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清]炮灰奋斗史-第2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敏宁有百分百的把握,这些人没有得到教训,大概朝廷一出格,这些人还会骂,骂的比上一回还会更凶。她十分理解这些人的心理,并不是说读书人全都不是好的,可总有一部分读书人喜欢闹腾,大概觉得只有闹腾了才能够显摆出他的与众不同来。
弘暻离开了杏花春馆,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去家医学院善于调养身体的大夫给请了过来。
眼下医学院内的大夫云集,背后有人撑着腰,大夫的地位也有所提升,越来越多的学医,再加上大清医馆的规范,医院一座又一座的建设,已经形成了每个省必有一家大医院。
听说就连民间的大夫想要行医,必须得去各个省的医院考试,只有通过才会给予行医许可证。
民间府衙会突击那些行医之人,凡是无证的人员,全都当成假冒大夫逮捕起来。
市场规范了起来,庸医越来越少,百姓也更喜欢到拥有行医许可证的医馆去看病。
不过,最喜欢的还是医院,在医院里有太多藏龙卧虎的大夫,一些民间不能够治疗的病症,往往在这里可以得到安心诊治。
可惜的是,医院里住院会太贵,没有一定家财根本就住不起。
弘暻这个念头也只是在脑海里转了一下,他有心在全国范围内铺开医院,可是这些都属于额娘的产业,就算想要大面积铺开,也得得到额娘的同意。
弘暻没有等大夫,就直接去了万字殿,毕竟从医院将大夫请过来,最起码也得两个小时。
所以他先来到了万字殿,大概是得到了额娘的指示,这一次万字殿的守卫并没有拦着他。
弘暻心里松了一口气,还真怕额娘会反悔。
苏培盛耷拉着脑袋,守候在门前,这时候察觉到旁边有人走过来,忘记抬头看了一眼,这一看,又忍不住揉了揉眼,才发现并不是自己的幻觉,他忍不住热泪盈眶的喊了一声,“三皇子!”
这一声那叫做一个缠绵悱恻,里面参杂着激动,兴奋以及委屈等等情绪。
听得弘暻都愣住了。
他走到他的面前,亲热的喊了一声,“苏公公。”
苏培盛忙揉揉眼睛说,“奴才当不得,三皇子这一声苏公公。”
弘暻拍了拍他的肩,当作安抚,然后看着紧闭的大殿门,问他,“汗阿玛可在里面?”
苏培盛当即小声道,“在呢,在呢,方才皇贵妃过来,万岁爷就不让奴才进去伺候,说是要静一静。”随即又有些埋怨道:“万岁爷对皇贵妃一向宠爱有加,皇贵妃竟然做出这种事情……”
弘暻听了有些尴尬,一方是自己的阿玛,一方是自己的额娘,他处在中间原本就为难。
他开口打断,“既然汗阿玛在里面,那你通报一下就说我求见。”
苏培盛陪着笑脸说,“三皇子,那你等一等,小的这就进去通传一声。”
弘暻也没有多,苏培盛就转出来,“三皇子,万岁爷叫你进去。”
点了点头,弘暻看着苏培盛已经有些陈旧的衣服,补充了一句,“公公还挺放心,额娘既然已经允许我见汗阿玛,那说明情况已经有了好转,日子总会好起来的,回头我就派人送一些得用的东西进来。”
苏培盛忙说,“三皇子不必如此,万岁爷所用之物,一应都是园子里最好的。”
“可是你……”弘暻看了看他的衣服。
苏培盛低下头来,看了一眼身上的衣服才明白过来,原来三皇子是看他穿的陈旧,才误以为万岁爷被怠慢了。
“奴才委屈些无妨,只要万岁爷好一切就好。”
弘暻再次拍了拍他的肩,不管怎么说,苏培盛对于汗阿玛都是忠心耿耿的。
弘暻走进了东侧殿,一眼就看见了汗阿玛坐在桌子上,手里拿着一沓稿子在看。
“儿子给皇阿玛请安,祝汗阿玛万福金安。”看到汗阿玛苍老的模样,弘暻鼻子有些酸,走到他面前跪下磕头。
四爷侧过头来看到跪在地上的弘暻,“起喀吧。”然后将稿子放在桌子上,才转过头来,看着他说,“像什么样子还不起来。”
弘暻眼睛还有些红,他眼神里带着思念,“汗阿玛,这一年来,您的身体还好吗?吃的怎么样?用的怎么样?这里的奴才伺候的好吗?”
