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妇成长录-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濂嫂子点了点头,然后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又问道:“文祥走了也有四个多月了吧,有没有家书回来啊?”
沈兰摇了摇头,她咋知道原主老公的事情,她刚穿过来才半个月左右,濂嫂子见她摇头,自然就误会宋文祥不曾有家书回来,不过想到宋文祥虽然走了四个月,也不晓得到没有到边关,毕竟边关路途遥远,如果靠人力走过去,只怕都要走上好几个月才能到吧,想到这些看向沈兰的目光更加怜悯了起来。
“对了嫂子,不知道平日里你这里收不收东西?”沈兰问道,按说像濂嫂子家这样的铺子应该会收一些东西吧,在沈兰之前的记忆里,小时候因为经济不宽裕,有时候会拿鸡蛋去换盐,更有人在收割一季稻的时候挑了青苹果去村里换粮,所以说不定这里也会收一些东西。
闻言濂嫂子看了沈兰一眼,自然也就明白了沈兰的意思,想了想才开口:“倒是收些鸡蛋、草鞋什么的,对了,你可以去前面志文家的布店问问,说不定能接到做衣服的活儿。”
说完又想起沈兰之前说过失去记忆的事情,于是又说道:“你大概也不记得志文家了,就是宋志文家里,他家娘子你喊文嫂子就行了,平时都是文娘子看铺子,她家应该会有接做衣服的活计,你且去试试看。”
沈兰点了点头冲她再三道谢,随后又问了几家店铺的情况,这才知道几乎每家都是姓宋,然后大家都沾亲带故,就是那不姓宋也是宋家的上门婿,总之宋家铺其实就是几乎都是姓宋的人家。
离开杂货铺,沈兰还是去了布店,虽然她很怀疑自己会不会做衣服,但是人家好心指了路,她总归要进来一下啊,否则到时候不知道被人背后说什么,二回再跟人打听消息,人家也就不会多说什么了,这些人情事故沈兰还是知道的。
布店,沈兰还是第一次进,比起杂货铺,布店的陈设就一目了然多了,高高的柜台上堆了些普通货色的布料,而在柜台后面的货架上摆着一匹匹花色亮丽的布匹,看那质地不仅仅是棉布,还有丝绸和缎子,那缎子花色更亮丽一些,花纹也多一些,十分的炫丽。
“买布?”比起杂货铺来,这布店就门可罗雀,看铺子的的确是一个妇人,应该就是濂嫂子说的文娘子了。
文娘子身上穿了件粉色白边的棉布褙子,头发上插了支银钗,梳的是堕马髻,给人的感觉冷冷淡淡不是很容易搭上话的人。
“嫂子,我想问问有没有什么活儿能接的?”沈兰也不拐弯抹角,脸上挂着几分小心的笑容。
文嫂子上下打量了沈兰一眼,然后果断地摇了摇头。
“不是我不给你做,只是你家婆婆向来不讲理,万一误会那衣服是你为自己做的,到时候贪了去,你也没有钱来赔给我不是。”文嫂子倒也没有摆出什么脸色,只是徐徐道来。
顿时沈兰脸微微红了红,心里忍不住吐槽道:看吧,就晓得宋王氏是个坑货,现在坑得儿媳妇连接活儿都接不了,害死人不偿命啊。
想了想,沈兰又问道:“不晓得嫂子这里有没有布头卖?”
这个倒是有,不过就是布头,其实价钱也不便宜,而且有时候人家来买布,买的多了也能送一些给人家作添头,所以文嫂子心里计较了一番才开口:“不晓得你要大一点的还是碎一点?”
沈兰心里计算了下,她手里没多少钱,另外也不晓得能不能做出合适的东西来,这么一想于是开口回道:“碎一点的吧。”
像是猜到了沈兰的打算,文嫂子点了点头,却还是劝了句:“碎一些的倒是便宜,只是却也无甚大用,你买回去也不划算啊。”
“谢谢嫂子的好心,不晓得这碎布怎么卖?我想买了回去给我家孩儿做些鞋袜和兜兜。”沈兰解释道,当然如果她做不出合适的工艺品,最后大概也只能用来做自己孩子的鞋袜和兜兜了。
听来沈兰的解释,文嫂子也特意瞄了瞄沈兰的肚子,这才开口道:“碎布三文一斤,你要多少?”
