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商户嫡女奋斗史-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采丝当日经历了牡丹花会上的惊险,后来得知徐婉真的病情,她暗恨自己能力有限,没能护住小姐。今日小姐的身子总算是无碍,她高兴得说不出话来。
  郑嬷嬷虔诚的双手合十,感谢上天。她在宫中多年,比在场的任何人,都更了解子嗣对于一个女人的重要性。
  当日胡太医和苏良智都诊出,徐婉真将来子嗣艰难。苏良智说,先慢慢调养着,将身子养好了,或许有机会孕育子嗣。
  但郑嬷嬷心里知道,胡太医为人谨慎,什么话都恨不得只说半分。他说子嗣艰难,意思就是终身不育。苏良智的话,不过是怕打击到徐婉真,才作的安慰之语。
  未曾想老天开眼,竟然有了这样的转机!或许是老天也看不过眼了吧,小姐这样聪慧善良的女子,已经遭受了这许多磨难。
  郑嬷嬷这算是歪打正着,感谢对了人。那黑发青年可轻易掌控这方世界的生死,说是老天爷也不为过。
  见徐婉真的身体痊愈,并远远好过从前,这样的奇迹,远远超过了医术的范畴。徐婉真之前的病根,苏良智清楚之极,痊愈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在啧啧称奇的同时,他珍而重之的将白玉匣子贴身放在胸前。接下来的日子,他会向医馆告假,全心研究这株传说中的“沥泉晴月花”。
  务必研究出,除了这花中结晶,花瓣、花蕊、枝叶的功效来。
  见他眼中冒出的狂热光芒,恨不得马上就开始查阅古籍的模样,徐婉真莞尔一笑,道:“小舅舅,你要是有事,就先回去吧!”
  闻言,苏良智跳了起来,光速一般将拿出来的脉枕、纸笔等物扫进药箱中,飞也似的消失在这院中。
  远远地传来他的声音:“真儿,接下来你不要生病啊!就算生病了也不要找我,外面多的是大夫,我没空!”
  采丝目瞪口呆的看着一溜烟的苏良智,喃喃道:“苏三爷这是怎么了?”
  徐婉真扑哧一笑,还是郑嬷嬷见多识广,笑道:“他是见猎心喜。作为大夫,见到如此神奇的药物,又能亲自研究,若不兴奋才是怪事。”
  徐婉真点点头,说得正是这个道理。
  郑嬷嬷环顾四周,正色道:“今日此事,只有我们三人在场。采丝,我知道你素来是个口风紧的,但仍要多嘱咐你一句,不得泄露半点风声。”
  采丝慎重的点头应了,她虽然身为婢子,也明白这等宝物向来会引来窥视之人。
  她点点头,道:“小姐,我这便给涂小姐送去。”徐婉真应了,采丝退下,郑嬷嬷去厨房给她端药膳。
  小院里安静下来,夕阳的余晖照射进院中,却已褪去了白日的暑气。凉风拂过枝叶,带来花木散发出的清香。
  徐婉真向天空舒展开双臂,闭上眼睛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再徐徐吐出。
  横亘在胸中的大石已被移走,感受着在丹田处活泼泼的小火苗,她的脸上溢出甜美的微笑。若是有人在此见到,定然会迷醉在她的笑容中难以自拔。
  ……
  翌日,徐婉真先去徐老夫人处请了安,碧螺将账册、对牌等物都交给她。
  掌家一事,在涂家住在青竹苑时,徐婉真就是做熟了的。
  眼下虽然换了地方,多了些人手,也多了徐昌宗、徐文敏二人的日常起居需要照顾,但大致上的事务都差不多。
  将下人仆役们全都聚在一起,徐婉真训诫完毕便让他们散了,只留下管事们到花厅叙话。
  在涂家时这些管事就在她手底下呆过,知道她的脾气。
