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倾世风华:洪荒女主要逆袭-第1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果然,孔雀大明王轻易地从他的掌控中脱身出来,接着不再化为孔雀真身,而是变做人形,与无天的元神黑莲配合,将如来围了起来。
就在三人打得不可开交之际,天上又一阵金光飞来,孔雀大明王将金光吸纳,脑后竟然又出现了一个与佛母舍利相似却又截然相反的黑圆珠,乃是与佛门相反的魔母身份象征。
三人瞬间呆住了,天道竟然认同孔雀大明王为无天之母,难道就因为无天吸取孔雀大明王的力量重新幻化?
却不知,龙汉大劫皆因罗睺挑起,凤凰一族间接推动,西方亿万生灵遭殃,结下了无法言说的因果,佛教如今最为西方大陆的当家人,自然承接了这份因果。
是以,凤凰一族欠了西方,孔雀大明王入佛门偿还,而罗睺欠了凤凰一族,由无天认孔雀大明王为母作为偿还。
原本三方的因果是两两相对的,却因阿羞之死打乱了,变成了魔教欠凤凰一族,凤凰一族欠西方佛门,佛门又欠无天的三角关系。
三方恩怨牵扯不断,偏巧后土又横插一杆,使得三角关系更是乱了套。
如来和无天皆由孔雀大明王腹中而出,吸取孔雀大明王的力量修炼而成,由此生死仇敌变成了一母所出的兄弟。
龙汉初劫 孔雀佛母(6)
如来和无天皆由孔雀大明王腹中而出,吸取孔雀大明王的力量修炼而成,由此生死仇敌变成了一母所出的兄弟。
这种看似荒诞无稽的母子关系,却又得到了上天的认可,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石破天惊,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三人仿佛是认不清事实,又或者是被事实所唬住了,一时半会也恢复不过来,场面就这样沉默了下来。
而远方那燃灯古佛也终于赶了过来,看着三人目瞪口呆的表情,他心生疑惑,掐指一算,也被这个局面给摄住了,不知如何是好。
其实,无天与如来这两人一魔一佛,手中又有相生相克的黑莲金莲在手,再加上彼此之间皆为魔教和佛教之主,可谓是命运双生子也不为过。
孔雀大明王本来听从通天之命将如来和无天吞下,一来帮助无天重新幻化,进阶准圣之境;二来是如来认自己为母,通过这等手段让当年因为佛门收走截教三千红尘而使截教流落在外的气运重新回归。
如她所愿,如来亲口认了佛母,天道也就承认了此事,但无天跟如来一样从孔雀大明王腹中而出,天道也因此认可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这或许是冥冥之中自有主宰吧,上天承认他们兄弟身份,不过却是深仇不解、不死不休的兄弟,比之三清更加恶劣。
无天和孔雀大明王联手,足以和如来打成平手,原本如来是奈何不了他们,谁曾想燃灯古佛也搅和进来。
两大准圣合力,瞬间将无天和孔雀大明王死死制住,如来想要趁机将无天置于死地,彻底解决这个祸害。
哪知,无天见势不妙,再次化为黑莲,钻入孔雀大明王体内。
如来和燃灯古福忍不住惊呼,暗骂无天奸诈。
原来无天刚才见如来欲取孔雀大明王之命而不可得,立即想到孔雀大明王已是佛门之母,不但如来不能杀她,其他佛门弟子也不得对她动手,正是他最好的保护伞。
无天开口道:“如来,你从孔雀大明王体内化佛而出,那这孔雀大明王便如你母,你杀她便是杀母,如此大罪,哪怕你这佛祖也承受不得,现在我身在这孔雀腹中,我倒要看看你怎么对付我?哈哈哈……”
如来无奈,只得与燃灯古佛联手将孔雀大明王镇压,封印她的元灵,暂时带回灵山,然后再上报西方二圣。
如来见到西方二圣之后,便是一番请罪,说道:“两位世尊,弟子出言无状,竟使孔雀大明王成为我教佛母,如今佛门气运流散,弟子闯下此等大祸实属罪责难恕!”
阿弥陀佛宣了一声佛号,淡淡地道:“后土娘娘算策无疑,岂是你所能避开的?你你身处险境,不得已才出此下策,事出有因,错不在你,我等又岂会怪罪?”