沈兰也没个成算,再加上采茶才赚了那么一点钱,今天已经花掉了十五文,她也不敢多花,于是犹豫了下才道:“嫂子给我称两斤吧。”
这回文嫂子倒也没说什么,而是转身去装碎布的袋子里挑了些花色好看的布头,然后又扯了两块稍微大一点的布头,其中一块拿出来当包袱皮将碎布包了起来,就拿了称来称。
“六文钱。”整理好后,文嫂子冷冷清清地开口。
沈兰忙从袖子里掏钱,只是掏到一半想起家里没有针线,忙问道:“嫂子这里有绣花针和线没?”
“针一文三根,线一文五股。”文嫂子报了价钱。
“那麻烦嫂子给我三根针,五股线,线就拿三股白色和两股黑色的。”沈兰将八文钱从袖子里掏了出来递给文嫂子。
文嫂子点了点头,另外取了针线,只是除了沈兰交代的线,另外搭了半股的红线给沈兰,沈兰接过跟她道了谢,心里却觉得文嫂子人虽然冷淡,但是心还是很不错的,倒是值得交往,只是想到自己的处境还是歇了这样的心思。
第四十章节 舂米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她沈兰现在一穷二白哪里能结交得上人家,再者家里的名声也不大好,一般人家大概也就跟她有个面子情,愿意搭理她几句,至于说深交恐怕就没有了。
想清楚这些,沈兰也就没有再说什么,而是将碎布头都塞进自己带的篮子里,然后就出了门,文嫂子继续呆在柜台后面看她的布和店铺。
出了门,沈兰也没打算逛一逛,毕竟宋家铺的人大部分跟宋家村的人都认识,她想做点什么也不方便,另外她买了些布头回去,想看看能不能做些小挂机,等到清明后拿到县里去卖卖看。
沈兰可是记得小的时候,外婆是做裁缝的,每年的端午节都会做好多的小布偶,另外她去浙江旅游,曾经也看到过一些香囊,其实用这些碎布做香囊和小布偶都行,到时候拿到县里去兜售,说不定也是可以的。
另外沈兰虽然从来没有做过什么针线活儿,但是在她学生时代流行十字绣啊,她也跟着流行绣过几副,所以她也算是会拿针,只是十字绣毕竟是特殊材料,跟普通的布料还是不同的,所以她也不知道这些布头买回去,自己能不能做出东西来。
沈兰走回村里,经过宋三嫂家门口,看到不少人坐在那里等着用石臼舂米粉,倒是十分的热闹。
“兰娘,这是哪儿回来的啊,买了不少布啊。”一个十分眼生的婆婆笑眯眯地跟沈兰打着招呼。
“胡婶,兰娘哪里是买的布啊,明明就是一包碎布头,肯定是文娘子送的吧。”不等沈兰开口,倒是宋三嫂给沈兰解了围。
宋三嫂一说,沈兰还真松了口气,要是被人传出去她买布了,宋王氏肯定会到她家闹腾一趟,难怪文娘子不肯给她衣服做。
“三嫂倒是眼尖,的确是一些布头,准备给我肚子里的孩子拼些衣裳和鞋袜。”沈兰也不说这布头是买的还是送的,反而将布头的作用给说了出来。
众人听了她的话,都打量起了她的肚子,然后也有人点头称的确该准备起来了,虽说孩子小不用穿太好的衣服,但是总归还是要穿的,沈兰怀的又是头胎,自然没有旧衣裳给孩子穿,而且还跟婆家分家了,也只能去弄些碎布给孩子做衣裳。
“兰娘,你要不嫌弃,嫂子这里还有几件莲娘穿过的小衣裳,等会儿嫂子给你找出来,让莲娘给你送去。”宋三嫂想起自己家里还有些小孩子的衣裳,于是就开口问道,这个时候小孩子的旧衣裳是很吃香的,特别是能无病无灾长大的孩子,像宋三嫂虽然只有一儿一女,其实并不是真的只怀了两个,而是只活下来两个。
作为一个现代人,沈兰其实心里有些膈应,可是此时也不好表现出来,反而还要满脸笑意地应声好,然后就借口回去准备明日的祭扫的东西,才匆匆回家了。
