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长嫂富甲天下-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帝都将话说得这么明了,你谁还要再议储君之事,不是咒皇帝早死,那你才是真正的找死。

    一言出,百官噤声。

    “呵呵,他打的算盘倒是好!”太后冷声道:“等他龙体不好时,皇长孙该长大了!”

    原来如此!

    贤妃这边得到消息的时候指甲狠狠的掐进了掌心。

    千算万算,没算到皇帝这么有耐心,偏重于苏启民也太甚了。

    儿子不行等孙子,看来那个皇长子却是留不得了!

    他若在就会挡了启路的道。

 第五百八十四章东东生病

    太子,不,是逍遥王还在东宫,皇家别苑就有侍卫来报王妃请王爷速速回别苑。

    几番打听之下,说是皇长孙高热不退!

    之前好几天就传出了皇长孙生病的消息,连欧阳府上的关嬷嬷都去了别苑。

    “王爷,王妃一直守着皇长妃,眼睛都哭肿了。”熊大卫看了一下四周低声说道:“关嬷嬷还说如果照这样发热下去会烧坏脑子!”

    “住嘴,本王知道了!”苏启民眼圈一红厉声喝道:“看来我是太纵容你了,什么话该不该说都在说了!”

    熊大卫瞬间老实得像鹌鹑。

    这一幕,主仆二人自以为做得很隐蔽,殊不知早已落入了别人的眼睛。

    听到东东生病的消息,很多人都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烧坏脑子变成傻子才是真正的有福气。”贤妃轻声笑了:“有吃有喝长命百岁。”

    若不傻,她就得动手了。

    有些事确实不能等!

    苏启民匆匆回到了别苑,一道院门将外界的烦尘隔离。

    “怎么样了?”苏启民的声音传出来。

    “还是老样子!”小穗脸上挂着笑,嘴里说出来的话却很渗人:“启民,为什么会这样,上天为什么要这么惩罚我,东东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也不活了。”

    “不会的,小穗,你要相信,你没有做恶事,老天都会眷顾我们的!”启民安慰的声音传了出来。

    “你们夫妻二人真是够了。”关嬷嬷坐在上首一边喝着茶一边轻声道:“你娘是这样,你也用这招,也不怕过时了?”

    “婆婆,您这就不知道了,好招术永远不过时。”小穗凑上前低声道:“咱们这样防的也是意外。”

    虽然别苑的人都是自己的,但是苏启民没有太子之职也怕人心涣散。

    要是被人收买了,那就会功亏一馈了。

    “团团的事呢?”关嬷嬷知道东东这边一宣布生病,倒时候适当的装点傻就完事了。只不过,新生孩子呢?

    “婆婆,除了咱们身边的人,连熊大卫都不知道我生下了团团。”怀着身子的小穗先是冬天,穿得厚厚的几乎不出内院,出门必然披着斗篷。习武的她身手轻快,半点都没被人看出来。

    看来这夫妻二人是早有成算。

    “我再呆个三五天的就回京城了。”关嬷嬷表示自己年纪大了,不想演戏:“再不回去你娘都该着急了。”

    这倒也是事实!

    说东东生病的戏码没有事先通知邱秋。

    此时的皇宫,皇帝听到东东病重的事愣了一下。

    启民在御书房都没有提起此事啊?

    坤宁宫,皇后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连小公主想她找撒撒娇都不敢。

    “皇上,您快派个御医去别苑吧,臣妾求求您了,启民已经……东东他……”皇后一边抹泪一边对皇帝说道。

    “好,朕派楼太医去别苑。”皇帝想了想,不管怎么样他都该要派人去。

    “臣妾谢谢皇上!”楼太医是皇帝最为倚重的太医,由他去也不怕被人收买。

    楼太医到了别苑,看见的是逍遥王和王妃愁眉苦脸。

    东东出来的时候楼太医看他一脸的口水,手上拿着一根木棍四处乱打。

    “关嬷嬷!”东东身后跟着的是关嬷嬷,楼太医连忙见礼。

    “有心了!”关嬷嬷摇摇头叹口气道:“看你楼家有没有办法?”

    “关嬷嬷,皇长孙这是……”关嬷嬷都摇头的事,楼太医就没想过要去诊治,只不过皇帝那里要去交差。

    “发热将脑子烧坏了!”低声对楼太医道:“启民小穗这对夫妻还真是多灾多难的!”