西方二虽说无耻了点,奇葩了点,但对于门下弟子是真真儿好的,对如来更是委以重任,不忍轻责。
如来听了阿弥陀佛的话,原本忐忑不安的一颗心终于平定了下来。
龙汉初劫 孔雀佛母(7)
一旁准提佛母开口道:“好了,事已至此,再追究也于事无补,还是想想该怎么办吧?此番我佛门气运接二连三的流失,再这么发展下去,我佛门本来有些兴盛的势头又要沉寂了!”
准提佛母脸皮不停抖动,看得出他的内心是相当的不平静啊。
也是,佛门原本就是先天不足,比不得玄门道统,好不容借助封神大战渔人得利,吸取阐截两教气运,如今接连遭算计,气运不断流失,若不是一门双圣,又有诸多佛徒,说这佛门会垮也不稀奇啊!
阿弥陀佛叹息道:“气运流失还是其次的,最重要是无天,他吸取孔雀大明王的五行之力,很快就进阶准圣,此后修为大进,当是我佛门生死大敌。如今鸿钧道祖禁足圣人,除非天地大劫,否则我等均无法出手,还得另想办法将他从孔雀大明王体内逼出来。”
这时,一直沉默的大日如来佛说道:“两位师尊,想要取出孔雀大明王体内的黑莲,并不一定要用高深法力,也可用奇门之术。”
阿弥陀佛皱了皱眉道:“奇门之术?何解?”
大日如来佛眼中闪着一丝微不可查的算计,笑道:“我佛如来的大弟子阿依那伐医术高明,善于制造机关,号称‘三界第一神刀’,由他出手,自可将孔雀大明王体内的黑莲取出。”
准提佛母一拍大腿,叫道:“是啊,阿依那伐虽说修为不高,医术却极为了得,由这个三界第一神刀出手,何愁不能将黑莲取出。”
阿弥陀佛觉得这个提议很好,但是他内心总有一丝不安,究竟什么不安,此刻他说不出来。
当即,西方二圣便让如来把孔雀大明王交给阿依那伐,要他尽快将孔雀大明王体内的元神黑莲弄出来。
却不知,后土料敌先机,叫陆压加入佛教,化身大日如来佛,明面上皈依我佛,暗地里煽风点火,制造矛盾,搞内乱。
这阿依那伐乃是如来的大弟子,虽为如来之大弟子,却不受重视,如来认为他心浮气躁,根性不足,无法修炼成佛,最多修个罗汉果,由此心生怨恨。
大日如来了解到这一点,有意无意的接近阿依那伐,挑起他内心的怨恨,使其倒戈阵营,成为自己的人。
无天作为第四次天地大劫的主角,佛门的生死大敌,大日如来佛有些报复西方二圣,怎会任由他死于孔雀大明王腹中。
在大日如来佛的指示下,阿依那伐非但没有将孔雀大明王的无天弄出,反而利用自己的医术帮助无天提前幻化,修成准圣之尊。
至此,无天进阶准圣,局面扭转,第四次天地的煞气悄然蔓延,佛门大劫已成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孔雀大明王成为佛门之母和魔教之母的同时,碧游宫的孔宣心生感应。
孔宣端坐在蒲团之上,五色烟岚如同霓虹一样缠绕周身,犹如丝带飘舞;玉暂插云髻,丝绦束青丝,脑后插有五根尾翎,瑰丽绚烂。
龙汉初劫 石猴出世(1)
孔宣端坐在蒲团之上,五色烟岚如同霓虹一样缠绕周身,犹如丝带飘舞;玉暂插云髻,丝绦束青丝,脑后插有五根尾翎,瑰丽绚烂。
突然之间,孔宣脑后五根尾翎摇曳摆动,绽放神虹,虹光浩大,绵延不断,搅动五行之气,风云变幻,时而晴天朗日,时而阴云冰雹。
不多时,一个身穿五彩羽衣恶行恶相的男子从他庆云三花中跳出,化为一只虚幻的孔雀,浑身古朴盎然,根根翎羽上道纹密布,瑰丽无比,五根先天翎羽却是变得越发晦涩,甚至都若隐若现起来,大有返本归源之势。
看似五根先天神羽颜色晦暗,实则细看,才发现每根翎羽上面形成一个个五行明轮,旋转之下,周天无物不刷,端地厉害无比。
原来孔雀大明王成为如来和无天之母,母子远比师徒要亲密,气运更是连为一体,此时佛门大兴在即,而魔教也要崛起,双方气运之强,自是不言而喻。
孔宣乃是孔雀大明王本体,本为一体,孔雀大明王获得佛魔两教的气运,他本人也是受益无穷,再加上他是截教首席大弟子,占有一部分气运。
此时,三教气运同时汇聚到他身上,气运之强,竟丝毫不亚于人阐截三教的掌教教尊。
气运决定着修炼,气运越强,福泽越深,修炼速度自然越快,孔宣修为深厚,原本快要斩去第二尸的门槛,陡然间获得如此强大的气运,个中修炼难点逐一突破,成为第四位斩去第二尸的圣人弟子。
