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书]原配嫡女-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温宥娘听了只是淡淡一笑,并摇了摇头。现在温余卿是最出息的一个,温老爷自然要站在温余卿这一边,可百年书香门第,不到最后谁会轻易的下注?温长明目前看起来是没什么出息,可以后呢?
    三十而立,怕是只要仇家不倒,就算温长明三十岁才懂事,到时候温老爷也是会立即重新站到那一边去的。别说温长明下面还有个温长瀚,目前虽才九岁多,在读书上却比温长明好得多,以后前程难说。
    冬梅只是乡村出身,并不知道这积世大家里的弯弯绕绕,见温宥娘并不想跟自己说,便又捡了话来道:“姑娘,舅家那边的礼可有准备好?明日便要去了,还是要查看一番才行。”
    温宥娘听到舅家,心里舒缓了些,跟她嘱咐道:“你去跟夏荷一起再翻翻看,有什么需要添补的没有。”她身边的四个大丫头,春兰跟秋菊是老夫人的家生子,夏荷是舅家送的家生子,冬梅是自己带进来的,去舅家的事情一向是安排了夏荷去做,自是信任有加的意思。
    没隔多久,打帘子的绿珠在帘子外道:“姑娘,芙蓉院的娇姨娘使了杏儿来。”
    温宥娘挑眉,重新回来立着的秋菊便扬声道:“让她进来罢。”
    绿珠哎了一声,打起帘子跟院子里站着的杏儿笑着道:“还不进去?这两日姑娘高兴着呢。”
    杏儿长得十分圆润,倒不是说她胖,只是脸很圆,浓眉大眼的,十分讨人欢喜,见绿珠让她进去,走上前悄悄给她手里塞了颗银珠儿,挤挤眼才进了屋。
    一进屋就先把怀里的东西放在一边,恭恭敬敬地给温宥娘磕了一个头,大声道:“给大姑娘请安。”
    温宥娘点了点头,秋菊道:“起来吧。这么晚了来大姑娘这,可是有事儿?”
    杏儿抱起身边的包裹,上前了两步,依旧低着头,把声音压小了些,也就比之前小了一点点,也让听的人耳朵直疼,“是娇姨娘听说大姑娘明日要去舅家,就拿了些日常绣的绣品遣了奴来,想让姑娘顺便带着给四少爷的几位舅母掌掌眼,也算是做奴婢的孝心。”
    秋菊看了温宥娘一眼,见面色无异,便上前拿了包袱,打开来让温宥娘看。有给张家外祖母的抹额、三个舅母的扇面、几个表姐妹的荷包、几个表哥表弟的剑穗扇套,东西虽小胜在精致,也是一片心意。
    娇姨娘这几年的示好,温宥娘自是满意,对娇娇姨娘身边跑动的杏儿也极为大方,赏了一小包果脯跟三钱银子,又让杏儿带了一匹丝绸、一匹上等染色棉布回去给娇姨娘,让她给四少爷跟自个儿做一身衣裳。杏儿抱着东西出了门,碰见管着温宥娘衣物修补的翠儿,又把娇姨娘要的几色线拿到手,高高兴兴地回了芙蓉院。这一切温宥娘自然清楚,毕竟娇姨娘所出的温家四子温长倬是养在老夫人身边的,今年才六岁,十分的活泼伶俐。
    本来原书中仇氏跟温宥娘的父亲恩爱一生,除了一个摆设的红姨娘,并没有其他女人,更别说庶出子女,当然也没有温宥娘姐弟在温余卿七岁时长痘那一出。如果说现实的走向跟书中有什么不同的话,也就是从痘疹那一件事情之后彻底走向了不同的方向。