    楼太医连话都不敢接。

    只要知道是什么病症后就能回去复命。

    皇帝和皇后都不信,传旨将孩子带回宫里去。

    “爹,东东装得像不像?”等楼太医一走,小孩子飞快的跑回去邀功。

    “东东,真是难为你了!”不到五岁的孩子这么早熟,苏启民右手摸着儿子的头哽咽道:“从今天起,在人前你都要这样装,接下来,或许皇祖父还要诏你回宫。东东,爹爹的手你是亲眼见到怎么没的,那些坏人藏在暗处,只有看到你变成傻子他们才会放过你的,东东,别怪爹爹心狠!”

    “爹爹,您放心,认为我是傻子的人才是真的傻子。”东东仰起小脸看向苏启民:“爹爹,东东会保住这条小命,东东还会学很多本事,长大以后保护您和娘亲!”

    还有你的弟弟!

    苏启民在心里补充。

    果然,夜半三更,皇帝的圣旨就到了,让逍遥王带着皇长孙回宫,皇上和皇后都想这个孙子了。

    欧阳将军府,明月光心急如焚。

    “娘,您说怎么会这样啊?”他怎么也想不通,明明看着小穗要过上人上人的好日子了,没料到却是这般多苦多难。

    “东东病重,消息可靠?”邱秋下意识的怀疑这是阴谋了。

    这样的招数她用在了小穗的身上,而且关嬷嬷还在别苑。

    对,关嬷嬷一直在别苑,这种事根本就不可能发生。

    “娘,小禾担心姐姐怎么受得住?”明月光道:“没有得到消息她连饭都不吃。”

    “月光,让小禾别犯傻,越是艰难越该要保重好自己的身体。”邱秋正色道:“不管消息真假,记住了,你们的任务是带好孩子,团团和圆圆两个孩子就够你们辛苦了,其他的事看天意。”

    有些事,不知道更合适!

    别人信,反正邱秋是不会相信的。

    没料到,天刚亮,就得到了皇后请她进宫。

    “东东?”看着口水鼻涕一起流的东东邱秋惊讶不已:“东东,我是谁?”

    “嘻嘻,你是娘亲!”东东伸出还沾着鼻涕的脏兮兮的小手摸着邱秋的脸道:“娘亲漂亮!”

    扯淡!

    这熊孩子真是傻了不成!

    不对,邱秋明显的看到了小孩子眼睛是清澈的。

    小穗说过,东东是早慧的孩子,再看他的眼神,邱秋明白了原因。

    “东东,我是你娘亲的娘亲。”邱秋心疼的搂着东东道:“我可怜的孩子,这么小要承受这么多苦难!”

    她的话里是有弦外之音的。

 第五百八十五章不再针对

    皇帝在坤宁宫里单独诏见了邱秋。

    “邱氏,东东的情况你也看见了。”皇帝长叹一声。

    邱秋无语,这个笨皇帝!

    同时,也很惊讶启民居然连皇帝都要隐瞒。

    “皇上,那您的计划……”东东变傻了是不是就要放弃或者改变。

    “照旧!”皇帝重重一拳砸在了桌子上:“启民和小穗还年轻,他们还可以再生,朕就不信还能让这些人得逞!”

    皇帝仔细问过启民东东生病的前后的情况,怎么看怎么都像是阴谋。

    “是……”邱秋垂下了眼睑,难怪小穗早早的将团团送给了小禾抚育。

    可怜的东东,看这样子似乎就是被皇帝抛弃了一样。

    邱秋想起了现代的一个口号,好些人生二胎,戏称是大号废了就养一个小号。

    东东算是大号吧!

    “朕看你着手的是粮行?”皇帝问着邱秋:“这有什么讲究?”

    “皇上,民以食为天,臣妇是妇人,知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皇帝面前,邱秋从来没想过要隐瞒什么:“小小的米粒可能算不上什么,但是缺了却是怎么也不行的。”

    “好,朕相信你自有分寸。”皇帝说道:“交给你,朕放心!”