  只要认真做好手上的活计,不生口舌,大小姐对下人是宽厚的。但若是犯了事,大小姐的家法执行起来,也不看任何人的情面。
  做下人的最怕遇到什么样的主子?是那种喜怒无常、赏罚不公、随心情办事的主子。
  主子没有树立标准,若是又性情严厉的,便会使得下人战战兢兢无所适从,生怕什么时候不小心,又惹来雷霆之怒。
  若是那起子不大管事的主子,下人们便会犯奸耍滑,懒懒散散。
  因此,在徐婉真的标准摆在那里,做得好便有赏,犯了事便罚。她又肯放权,在她手底下做事,不用花心思在别的地方,这些管事们自然是如鱼得水。
  采丝扶着她在主位上坐了,沏了茶水放在她手边。
  由管家徐乐安领着,各个管事恭恭敬敬的站在厅中。
  有管厨房的冯兴家的、管绣房的于学民家的、管着内院门户和洒扫的田兴家的、管着采买的万氏。这几名都是徐家的家生媳妇子,在内院当差。
  外院那边,护院原来的是韩羿管着,他走之后,便将刘强提了上来。这也是个憨厚朴实的汉子,不善言辞。
  嘉善坊的宅子不大,徐家在京中不过是个中等人家,也没有那么多人情来往。门房、茶房、车马就没有专门设置管事,就都由徐乐安一人总管着。
  徐婉真缓缓扫了一眼站着的这六人,他们的脾性,她自然都是知道的。
  看他们规规矩矩的站着,并不因为熟悉而随意敷衍,徐婉真暗暗点了点头。
  这几人都是徐老夫人当初在众多家生子中挑了,而带上京城的。几人平均下来三十来岁,正是能做事的时候,又以徐乐安的年纪最轻。真论起来,要数徐老夫人看人眼光准。
  她当初在青竹苑里掌家,能那么快上手,也是因为这几人原本就不错,用起来顺手的缘故。

  ☆、第375章 礼尚往来

  几人站在厅中,安静等待她的指令。
  用惯了的人,对他们也不用再立威,徐婉真语气和缓道:“各位都是做惯了的,谨守本分便好。有例的遵循旧例,没有的则报给我。”
  众人齐声应了,一一上前回事。
  徐婉真一件一件处理妥当,分别给了对牌支取银两。
  末了,徐婉真对冯兴家的道:“这些日子,小舅舅在家里时间会多一些,他有大事要做。你在伙食上要格外精心一点。”
  冯兴家的上前一步,笑着应了,道:“小姐只管放心便是。”
  徐婉真又看向徐乐安道:“你管着外院,让那些小厮都勤快些,好生伺候着。小舅舅那里的事情一旦做成,我这里有赏。”
  徐乐安恭敬施礼,道:“请小姐放心,小人自会精心照看苏三爷,先替小子们谢过小姐的赏。”
  徐婉真笑道:“你办事,我没什么不放心。再有几日就是端午了,该预备的物事要提前预备起来,采买上要精心着些。”
  万氏上前施礼道:“奴婢已经在预备着了,已经着相熟的几家米酒铺子,将样品送到咱们府上过过眼。采买的虽然不多,但样样都要精致才行。”
  她在苏州是采买惯了的,到京城也有好几个月了,自然安排妥贴。
  待众人退下,徐婉真带着回到后罩房自己的房间。
  郑嬷嬷端了红枣茯苓粥进来,笑道:“苏三爷说小姐的身子大好了,老身瞧着也是。打今儿起,那些个药膳都可以停了,改成养颜粥。”
  这晚粥熬得晶莹剔透,面上浮着一层粥油。茯苓的香气和着米香,几粒红枣点缀其中,令人食指大动。
  徐婉真笑着问道:“这是个什么章程?”
  郑嬷嬷道:“小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营养必须得跟上,但女子的体态也必须要保持。在这饮食上,就尤为注意。”
  采丝听得大感兴趣,她在涂家服侍涂曼珍时,可没听说过这些。就算是小姐,也都是跟着大厨房一起用饭,大不了开些小灶,偶尔服一些燕窝什么的。