通天见到孔宣斩去第二尸,力压人阐佛三教弟子,既是欣慰,又是感动,蓦地里心中一酸,喃喃道:“若非小妹爱屋及乌,赠与孔宣这等奇妙机缘,他焉能这么快斩去第二尸。嗯,爱屋及乌,小妹一定还爱着我,才会如此眷顾孔宣……可我……”
通天心中又是甜蜜,又是酸楚,最后化为一声长叹,暗暗发誓一定要查出诛仙四剑的秘密,将这个可恨的幕后黑手找出来。
却说洪荒破碎,天地崩裂,盘古三清以先天至宝重开天地,分为四大部洲:一为东胜神洲,二为西牛贺洲,三为南赡部洲,四为北俱芦洲。
东胜神洲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便盘古三清牢牢占据,成为玄门道教根基之所在。
东胜神洲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
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山,唤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乃为仙山福地也!
花果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这块仙石暗合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因此高三丈六尺五寸;又合政历二十四气,因此石身周圆二丈四尺;又合九宫之数,因此石生有九窍;又合八卦之数,因此生有八孔。
当年巫妖大战,双方死伤惨重,共工怒撞不周山,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女娲炼石补青天,一共炼制三万六千五百零二块五彩石。
女娲补天用掉三万六千五百块,余下两块五彩石,一阴一阳,之后随手丢弃。
龙汉初劫 石猴出世(2)
女娲补天用掉三万六千五百块,余下两块五彩石,一阴一阳,之后随手丢弃。
阴性五彩石落于大荒山无稽崖,历经上万年风雨,日月精华涵养,灵性已通,被路过的一僧一道谈论的红尘荣华富贵之事吸引,生出凡心,化作一通灵宝玉,降临昌明隆盛之邦,温柔富贵乡,演绎出一段风流冤案,其感慨经历奇异,留字于无稽崖青埂峰一石壁,被一空空道人抄录,流传世间。
即是脍炙人口的《石头记》,被清人曹雪芹修改一番,成为《金陵十二钗》,成后世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当真奇妙神识,倒也是福德深厚,日后成就不可思量。
阳性五彩石却被花果山的一只猴子无意中得到,这猴子乃是混世四猴中的灵明神猴,深知圣人之物灵性非凡,便想将其吞噬,增加修为,但它小看了五彩石的内含的强大力量,反而被撑死了。
由此,灵明神猴与五彩石合二为一,即为灵明石猴,一起被天地灵气同化,变成花果山山顶上的仙石。
灵明石猴虽然身死,但是灵性不失,每日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
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便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
却是因其乃五彩石所化,五彩石乃是女娲为了补天所炼制,如今五彩神石化形而出,本能的却是要查看天是否完整,是否需要填补。
却不想惊动了天庭的玉帝,驾座金阙云宫灵霄宝殿,聚集仙卿,见有金光焰焰,即命千里眼、顺风耳开南天门观看。
二将果奉旨出门外,看的真,听的明。
须臾回报道:“臣奉旨观听金光之处,乃东胜神洲海东傲来小国之界,有一座花果山,山上有一仙石,石产一卵,见风化一石猴,在那里拜四方,眼运金光,射冲斗府。如今服饵水食,金光将潜息矣。”
玉帝心想:“区区一个石猴成精,怎么弄出如此大的动静?”