    娇姨娘原本只是一家酒肆掌柜的女儿,平日里不是跟父亲一起学酿酒,就是跟着去酒肆卖酒,闲时才学学针绣绣绣花儿,为人爽利泼辣,乃家中独女,订了自幼在酒肆帮忙的小掌柜入赘,本与温府半点干系也无。也就在七年前,温余卿跟温宥娘双双得了痘疹那几日,温宥娘的父亲不知为何在外喝醉了酒,唐突了娇姨娘,为了娇姨娘名声计不得不纳进府来。
    这件事具体如何温宥娘并不清楚,等痘疹过了得知当爹的在外面又纳了一房妾,也只是冷笑着什么都没说,横竖也从来没指望过那个男人半点对子女的关爱。不过对于娇姨娘这个女人,却是极有兴趣。同在内院,多了一个不知道深浅的人进来,没理由不去试探。妙在娇姨娘也是个有心思的,才一进门便开始撒银子打听各路消息,倒是让下面的人好赚了二十两,全当赏了去当包打听的黄果儿。
    那段日子仇氏跟自己夫君大闹了一场,娇姨娘倒是趁机得了些许便宜,让温宥娘的父亲在她那一旬能休好两日,自然很快就有了身孕。这样的好日子过了五月,娇姨娘的身孕也才被查出几日,随着仇氏的一场泼天大病,温宥娘的父亲再也没登了娇姨娘的门。
    在温宥娘看来,娇姨娘进温府打的怕也是谋富贵的心思,肚子里有了孩子是心满意足,在筹谋两月不得见男主子反而被主母以关怀子嗣的名义禁了足之后,自然走了第二条路,给温家的老夫人示好。
    温宥娘的祖母对于仇氏的痛恨不能用言语来表述,就她从不让仇氏给她请安就足以看出她对太夫人选定的这个儿媳妇有多不满。娇姨娘给老夫人示好,老夫人为了恶心仇氏,直接将她带到了自己院子里,多番照顾。等生下儿子,娇姨娘彻底满足了,又哭哭啼啼的把儿子给了老夫人教养,说是尽孝,硬是哄得老夫人高看了她一眼。
    温宥娘的父亲可能是为了更加恶心温宥娘姐弟,在自己这个庶幼子满一岁抓周之时也用了家中嫡出男丁的字辈,取了大名温长倬。对此温宥娘并不怎么在乎,养在老夫人院子里的孩子,不管叫什么,以后长大了要亲近也只会亲近他们姐弟。等到温长倬三岁的时候,温宥娘亲自给他起了蒙,到如今六岁,十分依赖她。
    没了宠爱的娇姨娘不过两三年完完全全的倒向了温宥娘这一边,每天坚持去给主母请安,不管温宥娘的父亲是不是歇在仇氏的屋子里,膈应得仇氏完全不想见她,却又被娇姨娘一句妾室自该守着妾室的规矩给驳了回去。
    妾室跟主母作对,自然讨不了什么好,仇氏要对付妾室完全轻而易举。不过娇姨娘却从来没叫过苦,反倒让温宥娘的父亲十分满意,觉得这个妾室十分的懂规矩,虽然不再进她的屋子,却也偶尔关怀一下她所出的温长倬,逢年过节的按着规矩让外院备了东西往内院赏。至于娇姨娘从主母那要不到的东西,老夫人和温宥娘自然会想法子给她,这日子过得是十分惬意,完全不用看主母的脸色过活。
    最让温宥娘满意的是,娇姨娘让自己的儿子认张家为舅家,从来没让温长倬跟仇家走动的意思。
    娇姨娘的想法倒是十分简单,她进温府大房当了姨娘,只得意了半年,便知道主母是个有手段且爱妒的,又跟温家大爷真真情深意重,她没傻到让自己儿子去仇氏那讨生活被养成一个废物,还不如养在老夫人的院子里,至少老夫人还会有两分真心,以后分老夫人的嫁妆时还能讨得一二。
