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在年代文里当女配[快穿]-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据说豫州灾区形势严峻,里面的几百万老百姓缺吃少喝,连老鼠树皮都得靠抢,甚至有些特别严重的地方出现了人吃人嘞。
钱有财从食客口中听说这些事的时候,不禁浑身打了个寒战,十分后怕。
如果当初他没有听从闺女的建议,提前从老家来到这边安顿,恐怕他们现在也是自身难保。
虽说他们家有余粮能熬过旱灾,但是等佃农们没了吃的,估摸着要不了多久定会冲破院门抢走他们的粮食。
到时别说逃荒,估计人生安全都没啥保障。
那种情形,稍微想想就知道必定没有现在的生活顺遂自在,多的是苦难灾厄等着他们。
还好,还好,他们提前逃出来了,还在北平顺利落脚,距离灾区千儿八百里远着呢。
钱有财拍着胸口庆幸一番,听到又有客人点了单,连忙掂锅做起饭来。
他不求多,他们家现在能好好的就行,至于那些还在灾区的老百姓,他只能帮忙多多祈祷上天,让老天爷尽快往老家下场雨缓解旱灾罢。
晚上饭馆打烊,钱宝珠算了今日收入,对心情不太好的钱有财说道,“爹,听说有人组织给灾区捐款,咱们到时候也去捐一笔,算是为家乡人尽一份心意。”
“是啥样的组织?别是光收钱不办事的。”钱有财愣了下问道。
明面上再是自扫门前雪,私下里看着老家人受苦受难,他其实是想能帮一把就帮一把的。
只是天灾**非是一人之力可及,钱有财就是再有心也无力。
但若是有靠谱的人组织大家一起捐钱捐物,送到灾区老百姓手上,多少也算是帮忙了不是。
“据说是上头大官领的头嘞。”春妮在电灯下飞针走线地做着衣裳,一边回了句白天忙活时从食客那儿听来的小道消息。
钱有财一听顿时哼了一声,嘀咕着老家灾荒那么严重可不就是上头当官的责任,尸位素餐占着茅坑不拉屎,只顾自身利益,不顾百姓们死活,最后酿成大祸。
“东家,那些官儿听说因为引起民怨,政府里边比他们更大的官为了平民愤,将他们全都抓起来下大牢了呢。”铁柱坐在门槛上边喂狗边透露道。
因为饭馆人流量还算不错,而且客人吃饭时总喜欢聊几句说些什么,让他们一家得了便宜,总能听到点有用的东西。
“哼,谁知道会不会又是一个敛财贪财的官头头。”因为老家的事,钱有财不计对那些上头的政府官员报以最大的恶意。
“那咱先看看情况,如果真是个干实事儿的,咱们就和大家一起捐笔钱聊表心意。”钱宝珠给老爹倒了杯茶安抚着说。
钱有财喝完茶水顺了气,点点头同意了。
“东家,老家闹灾荒,那咱们这季的租子可就收不成了。”铁柱突然想起这事。
往年这个时候,夏收过后,他一般都跟着东家去各家收租,现在灾荒一闹起来,哪里还有租子可说,地是相当于白租出去了。
钱有财唉声叹气地摇头。
家里那些缺粮没吃的佃农估计都要饿死了,他们还收毛个租子,来的那会儿他就没抱多大期待能回去收租。
虽然来到这里后闲暇之余确实起过念头,想趁着夏收之际回家看看,顺带收下租子。
现在嘛,回去等于陷入难民窝,能不能再出得来都不一定,更别提租子什么的。
如今他们开饭馆也能挣钱糊口,老家的地白租就白租罢,反正这两年的年景也不会多好,苦的都是平民百姓。