打开了门,沈兰将买来的东西都放好了,沈兰就将门关了起来,然后拿了工具闪身进了空间,她早就想进空间了,只因为平日里沈赵氏和沈海陵在,她并不方便出入,每次进去也只是摘些面包果,其他的什么事情都做不了,如今好不容易沈赵氏和沈海陵都不在了,她终于可以进空间,将里面的一些东西收获下,另外她还想抓点鱼什么的作为明天祭扫的祭品,否则总不能真的什么都没有吧。
沈兰的空间已经变了不少,虽然地形没变,但是多少还是有些变化,像是海滩边上就多了许多的椰子树,原先长着很多草的山坡上参杂长着高粱,沈兰要做的就是去将那些高粱给收割了,她打算找个机会将这些高粱拿去卖掉,多少能换点钱贴补家用,只是她还未曾找到好的借口将这些高粱拿出来。
不管怎么样也不能将这些高粱放置着不管,毕竟她已经任由这些高粱烂了好几茬,每次看到都觉得心在滴血,明明有大把的粮食,却不能收获只能看着烂掉,想想心就痛得无法呼吸了,所以乘着家里就她一个的时候,她打算将这茬的高粱收获了,至于说跟沈赵氏解释,她是想都没想过。
割高粱最好是从底下开始割,但是沈兰身子不好,不能一直弯着腰,所以她干脆就图简单,只割上面的高粱穗,这样割下来的高粱也没那么多杆子,只要用筐装了,然后用两边空间转换,将割下来的高粱弄到海滩上先晒晒,等到没有上面水分了,沈兰再手工将高粱米从穗上敲下来,整个收获的过程在外面并不长,可是在空间里却是过去了好多天,总算沈兰收获了整整两筐的高粱米。
别看这高粱米才只有两筐,却占了一面的山坡,主要是沈兰根本就是随便撒的种子,然后又不曾管理过,完全跟野生的高粱差不错,能收获两筐已经是因为这岛屿气温适宜雨水充足的原因了。
辛辛苦苦劳作了好几天总算将高粱给收了回来,又在空间里休息了一天,沈兰才回到现实世界着手准备明天祭扫的东西。
从空间里抓了条海鱼,另外也抓了不少的海虾和一只椰子蟹以及各种贝壳数种,然后就是自己种下去的各色蔬菜,当然这些东西,她是没打算拿出去祭扫,而是准备明天早上在家里先祭拜了祖宗,另外再挑几个素碗带到坟地里去祭拜,不过等到沈兰计算带什么去祭拜的时候,十分尴尬的发现,她家只有四只碗,哪怕是在家里也不方便啊,根本没有太多的碗碟给她装食物。
沈兰万分气馁,随后又想到明天还不能生火,可是海鲜最好是热着吃,否侧十分腥气,所以这些东西看来只能她自己在今天给解决了,至于祭拜的东西,她这才想起来为毛那么多人去舂米粉,就是因为他们要用米粉做成鱼和肉的形状,然后烝出来用来祭扫,而她昨天晚上根本没有泡高粱米,没有泡过的高粱米没办法打米粉啊。
不过这个问题只是困扰了沈兰一秒钟,然后她就手脚麻利的去洗米,用水泡好直接丢进空间里,等了一分钟将泡米的盆子从空间里拿出来,那高粱米已经泡好了,沈兰立刻带着筛子和簸箕出门了。
宋三嫂家门前依然坐了不少的人,整个宋家村一共就两个石臼,一个是宋三嫂家的石臼,一个则是另外一个户沈兰还不太认识的人家的,那家的石臼要比宋三嫂家的高级一些,是用脚踩的。
“兰娘,你也来舂米粉啊?”宋三嫂见沈兰去而复返,手里又拿了那么些东西,也就明白了过来。
“是啊,明天是寒食节,总归要把祭扫的东西准备出来。”沈兰点了点头。
“那你先坐会儿,还有几个没舂,等下嫂子帮你舂,你筛米粉就行了。”宋三嫂体贴地开口,并起身去拿了个小板凳给沈兰坐。
因为大多数人都坐着聊天,沈兰也就没有客气,只是将自家的东西放到地上排好队,就坐了下来。
“兰娘,你这高粱米是你婆婆家给的吗?”胡婶伸手在沈兰装米的盆里捏了几粒米用手指捻了捻。
沈兰摇了摇头,细声细气地解释道:“这些都是我爹拿给我的,平日里都参了野菜煮粥喝,这不是因为要祭扫么,才洗了半升来舂米粉,做些祭扫的糕。”
胡婶点了点头,然后接着问道:“你婆婆分家真的一点东西都没给你?”