  林氏在银钱上一向吝啬,又嫌李氏没有生出嫡子,对自己两个嫡亲孙女也不算大方。
  李氏本想拿自己的私房钱补贴,为两个女儿请一个教养嬷嬷。但林氏说,家里已经供奉了一位宁先生,哪里还需要什么教养嬷嬷,李氏只好做罢。
  但宁先生只是教授功课、学业,跟教养嬷嬷的职责完全不同。所以,也就怨不得涂家两位小姐才学不错,性子却各有各的问题。
  到了徐家,采丝才知道原来教养嬷嬷是如此的重要。
  别看郑嬷嬷平日里很少出现,徐婉真的日常饮食起居她更是不沾手。但她经验老道,从规矩礼仪、为人处事、坐卧行止上,都时常提点着。采丝这才明白,为何徐婉真能拥有不输京城贵女的优雅举止。
  再说对女子身体的保养一途上,郑嬷嬷更是亲力亲为。
  从药膳、食补,到如今的养颜粥,都是有系统的调理身体,不是偶尔为之。给徐婉真泡浴的药膏、浴粉药材等,都是她亲手碾磨、准备,从不假手于人。
  “嬷嬷,为什么是粥呢?”采丝忍不住问道。
  对忠心护主的采丝,郑嬷嬷一向是喜爱的。听她发问,耐心解释道:“粥最是养胃。在用饭前的一段时间里用上一小碗,既可以养颜暖胃,又可以吃个半饱,不至于在饭点时吃太多。”
  采丝听得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徐婉真却是心下明了。
  郑嬷嬷这个法子,倒跟现代时有一种流行的“少吃多餐减肥”方法有些类似。
  只是这古时候的女人活得可真够累的,自己还未满十四岁呢,这么早从头到脚、从里到外的开始保养了。还得注意形体婀娜,不能有任何肥胖的迹象。
  略略会想了一下,自打来到这高芒王朝起,自己见过的这些大家小姐,就没有一个胖子。哪怕是相貌平凡一些,那体态都各有千秋。
  想来这些家里,各有各的法子,来让闺中女儿保持良好的体型。
  喝完粥,采丝服侍她漱了口,青萝笑吟吟的来禀道:“小姐,如露从恭安坊那边来了,要求见小姐呢。”
  徐婉真点点头,一定是为昨天送去的那花蕊结晶,特意道谢来了。
  如露进了门,先是规规矩矩的施了礼,接着双手呈上一个海棠描红漆匣子,道:“如露见过大小姐。这个臂钏是小姐在置办嫁妆时,在‘玲珑坊’中相中的。便打了一对,想着和大小姐一人一只。”
  采丝接过匣子,打开来呈给徐婉真观看。在深蓝色的丝绒布上,躺着一只流光溢彩的累金嵌红宝石珊瑚臂钏,工艺完美无瑕,将黄金和宝石、珊瑚镶嵌在一起,看不出任何的人工痕迹。
  不愧是“玲珑坊”出品,这三样材质放在一起,只觉珠光宝气贵气逼人,竟丝毫没觉出俗气来。
  徐婉真笑道:“替我谢过你家小姐,我很喜欢。”
  这臂钏虽然贵重,但她们两姐妹之间,原不用在意这些金钱往来。
  如露笑道:“这对臂钏打了已有些时日,正巧今儿才得了。小姐说,这物件虽然贵重,但毕竟是俗物,抵不过昨儿大小姐送来的珍贵。大小姐的情谊,小姐记下了,他日若有机会,定当厚报。”
  徐婉真微微一笑,看来芳颜姐姐确实成长不少,这话说得极有技巧,也没有将花蕊结晶的奇妙之处透露给身边丫鬟知道。
  她柔声笑道:“芳颜姐姐言重了。你替我告诉她,让她安心备嫁,别胡思乱想。我还盼着,她早日生个大胖小子呢。”
  又闲聊了几句,过问了这些日子里,涂芳颜备嫁的情况,才让如露退下了。
  采丝笑着打趣道:“小姐,眼瞧着涂家表姐就要出嫁了,您倒是一点都不着急呢!”
  有武正翔的款款深情,徐婉真心中稳如泰山,自然是不急的。
  事情总要一步一步来做,消夏宴就在下个月。一切顺利的话,等宴会结束,就能往前推进一大步。
  徐婉真挑着眉看了她一眼,道:“我瞧着呀,倒是你比较着急。这春天不是刚过吗?”

