媳妇都被葬送。

    三弟想谈媳妇也容易,毕竟名声在外,知道他是一个很有出息的人。就冲着明家,冲着双重庙,冲着陌上公子这三个名头就有无数名门想要联姻了。

    但是,想谈一个真正好的人却是难了,他那个性子就决定不是一个会过日子的人。

    女人谁都想要一个好的夫君,知冷知热花前月下。

    但是,三弟注定不是这样的男人,他和木头打交道久了,就像木头一样的性子。

    如果娶到一个有心计的女人,那也是很麻烦的事,亦尘亦凡兄妹就很难生存了。

    “现在不是娶好娶坏的问题,他根本就不愿意娶。”明夫人焦心不已:“阿英走了几年了,你还提都不能提,一提他就冷冷的甩了两个字:不娶。”

    牛不喝水你还能按着它的脖子不成,明月光不愿意再续弦谁拿他也没有办法。

    “娘,姻缘天注定,这事不急。”明月云同样头疼,但是也只能劝导:“让他娶至少得让他看得上才行。”

    明月云觉得只要是看上了怎么都愿意。

    就像自己吧,当年看上豆丁,明知道他同时心仪小梅也乐意。

    不是她真正心有多宽宏大度,而是知道以自己的能力改变不了这个事实。不能改变,那就只有接受。

    同样的道理,明月光如果看上谁家姑娘就会走出失去乔英的心理阴影的。

    话是这么说,但是明夫人却是放不下。

    京城所有适龄的姑娘挨个儿的挑了个遍。

    当然,她挑的都是家世比明家低的。

    没法啊,比自己家好的谁会将女儿嫁给人当续弦。

    也有身世好的抛出过橄榄枝,那就是自己家的庶女。

    明夫人是上过一次当的人,而且经验教训很惨痛,所以,对庶女压根儿就看不起。

    “娘……”听明夫人说了这么多,明月云只能感叹当娘的人真是不容易。也能理解邱秋为什么总是说生儿生女是都是债了。

    自己也是两儿一女的娘亲,看来这债不轻松了。

    “听夫君说娘带着婆婆小禾出去游玩了。”那个叫着说很多债的人去游玩了,而自己的母亲却还在这儿愁媳妇:“娘,等爹致仕后您们也出去转转吧,这样心情会愉快得多。”

    整天愁这样愁那样的,明月云都跟着着急不已。

    “我是没你娘那么好命。”明夫人觉得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年的邱秋还只是一个乡下妇人,幸好自己没有狗眼看人低,一直交好至今。如今,放眼整个京城,谁家夫人过得有她这么般如意。

    欧阳旭风是上柱国大将军对她一心一意,身边连个通房都没有;三个儿子成才,两个女儿,嗯,简直不能比,人家大女儿是太子妃,前程可想而知。小女儿纵然是宠惯了一些,但也是一个好孩子。就冲着这些,就是她的福份了。

    “正因为没有,所以我们要努力向她学习,以她为榜样。”明月云却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娘,等来年我陪您一起出去转转。”

    凭什么她就不能游玩呢。

    要走也容易,带着儿女就出门,府中的一切事交给小梅就行了。

    她也不怕小梅用计,只要邱秋在,量她也翻不了天。

 第五百三十九章排队挑水

    欧阳旭风这一天打了不下十个喷嚏。

    “这是着凉了。”摸了一下鼻子他对熊大卫道:“夫人曾经说过,打一个喷嚏是有人想你,打两个是有人骂你,要是打三个,对不起,你着凉了。”

    熊大卫心里偷笑不已。

    自从夫人带着老太太二小姐离开东海后,将军是干什么事都能想起夫人。

    总会念叨夫人怎么说的。

    现在连打一个喷嚏都能想起夫人,真正是很好笑。

    “将军,也可能是很多个人在想你呢。”看将军的精神哪会是着凉了呢:“一个想一次就打一次喷嚏。”

    “我哪有这么好,想我的人不会这么多。”欧阳旭风很有自知之明:“我骂我就不错了。”

    他可不像邱秋,走到哪儿好事就做到哪儿,人人都惦记她的好处。

    实际上,熊大卫这次还真是猜对了。

    “阿秋啊,据我所知,阿风的俸禄还是不少,当年老将军的家底也丰厚,你至于走到哪儿都想着做生意吗?”关嬷嬷对邱秋简直无语至极了,在棠香镇让那个周掌柜收货发往东海也就罢了。等到马车制出来后她居然想要开办卖马车的车行。

    “娘,别的就不说了,您觉得我这个马车如何?”邱秋觉得花儿找的那个铁匠铺子的铁匠真是不错,完全领略了她的意图,经过五天的打磨,一架宽大座椅能伸缩的马车真的制出来了。

