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大业-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就丢脸了!!”
  路芊看了一眼满脸委屈的刘瑜,心中觉得好笑,但嘴上依旧强硬的回复。
  叶晓瑜埋头苦吃,也不管旁边两人说了什么,反正现在路芊和刘瑜的谈话内容,叶晓瑜不用听也知道,每天都在变相的秀着恩爱,一点也没有考虑叶晓瑜这个“单身狗”的感受。
  这边正吃着聊着,坐在旁边一直沉默的晴朗突然站起身来,走下楼去。
  “你看,都是你太丢脸了,连人家哑巴都受不了你了……”
  看晴朗下楼,路芊又指着刘瑜说道。
  “难道不是因为你太吵了吗?”
  刘瑜说着,身子往旁边挪了挪,生怕被路芊一拳打到楼下去。
  “你皮痒了是吧?”
  路芊作势比划出了一个拳头,指着刘瑜。
  可能人家晴朗只是去解个手而已呢,叶晓瑜在心里默默的翻了个白眼,这两个人每天这样的相处方式,确实也够新颖的。
  一行人就这样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在茶楼坐了快到中午,时间也差不多了,叶晓瑜便打算下楼结了账回泉秀村。虽然现在时间还早,可还好去北区坐车,这么多个人,这一耽搁,那一耽搁的,到路家庄都要傍晚了。
  这点心叶晓瑜点的很爽,刚才吃的也很爽,坐在窗边欣赏风景也不错。可是当到楼下柜台前,当店小二拿着菜单告诉她价钱时,叶晓瑜顿时就笑不出来了。东西是多,可就一桌而已,而且都是些原料成本不高的糕点之类的,竟然要5两银子!!早知道这么贵的话,叶晓瑜就算是饿死,也不要进这个茶楼。
  而且最最重要的是,她叶晓瑜今天总共才带了6两银子,这就‘花’了5两,她觉得她的心里已经不是滴血那么简单了。
  “不用付了,刚才那位公子已经付过了。因为客官你问了,所以我就把价钱再跟你讲下。”
  正当叶晓瑜抖抖索索的伸手往荷包里掏钱时,店小二笑眯眯的接着说,一边还指了指站在‘门’口准备走的晴朗。p
  ps:积跬步以达远,费勤慧以获成。新年第一天,祝大家在羊年里,每天都会有新的收获。(╯3╰)
  

☆、第一百七十四章 生态种植法

  啥?
  晴朗付的钱?
  那个冷漠面瘫的晴朗?
  叶晓瑜有些怀疑自己听错了,可是看店小二的样子,又不像是开玩笑,而且这跟钱相关的事情,没人会这么无聊开这样的玩笑吧?可是晴朗也确实不像是会懂得这些人情世故的人啊,如果换成是凌煜,叶晓瑜就不会觉得有多奇怪了。
  路芊和刘瑜两个人养尊处优惯了,出‘门’不懂得带钱叶晓瑜是早就料到的,她自然也是不可能让刘妹儿付,所以,从一开始她就已经做好了付钱的准备,只不过没有想到这么贵而已。
  路芊他们已经在‘门’口等了,叶晓瑜也不敢磨蹭,也赶紧向外走去。一踏出茶楼的大‘门’,却一眼就看到了停在街边的马车,晴朗已经坐在了车夫的位置上。
  看来,刚才晴朗中途下楼应该不是去解手,而是去北区把马车拉到这边来,同时又顺便的在回来的时候把茶楼的钱付了。没看到杨叔的牛车,估计是晴朗叫他先回去了。
  本来路芊想到要顶着大太阳走到北区坐车,就十分郁闷,正计划着怎么才能让晴朗主动去把马车拉到这边来,现在竟然看到不用她‘操’心马车就在面前,也就十分开心的上了车。
  因为起的太早,回程的路上,虽然一路摇摇晃晃的,但车内的人还是都‘迷’‘迷’糊糊的睡着了。叶晓瑜虽然有些困意,但闭上眼睛却怎么也睡不着,想着刚才那件事。她便走到前面,找了个地方坐下,掀开帘子,探出头去看着晴朗。
  “刚才……谢谢你啊……”
  看着晴朗的后脑勺,叶晓瑜突然有些语塞,她本来是想说“让你破费了”之类的,后来想想好像又不妥,想来想去,最后脱口而出的,竟然只有这几个断断续续的字。苍白的叶晓瑜都想钻到马车底下去。
  “我也有吃。”
  晴朗停顿了一会儿。才淡淡的说道,叶晓瑜看不到他的表情,不过不用看也知道,根本不会有什么表情。