钱宝珠看出他的意思,提点铁柱和春妮以后别在家里提老家租子什么的事,关键是眼前过得好对不对。
两人经过钱宝珠洗脑,喏喏点头,从此之后就不在东家面前提什么老家之事了。
等几天,大家都说那位政府里组织民众为灾区群众捐款救助的老先生确实是个实干派,据说当初发现情况去豫州调查旱情实情的就是他派去的人。
不然旱情还有的瞒,或许等豫州那边成了人间炼狱,上头都不会知道底下有灾荒一事。
这下,像钱有财这样,因为之前官员为一己私利而隐瞒灾情致百姓不顾进而心凉的那些人,开始纷纷解囊相助。
老先生收了北平百姓的捐款,之后采取的行动的确没辜负大家伙的期望。
政府那边有了这笔钱,又有德高望重的人士看顾着,不少想从中捞一笔的人不敢轻易伸手。
在全市百姓的眼珠子之下,他们老老实实地买了粮食运送往灾区,尽量救助那里受灾的老百姓,总算干点实事。
虽然那点东西对于百万灾民来说杯水车薪,但全国城市那么多,上下齐心救助的话,也不是没有渡过灾难的盼头,总归给身受苦难的人带去一份活下去的希望。
经过这么一遭,民众对政府的印象方才回升了点。
那些忧国忧民的文人见此才终于放下了手中捉的笔刀,不再每天在报纸上把当政者骂的狗血淋头。
等到这场风波过去,盛夏已经只留个尾巴,初秋将至。
这时候虽然豫州那边的旱情还没缓解,但北平城里已经平静下来,恢复了往常热闹的生活。
几个月来,钱家的老百姓饭馆进账不错,除去捐出去的那些,余下的还够他们一家花用,又因为大城市的繁华程度,大家比在老家乡下时好过多了。
钱有财在立秋那天夜里突然做了个梦,梦到年轻时和妻子桃娘相敬如宾的快活日子。
那会儿他还是二十出头的大小伙子,讨了自己喜欢的媳妇,媳妇又刚怀上孩子,全家人开心的不得了。
当时老娘也在,得知喜信后拉着桃娘要去上山烧香还愿,感谢送子娘娘庇佑钱家。
钱有财厚着脸皮紧跟在女人们后头上了山上的娘娘庙,当看到庙殿中端坐高台温文含笑的送子娘娘那一刻,送子娘娘的脸突然变成了慈眉善目的佛祖面孔。
然后他就醒了过来。
晨光微熹下,钱有财抹了把脸翻身起床,准备干活了。
忙活的空档,他不免又想起发妻病重走的那天。
桃娘那时已是回光返照,还拉着他的手说放不下傻女儿,嘱托他一定要好好养大闺女,以后再娶最好娶个良善之人,生下麟儿来以便将来给闺女做靠山。
可惜从她走后,钱有财就没有再娶的心思。
即使有发妻临走的嘱咐,他为了闺女着想,也是在闺女长到十四后才典了个妾生子。
只是运气不好,招来的人不是个好的,还差点让钱家惹上一身骚。
钱有财经过花姑那事,觉得这辈子怕是没了生子的命,有闺女相依为命就足够了。
好在闺女因祸得福变聪明了,发妻在天有灵也提前示警让他们躲过一劫,好日子还在后头呢,他还希求个啥。
钱有财觉得自己早已想开了,现在的福气说来多亏了妻子,也有她的一份。
也许,他得为她做点什么。
钱宝珠一觉醒来,听到前头的动静,看了看外面的天色就跟着早起了。
待她洗漱完后,去前面铺子一看,就见着她爹正站在后厨案板旁,手里切着菜,面上欣慰感动,正常的不得了。
然而不正常的是他那两眼泪汪汪的,仿佛受到了大委屈一般,可怜巴巴。
钱宝珠心里不由得咯噔一声,还以为发生了什么她不知道的大事,连忙凑过去悄默默问,“爹,发生啥事了?”
看把人哭的,要不要给他递个手绢擦擦泪?