沈兰顿时觉得这人也太八卦了吧,再说大家又不是没眼睛,现在来问她是什么意思?虽然心中不喜,沈兰还是笑了笑却不再回答。
“兰娘,喝水不,嫂子给你倒点水,莲娘昨儿没吵着你吧?”宋三嫂状似无意地开口。
知道宋三嫂是给自己解围,沈兰微微松了口气,点了点头说:“那麻烦嫂子了,刚刚回来连口水都没喝过来了,现在倒真有些渴了。”
“你咋不早点把米拿嫂子这里来搁着,嫂子帮你看着,你从宋家铺回来正好就能舂米粉了,哪里还要等那么久。”宋三嫂一边走进屋倒水,一边大声说着。
“我不是忘记了么?再说昨儿晚上也忘记了泡米,还是早上出门前泡的,就怕米泡得不好,不容易舂啊。”毕竟昨晚上宋莲跟她睡的,她没泡米的事情宋莲也是知道的,所以沈兰乘机圆了个谎。
“你也是个糊涂的,这么重要的事情也能忘记。”宋三嫂端了水从屋里走了出来,打趣地笑了沈兰一回。
沈兰接过了水有些不好意思,被宋三嫂这么一说,大家也就不关注沈兰分家的事情了,反而聊别的事情去了,沈兰不禁微微松了口气,她可不想在这些人面前说宋王氏的事情,免得之前在族长面前留下的好印象打了折扣。
当然她也不可能跟这些人说宋王氏的好话,没得往那个老虔婆脸上贴金,到时候跟自己蹬鼻子上眼,那就麻烦了。
第四十一章节 “闹鬼”
众人也看出来了,沈兰不大想说婆家的事儿,也就聪明的不再在这个话题上打转,再加上宋三嫂时不时地救下场,沈兰倒也不觉得跟人聊八卦会踩地雷。
时间慢慢过去了,等到半下午总算轮到沈兰舂米粉,原先候着的人也差不多走光,只余下沈兰和宋三嫂,眼见没人了,宋三嫂就起身收拾放在外面的凳子,而沈兰也将半干的高粱米倒进了石臼里,拿了木槌准备舂米。
“你哪里能做这个,还不快放下了,我给你舂,你坐旁边筛米粉。”放好凳子出来的宋三嫂看到沈兰轮得高高的木槌吓了一跳,赶忙出声制止。
沈兰一愣,结果手上的木槌就被宋三嫂接了过去,顿时不好意思了起来,她还以为宋三嫂前面只是说说,没想到是真的要帮舂米。
“三嫂,我能行,还是我自己来吧。”毕竟这舂米也是个力气活儿,沈兰真不好意思让人家做,所以立刻出声道。
宋三嫂抬头白了沈兰一眼,接着低头去舂米,一边舂米一边没好气地开口:“你这都六个月了,也不注意点,什么事儿都敢自己上,是不要命了啊?”
沈兰被训得有些不自在,其实她也不想什么事儿都自己做啊,可是家里就她一个人,之前还有她娘和弟弟在,什么活儿都包了,可是明天祭扫用的米粉又不能不舂出来,这才想着自己先试一试,要是不吃力就做下去,吃力了休息会儿,反正她后面也没人。
半天没听到沈兰的动静,宋三嫂不禁看了她一眼,见她此时羞愧难当的模样,又忍不住心软了下去,嘴里劝道:“三嫂知道你是个要强的性子,只是你不顾忌着自己也要顾忌着孩子啊,你都六个多月了,又是头一个孩子,自然要当心一些。”
也不知道是不是孕妇比较容易情绪波动,明明宋三嫂也没说什么,可是沈兰就是忍不住想落泪,眼睛也不自觉地红了,鼻子更觉得酸楚。
“谢谢三嫂。”最终沈兰还是轻轻道了声谢。
宋三嫂也听出沈兰声音里的哭音,叹了口安慰道:“你也别一味的逞强,要是实在做不了的事儿就过来跟三嫂说一声,以往你是在你婆婆手底下过日子,我和你三哥也不好多插手你家的事,如今你自己过日子,有什么不方便就跟三嫂说一声,三嫂和你三哥肯定会帮把手的。”
沈兰擦了擦眼泪,用力点了点头,心里对宋三嫂的话十分感动,没想到一个外人却比原主婆家的人还要疼惜她一些,真不知道那一家子到底是怎么想的,不说帮她一把,还整日里想着给她找麻烦,只盼着族长的话能起些作用,以后不要再来找她的麻烦。
宋三嫂望着沈兰的模样,心里除了叹气还是叹气,也许文祥兄弟就不该娶这么一个软弱的媳妇回来,要是娶个凶狠的媳妇,说不定日子也不会这么难过了,不过那样的女子只怕也入不了文祥兄弟的眼吧。
宋三嫂舂米,沈兰筛米粉,两人配合着将高粱米舂了出来,高粱米舂的米粉不是白色的,而是有些发红,但也不完全是红色的。
舂好米,宋三嫂又嘱咐沈兰今天要将明天祭拜的东西准备好,而且还叮嘱沈兰明天不可开火,所以最好是蒸一些吃食放着,沈兰再三道谢才端着米粉和盆子回去了。
回家没多久,就听到门外有人喊,沈兰忙从灶间里走了出来,竟然是宋文瑞,拖着两条鼻涕虫,一脸脏污的模样站在晒场上大声喊着沈兰。
“啥事?”沈兰正在灶间对着米粉发呆呢,其实她真心不会做点心类,将米粉拿回家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娘让你准备好明天祭拜的饭食,明天不要忘记了去祭扫。”吸了下鼻涕,宋文瑞一副传话筒的模样。
沈兰点了点头,回道:“我知道。”
“娘说要有鱼有肉,叫你别忘了去买肉。”宋文瑞接着开口,说到肉的时候眼睛都亮了几分。
沈兰看了看宋文瑞,心里不禁猜测,她婆婆不会是要她买肉吧?她哪里有钱买肉啊,这要求也太那啥了吧?