  ☆、第376章 端午

  青萝笑吟吟的端了茶水进来,听得徐婉真在打趣采丝,也跟着道:“小姐呀,这春天虽然过了,可春心还在呢。”
  说起自己的婚事,采丝羞得满面通红,伸手就去拧青萝,两人笑成一团。
  等两人笑闹完,徐婉真道:“既然说到这里,我也不妨给你们透个明话。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们往后看中了谁,只管告诉我,我替你们做主。”
  这话一说,二人都变得扭扭捏捏起来。
  几名丫鬟当中,采丝的年纪是最大的,眼下有十五岁了,正是大好年华。
  在徐婉真的打算里,等她嫁过去忠国公府,就给她配一个管事,让她作为管事媳妇,还可以继续在自己身边当差。只是这要看他自己的意愿和姻缘,要是有那等福气,能嫁出去做正头娘子,那是再好不过。
  见两人都不好意思,徐婉真正色道:“婚姻大事,不可轻忽。我这里的丫鬟出嫁时,都会有添妆,保你们热热闹闹的嫁出去。但有一句话,我要说到前头。”
  听她说的正式,两人忙恭敬听命。
  “我这里的陪嫁丫鬟,绝不是为了以后暖床做通房丫头的。每一个都不要起那种心思,我自然会好好待你们。若是真有想爬床的,我绝不轻饶。”
  自己和武正翔之间的感情,容不得任何人插足,特别是自己身边的贴身丫鬟。
  在这个时代,男人三妻四妾乃是常事,何况还有长者赐、不能辞的规矩。他的那个嫡母本就恨毒了他,两人成婚后,谁也不知道她会使出什么样的手段。
  但无论如何,在自己的身边,绝不允许觊觎武正翔的人出现。
  她这番话,就是为身边的丫鬟立下日后的规矩,和她们的出路。毕竟在眼下,陪嫁丫鬟都是给男主人准备的通房,这是通常的做法。
  采丝年纪大了不合适,但诸如青萝这样的小丫鬟,长到可以婚配的年纪,未尝不会有这样的想法。
  讲丑话说到前面,省得以后主仆反目,徒惹伤心。
  徐婉真语气凛然,采丝、青萝忙应道:“奴婢知道了,绝不敢起歪心思。”
  她点点头,道:“采丝,丫鬟之中,你最长也最稳重,这些小丫鬟都收在你手里管着。我的意思,由你负责传递,无论是现在的,还是以后进来的,都这个规矩。”
  采丝忙应下了,这是小姐信任她,道:“请小姐放心,奴婢定然会约束好她们。”
  用过午饭,小睡了片刻,徐婉真起身。
  她将以往因生病断掉的功课都捡起来,重新制定了时间表。琴棋书画、女红、烹饪,她为出嫁后能做一个合格的主母而努力着。
  ……
  一晃到了端午那里,洛阳城的上空中飘荡着雄黄酒、艾草、菖蒲等混合而成的香气。
  在这一天,官员休沐、学堂放假,城里人山人海,近郊的百姓们都涌进来看热闹。在穿城而过的洛水河两岸,人流涌动、热闹非凡。大家都在期待着,一年一度的龙舟比赛。
  在天津桥头,好几支龙舟队伍在做着准备。
  吴光启代表着庆隆帝,手持拂尘,带着几个小太监站在一座华盖之下。在他旁边的香案上,供奉着圣旨。等比赛结束后,会由他来宣布哪一支队伍夺得了庆隆帝的彩头。
  在端午这一天,高芒各地都会举行龙舟比赛,只是在这里的比赛,规格最高。
  不仅仅有皇帝的赏赐作为彩头,参赛队伍的身份也是最高的。
  一共有四支队伍参加比赛,太子府一支、齐王府一支、北衙军一支、京畿大营一支,连国公府都没份参与。这不仅仅是比赛,还有着暗中的较量。
  若是在朝堂之上,再怎么心怀不满,也要微笑着插刀子。但在这样的竞技中,就可以酣畅淋漓地战个痛快。
  太子府的对手自然是齐王府,两人之间暗流涌动,在大大小小的事情上进行着交锋,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正面对抗的机会。若是能赢,狠狠的在对方的脸面上踩上一脚,是何等的快意。
  至于在北衙军和京畿大营之间,矛盾历来已久。北衙六军的组成,绝大部分是权贵子弟;而京畿大营里,都是从各军中抽出来的精锐,以平头百姓居多。
  京畿大营的兵嫌弃北衙军中的,嘲笑他们没有上过战场,没见过血溅五步,怎么能叫做兵?不过是些花拳绣腿的套路。
  而北衙六军的子弟,哪里看得起这些泥腿子?他们的出身好,个个都是打小习武,有一身的好武艺。
  这种矛盾,其实是权贵与草根之间的矛盾。根深蒂固无可调和。但对于庆隆帝来说,这两军是最重要的京城武装,他们之间的不和,才可以让他高枕无忧。
  在洛阳城中,一旦这两军的兵相遇,就会引起打架闹事。这也是京兆府尹唐大人最头痛的事情。
  只不过,北衙六军常驻京城,而京畿大营常驻南郊。因隔得远,在平日里没有什么可较量的机会,这一年一度的龙舟比赛,主要较劲的舞台。
  这大部分来观看比赛的百姓,都是冲着这两支龙舟队伍来的。来参赛的,都是军中龙精虎猛的汉子,颇有看头。
  洛阳城的人们喜好凑热闹,这样的盛况更是倾城而出。唐府尹坐镇在府衙之中,越是盛事,他越是如临大敌。
  将手下的衙役捕快全部派出去,维持着龙舟比赛的秩序,还要防着那些宵小坑蒙拐骗。天子脚下的知府不好当,万一惹出什么事情,他的乌纱帽就到头了。
  在天津桥头,只扎了四个彩棚,分别是这四支比赛队伍的。公侯这等权贵若是想看热闹,则占据着河岸边酒楼的好位置。
  围观群众对此已经见怪不怪,谁让自家不如人呢?