惊讶之下,他便暗暗用昊天镜向花果山方向看去,却发现昊天镜中竟是一片模糊,什么也看不到。
玉帝不禁一惊,他的昊天镜乃是鸿钧道祖所赐,极品先天灵宝,以查探三界各处,当然除了圣人的道场之外,如今这昊天镜不能映出花果山上的情景,只有一个解释,这只石猴与圣人有关系,而且是非比寻常的关系,借助圣人功德祥瑞,遮掩了昊天镜的探查。
自从后土叫刑天砍下玉帝的头颅,玉帝已经深刻体会到圣人的厉害,自然不敢得罪圣人,便道:“下方之物,乃天地精华所生,不足为异。”
众神闻言,也都深表赞同,毕竟天地精华所孕育之物,在出世之时有所异象,却是再正常不过了。
天庭不重视,诸天七圣却重视得很。,毕竟圣人元神寄托天道,可以预知未来大势,灵明石猴一出世,他们便知道佛教大兴之机终于来了。
龙汉初劫 石猴出世(3)
灵明石猴之所以能成为佛门大兴的奠基人,皆因其乃是女娲的五彩石所化,身负女娲补天的大功德,所以福泽深厚,气运旺盛。
大赤天八景宫中,老子眉头一皱,掐指演算片刻,喃喃自语道:“哼,一个棋子而已,蝼蚁一般,难堪大用,难道还有反了天不成,贫道倒要看看你佛门如何利用这枚棋子。”
旋即,老子恢复了云淡风轻的神情,默诵黄庭,静修道法,一副仙风道骨的风姿,飘然欲飞,不似凡人。
清微天弥罗宫宫中,元始天尊脸色阴沉,咬牙切齿道:“这厮竟然是佛门护法,简直岂有此理!”
上清天碧游宫中,通天感应到灵明石猴是佛门大兴之契机,眉头皱了皱,随即入定感悟天机,探寻诛仙四剑奥秘去了。
佛门大兴也好,衰败也罢,统统不干他的事,对他而言,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揪出幕后黑手,求得后土的原谅。
六道轮回中,后土见到孙悟空出世,心底嘿嘿一笑:“哼哼,好戏登场了,走着瞧吧!”
太素天娲皇宫中,女娲得知这石猴竟是她补天之后剩下的一块五彩石所化,心中喜忧参半,喜的是她的五彩石所化的石猴这么可爱,忧的是他竟会成为佛门大兴的基石。
极乐天须弥宫,西方二圣得知是佛教护法降世,皆是惊喜不已、激动不已。
阿弥陀佛欢喜不尽地道:“天道酬勤,我们辛苦了这么多年,现在我佛教终于要大兴了!”
准提佛母哈哈笑道:“此子与我有缘,合该为我的弟子。如今我佛门一枝独秀,呈现大兴之势,正要此子将我佛门无上妙法传之东土。”
阿弥陀佛合十道:“善哉!善哉!师弟所言甚是,道门昔日气运正隆之际,咄咄逼人,如今日渐式微,正是我佛门兴起的大好时机。此子乃是我佛门大兴关键,还需师弟好生教导,方可大兴我佛门。”
准提佛母笑道:“师兄且放心,我自有准备!”
原来当年鸿钧道祖给诸天七圣下了禁足令,要他们在混沌天外天建立道场,非大劫不得出,准提佛母却刷了个心眼,将自己斩出的善尸留在了人间。
准提佛母乃是庚金菩提树所化,他斩出的善尸自然也是菩提树,乃是一道人打扮,道号‘菩提老祖’。
菩提老祖在人间的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立下了道场,明面上装得仙风道骨,暗地里却依旧是坑蒙拐骗的那一套,哪个修士资质好就强抢哪个回西方。
菩提老祖虽然知道灵明石猴与他师徒之缘,却不曾去找他,却明白时机未到,还不是相见之时,寻了也是无用。
待石猴明悟生命真谛,欲求长生不老时,才是二人相见之时,因此悠哉悠哉等着石猴到来。
石猴出世,就说明佛法东传的机会到了,准提佛母便光临八景宫,与老子这个玄门首徒商议取经传法之事。
准提佛母笑道:“大师兄多年不见,别来无恙否?”
老子抚摸着白须,笑眯眯问道:“道友不在极乐天清修,来我八景宫所为何事?”
准提佛母道:“贫僧久居西方之地,却是多日不曾出来行走,今日来此,却是探望一番,以解相思之愁啊。”
老子听得一阵恶寒,两个大男人,还相思之愁,亏得说得出口,也不嫌恶心?