    东东病了,邱秋心疼不已,坚持让东东跟着回府中去。

    苏启民也只好跟着去。

    “双重庙的菩萨很灵验,要不,咱们去求求菩萨保佑。”车行半路,邱秋决定改变行程。

    苏启民心里一阵窃喜,丈母娘真是太聪明。

    他看了小儿子回去可以给小穗说一说,以解她的相思之愁。

    东东去双重庙拜菩萨,还将明月光一个即将完工的雕像给砸了,明月光心疼自己的杰作,更是心疼东东。

    “姐夫,团团您看要不要……”明月光和小禾商议要不然就将孩子还给他们。

    “团团和圆圆本就是双生子,你们辛苦一些好好养大就成了。”苏启民自然知道这夫妻二人想的是好心。可是,东东病了,团团一回去就会成为别人的下一个目标的。

    “好,姐夫,这兄弟俩我们都会一视同仁好好养的。”明月光点头发誓:“姐夫,我会将他们培养成人。”

    明月光这时候特别同情苏启民,天家之子又如何,过得太不幸福了。

    一家子都总遭暗算,稍有不慎就中了招。连亲生儿子都不敢养在身边,真正是太可怜了。

    在双重庙两天,邱秋不离东东左右,最后得到了结论,小穗确实是她亲生的,连招数都一模一样。

    苏启民带着儿子回了别苑,关嬷嬷就启程回了京。

    “娘,您也不提醒她一下这一招有点过时了!”邱秋苦笑道:“差点将我的老毛病都吓出来了。”

    “孩子是你肚子里钻出来的,你还不知道她有几根花花肠子?”关嬷嬷道:“小穗这孩子以后会有大动作的,你替她多挣点钱。”

    “娘……”老太太才是最聪明的,平日里不谈,一说话全都明白!

    一场秋雨一场凉,十场秋雨穿上棉。

    关嬷嬷也开始惦记上南方。

    邱秋立即就要去。

    小穗和启民也想跟着走。

    请示皇帝,皇帝立即就恩准了。

    “你是逍遥王,以后这些小事都不用请示朕。”皇帝对儿子道:“你和小穗还年轻,朕还等着多抱几个孙子。”

    言下之意是让他再生几个儿子,总有一个可以继承江山社稷。

    说起来,这个皇帝也是有点感情用事了。

    合格的君王只会挑选合格的继承人。

    只不过儿子越大事儿越多,个个都在盼着他早死,唯有启民有一颗赤子之心。

    所以,他也认定了启民。

    废太子带着王妃和傻儿子跟着关嬷嬷去了南方过冬。

    “还真是绝配啊!”贤妃冷笑一声:“一家子都是废人!”

    说起来还真是那么一回事,小穗不也是因为中毒面容被毁在宫中一直都带着面纱示人。

    呵呵,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啊,上天真是厚待他们。

    邱秋这次是有目的而去的。

    之前派人打听到了南方有大片田地出售直接就买下了。

    有多少买多少,不嫌多只怕不够。

    她是打定了主意要做试验,而且一定会成功的。

    “夫人,那边何管事说一共买了六个庄子,两千多亩地。”花儿说道:“夫人,买这么多地您不会将我们也撵下田种庄稼吧?”

    “有何不可的?”邱秋笑道:“你家夫人我才置办了这么多田,穷得没饭吃了。我都要下田,你们更不能避免,要是不下田的说不定就将你们卖了换粮。”

    花儿瞬间苦着一张脸脸。

    “夫人,奴婢姐妹玩刀剑还算可以,要是玩镰刀锄头估计还没有你一半。”朵儿笑道:“只要您不嫌弃,别说种田了,就是上刀山下火海奴婢们也干!”

    这才是好奴才!

    邱秋到了庄子的时候早有何管事将院子收拾停当了。

    “夫人,这些院子原本都是农家房,小院都不成气候,属下就将因地置宜围了起来,如今看起来倒像一个大院子了,只是过于简陋了一点。”何管事不好意思的禀报。

    “这样挺好。”邱秋绕着这个农家大院院了一圈,里面的屋子错落有致,房前屋后有院坝,还有星星落落的土地“到时候在主院旁边栽点花草树木就更像别苑了。”

    每一个别苑都有别苑的韵味。千篇一律的那叫教科书,才没有特色呢。

    花花草草上哪儿找?

