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长嫂富甲天下-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要小心一点啊。”同情的问了问邱秋伤在哪里要不要紧,最后钟婶子才想起过来的目的:“你们总算回来了,这几天都没见着人,你们钟叔担心着呢。”

    当听说姑嫂四人快断粮了,早出晚归去后山挖陷阱找野菜野果充饥时她心里又叹了口气。

    吴风家的不会知道村上有好些人都在议论她们的。

    说是吴家这几天没看见人,是不是举家逃跑了不还钱了。自己也是听得多了有点不放心就过来瞧瞧,还真是没有人在家。

    这让钟婶子心里都没了底,她打定了主意今晚就守在吴家门口不见人就不归。

    哪知道,看到的是这样的惨状。

    身体壮的受了伤,小的背背筐。

    “这是?”天黑看不清,钟婶子从吴雨的背篼晨捡起一块看了又看还是没认出来:“红薯吗?”

    “是……”吴雨很喜欢雪莲薯的味道所以很兴奋,刚想开口说名字就想起了邱秋的叮嘱。

    “是我们在后山挖陷阱时掏出来的草根,我看它块大好像能吃就带回来了。”请原谅自己撒谎,生活总是有那么多无奈,生生将一个好青年逼成了捏造派。

    “吴风家的,可不能乱吃东西。”这回答真正是吓了钟婶子一大跳:“你娘可能没给你们说过吧,前些年我家小叔子在山上捡了几朵很好看的菌子回来煮来吃了,一家人三口全都去了。”

    “嗯,多谢婶子提醒,我会试试的,能吃就吃,不能吃就丢掉。”

    当听邱秋说会先煮熟了喂点野猫野狗啥的,等看它们第二天能活蹦乱跳了自己再吃不迟时稍稍放宽了心。

    “吴风家的。”想了想,钟婶子还是不忍:“你们也不要见什么都吃万事要小心,若是实在没吃的时候就到婶子家来,婶子想办法再给你们凑一点。”

    得,这句话简直就是秋天的一把火,烧得邱秋浑身暖洋洋的。

    就冲钟婶子这句话,这板栗雪莲薯之类的也要送点给她。

    当然,不是现在,因为现在送了她也不敢吃。

    邱秋带着吴霜姐妹仨早出晚归避开了村里人的苦干了八天,这才将山上的大发现搬回来。

    一边是板栗足足有两百多斤吧;一边是雪莲果,有三十斤左右。

    “怎么样,是不是很有成就感?”不管姐妹仨怎么想,反正邱秋就是这样认为的。

    小样儿,二十一世纪的邱秋会被饿肚子,她信了才怪。

    淘宝成千上万的东西她都能找到心仪的,更不要说后山那些掉到地上埋在土里的野果蔬菜了。

 第十二章抵挡

    大嫂,这些东西又可以抵一段时间了。”吴霜可没有邱秋那么好心情。怎么说呢,真的是没了大哥在家的日子就像老太太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先是红薯根茎块头;现在是板栗雪莲薯,那过段日子又吃什么呢?

    “不是抵一段时间,而该是抵很久。”邱秋觉得翻身仗就从这儿起头。

    邱秋用裤管变成的口袋在山沟里淘了大半袋的河沙回来,洗了又洗淘了又淘,然后倒进了锅里面。

    “大嫂,我们有板栗吃,我们不吃土。”吴雨急得又要哭起来了,板栗她都有点吃腻了提了出来,没料到邱秋会炒土。

    “这不是土,是河沙。”邱秋一边翻着河沙一边道:“等会儿你就知道她的妙用了。”

    将河沙翻炒到滚烫的时候邱秋倒了一大碗的板栗下去。

    翻啊炒啊,直到感觉自己手都有点酸爽了邱秋才将板栗铲了起来,河沙留在了锅里面。

    “来,妹儿几个偿偿我的手艺。”上辈子她贪吃但比较勤快,用盐炒过花生,糖炒过板栗,尽管炒锅底料不同但手艺没有生疏。用河沙炒还是奶奶说的,她说她们小时候穷,盐都吃不起哪能浪费,更不要说糖了,所以炒红薯干炒南瓜籽都是用河沙。