“没事儿,爹就是切洋葱辣着了。”钱有财‘破涕为笑’地回答,顺手掩饰性地抹了把眼。
然后……
“哎哟,这洋葱真他娘太辣了,快快快,宝儿给爹弄点水冲冲。”
“……”
钱宝珠顾不得担心了,噗地一笑赶紧把递上的手绢收回来跑去水盆边浸湿,然后赶紧给老爹把眼睛上沾的洋葱汁擦干净,那股辣劲才稍稍下去。
之后不待钱宝珠再追问,钱有财自己就放下父亲的架子老实交待。
“爹昨晚梦到你娘了,那时候我和你娘是在桃花林里碰见的嘞……”钱有财起了叙说旧事的心思,和闺女念叨起早年那些事。
钱宝珠一面给他打着下手,一面静静地当个好的倾听者。
原主父母的事剧情中一点没提,但在钱有财的口中,往事中的两人都是那么鲜活。
絮叨完,钱有财说出自己醒来后一直在想的打算。
“宝儿,等明儿个咱父女俩空出一天时间,去城外的山上给你娘点盏长明灯吧。”
“好,听爹的。”钱宝珠点头应下。
她不信漫天神佛,但穿越的事都有了,或许前世来世这种东西也是存在的吧。
若是给原身生母点上长明灯,能让对方来世有个福报,那她愿意去做。
事情说定,没等两天,第二日父女两人就溜了号。
留下铁柱和春妮在饭馆照应,他们二人去了城外香火旺盛的高山名寺。
第91章 地主家的傻闺女21
城郊外的高山寺香火旺盛,是钱有财从食客口中打听来的。
据说那里烧香拜佛都挺灵验的,信众很多,在那儿为逝者点长明灯的人不知凡几。
所以钱有财听到后,当天就迫不及待带着闺女跑出城上山去了。
从城内到城外的路途不近,父女俩多花几个钱叫了两辆黄包车坐着过去,等到了目的地的山脚下时,两人就下车徒步。
为向佛祖以示诚心,大多数香客能走都是走着上山的。
即使中途再累,歇一歇登上山不是问题。
毕竟求神拜佛,心诚则灵。
钱宝珠加入登山大部队之前抬头望了望眼前的高山,不知怎么地突然想起一件事来。
话说等以后红党执政新中国建立,怕是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反封建反迷信活动,到时别说求神拜佛了,连白祭祖宗的行为都不允许,一旦发现轻则颜面扫地,重则家破人亡。
所以,趁着现在还能拜就多来拜拜吧。
如此胡思乱想着,钱宝珠转眼之间见钱有财已经走前面去了,赶紧提步跟上去。
钱宝珠正是年轻的时候,上个山是小意思,走老远了身上也就出了层薄汗。
但是钱有财就遭罪了。
他本就是胖圆的身材,即便身手还算零活,也是个怕热的胖子,而对于胖子来说,登山上台阶哪有不出力气不出汗的,所以在场一路的人中也就他没多远就大汗淋漓的引人注目。
不过也因为这样,更显得他诚心了。
其实上山不止徒步一种方法,还有一种供年老体弱的香客乘坐的竹轿,只要掏钱就能让轿夫抬上去,直达寺门口。
但是钱有财因为昨晚的梦,坚持自己走上去。
钱宝珠只好慢慢地陪着他,走一会儿歇一会儿,带来的水壶里头的水基本都让钱有财喝下补充水分了。
不然以他那出汗如下雨的样子,她真心还没到山顶,人就脱水倒下去了。
父女两个一走一停的,好不容易走到半路,日头已然高升。
等到他们在林荫下避阳歇息的时候,竟然碰巧遇见了一个熟人。
“钱老爷,你们来登山啊?”卫先生看到两人诧异了一瞬,而后走过来打招呼道。
钱有财见到恩人不禁眼睛一亮,应了声解释说,“是来登山,去上头的高山寺里拜佛的,恩人这是同路?”
对方一看就是文人学者,没想到也信奉神佛那一套。
钱有财表示自己长见识了。
然而下一刻就见卫先生摇摇头,说道是去找高山寺的方丈有事办,并不是求神拜佛。
钱有财听的点头,心道原来如此,就说受过新式教育的年轻人一般不会搞这些旧习俗活动的嘛。
“那不如一起?”钱有财歇过一会儿,见到熟人感觉浑身又有了力气。
卫先生颔首,伸手谦逊地示意钱有财先行,同时朝跟在后面笑看他们两人谈话的钱宝珠点头致意。
“哎呀,恩人也别钱老爷钱老爷的喊了,咱俩虽然岁数上相差的有点多,不过也能算得上忘年之交,不妨你称呼我一声钱老兄,我叫你一声卫小弟,你看可行不?”钱有财受用地打头走在前面乐呵地说道。