    不认仇氏的娘家为舅家的缘由就更简单了,皇城底下被养残的纨绔比比皆是,还不如靠着张家,虽张家不如仇家得势,但温宥娘姐弟为了以后多个兄弟扶持也不会让自己儿子吃亏。温宥娘亲自给她儿子启蒙,更是让娇姨娘坚定这个想法。
    所以,每逢温宥娘去舅家,娇姨娘必定是会跟着准备些礼物让温宥娘带去张家,只为自己儿子在张家露个脸。温宥娘闻弦歌而知雅意,去舅家时常常带着温长倬前去,每次得的回礼并不少,双方的关系自然越来越好,娇姨娘每个季必然会给温宥娘姐弟缝制一套外衣,纳一双布鞋,在温宥娘姐弟去舅家的时候代替她们俩把老夫人哄得团团转。


☆、第005章 出门探舅家
    次日一早,温宥娘先去给祖母请安,随后说了带小酒儿去张家的事情。小酒儿就是温长倬的小名儿,老夫人取的,说是娇姨娘家是卖酒的,叫小酒儿也算是给个体面,后来叫着叫着大家图个利索就叫小九了,小酒儿这个小名倒只有揶揄小九的时候才会叫。
    温老夫人不喜仇氏,当初将温宥娘姐弟养在自己院子里,如今温宥娘姐弟皆有名声在外,外面的人都奉承自己教养有方,对仇氏是更加看不上眼,反而对张家越来越亲近,温宥娘要去舅家,当然也要备礼,对小九去张家的事情也十分乐见。等下面的人把礼备完了,老夫人才拍着温宥娘的手道:“卿小子考完也有好几日了,可别在外面玩大了心,还是得回来好好读书,争取考个状元回来。”
    老夫人这是想孙子了,可也知道温余卿极少回家的原因,心里也苦着,只好寻了理由让温宥娘把弟弟从舅家带回来看一看。温宥娘是个孝顺的人,自是点头答应,哄得祖母贴心贴肺。老夫人一高兴,从自己嫁妆盒子里拿了一根镶红玉流苏小金梳出来,仔细插在了温宥娘的头上,要让张家看看她对温宥娘是真心的喜爱。
    这次考上秀才的不只是温余卿,还有张家二房的嫡次子,也就是温宥娘的表兄张昀良也跟着考上了的,虽名次在末尾,可对于爵位只有最后一代的张家而言也是大喜事。温宥娘戴着流苏金梳,牵着小九上了牛车,让夏荷拿了祖母的礼单一看,丰盛得出了自己的意料。最后暗自点头,两边到底有着亲戚关系,不只姻亲关系这般简单,现在张家不像以往那般混账,有个有出息的小辈了,老夫人当然也面上有光,给的礼也重了。
    小九在一边伸着头看,因年龄小不知物价高低,只看着一长串子的单子张大了嘴:“嘿,可真多哩。”
    温宥娘合上礼单让夏荷收着,笑着去捏他的脸,“哪回舅舅们给得少了,才拿这点出去就舍不得?可见是个小气的!”
    小九掰着手指数了数,发现自己从舅舅家拿到的礼物也不少,又不肯承认自己是占了便宜的,就扯歪理道:“大姐姐真坏,拿进来跟拿出去可不一样!”
    坐在牛车里的温宥娘跟夏荷哈哈大笑,闹着小酒儿是个小财迷,以后得娶个金疙瘩回来。小九跺了跺脚,脸红到了耳根子去,等见温宥娘笑够了才支支吾吾道:“大哥哥可在舅舅家?小九可想他了。”
    温宥娘摸了摸小九的头,知道这话怕是娇姨娘教的,想让小九跟温余卿多多亲近,也想让自己儿子以后一样有出息,都是做母亲的愿望,也不是什么坏心,“怕是想你良哥哥了吧?听说他最近可捞了不少好玩意儿,等着咱们小九去玩呢!”