    何管事只知道种庄稼。

    邱秋这天却是带了下人带了锄头去了田坝。

    “夫人,您说挖这种东西?”跟随邱秋一起去的当地庄户小赵惊讶不已:“夫人,这是刺梨子。”

    “对啊,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它会开会还会结果,挖回去种上来年就是一道风景啦。”邱秋不仅找了刺梨子,还挖了糖罐子、救兵粮、映山红和黄荆树,但凡山上能找到的开花的野树野花都被邱秋搬回了家。

 第五百八十六章不务正业

    关嬷嬷看着邱秋各种折腾不务正业只能呵呵。

    听邱秋说是可以美化环境,她却不以为然。

    “这些东西还是药材!”关嬷嬷道:“开花开朵只能看,你不知道这些根苗花果都是药材?”

    “娘,在您的眼里估计什么都是药吧?”邱秋知道中医博大精深,花花草草都可入药。

    学什么都要耐得住寂寞,邱秋听关嬷嬷说她三岁就喜欢去鼓捣药材,五岁就正式跟着祖父父亲习医。

    一直到十六岁入宫,入宫后还因为父亲在太医院的关系一直学习。

    几十年如一日,不停的钻研学习辩别药材,这样的恒心不是人人都可以的。

    邱秋感觉现代的中医也好西医也罢,人都很是浮躁,真正能做到专心钻研的很少很少。

    钻出来的就成了大师级别!

    “对啊,要我说,你也别栽什么花花草草了,种药吧!”关嬷嬷道:“药材可以自用,还可以卖。”

    “娘,您真是我的财神爷!”什么挣钱做什么,反正邱秋不能白背了钻进钱眼里的名声。

    种植药材,估计着在这古代她还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了。

    真是一个不错的买卖。

    而药材的销路她一点儿也不用担心。

    因为在云中郡培训的那些伤残士兵都开了药铺,好些人还成了当地有名的大夫,特别是在治疗外伤上更是很有一手。

    一声大嫂绝对不会仅仅是在表面。

    就像天牢那样的地方都有人会捞她,销点药材肯定就是小儿科了。

    有了关嬷嬷的指点,南方能产什么样的药材,什么又奇缺,邱秋就决定种什么。

    于是,何管事多了一件事:不仅种粮还种药。

    其实,说是药,在山间野地里多多少少都能找到。

    “靠着野生天然的挖来做药终究不是一个办法。”邱秋却觉得种植药材大有文章,完全可以赚到钱:“无论哪一行都会有垄断,而药材和粮食说起来都是不可或缺的。”

    病了的人就得吃药;没病的人得吃饭。

    邱秋感觉掌握了这两件她就是天下主宰了。

    大片的土地被开垦了出来。

    满山遍野都是挖土种地的庄户,邱秋看他们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很是感慨。

    她突然间想要插一竿旗子在山上,那劳动的场景估计就是学大寨了。

    “娘,您说要种点什么?”翻土种药材,邱秋想要种值钱的贵一点的。

    “白芍,具有平肝止痛、养血调红、敛阴止汗之功能,用于月事不调、胎动不安、自汗。”关嬷嬷扳着手指道:“咱们千金堂的养颜丸、安神丸都有它。”

    白芍好像还要开花,而且此时正是种植的最佳时间。

    邱秋派了何管事出去四处采买。

    这东西,可不像现代到处都是种子什么,哪怕是做种子都是挖野生的。

    物以稀为贵,取名为大农庄收白芍,一株值好几文钱。

    不仅白芍,还有牡丹、白芷、太子参、西红花、白术、桔梗、王不留行……关嬷嬷说一样邱秋就记一样,然后让何管事张贴出告示大肆收购种植。

    结果,张贴出来的告示不久何管事就着急万分。

    收的药苗没有多少。

    是出的钱少吗?

    “庄稼都有时节,你都知道不是现在播种,这药材不也一样吗?”关嬷嬷哭笑不得:“你是年纪大变傻了?”

    “娘,有您在我可永远不敢称老!”好吧,更年期已到的邱秋确实有点记性不好,不过这也不能怪她。

    大小事情全都压下向了她,有时候她都感觉自己是钢筯混凝土制成的女汉子了。

    “呵呵,那好,老娘我就好好的活着。”关嬷嬷这下乐了:“你就永远年轻了。”

    嗯,这个主意不错!