钱宝珠听到老爹这话差点呛了口水,控制不住地想起火车上和身旁人在卫生间发生的那一幕。
幸好钱有财不知道那事,不然他这声卫小弟估计是怎么都叫不出来的。
卫先生握拳假咳,转头对上钱宝珠看过去的异样视线,然后回首婉拒了钱有财兴致勃勃的提议。
“那不必,您在我心中就犹如长辈一般,怎么能乱了辈分呢,以后我就教您叔吧,比称兄道弟亲近,您说是不是?”卫先生不知怎么想的,连敬称都出来了。
钱有财被他三两句话哄的喜笑颜开,哪有不应的道理。
前半路只有钱宝珠陪着,钱有财时时惦记着脚下的山路,累身又累心,一般走不了一会儿就得停下歇上片刻,所以才耽误了不少时间。
现在后半路加了一个卫先生,一切又不一样了。
卫先生在后半道上全程陪着钱有财唠嗑,转移他的注意力,虽然还是走的山路,但状态明显是不同的,因此歇息的次数和时间都在减少。
期间,钱宝珠因为火车上那件事而不知道要用什么态度面对卫先生,所以都没说什么话,全程听自家老爹跟人家讲他们家开饭馆、捐灾款等等的事情。
不知不觉中走完山路,最后三人顺利到达寺门前。
“钱叔,那小子就先告辞了,咱们稍后再聚。”卫先生临别告辞。
他是要去找方丈办事,和钱有财父女两个的目的地不同,索性就在寺门口分开而行。
钱有财挥手告别,另外殷切地叮嘱说,“贤侄,有空别忘了来咱老百姓饭馆吃饭呐,叔给你下最好吃的汤面,切最香的卤肉,要记得来啊。”
卫先生拱了拱手表示等有空了一定会去光临小店,然后转身进门,被小沙弥引着拐去了另一个方向。
钱有财这边带着闺女进去后是顺着香客人流直走,准备去大殿拜拜佛上柱香,顺便捐点香油钱,之后就去给发妻点上盏长明灯。
这趟佛寺之行本就是他要来的,钱宝珠就随他的安排行事。
拜佛上香的时候,钱宝珠先默念了一番保佑这一世家人健康平安长寿,其次是想让神佛保佑原身和她母亲来世能有个好福报。
愿望不多,大致也就这么两点。
最后她想了想,终究没把如果有可能就送她回现代的祈愿说出口。
前世已经没了爸妈,这一世却还有一个宠她的胖爹在,她承了原主的身体,不能扔下他不管。
而且她穿越的云里雾里,也不知道原先的身体还在不在,回去的危险性一点都不比在当下这个混乱的时代小。
“就让我先好好过完这一世吧。”
钱宝珠心里这样对自己说,而后起身和钱有财去给桃娘点长明灯。
寺庙里点长明灯的人不少,每一盏都需要花钱才能点上,做这事的大和尚为香客们解释,道是收来的香油钱都会捐进灾款买粮食,为豫州灾区做功德之事。
钱有财听了不禁赞扬高山寺是所好庙,以后有空定会多来拜拜。
拜过佛,点上长明灯,之后父女两人开始在寺院中游览参观,走到某一处时倒是远远地看见过卫先生和一个白眉老和尚在交谈着什么。
问过同行的僧侣,他们方才得知,原来那位白眉白胡子的老和尚就是寺里的方丈。
而卫先生这次来就是和他详谈捐助救灾款一事的。
“原来卫贤侄是政府中人。”钱有财恍然大悟。
不然平白无故的,怎么会管上救灾的事宜?
若是旁的政府官员,钱有财因为心有成见或许会能离多远就离多远,永不相交才好呢。
但卫先生现在不仅是为救灾奔波,曾经还是他们家的救命恩人,那钱有财就对他疏离不起来了,反而在得知对方如今正在做的事后反而心有敬佩。
钱有财忍不住向僧侣感叹,“卫先生是个好人呐,这事交给他绝对靠谱。”
出了这段插曲,一行人特意绕过了那个地方,不想打扰了那边的两人。
临走前,钱宝珠回头看了看竹木掩映下的那道身影,心中的某个猜想彻底被证实。
这么说来,上次他去他们豫州乡下大概是为了调查旱情的吧,所以中间才被人追捕甚至暗杀,意图拦截他回北平往上递消息,从而暴露被人遮掩下的旱灾苗头。
然而,卫先生最终还是成功了,将某些人的遮羞布大白于天下,还豫州几百万百姓一个公道。
现在他又开始为救灾款而努力,令人不得不钦佩景仰。
钱有财说的不错,他的确是个大好人。
钱宝珠暗自思索着,出了寺庙后准备陪同自家老爹下山。
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更何况是钱有财这个胖子,下山的路对他充满了恶意,走了小半段他就又走不动了。