  听了晴朗的回答。叶晓瑜突然觉得自己这次好像有些客气过了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她不知叫晴朗帮了多少次忙,也都没有特意去道谢,甚至连谢谢都没有说。就好像她和晴朗之间形成的默契一般,根本就不需要道谢这样客套多余的程序。这样想来,自己刚才的话就有些多此一举了,不过那些帮忙都是在叶晓瑜意料之内的,只有今天的行为,是太出乎叶晓瑜的意外,她才会萌生出道谢的想法。
  “其实也没啥,只是你竟然会懂得付钱,这太出乎我意料了。”
  擦……这句话说出来后叶晓瑜自己都震惊了,她到底在说些什么,她心里表达的根本就不是这种意思,这么说出来就变成了这样的意思,简直了,叶晓瑜一直引以为傲的嘴皮子功夫今天好像并没有发挥好啊。
  见识了今天自己的说话水平,叶晓瑜也不再多说了,乖乖的坐回原来的位置,眯着眼睛一边装死一边养‘精’蓄锐。
  接下来的日子,叶晓瑜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每天除了做手绢,还要往地里跑两趟送饭,还好她最近牛车驾的越来越娴熟,大大减少了‘浪’费在来回路途上的时间。
  路芊时不时的还是会来南苑这边走走,和刘瑜一起。
  但叶晓瑜自己忙得晕头转向,也没有时间去招待她,只叫她随便坐,要吃什么自己去拿就是,反正都是自家人,反正路芊也不会和她客气。
  像这样疯狂的忙活了大半个月,刘妹儿手上的那十几件衣服终于全部完成。为了保险起见,一共做了十八件衣服,六种款式,每种款式做两种不同的码数。因为叶晓瑜想到越京的‘女’孩子身材基本都‘挺’苗条的,普通码的每种也就多做了一件,所以每种款式中普通码两件,大码的一件,先拿去试卖,效果好的话,叶晓瑜再和刘掌柜商量下一步的计划。
  虽然天气还是有些热,但已进入了初秋,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再过一段时间,下几场秋雨便会转凉了,考虑到这一点,叶晓瑜这次除了叫刘妹儿按照越京人的穿着做了几件夏天的长裙外,还做了几套秋装。秋装款式比较复杂,里两层外两层,袖子还得另外修饰,也正是做这么几件秋装,才让刘妹儿折腾了大半个月。
  不过刘妹儿的做‘女’红的手艺还真是没话说,叶晓瑜随便挑了一件做好的衣服,细细的查看,不仅针脚细腻,而且衣服上的刺绣也十分的‘精’致,仿佛是雕刻上去的一样,再加上刘掌柜提供的上好的布料,简直就和前世叶晓瑜所在公司的高端定制衣服差不多嘛。
  待刘掌柜的伙计十五来拿手绢时,叶晓瑜便把这包好的成衣一起托他带给刘掌柜,同时她又写了一封信过去,跟刘掌柜说明了情况。
  因为这封信比较简单,叶晓瑜便自己亲自‘操’…刀下笔,希望刘掌柜能够认的出来才好。忙虽忙,可是她自从写字课上被“嘲笑”后,每天都有‘抽’出一些时间练字的。即使从今天的实践来看,效果好像还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
  在完成成衣后的那段日子里,叶晓瑜的日子突然间变得有些悠闲起来。
  银盘那片地现在有晴朗在帮她管着,即使路一守又增加了十几亩地,晴朗也安排的井井有条,每天按时送货,基本不用叶晓瑜‘操’心,而且,说句实话,如果地里真发生了连晴朗都搞不定的事,那叶晓瑜能够搞定的概率也不高。
  呸呸,地里才不会再发生什么意外的事情。
  成衣完成后,刘妹儿便主动的把叶晓瑜手里的手绢拿了过去,所以现在她又恢复到了每天两趟地里送饭的日子。
  已经入秋了,天气渐凉,而且田里的稻子也开始收割了。看着这些收割完稻子空‘荡’‘荡’的水田,叶晓瑜倒是有一个不算新颖但却能够赚钱的方法。
  泉秀村地处大业国的北部,秋天时间不长,只是一个过渡季节,只要来几场秋雨,温度立马便会骤降。
  冬天的时候,市面上蔬菜肯定不会像夏天那样多,虽然路家有了叶晓瑜建的温室,占地面积也不小,但单靠那温室,按照如今的供应数量,温室蔬菜的产量是远远无法满足越京市场需求的。