    相比起温余卿,张昀良的亲和度明显更高,小九只是个孩子,自然更喜欢会玩儿的良哥哥,不过他是个机灵鬼,可不上温宥娘的当,只拉着温宥娘的手笑嘻嘻地道:“小九可是去恭喜大哥哥跟良哥哥考上秀才的,才不是去玩的呢。”这口是心非得又让温宥娘笑了一场,捏着小九的脸直喊机灵鬼。
    小孩子正是玩儿的年纪,也少了些耐心,小九坐了一会儿又开始说话起来,跟着温余卿唠叨,“大姐姐,咱们怎么不坐马车啊,走得可快了。”马车跟牛车的速度当然不可同日而语,马匹也比牛更值钱,在京城里除了大富大贵之家,甚少有马车。
    温家是三品大员之家,当然也有马车,马也有三匹,不过不是谁都可以回回坐,也得看去什么人家,走多远。温宥娘喜坐牛车也自然是其中的理由,“牛车慢,可坐着舒服,舅舅家这么近,坐马车可见不着外面那些好看的。”
    大户人家的孩子极少出门,小九才六岁,跟内院的女人们一样被关着,对出门可欢喜着,听温宥娘这么一说,也接受了这个理由,把马车壁旁边的帘子掀了一条缝,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朝中文臣的府邸多在南面,宅子的大小都各有其规模,正道两边也没有什么店铺之类的,每隔九米便有卫城军把守。勋贵与公主府的府邸在北面,与南面格局相同,本可以一条正道到底,但中间隔着皇宫,东西南北四条十二米宽的正道只便宜皇帝一家,其他人要四处走动都要绕路。从温家到张家,要绕道走西面,从张家回温家,要绕道走东面。东西两面乃东西两市,专门给人做生意的,十分热闹繁华,从南面过西面没有正道可走却有大道。东西南北四面的八米大道把整个京城像切豆腐似的切成了诸多块儿,每块里还有四米宽的胡同,被四面宽的胡同割裂的小块儿里也有两米宽的小胡同。总的来讲,整个京城除了最外面那一层被山水地势所挡,基本上就是由方方正正的小块儿构成。从南面路过西面一般的都走最靠近皇宫的第二条环形大道,恰在东西南北面通向皇宫的大铁门外,虽看不到西市人来人往的繁华,不过买卖声不绝于耳,也算听到些许热闹。
    等进了北面,从正道出大道,大道与大道之间分隔出来的叫坊,南北面各自专门有一坊用于民生,里面有酒肆、客栈、针线铺子、银楼等,虽不如东西市热闹,不过各家官眷却是喜欢在这一坊里走动,比东西市安全得多。北面坊间的铺面大多为北面的勋贵所有,虽打理的是下人,基本上各家都知里面的底细,只要不正大光明的把生意做到东西市去与民争利,朝廷也大多不管。不过暗地里的事情,不被查出来自然没事儿,被查出来了在大殿上被参一本是肯定的。温宥娘在早些年才穿过来的时候也有琢磨过,像这种连出个门饶个路都得看府牌,出个城得要路引的古代,为什么有那么多作者想把女主角丢进来。后来穿久了也就麻木了,好好活着可比想那些有的没的重要得多。
    小九在牛车上坐了老半天,偏着头看了半天,着实有些累了,从一开始的兴奋变得恹恹儿起来。牛车是慢了些,可胜在安全,也没马那么容易被惊动,就算被惊动了,因牛走得慢,留给驾车人反应的时间也要多些。只是这种对仇氏的防备总不能说给六岁的孩子听,孩子形色于脸,温宥娘也担心仇氏拿这个来拿捏小九跟娇姨娘。温宥娘自不知道,在她带着小九离开不久,仇氏的母亲坐着马车登了温府的门。


☆、第006章 继室母上门