    得,坐在高高的谷堆边听奶奶讲过的故事,居然在自己身上变为了现实。

    穷,奶奶那会根本就没有现在的自己穷。

    至少,她还没看见红薯干和南瓜籽。

    “大嫂,这个板栗真好吃。”迫不及待咬了一口的是吴雨:“大嫂,以后咱们家的板栗都这样吃好不好。”这样吃她再也不嫌弃。

    “做这个很简单,你们都可以学着做。”左右是河沙也不存在浪费问题,板栗炒熟都要考腕力就更不用担心她们会炒糊炒焦了。

    当下就将要领告诉了吴霜她们,而且同意每个人都试一试。

    小孩子嘛都喜欢新奇。

    吴霜和吴雪倒是认真的铲了一会儿,吴雨简直就是三分钟的热血,板栗炒到一半就放弃了。

    “做事要坚持!”邱秋也没有骂她:“你要是学会了炒我们不在家时你就可以做来自己吃。若不然就只能吃生的了。”

    吴雨只好咬牙又学。

    “大嫂,狗子都不给我大红薯吃了,我的板栗也不给他们吃。”自从大哥走后没肉吃,狗子他们玩都不找自己了。大嫂居然让自己揣点板栗去分给狗子,她真的是不愿意。

    傻呀,谁让你真的给他们吃,那只是一种销售途径。

    “只要你照着大嫂说的去做,保证会有大红薯吃。”带有诱惑性的东西只有孩子上阵才能搞定。

    现代有一句话叫:再苦不能苦了孩子再穷不能穷了教育。邱秋觉得这话放在这个时代也是通用的。

    “没有了,真的没有了,我揣在口袋里的都送给你们吃了,一人一个,一个也没落下。

    吴雨,你真小气。”狗子手上拿着板栗壳恨不能再咬上两口:“你再回家去拿一些不就行了。

    “不行,这是我们在山上找的野果子,大嫂吃过说毒不死人我们当饭吃的。”吴雨很生气是真的,狗子这人就是太过份,给他吃就高兴,不给吃就骂自己小气:“说我小气,那怎么不见你把你家当饭吃的东西给我呢?这个村里再没有比我还大方的人了。”

    大嫂说这样做可以换粮食,可是这些和自己一般大小的孩子肯定就没有主意。

    “当饭吃?你家里很多吗?”狗子其实最怕的就是吴雨说家里没有了。既然有那就不是问题。早在自己拿红薯换肉汤时娘就夸过自己,以后只要吴雨愿意随时可以换取。这次也一样。

    这一天,村子里家家都不安宁。

    孩子们回家找娘或奶奶拿粮食去给吴雨换野果子吃。

    “我看你是生在福中不知福。”钟婶子气笑了,小儿子钟开开居然让自己拿家里的红薯去吴家换野果吃。和之前与邱秋说的一样,她本人对山上的野果野草野菌一概是排斥的。

    “娘,您不知道吴雨拿出来的野果有多好吃。”钟开开不干了,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长到八岁他娘对自己都是百依百顺:“香得我连舌头都想吞下去。”

    “你吃了?”这次是大惊,钟婶子丢下锅铲抱着钟开开的双臂着急的问道:“吃了多少,什么时候吃的?现在有没有肚子疼脑袋晕,有没有嘴巴舌头麻目想吐?”边说觉得这样问不行,强自将一只手送进儿子的口中压着他的舌头:“快,快点吐出来。”

    “娘。”钟开开到底是八岁男孩身上还是有点力,迅速的挣扎开了然后又干呕了几下:“娘,您这是干什么?”

    自己恨不能多吃一点他娘居然让他吐出来。

    “你这个傻孩子,你是忘记了你二叔一家怎么没的了。”钟婶子急得不行,又上前抓住儿子欲图继续。

    “知道啊,我二叔摘了野菌吃了中毒而亡。”虽然当年的自己只有三岁,但架不住老娘多次的念叨让别乱吃东西。噢,原来娘是担心吴雨给的果子有毒:“娘,吴雨说了,她家吃这那个野果已经有十天时间了。”

    十天时间,如果真的有毒早就死翘翘了,怎么也不会拿出来让吴雨祸害村里的人。

    没毒就好!

    但拿粮食换钟婶子还是有点不习惯。这样是不是不太好?

    钟婶子想着吴家是野果充饿,自己家儿子还去打那些野果的主意。不过,用粮食换也说得过去。话说吴风家的也是一个识理的人,说不定觉得钟开开喜欢吃就直接给自己不收粮食咋整?

 第十三章精明

    “板栗?”钟婶子正在灶屋里炒菜门外的钟开开兴奋大叫:“娘,娘,快看,吴雨给咱们家端板栗来了。”

    啥?