  冬天万物沉寂,是个开拓蔬菜市场的好时机。而路家要扩展在越京所占的市场份额,除了再建一座温室之外,还有个办法,就是——
  叶晓瑜打算在地里栽培蘑菇。
  当然,虽然这个想法是在某天她无聊睡不着时躺在‘床’上想出来的,但并不是胡思‘乱’想,而是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后做出的慎重决定。
  越京的市面上有卖蘑菇,但这里卖的蘑菇,并不是专‘门’种植出来的,而是人们到山里采摘的菌菇,数量的多少完全由山里野生蘑菇的生长状况决定,基本是纯天然的靠天吃饭。刚开始的时候还好,但后来大家看到市面上蘑菇卖的好,一下子多了好多人上山去找,采摘的人一多,不仅数量不增,反而对蘑菇的野生环境造成了破坏,而且还时常会因为争抢山上的地盘而发生纠纷。这样一来,越京市面上的菌类菇就卖的更贵了。
  由于价格高昂,即使是像路家这样的大户人家,也不会到市场上去买这种东西,叶晓瑜有时候在饭桌上吃到的,都是下人或者是同村的人刚好到山里干活看到蘑菇多采了些送给路一守的。
  但人工种植蘑菇,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像叶晓瑜前世传统的那种室内栽培蘑菇,需要先建好房屋、‘床’架等设施;而且在种植过程中,还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成本搬运培养料和土粒,这里面就要‘花’上一大笔钱。还有,菇房建成之后,由于年年都要种植蘑菇,长年累月的高温下去,房内杂菌、害虫的密度必然会增大,消毒灭虫的工作又是一大难题,而且现在这个时代,只是单纯靠着草‘药’灭虫,对蘑菇无害的,杀伤力不大;杀伤力大的,又容易连蘑菇一起杀死,造成减产、质量降低。所以,叶晓瑜并不打算再耗费巨资建一座房子用来种植蘑菇。
  路家的水田很多,除去外乡的不说,单就泉秀村本地的,就有五十几亩。叶晓瑜观察过了,由于气候的原因,这边农田里种的都是单季稻,也就是一年一熟。那么多的水田,每年在秋收之后就闲置在那里,实在是‘浪’费土地资源。但由于水稻在第二天‘春’夏之‘交’又要‘插’秧、种植,这段时间也不能种其他生长期长的作物,如果在上面种上生长周期短的蔬菜,又怕水田的养分被破坏掉。
  前世叶晓瑜在学习农学的时候,就有一章专‘门’讲的是生态种植,关于种植蘑菇,里面有讲到一些室外新型种植的方法,而且成本也相对低廉。看到路家有这么多的水田之后,叶晓瑜觉得“生态种植”的概念,可以在路家水田上得以实现。
  其实方法没有那么复杂,就是在闲置的冬季稻田种植蘑菇,将秋收后田里的水排干,直接在上面搭建菇棚。等到来年的‘春’季,蘑菇成熟后,拆了简易棚,犁好地后,便又可以在上面种上水稻,而且因为是水田,种植蘑菇后产生的菌渣,可以就地处理,成为稻田的农家‘肥’,这样一来,水稻和蘑菇循环种植,形成互补模式。虽然拆建菇棚依然需要人工,但比起室内一直需要人工频繁的照料,减少了许多的成本和雇工费用。p
  

☆、第一百七十五章 亲事

  不过这只是叶晓瑜自己脑内构思的想法,因为路一守最近在忙着扩大土地种植蔬菜的事情,她还没有找时间告诉他自己的想法。;最新章节访问: 。但由于这个做法比较新颖,而且还要用到水田,叶晓瑜打算自己再细细的“研究”一番再去和路一守商量。毕竟,上回银盘那片地的事情也算是前车之鉴了,虽然后来证实并不是叶晓瑜的错。
  在叶晓瑜的印象中,去年的秋天几乎都没有下雨,可今年从入秋到现在,噼里啪啦的每天雨下个不停。这里又没有防水靴和雨衣,虽然因为下雨地里雇工的活儿变少了不需要一整天待在地里,饭也由两顿变成了晚上的一顿,但叶晓瑜驾着牛车出去一趟回来依旧是一身湿。
  这天早晨,刘妹儿破天荒的没来上工,因为是下着大雨,叶晓瑜想着可能是泥路不好或是睡迟了之类耽搁了,也就没有细想,反正按照刘妹儿的速度,这个月的手绢活儿也完成的差不多了。