    仇氏的母亲也是继室,仇家老爷的原配在生孩子的时候难产,病了没两月就去了,留下一个病歪歪的儿子,仇氏之母小廖氏作为大廖氏的庶妹,自然就顶了上来,打着照顾侄子的名义当了第二任长安伯夫人。这种姐死妹继的婚姻很让现代人出身的温宥娘觉得恶心,总觉得那跟乱伦也差不离了,不过古代很多大族之间都这样,联系两族关系的中间人死了,自然得再选一个出来继续联系。小廖氏的命好,因为姐姐死了才得以嫁给有爵位的人家,更好命的是姐姐死得早,她嫁进仇家的时候仇家老爷不过及冠,是个翩翩俊相公,最好命的不过于原配姐姐命不好早死了不说生下来的儿子是个病秧子还有腿疾,最后长安伯世子的位置落在了自己儿子的身上。这在古代也算得上是庶女逆袭的典范。
    小廖氏此次来自是为了温长明的事情,虽温长明是她的外孙,可作为有头有脸的人家小廖氏也不敢正大光明的来温家叫嚷那是我大外孙你们不能欺负他。她是女眷,不能随意见温家老爷,温家后院里温老夫人又不待见她,想见也见不着,只需直接去见自己女儿仇氏。
    温长明被打的事情在头天就传到仇府去了,眼见着原来抢她女儿相公的贱人的儿子踩在自己外孙的头上风光一时,小廖氏怎能不急?这些年温宥娘的父亲跟仇氏也算得上是恩爱,早年虽有温宥娘母亲的糟心事儿,后来又有了娇姨娘的事情,可娇姨娘的事情过了好几年,小廖氏也是知道自己女儿在温府过得极好。上面没有婆婆压迫,下面没有妾室真正堵心,比一般女人快活多了。可再快活也有美中不足,这世道又哪来十全十美的事情。
    得知温长倬跟着温宥娘去了张府,小廖氏的脸都黑了下来,给仇氏身边的丫鬟使了一个眼色,让人出去守着门了才低声道:“那温长倬可是在你进门之后才有的,你怎么就让他跟那边的亲近了去?”
    书上说仇氏是个有手段的女人,有手段到原配嫡子女对她的所有手段全都被化解了。这个温宥娘完全当笑话看,有手段还能让闺蜜抢了自己男人,更让闺蜜生了两个孩子?有手段从一开始就能把人给捏死了,让张氏一个孩子也生不出,自己稳稳当当的嫁到温家大房当原配。所以在温宥娘看来,仇氏也不过是一般的女人,要没有娘家做靠山,怕是连不怎么靠谱的温老夫人都玩不过,毕竟孝道大于天,温老夫人要拿捏她也不是很难,到现在温家看起来一团和气也不过胜在知道深浅,不招惹温老夫人这一边。
    至于娇姨娘跟温长倬,跟温家大爷情深意重的仇氏怎么可能容得下,况娇姨娘是个不安分的,她倒是把人拿捏了,可温长倬养在温老夫人那边,十日来请安一回,回回有温老夫人的贴身丫鬟一起,一副生怕被仇氏残害的模样。要真算拿捏,她拿娇姨娘半点办法没有,温家大爷跟温老夫人再有隔阂,也不可能真去老夫人那把自己的庶出儿子要出来给她养,这不是维护她主母的权威,而是在朝她心口捅刀子,当初两人生死盟的时候可没说过有姨娘庶子之类的。
    仇氏对温长倬也没什么想法,横竖老夫人迟早会死,她是温长倬的嫡母,总有拿捏到他的那一日,能不见自然就不见。不过自己母亲对自己的爱护仇氏明白,自然也要分说一二,“娘你又不是不知道,老夫人护得紧得很,生怕我把庶子教坏了,我又何必去做那个坏人。”
    廖家跟过世的温太夫人有亲,对于温老夫人,就从没过好感,那么多年的恩恩怨怨,小廖氏如今连提都不想再提温老夫人的名字,见自己女儿还是不想管那个庶子,也不好多说,到底是关系着婆媳关系,真闹大了温家名声有损,她女儿也占不了什么便宜。最后怪来怪去怪到了早死的温宥娘母亲身上,骂道:“贱人生的贱种!就见不得别人活得比自个儿好!”