    邱秋挽着关嬷嬷的手臂在院子里转圈。

    母女情深让人炫耀。

    小穗带着东东也在转圈。

    “东东,喜不喜欢这儿?”小穗的身后是绿萝,四周都是空旷的原野,所以也就没有顾及了。

    “娘,儿子喜欢。”东东道:“娘,在这儿是不是就可以不装傻?”

    “你自己要警觉一点,有陌生人的时候就做点事情出来吧。”小穗听苏启民说东东在双重庙摔了明月光的一尊雕像简直惊掉了下巴。

    私下一问,人家居然是不小心造成的。

    无心插柳却让世人都深深的知道这个皇长孙有多傻了!

    所以,一家子一路出门平安无事,是因为知道他们已经是日落西山秋后蚱蜢了。

    却一点儿也不知道完全是放虎归山。

    “嗯,娘,儿子知道了。”东东问着小穗:“娘,您说伤了爹爹手臂的是北炎人对吗?”

    “对的!”小穗从来没想过要隐瞒东东,只有知道自己深处的危险才能促使他警觉:“东东,你记住了,因为你是皇长孙,哪怕对你再好的人也不能相信,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是,娘!”东东点了点头:“儿子记下了!”

    “咱们的敌人有北炎、南冥,更有宫内隐藏的所谓的亲人。”别的不说,因着苏启民曾经因为护自己和太后就对着干,更因为陈家的倒霉太后将帐记在了自己头上,梁子一直结下了,哪怕东东又是下一代也不能幸免。

    “娘,儿臣知道,宫里谁也不能信。”东东点了点头,所以他才会在宫里一傻到底。

    “其实,你皇祖父和皇祖母都是很爱你的。”小穗为难的说道:“但是,因为盯着他们的人太多,咱们不敢冒这个险。有时候,善意的谎言也是无可耐何的事,只希望他们到时候能够理解!”

    东东点了点头,看着远处的关嬷嬷和邱秋就开始奔跑起来。

    “东东,小心一点!”到底是离开,短胳膊短腿的,小穗怕她摔倒。

    “这熊孩子一到田庄就撒野了!”邱秋看着跑得飞快的孩子问着关嬷嬷:“娘,您是不是也在给他疏通经脉准备习武?”

    “你怎么这么聪明啊!”不仅习武,小穗当年学过的东西关嬷嬷也会教人他:“技多不压身,希望这条路他能走得更顺利!”

 第五百八十七章指导育秧

    暖和的冬天过得很快,不久就是过年。

    邱秋有关嬷嬷小穗夫妻和东东在身边,也算是有老有少热热闹闹的过了一个年。

    开春就开始做秧田。

    何管事来请示邱秋怎么做。

    “你们往年怎么做的还怎么做,这事儿不用问我。”从撒谷子到栽秧子,甚至第一次谷子的收成邱秋都没打算插手。

    严格说来她就是一个半罐水的农民,比起郑老伯来说简直是天上地下的区别。

    邱秋没想过要去多干预什么,只想等到做那个实验出来。

    要是放在现代,邱秋也没有那么财大气粗,为了一点实验就买了两千亩的庄园。

    这时候的她感觉到了自己是农场主的优越感。

    何管事听说邱秋不指手划脚很意外。

    都说夫人是一个很好说话的人果然是这般。

    说是不管,邱秋还是要看。

    见庄户们都将谷种直接撒在泥土上。

    “到时候扯秧子会不会很难啊?”邱秋皱眉问道。

    据她所知,秧苗长到了一定的时间就需要扯出来再栽。

    这样直接撒在泥土上,生根发芽,扯出来的时候一大块一大块的泥土还要清洗一下才方面搬运和分栽。

    “呵呵,都是这样的,是有一点难不过习惯了。”何管事笑道:“到时候清洗一下就好了。”

    扯和清洗,花费不少的时间。

    邱秋建议下面垫一层,上面多撒一些柴灰。

    在现代,邱秋见过塑料育秧垫,一块块的连起来还有空隙供秧苗的根系发展。

    最关键的是在扯的时候一点儿也不难,扯起来在水里抖两下就好了。

    在这个没有塑料育秧垫的年代,下面用什么垫还是挺考人的。

    邱秋见一个老农在那儿划竹蔑。

    有了!

    就用竹子编制垫子,像塑料育秧垫那样预留一些小小的空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