四爷看着健壮的儿子,心里很高兴,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说,“好,我好着呢!只是前段时期在排丹毒,身体承受不住,才变成这个模样。回头养一养总能养回来。”
“那就好,那就好。”弘暻喃喃自语,随后又想到了什么,张大了眼睛问,“汗阿玛,到底谁引您吃的丹药,您告诉儿子,儿子要杀的这群祸害你身体的人!”
四爷摇了摇头,“已经被你额娘给抓起来了,也是我急迫,想要身体强壮起来,才寄希望于这些丹药上,既然我已经知道这些丹药的危害了,自然就不会再服用。”
弘暻点了点头,然后看的四爷问,“汗阿玛,额娘这样对您,您有什么打算?”
四爷走到桌旁,然后拍了拍桌上的稿子,说,“你坐下,咱们爷俩一同看看,你额娘说的对,眼下我大清已经成为这个星球上最厉害的国家,除了自己走向灭亡以外,别人是不可能打败我们。所以是该需要限制君王的权利,限制一个君王不会为一己之私,将整个国家带入战乱之中。”
弘暻在桌旁的椅子上坐下,两眼惊愕的看着四爷,“汗阿玛,您的意思是同意额娘限制皇帝权力的办法?”
四爷点了点头,“皇帝也是人,也有做错事的时候。就算是皇考,也不可能保证自己这一生做的事情全都是对的。现在咱们大清已经成了眼下这块土地上最强大的国家,那么就不再需要一个拥有开拓进取精神的皇帝,接下来只需要子孙能够守住这个国家就行。”
“何况限制皇帝的权力,并不是说让皇帝当一个傀儡,我看了这《□□总纲》,大体还是维护了我爱新觉罗家的权益,只是皇帝再也没有立法权,项政策之类的都需要下面提交上来,由下议院审核之后再由上议院审核,最后呈给皇帝审核。皇帝若是觉得这项法案侵害了身为皇家的权利,可以直接否决。这样也好,什么样的法案下面是最应该知道的,而不是由我们这些高高在上不深入民间的人来制定。”
弘暻半疑惑的问,“真有那么好?额娘不是说要与士大夫共天下吗?”
四爷笑了笑说,“皇考曾经在千叟宴上说过一句话,他说,‘这个天下不仅是朕的天下,是你们的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按照你额娘建立学校的速度,想必百年之后,整个国家没能读书的人只是少数。那么到时候与士大夫共天下又如何?士大夫,又不是一成不变的,总能够被那些贫寒之士取代。到时大概只有我皇室跟少数家族长存。”
弘暻恍然醒悟起来,这就跟科举制度一样,科举的出现打破了四家对知识的垄断。
而学院的出现,改变了只有少数人能够读书的现状,往后绝大多数人都能识字,有天分的还能够继续读,甚至能够进入官场。
“额娘现如今正在建设一个议会堂,这个大堂比太和殿还要大,已经快要完工。现在各地第一批各行各业有名望的人,都聚集到京城来,等待五月份的议会。”弘暻将知道的事情给说了出来。
四爷沉吟了一声,“这件事看你额娘会不会跟我商议。现在你额娘对我还没有放下戒心,暂时出不去,你在外面看着点,千万不要让那些居心叵测的人混入京城来。”
弘暻点了点头,又想到一件事,告知了四爷,“汗阿玛,你被关起来的时候,十四爷他离开了京城。”
四爷听到这件事情并不意外,“你十三叔呢?”
“十三叔腿疾复发,额娘已经夺了他的职位,打发他回荣养。”
四爷听了有些紧张,“十三大腿疾又犯了?”
弘暻神情有些担忧,“是的,年初那一会儿,阴雨连绵不断,十四叔腿都已经烂成了一块,大夫说,要是不锯掉可能保不住命。”
四爷喃喃自语,“怎么病的这么厉害?”