“宋文瑞,娘打算是两家合着一起祭扫还是分开来祭扫?”沈兰隐隐觉得她婆婆派宋文瑞给她传话,肯定没什么好事。
宋文瑞白了沈兰一眼,一副沈兰很呆的模样,才开口道:“当然一起祭扫,娘让你出鱼和肉,还有米饭。”
靠,让自己出鱼和肉,还有米饭,那宋家人出什么?鸡鸭鹅么?沈兰很想问这么一句,可是看着对方是个小孩子,她还是歇了问的心思。
“你回去跟娘说,既然已经分家了,那么还是分开了祭扫比较好,而且我也拿不出鱼和肉,未免祖先怪罪,还是分开来祭扫吧。”沈兰温婉地开口,让她对着一个孩子发泄心中不满,她还真做不出了,所以对着宋文瑞也只是温言相劝。
“我不管,反正娘是这么说的,你一定要出肉和鱼,别以为我不知道你采茶叶赚了钱,竟然舍不得拿出来给我们买肉吃,小气鬼。”宋文瑞一脸无赖地开口。
“宋文瑞,我采茶叶的钱都买了祭品,哪里还有钱买肉?再说你们一大家子难道就不能去采茶叶赚钱?想吃肉不会自己买吗?为什么要我来买?我还怀着孩子,总不能不留点钱请接生婆吧。”沈兰闻言气结,果然是看上了她采茶叶的那几个钱,这都什么人啊。
“总之娘让你买肉和鱼,你赶紧去买,再晚肉就卖完了。”宋文瑞不依不饶了起来。
沈兰忍了忍,也知道跟个孩子扯不清楚,于是道:“行了,你回去,我知道了。”
眼见沈兰答应了,宋文瑞兴高采烈地从沈兰家晒场边直接就跳了下去,看得沈兰目瞪口呆,那可是一米多高的岸啊,上次自己可是爬了半天才小心翼翼地下去的。
不过沈兰也懒得管那边的闲事,直接就回了屋,还想吃肉,只怕那屋的人是想吃她沈兰身上的肉,只可惜她不是那秦香莲,舍得割自己的肉喂公婆。
回到屋里接着研究怎么做所谓的米粑,这个时代的饭菜对沈兰来说真有些难度,烧饭炒菜都难不到她,可是面食这方面沈兰真心不会,她又不是面点师傅,哪里会做米粑、馒头之类的东西。
实在是不会啊,纠结了半天,沈兰想到之前宋三嫂说过遇到麻烦事情可以去找她,于是沈兰端着自己家的米粉就出门去找宋三嫂了。
来到宋三嫂家,宋三嫂也在做米粑,看到沈兰端着一簸箕的米粉,一时也傻了眼。
“你不会连做饭都忘记了吧?”宋三嫂问道。
沈兰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平时她都是熬粥,然后做些凉拌菜,要么就是烤好了面包果拿出来,不要求她做任何特殊加工,自然不会暴露她不会做面点的弊端,就是因为这样沈赵氏才没有问她会不会做米粑的事情。
“倒也不是忘记了做饭,只是不会做米粑了。”沈兰小声解释道。
“是不是其他的粑也不会做了?”宋三嫂问道。
沈兰红了红脸,她还真的不会做。
看她这个样子,宋三嫂也知道了,于是将自家的米粑蒸上,就开始教沈兰怎么弄,又知道沈兰家里连蒸笼都没有,就干脆提议让沈兰在她家弄好了,直接拿成品回去。
沈兰本来也不会,听了宋三嫂的提议自然是应了下来,等到宋三嫂家的米粑蒸了出来,沈兰发现那个不就是她那个时代所谓的米糕么?这个米糕没有放牛奶,少了沈兰吃过的米糕的那股奶香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