    钟婶子连忙跑了出来。

    “婶子,我大嫂知道开开哥哥喜欢吃就让我送了一些过来。”大婶明明说的是等别人家拿粮食换,结果却又让自己送来,绝口不允许提粮食的事。

    果然,吴风家的会处事。

    但是,钟婶子也不能真的就收下不回礼了,

    婶子,这米我不能要。”明明没说粮食啊,钟婶子怎么将自己装板栗的碗倒掉后装了满满一碗的米:“大嫂会骂我的。”

    “傻孩子,你们惦记着婶子有点野果都给婶子端过来,婶子家还有米给你拿一些也是应该的。”钟婶子一边哄着吴雨一边解释:“回头你大嫂要责怪你你就说是婶子一定要给,她就懂了。”

    吴家有好吃的野果,孩子们说要用粮去换大家还不信。

    可是亲眼看见吴雨碗着一碗白花花的米从村里走过后,大家就再也没有怨言了。

    “吴风家那个肥女人倒是好打算。”罗筐儿倚着门坎瘪嘴道:“用点野果就想换粮食,偏偏还有人就信。”要依他说,这信了的人就是棒槌。

    却没料到这个棒捶还包括了精明过人的钟婶子。

    吴雨小小的人儿端着一碗米招摇过村,逢人便说这是钟婶子用米和自家换板栗。

    这下那些小孩子更是不依了。

    钟开开都能吃到板栗自己为什么不能吃。

    不管是心甘情愿还是被逼被迫的,用米换板栗的活动就这么正式运行了。

    “吴风家的。”这天一个老婆婆上门手里端着小半筐的红薯:“你是知道的,咱家没种田只有一点儿土挖了些红薯。我那小孙子石头非要闹着吃板栗,你看……”

    “三奶奶,咱们换。”吴霜见大嫂不出声惟恐她不应,连忙跑过去从老婆婆手中端了红薯:“大嫂,你给看看能换多少给三奶奶。”

    这个三奶奶一定是帮过吴家的人,若不然吴霜才不会越过自己将事揽下来呢。

    “三奶奶。”邱秋笑着将老婆婆扶了进门并让吴雨端了板凳:“按说都是些野果不值钱的,无奈咱们家没个来源吃食就想出这么个馊主意,您们不见怪就是好事呢。”

    “吴风家的。”三奶奶听到这话心里就踏实了:“你们家情况十里八乡谁人不知,也是你能干,若不然……”

    代氏出事当日,就有不少人说吴家人怕要垮了。

    没料这个胖胖的女人不仅将代氏风风光光的安葬了一家子还好好的活到了现在。

    如今更是折腾出这个野果换粮食的主意。

    好,挺好的!

    当然,自己家也有点艰难,若不然就不用红薯了。

    红薯本就没有米值钱。

    但邱秋依然安照米的行情来。

    “三奶奶,您慢点走啊,回头您也告诉她们,咱家收红薯的,不仅红薯只要能填饱肚子的都能换。”要做生意自然得灵活一些。两百多斤的板栗啊,她得尽快消耗掉,若不然就去集市上换去。