弘暻又继续说,“这些年里十三叔,南来北往从来没有歇着,这次要不是额娘收了他的权打发他回去,又派了一位医术高明的大夫守在王府里,十三叔可能就熬不过去了。”他这是在拐弯抹角为额娘说好话。
“那现在呢?”四爷急切的问。
弘暻叹息了一声说,“额娘派人劝说十三叔将腿给锯掉,不过十三叔根本没有允许人进府。”
四爷收回了急切的眼神,他一脸慎重的跟弘暻说,“你十三叔这些年帮助阿玛很多,可以说阿玛最亏欠的就是他了。你回头就亲自代替阿玛跑一趟,就说没了腿,他仍然是朕最信任的弟弟。”
弘暻得了这话点了点头,十三叔对于他们家那是真的没的说。
说完这些话之后,四爷才摸了摸桌子上的稿子,继续说,“你额娘那边的事情先看着,千万不要让人逮着了空伤了她。”
弘暻慎重的点头,然后看了四爷眼角的细纹说,“汗阿玛,额娘方才让我过来,还让我去叫大夫一同来。”
四爷笑了笑,脸上带着了然,“你额娘到底心软了。”
新年过完之后,大清各地都在忙,所有的县衙府衙,都在按照朝廷的规定,挑选人送进京。
按照人口比例来,人口多的挑选的自然也多,人口比例少,挑选的最少。
先从最开始的乡镇开始,乡镇挑选不超过一百人,挑选的多是当地德高望重的人,或是大善人,或是为家乡做过大贡献的。
乡镇挑选完之后送到县城,再由整个县百姓投票选举,选举出不超过四百五十个人民代表再送到府城去。
所有县城有人民代表放到府城挑选,一个省的人民代表不得超过一千人。
全国不得超过三千人,也就是说,最终将有三千个人民代表来到京城参加议会。
而这三千个人数分派到各个省以及新纳入大清的疆域,一个省最多也就分到一百多人,有些甚至只有几十个人。
第一次举办这样的一会,显得有些仓促,衙门传达了意见之后,当地的乡镇就将人送到县衙再由县衙随意挑选了一批人送到府城去。
到了府城之后,府城挑选的自然是出自府城的人民代表,因为第一次没有什么经验,大家都是按照倾向于自己的方式来。
这些敏宁都没有管,大家都是大姑娘上轿头一遭,像这种挑选人民代表的事未来肯定会有专门的规范,眼下自然是怎么随意怎么来。
基本上到了四月份,全国的选举都已经结束,开始坐上了通向京城的火车。
甚至一些距离京城远的省份,比如广东一带,早在三月底就乘船乘火车往京城赶。
四月过半,除了外蒙的人民代表以外,基本上都聚集在京城了。
外蒙的人会晚一点也不例外,不同于内蒙开始大批量种植苜蓿,不需要再逐草来赶放牛羊,逐渐的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小城。
外蒙有些部落还遵循着以往的习惯,每到春天就寻找水草丰沛的地方,这些部落一旦散开,想要再寻找回来,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更不要说在庞大的草原,通知他们选举这种事情。
光是将消息通知到各个部落里就花费了三个月的时间,半个月后每个部落匆匆忙忙的挑选了几个人,一起赶赴京城。
五月份,京城就出现了一桩奇景,全国各地操着不同的口音说话,明明都是同一个国家的人,却根本听不懂对方所说的话。
好在,这些年来,因为有了遍地开花的学院,在学院里开始用拼音来教学,导致大家普及了官话。
各地都有会说官话的人,虽然说带着各地的口音,可好歹都能够听得懂。
这一次挑选人民代表,还有一个前提就是识字,总不能人家提供什么法案,人民代表都看不懂吧。
至于各地提的什么法案,在这一点大家已经准备了,到了京城之后,几千人一交流才发现自己提的法案太过不值得一提。
别人家都是提议将火车见到自家门口,反倒是他们只提一些修桥铺路的小事。
最后有不少现在开始连夜改动,尽量往高大难上面提。
下议会举办在即,大会堂已经准备完妥,按照四方四正的的模式来建造,总共也只有一层,但是这一层非常高大,足足比得上旁人的三层。