    仇氏一听小廖氏这骂,赶紧拉住了小廖氏的手,急声道:“母亲可万万别这么说!到现在婆婆还把当初那两姐弟得痘疹的事情怪在我身上呢!”
    小廖氏如何不知?当初仇氏终于嫁给温大爷,那日子说不出的快活,可温宥娘姐弟一得了痘疹,温大爷就从外面带了个刺头儿的娇姨娘回来,还不是怀疑痘疹的事情是仇氏的手笔。这男人啊,再不喜欢自己的子女,那也见不得别人来糟践自己的孩子。仇氏与那两姐弟的母亲有隙,加之又查到了仇氏陪房身上没了下文,温大爷如何不怀疑于她,恩恩爱爱的两个人到底有了隔阂。后来过了大半年,要不是仇氏大病了一场差点丢了命,让温大爷心疼了两人彻底说开了话,如今哪来的好日子过。说来说去,那娇姨娘就是温宥娘姐弟招来的,也不知仇家上辈子欠了张家多少债,才修来了这份孽缘。小廖氏不喜温宥娘姐弟,可也知这是在温府,虽然是自己女儿当家,也不能保证所有人都听她的,这骂人的话但凡露出去一句,又是在给自己女儿惹事。
    仇氏见小廖氏不再提那俩姐弟的事,这才松了一口气,又不得不劝道:“母亲的心,女儿哪不知道。女儿虽说掌着温家的中馈,可那边却是自个儿管着自个儿,跟外院走的独账。连前两年婆婆的寿辰,对外说是二弟妹张罗的,可谁不知道里面有那边的手笔,个个称赞着孝顺贤良。女儿早就想开了,他们娘死了那么多年,我又何必跟他们一般见识,搭着自己的贤良名声去跟他们不好过?只求大的翻年嫁出去,小的娶妻之后就分家,后面才是真正的好日子。”
    小廖氏一想到转年温宥娘就要嫁出去了心中的气也少了些,她并没把才十二岁的病秧子温余卿看在眼里,指不得哪日就病死了,就只深恨温宥娘心思深沉是个难缠的,总跟自己女儿过不去。想到这回温余卿中了小三元,在外面跟自己的大外孙的名声一个天一个地,还处处被提起来做对比,小廖氏对温余卿再看不进眼里也有些许厌烦,少不得心里也有些想法,又不能在温家说出来,只好说温长明,“明哥儿的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就在外面传得沸沸扬扬的了?”
    仇氏听到温长明名字,一直忍着的眼泪就噼里啪啦往下掉,呜咽着道:“明哥儿是个什么样的德行母亲又不是不知道,打也打了,哄也哄了,到现在长成这样子也只怪女儿没有教好。那举人是从孔子那地儿来的,自幼的好名声,还是大爷说尽了好话才请进了温府,这才几天就被学生打了脸,哪能没有气?那举人一句话不说要离府,有功名在身的,几个爷又在上朝,外院的小厮谁又拦得住呢?”说完仇氏趴在小廖氏的怀里大哭了起来,却是为自己不能承认的大儿子伤透了心,又觉得是自己亏待了他,才招了报应。
    小廖氏已年过五十,见多了事情便也不如年轻时能哭了,只能一直黑着一张脸,看着自己痛哭流涕的女儿心里发酸,拍着仇氏的背像哄孩儿一般。待仇氏哭完了,又亲自拿手绢给她擦了擦脸,这才叹气道:“当年我便让你不要跟他再有牵扯,可你却不信,威胁着娘要去出家。到如今嫁也嫁过来了,孩子也有几个,也不说什么后悔不后悔的话,为娘只希望自己的孩子活得好好的就行。”
    仇氏后悔么?要是像原书中的那般踩在原配的惨死、原配子女下场一个比一个惨之上一辈子无妾无庶出,儿女皆出息且婚嫁如意怕是绝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