  但直到叶晓瑜从地里送完晚饭回来,还是没见着刘妹儿的身影,问了红儿,也说是一直都没有来。
  这下叶晓瑜就有些担心了,刘妹儿伯父的家住的离路家庄并不远,即使再远,也都是在一个村子里,有什么事情,叫个人过来说一声也不是什么难事,可像这样一整天都消失不见,既不像刘妹儿的‘性’格,也没有个音讯,这叫叶晓瑜怎么能不担心。
  正当叶晓瑜撑着伞想要去村里转转了解些情况时,刘妹儿全身湿漉漉的闯了进来。差点撞到叶晓瑜拿着的雨伞。
  “晓瑜,我可能要缺两天工了。”
  刘妹儿一见到叶晓瑜,便冒出了这句话。头发上的雨水顺着脸颊流下来,身上衣服也被雨淋湿,薄薄的黏在身上,但脸上却红通通的,如果不注意被淋成落汤‘鸡’的样子,还真以为她遇见了什么好事呢。
  不过,刘妹儿还确实是遇见了一件好事。
  刘妹儿今年已经十六岁了,这个年纪。如果是在叶晓瑜前世。只是一个应该在上高中的小‘女’孩,但在这里,却已经是大龄晚婚‘女’青年了。
  她长得不差,模样儿‘挺’端正的。‘性’格也好。勤劳肯干在村里也是出了名的。又加上会一‘门’刺绣的手艺,照理说找个一般的人家应该是不难。可刘妹儿有个硬伤,那就是她父母双双早死。她是被父亲的哥哥也就是她现在的伯父一家养大的。如果只是这样的话,倒是没有什么,这个时代医疗条件差,又时常闹饥荒,父母双亡也是正常的事情。可刘妹儿的问题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村里的人开始传她命中带煞气,专‘门’克亲故。
  本来,农村嘛,传些命理的流言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怪就怪在,在刘妹儿寄住在她伯父家的第三年,她伯父家里的最小的‘女’儿,得了很严重的肺痨,不断的咳血,即使卖田卖地的去请郎中,最后还是没能救活她的命。
  虽然她伯父一家并没有多说什么,本来这也是一个悲伤的意外而已,但刘妹儿知道,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无论她多低调肯干,她在村里都会被人指指点点。直到她长大后,手艺越来越好,赚了一些钱补贴家用后,这样的流言却还在,但相对之前会好了许多。
  可是,她的婚姻大事依旧是个问题。
  眼看着她一年年的长大,她伯父家也开始有些着急了,虽然刘妹儿是一个补贴家用的好手,但待在家里做“老姑婆”可不是什么好听的话,所以也有托人帮他们问问有没有合适的,可大家都是知根知底的,对方一听是刘妹儿,便委婉的拒绝了。
  像这样一拖再拖,转眼就过了两三年。本来刘妹儿已经认命了,她今年都已经十六岁了,不用说镇上了,就是泉秀村里,比她年轻漂亮的待嫁小姑娘一大堆,即使没有流言,她也比不过那些人,更不用说她还背负着克亲的命理。所以当她在路家找到活儿的时候,便什么也不求,只想着拼着命的多干活,多存点钱为以后养老用。
  可是就在昨天她回家时,她的伯娘竟然神秘兮兮的把她单独拉到一旁,十分开心的跟她讲说有人来刘家给她提亲。听完这个话,刘妹儿根本就不敢相信,她确认了好几遍,又狠狠的捏了自己的手臂一把,才肯定了自己不是在白日发梦。
  刘妹儿这边急,可对方的家里好像比她这边还要急,第二天一大早就来到刘妹儿伯父的家里,拉着她又是去青口镇做衣服,又是去看首饰,俨然当成了一个未过‘门’的准媳‘妇’。也正是因为这样,刘妹儿根本就‘抽’不出时间过来路家庄跟叶晓瑜说一下。
  “哇,原来妹儿你是好事将近啊,那没事,两天够吗,要不要多歇几天准备准备?”
  递了条棉布‘毛’巾给刘妹儿擦脸,叶晓瑜笑着问道。
  原来是好事,她刚才还胡思‘乱’想担心的要死,果然,厄运经历多了之后,人会变得悲观起来。
  “不用了晓瑜,现在都还在谈中,没那么快的啦……”
  被叶晓瑜这么一问,刘妹儿有些害羞,脸变得更红了。
  “妹儿姐,你要嫁人了呀?”