  国子监在这一天里也放假了,刘祺然跟放风的猴子一般,带着高义在这人群****来拱去,兴奋莫名。
  他就是喜欢混迹在人群之中,觉得只有在这个时候,自己活得才足够真实。
  擦了一把脸上的汗,他问高义:“找到涂家的女眷的踪迹了吗?”

  ☆、第377章 龙舟比赛

  难得出来好生玩乐一天,刘祺然自然想见一见,他心心念念的涂曼珍了。
  只是这河两岸的人实在是太多,涂家又不是什么显贵世家,无从得知他们在哪里观看。只得将他手下的小厮全部散出去,如大海捞针一般寻找着。
  这才多大会工夫,哪能这么快找到。高义摇摇头:“还没呢。”
  刘祺然带着他挤出人群,朝着天津桥头的“听香水榭”走去。看不到她的倩影,一向喜欢热闹的刘祺然,居然觉得有些索然无味起来。
  “听香水榭”就建在洛水边上,是观赏龙舟赛的绝佳位置。平国公一向自诩风流,自然不会错过这等热闹,包下一个房间,带着府中女眷在此。
  刘祺然进了房,将手中马鞭在案几上,自己则扶着窗棂,向下望去,希望能看到她的芳踪。
  他的母亲曾氏带着弟弟妹妹也在房中,见他心不在焉的进来,便问道:“然儿,你近来在国子监过得如何?要是太清苦了不若回家吧!”
  对他去国子监念书一事,曾氏一向不大重视,只是他想去,别让他去混日子罢了。
  听母亲这样说,刘祺然有些颓然,道:“母亲,我这次是认真的。”
  他的妹妹刘栖兰捂嘴笑道:“兰儿还不知道,哥哥竟然也有认真的时候。那我来考考哥哥,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是怎么回答的?”
  她虽为女子,却喜好诗书,就连孟子也倒背如流。也因此自视甚高,一向看不起没什么出息的哥哥。
  听到她发问,刘祺然瞠目结舌,他在学堂里也就混个日子,哪里认真的听过讲?更别提下苦功背书了。
  见他回答不上,刘栖兰一声轻笑,眼里全是轻蔑的神色。自己若是男儿,哪里能到这个草包哥哥当世子。
  她虽然没有说话,但这神色足以激怒刘祺然。他怒哼一声,起身甩手离去。
  身后传来母亲训斥妹妹的声音:“你做什么又去惹你哥哥?女孩子家,还是安分一点的好。我早说了,女孩始终是要嫁人的,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有这个心,不如好好练练女红。”
  刘栖兰虽然一言不发,垂着头听训。但刘祺然可以想到她眼中的神色,定然是不服气的。
  他脚下加快了步伐,将母亲的那些絮絮叨叨抛在身后。不被家人理解的孤独,从他的心里蔓延开来。
  看着眼前的人海,刘祺然却觉得自己仿佛在孤岛上一般。
  ……
  樊彬属于京畿大营的折冲府,此时也进了城,为自己这方的龙舟队加油助威。
  他在彩棚中,协助参赛的兵士做着准备工作。心里却在想着,等比赛结束后,自己悄悄找个机会寻到齐王,将自己的打算说一下。
  ……
  徐家这边,徐老夫人年纪大了,并没有出来观看。徐昌宗好容易得一天休沐,便在家里歇着。
  “听香水榭”的另一间厢房内,徐婉真应邀和安国公府的女眷们在一起。徐文敏将徐文宇放在脖子上,挤在河岸边上。这样的盛况,原就是小孩最爱的热闹。
  ……
  四支队伍都准备完毕,整装待发,只等一声令下。
  看了眼漏刻,礼部吴尚书挥手示意。一名头扎红巾,肌肉虬结的大汉手持铜锤,“哐哐哐”的敲响架子上的大铜锣。
  同时,礼部的吏员点燃了计时的香。
  锣鼓声就等于命令,四支队伍齐齐一声喊,猛然发力。
  每条船上的三十名汉子手中的船桨翻动,船头上的鼓头擂鼓掌舵。只见四艘龙舟如离弦之箭一般,在水面上****而出,在船尾留下翻涌的波浪。
  与此同时,岸上那名扎红头巾的大汉放下手中铜锤,拿起一对鼓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