    村里的人本就有攀比的毛病,如果说先还带着观望觉得不值,如今见三奶奶用红薯都能换了就不再犹豫了。

    板栗这东西好吃村里人都知道,也知道是野果子,于是就有那么几个人上后山去找过。

    可惜,他们都不知道长啥样。

    据吴风家的和吴家那几个姑娘说是树上摘的。

    可是,哪根树上有她们也说不清楚,有心想让她们带去找又觉得不好意思。

    其实,邱秋早就想到了这件事。

    所以她们砸了的板栗壳全都就在解决了。

    挖了一个很大的坑给埋了上面还散了厚厚的一层黄落叶力争不让人看出痕迹。

    零散的就掀进了杂草丛。

    反正板栗树也变成了光秃秃,谁还找得到出自何处那可能和自己一样是同类人种了。

    所以,邱秋这才大胆的做着独门生意。

    一斤米换两斤板栗,这个行情让邱秋很蛋疼的,这个价位和现代的正相反呢,没办法,谁让她生在了这个不识货的古代。

    有米有红薯还有板栗,眼前的日子看似还可以。

    偏偏,大嫂不让吃。

    红薯削皮,皮都没有扔了的,薄薄的削了一层,然后还将它拿去晾晒。

    而剥了皮的红薯用锅蒸成八成熟,然后再切成块用柴火来烧烤,烤两天又切成条。

    “大嫂,你这是要干嘛?”红薯皮说是晒干了用石磨推成粉来吃,而这红薯都快被她折腾成花了吴霜都没有猜透有何作用。

    “换米!”这么劳心劳力的做点吃食不容易,邱秋也舍得下本钱,烘干后还用了盐来炒熟。

    “好香啊!”吴雨一边伸长脖子一边流口水。

    “是挺香的。”邱秋也馋得不行,不过她是长嫂自然得以身做则带头一人只吃了一根。

    “大嫂?”眼巴巴的望着吴雨还想要吃。

    “去吧,和板栗一样一人只给一根。”炒红薯干份量不多自然要多换一点米:“一斤苕干换五斤米。”

    再干舍本的生意那就不划算了,而且这东西他们家里个个都有,说不定这次吃了明年就没机会了。

    物以稀为贵,卖的只是一个机会。

    因为吴家总爱拿吃食出来换米,家家都习以为常了,听说这次不交换的斤两后倒吸了一口气。

    一斤换五斤,太贵!

 第十四章卖货

    讲价什么的邱秋一概不接受。

    最后,村上没人舍得换只能去镇上卖。

    用板栗换的红薯制的苕干也不多就十斤左右。

    吴霜提着一篮子苕干倒不觉得累,麻烦却是自己那个胖大嫂。

    “还有多远?”虽然经历了两个月的艰难困苦生活邱秋已减肥不少,可是走起路来还是很痛苦。走了半个时辰坐在路边的石头上大口的喘着粗气问着吴霜。

    “我上次去镇上是和大哥一起去卖野鸡。“说到大哥两个字吴霜都有点好不意思,好像犯了大嫂的禁忌:“记得翻过这道山,还有路过两个村庄,然后顺着小河转个弯就该到了。”

    山路十八弯,听着好像不远。

    但也是挑战自己的极限!

    邱秋看着那条小河的时候真恨不能自己变成小船顺水流。

    “大嫂坚持一下,我们就快到了!”吴霜觉得让吴雨吴雪守着家里是相当正确的决定,若不然拖着两个小的再来一个胖的走到镇上都该是晚上了。

    “我估计着怎么也走了百多里路了吧。”从鸡叫第一遍就起床现在太阳已经快到头顶上,邱秋只是偶尔坐下喘口气然后接着努力,她感觉这次将两辈子的路都走完了“累死我了。”

    “大嫂,我听人说咱们村到镇上也就六十里路。”哪来的一百多里啊,大嫂看来确实是累得不轻。而这个人也就是大哥,这次吴霜很识趣没有提及。

    “我的天,总算到了。”邱秋苦笑不已,想当年她可是兼职的长跑运动员,马拉松都能轻松的跑下来,也没有这么累过。

    吴霜很奇怪大嫂不是没来过镇上的怎么会知道。

    挑箩筐背背篼人来人往。

    邱秋见吴霜提着篮子胆颤心惊的样子很是焦心。

    又不是做贼,干嘛这幅样子。

    邱秋想扯着嗓子吼两句,回头一想不对,她得先问问物价是什么情况。

    大米十文钱一斤、白面八文、粗面六文,听着似乎不贵,可是眼下是分文都要难倒英雄汉的关键时期。

    “卖苕干,又香又脆的苕干,货不多走过路过机会不要错过。”换算了一番后邱秋就朝着人群大声吆喝起来。

    苕干是什么?

    问的人多看的人也不少,就是没人下手买。

    “可不可以先偿偿?”金黄色的看起来也不错,围观的一个妇人提出要求。

    虽然很不舍,邱秋也知道舍不得孩子套不得狼。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有些人买东西专偿不买,且只偿贵重稀罕的东西。

    这位一脸的蛮横肉,一看就是个刺头。

    “这位姐姐,偿是可以的,只是这东西少,你偿一个他偿一个,就怕被偿完了。”邱秋瞄准手指头那么小的一节轻轻拿起递给她:“好不好你试试,相信你吃了就忘不掉这味道。”

    妇人本就是占欺头的人,见邱秋谁都没给只给了自己自然喜得不行。

    “嗯,我偿偿。”什么苕干她还真没有吃过。

    “怎么样,香吧?”邱秋是很有自信的,这味道可是来自现代。

    “嗯,我偿偿。”什么苕干她还真没有吃过。

    “怎么样,香吧?”邱秋是很有自信的,她盯着妇人问。

    “嗯,香!”满口留香妇人差点将自己的舌头咬掉:“怎么个卖法?”