    朵儿也很能干,不仅采买到了合适的垫子,还让绣娘缝上了湖蓝色的布套。清清爽爽豪华坐椅就出来了。

    邱秋直接问她们说这马车能值多少钱,如果办一个马车行的话一定能赚不少。

    结果被关嬷嬷直接吐槽了。

    关嬷嬷没有回答邱秋的问话。

    “娘啊,既然能挣钱,为什么我不想办法将钱揣在篼里面?”邱秋的意思是要将铁匠铺子收编了:“只有卖身契最稳当,不会让机密泄露出去。”

    人适应起来果然是最快的,以前的她觉得买卖人口是违法的,现在却觉得最安全。

    环境是能改变一个人的,不得不承认她的改变很可怕。

    “我还想在这儿再呆几天,咱们再打造一辆出来,这样就能愉快的旅行了。”邱秋感觉她的旅行社都指日可待的感觉。

    “夫人,奴婢觉得不如将他们带到一个府城去。”花儿认为小镇上打造出来也没有销量:“离这儿最近的就是蜀郡了,在那儿打造马车估计也好卖。”

    这倒是一个好办法,只是不知道这两个工匠愿不愿意离开。

    一问之下,人家还真同意。

    工匠是兄弟二人,姓夏,打铁是祖传的手艺。只不过在小镇上打铁没多少生意,爹娘去逝后他们都没有娶妻。

    “你们跟着我家夫人,以后一定可以娶妻生子的。”花儿道:“别说你们好手好脚有一门手艺,就是当年云中郡那些伤残士兵也都没有一个是单身的,更没有饿死的。”

    夏家兄弟最爱的是听书,自然也听说过邱秋的事迹,原来传说中的大嫂让他们给遇上了,兄弟俩人瞬间就感觉前途一片光明了。

    出门的时候是两辆马车两匹马,现在又多了一辆马车,正好可以给夏家兄弟腾一辆出来供他们使。

    补锅匠出门是倒铁,这铁匠兄弟搬家家什也很多。

    “只带你们常用的工具就行了,其他都不要,轻车简行。”邱秋想的是一路上或许会看到更多合适的东西,到时候再添置就行。

    兄弟二人很是不舍,最后确实也因为马车装不下就放弃了。

    邱秋和关嬷嬷坐的是新马车。

    “娘,您歇一歇吧。”行走了一个时辰左右,邱秋建议道:“我给您放下来,您直接可以躺在上面。”

    “好,试试你这个马车的效果。”关嬷嬷倒是顺从了:“还别说,人老了骨头也硬了,坐久了就觉得腰疼了。”

    “娘,您的身体保养得挺好的,让我都羡慕极了。”邱秋一边扶着关嬷嬷躺下一边还细心的替她盖上被子:“我让马车行慢一点,左右都是玩,又不赶时间。”

    “你不是急着要去蜀郡开马车行吗?”关嬷嬷问道:“别因为我一个老婆子耽误了你发财。”

    “娘,发财的事赶得早不如赶得巧,不急。”邱秋一边坐着马车感受着这个它的便利,一边想着还有没有什么地方值得改进了的。

    咦,还别说,让她想起了一个问题。

    比如说椅子旁边还可以打一个杯托,这样可以放置水杯。

    嗯,这样设置更人性化一些。

    从棠香小镇出来走了六天来到了个叫公井县。

    “夫人,这儿隶属荣州,也在蜀郡管辖范围之内的。”花儿道:“夫人,听说这儿有一个井很奇怪,打出来的水很咸。整个公井县的人都在这儿挑水回去做菜,而且从未买过盐。所以,这口井就叫着公井了。”

    没错,就是这儿了!

    邱秋扶着关嬷嬷一起去传言中的公井参观。

    远远的就看见长长的人群排队在这儿挑水。

    “我们担回去吃啊,炒菜什么都不用放盐了。”一个老妇人听邱秋和关嬷嬷好奇就解释道:“担一担回去至少能管半年,这水可不能洗东西,只能炒菜的时候放一点点,或者用来泡泡菜也行。”

    实际上远远不止他们所说的这样,而是很多人都将盐水挑回去卤制出来贩卖,多多少少也能赚一点银两补贴家用。

    这已经是她们公开的秘密。

    好在官府的人并不管。

    “可是,你们这么多人啊,挑一挑井水得排多久的队。”邱秋当然知道她们肯定不是自已食用这么简单了。

    “看运气,一般三五天,也有十天半个月的。”妇人笑道:“挑井水的人多了,大家都准备干粮,吃住都排着队不能离开呢。”

    这还真是壮观!

    哪一行都不容易,虽然无本的生意,但到底是要付出不少的劳动成果的。

 第五百四十章心中有数

    邱秋和关嬷嬷回到马车上时还在想着这件事。

    “她们不是吃,是卖对不对?”关嬷嬷问着邱秋。

    “娘,什么都瞒不过您。”关嬷嬷慧眼如炬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