龙汉初劫 八十一难(1)
老子缓了一口气,消化了一下内心的恶寒,说道:“你我皆为圣人,一举一动关乎众生安危,的确该走动走动,免得生分了。道友久居化外清净之乡,不染红尘之浊,静享极乐,让人叫老道羡煞啊!”
老子晃一晃手中白拂尘,道韵横生,异象纷呈,仙茗煮沸,茶香清淡,烟气袅袅,白烟演化,仙鹤翩翩,凤凰飞舞,环绕周身,直欲飘然而去。
准提佛母眯着了眯眼,笑道:“我等修身养性,潜居化外之地,普渡众生,消灾度厄,不似道友清净无碍,炼丹修身,潇洒自然,更是让人望之心生羡慕啊!”
明面上说的是羡慕,暗地里却讽刺玄门凋零,无人可教,无徒可授。
老子闻言,面如平常,古井无波,不为所动,好像没有听到一样,让准提佛母颇有些拳头打到棉花上的憋屈感。
修为到了老子、准提佛母这等混元圣人的层次,说话却是并不需要打机锋。
准提佛母深知,以老子这位圣人大师兄的修为,事情必然早已经了然于心,拐弯抹角只会平白让老子看笑话。
准提佛母便直截了当道:“大师兄,贫僧观四大部洲,众生善恶,各方不一。东胜神洲者,敬天礼地,心爽气平;北巨芦洲者,虽好杀生,只因糊口,性拙情疏,无多作践;我西牛贺洲者,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但那南赡部洲者,贪阴乐祸,多杀多,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
“我佛门一向以普度众生为己任,此乃大教之根本,不敢有违,所以我佛门欲要传经东土,解众生之苦,不知大师兄以为如何?”
老子闻言,眼中精光一闪即逝,沉默不语。
准提佛母深知老子这位玄门大师兄的厉害,不显山不露水,端地厉害,明面上和和气气的,暗地里却给你使绊子,这才佛法东传要是得不到他的同意,肯定是无法顺利进行了。
准提佛母笑道:“我佛门慈悲为怀,普度众生,还请大师兄顺天应人了。”
老子面色沉肃,却是知道封神大劫后,玄门衰落,佛门大兴,佛法东进,乃是天道运作,圣人也不可违。
老子心中抉择一番,半响言道:“此乃无上慈悲之举,只是天地有善恶,除恶务尽亦是不妥,还望道友仔细思量。”
准提佛母要的就是他的点头答应,当下按捺住心中喜悦,点头道:“自然如此,虽说南瞻部洲妖魔猖獗,但是天地自留一线生机,我佛门也熟谙此理不会做出伤天害理之罪孽之事,这点还请大师兄放心。”
话虽说这么说,准提佛母脸上笑嘻嘻,心里却是妈卖批。
太清道德天尊老子,平时装模作样,满口仁义道德,遇到关键事情的时候,一心为自己打算,满口顺应天道,天机大势,到头来却是连亲兄弟都算计。
但是没办法,谁让他是鸿钧道祖的首徒,圣人中的大师兄,鸿钧道祖不在,他就是玄门的当家人,加之本人实力又强,实在得罪不得,恐怕也只有后土才敢公然和他对着干了。
龙汉初劫 八十一难(2)
老子笑道:“既是如此,贫道也就放心了。”
尽管心中万般不愿,但是他为了破解诛仙剑阵,欠了西方二圣的因果,他就必须偿还。
何况,佛教如今气运正隆,如日中天,势不可挡,那么就开闸泄洪般将其气数尽数释放,大兴到底,盛极必衰,待得衰落之后,必定是万劫不复,再不会出现现在这样,半死不活,涅槃重生的景象。
老子心中却是冷笑,日后自有尔等好看,稍一沉吟后,问道:“道友想要东传多少部佛经?”
准提佛母道:“夫天道,一为始,三为发,五为全,七为盛,九为极。我佛门讲究九九归真,须传八十一部经书。”
就在这时,八景宫内扬起一把冷凌凌的声音道:“八十一部经书?好大的口气,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准提佛母辨析声音,知道是元始天尊到了,当下皱了皱眉头,道:“二师兄既然来了,为何不现身一见?”
话音刚一落地,就见一个身形显现了出来,此人正是那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元始天尊面容沉肃,威严庄重,肩挑日月,眼映苍穹,手中握着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