    “五十文一斤。”邱秋知道这个价格出来肯定会吓人一跳,货卖有缘人,更何况数量又不多。贱卖了就对不住自己的辛勤劳动。

    “这么贵!”妇人倒吸了一口冷气,她想着要是和大米一样的价格自己都豁出去买一斤:“大妹子啊,不是我说你,你这玩意儿虽然说味道不错但到底不能当饭吃,一斤都可以买五斤米,价高了没人会买的。”

    “姐姐,大米天天吃顿顿吃,吃苕干却是享受,是奢侈,是有钱人的消谴的东西。”谁都能买奢侈品那还拼个什么劲儿:“对知道享受的人来讲只会觉得值与不值,没有价格贵这么一说的。而且,我这东西可不是简简单单得来的,经历了很多道制作工序,五斤鲜薯才出一斤苕干,这个价格怎么算也不贵。”

    “就是,能吃得上这些东西的都是有钱人,走了走了,我们买不起。”旁边看热闹的人吆三喝四纷纷散去。

    “是啊,买不起就走吧,别给人偿光了,这么金贵的东西怪可惜的。”有人讥笑不已。

    妇人面红耳赤,她倒是想买可是钱不多。

    “姐姐,我们也可以用大米换的,或者面粉粗粮都行,只是斤两不一样而已。”真正的买主就是留下来的人,这位偿了价格也问了居然还没走真是让人感到意外。邱秋提出了多种方案供她选择。

    “我家有粗粮,我去拿来给你换。”妇人一听有转机立即高兴起来:“粗粮多少换一斤?”

    “姐姐,别人我再怎么也得八斤粗粮换一斤,你是我的第一个客人,优惠,六斤换一斤。”也不管对方的粗粮是什么,反正沾着粮食的边就行。

    没想到,对方拿来的居然是玉米。

    红薯和玉米,天生地设的一对,等价交换其实也行的。不过,邱秋可不打算当老实人。

    “这叫包米还是什么的,是我表哥在南方走镖时给我带回来的,他说是粗粮可以当饭吃,我们家人都吃不惯,还有十多斤,都换给你?”妇人提着杂粮口袋问邱秋行不行。

    “姐姐,别人或许不行,但是我说过的,你是照顾我生意的第一个人,说什么咱们也能将这事儿谈成。”十多斤玉米磨成粉还是能抵挡一些时候的。邱秋强忍着兴奋装出一点为难的样子点头同意。

 第十五章借鸡

    做生意讲运气,邱秋自认运气不咋地,要不然也不会穿成这幅熊样。

    结果,今天的运气却不赖,先是换了玉米,接着又有人出钱买,十多斤炒苕干不到一个时辰悉数卖光光。

    “大嫂,都卖完了!”吴霜喜出望外背着玉米说要回家。

    “别急,先逛逛街!“邱秋觉得事情总是往相反的方向发展。

    在网购盛行的现代足不出户也可以享受送货上门的便利,逛街成了自找罪受。

    可是这会儿逛街又成了享受。

    这条街叫秀水镇,可没有现代伪装的古色古香感觉处处透着破败和萧条。

    街道两边是泥墙灰瓦低矮房,一扇扇木制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粮行、酒坊、布庄、杂货店、铁铺匠……场镇虽然小行行俱全。

    上街子、下街子、沿河口、火神庙慢慢走慢慢看。

    “大嫂!”吴霜红着脸看着邱秋不知道她要转到什么时候。

    什么情况?

    一拍脑门完全忘记了自己是在虐待儿童。

    “我来背吧!”当甩手掌柜习惯了,邱秋就没有背重物提包的自觉感。让吴霜背着十多年玉米跟着自己屁股后面跑确实不厚道。

    “不用的,大嫂,你还要去哪儿看,我就在这儿等你吧。”吴霜也聪明:“你千万别走丢了。”

    汗,小小女孩叮嘱自己别走丢了。

    “算了吧,我也不逛了。”邱秋不是好奇,古街她逛过不少主要是想找点致富的门道。

    走了一圈下来发现都是货币交易,像自己这般以物易物的几乎就没有。

    “咱家还缺什么?”难得逛一次街总得大采购一番。

    吴霜咬牙不说话。

    邱秋问过后也觉得这话有点傻,一穷二白的吴家除了不缺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