钱宝珠:“不然还是坐竹轿下去吧,上来那会儿佛祖已经看到爹的诚心了,下山就由我来徒步以示诚意,爹你坐轿子跟着就行。”
闺女的好心,钱有财本想心领就可以了。
然而他太高估了自己,蹒跚着哆哆嗦嗦地又坚持下了一段路实在不行了,只好坐上钱宝珠叫来的竹轿。
所谓的竹轿其实就是两根竹竿并排搭在一起,上面绑了张竹椅,人坐上去后,下面由两个肩夫扛着,路上一晃一晃地把人扛下去。
钱宝珠特意加钱让轿夫放慢速度,保证轿上的人能接受。
然后她自己跟在一旁慢悠悠地下了山,到了山脚终于出了一身汗,紧接着父女两人叫来黄包车原路还回城里。
之后的小半月,老百姓饭馆正常营业,大厨再没溜过号。
钱有财一边掌勺做饭,一边还不忘念叨着他的卫贤侄,期望着等人过来吃饭时,他给对方做份上好的饭菜尝鲜,保证让人家吃了还想吃,以后常来光顾。
但是等啊等,人就是没个影儿。
“爹,人家说不定就是跟你讲客气话呢,你真给当真啦?”钱宝珠见不得他整天里伸长脖子瞧,不由得给他泼盆冷水道。
钱有财不信,觉得卫先生肯定不是那样的人。
钱宝珠摇头,觉得人家当时即使不是说的客气话,现如今估计也正忙着筹集救灾款卖粮食救灾等等的事情,哪里会有闲空到他们这家小饭馆。
只是这番话才被她撂下,第二天就打脸了。
忙碌的午间,卫先生现身老百姓饭馆门口,真的来光顾了,以实际行动证明他不是个言而无信之人,更没有忙的无暇分身,起码过来吃个饭的时间还是有的。
面对钱有财惊喜万分后得意的笑脸,钱宝珠觉得自己想静静。
第92章 地主家的傻闺女22
见到卫先生过来,钱有财是最高兴的。
“卫贤侄,你来啦,快坐快坐,叔正好做出道新菜式,一会儿就给你端上来尝尝。”
说这话的空档,他从后厨伸长脖子,恨不得亲自出来迎接一下。
钱宝珠及时摆手将他止住,自己替老爹上前接待眼前这位甚得他心的客人。
“卫先生怎么有空过来了,想吃点什么?”钱宝珠将人迎到窗边的位置坐下,微笑着询问道。
卫先生一身政府文职人员的银灰色中山装制服,眉目在透窗的光线下英俊的过分,听此侧脸看过来,目光落在她身上仿佛凝聚了一刹那。
“吃什么都可以?”男人的话语中带着调侃的隐隐笑意。
钱宝珠和他对视几秒,自己先忍不住移开了视线,建议道,“刚才爹不是想让先生品尝新菜式吗,您不如尝尝看是不是合口味。”
卫先生点头,而后拿着桌上那张特制的菜单也不看,一双凤眼却是盯着身旁的人。
“先生还有什么要求吗?”钱宝珠被人这么凝视着,想走也走不了,不得不再次询问。
本是客气的一句,随后她就准备回到柜台继续收账去了,谁知卫先生却点了头,当真是有另外要求的。
只听卫先生看着她低笑了一声,见好就收。
下一刻,就见他摆正了模样,恢复到平时严肃恭谨的态度一本正经地说,“没别的要求,只是我既然喊你爹一声叔,那咱们两个就应当是以平辈论处,实在不必用上敬称。”
钱宝珠:“……那我叫你什么?”
卫先生沉吟了一瞬,道是按照她起初的称呼,叫他一声先生即可。
钱宝珠:“好的,先生。”您是大爷,您说了算。
说话的空档,钱有财为他的贤侄做好了新研究出的一道汤面,立马叫春妮端上来。
看着色香味俱全的猪肝爆鱼蘑菇面,钱宝珠觉得老爹的手艺经过这段时间的磨练,水平上又提高了不少。
“先生慢用,我去忙了。”
正好有人吃完饭要结账,钱宝珠趁机脱身去收钱。
卫先生目送她离开,回首看了一眼桌上冒着热气的汤面,觉得味道应当不错,恰好他腹中也饿了,索性取了一双筷子吃起来,果然如想象中一般好。
钱宝珠这边给一位用好饭的客人结完账,回到柜台没站一会儿,春妮悄默默凑过来。
“小姐,我怎么觉得那位卫先生看上你了呀?”春妮问出这句也不是没有凭据的。
就从那人进来开始,那目光可是一直在自家小姐身上没移开过,也就东家从后厨伸出头来跟人家打招呼的时候,对方稍微移开了会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