  听刘妹儿这样说,红儿也探过头来凑热闹。
  刘妹儿脸蛋红扑扑的,听了红儿的问话,也不好意思直接回答,只是抿着嘴‘唇’轻轻的点头。
  “到底是谁家这么幸运,能娶到刘妹儿这么好的媳‘妇’?不行,妹儿,你得告诉我,我太好奇了……”
  叶晓瑜很开心,最近坏事一‘波’接着一‘波’,她已经很久没有这么开心过了。
  “其实你们都认识的,也是村里的人,就是老路家的小儿子。”
  因为很熟,也知道她们是真的为她开心,刘妹儿索‘性’也不遮遮掩掩的了,直接大大方方的和叶晓瑜她们聊了起来。
  老路家?
  叶晓瑜突然间有了一小丝不好的预感。
  泉秀村姓路的人家只有两户,一户是叶晓瑜所在的,众所周知的路一守路家;另外一户,也就是依靠着隔着八辈子的亲戚关系才和路家庄攀上关系的路添富一家,也就是柳妈一家,为了与路家庄相区别,村里人称老路家。
  叶晓瑜是一直知道柳妈家里有一个在镇上当伙计的二儿子路添贵还没娶妻,天,刘妹儿要嫁的人,不会就是这个传说中的路添贵吧。
  因为没见过路添贵,也不知道他人到底怎样,可叶晓瑜对于柳妈、路添富可是“熟识”的很,这两人都不是什么善茬,尤其是柳妈,凭着刘妹儿这样的‘性’子,嫁到路家去,会被柳妈这个婆婆欺负死。
  可这毕竟是刘妹儿自己的‘私’事,叶晓瑜担心归担心,但也不敢随便‘乱’说些什么,而且人家长这么大好不容易有了一‘门’亲事,叶晓瑜既不忍心也不敢擅自多说话。
  “晓瑜,那我明后两天就没法来上工了,手绢就麻烦你了……”
  外面雨渐渐的停了,刘妹儿坐了一会儿,看天‘色’不早,便打算回家。因为今天一天就单量衣服了,首饰还没有看,她明天还要和柳妈再去一趟青口镇上。
  “诶,妹儿,你见过老路家的二儿子吗?”
  刘妹儿都走到‘门’口了,叶晓瑜还是有些不放心,便脱口而出。
  “嗯。今天去镇上的时候见过了,还和他一起吃了个饭。”
  看着洋溢着幸福的刘妹儿,叶晓瑜本来想多问几句的,但终于也没有问出口。现在刘妹儿这个样子,无论叶晓瑜问些什么,得到的都会是正面的答案。可是像刘妹儿这么好的一个人,为何对方会是柳妈一家?叶晓瑜始终认为,她应该得到更好的。
  但生活的奇妙之处在于,无论你喜不喜欢它,无论你过得好还是不好,日子总是在默默的前进,似乎你只是生活长河中的一个漂流瓶,只能随‘波’逐流。
  刘妹儿在请假两天之后,便又像往常一样按时来路家上工;十几天之后,叶晓瑜也顺利的收到了京城刘掌柜的来信,那十几件衣服已经全部卖完,因为款式好看,价钱又比定做的便宜许多,即使衣服卖完了,好多人还是在店里下了订单,就等着新一批成衣的到货。
  即使这个结果已经在叶晓瑜的预想之中,但从信中再次得知,她心里还是特别的高兴。但高兴归高兴,有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已经摆在叶晓瑜的面前。
  凡事都讲究个趁热打铁,尤其是这种容易被别人借鉴的东西,成衣一火,没过多久,越京的市面上很多布店都会兼顾售卖,就像上回的卡通图案一样。所以叶晓瑜得趁着现在这个其他商户还没下手的时机,多做一些,先大赚一笔,等到越京其他店也卖起来的时候,再从款式和图案上进行创新,这样良‘性’循环,像上回手绢、荷包上的卡通图案一样,把品牌打出去,也就不害怕那些“山寨货”了。
  成衣的需求量加大,即使刘妹儿手工很快,但只凭她一个人的工作量,是无法满足越京那边市场需求的。而且她如今又在准备出嫁,一‘门’心思扑在“爱情”上,虽然依旧卖力干活,但叶晓瑜自己不忍心把她所有的时间都绑在路家。
  所以,叶晓瑜想要再雇一个人来帮忙。p
  

☆、第一百七十六章 再遇柳妈

  雇一个‘女’工,说来容易,但做起来,却比什么都难。泉秀村并不缺少会‘女’红的‘女’人,但要找一个像刘妹儿这样靠谱的,事情就变得难了起来。但这种事情却是急不得,而曾经的得力助手红儿又长期在厨房帮忙,在没找到新人的这段日子里,叶晓瑜只能自己硬着头皮上了。怎么说她也是绣过十字绣的人,接过刘妹儿手上的手绢、荷包之类的活儿,是完全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