全都是由水泥钢筋浇筑而成,墙上刷着白涂料,外面同样是白色,里面再通上灯,整个会堂非常亮堂。
这是一个可以容纳下近五千人会议的大会堂,虽然说各地就能够聚集到近三千的人民代表,但是不代表京城内不能参与,两边各设有一千个坐席,用来旁听。
一般这些旁听者都是来自于宗室跟各大家族,或是皇室人员。
敏宁只打算听上议会,下议会太乱,只有真正好的方案才会提交到上议院,正好可以将弘暻给派过去旁听,也算是增加他的资历。
整个五月份下议院都在开会,直到将所有的方案全都审核完成。
一些不靠谱的方案全都被打了回去,只挑选了近一百个靠谱的有建议性的提交上去。
上议会人数比较少,也只有近一百人,一百个人哪里不能够放?暂时就放在了圆明园前面一个稍微偏僻的院子里。
这里有新的法案提交上来就会交给上议院审核,上议院就比较严格了,若是说下议院只要一半的人举手就算通过的话,到了上议院就需要三分之二的人,在这里审核更严,一般举手未达到三分之一直接刷掉,达到一半,放在一旁等会再商议。达到三分之二直接送过去呈个皇贵妃。
很少出现百分之百都同意的,毕竟众口难调,光是各方牵扯着各方利益,根本就不可能出现百分之百都举手。
下议院的人来自各行各业,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诉求,这些诉求一般只有很难达成的才会送到下议院。
送到上议会的绝大多数都属于大范围的诉求,这样足够引起国家的重视,等上议会审核完成以后,送给皇帝,一般没问题基本上就定下来了。
不过,眼下是皇贵妃掌权,自然就送给皇贵妃。
而上议院审核的第一个法案并不是下议院提供的,而是从圆明园递过来的。
没错就是《□□总纲》。
这就形成了一个规则,就算是皇帝想要通过什么法案,也得先交给上议院审核。
上议院若是审核不通过,就不会递给皇帝,毕竟皇帝只拥有一票否决权,并没有一票通过权。
然后两者会慢慢磨,直到磨到双方共识,才能够通过。
这才是敏宁最终的目的,不让皇帝太过肆意妄为。
敏宁派人送过去的《□□总纲》,是经过四爷亲手改正过的,也就是说若是《□□总纲》通过的话,四爷亲手为皇帝一职拷上手铐。
说实话,四爷能够做到这一步,敏宁是不敢相信。
不过,他既然都走出了那一步,她也愿意尝试着信任他。六月,下议院结束了跟菜市场一样的谈判,由上议院进驻到大会堂里。
第一天就出现了一件令所有人大出意料的事情,那就是出场的不仅有皇贵妃,还有被称为关起来皇帝!
皇帝的出现,一下子令所有人都惊惶不安,要知道他们接受了皇贵妃的指派,就说明他们已经抛弃了皇帝。
这个时候皇帝就突然出现,这怎么不让所有人惊骇欲绝。
一时之间,不少人都拿眼睛盯着皇贵妃,人与人的信任呢?说好的囚禁了皇帝!
第194章 那些清穿的日子(完)
四爷的出现; 一下子惊住了不少人,特别是那些小动作不断准备摘胜利果实的人。
这一下子四爷的出现,直接把这些人的想法给打消了; 有些人捂着不断跳动的心脏; 开始怀疑这里是不是有什么阴谋,是不是皇帝真的在做局; 将皇贵妃摆在明面上,他自己则躲在暗处; 查看一切心怀叵测之人。
有些人的脸色非常糟糕; 而有些人呢; 却因为皇帝的出现,脸上浮现出惊喜。
脸上露出惊喜的无一不是皇帝的忠实拥护者,这些人之所以听从皇贵妃的话; 主要原因就是皇帝没有传出什么音讯来,这些人没一个能够相信皇帝真的被皇贵妃给困住了,就算困住了,也能够传些消息出来吧。
在没有得到确切消息之前,这些人都是按兵不动。
敏宁扫了一眼周围一圈人; 然后领着四爷来到了右上角; 右上角只有一排座位; 在这一排座位上正坐着弘暻和弘时; 这是专属于皇家的座位。
弘暻一看到汗阿玛跟额娘联手过; 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他连忙将弘时给拉了起来; 赶紧的让出了位置。
“汗阿玛,额娘请坐!”
弘时张大了嘴,跟其他人一样,他对于四爷的出现也非常吃惊,自打汗阿玛被关起来之后,圆明园的大门就对他关闭了,他再也不能跟以往一样畅通无阻的进入园子里。
弘时最开始在外面也急得很,他急的不是旁的,而是担忧自己的额娘,后来透过三哥一打听,额娘还跟以前一样,他才放下心来。
至于汗阿玛的处境,他一点也不担心,最多也就被圈起来,皇贵妃根本就不可能动汗阿玛一根毫毛。
毕竟皇贵妃的权势来自于汗阿玛,只要汗阿玛还活着,皇贵妃就有靠山,一旦汗阿玛驾崩,不用猜测,不管是朝廷还是宗室肯定有大批的人会将她赶下台。
别说她有一个被作为继承人的儿子,她就能够继续把持朝政。别忘了三哥可是没有被汗阿玛正式册封为太子,正是因为没有正式被册封为储君,他的位置还不那么稳定。
一旦汗阿玛出现了什么差池?弘时一点也不怀疑,那些人会将皇贵妃和三哥一同赶下台。
时间过去一年,弘时以为汗阿玛会继续关着,朝廷跟宗室继续装聋作哑,任由皇贵妃把持着朝政。
他以为最终两者争斗起来的会是宗室跟皇贵妃,然而没想到,在这个时候汗阿玛同皇贵妃一起出现了。
所有的猜测都在这里戛然而止,不用怀疑,弘时都能够猜测到这背后肯定是汗阿玛在出谋划策。否则皇贵妃要真的跟汗阿玛扯破了脸皮,不可能如同这回一样,携手出现在众人面前。
四爷的出现,一下子打翻了所有人的猜测,也一下子使得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他的出现,以及跟皇贵妃之间平静就是在告诉所有人,皇贵妃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他所支持的。
“把嘴闭起来!”眼看着额娘跟汗阿玛相继坐下,弘暻凑到弘时耳旁小声的警告。
弘时闭上了嘴,然后小声的问他,“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弘暻耸了耸肩说,“正如你所看到的,他俩和好了。”
弘时当即瞪大了眼睛,从弘暻话里透出的意思,就可以看出来这和他之前的猜测有所不同。
他之前猜测汗阿玛是跟皇贵妃在联手做戏,可听弘暻的意思很明显得出之前汗阿玛是真的被皇贵妃给关起来,只是不知道为何皇贵妃说服了汗阿玛,让汗阿玛摒弃前嫌自愿为皇贵妃坐台。
弘时看着前面两人的身影眼珠子乱转,这二人还真是……
弘时都不知道该用什么成语形容才好,仿佛被什么话哽住了喉,就算是有千百种语言也不能够形容此时的心情。
弘暻拉着弘时在后面坐下。
四爷扫了一圈宽大的大会堂,然后询问敏宁,“这里够大,可是说话能够听得清吗?”
敏宁同样小声的回答他,“有了电,之前做的那种喇叭,可以放出更大的声音,放心,肯定能够听得清。”
四爷跟敏宁的出现,一下子使得整个大会堂里都沸腾起来,不过只有区区百人,倒是使得整个大会堂显得非常空旷,所有人都集中在最前面的几排位置上。
左右两旁侧位上坐着不少人,有些是参加过下议会的人民代表,这导致出现一个滑稽的场面,那就是旁听的甚至比上议院的议员还要多。
很快有人上来询问皇帝和皇贵妃,会议是否开始?
四爷对这些一无所知,便转头看敏宁,敏宁点了点头,那人才小跑出去。
随后张廷玉上台,张廷玉详细的说明了这一次会议的内容,以及参与进这一次会议的有哪些人。
等大致说完之后才开始念起第一个上台的人。
第一个上台的是云南的代表,这个代表原来是一名土司,自从朝廷改土归流之后,他们的日子就不好过了,这一回出来的人提出希望能够自治,就是自己人治理自己人。
他详细的说了自治的方案,比如说允许少数族群参与到科举中来,然后派遣当地出身的官员去管理当地。
这等于是拐弯抹角将人事权交给了朝廷,毕竟相对于朝廷调遣过去的官员,自己培养出来的官员不会对他们族裔那么狠。
那位提出这个方案的代表泪流满面的诉说着大清派遣去的官员,手段是多么狠辣。稍微犯点事,放到他们手上,结果就是抄家灭族。所以急切的希望,由他们自己来治理,就算派遣官员也希望是云南省出生。
下面都上百位议员开始交头接耳谈论起来。
四爷听到他这番话不由若有所思,随后转过头来询问敏宁,“你觉得这个提议怎么样?”
敏宁听了之后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